第十一节 两栖动物资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存的两栖类在脊椎动物各纲中是种类较少的一纲,全 世界约有2,800余种,我国约有200种。 分三个目:无足目、有尾目和无尾目。
无足目(Apoda)
为营钻穴生活的特化类型。

无四肢,体呈蠕虫状,尾极短。

多具长肋骨,但无胸骨。体表
捕 食
富粘液,皮下具有真皮鳞片, 眼多埋于皮下。
鱼螈
我国有一科,即 鱼螈科。鱼螈为本目 代表。体长约40厘 米穴居生活,近年在 我国云南西双版纳捕 获到鱼螈,是我国仅 有的一种无足类。
(1/9)盘舌蟾科:舌呈圆盘状, 尖端不分叉,舌
周围与口腔的粘膜相连,不能自由伸出。弧胸型
东方铃蟾
体形较小,体长约4.5cm。背面绿褐色,腹面有醒目 的橘红色与黑色相间的花斑,当它受惊扰时,就翻过身来 肚皮朝天,鲜艳的腹色起着警戒色的作用。栖于山间溪流 中,分布于华北及东北地区。
产婆蟾
(2/9)
两栖纲各目比较
四肢
无足目 退化
无尾目 有
有尾目

尾巴 极短 无 长
胸骨
肋骨
代表动 物


鱼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青蛙


大鲵 、 蝾螈
三、两栖动物经济价值
(一)珍稀种类 (二)生态——环境资源 (三)药用资源 (四)食用资源 (五)实验和观赏资源 (六)其他用途
(一)珍稀种类
我国现有两栖动物3目、11科、51属(亚属)、320余种 (亚种)。主要分布于秦岭以南,其中以云南和四川两 省种类最多,而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种类很少。其中 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7种,即大鲵、镇海棘螈(Ec hinotriton chinhaiensis)、细痣疣螈、贵州疣螈(Tyloto triton kweichowensis)、大凉疣螈(Tylototriton taliange nsis)、红瘰疣螈(Tylototriton verrucosus)、虎纹蛙, 占我国两栖动物总数的2.2%。大鲵(娃娃鱼)仅见于我 国南方各省,是较为原始的两栖动物,在研究动物进化 方面及科研教学都有一定的价值。由于大鲵经济价值较 高,人为过度捕获,加之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致使大 鲵数量巨降,甚至濒临灭绝。镇海棘螈为我国特有种, 仅分布于浙江,分布面积不足10km2。
锄足蟾科(Pelobatidae):瞳孔大多纵立, 舌卵圆状,舌端游离而缺刻浅,上颌有齿,
通常无下颌齿和犁骨齿。趾间无蹼或蹼不发达。
肩带弧胸型。
2020/5/19
zi 崇安髭蟾
哀牢髭蟾
27
锄足蟾科:雷山髭蟾Vibrissaphora leishanensis
吻宽圆,吻棱明显。食用价值较高。我国特有种, 仅见于贵州雷山。
很细弱。分布于北美及南欧,我国无。
泥螈
泥螈(或称泥狗) 体长约 30cm,身体灰或褐色,有黑 色斑点。前、后肢各四趾。以 小鱼或无脊椎动物为食。产于 美国东部和加拿大。在国外广 泛用作为实验动物。
洞螈Proteus anguinus
洞螈
(5/5)鳗螈科 鳗螈
体形长似鳗, 长度可达96cm。 终生保留三对 外鳃和三对鳃 裂,无肺,无 眼睑,前肢很 细弱。本科为 完全水栖生活 种类。
仅分布于北美。 代表种类为鳗 螈,或称泥鳗、 土鳗。
无尾目(Anura)
成体不具尾,体表裸露。 一般不具肋骨。胸骨发达。 营两栖、跳跃生活。具发达 的四肢,后肢特别强大,适 于跳跃。肢体粗短。眼具可 动眼睑。
本目在全世界有18科167属2, 600余种,我国有7科23属 172种,约占世界种类6%。
飞蛙会在一天中改变肤色。在阳光明亮的白天,它们是蓝绿色的; 傍晚,它们会变成绿色;到了晚上,就变成黑色的了。
飞蛙
(7/9)姬娃科:为一大科,在世界有60余属270种左右,
但在我国仅有4属14种,其中以2属(狭口蛙属和姬蛙属)最为常见。 特征:口狭小,头狭而短,身体也比较小。
花狭口蛙
(8/9) 负子蟾科:负子蟾科的成员均完全水生性,后肢
极北小鲵 体长10—13cm。昼伏夜出,以昆虫、软体动物、蚯 蚓为食。极北小鲵的分布甚广,为亚洲东北部寒温带的代表种,在 我国东北地区均有分布。
(3/5)蝾螈科
蝾螈
本科为有尾目中主要的一科,种类多,在我国已知有15 种。体躯较丰满,犁骨齿“∧”形.体形似爬行类的蜥蜴, 尾长且多侧扁。具能动的眼睑。成体无鳃,以肺和皮肤进 行呼吸。体内受精
(4/9)雨蛙科:小型。背部多为青绿色。四肢细长,指趾
末端膨大成为吸盘,可以借此吸附在附着物上。弧胸型,上颌有齿
无斑雨蛙
身体小,体长 仅4cm左右。皮 肤光滑。背部绿 色,腹部白色, 喉部黄色。指趾 端各有肉质的吸 盘。
分布于东北、华 北和华中地区。
日本雨蛙
绿雨滨蛙
丽红眼蛙
(5/9)蛙科:是两栖类中最大的一科,舌端分叉,能自由活
2020/5/19
28
(3/9)蟾蜍科:耳后腺发达,能分泌毒液。 “蟾酥”,
鼓膜明显。舌端不分叉,舌能自由翻出口外。
花背蟾蜍
也名芮氏蟾蜍。体长平均在6cm左右,雌性最大可达 8cm。背面多呈橄榄黄色,有不规则花斑,腹面乳白色。 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和内蒙古一带。
中华大蟾蜍
黑眶蟾蜍
头部具有黑色骨质嵴。它不但治灭大量田间有害昆 虫,且能消灭大量白蚁。分布于华南一带。
动。具有背侧褶。鼓膜明显,一般无毒腺。后肢发达,适于跳跃。
黑斑蛙 从眼 后到后肢 的基部有 隆起的背 侧褶,背 中线上有 一条皱纹; 繁殖季节 雄性手指 内侧出现 “婚瘤”。
体型较小,体长约在5cm左 右。头的长宽度几乎相等。鼓膜 大而明显。皮肤光滑。背面绿色, 背侧褶很宽,金黄色。
金 线 蛙
第十一节 两栖动物资源
一、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1、生活史中有两个显著不同的阶段:水中生活的 幼体阶段何能在陆地生活的成体阶段
2、五趾型附肢 3、皮肤裸露而富有腺体 4、多种类型的呼吸器官和呼吸方式 5、心房分隔,不完全双循环 6、产生了中耳,可接受空气声波 7、绝大部分分布于淡水
二、两栖纲的分类
繁殖期间,雌体在地下洞穴中以身体盘绕着卵以保护卵免于干 燥。待卵孵出后,幼体移到水中完成发育。幼体具一对外鳃裂和尾 鳍,不时的游至水表面,吸空气入肺。最后,鳃裂关闭,尾鳍消失, 移到陆地上变为营地下穴居的成体。
版纳鱼螈
有尾目
具有长尾。体表裸露。 具有肋骨和胸骨。体似蜥 蜴,水栖游泳生活。不具 有眼睑或具有不活动的眼 睑。有尾目共有9科,约 380种,几遍布全球的温、 热带地区。我国3科
3.前后肢均具半蹼。一般多树栖。
斑腿树蛙
皮肤背面光滑,腹面多瘤。 体色随环境而有变化,大腿 后方有网状花斑,故名斑腿 树蛙。雄蛙体小,雌蛙体大。 是夜间部的同学,非常温驯, 愿意和人类短距离接触,是 少数还愿意信任人类的蛙类。
中国树蛙 大树蛙
飞蛙
亚洲森林中的一种飞蛙,夜间以捕捉蚱蜢为食。它能跳跃到2m 远的树枝上,如果下一棵树更吸引它的话,它也能跳得过去。飞蛙 弹射到空中,张开网状的脚趾来滑翔。它还能收缩腹部,增添升力。 这样,它一次能滑翔15m。
(1/5)隐鳃鲵科
大鲵
本科包括现代两栖类中体型最大的种类,身 体一般为扁筒形,头大眼小,无眼睑,口甚宽大, 前后肢皆存在。犁骨齿成一长列与上颌平行,体 表有纵肤褶.大鲵(俗称娃娃鱼)是我国珍贵的保护 动物之一,也是全世界所关注的动物。体外受精
大鲵
(2/5)小鲵科
小鲵
体形较小, 具眼睑,身体不丰满。犁骨齿成二短列或“U” 字形. 体外受精
有人剖检了122个中华蟾蜍的胃,共有各种动物3 275只,其中昆虫3109只,其有益系数达90.14%, 其他部分种类的有益系数分别为:姬蛙类97%以 上、雨蛙93.33%、粗皮蛙80.13%、黑眶蟾蜍71.8 8%、虎纹蛙75%、阔褶蛙87.5%、弹琴蛙64.74%、 斑腿树蛙52.67%、黑斑蛙31.2等。特别需要指出 的是,两栖类捕食昆虫,常是许多食虫鸟类在白 天无法啄食到的害虫或不食的毒蛾等,因此两栖 类是害虫的主要天敌之一。此外,两栖类在食物 链中还是一些重要的毛皮动物(鼬、狐、貉)的 食物,这些动物的种群数量,与两栖类的数量有 着密切的关系。利用生物防治有害昆虫日益受到 重视。
我国华南所产的中国螈、东方蝾螈和肥螈的分布较广。 此外,尚有一些分布狭窄的种,如产于云南滇池的滇螈
东 方 蝾 螈
东方蝾螈喜欢栖息于山区溪流、小水潭和 水田中。腹部红色具黑斑,是警戒色,遇敌 害时暴露腹部,可以吓退捕食者。
别名疣螈、黑痣疣螈。 体长11~15cm。雌螈一般大于雄螈,除唇缘、指、
趾及尾外,全身布满瘰粒与疣粒。前后肢几乎等长。体色 除尾部腹缘及四指为橘红色外,其余皆为黑色。
强劲而有发达的蹼,前肢纤细而无蹼,无舌头。背部皮肤海绵状, 负子蟾将卵放在背部的小囊中孵化,完成变态或接近完成变态时 离开母体。
负子蟾
爪蟾
非洲爪蟾
(9/9)箭毒蛙科
最毒的蛙 最毒的蛙叫箭毒蛙。当地的印第安人用它的毒液抹擦 箭、镖,制成毒箭、毒镖,因而得名。毒箭蛙生活在中南美洲的丛 林里,体长3~5cm,同我们常常见到的小青蛙差不多大,色彩非 常鲜艳美丽。毒箭蛙的皮肤里有许多腺体,腺体能分泌极毒的毒液。 只要有十万分之一克,就能使一个人中毒死去。
大鲵 细痣疣螈
大凉疣螈
红瘰疣螈
镇海棘螈
疣螈类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和四川、甘肃、广西、 海南。虎纹蛙主要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海南 等南方各省,该蛙体形大,肉味颇佳,收购部门 大量收购外销,由于每年大量捕捉,造成资源量 锐减,很多地区资源枯竭或濒危。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对我国所有两栖动物的生存现 状进行了评估,其中绝灭1种,即滇池蝾螈 (Cynops wolterstorffi),占我国两栖动物总数 的0.31%;受威胁物种128种,包括极危11种、濒 危23种、易危94种,占我国两栖类总种的2/3(叶 昌媛等,1993)。
背面、体侧为棕灰色,鼓膜区有三角形 黑色斑,大腿背面有显著黑色横纹。全身 细长,尤其后肢。 “哈士蟆油” 分布:东北、华北及及青海、 四川等省。




体型大,雌性超过12cm。鼓膜显著且大。趾间具全蹼。 皮肤极粗糙,无背侧褶,背部具许多清楚的纵行肤棱。背 面黄绿色,腹面白色。 遍布长江以南各省。 已列为国家II级保护动物。
(二)生态——环境资源
两栖动物与人类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绝大多数 对人类都是有益的,尤其是无尾两栖类在消灭农 田害虫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栖居于农田、耕 地、果园、森林和草地上,捕食多种昆虫,其中 多数是严重危害农林业的害虫,如蝗虫、蚱蜢、 粘虫、稻螟、松毛虫、甲虫、天牛、蝽象、白蚁 等。狭口蛙善于挖土钻穴,能捕食白蚁及其他地 下害虫。据统计,每只泽蛙1天捕食昆虫量最多者 可达270只,平均50只左右。而中华蟾蜍的捕食量 是蛙类的2倍以上,在夏季3个月就能捕食将近 10000多只害虫,可称为捕虫能手。



棘胸蛙
务川臭蛙
棕点湍蛙
体型特大,体长可达 18—20cm,体重达 0.5kg以上。雄蛙鸣声低 沉,如牛吼。背棕色,皮 肤较光滑。鼓膜大。为世 界上著名的食用蛙,产于 北美洲,很多国家引入进 行人工养殖。
牛蛙
(6/9)树蛙科:外形及习性似雨蛙
1. 指趾末端膨大成为很大的吸盘; 2.固胸型,趾端呈盘状,末端趾骨"Y"形.
如川北齿蟾(Oreolalax chuanbeiensis)、 蛾眉髭蟾(Vibrissaphora boringii)、 六盘齿突蟾(Sentiger liupanensis)等, 它们仅分布在我国的局部地区。这些动物 资源在研究这些地区两栖动物区系演化和 形成,动物进化和地理变迁的关系方面均 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斑腿树蛙
(三)药用资源
我国利用两栖动物防病治病的历史较早,在《本 草纲目》中就有记载。到目前为止,据不完全统 计,已有文献记载的药用两栖类达到30余种,许 多传统中药材料如蟾酥、蛤士蟆油、羌活鱼等在 国内外享有盛誉。
产于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甘肃。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细痣疣螈
贵州疣螈
大凉疣螈
肥螈(Pachytriton brevipes)
滇螈
滇螈与其他两栖动物不同,它的成体具 有鳃孔或鳃迹。生活在海拔1900m的云南滇 池四周有水草的浅水处。
(4/5)洞螈科
为水栖类型,终生具有三对指状的 外鳃,具肺。虽然具有前、后肢,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