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确定位置》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确定位置1-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确定位置1-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渗透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
2.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
2. 教学难点:理解数对与物体位置的一一对应关系,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猜一猜是什么?”谜底是“地图”。
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在地图上如何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2. 探究新知(1)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①教师出示一个方格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如何用数对表示图中的物体位置?②学生尝试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并交流展示。
③教师总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个物体的位置都可以用一个数对来表示,数对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物体所在的列,第二个数字表示物体所在的行。
(2)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①教师出示一个简单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②学生尝试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并交流展示。
③教师总结: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是先确定观察点,然后根据方向(如北、东、南、西)和距离(如米、千米)来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
3. 巩固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和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2.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和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确定位置(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案:确定位置年级:五年级学科:数学教材:《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理解坐标的概念,能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物体的位置。
2. 能够根据给定的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坐标系的概念及其应用。
2. 方向和距离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坐标系的理解和应用。
2. 方向和距离的判断。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坐标系图纸。
3. 相关教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确定位置的方法,如:上下左右、东南西北等。
2. 提问:在生活中,我们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二、新课讲解1. 讲解坐标系的概念,介绍平面直角坐标系。
2.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物体的位置。
3. 讲解方向和距离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介绍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4.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理解。
2. 老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强调重点知识。
五、作业布置1. 布置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坐标系的概念、方向和距离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让学生掌握了确定位置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要通过练习题和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坐标系的概念及其应用坐标系的概念及其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确定位置的关键。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详细讲解坐标系的概念,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坐标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一、坐标系的概念1. 平面直角坐标系:由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x轴和y轴)组成,它们相交于一个点(原点O)。
《确定位置》教案
《确定位置》教案.doc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坐标系的含义,掌握利用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坐标系的含义,能够灵活运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实际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坐标系的图片、实例及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练习本,用于记录知识点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
2. 讲解坐标系:介绍坐标系的含义,解释横轴和纵轴的表示意义。
3. 演示确定位置:以PPT中的实例演示如何利用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
4. 练习巩固:学生分组讨论,互相练习利用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
5.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强调坐标系在生活中的应用。
7.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坐标系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坐标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场景,如地图、航空、航海等。
2. 介绍坐标系的相关知识:如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等。
3. 举例说明:其他坐标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GPS定位等。
七、课堂互动1. 设计一些有关坐标系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设计一个坐标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3. 分享成果: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互相学习、交流。
八、学习评价1. 课堂问答:评价学生对坐标系的掌握程度。
2. 练习题:评价学生运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协作等。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2《确定位置1》教案
《确定位置(1)》教学课例一、教学设计(一)知识点数对的意义,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二)学习背景1.教材分析《确定位置》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一年级上册学习了用上、下、前、后、左、右确定位置,三年级下册学习了用东南西北等词语描述物体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也为后面进一步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参数确定物体的位置”打下基础。
编排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从实际情境出发,帮助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能用“第几”描述物体的位置,还经历了类似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找到物体的位置,如教室里的座位、电影院的座位等,初步具有用数表示位置的经验。
教材充分利用并及时提升了学生的这些已有经验。
例1通过呈现确定教室中学生的座位情境,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借助教师操作台上的学生座位图,迅速将实际的具体情境数学化,抽象成在平面图上确定位置,并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其次,结合具体情境,初步感知直角坐标系的思想和方法。
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或方格纸上用抽象的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初步感知直角坐标系的思想,为后面“图形与坐标”的学习作好铺垫。
例如,例1学生根据张亮坐在教室的第2列、第3行用数对(2,3)表示,初步建立与座位示意图的对应关系,在同样的规则下,再次通过周明坐在教室的第1列、第3行怎样用数对表示和给出数对确定位置的活动,加深数对与座位示意图行列的一一对应关系。
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直观体会直角坐标系的思想。
2.学情分析《确定位置》是在学生一年级上册学习了用上、下、前、后、左、右确定位置,三年级下册学习了用东南西北等词语描述物体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3.核心问题会用数对表示和确定物体的位置。
(三)课时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列与行的意义,理解数对的意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掌握数对的书写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6.2《确定位置(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6.2《确定位置(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6.2《确定位置(二)》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教学。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坐标观念。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探索、交流、实践,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坐标观念,对于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对方向的判断、距离的测量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这些认知困难,通过实例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坐标观念。
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2.难点:对方向的判断、距离的测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等活动,理解和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图片,用于表示物体的位置。
2.准备一些工具,如直尺、量角器等,用于测量方向和距离。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情境,如在教室里找一个同学的位置,引导学生回顾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然后提问:除了用数对表示位置,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吗?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尝试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利用工具测量方向和距离,然后用文字或图示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操作方法和解题思路。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确定位置》教案设计[大全5篇]
《确定位置》教案设计[大全5篇]第一篇:《确定位置》教案设计《确定位置》教案设计教学内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目标、结合现实情境,理解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必要性,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
2、经历数对的抽象过程,探索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数对与方格纸上的点的对应关系,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发展空间观念与推理能力。
3、通过探索棋子移动的变化规律,进一步体会数对的意义。
4、在数对的探索与应用中,体会知识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用具、学习卡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提出问题。
、多种方式描述位置。
每个人在这里的位置与教室的有所不同,请描述一下现在的位置。
二、描述位置。
、规定列和行。
从老师面对大家的角度看,从左往右数,依次是第一列、第二列……从前往后数,依次是第二行、第二行……2、描述淘气和笑笑的位置。
用规定的列与行具体描述淘气和笑笑的位置,让学生体会要确定一个人的位置需要列数和行数。
3、在学习卡上写位置,并且描述他们的位置。
在学习卡上写出自己三个好朋友的位置,不说出他们的名字,只描述他们的位置,每个人思考是否是自己。
三、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位置。
、分析座位图与方格图的对应关系。
让学生明白方格图上的竖线、横线、交点、数字与座位图上的一一对应关系。
2、探究与讨论如何在方格图上表示一个人的位置。
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方法。
3、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数对中两个数的意义。
2)数对中两个数的位置,以及数对的格式和读法。
3)分析淘气和笑笑的位置如何用数对表示。
4)让学生在方格图上找到自己的三个好朋友的位置,并且用数对表示出来。
4、通过事例分析数对中两个数的位置关系。
通过奇思和妙想的位置,分析数对(4,3)和(3,4)中两个4的意义,两个3的意义,以及这两个数据的位置关系。
4、探究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规律。
通过移动棋子的游戏活动,进一步帮助学生熟悉用数对表示位置。
四、巩固提升完成练一练中的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教案、教学设计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动手操作,实践探索
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制作校园地图、设计路线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教师讲解方向和距离的概念,并演示如何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
“除了坐标平面,我们还可以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位置。方向指的是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角度,距离指的是物体与观察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a.如何利用坐标平面确定物体位置?
b.如何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
五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利用坐标平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理解坐标的概念,并能够准确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
2.学会使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位置,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解决相关问题。
3.理解并运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过程,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4.能够运用所学的确定位置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
1.通过观察、实践、探索等环节,掌握坐标平面、方向和距离等确定位置的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运用问题解决策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于方向和距离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拓展。
确定位置教案5篇
What gives people confidence and confidence is never appearance and decoration, but the ability of a person tosolve problems.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确定位置教案5篇确定位置教案篇1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9-21页的例1、例2及“做一做”和练习五的有关习题。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同学在班级的位置,引出列、行的概念。
2、通过谈话交流,确定第几行、第几列的一般规则,学会用“数对”确定位置。
3、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验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必要性,能根据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
4、通过运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难点:在已有的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将用列、行来表示提升为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班上周的“每周一星”是谁吗?能说出她的位置吗?出示课题:确定位置二、探究新知1、认识第几列第几行。
(1)课件演示列和行。
(2)说说某个同学在第几列第几行。
(3)游戏:请一位同学报第几列第几行的同学起立,答对的接着报下一个同学的位置,一直接力下去。
尽量让更多的同学有锻炼的机会。
(答错的请说出自己的正确位置。
)2、学习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1)比赛:老师报位置,如:第2列第3行??,你们把老师报的位置记录下来,看谁能把老师报的位置全写下来。
(老师报的速度可不慢哦)比赛结束,将记录比较多的同学展示给大家看,看看他们的记录方法,并加以表扬。
(2)课件演示用数对表示位置。
请同学说说是如何表示的,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继续用课件演示将具体是人物的位置抽象用“格子”或“点”来表示物体位置。
小学数学五年级《确定位置》教学设计3篇(共15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确定位置》教学设计3篇[范文仅供参考,自行编辑使用]小学数学五年级《确定位置》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西、南、北)来辨认其余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有关课件、指南针、“想想做做”第1题、第4题学具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1、师:你们还记得生活中怎样辨认方向吗?生1:早上面向太阳的时候,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生2:看大树的年轮,稀疏的一面是南方,稠密的一面是北方。
生3:如果到野外迷了路,就用指南针来帮忙,红色指针指向北方,白色指针指向南方。
……师:真不错!同学们已经知道了这么多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知识。
有的同学提到了指南针,指南针是一种利用磁针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指南针,用指南针来辨认一下我们这个教室里东、南、西、北面各是什么果园?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是这样来确认方向的。
在平面图上我们又是如何确认方向的?2、引出课题:师:听说同学们这么聪明,花仙子也想和我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多媒体课件演示)今天我们就跟随花仙子一起去方向王国游览,认识一些新的方向。
(板书课题)二、设疑,探究新知1、复习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多媒体课件演示)师:我们来到了方向王国的学校,以学校为参照物,也就是以学校为中心,在平面图上谁先来介绍一下学校的东、南、西、北面各是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的?生:学校的东面是少年宫,南面是电影院,西面是火车站,北面是汽车站。
我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的。
2、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师:在学校的周围还有很多好玩儿的地方,(点击课件)除了汽车站、火车站、少年宫和电影院外,你想去哪儿玩,它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吗?生1:我想去人民公园玩儿,人民公园在学校的东北方向。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确定位置(17)-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确定位置(17)-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数对找到相对应的点。
(2)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体会数对与位置的对应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精神,形成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数对找到相对应的点。
2. 教学难点:理解数对与位置的对应关系,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粉笔2. 教学挂图3. 学生用书、练习本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座位排列,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某个同学的位置。
2. 提问:如何用一种简洁、准确的方法表示这个同学的位置呢?3.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用数对来表示点的位置,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二)探索新知1. 学生尝试用数对表示教室里其他同学的位置。
2.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一个方格图,引导学生用数对表示图中的点。
3.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列与行的顺序。
4. 学生汇报,教师点评并总结: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时,要注意列与行的顺序,先列后行。
(三)巩固练习1. 学生完成教材第17页“做一做”第1题。
2. 学生完成教材第17页“做一做”第2题。
3. 学生完成教材第17页“做一做”第3题。
(四)课堂小结1.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知道了数对与位置的对应关系。
希望大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位置 确定位置-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位置确定位置-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坐标的概念,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坐标确定位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位置的表示方法:用数对表示位置。
2. 坐标系的概念:了解直角坐标系,理解横轴、纵轴及其单位长度。
3. 位置的确定:根据给定的数对,在坐标系中找到对应的位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够在坐标系中确定位置。
2. 教学难点:理解坐标的概念,将数对与实际位置对应起来。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地图、座位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和确定位置。
2. 新课导入:介绍坐标的概念,讲解直角坐标系,引导学生理解横轴、纵轴及其单位长度。
3. 演示与讲解:以教室座位为例,演示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讲解数对与位置的对应关系。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坐标系中找到给定的数对所对应的位置,巩固所学知识。
5. 练习与讨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组织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演示和实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坐标的概念。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坐标系和位置的对应关系,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与实践中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4. 注重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与辅导。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练习与作业:检查学生的练习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3. 测试与竞赛:组织相关知识点的测试与竞赛,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确定位置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确定位置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在平面图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 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1. 教具:平面图、数对卡片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平面图,提出问题:“如何描述图中某一点的位置?”引导学生思考。
2.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新的方法——数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平面图,并在图中标出几个点,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点的位置。
2. 引导学生发现:用数对(列数,行数)可以准确地表示平面图上某一点的位置。
3. 教师举例说明数对的含义,并指导学生如何在平面图上使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三、实践(10分钟)1.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平面图,并用数对表示图中的几个点。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使用数对时可能出现的错误。
四、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平面图,要求学生用数对表示图中的点。
2.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检查并点评。
五、拓展(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小明在教室的第3列第4行,用数对表示他的位置。
”2.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给予指导。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课后作业1. 在练习本上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 观察身边的物体,用数对表示它们的位置,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学生是否掌握了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3.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如何?4. 如何改进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以上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环节。
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确定位置》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确定位置》教案一年级(上册)教材用一个“第几”描述物体在直线上的位置,如从右往左第5个是小明。
二年级(上册)教材用两个“第几”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如小红坐在第6排第4个。
通过这些描述,加强了方向感,获得了自然数能表示次序的体验。
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本单元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使原来凭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到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从而发展数学思考,培养空间观念。
两道例题把教学内容分成两段编排。
第15页例1和“练一练”,用数对确定教室里的座位。
包括“列” “行”的含义,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以及用数对表示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
第16页例2和“练一练”,用数对确定平面图(方格纸)上点的位置。
练习三配合两道例题的教学,解决学校、家庭、街区里的一些实际问题。
编写的两篇“你知道吗”分别介绍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在计算机上制作表格的方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
1?在现实的情境中教学规范地确定位置的方法。
例1呈现一幅教室里座位的图画,让学生说说画面里的小坐在哪里。
他们凭自己的感受和经验,在交流中出现了不同的表述,如小坐在第4组第3个、小坐在第3排第4个… …甚至会出现有争议的描述。
由此产生共同的需要:怎样正确、简明地说出位置?为教学新知识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接着教学“列” “行”的知识,因为数对是按列与行确定位置的。
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都是规定。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都是人们的约定。
正是这些规定与约定,人们在确定位置时才有一致的思考和结论,才能避免争议和混乱。
因此,教学列、行的知识绝不能含糊。
还要通过适当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对列、行的认识。
并用先说列数、再说行数的方法表示出小的位置。
然后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小坐在第4列第3行,可以用数对表示为(4,3)”这句话表明了三点:一是“数对”指两个数,即列数与行数。
二是在数对中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精选16篇)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精选16篇)《确定位置》篇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77页。
教学目标: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通过小组活动、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会“数对”的表示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来确定位置。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座号卡片,方格纸,小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一、源于生活,激趣导入1、找朋友,引起争论老师很高兴能认识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我想和我们班所有的同学都成为好朋友。
首先我想先认识一下我们班坐在第2组第5个位置上的同学,他是谁呢?(1)同学们都同意他的看法吗?a:(大家都同意)那好,这节课就按同学们的意思把这一行作为第1组。
b:(有不同意见)同于同学们的分组情况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看来,要想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必须要有个标准才行,这节课我们就把这一行作为第一组。
2、认识第几组第一组的同学请全体起立。
第五组的同学请举手。
第八组的同学请向这边的同学笑一笑,打个招呼——(嗨!你好)。
3、认识第几个现在“组”同学们已经清楚了,那“个”呢?请每组的第1个同学全体起立。
请每组的第3个同学拍拍手。
请每组的第5个同学向前面的同学挥挥手,4、认识第一组第一个看来,“个”同学们也弄清楚了,今天谁坐在教室里的第1组第1个的位置上呢?揭示课题:像这样用第几组第几个的形式,就可以确定一个的位置,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共同来学习“确定位置”。
二、联系生活,自主探索1、唤醒旧知,发现问题1、现在谁能说出你的准确位置了?告诉老师你叫什么名字,坐在第几组第几个位置上。
2、同学们都能就出自己的准确位置了,现在老师临时给同学们调一下座位(拿出座号卡片:多数为第×组第×几的形式)想一想你的新位置在哪,然后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如果遇到问题了,先研究研究,解决不了的讨论后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
2 确定位置(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2 确定位置【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够用数对表示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数对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出示一张教室座位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位置,引导他们发现位置的表示方法。
二、探究1.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老师点评并总结。
三、实践1. 老师出示一张教室座位图,要求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
2.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
3. 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互相评价。
四、巩固1. 老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
2.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
3. 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互相评价。
五、小结1.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老师点评并总结。
六、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用数对表示位置,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实践,使学生掌握了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要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环节,即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在“探究”环节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
这个过程涉及到数对的定义、数对中每个数字的意义以及如何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对表示位置。
学生通过讨论、实践,逐渐理解并掌握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首先,学生需要明确数对的定义。
数对是由两个数字组成的有序对,通常表示为 (a, b)。
确定位置教案四篇
确定位置教案四篇确定位置教案篇1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选择参照物,并能准确地、定性地描述一个给定物体的相对位置(前后、左右、远近、东西、南北等)。
2、会使用平面图,能在图上找到自己要去的位置。
3、能根据从甲地去乙地的语言描述,画出相应的路线图,并按图设法找到相应的地点。
4、能用一些表示方位的术语清晰地描述自己的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愿意把自己描述物体的方法告诉其他同学;并且愿意倾听别人是怎样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2、能够与本组其他同学合作共同做好各项活动。
3、对搜集各种各样的地图感兴趣,并发现他们各自的特点。
科学知识目标:1、能够说出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有参照物、方向和距离。
2、能够说出通用地图的主要标识的功用。
(东南西北,比例尺,一般标记等。
)其他目标:1、能简单描述从甲地去乙地的地图的大体制作过程,能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家或经常去的某一地方的位置。
2、愿意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方位问题。
3、能够找出现代科学技术如何帮助人们准确确定物体位置的实例。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各种小物件(尺子、笔、塑料块、小木块、小球、书等等)。
红色小方块。
地形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记忆游戏。
1、每组分发一些小物件(用小塑盒装好)。
在10秒钟内尽可能地记住桌上的物件的位置。
转过身去,由另一同学迅速改变桌上物体原来的位置。
2、再转回来,说出桌上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哪些变化。
3、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
二、在图上找位置——欢迎你到我家来。
每组分发一张晋州市地图,1、请每位同学找到自己学校和自己家的具体位置。
2、通过观察地图,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学生会讨论关于方位描述、比例尺、图形符号等方面的问题。
)三、分析我校校园的地图。
(小组活动:弄清东西南北各个方向,北校门和南校门的位置,在200亩的校园范围内,建筑物和绿化带的分布情况。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确定位置二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确定位置二北师大版教案:确定位置二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的数学内容,具体是第四章第二节“确定位置二”。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利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二、教学目标1. 能够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2. 能够利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3.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利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1. PPT课件2. 平面图3. 方向箭头4. 距离尺5. 数对卡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先给学生们展示一个实际情景:在一个公园里,有一个凉亭,凉亭东边5米处有一棵大树,西边10米处有一座桥。
让学生们尝试描述一下大树和桥的位置。
2. 讲解方向和距离接着,我会向学生们讲解如何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我会用PPT课件展示一张平面图,并在图上标出凉亭、大树和桥的位置。
然后,我会让学生们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些物体的位置。
3. 讲解数对表示位置4. 例题讲解我会给学生出一道例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例题如下:在一个教室里,有一排座位,共10列,每列有5个座位。
小明坐在第3列第2行,小红坐在小明的前一列,小华坐在小明的后排,第4列。
请问,小明、小红和小华分别坐在哪个位置?5.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们发放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在纸上完成。
练习题包括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利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在一个篮球场上,有一棵篮筐,篮筐北边10米处有一块钟表,南边5米处有一座看台。
请问,钟表和看台分别位于篮筐的哪个方向,距离篮筐多少米?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1. 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 测量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距离利用数对表示位置:1. 第一个数字表示列2. 第二个数字表示行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根据题目描述,画出篮球场的情景图,并标注出钟表和看台的位置。
五年级确定位置教案
五年级确定位置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方位词的含义及用法,能够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方位感。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方位词的基本概念及用法。
2. 学会运用方位词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方位词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笔记本、教具箱、课件等。
2. 学具:图片、地图等。
五、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1. 教师出示一幅地图,询问学生这是什么?有什么用途?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地图上的方向标识,并问学生知道它们的作用吗?如何使用它们?Step 2 学习方位词1. 教师出示方位词的图片,如:上、下、左、右、前、后等,并让学生观察图片,猜测方位词的意义。
2. 教师逐个解释方位词的含义及用法,并请学生跟读。
Step 3 操练方位词1. 教师示意学生排成小组,每组派出一名学生来进行方位指示。
2. 教师给出指令,学生根据指令进行动作,如:向前走、向后走、向左转等。
3. 学生互相交换指令进行练习。
Step 4 拓展应用1. 教师出示一张城市地图,让学生观察地图上的标志物,并进行描述。
2.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教师的提问,运用方位词准确描述标志物的位置。
Step 5 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多张图片,让学生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
2. 学生个别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和纠正。
Step 6 总结讲评1.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学习的内容,复习方位词的使用方法。
2. 教师点拨学生常见错误,并给予正确的指导。
六、教学延伸:1. 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通过观察周围环境,运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
2. 引导学生制作地图、迷宫等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运用方位词。
七、课后作业:1. 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练习题。
2. 家庭作业:观察家中的物体,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
小学五年级数学《确定位置》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确定位置》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理解位置的概念与常见的方位词汇- 能够在平面图中确定物体或地点的位置- 能够运用方位词汇描述物体或地点的位置关系教学内容1. 位置的概念介绍-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位置是指物体或地点在空间中的相对关系。
2. 方位词汇的研究- 引导学生研究并掌握常见的方位词汇,如上、下、左、右、前、后等。
- 利用图片或实物进行示范,让学生理解方位词汇的意义。
3. 平面图中位置的确定- 运用平面图,让学生在图中找出指定物体或地点的位置。
- 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方位词汇,根据描述来确定位置。
4. 描述物体或地点的位置关系- 提供不同场景的描述,让学生使用方位词汇来描述物体或地点的位置关系。
教学步骤1. 导入:用实物或图片引入位置的概念,激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
2. 研究方位词汇:通过示范和练,教授常见的方位词汇。
3. 平面图练:给学生发放平面图,让他们用方位词汇来确定物体或地点的位置。
4.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描述不同物体或地点间的位置关系。
5. 练巩固:提供其他场景描述,让学生运用方位词汇描述物体或地点的位置关系。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回答学生提问。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平面图上的操作,检查他们对位置的理解和方位词汇的运用。
- 回答学生的问题和提供必要的辅导。
扩展活动- 给学生设计更复杂的平面图,让他们运用位置概念和方位词汇解决问题。
- 利用实地考察的方式,带学生到校内或周边环境,让他们运用所学的位置概念进行观察和描述。
注意事项- 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内容。
- 关注学生的研究状况,及时给予帮助和反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确定位置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确定位置教案五年级数学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
教学重点:
1.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
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认识数对
1.明确列、行排列规则
(1)课代表坐在哪里?你能用数介绍他的位置。
(2)怎样才能正确、简明地说出课代表的位置呢?
我们把竖排叫做列,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引导生按列报数;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引导生按行报数。
(3)课代表坐在第几列第几行?(同时板书)
中队长坐在哪里?(板书)
2.抽象座位表,认识数对
(1) 如果用下面这样的图表示同学们的座位,你能找到课代表的位置吗?
第7行○ ○ ○ ○ ○ ○ ○ ○
第6行○ ○ ○ ○ ○ ○ ○ ○
第5行○ ○ ○ ○ ○ ○ ○ ○
第4行○○ ○ ○ ○ ○ ○ ○
第3行○ ○ ○ ○ ○ ○ ○ ○
第2行○ ○ ○ ○ ○ ○ ○ ○
第1行○ ○ ○ ○ ○ ○ ○ ○
师:第4列第3行,还可以用两个数来表示,写成(4,3),数学上把这一对数称为数对(板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确定位置》教案
一年级(上册)教材用一个第几描述物体在直线上的位置,如从右往左第5个是小明。
二年级(上册)教材用两个第几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如小红坐在第6排第4个。
通过这些描述,加强了方向感,获得了自然数能表示次序的体验。
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本单元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使原来凭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到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从而发展数学思考,培养空间观念。
两道例题把教学内容分成两段编排。
第15页例1和练一练,用数对确定教室里的座位。
包括列行的含义,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以及用数对表示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
第16页例2和练一练,用数对确定平面图(方格纸)上点的位置。
练习三配合两道例题的教学,解决学校、家庭、街区里的一些实际问题。
编写的两篇你知道吗分别介绍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在计算机上制作表格的方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
1?在现实的情境中教学规范地确定位置的方法。
例1呈现一幅教室里座位的图画,让学生说说画面里的小军坐在哪里。
他们凭自己的感受和经验,在交流中出现了不同的表述,如小军坐在第4组第3个、小军坐在第3排第4个甚至会出现有争议的描述。
由此产生共同的需要:怎样正确、简明地说出位置?为教学
新知识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接着教学列行的知识,因为数对是按列与行确定位置的。
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都是规定。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都是人们的约定。
正是这些规定与约定,人们在确定位置时才有一致的思考和结论,才能避免争议和混乱。
因此,教学列、行的知识绝不能含糊。
还要通过适当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对列、行的认识。
并用先说列数、再说行数的方法表示出小军的位置。
然后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可以用数对表示为(4,3)这句话表明了三点:一是数对指两个数,即列数与行数。
二是在数对中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
这个顺序不能颠倒,它和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先写出x轴上的数量,再写出y轴上的数量的次序是一致的,不会和中学里的数学知识发生矛盾。
三是用数对确定位置有规定的书写格式,要用括号把列数与行数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个逗号,把两个数隔开。
练一练在例题的情境中进行。
以数对知识为重点,设计了列、行位置数对表示列、行位置的线索,把例1教学的各个知识组成系统的结构。
第1题先在图中找出第2列第4行的位置,巩固列与行的知识;再用数对表示第2列第4行,进一步明确在数对中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巩固数对的知识。
第2题通过在图中寻找(6,5)的位置,具体解释这个数对的含义,加强对数对的理解,体会它能清楚、简要地表示出物体的位置。
例1的情境图中,每个学生的座位都可以用数对表示,确定各个人位置的数对都不相同。
图中有6列、5行,任何
一个列数不超过6、行数不超过5的数对都有一个学生的座位相对应。
可以利用情境图的这些内涵,组织学生充分地练一练。
练习三第1~3题配合例1的教学,巩固列、行的知识,以及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第2题四块装饰瓷砖的位置有同列不同行,不同列同行,列、行都不同三种情况,隐含了许多可以比较的内容,让学生在这些比较中,深入地体会数对。
第3题花色地砖的规律是开放的,如这些地砖的位置都在奇数列,第2到第6行之间;这些地砖的排列是对称的,第7列或第4行可看作对称轴;这些地砖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图案,中心在(7,4)让学生畅谈自己的发现,能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充分展开。
2?应用数对,在方格图上确定点的位置。
例2在公园平面图上,用数对表示景点或建筑物的位置。
在呈现形式上有三个特点:一是公园的各个景点和建筑物都画成一个点,点只反映景点或建筑的位置,不反映其他内容;二是表示景点、建筑的那些点分散在方格纸上,而且每个点都在方格纸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上;三是方格纸的竖线表示列,从左到右依次标注了0、1、210;横线表示行,从下往上依次标注了0、1、28。
其中的0既是列的起始,也是行的起始。
这些特点,把用数对表示公园景点、建筑物位置的实际问题抽象成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的位置的数学问题。
这道例题的教学策略是引导学生促进知识与经验的迁移,把例1中学习的列、行的概念,使用数对的方法应用到例2中来。
教学分两步进行,先告诉学生书报亭的位置是(2,3),引发对已有知识
的回忆。
让他们根据数对(2,3)的含义,观察书报亭在方格图上的实际位置,体会用这个数对表示书报亭的位置是合理的。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独立领会了方格纸上列与行的设定,感受到方格纸上竖线与横线的任何一个交点都能用数对确定其位置。
然后是用数对分别表示儿童乐园、水池等其他景点和建筑的位置,达到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内化成能力的目的。
教材在平面图上精心安排儿童乐园与书报亭的位置,在确定它们位置的数对里,前一个数相同,都是2;后一个数不同,分别是3和6。
这是因为两个景点在平面图的同一列、不同行上。
类似的安排还有儿童乐园与草坪的位置、盆景园与饭店的位置、饭店与水池的位置等。
教学时用活、用足这些安排,及时引起学生注意并组织思考、讨论,能更好地理解数对,进一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练一练紧扣新知识的应用,主要练习用数对确定方格纸上点的位置和根据数对在方格纸上寻找相应的点两方面的技能。
在设计的时候,注意结合学生学过的平面图形的知识。
如第1题确定位置的三个点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顺次连结D、E、F、G、D这几个点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设计这些新颖的习题,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感受了图形特征,提高了准确识别图形的能力。
练习三第4~8题配合例2的教学,在练习数对的知识时,还设计了一些可以深入体会的问题。
第4题里把(3,2)和(2,3)两个貌似相同的数对放在一起比较,体会数对的列数、行数不同,表示的位置也不同。
第5题出现的数对(x,5)和(5,y)里,分别用字母
表示列数与行数。
让学生体会由于字母表示的数不确定,所以这样的数对不能确定某个班级在礼堂里的位置。
第7题在方格纸上把三角形平移,并写出表示平移前后图形顶点位置的数对。
从中体会图形水平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列,没有变化顶点所在的行。
第8题联系数对确定位置的知识,理解国际象棋在棋盘上表示棋子位置的规则。
这些问题有助于学生体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可以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研究,并作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