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悲怀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元稹诗词遣悲怀三首

元稹诗词遣悲怀三首
嘿,朋友!你可知道元稹的?这三首诗啊,就像是三把锐利的剑,
直直地刺进了人们的心窝子里。
先来说说第一首,“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这一句,
不就像是在跟你倾诉,那个被偏爱的女子,嫁过来之后诸事不顺,难
道你不觉得这像极了生活中那些美好的开始却迎来不如意的结局吗?“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妻子关心我没衣服穿,翻箱倒
柜地找,我缠着她买酒,她就拔下金钗去换。
想想看,这不就是夫妻
之间那种细腻又温暖的日常吗?
再看第二首,“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以前随口说的
身后之事,如今都摆在眼前,哎呀,这种感觉多让人难受啊!这不就
好比你曾经随口说的玩笑话,突然有一天成真了,你能不感慨万分吗?“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指望死后同葬一处是多么渺茫,期盼来生再结良缘就更难预料。
这难道不是一种深深的无奈和绝望吗?
第三首里,“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闲坐的时候为你
悲伤,也为自己悲伤,人生百年又能有多长时间呢?这就好像是在问
我们,生命如此短暂,怎能不好好珍惜?“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
犹费辞。
”邓攸没有儿子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念亡妻的话也是白费唇舌。
这难道不是在告诉我们,有些事情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吗?
总之,元稹的这三首,把那种失去爱人的悲痛和对往昔的怀念写得淋漓尽致。
它让我们感受到了爱情的珍贵,也让我们懂得了要珍惜当下,珍惜身边的人。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遣悲怀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遣悲怀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遣悲怀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遣悲怀三首》是唐代诗人元稹的组诗作品。
这三首诗重在伤悼作者已故的原配妻子韦丛。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遣悲怀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遣悲怀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1遣悲怀三首·其二朝代:唐代作者:元稹原文: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当年咱俩开玩笑讲着身后的事;今日都成沉痛的回忆每每飘来。
你生前穿的衣裳眼看施舍快完;只有针线活计还保存不忍打开。
我仍念旧情更加怜爱你的婢仆;也曾因梦见你并为你送去钱财。
我诚知死别之恨世间人人都有;但咱们贫贱夫妻事事更觉悲哀。
注解1、施:施舍与人。
2、行看尽:眼看不多了。
行:快要。
3、怜婢仆:伸足“旧情”。
赏析:作者:佚名这首诗主要写妻子死后的“百事哀”。
诗人写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
人已仙逝,而遗物犹在。
为了避免见物思人,便将妻子穿过的衣裳施舍出去;将妻子做过的针线活仍然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不忍打开。
诗人想用这种消极的办法封存起对往事的记忆,而这种做法本身恰好证明他无法摆脱对妻子的思念。
还有,每当看到妻子身边的婢仆,也引起自己的哀思,因而对婢仆也平添一种哀怜的感情。
白天事事触景伤情,夜晚梦魂飞越冥界相寻。
梦中送钱,似乎荒唐,却是一片感人的痴情。
苦了一辈子的妻子去世了,如今生活在富贵中的丈夫不忘旧日恩爱,除了“营奠复营斋”以外,已经不能为妻子做些什么了。
于是积想成梦,出现送钱给妻子的梦境。
末两句,从“诚知此恨人人有”的泛说,落到“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特指上。
夫妻死别,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是更为悲哀的。
末句从上一句泛说推进一层,着力写出自身丧偶不同于一般的悲痛感情。
《遣悲怀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2遣悲怀三首【其一】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元稹《遣悲怀》赏析

元稹《遣悲怀》赏析遣悲怀三首元稹之一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沾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元稹发妻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幼女,二十岁嫁元稹,婚后二人感情极好,韦氏七年后即去世,诗人极为悲伤。
此诗便写于韦氏死后约一年监察御史分务东台任上。
追忆韦丛生前的艰苦处境和二人的恩爱感情。
首联是总写韦丛的身分和婚后的贫困生活。
韦丛是深得位居太子少保高位的父亲韦夏卿偏爱的幼女,这就极力描写了韦丛的高贵身分。
而自己呢?却是像黔娄一样穷困潦倒的落魄文人。
官场失意、经济拮据,使得婚后生活“百事乖”。
中间两联围绕一个“贫”字,具体描述婚后生活。
韦丛的家世门第与诗人的贫闲家境本身就是一个矛盾,诗中又明说“百事乖”,但写韦丛却处处从“顺”字着笔,表现她之贤淑。
“顾我”二句写夫妻情深,互文见义,是说韦氏搜寻自已衣物、卖掉首饰为丈夫添衣买酒。
亲昵无间之恩爱之情浸透字里行间。
“野蔬”二句着重写韦丛守苦安贫的精神。
以菜代粮,日子本不好过,韦氏却能从中体味出“甘”味来,实在难能可贵。
拿槐叶当柴烧,日子萧条冷落,为此,韦氏却能安而无怨。
这清贫日子的背后,正是他们和谐美满感情之所在。
尾联又回到现实,写诗人现在的生活和他报答妻子的行动。
“俸钱过十万”的今日富贵与昔日的“百事乖”对比鲜明,今日越富贵,越显往日之凄惨,越发思念那同心共命的妻子。
然而眼前富贵毕竟不能同享,只得用设斋祭奠来表示自己的悼念和对亡妻的报答。
全诗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运用反衬手法。
如首联以韦丛出身门第之高贵反衬她安贫乐苦的贤淑美德。
再如尾联极写今日之富贵以反衬过去的贫困,以突出诗人思念亡妻的无尽哀愁。
其次是平淡中见神韵,把有严格格律的律诗写得如此平易浅近,如话家常,确实是悼亡诗中的名篇。
元稹《遣悲怀三首》原文及译文

元稹《遣悲怀三首》原文及译文元稹《遣悲怀三首》原文及译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元稹《遣悲怀三首》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分享。
《遣悲怀三首》是唐代诗人元稹怀念原配妻子韦丛的作品。
此三诗重在伤悼,作者取“报恩”为切入点,先回顾与韦丛婚后的艰苦生活,以明"贫贱夫妻"间深厚的感情,从而引出对妻子的愧疚之情,再托出报答之意而反复咏叹之:“与君营奠复营斋”,“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作者着意强调的.是人类生命过程中一种常见的悲剧性——愿望与可能之间的时空错位。
这组诗是元稹悼亡诗中最为世所传诵的三首。
遣悲怀三首【其一】谢公最小偏怜女⑴,自嫁黔娄百事乖⑵。
顾我无衣搜荩箧⑶,泥他沽酒拨金钗⑷。
野蔬充膳甘长藿⑸,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其二】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其三】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⑹,潘岳悼亡犹费词⑺。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⑻。
译文其一:她如同谢公最小最受偏爱的女儿,嫁给了我这样的贫士百事都不顺遂。
见我身上没有替换的衣衫,她到处搜寻翻箱倒柜。
我款款地缠着她买酒,她就拔下头上的金钗将酒换回。
用豆叶一类的野蔬充饥,她却吃得十分甘美;没有柴薪,她就靠古槐的落叶作炊。
今天我的俸钱已超过十万,独自享受着荣华富贵;却只能常请僧道来超度亡妻,多献丰厚祭品聊表我一片情意。
其二:往昔我们戏言过身后的事情,今天都一一来到了眼前。
她穿过的衣裳施舍给别人,早已没剩下几件;她留下的针线,我封存起来不忍看见。
想着我们旧日的情意,对婢仆也格外爱怜;感慨她跟我受尽贫苦,梦中我为她送去钱财。
我知道夫妻永诀人人都一样地伤怀;像我们这样的贫贱夫妻,百样事便能有百种悲哀。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元稹《遣悲怀三首》原文、译文及赏析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元稹《遣悲怀三首》原文、译文及赏析遣悲怀三首元稹【其一】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其二】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其三】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注释】⑴谢公东晋宰相谢安,他最偏爱侄女谢道韫。
⑵黔娄:战国时齐国的贫士。
此自喻。
言韦丛以名门闺秀屈身下嫁。
百事乖:什么事都不顺遂。
⑶荩箧:竹或草编的箱子。
⑷泥:软缠,央求。
⑸藿:豆叶,嫩时可食。
⑹奠:祭奠,设酒食而祭。
⑺戏言:开玩笑的话。
身后意:关于死后的设想。
⑻行看尽:眼看快要完了。
⑼怜:怜爱,痛惜。
⑽诚知:确实知道。
⑾邓攸:西晋人,字伯道,官河西太守。
《晋书·邓攸传》载:永嘉末年战乱中,他舍子保侄,后终无子。
⑿潘岳:西晋人,字安仁,妻死,作《悼亡诗》三首。
这两句写人生的一切自有命定,暗伤自己无妻无子的命运。
⒀窅冥:深暗的样子。
【译文】【其一】你如同谢公最受偏爱的女儿,嫁给我这个贫士事事不顺利。
你见我没有衣衫就在箱子找,你拔下金钗因我相求而买酒。
你用野蔬充饥却说食物甘美,你用落叶作薪你用枯枝做炊。
如今我高官厚禄你却离人间,为你寄点延请僧道超度士灵。
【其二】往昔曾经戏言我们身后的安排,如今都按你所说的展现在眼前。
你穿过的衣裳已经快施舍完了,你的针线盒我珍存着不忍打开。
因怀念你我对婢仆也格外恋爱,多次梦到你我便为你焚纸烧钱。
谁不知夫妻永诀人人都会伤怀,想起许多往事令人极度地伤悲。
【其三】闲坐无事为你悲伤为我感叹,人生短暂百年时间又多长呢!邓攸没有后代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念亡妻只是徒然悲鸣。
即使能合葬也无法倾诉衷情,来世结缘是多么虚幻的企望。
《遣悲怀三首其一》翻译及赏析

《遣悲怀其一》翻译及赏析《遣悲怀三首其一》翻译及赏析遣悲怀三首其一元稹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前言】《遣悲怀三首·其一》是唐代诗人元稹怀念原配妻子韦丛的作品。
此三诗重在伤悼,作者取“报恩”为切入点,先回顾与韦丛婚后的艰苦生活,以明“贫贱夫妻”间深厚的感情,从而引出对妻子的愧疚之情,再托出报答之意而反复咏叹之。
作者着意强调的是人类生命过程中一种常见的悲剧性——愿望与可能之间的时空错位。
这组诗以浅近通俗的语言,娓娓动人的描绘,成为元稹悼亡诗中最为世人所传诵的三首。
【注释】⑴谢公东晋宰相谢安,他最偏爱侄女谢道韫。
⑵黔娄:战国时齐国的.贫士。
此自喻。
言韦丛以名门闺秀屈身下嫁。
百事乖:什么事都不顺遂。
⑶荩箧:竹或草编的箱子。
⑷泥:软缠,央求。
⑸藿:豆叶,嫩时可食。
⑹奠:祭奠,设酒食而祭。
【翻译】她如谢公最偏爱的小女儿,嫁给我这贫士百事不顺心。
见我无衣衫到处翻箱倒柜,求她买酒就拔下头上金钗。
野蔬豆叶充饥她吃得甘美,靠古槐落叶当柴也无怨言。
今天我的俸钱已超过十万,只能为你办祭品烧些纸财。
【鉴赏】第一首追忆妻子生前的艰苦处境和夫妻情爱,并抒写自己的抱憾之情。
一、二句引用典故,以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韫借指韦氏,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士黔娄自喻,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
“百事乖”,任何事都不顺遂,这是对韦氏婚后七年间艰苦生活的简括,用以领起中间四句。
“泥”,软缠。
“长藿”,长长的豆叶。
中间这四句是说:看到我没有可替换的衣服,就翻箱倒柜去搜寻;我身边没钱,死乞活赖地缠她买酒,她就拔下头上金钗去换钱。
平常家里只能用豆叶之类的野菜充饥,她却吃得很香甜;没有柴烧,她便靠老槐树飘落的枯叶以作薪炊。
这几句用笔干净,既写出了婚后“百事乖”的艰难处境,又能传神写照,活画出贤妻的形象。
这四个叙述句,句句浸透着诗人对妻子的赞叹与怀念的深情。
元稹《遣悲怀·其一》原文译文鉴赏

元稹《遣悲怀·其一》原文|译文|鉴赏《遣悲怀·其一》是元稹《遣悲怀三首》中的第一首,为悼亡题材,追忆妻子韦丛生前。
作者取“报恩”为切入点,先回顾与韦丛婚后的艰苦生活,以明“贫贱夫妻”间深厚的感情,从而引出对妻子的愧疚之情,再托出报答之意而反复咏叹之。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诗吧!《遣悲怀·其一》原文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荩箧一作:画箧)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译文及注释译文你如同谢公最受偏爱的女儿,嫁给我这个贫士事事不顺利。
你见我没有衣衫就在箱子找,你拔下金钗因我相求而买酒。
你用野蔬充饥却说食物甘美,你用落叶作薪你用枯枝做炊。
如今我高官厚禄你却离人间,为你寄点延请僧道超度士灵。
注释⑴谢公东晋宰相谢安,他最偏爱侄女谢道韫。
⑵黔娄:战国时齐国的贫士。
此自喻。
言韦丛以名门闺秀屈身下嫁。
百事乖:什么事都不顺遂。
⑶荩箧:竹或草编的箱子。
⑷泥:软缠,央求。
⑸藿:豆叶,嫩时可食。
⑹奠:祭奠,设酒食而祭。
鉴赏这首诗追忆妻子生前的艰苦处境和夫妻情爱,并抒写自己的抱憾之情。
一、二句引用典故,以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韫借指韦氏,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士黔娄自喻,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
“百事乖”,任何事都不顺遂,这是对韦氏婚后七年间艰苦生活的简括,用以领起中间四句。
“泥”,软缠。
“长藿”,长长的豆叶。
中间这四句是说:看到我没有可替换的衣服,就翻箱倒柜去搜寻;我身边没钱,死乞活赖地缠她买酒,她就拔下头上金钗去换钱。
平常家里只能用豆叶之类的野菜充饥,她却吃得很香甜;没有柴烧,她便靠老槐树飘落的枯叶以作薪炊。
这几句用笔干净,既写出了婚后“百事乖”的艰难处境,又能传神写照,活画出贤妻的形象。
这四个叙述句,句句浸透着诗人对妻子的赞叹与怀念的深情。
末两句,仿佛诗人从出神的追忆状态中突然惊觉,发出无限抱憾之情:而今自己虽然享受厚俸,却再也不能与爱妻一道共享荣华富贵,只能用祭奠与延请僧道超度亡灵的办法来寄托自己的情思。
《遣悲怀三首·元稹》原文与赏析

《遣悲怀三首·元稹》原文与赏析元稹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元稹登科授校书郎职,并与韦丛完婚。
宪宗元和四年(809),元稹任监察御史,妻韦丛亡故,时元稹年三十一,韦丛年二十七。
元稹对此甚感悲痛,曾先后写过三十七首悼亡诗。
这三首七言律诗便是其中的佳构。
第一首回忆妻子生前的作为,缅怀妻子在艰难家境中安贫劳作、恩爱贤惠的品行。
首联借典言事,写妻子屈身下嫁。
韦家是大族,时有“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之说,韦丛父亲韦夏卿嫁女前后又官至京兆尹、太子少保。
所以诗中以最得东晋宰相谢安袒护、宠爱的小侄女谢道韫喻指韦丛。
元稹另据元稹文集所载,元稹的两个姐姐,一嫁普通人,一出家为尼姑,可见当时家境确实困窘。
所以诗以春秋末年齐国穷士黔娄喻指自己。
两个典故,用得颇为贴切。
以名门贵嫒下嫁寒门穷士,自然是百事乖违。
但颔、颈二联,诗人却以四个行动细节——我无衣她搜箧典当;我要喝酒她拔金钗沽买;家无粮米,她以豆叶充饥;家无柴薪,她扫古槐落叶,生动地刻划了妻子对自己的体贴,对家庭的辛勤操持,表现了妻子安于贫贱、以苦作甘的精神,寄托了自己对亡妻、对往昔夫妻恩爱生活的深深怀恋。
而“搜”、“泥”两字写活了夫妻间感情的深挚和细密。
尾联转中作结,祭奠建斋,明知无补,聊作报答,平淡的语言中充满着无限的辛酸和遗憾。
第二首追念妻子生前的戏言竟成遗嘱,来表达自己的哀痛和痴情。
少年夫妻,戏言后事,毫无顾忌,原以为笑话一时,想不到终成谶语。
悲痛之情,溢于言表。
颔、颈二联,既写“戏言”,又写自己把“戏言”作遗嘱来践行的痴情:你生前说“好女*** 嫁时衣”,留待将来作布施,现在我一件件已布施将尽;你说针线包要留作纪念,我珍存着它不忍开;你要我厚待随嫁婢仆,我见仆念主,特别加以照顾;在梦中见到你,我频频营奠营斋。
《遣悲怀》元稹诗词翻译及赏析

遣悲怀(三首其二)元稹唐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注释】:
①施:施舍与人。
②行看尽:眼看不多了。
行:快要。
③怜婢仆:伸足“旧情”。
【译文】:
当年咱俩开玩笑讲着身后的事;今日都成沉痛的回忆每每飘来。
你生前穿的衣裳眼看施舍快完;只有针线活计还保存不忍打开。
我仍念旧情更加怜爱你的婢仆;也曾因梦见你并为你送去钱财。
我诚知死别之恨世间人人都有;但咱们贫贱夫妻事事更觉悲哀。
【赏析】:
诗人的亡妻韦蕙丛既慧且美,两人感情很好,但在元稹未出仕时就亡故了,诗人毕生都觉得很对不起她。
两人当时是贫贱夫妻,挚真纯洁,因而抒情叙事,完全出自内心。
遣悲怀三首其一翻译赏析

遣悲怀其一翻译赏析遣悲怀三首其一翻译赏析《遣悲怀三首·其一》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
古诗全文如下: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前言」《遣悲怀三首·其一》是唐代诗人元稹怀念原配妻子韦丛的作品。
此三诗重在伤悼,作者取“报恩”为切入点,先回顾与韦丛婚后的艰苦生活,以明“贫贱夫妻”间深厚的感情,从而引出对妻子的愧疚之情,再托出报答之意而反复咏叹之。
作者着意强调的是人类生命过程中一种常见的悲剧性——愿望与可能之间的时空错位。
这组诗以浅近通俗的语言,娓娓动人的'描绘,成为元稹悼亡诗中最为世人所传诵的三首。
「注释」⑴谢公东晋宰相谢安,他最偏爱侄女谢道韫。
⑵黔娄:战国时齐国的贫士。
此自喻。
言韦丛以名门闺秀屈身下嫁。
百事乖:什么事都不顺遂。
⑶荩箧:竹或草编的箱子。
⑷泥:软缠,央求。
⑸藿:豆叶,嫩时可食。
⑹奠:祭奠,设酒食而祭。
「翻译」她如谢公最偏爱的小女儿,嫁给我这贫士百事不顺心。
见我无衣衫到处翻箱倒柜,求她买酒就拔下头上金钗。
野蔬豆叶充饥她吃得甘美,靠古槐落叶当柴也无怨言。
今天我的俸钱已超过十万,只能为你办祭品烧些纸财。
「鉴赏」第一首追忆妻子生前的艰苦处境和夫妻情爱,并抒写自己的抱憾之情。
一、二句引用典故,以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韫借指韦氏,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士黔娄自喻,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
“百事乖”,任何事都不顺遂,这是对韦氏婚后七年间艰苦生活的简括,用以领起中间四句。
“泥”,软缠。
“长藿”,长长的豆叶。
中间这四句是说:看到我没有可替换的衣服,就翻箱倒柜去搜寻;我身边没钱,死乞活赖地缠她买酒,她就拔下头上金钗去换钱。
平常家里只能用豆叶之类的野菜充饥,她却吃得很香甜;没有柴烧,她便靠老槐树飘落的枯叶以作薪炊。
这几句用笔干净,既写出了婚后“百事乖”的艰难处境,又能传神写照,活画出贤妻的形象。
悼亡诗: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导语】中国的悼亡诗以其数量多、质量佳在源远流长的诗的长河中独树⼀帜。
中国古代的悼亡诗善于通过⽇常⽣活中普遍存在的意象来歌颂妻⼦美好的品德,同时由于中国传统观念影响,悼亡诗传达出⼀种难抑的悲愁。
下⾯是为⼤家带来的:悼亡诗:元稹《遣悲怀三⾸·其⼀》原⽂翻译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遣悲怀三⾸·其⼀唐代:元稹谢公最⼩偏怜⼥,⾃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钗。
野蔬充膳⽢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俸钱过⼗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译⽂你如同谢公偏爱的⼥⼉,嫁给我这个贫⼠事事不顺利。
你见我没有⾐衫就在箱⼦找,你拔下⾦钗因我相求⽽买酒。
你⽤野蔬充饥却说⾷物⽢美,你⽤落叶作薪你⽤枯枝做炊。
如今我⾼官厚禄你却离⼈间,为你寄点延请僧道超度⼠灵。
注释谢公东晋宰相谢安,他最偏爱侄⼥谢道韫。
黔娄:战国时齐国的贫⼠。
此⾃喻。
⾔韦丛以名门闺秀屈⾝下嫁。
百事乖:什么事都不顺遂。
荩箧:⽵或草编的箱⼦。
泥:软缠,央求。
藿:⾖叶,嫩时可⾷。
奠:祭奠,设酒⾷⽽祭。
创作背景 这三⾸诗约作于公元811年(元和六年),时元稹在监察御史分务东台任上;⼀说这组诗作于公元822年(长庆⼆年)。
这是元稹为怀念去世的原配妻⼦⽽作的。
赏析 这⾸诗追忆妻⼦⽣前的艰苦处境和夫妻情爱,并抒写⾃⼰的抱憾之情。
⼀、⼆句引⽤典故,以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谢道韫借指韦⽒,以战国时齐国的贫⼠黔娄⾃喻,其中含有对⽅屈⾝下嫁的意思。
“百事乖”,任何事都不顺遂,这是对韦⽒婚后七年间艰苦⽣活的简括,⽤以领起中间四句。
“泥”,软缠。
“长藿”,长长的⾖叶。
中间这四句是说:看到我没有可替换的⾐服,就翻箱倒柜去搜寻;我⾝边没钱,死乞活赖地缠她买酒,她就拔下头上⾦钗去换钱。
平常家⾥只能⽤⾖叶之类的野菜充饥,她却吃得很⾹甜;没有柴烧,她便靠⽼槐树飘落的枯叶以作薪炊。
这⼏句⽤笔⼲净,既写出了婚后“百事乖”的艰难处境,⼜能传神写照,活画出贤妻的形象。
这四个叙述句,句句浸透着诗⼈对妻⼦的赞叹与怀念的深情。
《遣悲怀》元稹诗词翻译及赏析

《遣悲怀》元稹诗词翻译及赏析《遣悲怀》元稹诗词翻译及赏析《遣悲怀三首》是唐代诗人元稹的组诗作品。
这三首诗重在伤悼作者已故的原配妻子韦丛。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遣悲怀》元稹诗词翻译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原文遣悲怀(三首其二)元稹唐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注释】:①施:施舍与人。
②行看尽:眼看不多了。
行:快要。
③怜婢仆:伸足“旧情”。
【译文】:当年咱俩开玩笑讲着身后的事;今日都成沉痛的回忆每每飘来。
你生前穿的衣裳眼看施舍快完;只有针线活计还保存不忍打开。
我仍念旧情更加怜爱你的婢仆;也曾因梦见你并为你送去钱财。
我诚知死别之恨世间人人都有;但咱们贫贱夫妻事事更觉悲哀。
【赏析】:诗人的亡妻韦蕙丛既慧且美,两人感情很好,但在元稹未出仕时就亡故了,诗人毕生都觉得很对不起她。
两人当时是贫贱夫妻,挚真纯洁,因而抒情叙事,完全出自内心。
创作背景这三首诗是元稹为怀念去世的原配妻子韦丛而作的,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时元稹在监察御史分务东台任上;一说作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
元稹的原配妻子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幼女,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和官职卑微的元稹结婚,当时她二十岁,元稹二十五岁。
婚后生活比较贫困,但韦丛很贤惠,毫无怨言,夫妻感情很好。
过了七年,即元和四年(809),元稹任监察御史时,韦丛病死,年仅二十七岁。
元稹悲痛万分,陆续写了不少情真意切的悼亡诗,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遣悲怀三首》。
名家点评杨慎《升庵诗话》:俗谓柔言索物日泥,乃计切,谚所谓“软缠”也。
杜子美诗“忽忽穷愁泥杀人”,元微之忆内诗“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周咏棠《唐贤小三昧续集》:字字真挚,声与泪俱。
骑省悼亡之后,仅见此制。
陈世镕《求志居唐诗选》:悼亡之作,此为绝唱。
元、白并称。
其实元去白甚远,唯言情诸篇传诵至今,如脱于口耳。
唐元稹—遣悲怀三首(附注释与注解)

遣悲怀(三首全)·元稹【作品简介】《遣悲怀》共三首由元稹创作,均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元稹的元配妻子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小女,于公元802年(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和元稹结婚,当时她二十岁,元稹二十五岁。
婚后生活比较贫困,但韦丛很贤惠,毫无怨言,夫妻感情很好。
过了七年,元稹任监察御史时,韦丛就病死了,年仅二十七岁。
元稹悲痛万分,写了不少悼亡诗,其中最有名的是这三首《遣悲怀》。
第一首追忆妻子生前的艰苦处境和夫妻情爱,并抒写自己的抱憾之情。
第一首结尾处的悲凄情调相衔接。
主要写妻子死后的“百事哀”。
第三首首句“闲坐悲君亦自悲”,承上启下。
以“悲君”总括上两首,以“自悲”引出下文。
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寿的有限。
清人蘅塘退士评论《遣悲怀》三首时指出:“古今悼亡诗充栋,终无能出此三首范围者,勿以浅近忽之。
”这样的赞誉,元稹这三首诗当之无愧。
相关阅读:《遣悲怀(三首全)》、《遣悲怀·其一》、《遣悲怀·其二》、《遣悲怀·其三》、《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元稹唐诗代表作品赏析》。
【遣悲怀(三首)赏析】遣悲怀(三首)唐元稹遣悲怀其一谢公最小偏怜女①,自嫁黔娄百事乖②。
顾我无衣搜荩箧③,泥他沽酒拔金钗④。
野蔬充膳甘长藿⑤,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遣悲怀其二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遣悲怀其三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⑥,潘岳悼亡犹费词⑦。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⑧。
【注解】①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最小的女儿。
此以谢安最偏爱侄女谢道韫之事为喻。
②黔娄:战国时齐国的贫士。
此自喻。
言韦丛以名门闺秀屈身下嫁。
百事乖:什么事都不顺遂。
③荩箧:竹或草编的箱子。
④泥:软缠,央求。
⑤藿huò:豆叶。
《遣悲怀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古诗-赏析

《遣悲怀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古诗-赏析⑵黔娄:战国时齐国的贫士。
此自喻。
言韦丛以名门闺秀屈身下嫁。
百事乖:什么事都不顺遂。
⑶荩箧:竹或草编的箱子。
⑷泥:软缠,央求。
⑸藿:豆叶,嫩时可食。
⑹奠:祭奠,设酒食而祭。
⑺戏言:开玩笑的话。
身后意:关于死后的设想。
⑻行看尽:眼看快要完了。
⑼怜:怜爱,痛惜。
⑽诚知:确实知道。
⑾邓攸:西晋人,字伯道,官河西太守。
《晋书·邓攸传》载:永嘉末年战乱中,他舍子保侄,后终无子。
⑿潘岳:西晋人,字安仁,妻死,作《悼亡诗》三首。
这两句写人生的一切自有命定,暗伤自己无妻无子的命运。
⒀窅冥:深暗的样子。
【译文】【其一】你如同谢公最受偏爱的女儿,嫁给我这个贫士事事不顺利。
你见我没有衣衫就在箱子找,你拔下金钗因我相求而买酒。
你用野蔬充饥却说食物甘美,你用落叶作薪你用枯枝做炊。
如今我高官厚禄你却离人间,为你寄点延请僧道超度士灵。
【其二】往昔曾经戏言我们身后的安排,如今都按你所说的展现在眼前。
你穿过的衣裳已经快施舍完了,你的针线盒我珍存着不忍打开。
因怀念你我对婢仆也格外恋爱,多次梦到你我便为你焚纸烧钱。
谁不知夫妻永诀人人都会伤怀,想起许多往事令人极度地伤悲。
【其三】闲坐无事为你悲伤为我感叹,人生短暂百年时间又多长呢!邓攸没有后代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念亡妻只是徒然悲鸣。
即使能合葬也无法倾诉衷情,来世结缘是多么虚幻的企望。
只能睁着双眼整夜把你思念,报答你平生不得伸展的双眉。
【创作背景】这三首诗约作于公元811年(元和六年),时元稹在监察御史分务东台任上;一说这组诗作于公元822年(长庆二年)。
这是元稹为怀念去世的原配妻子而作的。
元稹的原配妻子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最小的女儿,于公元802年(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和元稹结婚,当时她二十岁,元稹二十五岁。
婚后生活比较贫困,但韦丛很贤惠,毫无怨言,夫妻感情很好。
过了七年,即公元809年(元和四年),元稹任监察御史时,韦丛就病死了,年仅二十七岁。
唐诗三百首·七言律诗(带翻译和赏析)

遣悲怀三首·其一唐代:元稹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译文及注释译文你如同谢公最受偏爱的女儿,嫁给我这个贫士事事不顺利。
你见我没有衣衫就在箱子找,你拔下金钗因我相求而买酒。
你用野蔬充饥却说食物甘美,你用落叶作薪你用枯枝做炊。
如今我高官厚禄你却离人间,为你寄点延请僧道超度士灵。
注释谢公东晋宰相谢安,他最偏爱侄女谢道韫。
黔娄:战国时齐国的贫士。
此自喻。
言韦丛以名门闺秀屈身下嫁。
百事乖:什么事都不顺遂。
荩箧:竹或草编的箱子。
泥:软缠,央求。
藿:豆叶,嫩时可食。
奠:祭奠,设酒食而祭。
▲遣悲怀三首·其二唐代:元稹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译文及注释译文往昔曾经戏言我们身后的安排,如今都按你所说的展现在眼前。
你穿过的衣裳已经快施舍完了,你的针线盒我珍存着不忍打开。
因怀念你我对婢仆也格外恋爱,多次梦到你我便为你焚纸烧钱。
谁不知夫妻永诀人人都会伤怀,想起许多往事令人极度地伤悲。
注释戏言:开玩笑的话。
身后意:关于死后的设想。
行看尽:眼看快要完了。
怜:怜爱,痛惜。
诚知:确实知道。
赏析这首诗主要写妻子死后的“百事哀”。
诗人写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
人已仙逝,而遗物犹在。
为了避免见物思人,便将妻子穿过的衣裳施舍出去;将妻子做过的针线活仍然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不忍打开。
诗人想用这种消极的办法封存起对往事的记忆,而这种做法本身恰好证明他无法摆脱对妻子的思念。
还有,每当看到妻子身边的婢仆,也引起自己的哀思,因而对婢仆也平添一种哀怜的感情。
白天事事触景伤情,夜晚梦魂飞越冥界相寻。
梦中送钱,似乎荒唐,却是一片感人的痴情。
苦了一辈子的妻子去世了,如今生活在富贵中的丈夫不忘旧日恩爱,除了“营奠复营斋”以外,已经不能为妻子做些什么了。
元稹《遣悲怀·闲坐悲君亦自悲》翻译赏析

元稹《遣悲怀·闲坐悲君亦自悲》翻译赏析元稹《遣悲怀·闲坐悲君亦自悲》翻译赏析《遣悲怀·闲坐悲君亦自悲》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
古诗全文如下: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前言】《遣悲怀三首·其三》是唐代诗人元稹怀念原配妻子韦丛的作品。
此三诗重在伤悼,作者取“报恩”为切入点,先回顾与韦丛婚后的艰苦生活,以明“贫贱夫妻”间深厚的感情,从而引出对妻子的愧疚之情,再托出报答之意而反复咏叹之。
作者着意强调的是人类生命过程中一种常见的悲剧性——愿望与可能之间的时空错位。
这组诗以浅近通俗的语言,娓娓动人的'描绘,成为元稹悼亡诗中最为世人所传诵的三首。
【注释】⑴邓攸:西晋人,字伯道,官河西太守。
《晋书·邓攸传》载:永嘉末年战乱中,他舍子保侄,后终无子。
⑵潘岳:西晋人,字安仁,妻死,作《悼亡诗》三首。
这两句写人生的一切自有命定,暗伤自己无妻无子的命运。
⑶窅冥:深暗的样子。
【翻译】闲坐为你悲伤自己也悲伤,就是活百年又有多少时光。
邓攸没儿子时人感叹天命,潘岳悼亡妻用词颇费思量。
夫妇同穴的夙愿多么渺茫,来世再结夫妻尤其难设想。
只有以此长夜不眠的思念,来报答你一生的愁苦奔忙。
【赏析】第三首首句“闲坐悲君亦自悲”,承上启下。
以“悲君”总括上两首,以“自悲”引出下文。
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寿的有限。
人生百年,也没有多长时间。
诗中引用了邓攸、潘岳两个典故。
邓攸心地如此善良,却终身无子,这就是命运的安排。
潘岳《悼亡诗》写得再好,对于死者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等于白费笔墨。
诗人以邓攸、潘岳自喻,故作达观无谓之词,却透露出无子、丧妻的深沉悲哀。
接着从绝望中转出希望来,寄希望于死后夫妇同葬和来生再作夫妻。
但是,再冷静思量:这仅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更是难以指望的,因而更为绝望:死者已矣,过去的一切永远无法补偿了!诗情愈转愈悲,不能自已,最后逼出一个无可奈何的办法:“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元稹的《遣悲怀》三首

元稹的《遣悲怀》三首遣悲怀(一)谢公最小偏怜女1,自嫁黔娄百事乖2。
顾我无衣搜荩箧3,泥他沽酒拨金钗4。
野蔬充膳甘长藿5,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宅。
(二)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三)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6,潘岳悼亡犹费词7。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8。
全部注释1.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最小的女儿。
此以谢安最偏爱侄女谢道韫之事为喻。
2.黔娄:战国时齐国的贫士。
此自喻。
言韦丛以名门闺秀屈身下嫁。
百事乖:什么事都不顺遂。
3.荩箧:竹或草编的箱子。
4.泥:软缠,央求。
5.藿:豆叶。
6.邓攸:西晋人,字伯道,官河西太守。
《晋书·邓攸传》载:永嘉末年战乱中,他舍子保侄,后终无子。
7.潘岳:西晋人,字安仁,妻死,作《悼亡诗》三首。
这两句写人生的一切自有命定,暗伤自己无妻无子的命运。
8.同穴四句:希望死后与妻同葬一处。
又希望来世再为夫妻。
但这些希望都难以实现。
现在能做到的,只是彻夜难眠,以刻骨铭心的苦苦思念来弥补她生前所经受的艰难困苦【作品鉴赏】:第一首追忆妻子生前的艰苦处境和夫妻情爱,并抒写自己的抱憾之情。
一、二句引用典故,以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韫借指韦氏,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士黔娄自喻,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
“百事乖”,任何事都不顺遂,这是对韦氏婚后七年间艰苦生活的简括,用以领起中间四句。
“泥”,软缠。
“长藿”,长长的豆叶。
中间这四句是说,看到我没有可替换的衣服,就翻箱倒柜去搜寻;我身边没钱,死乞活赖地缠她买酒,她就拔下头上金钗去换钱。
平常家里只能用豆叶之类的野菜充饥,她却吃得很香甜;没有柴烧,她便靠老槐树飘落的枯叶以作薪炊。
这几句用笔干净,既写出了婚后“百事乖”的艰难处境,又能传神写照,活画出贤妻的形象。
遣悲怀·其一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遣悲怀·其一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遣悲怀三首·其一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原文:遣悲怀三首·其一唐代:元稹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荩箧一作:画箧)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译文: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你如同谢公最受偏爱的女儿,嫁给我这个贫士事事不顺利。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荩箧一作:画箧)你见我没有衣衫就在箱子找,你拔下金钗因我相求而买酒。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你用野蔬充饥却说食物甘美,古槐落叶当柴也无怨无悔。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如今我高官厚禄你却离人间,为祭奠你延请僧道超度士灵。
注释: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qián)娄(lóu)百事乖。
黔娄:战国时齐国的贫士。
此自喻。
言韦丛以名门闺秀屈身下嫁。
百事乖:什么事都不顺遂。
顾我无衣搜荩(jìn)箧(qiè),泥他沽酒拔金钗。
(荩箧一作:画箧)荩箧:竹或草编的箱子。
泥:软缠,央求。
野蔬充膳甘长藿(huò),落叶添薪(xīn)仰古槐。
藿:豆叶,嫩时可食。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diàn)复营斋(zhāi)。
奠:祭奠,设酒食而祭。
赏析:这首诗追忆妻子生前的艰苦处境和夫妻情爱,并抒写自己的抱憾之情。
一、二句引用典故,以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韫借指韦氏,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士黔娄自喻,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
“百事乖”,任何事都不顺遂,这是对韦氏婚后七年间艰苦生活的简括,用以领起中间四句。
“泥”,软缠。
“长藿”,长长的豆叶。
中间这四句是说:看到我没有可替换的衣服,就翻箱倒柜去搜寻;我身边没钱,死乞活赖地缠她买酒,她就拔下头上金钗去换钱。
平常家里只能用豆叶之类的野菜充饥,她却吃得很香甜;没有柴烧,她便靠老槐树飘落的枯叶以作薪炊。
这几句用笔干净,既写出了婚后“百事乖”的艰难处境,又能传神写照,活画出贤妻的形象。
元稹——《遣悲怀三首》

元稹——《遣悲怀三首》【年代】:唐【作者】:元稹——《遣悲怀三首》【内容】: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辞。
同穴(上穴下目)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作者】字微之,河南河内人。
幼孤,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
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
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仆射。
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白体"。
其集与居易同名长庆。
【注释】: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其侄女谢道韫敏捷多才,谢最疼爱。
黔娄,春秋时齐国贫士,鲁恭王闻其贤,欲以为相,辞不受,其妻也很贤惠,此处元稹借以自喻。
邓攸,字伯道,晋人,官河东太守,战乱中舍子保侄,后终无子,时人哀之,谓天道无知,使伯道无后。
潘岳,字安仁,西晋诗人。
妻亡,作悼亡诗三首,情意凄切,为世传诵。
【赏析】:诗人的亡妻韦蕙丛既慧且美,两人感情很好,但在元稹未出仕时就亡故了,诗人毕生都觉得很对不起她。
两人当时是贫贱夫妻,挚真纯洁,因而抒情叙事,完全出自内心。
最后一首,觉得纵然同穴也无法回报妻子在生前对自己的怜爱,更加显得真挚、深沉。
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遣悲怀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遣悲怀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遣悲怀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1遣悲怀三首·其二朝代:唐代作者:元稹原文: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当年咱俩开玩笑讲着身后的事;今日都成沉痛的回忆每每飘来。
你生前穿的衣裳眼看施舍快完;只有针线活计还保存不忍打开。
我仍念旧情更加怜爱你的婢仆;也曾因梦见你并为你送去钱财。
我诚知死别之恨世间人人都有;但咱们贫贱夫妻事事更觉悲哀。
注解1、施:施舍与人。
2、行看尽:眼看不多了。
行:快要。
3、怜婢仆:伸足“旧情”。
赏析:作者:佚名这首诗主要写妻子死后的“百事哀”。
诗人写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
人已仙逝,而遗物犹在。
为了避免见物思人,便将妻子穿过的衣裳施舍出去;将妻子做过的针线活仍然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不忍打开。
诗人想用这种消极的办法封存起对往事的记忆,而这种做法本身恰好证明他无法摆脱对妻子的思念。
还有,每当看到妻子身边的婢仆,也引起自己的哀思,因而对婢仆也平添一种哀怜的感情。
白天事事触景伤情,夜晚梦魂飞越冥界相寻。
梦中送钱,似乎荒唐,却是一片感人的痴情。
苦了一辈子的妻子去世了,如今生活在富贵中的丈夫不忘旧日恩爱,除了“营奠复营斋”以外,已经不能为妻子做些什么了。
于是积想成梦,出现送钱给妻子的梦境。
末两句,从“诚知此恨人人有”的泛说,落到“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特指上。
夫妻死别,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是更为悲哀的。
末句从上一句泛说推进一层,着力写出自身丧偶不同于一般的'悲痛感情。
《遣悲怀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2遣悲怀三首【其一】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其二】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其三】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古诗简介《遣悲怀三首》是唐代诗人元稹怀念原配妻子韦丛的作品。
此三诗重在伤悼,作者取“报恩”为切入点,先回顾与韦丛婚后的艰苦生活,以明“贫贱夫妻”间深厚的感情,从而引出对妻子的愧疚之情,再托出报答之意而反复咏叹之。
作者着意强调的是人类生命过程中一种常见的悲剧性——愿望与可能之间的时空错位。
这组诗以浅近通俗的语言,娓娓动人的描绘,成为元稹悼亡诗中最为世人所传诵的三首。
翻译/译文【其一】她如谢公最偏爱的小女儿,嫁给我这贫士百事不顺心。
见我无衣衫到处翻箱倒柜,求她买酒就拔下头上金钗。
野蔬豆叶充饥她吃得甘美,靠古槐落叶当柴也无怨言。
今天我的俸钱已超过十万,只能为你办祭品烧些纸财。
【其二】往昔开玩笑说死后的安排,今天都一一摆到我面前来。
施舍衣裳早已没剩下几件;只留下针线盒我不忍打开。
想起旧日情意更怜惜婢仆,也曾因梦见你而赠送钱财。
我知道这种遗恨人人都有,患难夫妻永诀后更感悲哀。
【其三】闲坐为你悲伤自己也悲伤,就是活百年又有多少时光。
邓攸没儿子时人感叹天命,潘岳悼亡妻用词颇费思量。
夫妇同穴的夙愿多么渺茫,来世再结夫妻尤其难设想。
只有以此长夜不眠的思念,来报答你一生的愁苦奔忙。
注释⑴谢公东晋宰相谢安,他最偏爱侄女谢道韫。
⑵黔娄:战国时齐国的贫士。
此自喻。
言韦丛以名门闺秀屈身下嫁。
百事乖:什么事都不顺遂。
⑶荩箧:竹或草编的箱子。
⑷泥:软缠,央求。
⑸藿:豆叶,嫩时可食。
⑹奠:祭奠,设酒食而祭。
⑺戏言:开玩笑的话。
身后意:关于死后的设想。
⑻行看尽:眼看快要完了。
⑼怜:怜爱,痛惜。
⑽诚知:确实知道。
⑾邓攸:西晋人,字伯道,官河西太守。
《晋书·邓攸传》载:永嘉末年战乱中,他舍子保侄,后终无子。
⑿潘岳:西晋人,字安仁,妻死,作《悼亡诗》三首。
这两句写人生的一切自有命定,暗伤自己无妻无子的命运。
⒀窅冥:深暗的样子。
赏析/鉴赏第一首追忆妻子生前的艰苦处境和夫妻情爱,并抒写自己的抱憾之情。
一、二句引用典故,以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韫借指韦氏,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士黔娄自喻,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
“百事乖”,任何事都不顺遂,这是对韦氏婚后七年间艰苦生活的简括,用以领起中间四句。
“泥”,软缠。
“长藿”,长长的豆叶。
中间这四句是说:看到我没有可替换的衣服,就翻箱倒柜去搜寻;我身边没钱,死乞活赖地缠她买酒,她就拔下头上金钗去换钱。
平常家里只能用豆叶之类的野菜充饥,她却吃得很香甜;没有柴烧,她便靠老槐树飘落的枯叶以作薪炊。
这几句用笔干净,既写出了婚后“百事乖”的艰难处境,又能传神写照,活画出贤妻的形象。
这四个叙述句,句句浸透着诗人对妻子的赞叹与怀念的深情。
末两句,仿佛诗人从出神的追忆状态中突然惊觉,发出无限抱憾之情:而今自己虽然享受厚俸,却再也不能与爱妻一道共享荣华富贵,只能用祭奠与延请僧道超度亡灵的办法来寄托自己的情思。
“复”,写出这类悼念活动的频繁。
这两句,出语虽然平和,内心深处却是极其凄苦的。
第二首与第一首结尾处的悲凄情调相衔接。
主要写妻子死后的“百事哀”。
诗人写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
人已仙逝,而遗物犹在。
为了避免见物思人,便将妻子穿过的衣裳施舍出去;将妻子做过的针线活仍然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不忍打开。
诗人想用这种消极的办法封存起对往事的记忆,而这种做法本身恰好证明他无法摆脱对妻子的思念。
还有,每当看到妻子身边的婢仆,也引起自己的哀思,因而对婢仆也平添一种哀怜的感情。
白天事事触景伤情,夜晚梦魂飞越冥界相寻。
梦中送钱,似乎荒唐,却是一片感人的痴情。
苦了一辈子的妻子去世了,如今生活在富贵中的丈夫不忘旧日恩爱,除了“营奠复营斋”以外,已经不能为妻子做些什么了。
于是积想成梦,出现送钱给妻子的梦境。
末两句,从“诚知此恨人人有”的泛说,落到“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特指上。
夫妻死别,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是更为悲哀的。
末句从上一句泛说推进一层,着力写出自身丧偶不同于一般的悲痛感情。
第三首首句“闲坐悲君亦自悲”,承上启下。
以“悲君”总括上两首,以“自悲”引出下文。
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寿的有限。
人生百年,也没有多长时间。
诗中引用了邓攸、潘岳两个典故。
邓攸心地如此善良,却终身无子,这就是命运的安排。
潘岳《悼亡诗》写得再好,对于死者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等于白费笔墨。
诗人以邓攸、潘岳自喻,故作达观无谓之词,却透露出无子、丧妻的深沉悲哀。
接着从绝望中转出希望来,寄希望于死后夫妇同葬和来生再作夫妻。
但是,再冷静思量:这仅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更是难以指望的,因而更为绝望:死者已矣,过去的一切永远无法补偿了!诗情愈转愈悲,不能自已,最后逼出一个无可奈何的办法:“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诗人仿佛在对妻子表白自己的心迹:我将永远永远地想着你,要以终夜“开眼”来报答你的“平生未展眉”。
真是痴情缠绵,哀痛欲绝。
《遣悲怀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3原文: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荩箧一作:画箧)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译文蕙丛呵,你象谢安最宠的侄女一样;自从嫁了穷困的我,百事就不顺当。
看到我身上无衣,你就要倒柜翻箱;沽酒少钱,我常缠你拔下金钗玉妆。
甘心和我一起野菜充饥,豆叶为粮;要扫落叶当柴烧饭,你向古槐仰望。
如今俸钱超过十万,你却不能分享;我只得为你超度,准备好斋饭供尝。
注解1、谢公句:东晋宰相谢安,最爱其侄女谢道韫。
韦丛的父亲韦夏卿,官至太子少保,死后赠左仆射,也是宰相之位。
韦丛为其幼女,故以谢道韫比之。
2、黔娄:春秋时齐国贫士,其妻也颇贤明。
作者幼孤贫,故以自喻。
3、乖:不顺遂。
4、顾我:看到我。
5、荩箧:草编的箱子。
荩:草。
赏析:这首诗追忆妻子生前的艰苦处境和夫妻情爱,并抒写自己的抱憾之情。
一、二句引用典故,以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韫借指韦氏,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士黔娄自喻,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
“百事乖”,任何事都不顺遂,这是对韦氏婚后七年间艰苦生活的简括,用以领起中间四句。
“泥”,软缠。
“长藿”,长长的豆叶。
中间这四句是说:看到我没有可替换的衣服,就翻箱倒柜去搜寻;我身边没钱,死乞活赖地缠她买酒,她就拔下头上金钗去换钱。
平常家里只能用豆叶之类的野菜充饥,她却吃得很香甜;没有柴烧,她便靠老槐树飘落的枯叶以作薪炊。
这几句用笔干净,既写出了婚后“百事乖”的艰难处境,又能传神写照,活画出贤妻的形象。
这四个叙述句,句句浸透着诗人对妻子的赞叹与怀念的深情。
末两句,仿佛诗人从出神的追忆状态中突然惊觉,发出无限抱憾之情:而今自己虽然享受厚俸,却再也不能与爱妻一道共享荣华富贵,只能用祭奠与延请僧道超度亡灵的办法来寄托自己的情思。
“复”,写出这类悼念活动的频繁。
这两句,出语虽然平和,内心深处却是极其凄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