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电泳技术和实验流程

合集下载

《双向电泳技术》课件

《双向电泳技术》课件

高通量
该技术可以同时分离大量蛋白质,提高了实 验的通量。
高稳定性
该技术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实验结果重复性 好。
缺点
实验周期长
双向电泳技术的实验周期较长 ,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人力

对样品要求高
该技术需要大量的起始样品, 并且对样品的纯度要求较高。
对实验条件要求严格
双向电泳技术的实验条件较为 苛刻,需要精确控制实验参数 。
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总结词
双向电泳技术为药物研发提供了高通量和高效率的蛋白质分离手段,有助于发现潜在的药物靶点和筛 选候选药物。
详细描述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双向电泳技术可用于分析药物对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从而发现药物作用的靶点 。此外,通过比较不同物种或组织的蛋白质表达谱,可以发现潜在的药物靶点,为新药研发提供思路 和候选药物。
应用领域的拓展
疾病诊断与治疗
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疾病相关蛋白质,为疾病诊断 和治疗提供依据。
药物研发
通过双向电泳技术筛选药物作用靶点,加速新药研发 进程。
生物工程与农业
在生物工程和农业领域中应用双向电泳技术,优化生 物过程和育种。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标准化与规范化
建立双向电泳技术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提高实验 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CHAPTER 02
双向电泳技术的实验流程
样本制备
01
02
03
样本选择与处理
选择适当的组织或细胞样 本,进行适当的处理以提 取蛋白质。
蛋白提取
使用适当的缓冲液和试剂 ,从样本中提取蛋白质。
蛋白定量
使用蛋白质定量方法,确 定蛋白质的浓度。
蛋白质提取
溶解蛋白质

双向电泳实验双向电泳实验过程及相关溶液配置(经典)

双向电泳实验双向电泳实验过程及相关溶液配置(经典)

双向电泳实验双向电泳实验过程及相关溶液配置(经典)双向电泳实验双向电泳实验过程及相关溶液配置(经典)3.2点样,上胶分两次吸取样品,每次170ul,按从正极到负极的顺序加入点样槽两侧,再用镊子拨开Immobiline DryStrip gels(18cm,pH 3-10)胶条,从正极到负极将胶条压入槽中,胶面接触加入的样品双向电泳实验过程及相关溶液配置A.实验过程一、实验原理:2-DE的第一向电泳等电聚焦是基于等电点不同而将蛋白粗步分离,第二向SDS-PAGE是基于蛋白质分子量不同,而将一向分离后的蛋白进一步分离这样就可以得到蛋白质等电点和分子量的信息二、实验步骤:1.样品的溶解取纯化后的晶体蛋白3.0mg,加入300ul裂解液(1mg蛋白:100ul裂解液)振荡器上振荡10min左右,共处理一个小时其中每隔10~15分钟振荡一次,然后13200rpm离心15min除杂质,取上清分装,每管70ul,-80oC保存2.Bradford法测蛋白含量取0.001g BSA(牛血清白蛋白)用1ml超纯水溶解,测定BSA标准曲线及样品蛋白含量取7个10ml的离心管,首先在5个离心管中按次序加入0ul,5ul,10ul,15ul,20ul的BSA溶解液,另2管中分别加入2ul的待测样品溶液,再在每管中加入相应体积的双蒸水(总体积为80ul),然后,各管中分别加入4ml的Bradford液(原来配好的Bradford液使用前需再取需要的剂量过滤一遍方能使用),摇匀,2min在595nm下,按由低到高的浓度顺序测定各浓度BSA的OD值,再测样品OD值(测量过程要在一个小时内完成)例如:编号蛋白量(ul)Buffer(ul)Bradford(ml)OD595值1 080 40 25 75 40.024 310 70 40.061 415 65 40.091 520 60 40.116 Bt4 278 40.079 Bt4 476 4转Bt4 278 40.075转Bt4 476 4标准曲线方程式:Y=aX b.其中Y为OD值,X为蛋白含量a、b 通过作图输入数据可知相关系数通过输入数据,作图,软件分析可得OD值测量过程:比色皿用70%的乙醇保存,待用时用双蒸水冲洗,再用无水乙醇冲洗,双蒸水冲洗,再加入待测样品溶液润洗,然后,加入样品,测定OD值3.双向电泳第一向---IEF(双向电泳中一律使用超纯水)3.1水化液的制备称取2.0mg的DTT,用700ul水化液储液溶解后,加入8ul 0.05%的溴酚兰,3.5ul(0.5%v/v)IPG buffer(pH 3-10)振荡混匀,13200rpm离心15min除杂质,取上清在含300ug蛋白(经验值)的样品溶解液中加入水化液,至终体积为340ul,振荡器上振荡混合,13200rpm离心15min除杂质,取上清注意:胶条使用前,要在室温中平衡30分钟;加样时,正极要多加样,以防气泡的产生;压胶时不能产生气泡;酸性端对应正极,碱性端对应负极;样品加好后,加同样多的覆盖油(Bio-Rad),两个上样槽必须与底线齐平3.3 IPG聚焦系统跑胶程序的设定(跑胶温度为20oC)S1(30v,12hr,360vhs,step)S2(500v,1hr,500vhs,step)S3(1000v,1hr,1000vhs,step)S4(8000v,0.5hr,2250vhs,Grad)S5(8000v,5hr,40000vhs,step)共计44110vhs,19.5小时其中S1用于泡胀水化胶条,S2和S3用于去小离子,S4和S5用于聚焦3.4平衡用镊子夹出胶条,超纯水冲洗后,在滤纸上吸干(胶面,即接触样品那一面不能接触滤纸,如果为18cm的胶条要将两头剪去),再以超纯水冲洗,滤纸吸。

双向凝胶电泳实验方法

双向凝胶电泳实验方法

双向凝胶电泳实验方法实验方案1.样品制备(Sample preparation)1.1仪器高速离心机1.2试剂NS(制备好的);Citrated human plasma ;溶解缓冲液(9M 尿素,4 , CHAPS,2 , IPG 缓冲液,40 mM DTT,40mM Tris-base) 1.3样品处理方法1).吸取适量的制备好的NS加入到Citrated human plasma 中,在温度为37°下孵化5min。

NS与血浆的加入比例为0.6:8ml。

2)孵化后,将样品高速离心,离心转速为,时间为。

3)除去上清液,将沉淀的纳米球再混悬于0.05M,pH7.4的磷酸缓冲盐中,再次以上次条件离心,本步骤重复三次。

4)将离心后收集到的总蛋白溶解于溶解缓冲液(9M 尿素,4 , CHAPS,2 , IPG 缓冲液,40 mM DTT,40mM Tris-base)。

2.第一相等电聚焦(IEF)2.1固定化 pH 剃度胶条的水化(IPG strip rehydration) 2.1.1仪器IPGphor2.1.2试剂水化液(8 M 尿素,2 % CHAPS,15 mM DTT 和 0.5 % IPG 缓冲液) 水化液需当天新鲜配制2.1.3实验步骤A. 加样品溶涨1).用样品溶解缓冲液(9M 尿素,4 , CHAPS,2 , IPG 缓冲液,40 mM DTT,40mM Tris-base)溶解样品。

蛋白质上样浓度(Q:如何确定上样浓度,)不要超过 10 mg/ml,否则会造成蛋白质的集聚或沉淀。

2).吸取适量(见下表1)含有样品的水化液放入标准型胶条槽中,为确保样品充分进入胶条中,不要加入过量的水化液。

表1 IPG胶条所需水化液体积3).去掉 IPG 胶条的保护膜,胶面朝下,先将 IPG 胶条尖端(阳性端)朝标准型胶条槽的尖端方向放入胶条槽中,慢慢下压胶条,并前后移动,避免生成气泡,最后放下 IPG 胶条平端(阴极),使水化液浸湿整个胶条。

双向电泳操作步骤

双向电泳操作步骤

双向电泳操作步骤双向电泳操作步骤及相关溶液配置A(实验过程一实验原理:2-DE的第一向电泳等电聚焦是基于等电点不同而将蛋白粗步分离,第二向SDS-PAGE是基于蛋白质分子量不同,而将一向分离后的蛋白进一步分离。

这样就可以得到蛋白质等电点和分子量的信息。

二实验步骤:1. 样品的溶解取纯化后的晶体蛋白3.0mg,加入300ul裂解液(1mg蛋白:100ul裂解液)振荡器上振荡10min左右,共处理一个小时。

其中每隔10,15分钟振荡一次,然后13200rpm离心15min除杂质,取上清分装,每管70ul,—80oC保存。

2. Bradford法测蛋白含量取0.001g BSA(牛血清白蛋白)用1ml超纯水溶解,测定BSA标准曲线及样品蛋白含量。

取7个10ml的离心管,首先在5个离心管中按次序加入0ul, 5ul,10ul, 15ul, 20ul 的BSA溶解液,另2管中分别加入2 ul的待测样品溶液,再在每管中加入相应体积的双蒸水(总体积为80ul),然后,各管中分别加入4ml的Bradford液(原来配好的Bradford液使用前需再取需要的剂量过滤一遍方能使用),摇匀,2min在595nm下,按由低到高的浓度顺序测定各浓度BSA的OD值,再测样品OD值。

(测量过程要在一个小时内完成)。

3. 双向电泳第一向---IEF(双向电泳中一律使用超纯水)3.1 水化液的制备称取2.0mg 的DTT,用700ul水化液储液溶解后,加入8ul 0.05, 的溴酚兰,3.5ul(0.5,v/v)IPG buffer (pH 3-10)振荡混匀,13200rpm离心15min 除杂质,取上清。

在含300ug 蛋白(经验值)的样品溶解液中加入水化液,至终体积为340ul,振荡器上振荡混合,13200rpm离心15min除杂质,取上清。

3.2 点样,上胶分两次吸取样品,每次170ul, 按从正极到负极的顺序加入点样槽两侧,再用镊子拨开 Immobiline DryStrip gels (18cm,pH 3—10)胶条,从正极到负极将胶条压入槽中,胶面接触加入的样品。

双向电泳泳实验方案

双向电泳泳实验方案

双向电泳实验方案1.双向电泳总蛋白(培养细胞)提取方法:方案一细胞培养在10cm的培养皿中,待培养至80%左右密度时,细胞用预冷的PBS漂洗3次,加450μl裂解液,细胞刮刀收集,用移液器转移至1.5ml离心管中,反复吹打。

(折合在六孔板中,每孔加裂解液50μl)之后将样品用超声波细胞破碎仪超声处理超声时间为5s,间歇时间为10s,功率为100-120W,超声处理至溶液清澈无粘稠物为止,处理过程在冰浴中进行,超声处理后,4℃、25000g离心1h。

取上清进行蛋白质浓度测量,按实验所需的量分装后-80℃冰箱中保存。

(裂解液成分:8mol/L脲,65mmol/L DDT,4%CHAPS,40mmol/L Tris)方案二1.1试剂(1)抽提缓冲液9mol/L脲 5.4g4%CHAPS 0.4g0.5%IPG缓冲液(PH 3-10)(AP Biotech) 50.0μl50mmol/L DDT 0.077gH2O 加至10ml(2)IPG缓冲液(PH 3-10)(AP Biotech)(3) 磷酸盐缓冲液(PBS),冰冻1.2仪器(1) 细胞刮刀(2)离心机(低温,低速)(3)滤纸(4)冰浴装置(5)超速离心机(低温)(6)漩涡混合器1.3细胞培养的GC-1 spg细胞1.4方法1.从培养皿中转移细胞:用细胞刮刀从培养皿中刮下细胞,用5ml移液器将培养基和细胞转移至15ml离心管中。

2.480g、4℃离心沉淀细胞5min。

3.弃去上清,勿搅动沉淀要点:操作一下步骤时,所有细胞需保持冰冻状态;不离心或震荡时保持细胞在冰上。

4.离心管中加入10ml冰冻PBS,来回吹打重悬细胞。

5.480g、4℃再次离心细胞5min。

6.弃去上清,勿搅动沉淀。

7.重复步骤4-6两次。

8.在最后一次洗涤后,把离心管完全空干,用滤纸将沉淀上残留的PBS吸干。

9.用移液器将抽提缓冲液加到离心管中。

依赖所研究的细胞系来确定抽提缓冲液的体积。

简述双向电泳技术分离蛋白质的基本技术流程

简述双向电泳技术分离蛋白质的基本技术流程

简述双向电泳技术分离蛋白质的基本技术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双向电泳技术在蛋白质分离中的基本流程简述双向电泳是一种高效、精确的蛋白质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组学研究中。

双向电泳原理及实验步骤

双向电泳原理及实验步骤

银染(Silver Stain Plus™ stain)
荧光染色(SYPRO® Ruby protein gel stain)
适用于质谱的染色方法
考马斯亮蓝染色
银染的检测灵敏度很高,可达到200pg,但其线性很差。普通的银染过程中因醛类的特异反应,而与下游质谱不兼容。
快速银染法,可与下游质谱兼容,但其检测灵敏度较低,并伴有很深的背景干扰。
聚焦时间的优化
IEF的基本条件
Stemp 1
Stemp 2
Stemp 3
total
voltage
Time
Volt-Hours
Ramp
250
20min
---
Linear
4000
4000
2hr
---
---
10,000V-hr
Linear
Rapid
5 hr
14,000V-hr
7 cm
Stemp 1
Stemp 2
双向电泳样品的溶解
是成功进行双向电泳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溶解的目标: 样品中非共价结合的蛋白质复合物和聚积体完全破坏,从而形成各个多肽的溶解液; 必须允许可能干扰2-DE分离的盐、脂类、多糖和核酸等物质的去除; 保证样品在电泳过程中保持溶解状态。
离液剂:通过改变溶液中的氢键结构使蛋白质充分伸展,将其疏水中心完全暴露,降低接近疏水残基的能量域。典型代表是尿素和硫尿。
02
样品上样缓冲液
标准溶液:
Reagent
Amount
8M urea
47ml of 8.5 stock or 24g urea in 25ml H2O
50mM DTT or 2mM TBP
385mg or 500ul of 200mM TBP stock

双向电泳操作步骤

双向电泳操作步骤

双向电泳操作步骤双向电泳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和纯化方法。

下面是一篇超过1200字的双向电泳操作步骤:双向电泳是一种通过两个不同方向的电场来进行蛋白质分离的方法。

它可以更好地区分具有不同等电点和分子质量的蛋白质,并用于研究蛋白质组学以及生物化学等领域。

以下是一般的双向电泳操作步骤:1.确保准备充足的电泳装置,包括双向电泳槽、平衡缓冲液、电泳缓冲液、电泳细胞等。

2.准备样品:将待分离的蛋白质样品进行适当的前处理,包括样品提取、蛋白质浓缩、去除干扰物等。

将样品溶解在适当的电泳缓冲液中。

3.将样品加载到电泳槽中:在准备好的电泳缓冲液中加入样品,然后将样品加载到电泳槽中的样品孔中。

注意,为了保持电泳稳定性,在样品孔加载样品后,要尽快将缓冲液加入到其他储备槽以保持全面和均匀的电解质浓度。

4.进行等电点电泳:将电泳槽中的样品浸没在平衡缓冲液中,并在两侧分别连接正负极。

设置合适的电流和电压,开始进行等电点电泳。

在等电点电泳过程中,蛋白质根据它们的等电点被定向地分离。

5.停止等电点电泳:根据需要进行电泳时间的设定,一般情况下为2-3小时。

等电点电泳时间结束后,关闭电源,并小心地取出电泳舱。

6.水平电泳:停止等电点电泳后,将样品塘从上清洗掉,并用水平电泳缓冲液进行冲洗。

然后,在两侧连接正负极,设置合适的电流和电压,开始水平电泳。

在水平电泳过程中,蛋白质根据它们的分子质量被定向地分离。

7.停止水平电泳:根据需要进行电泳时间的设定,一般情况下为4-5小时。

水平电泳时间结束后,关闭电源,并小心地取出电泳舱。

8.染色和图像采集:将分离完毕的样品进行染色,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银染和荧光染色。

然后,使用图像采集系统获取电泳图像,可根据需要调整采集参数。

9.数据分析和解释:通过对电泳图像的分析,包括珠状图、分子质量标准物的修正和待测蛋白质的标定等,将分离出来的蛋白质鉴定和定位。

10. 验证和验证:对其中感兴趣的蛋白质进行验证和验证。

双向电泳实验操作流程

双向电泳实验操作流程

双向电泳实验操作流程机器型号:GE第一向:等电聚焦(IEF)1.对样品的要求:IEF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样品状态和离子强度,一般蛋白制备采用Trin-HCl 为缓冲液,加等渗蔗糖。

根据染色方法和胶条的长度决定上样量,一般是20μg/mL -1mg/mL。

考马斯亮蓝染色较银染需要较大的上样量。

2.IEF准备注意事项:DTT和IPG现用现配,由于DTT是还原剂,长时间放置易氧化,所以可以选择干物质使用。

DTT的作用是和尿素配合打散蛋白质结构,CHAPS为碱性去垢剂,和SDS作用相似,溶解尿素时温度不可超过37℃,因为超过37℃蛋白质会发生氨甲酰化,尽量在生产日期一年内使用。

清洗IEF胶条槽时用专用清洗剂,原液清洗或2%浓度浸泡清洗。

3.上样:胶条使用前20min从冰箱(4℃)中取出。

上样可以采用水化上样或者使用上样杯(先水化,后上样),上样杯上样适用于极性等电点蛋白质,水化12h后,在电泳槽上样。

以水化上样为例:先将250μL样品和水化液(需要当天配制)混合物加到胶条槽里,然后从尖端(阳性端)撕掉保护膜(带IO号),将胶条支持膜向上,胶面向下,用配用镊子夹住平端放入胶条槽中,注意不要产生气泡,用覆盖油覆盖,盖上盖子。

说明:放入胶条槽中的胶条上的字应该顺向能够读出,说明胶条放的对,如果读不出来,说明放反了。

在电脑软件中设置操作参数:水化上样分为被动上样(就是这种浸泡状态维持约16h)和主动上样(加电压30V,大约需要10h)。

上样后即可进行IEF电泳。

注意每种胶条最大的电流不能超过50μA。

一般是30V电压水化12h,然后200V、500V、1000V各1h,最后用8000V电压电泳至结束。

4.胶条的平衡:平衡液制备时先将SDS在加热的条件下溶解于水中,SDS溶解后冷却至20℃左右,在加入尿素充分溶解,然后加甘油混匀成水溶液。

将该水溶液分成两份,每份15mL,分装到两个平衡管中,其中一个管中加DTT,另一个管中加IAA,DTT可以打开蛋白的二硫键,防止在聚焦时形成的氧化导致在第二向拖尾,尿素、甘油可以降低电离效应,使胶条可以很好的转入第二向,IAA可以将去除DTT。

双向电泳技术

双向电泳技术

4、蛋白样品应在等电聚焦前新鲜配制,或80度分装冻存,绝对避免将样品反复冻融。
5、通过超离心去除所有颗粒性物质,因为颗 粒性物质或脂会阻塞凝胶孔路。
6、为了防止蛋白质被修饰,加入尿素后不要 加热蛋白质样品。当样品中含有尿素时绝 对不要超过37度,升高温度会使尿素水解 成异氰酸盐,使蛋白发生氨甲酰化修饰。
蛋白质组分析的首要要求
将来自于全细胞、组织或生物体中所包含的多达几千种 混合蛋白质进行分离、检测和分析 。
双向电泳技术依然是大多数蛋白质组研究中分离复杂蛋 白质混合物的首选技术。对于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来说,它的 最基本的实验手段就是利用双向凝胶电泳在整个基因组水平 上检测蛋白质表达的情况。
蛋白质组学技术流程
大基本支撑技术。
双向电泳 定义
双向电泳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是 一种平板电泳技术 ,是等电聚焦电泳和SDSPAGE的组合,即先进行等电聚焦电泳(按照PI 分离),然后再进行SDS-PAGE(按照分子大小), 样品中的蛋白经过等电点和分子质量的两次分离 后,可以得到分子的等电点、分子质量和表达量 等信息。
2.减少对蛋白质的人为修饰; 3.破坏蛋白质与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并使
蛋白质处于完全变性状态。
制备样品的具体原则
1、样品制备步骤越简单越好,避免目的蛋白 的损失或丢失。
2、裂解细胞或组织要防止蛋白降解。裂解细 胞应在低温下进行(冰水浴或者4度),最 好用加有蛋白酶抑制剂的裂解液直接裂解。
3、样品裂解液应新鲜配制,或分装冻存,而 且要采用高纯度的去离子尿素。
4.起载体作用的两性电解质
即便在变性剂和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情况下,某些 蛋白质也需要在盐离子作用下才能保持其处于溶 解状态,否则这些蛋白质在其处于PI点时会发生 沉淀。

双向电泳步骤

双向电泳步骤

以下是双向电泳的步骤:
1.从小管中取出400ml水化上样缓冲液,加入100ml样品充分混匀。

2.从冰箱中取-20°c冷冻保存的ipg预制胶条(17cm ph4-7),室温
中放置10分钟。

3.沿着聚焦盘或水化盘中槽的边缘至左而右线性加入样品,在槽两
端各1cm左右不要加样,中间的样品液一定要连贯。

注意:不要产生气泡,否则影响到胶条中蛋白质的分布。

4.当所有的蛋白质样品都已经加入到聚焦盘或水化盘中后,用镊子
轻轻的去除预制ipg胶条上的保护层。

5.分清胶条的正负极,轻轻地将ipg胶条胶面朝下置于聚焦盘或水
化盘中样品溶液上,使得胶条的正极(标有+)对应于聚焦盘的正极,确保胶条与电极紧密接触。

6.在每根胶条上覆盖2-3ml矿物油,防止胶条水化过程中液体的蒸
发。

7.对好正、负极,盖上盖子。

设置等电聚焦程序,聚焦结束的胶条
应立即进行平衡、第二向sds-page电泳,否则将胶条置于样品水化盘中,-20°c冰箱保存。

双向电泳操作步骤蛋白质技术

双向电泳操作步骤蛋白质技术

双向电泳操作步骤-蛋白质技术水化上样(被动上样)1 .从冰箱中取出IPG胶条,室温放置IOmin o2 .沿水化盘槽的边缘从左向右线性加入样品,槽两端各Icm左右不加样,中间的样品液一定要连贯。

注意:不要产生气泡,否则会影响胶条中蛋白质的分布。

3 .用银子轻轻撕去IPG胶条上的保护层。

注意:碱性端较脆弱,应小心操作。

4 .将IPG胶条胶面朝下轻轻置于水化盘中样品溶液上。

注意:不要将样品溶液弄到胶条背面,因为这些溶液不会被胶条吸收;还使胶条下面的溶液产生气泡。

如产生了气泡,用镜子轻轻地提起胶条的一端,上下移动胶条,直到气泡被赶走。

5 .放置30~45min大部分样品被胶条吸收,沿着胶条缓慢加入矿物油,每根胶条约3m1(17cmIPG),防止胶条水化过程中液体蒸发。

6 .置等电聚焦仪于-20。

C水化11〜15h。

第一向等电聚焦1 .将纸电极置于聚焦盘的正负极上,加ddH205~8μ1润湿。

2 .取出水化好的胶条,提起一端将矿物油沥干,胶面朝下,将其置于刚好润湿的滤纸片上杂交以去除表面上的不溶物。

3 .将IPG胶条胶面朝下置于聚焦盘中,胶条的正极(标有+)对应于聚焦盘的正极,确保胶条与电极紧密接触。

4 .在每根胶条上覆盖2-3m1矿物油。

5 .对好正、负极,盖上盖子。

设置等电聚焦程序。

6 .聚焦结束的胶条,立即进行平衡、第二向SDS-PAGE电泳。

或将胶条置于样品水化盘中,-20。

水箱保存,电泳前取出胶条,室温放置10分钟,使其溶解。

第二向SDS-PAGE电泳1 .配制12%的丙烯酰胺凝胶。

2 .待凝胶凝固后,倒去分离胶表面的MiI1iQ水、乙醇或水饱和正丁醇,用MiIIiQ水冲洗。

3 .配制胶条平衡缓冲液I4 .在桌上先放置干的厚滤纸,聚焦好的胶条胶面朝上放在干的厚滤纸上。

将另一份厚滤纸用Mi1IiQ水浸湿,挤去多余水分,然后直接置于胶条上,轻轻吸干胶条上的矿物油及多余样品,这样可以减少凝胶染色时出现的纵条纹。

双向电泳法

双向电泳法

双向电泳法双向电泳法(Bi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技术,可以同时分析样品中上千种蛋白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双向电泳法的原理、步骤和应用。

原理双向电泳法结合了等电聚焦(IEF)和SDS-PAGE两种技术,通过两个维度的分离将复杂的蛋白质混合物分解为一系列单独的斑点。

在第一维度中,根据蛋白质的等电点(pI)进行分离;在第二维度中,根据蛋白质的分子量进行分离。

通过将这两个维度的分离结果叠加,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蛋白质图谱。

双向电泳法的关键步骤如下:1.等电聚焦(IEF):在第一维度中,使用等电聚焦技术将样品中的蛋白质按照其等电点进行分离。

等电聚焦是一种基于蛋白质在电场中向氧化物离子(OH-)或氢离子(H+)方向移动的分离方法。

在等电聚焦过程中,蛋白质会在pH梯度中向其等电点迁移,直到净电荷为零。

通过控制pH梯度和应用的电压,可以将蛋白质在等电聚焦过程中分离开。

2.SDS-PAGE分离:在第二维度中,将第一维度的等电聚焦凝胶与SDS-PAGE凝胶垂直叠加。

在SDS-PAGE凝胶中,蛋白质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孔隙随着电场的作用向阳极迁移。

由于SDS(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存在,蛋白质在SDS-PAGE凝胶中的迁移速度与其分子量成反比。

因此,蛋白质在SDS-PAGE 凝胶中会根据其分子量进行分离。

3.染色和分析:经过双向电泳分离后,凝胶可以通过染色方法显示出一系列斑点,每个斑点代表一个蛋白质。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银染法、荧光染色、贵金属染色等。

对于银染法,它在灵敏度和线性范围上具有优势。

染色后可以使用成像设备捕捉图像并进行定量分析。

通过对斑点的比较和定量,可以识别不同样品之间的差异和变化。

步骤双向电泳法的步骤如下:1.样品制备:将待分析的生物样品(如细胞提取物)进行蛋白质提取,并使得蛋白质在石蜡中可溶解。

常用的方法包括总蛋白提取、亲和层析、激光捕获等。

2.等电聚焦(IEF):将蛋白质样品与具有连续pH梯度的凝胶进行接触。

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原理及实验步骤

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原理及实验步骤

胶条的平衡
冰箱中取出的胶条,于室温放置10分钟。 配制胶条平衡缓冲液 I 。 吸去胶条上的矿物油及多余的样品。 第一次平衡。振荡15分钟。 配制胶条平衡缓冲液 II 。 第二次平衡 ,振荡15分钟。


吸去玻璃板中液体。将玻璃板倒扣在桌面上。
琼脂糖封胶液进行加热溶解。配制1×电泳缓冲液。
快速
任意时间
l l l
选择所放置的胶条数。 设置每根胶条的极限电流。(30-50A/根) 设置等电聚焦时的温度。(17℃)
配制SDS-PAGE凝胶
配制 12% 的丙烯酰胺凝胶,直接用双向电 泳专用梳子;或在上部留 0.5cm 的空间, 用MilliQ水、乙醇或水饱和正丁醇封胶。 聚合30分钟。 待凝胶凝固后,拔去梳子,用MilliQ水冲 洗;或倒去分离胶表面的乙醇或水饱和正 丁醇,用MilliQ水冲洗,备用。
PDQuest软件分析(Software analysis)
质谱鉴定(Protein identification)
样品制备基本原则:
• 使所有待分析的蛋白样品全部处于溶解状态,制 备方法应具有可重现性。 • 防止样品在聚焦时发生蛋白的聚集和沉淀。 • 防止样品制备过程中发生样品抽提后的化学修饰。 • 完全去除样品中的核酸和某些干扰蛋白。 • 尽量去除起干扰作用的高丰度或无关蛋白,从而 保证待研究蛋白的可检测性。
等电聚焦的 操作
等 电 聚 焦 程 序 的 设 置
7c 1000V 4000V 4000V 慢速 快速 线性 快速
12小时(17℃) 被动水化
30分钟 60分钟 3小时 24,000伏小时 ~28,000伏小时 除盐 除盐 升压 聚焦
S5
500V 保持

双向电泳实验流程

双向电泳实验流程

双向电泳实验流程样品制备( Sample preparation ) 固相预制胶条的水化( IPG strip rehydration ) 第一向等电聚焦( IEF)胶条的平衡( IPG strip equilibration )第二向SDS-PAG电泳(SDS-PAGE electrophresis )凝胶的染色及检测( Detection/Staining )PDQuest软件分析(Software analysis )质谱鉴定( Protein identification )目录第一章实验材料1.1 IPG 预制胶条及载体两性电解质1.2 蛋白质定量试剂盒及其试剂1.3 蛋白样品制备试剂盒及其试剂1.4 化学试剂1.5 蛋白质Marker1.6 染色试剂1.7 注意事项第二章SDS-PAGE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 1 溶液的配制2. 2 SDS-PAGE 凝胶的配制2. 3 操作方法2. 4 注意事项ATy -_*双向电泳3. 1 溶液配制3. 2 操作步骤3. 3 注意事项附录1 双向电泳完整的操作步骤附录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凝胶的配置附录3 细胞样品的一般处理步骤附录4组织样品的一般处理步骤第一章实验材料1.1 IPG 预制胶条及载体两性电解质Bio-Rad公司),-20 C冰箱保存,每包12根一)IPG 预制胶条(美国项目规格货号原价(元)IPG 预制胶条pH 3-10 ,7 cm 163-2000 799 IPG 预制胶条pH 3-10 ,7 cm ,nonlinear (NL)163-2002 799 IPG 预制胶条pH 4-7 ,7 cm 163-2001 799 IPG 预制胶条pH 3-6 ,7 cm 163-2003 799 IPG 预制胶条pH 5-8 ,7 cm 163-2004 799 IPG 预制胶条pH 7-10 ,7 cm 163-2005 799 IPG 预制胶条pH 3.9-5.1 ,7cm 163-2028 799 IPG 预制胶条pH 4.7-5.9 ,7cm 163-2029 799 IPG 预制胶条pH 5.5-6.7 ,7cm 163-2030 799 IPG 预制胶条pH 6.3-8.3 ,7cm 163-2031 799 IPG 预制胶条pH 3-10 ,11cm 163-2014 957 IPG 预制胶条pH 3-10 ,11cm,nonlinear (NL)163-2016 957 IPG 预制胶条pH 4-7 ,11cm 163-2015 957 IPG 预制胶条pH 3-6 ,11cm 163-2017 957 IPG 预制胶条pH 5-8 ,11cm 163-2018 957 IPG 预制胶条pH 7-10 ,11cm 163-2019 957 IPG 预制胶条pH 3.9-5.1 ,11cm 163-2024 957 IPG 预制胶条pH 4.7-5.9 ,11cm 163-2025 957 IPG 预制胶条pH 5.5-6.7 ,11cm 163-2026 957 IPG 预制胶条pH 6.3-8.3 ,11cm 163-2027 957 IPG 预制胶条pH 3-10 ,17cm 163-2007 1079 IPG 预制胶条pH 3-10 ,17 cm ,nonlinear (NL )163-2009 1079 IPG 预制胶条pH 4-7 ,17cm 163-2008 1079 IPG 预制胶条pH 3-6 ,17cm 163-2010 1079 IPG 预制胶条pH 5-8 ,17cm 163-2011 1079 IPG 预制胶条pH 7-10 ,17cm 163-2012 1079 IPG 预制胶条pH 3.9-5.1 ,17cm 163-2020 1079IPG 预制胶条pH 4.7-5.9 ,17cm 163-2021 1079 IPG 预制胶条pH 5.5-6.7 ,17cm 163-2022 1079 IPG 预制胶条pH 6.3-8.3 ,17cm 163-2023 1079 IPG 预制胶条pH 3-10 ,18cm 163-2032 1079 IPG 预制胶条pH 3-10 ,18cm,nonlinear (NL )163-2033 1079 IPG 预制胶条pH 4-7 ,18cm 163-2034 1079 IPG 预制胶条pH 3-6 ,18cm 163-2035 1079 IPG 预制胶条pH 5-8 ,18cm 163-2036 1079 IPG 预制胶条pH 7-10 ,18cm 163-2037 1079 IPG 预制胶条pH 3.9-5.1 ,18cm 163-2038 1079 IPG 预制胶条pH 4.7-5.9 ,18cm 163-2039 1079 IPG 预制胶条pH 5.5-6.7 ,18cm 163-2040 1079 IPG 预制胶条pH 6.3-8.3 ,18cm 163-2041 1079 IPG 预制胶条pH 3-10 ,24cm 163-2042 1292 IPG 预制胶条pH 3-10 ,24cm,nonlinear (NL )163-2043 1292 IPG 预制胶条pH 4-7 ,24cm 163-2044 1292 IPG 预制胶条pH 3-6 ,24cm 163-2045 1292 IPG 预制胶条pH 5-8 ,24cm 163-2046 1292 IPG 预制胶条pH 7-10 ,24cm 163-2047 1292 IPG 预制胶条pH 3.9-5.1 ,24cm 163-2048 1292 IPG 预制胶条pH 4.7-5.9 ,24cm 163-2049 1292 IPG 预制胶条pH 5.5-6.7 ,24cm 163-2050 1292 IPG 预制胶条pH 6.3-8.3 ,24cm 163-2051 1292(二)载体两性电解质(美国Bio-Rad公司),4C冰箱保存项目货号原价(元)Bio-Lyte 3/10 Ampholyte ,40%,10ml 163-1112 1704 Bio-Lyte 3/10 Ampholyte ,40%,25ml 163-1113 2463 Bio-Lyte 3/5 Ampholyte ,20%,10ml 163-1132 3275 Bio-Lyte 4/6 Ampholyte ,40%,10ml 163-1142 3713 Bio-Lyte 4/6 Ampholyte ,40%,25ml 163-1143 9287 Bio-Lyte 5/7 Ampholyte ,40%,10ml 163-1152 2984 Bio-Lyte 5/7 Ampholyte ,40%,25ml 163-1153 7540 Bio-Lyte 6/8 Ampholyte ,40%,10ml 163-1162 3569 Bio-Lyte 6/8 Ampholyte ,40%,25ml 163-1163 8187Bio-Lyte 7/9 Ampholyte,40%,10ml 163-1172 3479 Bio-Lyte 8/10 Ampholyte ,20%,10ml 163-1182 1912Bio-Lyte 5/8Ampholyte,40%,10ml 163-1192 3275Bio-Lyte 5/8Ampholyte,40%,25ml 163-1193 8114(三)等电聚焦上样缓冲液(美国Bio-Rad 公司),4C冰箱保存项目货号原价(元)100x ReadyStrip Buffer , for pH 7-10 IPG Strips , 1ml 163-2093 744Bio-Lyte 3/10 Ampholyte , 100x, 1ml 163-2094 396100x ReadyStrip Buffer ,for pH 6.8-8.3 IPG Strips ,1ml 163-2095566 100x ReadyStrip Buffer ,for pH 5.5-6.7 IPG Strips ,1ml 163-2096 774100x ReadyStrip Buffer ,for pH 4.7-5.9 IPG Strips ,1ml 163-2097 545100x ReadyStrip Buffer ,for pH 3.5-5.1 IPG Strips ,1ml 163-20985921.2 蛋白质定量试剂盒及其试剂项目货号报价(元)Protein Assay Kit I , bovine 丫-globulin standard 500-0001 919Protein Assay Kit II ,BSA standard 500-0002 919Protein Standard I, bovine 丫-globulin , 1 bottle 500-0005429 Protein Assay Dye Reagent Concentrate,450ml 500-0006 690Protein Standard II,bovine serum albumin,1 bottle 500-0007 365Quick Start Protein Assay Kit I ,Bradford 法500-0201 934De Protein Assay Kit I , bovine 丫-globulin standard 500-0111 2281 De Protein Assay Kit n, BSA standard 500-0112 2281 RC DC Protein Assay Kit I , 丫-globulin , Lowry 法500-0121 3183 RC DC Protein Assay Kit II , BSA standard , Lowry 法500-0122 31831.3 蛋白样品制备试剂盒及其试剂项目Ready-Prep 2-D Cleanup KitReadyPrep Sequential Extraction Kit Tributylphosphine (TBP ),200mM ,0.6ml ReadyPrep Sequential Extraction Kit Reagent 1货号原价(元)163-2130 2533163-2100 2969163-2101 539 1vial 163-2102 1116ReadyPrep Sequential Extraction Kit Reagent 2 ,1vial 163-2103 909 ReadyPrep Sequential Extraction Kit Reagent 3 ,1vial 163-2104 646 ReadyPrep 2-D Starter Kit 163-2105 3250 ReadyPrep 2-D Starter Kit Rehydration/Sample Buffer 163-2106 331 ReadyPrep Starter Kit Equilibration Buffer I ,with DTT 163-2107 508 ReadyPrep Starter Kit Equilibration BufferII 163-2108 498E.coli Protein Sample ,lyophilized ,2.7mg 163-2110 446ReadyPrep Overlay Agarose,50ml 163-2111 287 ProteoMiner Protein Enrichment SmallCapacity Kit 163-3006 3699 ProteoMiner Protein Enrichment Large-Capacity Kit 163-2007 5618 Aurum Serum Protein Mini Kit 732-6701 1513 Aurum Affi-Gel Blue Mini Columns 732-6708 1873 ReadyPrep Protein Extraction Kit (Cytoplasmic/Nuclear) 163-2089 4919 ReadyPrep Protein Extraction Kit (Membrane I) 163-2088 4919 ReadyPrep Protein Extraction Kit (Membrane II) 163-2084 2986 ReadyPrep Protein Extraction Kit (Signal) 163-2087 28151.4 化学试剂项目尿素Urea,250g 尿素Urea,1kgAG 501-X8 (D)Mixed Bed ResinCHAPS ,1gTriton X-100 ,500mlDTT (Dithiothreitol ),1gDTT (Dithiothreitol ),5g Tributylphosphine ( TBP ),200mM ,0.6ml 碘乙酰胺Iodoacetamide,30g 溴酚蓝( Bromophenol Blue ),10g 矿物油( Mineral Oil ),500ml SDS,100gSDS,1kg Tris ,500g Tris ,1kg 低熔点琼脂糖,25g 甘氨酸,1kg 货号161-0730161-0731142-6425161-0460161-0407161-0610161-0611163-2101163-2109161-0404163-2129161-0301161-0302161-0716161-0719161-3111161-0718原价(元)22268527713904212917315391429501298368199181311511360713甘氨酸,2kg 161-0724 1671 丙烯酰胺(Acrylamide ), 99.9% , 500g 161-0101 919 丙烯酰胺(Acrylamide ), 99.9% , 2kg 161-0103 3411 丙烯酰胺(Acrylamide ), 99.9% , 1kg 161-0107 1870 丙烯酰胺(Acrylamide ), 99.9% , 5kg 161-0108 8514 甲叉双丙烯酰胺(Bis), 5g 161-0200 294 PDA (Piperazine Diacrylamide ), 10g 161-0202 1902 PDA (Piperazine Diacrylamide ), 50g 161-0203 17361 过硫酸氨(Ammonium Persulfate ), 10g 161-0700 155 过硫酸氨(Ammonium Persulfate ),100g 161-0754 1153 TEMED,5ml 161-0800 207 TEMED,50ml 161-0801 485 甘油Sigma硫尿Sigma1. 5 蛋白质标准品Marker项目货号原价(元)Unstained SDS-PAGE Standards,high range,200 'l 161-0303 689 Unstained SDS-PAGE Standards,low range,200'l 161-0304 689 Unstained SDS-PAGE Standards,broad range,200'l 161-0317 884 Polypeptide SDS-PAGE Standards,200._l 161-0326 692 Prestained SDS-PAGE Standards, high range,500^1 161-0309 689 Prestained SDS-PAGE Standards, low range,500^1 161-0305 689 Prestained SDS-PAGE Standards, broad range,500^1 161-0318 800 Precision Plus Std Unstained,1ml 161-0363 1168 Precision Plus Std Dual Color,500ul 161-0374 1080 2-D SDS-PAGE Standards,500 J 161-0320 1457 IEF Standards,pl range 4.45-9.6,250^1 161-0310 16211. 6染色试剂项目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R-250 , 10g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G-250 , 10g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R-250 Staining Solutions Kit 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R-250 Staining Solutions ,货号原价(元)161-0400 413161-0406 670161-0435 1440 1L 161-0436 464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R-250 Staining Solutions ,4 X 1L 161-0437 1856 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R-250 Destaining Solutions ,1L 161-0438 488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R-250 Destaining Solutions ,4X 1L 161-0439 1952 Bio-Safe Coomassie Stain ,1L 161-0786 878 Bio-Safe Coomassie Stain ,5L 161-0787 3493 SYPRO Ruby Protein Gel Stain ,200ml 170-3126 2226 SYPRO Ruby Protein Gel Stain ,1L 170-3125 5725 SYPRO Ruby Protein Gel Stain ,5L 170-3138 16744Silver Stain Kit 161-0443 3933 Silver Stain Plus Kit (质谱兼容)161-0449 28541.7 注意事项1. 双向电泳中所用的化学试剂纯度要高,至少为分析级,尽量选用进口试剂。

蛋白质双向电泳实验流程

蛋白质双向电泳实验流程

蛋白质双向电泳实验流程一.样品制备1.研磨研磨时间要尽量短,并需及时补充液氮,研磨要充分,同时要保证损失少。

2.加入8mLTris饱和酚(pH8.8)和8mL抽提液,在通风橱内研磨30s。

先加8mLTris饱和酚,Tris饱和酚会变成固体,此时需用研磨碓将固体的Tris饱和酚研磨成小块。

接着加入8mL抽提液,也需将固体的抽提液研磨成小块。

等三者混匀后,将粉末转移至45 mL tube。

3.振荡30min。

室温静置,待tube中固体变成液体后,开始振荡。

振荡需持续30min,每振荡1min,置于冰上冷却1min。

4.10000g,4℃,10min。

将酚相(top phase)转移至45mL tube。

酚相(top phase)可置于冰上。

酚相应该是绿色的,水相应该是淡黄色的。

5.取6mL的抽提液和6mL饱和酚加入水相,蜗旋振荡30min。

振荡需持续30min,每振荡1min,置于冰上冷却1min。

6.10000g,4℃,10min。

将酚相(top phase)转移至45mL tube。

7.沉淀酚相。

取一定体积(是酚相的5倍)的0.1M乙酸铵/甲醇溶液(–20℃保存)于酚相(45mL tube)。

振荡30s,–20℃培育1h或过夜。

8.清洗沉淀①15 min,20,000 g,4℃。

弃上清。

②加10mL 0.1 M乙酸铵/甲醇溶液,用移液器吸打。

–20℃沉淀30min。

③15 min,20,000 g,4℃。

弃上清。

④加入10 mL乙酸铵/甲醇溶液,用移液器吸打。

–20℃沉淀30min。

⑤15 min,20,000 g,4℃。

弃上清。

⑥加10mL 80%丙酮(ice-cold),用移液器吸打。

–20℃沉淀30 min。

⑦15 min,20,000 g,4℃。

弃上清。

⑧加入10 mL 80%丙酮(ice-cold),用移液器吸打。

–20℃沉淀30 min。

⑨15 min,20,000 g,4℃。

弃上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
固相pH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基质结合缓冲基团
30
3、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原理
蛋白质分子按照自己的pI位臵在固相pH梯度中迁移, 知道达到自己的等电点,停止迁移。
4、固相pH梯度的优点和注意事项
固相pH梯度可窄至pH0.1的范围,因此分辨率极高,可 达0.001pH;pH梯度稳定,不漂移;灵活性大,可随意选 择pH梯度和斜率;重复性好;加样容量大;样品中盐的干 扰小;对碱性蛋白质也能很好的分离,无边缘效应,故可 用很窄的胶条(如5mm宽)聚焦,特别适合于双向电泳的 第一相,但固相 pH梯度灌胶技术复杂,只能使用聚丙烯 酰胺凝胶,电泳时候需要高电压,电泳时间长,窄范围pH 测定困难,只能计算。 注意事项:温度:20-30‴ ;电压:梯度上升。
在一定pH条件下,每一种分子都具有特定的电荷(种 类和数量)、大小和形状,在一定时间内它们在相同电场 中泳动速度不同,各自集中到特定的位臵上而形成紧密
的泳动带。这就是带电粒子可以用电泳技术进行分离、 分析和鉴定的基本原理。
4
二、影响电泳速度的因素
1、电场强度;2、缓冲溶液的pH;3、缓冲溶液的离子强度;4、 电渗;5、焦耳热
34
浓缩效应
连续电泳 不连续电泳
凝胶层 缓冲液离子成分 pH 电位梯度
浓缩效应 电荷效应 分子筛效应
35
2、影响凝胶聚合的因素
25
3、载体两性电解质分离原理
等电聚焦样品可放于任何位臵。
4、载体两性电解质的缺点
① ② ③ ④ ① ② ③ ④ ⑤ 载体两性电解质合成过程复杂,影响蛋白质点的位臵,从而影响 了重复性; 负极漂移现象,使pH梯度不稳定; 负极漂移现象使碱性蛋白质无法聚焦; 凝胶灌制重复性差,凝胶机械稳定性差,影响重复性。 pH梯度的选择; 添加中性载体两性电解质; 电流降到最小切恒定时尽快结束IEF; pH梯度测定:电泳结束后,用微电机检测凝胶表面pH; 蛋白质在pI处形成沉淀。添加表面活性剂。
26
5、等电聚焦中应注意的事项
三、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电泳技术
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是80年代建立起来的一种等电 聚焦技术。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比传统等电聚焦具有更 高的分辨率,更大的上样量,其分辨率可达到0.001pH, 是目前分辨率最高的电泳方法之一。
27
1、固相pH梯度的介质
其所用的介质是一些具有弱酸或弱碱性质的丙烯酰胺 衍生物,它们与丙烯酰胺和甲叉双丙烯酰胺有相似的聚合 行为。
7
③淀粉凝胶电泳:多用于同工酶分析,凝胶铺厚些,可一层一 层剥层分析(一板多测)。天然淀粉经加工处理即可使用, 但孔径度可调性差,并且由于其批号之间的质量相差很大, 很难得到重复的电泳结果,加之电泳时间长,操作麻烦, 分辨率低,实验室中已很少使用。 ④琼脂糖凝胶电泳:一般用于核酸的分离分析。琼脂糖凝胶孔 径度较大,对大部分蛋白质只有很小的分子筛效应。 ⑤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用于核酸和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及 检测。其分辨率较高。 聚丙烯酰胺和琼脂糖是目前实验室最常用的支持介质。
28
2、固相pH梯度的建立
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技术的突破要归功于Immobilines试剂 (Amersham Pharmacia Biotech, APB)的基础上开发的固相pH梯度(IPG) 技术。Immobilines(固相试剂)是一系列性质稳定的具有弱酸弱碱性质 的丙烯酰胺衍生物,与丙烯酰胺和甲叉双丙烯酰胺有类的聚合行为。每个 分子都有一个单一的酸性或碱性缓冲基团与丙烯酰胺单连,其结构式为:
•在20‴能NH3反应,生成β、β′、β″-氮川三丙酰胺。
•与一些硫醇反应,生成β-烷基丙酰胺。 •也会由于超声、γ-射线和自然光线引起聚合作用。如果烃 键靠近在高度聚合的位臵,酰胺基也会受到分子间的缩聚 作用而成亚胺桥。
15
3、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有效孔径:
凝胶的孔径可调性及其他性质
•每100亳升凝胶溶液中含有单体和交联剂的总 克数称凝胶浓度,用T%表示; T% = (a+b)/m •a:丙烯酰胺克数;b:N,N-甲叉双丙烯酰胺 克数;m:缓冲液体积(毫升)。
其中R代表羧基或第三氨基。分子一端的双键可以在聚合过程中共价键合 镶嵌到聚丙烯酰胺介质中。所以它是固相的,即使是在电场中也不会漂移 。分子另一端的R基团为弱酸或弱碱性的缓冲基团,利用缓冲体系滴定终 点附近一段pH范围就可形成近似线性的分布在pH3~10范围的缓冲体系。 所以固相pH梯度与载体两性电解质pH梯度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分子不是 两性分子,在凝胶聚合时候便形成pH梯度,不随环境电场条件的改变而改 变,后者是两性分子,在电场中迁移到自己的等电点后才形成pH梯度。
三、电泳的分类
按原理分类: 自由界面电泳:又称移动界面电泳,是指在没有支持介质的溶 液中进行的电泳。其装臵复杂,价格昂贵,费时费力,不 便于推广应用。 稳态电泳(或称臵换电泳):分子颗粒的电泳迁移在一定时间 达到一个稳态后,带的宽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区带电泳:是指有支持介质的电泳,待分离物质在支持介质上 分离成若干区带。支持介质的作用主要是防止电泳过程中 的对流和扩散,以使被分离的成分得到最大分辨率的分离。 区带电泳由于采用的介质不同以及技术上的差异,又可分 5 为不同的类型。
蛋白。
2
第一节 蛋白质电泳的基本原理
一、电泳的基本原理
1、在电场作用下,带电颗粒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方向移 动的现象称为电泳(electrophoresis)。 由F = Eq,f = 6πr υ η
可得υ=Eq/(6πr η)
2、带电颗粒的泳动速度同电场强度和分子本身所带的净 电荷量成正比,与颗粒半径和介质黏度成反比。 蛋白质是一种两性电解质。其泳动速度取决于蛋 白质分子所带电荷的性质、数量以及颗粒的大小和形 3 状。
6
������
按支持介质种类的不同,区带电泳可分为
①纸电泳:用滤纸作为支持介质,多用于核苷酸的定性定
量分析。 ②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医学上,常用于分析血清蛋白、
胎盘球蛋白,其优点是简便迅速,便于保存照相,比纸电
泳分辨率高。 ������ 以上二种类型的电泳,由于介质的孔径度大,没有
分子筛效应,主要靠被分离物的电荷多少进行分离。
光聚合作用通常需痕量氧原子存在才能发生,因为核黄素 在TEMED及光照条件下,还原成无色核黄素,后者被氧再氧 化形成自由基,从而引发聚合作用。
13
14
丙烯酰胺会产生如下几个化学反应:
•高浓度酸和碱会促进其水解形成丙烯酸和NH3。 •与一些羟基化合物如酚或酯族醇反应,生成β-芳氧基或烷 氧基丙酰胺。
PAGE应用广泛,可用于蛋白质、酶、核酸等生物 分子的分离、定性、定量及少量的制备,还可测 定分子量、等电点等。
10
1、丙烯酰胺凝胶有以下优点:
①几乎无电渗作用。
②化学性能稳定,与被分离物不起化学反应。对pH和温度 变化较稳定。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凝胶无色透明,有弹性,机械性能好, 易观察。
•凝胶孔径可调。
•分辨率高,尤其在不连续凝胶电泳中,集浓缩、分子筛和
电荷效应为一体,因而有更高的分辨率。
11
2、聚丙烯酰胺凝胶的聚合
12
催化剂和加速剂的种类
①AP-TEMED:化学聚合作用。 加速剂四甲基乙二胺(TEMED)的碱基可使催化剂过硫酸铵 (简称AP)的水溶液产生出游离氧原子,然后激活Acr单体, 形成单体长链,在交联剂Bis作用下聚合成网状的凝胶。 ②核黄素-TEMED:光聚合作用。
第三章 双向电泳技术 和实验流程
1
*1809年俄国物理学家Peйce首次发现电泳现象。 *1909年Michaelis首次将胶体离子在电场中的移动称为电泳。
他用不同pH的溶液在U形管中测定了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电泳移动和等电点。
*1937年瑞典Uppsala大学的Tiselius对电泳仪器作了改进,创造了Tiselius 电泳仪,建立了研究蛋白质的移动界面电泳方法,并首次证明了血清是由白 蛋白及α、β、γ球蛋白组成的,由于Tiselius在电泳技术方面作出的开拓 性贡献而获得了194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1948年Wieland和Fischer重新发展了以滤纸作为支持介质的电泳方法,对氨 基酸的分离进行过研究。 *从上世纪50年代起,特别是1950年Durrum用纸电泳进行了各种蛋白质的分离 以后,开创了利用各种固体物质(如各种滤纸、醋酸纤维素薄膜、琼脂凝胶、 淀粉凝胶等)作为支持介质的区带电泳方法。 *1959年Raymond和Weintraub利用人工合成的凝胶作为支持介质,创建了聚丙 烯酰胺凝胶电泳,极大地提高了电泳技术的分辨率,开创了近代电泳的新时 代。 *由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的毛细管电泳技术,是化学和生化分析鉴定技术的 重要新发展,己受到人们的充分重视。 *双向电泳由O’Farrell’s于1975年首次建立并成功地分离约1000个E.coli
20
利用蛋白质分子或其他两性分子等电点的不同,
在一个稳定的、连续的、线性的(或非线性)pH梯度 中进行蛋白质的分离和分析。分析对象只限于蛋白质 和其他两性分子。 根据建立pH梯度原理不同,可分为载体两性电解
质pH梯度(carrier ampholyte pH gradient)和固
相pH梯度(immobilized pH gradient, IPG)。
16
17
浓缩效应
18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异常现象及解决办法
1.凝胶未聚合
2.未加水层时凝胶聚合
3.电泳后未能检测出样品 4.样品分离区带宽或拖尾 5.只显一条区带 6.分离区带呈条纹状
19
第二节 蛋白质等电聚焦电泳
1966年,瑞典科学家Rible和Vesterberg建立。 等电聚焦:isoelectric focusing,IEF。 1.电泳系统中加进两性电解质载体,当通直流电时,两性电 解质载体即形成一个由阳极到阴极连续增高的pH梯度。蛋 白进入时,不同的蛋白移动到与其等电点相当的pH位臵上, 从而使不同等电点的蛋白得以分离。 2.优点:分辨率高,区带清晰、窄,加样部位自由,重现性 好,可测定蛋白或多肽的等电点。 3.缺点:需无盐溶液,不适用于在等电点不溶解或发生变性 的蛋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