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1.1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1.1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实例,讲解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分离方法的适用场景,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3. 实验法:设计实验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增强实践体验。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设备:利用PPT、视频等展示分离与提纯的实验过程和原理,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
-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常见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设计问题,如“过滤和蒸馏的原理是什么?”
-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平台的互动功能,跟踪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阅读预习资料,初步了解分离与提纯的基本概念。
-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尝试回答预习问题,记录疑问。
-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和问题通过平台提交。
- 在小组合作中,锻炼了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学会了倾听、表达和共同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增强了对化学学科的兴趣,认识到化学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 形成了严谨、客观、合作的科学态度,关注实验安全与环境保护。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了知识视野,激发了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
4. 具体效果表现:
- 在课后作业和单元测试中,学生对于物质分离与提纯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良好,正确率明显提高。
- 在实验操作环节,学生能够熟练地运所学方法进行分离与提纯,实验结果符合预期。
-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课堂提问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有建设性的问题,展现出较强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 学生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形成持续改进的学习习惯。
-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相关的化学实验视频和学术论文,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深入探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初步学会物质的分离、提纯、除杂等方法能力培养:通过对初中常见物质分离与提纯以及除杂一般方法的复习巩固,培养学生综合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评价辩析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对物质的分离和除杂的一般方法的归纳整理,使学生更加热爱科学、相信科学和崇拜科学,感悟到科学的魅力。

科学品质:通过对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一般方法的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优良品质。

科学方法:通过对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及除杂的一般方法的总结、运用,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分离和提纯物质的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教学难点:物质的分离、提纯、除杂等方法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分离和提纯的区别:分离把混合物中几种物质分开,每一组分都要保留下来,若原来是固体,最后还是固体;提纯保留混合物中的某一主要组分,把其余杂质通过一定方法都除去二、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原则:不增:不增加新的物质不减:不消耗被提纯的物质易分:将杂质转换为沉淀,气体等易分离的物质而除去复原:被提纯的物质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三、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一)物理方法1、过滤【注意;一贴二低三靠】2、蒸发【注意事项】3、结晶【方法的适用范围】(二)化学方法1.吸收法若气态混合物中的杂质气体能够被某种试剂吸收,则可采用吸收法除杂。

让气体混合物通过盛有某种试剂的洗气瓶后即可得到纯净物。

例1 若CO中混有少量CO2,欲除去CO2将混合气体通过()溶液。

分析CO2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而CO不能溶于水也不跟碱反应。

所以可让混合气体通过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2.沉淀法往混合溶液(若混合物为固态,则应先制成溶液)中加入某种试剂,使其中杂质通过反应以沉淀析出,然后经过滤除去沉淀,得到纯净物的溶液。

例2 要除去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硫酸铁杂质,应选用的一种试剂是[ ]A.氯化钠溶液B.氢氧化钡溶液C.碳酸钠溶液D.氢氧化钾溶液分析本题只能选加氢氧化钡溶液,跟硫酸铁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铁沉淀。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一、物质的分离1.1 学习目标:(1) 理解并掌握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2) 学会运用物理方法进行物质的分离。

1.2 教学内容:(1) 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

(2) 适用范围及操作原理:了解各种分离方法适用的范围和操作原理。

1.3 教学活动:(1) 讲解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2)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掌握物理方法进行物质的分离。

1.4 作业与评估:(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物质分离方法的理解程度。

二、除杂和提纯2.1 学习目标:(1) 理解并掌握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会运用化学方法进行物质的除杂和提纯。

2.2 教学内容:(1) 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了解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如吸附、离子交换、结晶等。

(2) 适用范围及操作方法:了解各种除杂和提纯方法适用的范围和操作方法。

2.3 教学活动:(1) 讲解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及其适用范围。

(2)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掌握化学方法进行物质的除杂和提纯。

2.4 作业与评估:(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除杂和提纯方法的理解程度。

三、常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3.1 学习目标:(1) 学习并掌握常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

(2) 学会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内容:(1) 常用的分离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

(2) 常用的提纯方法:吸附、离子交换、结晶、电解等。

3.3 教学活动:(1) 讲解常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及其应用。

(2)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的操作技巧。

3.4 作业与评估:(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常用分离和提纯方法的理解程度。

四、实验操作技巧4.1 学习目标:(1) 学习并掌握实验操作技巧,提高实验准确性和安全性。

(2) 学会运用实验操作技巧进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教案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以便进一步加工或利用。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标准出发,探讨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教案设计。

一、教案设计的深度评估:1.1 背景知识的引入在教案开始时,可以通过故事、实验现象等引入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举例说明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分离和提纯过程,例如水的净化、金矿提炼等,让学生了解物质分离和提纯的重要性。

1.2 知识点的讲解接下来,可以对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基本概念进行讲解,包括混合物与纯物质的区别、分离和提纯的定义等。

可以介绍一些常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如过滤、蒸馏、结晶等。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理解这些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1.3 实验的设计为了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设计一些简单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现象。

可以提供一些混合物,要求学生用适当的分离方法将其分离,并解释分离方法的原理。

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1.4 拓展应用的引导除了基本概念和方法的讲解,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分离和提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分离和提纯技术处理工业废水、医疗废弃物等。

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案设计的广度评估:2.1 学习目标的设定在教案中,应该明确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可以包括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力目标可以包括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等。

通过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他们应该学到什么,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2.2 教学方法的选择在设计教案时,可以选择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实验、小组讨论等。

通过多种方法的结合使用,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在知识讲解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2.3 学习资源的利用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可以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如教材、多媒体资料、实验器材等。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学设计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学设计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学设计本单元教学是化学实验的基础,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实验室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掌握相关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和化学实验方法。

在全课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通过情境设计、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物质分离的几种常用方法,并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达到对知识运用、迁移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安排了大量的实验,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直接观察和动手操作的平台。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蒸馏、萃取、分液、过滤、结晶等实验方法,并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物质分离与提纯的方法,以物质分离的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仪器方法为暗线。

首先简单温了初中已经介绍过的几种物质分离方法:过滤、蒸发、结晶。

然后以溴的萃取为例介绍了“萃取”这种分离方法以及分液,又以蒸馏自来水获取少量纯净自来水为例介绍了“蒸馏”,最后以“拓展视野”的形式简单介绍了层析法的发展与应用。

这些内容在模块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了解物质分离与提纯的方法,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本节课的编排在专题1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中。

化学家在研究一种物质时,首先需要考虑如何从混合物中分离出这种物质,然后提纯并进行分析、检测,最终研究其结构和组成。

因此,本节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以化学家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为入口,引导学生了解物质研究的一般步骤,从分离和提纯开始,建立起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为之后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打下基础。

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较系统地研究实验方法,以强调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这也是新课程教材与传统教材的最大不同之处。

教学重点包括常用的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如过滤、蒸发、结晶、萃取、分液、蒸馏等。

教学难点则是萃取和蒸馏操作的掌握和应用。

在研究者分析中,需要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教案教案标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概念。

2. 掌握常见的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物质的分离:过滤、蒸馏、结晶、离心、萃取等方法。

2. 物质的提纯:结晶、升华、溶解结晶等方法。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一些混合物的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对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思考和讨论。

知识讲解:2. 解释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概念和重要性。

3. 介绍常见的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示范实验:4. 进行一个简单的示范实验,如通过过滤和蒸馏分离混合物中的固体和液体成分。

小组合作探究:5. 将学生分成小组,给予每个小组一个混合物样品,要求他们设计合适的分离和提纯方法,并进行实验操作。

6. 学生之间交流和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各自方法的优缺点。

概念巩固:7. 通过课堂讨论,总结各种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拓展应用:8. 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如如何从海水中提取盐等。

课堂练习:9.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课堂总结:10.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课后作业:11. 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阅读相关教材内容、解答问题或设计实验等。

教学评估:12. 结合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教学资源:- 混合物的图片或实物- 示范实验所需材料和设备- 小组合作实验所需材料和设备- 练习题和答案- 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实际应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过渡】以上对物质的分离和提纯都有一个共同特 点,那就是这两个
的方案最终都是固液的分离,都要用到过滤。如果 被分离提纯的物质
都是液体,那么又应该采取什么方案呢? 3、萃取 【思考】如何把溴从溴水中提取出来? 【演示】用 CCl4 提取溴水中的溴 【学生】观察各物质的物理性质,向溴水中加入四 氯化碳溶液, 充分振荡,现象如何?从现象中得出结论。 【小结】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里溶解度的不 同,用一种溶剂把 溶质从原来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而 CCl4 称为 萃取剂,水和 CCl4 互不相、CCl4 的密度比水大、溴在 CCl4 中的溶解 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 解度。 【过渡】那是不是所有物质可以从水中把提取出溴 呢?如果不是,那 什么样的物质才能有这样的本领呢?即哪些物质 可以作为萃取剂?
(1).结合实际事例讨论遵守实验安全守则的重要
性。树立安全意识,初。
学生学习能
学生在初中时已学习基本的分离方法过滤,在此基
力分析 础上,学习其他的分离方法。
本节课在讲述过程中不仅要锻炼学生自主合作,探
究的思想,还要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表达能力。课堂讨
【展示】(展示一个有过滤网的茶杯)这个茶杯比 普通茶杯多了一个
金属网,其作用是什么?在泡茶时茶叶中能溶于水 的成分形成了茶叶
水,为饮用方便,我们加了一个金属网,实现茶叶 和茶水的分离。
这种分离方法就是我们曾经学习过的——过滤,哪 种混合物可以
通过过滤的方法加以分离?用这个金属网能将化 学反应生成的沉淀
【简述】萃取剂的选择条件:1.萃取剂不溶于原溶
剂。2 萃取剂不与
原溶剂和容质反应。3.溶质的溶解度在萃剂中的溶
解度远大于在原溶
剂中的溶解度。
【过渡】刚才用 CCl4 萃取了的溴还和水分层存在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物质分离方法,如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

3. 让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分离: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方法。

2. 除杂:如何去除混合物中的杂质。

3. 提纯:如何通过分离和除杂得到纯物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物质的分离方法、除杂原则、提纯技巧。

2. 难点:如何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以及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实验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各种分离方法。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仪器设备:烧杯、漏斗、滤纸、蒸馏器、萃取剂等。

2. 实验试剂:食盐水、酒精、碘酒、苯等。

3. 教学课件: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相关图片和动画。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物质的分离方法、除杂原则和提纯技巧。

3. 实验演示:演示各种分离方法的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实验过程。

4. 学生实验: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概念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验结果。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拓展:1. 介绍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 探讨新型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

九、安全与环保:1. 强调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佩戴防护用品、遵守实验规程等。

2. 教育学生节约实验试剂,减少废物产生。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公开课学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公开课学案

专题1第2单元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过滤、结晶、萃取、分液、蒸馏等分离物质的实验技能,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操作;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2、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实际事例讨论遵守实验安全守则的重要性。

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引入】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用KClO3在MnO2催化下受热分解制取氧气,为了节约试剂以及防止污染环境,打算分离回收反应后的KCl和MnO2(难溶于水),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完成实验方案。

【方案设计】将混合物溶解在适量水中,并充分______,静置,_____,洗涤滤渣,即得到MnO2,将滤液___________,可得到KCl晶体。

【归纳总结】过滤:用于难溶性固体与溶剂的分离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请学生上台模拟实验,体现“一贴二低三靠”) 蒸发结晶:用于可溶性固体与溶剂的分离操作注意事项:1、蒸发皿中的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________。

2、蒸发过程中必须________________,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

3、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应_________用余热蒸干。

【交流讨论】将90℃的KNO3浓溶液冷却至室温,会有大量晶体析出,请结合教材P18图1-11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思考】若是上述溶液的溶质为KCl,仍会有大量晶体析出吗?【问题探讨】现有混有少量氯化钾的硝酸钾粉末,请完善提纯硝酸钾的实验方案。

【方案设计】在________下将混合物溶于水中形成______,然后冷却到一定温度,_______,即可得到纯净的硝酸钾晶体【交流讨论】在该方案中所使用的方法我们称为降温结晶,适用于_________随______变化有明显差异的可溶性固体混合物的分离。

【拓展思考】若上述提纯的KNO3仍含有少量KCl,我们该怎么办?【拓展】给出重结晶概念【分组实验】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分别加入3~4ml水和1~2ml四氯化碳(CCl4);另取两支试管,向其中各加入2~3ml溴水,再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加1ml四氯化碳(CCl4),振荡,静置。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包括过滤、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

2. 使学生掌握除杂和提纯的原则,能够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

3.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实验。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分离方法:过滤、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

2. 除杂和提纯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尽量减少物质的损失。

3. 实验操作:如何进行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除杂和提纯的原则。

2. 难点:实验操作,如何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漏斗、滤纸、蒸馏器、萃取剂等。

2. 实验材料:食盐水、酒精、碘酒、石蜡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介绍物质分离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介绍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讲解除杂和提纯的原则。

3. 演示实验:进行过滤、蒸馏、萃取等分离方法的演示实验。

4.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实验。

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评估学生对物质分离方法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练习。

2. 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技能掌握情况,包括正确使用实验室用具和遵循实验步骤。

3. 评估学生对除杂和提纯原则的运用能力,通过实验报告和问题解答。

七、教学拓展:1. 介绍现代物质分离技术,如色谱法、质谱法等。

2. 探讨物质分离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分离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八、教学资源:1. 教案、PPT课件和教学视频。

2. 实验指导书和实验试剂清单。

3. 相关科学文章和研究报告。

九、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

2.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教学相长。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程度。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了解物质的混合与纯净的概念。

(2) 掌握物质分离的常用方法:过滤、蒸发、浓缩和结晶。

(3) 能够运用所学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与提纯。

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分离与提纯的过程。

(2)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 物质的混合和纯净的概念。

(2) 物质分离的常用方法及其原理。

(3) 运用所学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与提纯。

2.教学难点运用所学方法对实际生活中的混合物进行分离与提纯。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 向学生提问:“什么是分离与提纯?”2. 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第二步:知识讲解(20分钟)1. 讲解物质的混合与纯净的概念。

2. 介绍物质分离的常用方法及其原理。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

第三步:实验操作(30分钟)1. 实验一:过滤和蒸发(1) 给出一杯脏水,要求学生通过过滤和蒸发的方式将其中的杂质分离出来。

(2) 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

2. 实验二:浓缩和结晶(1) 给出一杯含有溶质的溶液,要求学生通过浓缩和结晶的方式将溶质提纯出来。

(2) 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

第四步:讨论总结(10分钟)1.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实验中的观察结果和分析,总结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方法。

2. 各小组派代表发表讨论结果。

第五步:课堂反馈(10分钟)1. 提问学生,检验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2. 老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布置课后作业。

四、教学手段1. 实验仪器与材料(1) 脏水、过滤器、烧杯、蒸发皿、热板、溶质、溶液、试管等。

2. 教学方法(1) 课堂导入法(2) 课堂讲授法(3) 课堂实验法(4) 小组讨论法(5) 课堂提问法五、教学资源1. 实验室设备2. 实验材料3. 教辅材料:课本、实验手册、复习资料六、教学评价与反馈1. 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掌握的知识点。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教案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有哪些方法。

2.学会使用常用的物质分离、提纯方法。

3.理解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重点1.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有哪些方法。

2.物质分离、提纯方法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各种物质分离及提纯方法的原理。

2.掌握物质分离与提纯方法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内容和流程1.物质的分离方法(1)过滤法:操作流程:取一纸漏斗,装上滤纸。

将需分离的混合液漏斗过滤。

将过滤得到的物质置于恒温干燥器中晾干。

注意事项:①滤纸部分应紧贴漏斗壁面,不能留有缝隙。

②滤液要全部过滤完,不要让滤液从滤纸的周边流出,否则物质得不到分离。

(2)结晶法:操作流程:①将可溶性固体溶解于合适的溶剂中,制成饱和溶液。

②慢慢地降低温度,使其溶解度降低,结晶分离。

③将结晶取出,通过吸滤和洗涤去除杂质。

注意事项:①浓度越高,结晶速度越快。

②降温速度要缓慢,避免溶液过度饱和而结晶。

2.物质的提纯方法(1)蒸馏法:操作流程:①将混合物加热,挥发点低的物质先蒸发出来。

②将蒸气冷却,变成液态,收集在接收瓶中。

③重复以上步骤,直到纯净物质收集全。

注意事项:①挥发点低的物质先蒸发,高挥发物质保留下来。

②收集液体时,要掌握温度的控制,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物质分解或结晶。

(2)结晶法:操作流程:①将待提纯固体溶于合适溶剂中,制成饱和溶液。

②降温,使固体结晶分离,通过吸滤去除杂质。

③将结晶体置于干燥器中干燥并称重。

注意事项:①制备饱和溶液时控制溶液浓度,避免过度饱和而导致结晶速度过快。

②结晶体干燥时应控制温度,避免物质分解。

六、教学评估1.教学过程中的点名。

2.学生自制物质分离、提纯实验报告。

七、教学反思教案中重点介绍了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及其操作流程、注意事项。

对于学生来说,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是比较抽象的概念,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实验操作结合,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物质分离及提纯的原理,掌握实际应用技能。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分离、除杂和提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常见的物质分离方法,如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

3. 学会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进行物质的除杂和提纯。

4.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分离: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方法。

2. 物质的除杂:理解杂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除杂方法。

3. 物质的提纯: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提纯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常见物质分离方法的操作步骤及应用。

2. 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物质分离、除杂和提纯的过程。

3. 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烧杯、漏斗、滤纸、蒸发皿、蒸馏器、萃取剂等。

2. 实验试剂:食盐水、硫酸铜、碘酒、苯等。

3. 教学课件和教案。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制作矿泉水或清洁剂时需要分离杂质,引出物质分离、除杂和提纯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各种分离方法的操作步骤和适用条件,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

3. 演示: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物质分离、除杂和提纯的过程。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练习,运用所学的分离方法进行物质的除杂和提纯。

5. 总结: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总结分离、除杂和提纯的方法及其应用。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理解和使用物质分离、除杂和提纯的相关术语。

2. 学生能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

3. 学生能独立完成物质的除杂和提纯实验,并正确解释实验现象。

八、教学拓展1. 介绍其他物质分离方法,如膜分离、吸附等。

2. 探讨物质分离、除杂和提纯在实际工业和科研中的应用。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实验操作能力。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身的教学经验,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教案设计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掌握物质的提纯方法,如晶体的制备、萃取、蒸馏等。

3.掌握物质分离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物质分离的方法。

2.物质提纯的方法。

3.实验操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1.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实现。

2.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知识导入通过介绍混合物与纯物质的概念,启发学生对于物质分离与提纯的理解,并联系实际情况,化妆品中的成分提取、制药过程中的提纯等。

2.理论授课介绍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方法,如晶体的制备、萃取、蒸馏等,并指出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及操作注意事项。

3.实验操作(1)晶体的制备实验:使用硫酸镁、氯化钠等化学品进行实验,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并掌握晶体制备方法。

(2)萃取实验:使用酒精与水混合物对香蕉中的色素进行萃取,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并让学生了解萃取的原理与方法。

(3)简单蒸馏实验:使用甘油蒸馏水进行实验,让学生掌握简单蒸馏的原理,并加深对物质分离的理解。

4.实验结果分析在实验操作结束后,由学生自行处理实验数据,并将分析的结果进行汇报,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堂测验:对学生关于物质分离和提纯的相关知识进行测试,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实验报告:对学生实验结果与数据进行评价,检查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及分析能力。

3.作业评价:对课后布置的练习题进行评价,检查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建议1.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一些有趣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分离和提纯技术的实际应用。

2.加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增加实验操作环节。

3.鼓励学生课后进行拓展性学习,探究物质分离和提纯技术的最新发展。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案“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常见的分离和提纯方法,如蒸馏、过滤、萃取等。

3.能够根据不同的物质性质和分离要求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

4.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常见的分离和提纯方法:蒸馏、过滤、萃取等。

3.不同物质性质和分离要求的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

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如食盐、糖水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其中一种物质分离出来,从而引入物质分离与提纯的概念和原理。

2.学习新课:通过讲解、演示和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分离和提纯方法,如蒸馏、过滤、萃取等。

同时,让学生了解这些方法的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

3.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分离和提纯的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不同物质性质和分离要求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

4.小结与巩固:在实验结束后,进行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进行巩固练习。

同时,让学生提出自己对于物质分离与提纯的问题或想法,进行课堂讨论。

5.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回家进行复习和巩固。

同时,让学生搜集一些关于物质分离与提纯的资料或新闻,进行阅读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演示法: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分离和提纯方法。

3.实验法: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分离和提纯的技能。

4.讨论法:让学生提出自己对于物质分离与提纯的问题或想法,进行课堂讨论。

五、教学评估1.知识评估:通过提问、测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情况。

2.能力评估:通过实验操作评估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学设计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学设计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学设计一、引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是化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巧。

二、目标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能够:1. 理解物质分离与提纯的概念和原理;2. 掌握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常用方法,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3. 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包括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净化等步骤;4.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次教学设计将涵盖以下内容:1. 物质分离与提纯的概念和原理;2. 常用的物质分离与提纯方法: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升华等;3. 实验操作过程与技巧;4. 数据记录和分析。

四、教学过程1. 理论讲解(可采用课堂讲解或多媒体展示)首先,讲解物质分离与提纯的概念和原理,包括混合物、纯物质、溶解度、过滤、蒸发、结晶等基本概念。

结合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的意义和应用。

2. 实验演示为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物质分离与提纯实验,如蒸馏、过滤、结晶等。

通过实际操作过程,展示每种方法的步骤和操作要点。

3. 学生实验操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实验操作。

每个小组分配一种物质分离与提纯方法,如溶解、过滤、蒸发和结晶等。

学生需要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并记录实验数据。

4. 数据分析学生收集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他们需要思考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并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进行讨论。

5. 结果展示与总结学生将在班级内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

他们需要准备简洁明了的报告,并对自己的实验进行总结和评价。

六、评估通过学生的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结果报告和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估,评估学生对物质分离与提纯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七、延伸拓展鼓励学生进一步拓展他们对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学习和理解,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参观科学实验室等方式。

八、结语本次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基本方法,如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概述2. 过滤及其应用3. 蒸发与结晶4. 蒸馏与分馏5. 萃取与离子交换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各种物质分离与提纯方法的操作原理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对复杂物质体系的分离与提纯策略的选择和设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2.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物质分离与提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3. 利用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地展示各种分离与提纯方法的原理及操作过程。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概述2. 第二课时:过滤及其应用3. 第三课时:蒸发与结晶4. 第四课时:蒸馏与分馏5. 第五课时:萃取与离子交换教案内容请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六、教学内容6. 纸层析法介绍纸层析法的原理、操作步骤及应用领域。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纸层析法的分离过程,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7. 离心分离讲解离心分离的原理、分类及操作要点。

通过实验演示离心分离的过程,使学生了解离心机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8. 膜分离技术介绍膜分离技术的种类、原理及应用。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膜分离过程中的压力差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9. 吸附分离讲解吸附分离的原理、吸附剂的选择及操作条件优化。

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吸附柱的操作方法及吸附曲线的分析。

10. 色谱分离法介绍色谱分离法的原理、分类及应用。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的操作步骤及分离效果的比较。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6. 纸层析法:纸层析法的操作步骤及应用。

7. 离心分离:离心分离的操作原理及应用。

8.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过程中的压力差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9. 吸附分离:吸附剂的选择及操作条件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过滤、结晶、萃取、分液、蒸馏等分离物质的实验技能,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操作,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2.初步了解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离的实验方法。

3.结合实际事例讨论遵守实验安全守则的重要性。

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分离物质等基本实验技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三、设计思路
本课重点在于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让他们体验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初步了解实验方案的设计。

四、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一个有过滤网的茶杯)让我们继续用化学家的眼光来观察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这个茶杯比普通茶杯多了一个金属网,其作用是什么?在泡茶时茶叶中能溶于水的成分形成了茶叶水,为饮用方便,我们加了一个金属网,实现茶叶和茶水的分离。

这种分离方法就是我们曾经学习过的——过滤,哪种混合物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加以分离?用这个金属网能将化学反应生成的沉淀和溶液分开吗?实验室使用的滤纸必然具有一些——小孔,其大小刚好能使溶液通过,而留下沉淀。

为了保证过滤的效果和速率,实验操作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过渡] 我们所接触到的物质往往是混合物,化学上要研究一种物质的性质,首先需要将其中各组分分离开来,以实现物质的提纯。

分离与提纯,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分离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每一组分都要保留下来,且与原状态相同)的过程。

提纯通过一定途径获取混合物中的主要成分的过程。

[讨论1] 现有含MgCl 2和泥沙的粗食盐,请设计实验方案,由粗食盐提纯NaCl 。

实验方案:
粗食盐混合物 粗食盐水
食盐水(含NaOH 、泥沙、Mg (OH )2)
食盐水(含NaOH ) 食盐水 精制食盐
[过渡] 两种固体,一种可溶于水,另一种不溶,我们就可以利用其溶解性的差异,通过过滤的方法实现分离。

可加入适量化学试剂,将杂质其转变为沉淀,并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

若两种物质都能溶解于水,例如硝酸钾与氯化钠,我们如何实现其分离呢?
[讨论2] 现有KCl 和KNO 3的固体混合物,请设计实验方案提纯KNO 3。

混合物中各组分都溶于水,但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降温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物质主要以晶体的形式析出。

[小结] 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取决于混合物各组分性质的差异。

[观察] 对比饱和溴水的颜色和溴在CCl 4中的颜色,为什么颜色深浅不同? 分析:溴在CCl 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思考:向溴水中加入少量CCl 4,预计会出现怎样的现象?
所谓萃取,是指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将物质从溶解度较小的溶剂中转移到溶解度较大的溶剂中,从而实现物质的富集。

如何将水层和四氯化碳层分离?萃取之后一般通过分液的方法将互不相溶的液体分离。

在实验室中,萃取和分液通常在分液漏斗中进行。

哪些物质可以从水中提取出溴?
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溶质在萃取剂中有较大的溶解度;溶质、原溶剂与萃取剂不发生任何反应。

加水溶解后加入盐酸 过滤 蒸发结晶 形成Mg (OH )2沉淀 加NaOH 溶液
分液操作应注意什么问题?
充分静置;保持漏斗内压强与外界大气压一致;下层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过渡] 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是利用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实现分离,萃取则是利用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

这两种分离物质的方法都与溶解性有关,我们还可以根据物质哪些性质的差异实现混合物的分离?
粗盐的提纯中最终蒸发食盐溶液获得食盐晶体,蒸发是利用物质挥发性的差异实现分离。

若我们需要的是蒸出的水分,则应如何操作?将蒸出的水蒸气通过冷凝管,再收集起来,这种方法称为蒸馏。

蒸馏装置分为哪几个部分?分别需要哪些仪器?
液体的加热、蒸汽的冷凝和冷凝液的收集。

(和学生一起组装仪器)
[结课] 此外,层析法也是一种重要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进行相关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