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护理操作规范——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2019年版)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
呼吸道粘膜损伤
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若痰液一 次未洗净,可暂停3-5分钟再进行吸引 。
吸痰负压不可过大,一般成人0.020.04MPA
概念
气管插管术 通过口(口腔气管插管)或鼻(鼻腔气
管插管)经咽,喉将特制的导管插入气 管内的技术。
气管插管深度
导管尖端在气管的中 段,距离隆突2-3cm
经鼻:25±2CM(距离 鼻腔外侧)
经口:22±2CM(距离 门齿)
气管插管判断
听诊双肺呼吸音对称 胃区无膨胀 呼气时导管壁出现雾气,吸气时雾气消
(7)左手分离呼吸机与气管导管,由 助手将呼吸机连接模拟肺。迅速插入吸 痰管,吸痰管遇阻力略上提后左右旋转 进行吸引,避免在气管内上下提插。
(8)吸痰结束后立即接呼吸机通气, 给予患者100%的纯氧2分钟。
(9)分离吸痰管和冲洗吸引管,吸引 器连接管浸入液面下,如需再次吸痰应 重新更换吸痰管。
备齐用物
吸纯氧 调压接管
吸痰
吸纯氧
冲管
观察病情
整理用物
评估
(1)了解患者病情、意识状态, (2)对清醒患者应当进行解释吸痰目的,取
得患者配合。 (3)听诊痰鸣音 (4)观察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固定妥善,通
畅,呼吸机管道连接紧密 (5)了解呼吸机呼吸机运转情况,给予纯氧
2min (6)观察生命体征及氧饱和度情况 (7)环境清洁,安静
该患者吸痰前是否需要评估? 吸痰毕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氧和95%,
遵医嘱给予丙泊酚药物镇静。
案例汇报
镇静患者如何判断是否需要吸痰? 患者出现呛咳时 患者氧和突然下降时 护理查体:听诊患者肺部痰鸣音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注意事项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注意事项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操作,用于维持气道通畅,预防和治疗气道分泌物阻塞。
在进行这一操作时,护士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措施在进行气管切开吸痰之前,护士需要确保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稳定。
护士应采取严格的无菌操作,包括正确的洗手程序和穿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还应确保插管位置的固定,避免插管脱出或移位。
2. 使用正确的吸痰器材为了保证吸痰的效果和安全,护士应选择适当的吸痰器材。
常用的吸痰器材包括吸痰管、吸痰器、75%酒精棉球等。
吸痰管的选择应根据患者气管插管的类型和直径进行,并确保吸痰器的密封性。
3. 注意吸痰频率和力度吸痰的频率和力度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进行调整。
通常情况下,吸痰的频率为2-4小时一次,但对于分泌物较多或黏稠的患者,可以适当增加吸痰的频率。
吸痰的力度应适中,过强的吸痰力度可能引起气道创伤或出血,而过弱则无法清除分泌物。
4. 观察患者的反应在进行吸痰操作时,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如出现呼吸困难、心率改变、氧饱和度下降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吸痰并及时处理。
吸痰后,还应观察患者的咳嗽情况和痰液的性状,以评估吸痰效果。
5. 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与协作作为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与协作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气管切开吸痰时,护士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步骤和可能的风险,并征得其同意。
还应尽量减少患者的不适和焦虑情绪。
总结起来,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护士应注意安全措施、使用正确的吸痰器材、调整吸痰频率和力度、观察患者反应以及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作。
通过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能够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是一项关键的护理操作,下面我将继续讨论其操作细节。
6. 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在进行气管切开吸痰操作前,护士应先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
吸痰过程中要观察患者的呼吸 、心率、血压等指标,如有异
常立即停止吸痰。
吸痰后处理
用生理盐水冲洗吸痰 管,以免堵塞。
清洁患者口腔及面部, 保持患者舒适。
将吸痰管放置于医疗 垃圾桶中,避免交叉 感染。
03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 法注意事项
吸痰指征的掌握
总结词:准确判断
详细描述:吸痰指征包括气道内有痰鸣音、呼吸机气道峰压升高、患者血氧饱和 度下降等,掌握吸痰指征是确保吸痰效果和患者安全的关键。
05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 法护理与培训
护士的培训与资质要求
要点一
培训内容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并发 症处理等。
要点二
资质要求
护士需具备相关资质,如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并经过专业 培训。
患者的护理与教育
01
02
03
术前护理
评估患者情况,告知患者 及家属吸痰的必要性及注 意事项。
确保吸痰器功能正常,能够提供足够的负压。
患者体位与吸氧
01
将患者调整至适宜的体位,通常 为半卧位或平卧位。
02
给予患者吸氧,以维持氧饱和度 在正常范围。
吸痰操作
01
02
03
04
打开吸痰器,调节负压,一般 不超过400mmHg。
将吸痰管轻轻插入气管插管或 气管切开套管内,深度适宜。
自下往上旋转式吸痰,每次吸 痰时间不超过15秒,以免造
目的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和治疗呼 吸道阻塞,改善通气和氧合,预 防肺部感染。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阻塞气道;需要 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危重病人;呼吸道 内有异物;需要进行机械通气辅助通 气的病人。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
1.将呼吸机的氧浓度调至100%,给予患者纯氧2min,以防止吸痰
造成的低氧血症。
2.连接吸痰器电源,检查吸引管并与吸痰器连接,调节压力(成人
为150~200mmHg)。
3.将消毒瓶挂于床旁,检查冲洗水瓶外观、质量。
并注明开瓶时间、
用途,将2瓶分开使用。
打开冲洗水瓶。
4.铺无菌巾于合适的位置,吸痰管的型号、消毒日期等,撕开吸痰
管外包装前端,备用。
5.一只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并盘绕在手中,关闭呼吸机报
警,连接吸痰管。
冲洗、润滑吸痰管。
6.非无菌手断开呼吸机与气管导管,将呼吸机接头放在无菌纸巾内。
用戴无菌手套的一只手迅速并轻轻地沿气管导管送入吸痰管,吸痰管遇阻力略上提后加负压,边上提边旋转吸引,避免在气管内上下提插。
时间小于15秒,评估痰液性质、粘稠度。
7.吸痰结束后立即接呼吸机通气,给予患者100%的纯氧2min,待
血氧饱和度升至正常水平后再将氧浓度调至原来水平。
8.冲洗吸痰管和负压吸引管,如果再次吸痰应重新更换吸痰管。
吸痰过程中应当观察患者痰液情况、血氧饱和度、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操作规程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操作规程目的: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的通气。
病历简介:1床,张某,女,65岁,(汉族,已婚,退休教师),患者主因发热、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1.5天于2013年7月10日入院。
患者神志清,精神差,面色紫绀,痛苦面容,听诊两肺呼吸音粗,满布哮鸣音以及痰鸣音。
诊断:慢阻肺、肺感染。
入院后医嘱:给予经口气管插管(或给予气管切开),并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给予抗炎、平喘、对症支持治疗,吸痰必要时。
评估宣教:责任护士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缺氧状态、吸入氧浓度;向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方法、配合要点;听诊两肺呼吸音了解两肺的情况。
(用听诊器从患者对侧开始呈“S”形分别听诊左上肺叶、右上肺叶、右肺中段、左肺中段、左下肺叶、右下肺叶。
)操作准备:1.个人准备: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
2.物品准备:治疗盘内放置:无菌生理盐水1瓶、型号适合的一次性吸痰管2-3根,弯盘1个、一次性治疗碗1个、治疗巾、纱布、玻璃接管数个、听诊器、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器及装置1套。
必要时备人工气囊。
责任护士携用物到患者床旁:1.核对床号、姓名、床尾卡、再次做好解释工作,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2.将呼吸机的氧浓度调至100﹪,给予患者纯氧吸人2min,以防止吸痰造成的低氧血症,检查所需用物。
3.检查中心吸引器装置功能是否正常(电动吸引器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性能是否完好,再关闭开关。
)4.检查并打开生理盐水,倒入治疗碗中,注明开瓶日期、时间;打开治疗巾铺于患者胸前,撕开吸痰管外包装前端,右手戴手套,连接一次性吸痰管,打开负压吸引器并调节压力(调节合适的负压:成人0.040~0.053mpa/儿童0.040mpa)。
试吸少量生理盐水,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同时润滑导管前端。
5.再次核对病人。
用未戴手套的手断开呼吸机与气管导(插)管连接处,将呼吸机接头放在无菌治疗巾上。
(在我给您吸痰时请您配合我进行有效的咳嗽,深吸气,然后用力咳嗽,我会顺势将痰液吸出,您若有不适请抬手示意我,您不要紧张,我会动作轻柔)。
经口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5
未注明开启时间或不规范各扣0.5分
5.倒冲洗盐水,铺治疗巾,撕开吸痰管外包装前端,右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并盘绕在手中,根部与负压管相连。保持无菌。
15
吸痰管不符合要求扣1分,污染一次扣2分
6.左手断开呼吸机与气管导管,将呼吸机接头放在无菌纸巾上。用右手迅速并轻轻地沿气管导管送入吸痰管,吸痰管遇阻力略上提后加负压,(以患者轻微咳嗽为宜)边上提边旋转边吸引,吸净痰液,时间小于15秒。避免在气管内上下提插。
5
2
3
操作不流畅、动作不轻柔各扣一分
沟通不到位扣2分
注:操作过程中用物落地一次及时更换扣0.5分,未更换扣1分。时间7分钟,每超过10秒扣0.1分。
主考教师:考核日期:
5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二、评估内容:
1.患者:了解病情、意识、生命体征、双肺呼吸音、口腔及鼻腔有无损伤。
2.痰液的颜色、性质及量。
3.负压吸引装置的性能及操作环境。
4.向清醒患者解释操作方法及目的。
5.环境:安静、整洁、明亮。
10
未评估患者扣2分
未观察、解释各扣3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三、用物准备:
1.手消毒、戴口罩(遮住口鼻)。
2.用物: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装置,治疗车上放置治疗盘,治疗盘内放入一次性吸痰管2根、治疗巾、无菌盐水、含氯消毒液、灭菌手套、治疗碗、弯盘、听诊器、免洗手消毒液、纱布、治疗卡、无菌纸巾、一次性连接管2根、PD求扣2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四、操作步骤
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装置治疗车上放置治疗盘治疗盘内放入一次性吸痰管2根治疗巾无菌盐水含氯消毒液灭菌手套治疗碗弯盘听诊器免洗手消毒液纱布治疗卡无菌纸巾一次性连接管2根pda一台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
三、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四、相关知识
1.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每吸完一次应更换一要吸痰管,吸痰管不能浸泡在洗液中反复使用,吸痰管必须保持无菌,先吸气道,再吸口、鼻腔。
注意保持呼吸机接头不被污染,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的手不被污染。
2.痰液粘稠时,应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等,提高吸痰效果。
吸痰过程中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有明显改变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连接呼吸机通气并给予100%纯氧吸入2分钟。
3.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到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可粗暴盲插。
4.吸痰管最大外径不能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负压不可过大,进吸痰管时不可给予负压,以免损伤患者气道。
5.贮液瓶内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不得超过2/3。
6.吸痰过程中应当观察患者痰液情况、血氧饱和度、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省级医院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操作规程
省级医院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操作规程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的通气。
二、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2.注意吸痰插管入是否顺利,遇到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可粗暴盲插。
3.吸痰管最大外径不能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负压不可过大,进吸痰管时不可给予负压,以免损伤患者气道。
4.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连续吸痰不得超过3次,吸痰间隔予以纯氧吸入。
5.吸痰过程中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明显改变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立即接呼吸机通气并给予纯氧吸入。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xls
经气管插管/器管切开吸痰法
1.了解患者病情、意识状态
2.了解呼吸机模式、参数设置情况;对清醒患者进行解释,取得配合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
2.将呼吸机的氧浓度调节为100%,给予患者纯氧2分钟,以防止吸痰造成的低氧血症
3.接负压吸引器电源或者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调节压力(成人
300-400mmHg,儿童300mmHg);打开冲洗水瓶
4.撕开吸痰管外包装前端,一手带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并盘绕在手中,根部与负压管相连
5.非无菌手断开呼吸机与气管导管,将呼吸机接头放在无菌纸上,或打开呼吸机延伸管吸痰孔。
用戴手套的手迅速并轻柔的延气管导管送入吸痰管,吸痰管遇阻力略向上提后加负压,边上提边旋转吸引,避免在气管内上下提插
6.吸痰结束后立即接呼吸机通气,给予患者100%纯氧2分钟,待血氧饱和度升至正常水平后再将氧浓度调至原来水平
7.冲洗负压吸引管,如再次吸痰应当重新更换吸痰管
8.吸痰过程中应当观察患者痰液状况,血氧饱和度,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
9.协助患者取安全、舒适体位
10.清理用物,洗手,做好记录。
经口鼻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痰法
吸痰的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阻塞性肺不张
7 肺不张一经明确,根据引起的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及时行气管切开,以保 证进行充分的气道湿化和吸痰,有时需借助支纤镜对肺不张的部位进行充分吸引、 冲洗,以排除气道阻塞,并嘱病人深呼吸以促进肺复张。
1.根据患者的年龄,痰液的性质选择型号合适的吸痰管。有气管插管者,选用外 径小于气管插管1/2的吸痰管,吸引前测量吸痰管的长度,将吸痰管插至超出气管 插管末端1-2cm的位置进行浅吸引。
2 采用间歇吸引的办法:将 交替按压和放松吸引导管的控制口,可以减少对气道 的刺激。
3 每次操作最多吸引3次,每次持续不超过10-15秒,同时查看负压压力,避免压 力过高。吸引管拔出应边旋转边退出,使分泌物脱离气管壁,可以减少肺不张和 气道痉挛。
4 每次吸痰的时间不宜超过15秒。若痰液一次未吸净,可暂停3-5分钟再次抽吸。 吸痰间隔时间,应视痰液黏稠程度和痰量而定。
5 每次吸痰前先将吸痰管防御无菌盐水中以测试导管是否通畅和吸引力是否适宜, 以调节合适的吸引负压。一般成人40.0-53.3kpa,儿童<40.0kpa,婴幼儿13.326.6kpa,新生儿<13.3kpa。在吸引口腔分泌物时,通过手控制负压孔,打开、 关闭反复进行,直至吸引干净。
吸痰的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感染
2 痰液黏稠者,应用生理盐水40ml加庆大霉素8万 U加糜蛋白酶4000U行雾化吸入,每日3次,必要时 根据病人的症状给予地塞米松或氨茶碱,以便稀 释痰液,易于排痰或吸痰。
3 加强口腔护理,一般常规使用生理盐水和1: 2000洗必泰溶液。当培养出致病菌时,可根据药 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局部应用。
医院护理操作规范——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2019年版)
医院护理操作规范——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
【目的】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的通气。
【用物准备】中心负压装置或电动吸引器一套及电插板(设备性能良好,各管道己连接好)、治疗盘内有带盖无菌容器、无菌纱布、无菌治疗巾,一次性吸痰管数根或密闭式吸痰管一套、无菌手套、弯盘、压舌板、手电筒,昕诊器、必要时备舌钳、开口器或口咽气道。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指导内容】同口鼻吸痰。
【注意事项】
1.操作动作应轻柔、准确、快速,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连续吸痰不得超
过3次,吸痰间隔予以纯氧吸入。
2.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到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可粗暴盲插。
3.吸痰管最大外径不能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负压不可过大,插吸痰管时
不可给予负压,以免损伤患者气道。
4.遵守无菌原则,注意保持呼吸机接头不被污染,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的手不
被污染。
5.冲洗液应分别注明吸引气管插管、口鼻腔之用,不能混用。
6.气吸痰过程中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心率、血压、呼吸、血氧
饱和度的明显改变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立即接呼吸机通气并给予纯氧吸入。
7.如痰液粘稠,可配合翻身叩背、雾化吸入。
8.鼻腔、口腔、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处需同时吸痰者,抽吸顺序为气管插管/气
管切开→口腔→鼻腔。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经纤支镜吸痰)吸痰术操作流程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经纤支镜吸痰)吸痰术操作流程吸痰护理(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纤支镜吸痰技术)实用操作流程洗手↓操作前评估:(1)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或使用呼吸机)。
(2)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口、鼻腔粘膜情况。
(3)清醒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取得患者合作。
评估用物:听诊器、电筒、治疗单。
肺部听诊从肺尖开始,从上到下听左右肺,注意辩别呼吸音。
用电筒照看口腔、鼻腔是否有异常。
↓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中心负压吸引装置(吸引器连接管2根,负压吸引袋1个)、适当型号的吸痰管数条(选择的吸痰管径应不超过插管的1/2)、吸痰包(无菌治疗碗2个、镊子2把)、一次性治疗巾、清洁手套、生理盐水、纱布、10ml注射器1付、听诊器、必要时备压舌板、舌钳、开口器、无菌治疗巾、洗手液、生活垃圾筒、医疗垃圾筒。
↓检查以上各用物(性能、有效期等)↓打开吸痰包↓核对盐水,倒至碗内(注明气管用、口腔用及开启日期、时间)↓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清醒患者做好解释,取舒适体位,协助患者头转向操作者,检查口腔是否有义齿,垫治疗巾。
↓将压力表安装在负压接头上,连接好负压吸引装置,检查管道、负压装置性能,开吸引器,调节吸引压力,成人为-300~-400mmHg (0.040~0.053Mpa),儿童为-250~-300mmHg(0.033~0.040 Mpa),如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压力为-150~-200mmHg (0.020~0.026 Mpa),,小儿吸痰负压,<-150mmHg(<0.026 Mpa)。
↓双手戴PE手套,撕掉吸痰管外包装,连接吸痰器接头,一边手拿无菌镊持吸痰管试吸生理盐水(试管和冲管不能同用一碗水),试吸后,将吸痰管插入气管至有阻力处,上提1~2cm,立即按闭侧孔即可吸痰。
吸痰时应轻柔旋转提吸,时间小于15秒,吸痰后冲管,根据情况重复吸痰。
↓应该是每吸引一次更换一次吸痰管,但如果用防污染的吸痰管,在每次重新吸痰的时候应将吸痰管冲洗干净,去除管内残留的分泌物,再行插入。
经气管插,气管切开吸痰法
(七)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一、技术规范二、操作流程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技术操作考核流程护士甲沟通三、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标准分值质量标准评分等级A B C D准备8分2421.着装符合要求,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齐全,用物放置合理有序。
检查一次性物品质量、有效期。
用物准备:吸痰装置:电动吸引器或中心负压吸引装置一套。
治疗盘内:适当型号吸痰管、无菌治疗碗、无菌生理盐水、无菌镊子、纱布、一次性手套、弯盘;必要时备压舌板或口咽气道、开口器、舌钳、听诊器、电插座,放置有序。
3.环境:清洁、舒适、注意保暖。
2421312解释评估10分33221.查对患者、医嘱执行单。
2.清醒患者解释操作目的、注意事项和配合要点,取得配合。
3.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合作程度、咳痰能力等,听诊呼吸音。
4.了解呼吸机参数设置情况。
3322221111吸痰前10分4331.安装吸痰装置,检查性能、管道连接情况2.调节压力:成人40.0~53.3kPa,小儿<40.0 kPa3.吸痰前纯氧吸入2min。
4333221吸痰54分3820551031.核对患者,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操作者侧2.将无菌生理盐水倒入无菌治疗碗中,打开吸痰管外包装前端,右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并盘绕在手中,根部与负压管相连,试吸生理盐水,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3.左手断开呼吸机与气管导管,将呼吸机接头放在无菌纸巾上。
用右手迅速并轻轻地沿气管导管送入吸痰管,吸痰管遇阻力略上提后加负压,边上提边旋转边吸引,避免在气管内上下提插。
4.吸痰结束后立即接呼吸机通气,给予患者纯氧2分钟。
5.冲洗吸痰管和负压吸引管,如需再次吸痰应重新更换吸痰管。
6.吸痰完毕,将手套脱下包裹吸痰管放入弯盘,再放入治疗车下层。
关压力表,清洁患者面部,听诊双肺呼吸音,按医嘱调节好氧浓度。
7.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痰液情况,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382055103161844824103361整理解释记录10分2231.再次核对患者、医嘱。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技术操作规程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技术操作规程目的: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证患者的有效通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评估:1.患者病情、气管插管/切开的天数、呼吸道感染程度、双肺呼吸音、缺氧程度、血氧饱和度、意识状态,呼吸道分泌物情况,痰液的性质、量及颜色。
2.呼吸机参数设置情况,负压吸引装置,环境情况。
3.患者配合程度。
4.环境安静、舒适、整洁,光线适宜。
准备:护士:着装整洁,洗手,带口罩物品:无菌方盘一个(内含无菌巾数块,小药杯数个),无菌持物钳,根据医生医嘱或患者的病情配置的气道湿化液,润滑冲管液,各种型号的无菌吸痰管,无菌弯盘,无菌手套,安尔碘,棉签,5ml注射器,听诊器,手消液,纸巾,负压吸引器;床下:医疗垃圾桶,0.02%含氯浸泡液体位: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舒适体位。
方法:巡视病房,发现患者呼吸急促,痰鸣音重或患者的呼吸机报警,立即给患者吸痰。
(1床王丽,你的呼吸机高压报警)——听痰鸣音(哦,痰鸣音比较重,我马上为您吸痰。
在吸痰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所不适,我会尽量为你轻柔的操作,把你的不适感降到最低,希望你能配合我。
)——将呼吸机的氧浓度调至纯氧——手消——戴口罩——检查无菌物品(方盘、弯盘、持物钳缸)有效期,取治疗巾,铺开于气管切开处下缘——检查湿化液的有效期,安尔碘的有效期,松瓶口,去湿化液瓶盖,取棉签消湿化液瓶口至瓶颈——取5ml 注射器,检查,打开,调整针尖斜面与刻度一致——抽湿化液,盖上防尘罩——双手轻轻松开呼吸机接头——分离注射器——左手断开呼吸机接头——滴入湿化液(缓慢滴入,注射器乳头不能碰触气管套管口,滴入3ml,在吸气时滴入,马上连接呼吸机——注射器置于无菌弯盘内——连接电源,检查消毒负压管浸泡液的有效期,开电源,检查负压,调节负压——手消——取小药杯于治疗盘内——检查冲管液的有效期,打开瓶口,消瓶口,倾倒适量冲管液于小药杯中——选择合适的吸痰管——检查,打开外包装前端于治疗盘上——取无菌手套,检查,取出,在方盘上取出右手,戴手套——左手取吸痰管,轻轻退出外包装,暴露出吸痰管接头,右手右手抽出吸痰管绕圈于右手上——连接负压,冲洗润滑吸痰管(1床王丽,现在我准备给你吸痰了,请你配合我)——左手断开呼吸机接头至无菌巾上,右手持吸痰管沿气管套管壁轻轻滑入(吸痰管前端不能接触气管套管口,进7-9cm 后给负压0.026MPA),左右旋转,上下提拉(吸痰过程中观察痰液的量性状及spo2,吸痰时间不超过15s)——吸尽气管切开口残留的分泌物——马上连接呼吸机——冲洗、分离、浸泡吸痰管——吸取浸泡液,退出接头于液面以上——关闭吸引器,把玻璃接头浸泡到液面下——右手取纸巾轻轻擦拭干净气管切开口残余的分泌物——脱手套——小药杯于浸泡液李浸泡消毒——手消——取5ml注射器,左手断开呼吸机,滴入湿化液(王丽,现在我给你滴入湿化液,这个湿化液有消炎化痰的作用,请你放轻松,别紧张)——连接呼吸机,注射器放于弯盘内——扭紧呼吸机接头(现在感觉是不是舒服一点了?)——取下治疗巾——取听诊器听诊(位于气管切开处以下5cm)(王丽,现在你痰鸣音明显减少,呼吸机各项参数正常,你好好休息,我会随时来看你的,谢谢你的配合)——手消,记录(吸痰时间、量、痰液的性状、签名)——治疗巾带回治疗室按消毒原则处理——洗手脱口罩——操作结束。
经口鼻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痰法课件
• 吸痰的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六 气道痉挛 • 为防止气道痉挛,对气道高敏感的病人,可于吸引前用1%利多卡因少量滴入,
也可给予组胺拮抗剂如扑尔敏4mg口服,每日3次。气道痉挛发作时,应暂停 气道吸引,给予B2受体兴奋剂吸入。
(3)环境的温、湿度。 (4)器械、设备的完好状态。
操作过程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准备】 护士:按要求着装、洗手、戴口罩、备物、操作。
物品:吸引器一台、无菌等渗生理盐水、无菌手套、一 次性吸痰管、床栏上系一盛消毒液的试管瓶。
环境:安静、舒适。
病人:仰卧、头偏向一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谢 谢 ~!
2015.08.28
• 2 痰液黏稠者,应用生理盐水40ml加庆大霉素8万U加糜蛋白酶4000U行雾化吸入,每日 3次,必要时根据病人的症状给予地塞米松或氨茶碱,以便稀释痰液,易于排痰或吸痰。 3 加强口腔护理,一般常规使用生理盐水和1:2000洗必泰溶液。当培养出致病菌时, 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局部应用。
• 3 吸痰管的插入长度:插入的长度为患者有咳嗽或恶心反应即可,有气管插管 者,则超过气管插管1-2cm,避免插入过深损伤黏膜;插入时动作轻柔,特别 是从鼻腔插入时,不可蛮插,不要用力过猛;禁止带负压插管;抽吸时,吸 痰管必须旋转向外拉,严禁提插。
• 4 每次吸痰的时间不宜超过15秒。若痰液一次未吸净,可暂停3-5分钟再次抽 吸。吸痰间隔时间,应视痰液黏稠程度和痰量而定。
操作过程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管按要求处理→其 他用物归还原处,吸痰器、橡胶管插入消毒液瓶 中备用→贮液瓶内液体及时倒掉→洗手→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⑷环境: 整洁、安静
操作
(1)携用物至患者床前
(2)核对,解释
(3)氧流量调大1~2升,吸入2分钟(使用呼吸机纯氧吸入2分钟)
(4)接通电源,打开吸引器开关,检查吸引器连接性能,调节负压
(5)铺无菌巾于患者胸前,如使用呼吸机,断开呼吸机连接管道
(6)用止血钳持管(或带无菌手套持管)吸生理盐水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
5.冲洗液应分别注明吸引气管插管、口鼻腔之用,不能混用。
6.气吸痰过程中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明显改变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立即接呼吸机通气并给予纯氧吸入。
7.如痰液粘稠,可配合翻身叩背、雾化吸入。
8.鼻腔、口腔、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处需同时吸痰者,抽吸顺序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口腔→鼻腔。
(7)开放式吸痰管吸痰(10分):左手反折吸痰管末端,右手持止
血钳夹住吸痰管,将吸痰管插入气管合适深度。左手松开反折管,将吸痰管边退边旋转上提吸净气管内分泌物
(8)密闭式吸痰管吸痰(10分):将吸痰管插入气管适宜深度,用左手拇指按压负压开关,右手将吸痰管边退边旋转上提吸净分泌物
(9)吸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流程
操作要求
分值
1
职业规范
符合护士职业规范要求
2
2
核对
查对医嘱
2
3
评估
⑴护士洗手,核对,解释
⑵意识情况、年龄、病情及治疗
⑶患者咳痰的能力,痰液的量、颜色及粘稠度
⑷气管套管及插管的型号及呼吸机参数设置情况
⑸活动能力及合作程度
4
2
2
2
2
4
准备
⑴护士:洗手,戴口罩
⑵用物:检查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正确指导患者/家属
4
7
处置
用物、生活垃圾及医疗废弃物分类正确处置
4
8
洗手
流动水洗手
2
9
观察记录
⑴观察患者反应、气道通畅情况
⑵记录吸痰效果、痰量、性状、颜色
2
2
10
评价
⑴操作规范、熟练、节力
⑵痰液及时吸出,气道通畅,呼吸功能改善
⑶体现人文关怀
⑷患者/家属知晓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
2
2
2
【指导内容】同口鼻吸痰。
(10)如使用呼吸机,迅速连接呼吸机,吸纯氧2分钟
(11)氧流量调大1~2升吸入2分钟
(12)关闭吸引器开关,将吸痰管连接管的前端用无菌纱布包裹或插
入盛有消毒液的试管中浸泡
(13)氧流量调回原吸氧浓度
(14)核对
(15)撤去治疗巾,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2
4
2
8
4
4
10
10
2
4
2
4
2
2
4
6
指导
医院护理操作规范——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
【目的】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的通气。
【用物准备】中心负压装置或电动吸引器一套及电插板(设备性能良好,各管道己连接好)、治疗盘内有带盖无菌容器、无菌纱布、无菌治疗巾,一次性吸痰管数根或密闭式吸痰管一套、无菌手套、弯盘、压舌板、手电筒,昕诊器、必要时备舌钳、开口器或口咽气道。
【注意事项】
1.操作动作应轻柔、准确、快速,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连续吸痰不得超过3次,吸痰间隔予以纯氧吸入。
2.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到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可粗暴盲插。
3.吸痰管最大外径不能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负压不可过大,插吸痰管时不可给予负压,以免损伤患者气道。
4.遵守无菌原则,注意保持呼吸机接头不被污染,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的手不被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