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偶联蛋白2的功能调控方式

合集下载

解偶联代谢

解偶联代谢

解偶联代谢介绍解偶联代谢是指细胞内能量产生过程中,能量产生与能量利用之间的解耦,即生物体在特定条件下通过调节代谢通路,将能量产生和能量利用分离开来,以实现更高效的能量转化和生物反应。

解偶联代谢在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被应用于生物能源开发、生物医学研究等诸多领域。

解偶联代谢的机制1. 线粒体解偶联线粒体是细胞内的主要能量生成器,通过氧化磷酸化过程产生三磷酸腺苷(ATP)。

在解偶联代谢中,线粒体通常存在一些特殊的蛋白质激活剂,如UCP1(线粒体解偶联蛋白1),它们可以调节线粒体内膜的透性,使线粒体内部的负离子从内膜侧转移到外膜侧,导致氢离子的外泄,抑制氧化磷酸化过程生成ATP,而产生热能。

2. 解偶联蛋白解偶联蛋白是解偶联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通过将线粒体内部的负离子(如H+)转移至线粒体外部,从而破坏氧化磷酸化过程,使能量产生与能量利用分离开来。

解偶联蛋白主要包括UCP1、UCP2、UCP3等,它们分别在不同的组织器官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功能。

3. 脂肪酸解偶联脂肪酸解偶联是指通过调节脂肪酸代谢途径,实现能量的解耦。

在脂肪酸代谢过程中,脂肪酸通常会被氧化成ATP,但在解偶联代谢中,一些特定的酶可以促使脂肪酸氧化途径与ATP产生途径分离,从而实现能量的解耦。

解偶联代谢的生理意义1. 维持体温许多哺乳动物和鸟类依靠解偶联代谢来维持体温。

通过调节UCP和其他相关蛋白质的表达和活性,这些动物可以在寒冷的环境中通过产生热能来提高体温。

2. 调节能量代谢解偶联代谢可以帮助调节能量代谢过程。

在高能量消耗的情况下,解偶联代谢可以增加能量的产生,并避免能量过多被储存为脂肪。

而在低能量消耗的情况下,解偶联代谢可以减少能量的产生,从而节约能量和延长生物体的存活时间。

解偶联代谢的应用1. 生物能源开发解偶联代谢在生物能源开发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研究解偶联蛋白和与之相关的调控途径,科学家可以开发出高效的能量转化体系,用于生物能源的生产和利用。

解偶联蛋白2启动子区

解偶联蛋白2启动子区

解偶联蛋白2启动子区背景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是一种嵌入在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可以调节线粒体内质子梯度,从而影响线粒体呼吸链和能量代谢。

UCP2表达水平与糖尿病、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等代谢性疾病有关。

因此,研究UCP2基因的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和医学意义。

UCP2基因含有一个启动子区(promoter region),调控基因表达。

在启动子区内,有一些调控元件(regulatory elements),如转录因子结合位点(transcription factor binding sites),可以被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s)结合并影响基因的转录水平。

本篇文档将主要介绍UCP2启动子区的结构和调控元件,以及它们在转录调控中的作用。

UCP2启动子区的结构UCP2基因的启动子区长度约为2kb,位于基因组上游区域。

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和实验技术,已经鉴定出了UCP2启动子区的一些特征,如转录起始位点(transcription start site,TSS)、核苷酸序列、CpG岛等。

UCP2启动子区的序列分析表明,该区域富含AT序列,缺乏经典的TATA盒和CCAAT盒。

该结构特点表明UCP2启动子区可能采用一种非经典的转录起始机制,如INR(initiator)或DPE(downstream promoter element)机制。

另外,UCP2启动子区还包含一些保守序列,如TFII-I结合位点、CREB结合位点、SP1结合位点等,这些序列可能是UCP2启动子区中调控元件的一个部分。

UCP2启动子区的调控元件调控元件是影响基因表达的DNA序列,其中包括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启动子增强子等。

在UCP2启动子区中,已经鉴定出了一些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和启动子增强子,它们参与了UCP2基因的调节与表达。

转录因子结合位点1.TFII-I结合位点TFII-I结合位点位于UCP2启动子区的-425bp ~ -401bp处,研究表明,该结合位点可以被转录因子TFII-I结合并激活UCP2基因的表达。

keyi线粒体解耦连蛋白2与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keyi线粒体解耦连蛋白2与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keyi 线粒体解耦连蛋白 2与疾病关系研究进展摘要: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而线粒体作为细胞的供能单位是人体的“动力工厂”,在“动力工厂”中存在着一类重要的解偶联蛋白,即解偶联蛋白家族,而在该家族中UCP2蛋白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存在多种组织中并在这些组织中起着能量代谢和抗氧化应激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其与多种疾病的相关关系进行综述分析关键词:线粒体 UCP2蛋白癌症心脏疾病糖尿病The Progress between mitochondrial Uncoupling protein 2 anddiseaseZAHAO Jian-yue SUN Yu WANG Hui-zhong(Laboratory of the 305th Hospital of PLA, Beijing, 100017, China)Abstract: Cell is the basic unit of life, and mitochondria as the cell energy supply unit is the human body's "power factory", in the "power factory" there is an important class of uncoupling proteins,the uncoupling protein family, UCP2 protein is one of the mostimportant components in the family. It exists in many tissues and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ergy metabolism and antioxidant stress in these tissues.Key words: mitochondrial UCP2 protein cancer heart disease diabetes细胞是组成人体的最基本单位,而在细胞中线粒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解偶联蛋白

解偶联蛋白

解偶联蛋白本节介绍的是一种解偶联蛋白,是与其他蛋白的结合方式不同的一个分子。

由于它是一个非翻译体,所以它在细胞中会呈现高亲和性和低渗透能力这两种特性。

细胞的胞膜表面包含有一些小的磷脂酶,与细胞内蛋白质结合。

这些蛋白质经过脱氧,重组就会形成小分子。

他们不属于正常蛋白质,而是一种蛋白质。

它们不属于受体蛋白(PRB)可以单独存在或者和其他生物蛋白共同作用。

但是解偶联蛋白在大多数细胞中均存在于不同的地方。

有一些解偶联蛋白是对某种疾病具有一定意义的生物学功能,比如可以通过控制或抑制肿瘤的生长和细胞凋亡来治疗癌症。

这也是目前治疗癌症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

但是你知道吗?很多细胞在基因突变导致不表达后就成为癌细胞了,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来实现其目标是吗?本期精彩内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解偶联蛋白(polygenic related protein)解偶联蛋白是一种解偶联蛋白,其活性位点是CD16,解偶联蛋白是细胞中的一个功能中心,负责将细胞内的信息传递给细胞外的基因或受体蛋白。

细胞外基质就是由一系列小基团组成的。

他们是一个蛋白质复合体,也被称为" PRB"。

他们包含了来自细胞外基质上的磷脂酶(phosphores)、胞膜上的蛋白质以及膜上存在的一些蛋白质(如细胞表面的 PRB)。

细胞膜表面存在各种离子化合物例如胆固醇、氨基酸和一些酶物质,它们使细胞膜更容易分离和连接到受体蛋白质及其复合体以使他们形成小分子片段。

通过脱氧作用生成一些小分子可以作为他们在细胞中胞体和胞质之间传递和转运信息;它们也可以用于识别周围受体蛋白并以其为受体,以通过配体或结合其他蛋白来结合生物分子以达到治疗目的。

一些解偶联蛋白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包括人类肿瘤及一些疾病例如:白血病、肺癌、结直肠癌、淋巴瘤、前列腺癌、乳腺癌等许多癌细胞中都存在解偶联蛋白(p)。

在细胞外基质中存在着大量解偶联蛋白以增强对不同位点(如 PRB)翻译作用的蛋白复合体(receptor interaction)被激活,这种激酶可以帮助蛋白质结合靶标靶物以抑制细胞系内细胞癌变或凋亡来达到治疗目的[7]。

解偶联蛋白的作用机理

解偶联蛋白的作用机理

解偶联蛋白的作用机理
解偶联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多种细胞中,包括心肌细胞、神经元和平滑肌细胞等。

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从而影响细胞的收缩和松弛。

解偶联蛋白通过与肌肉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结合,促使钙离子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从而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这种作用机制被称为“解耦合”,因为它削弱了钙离子与肌肉收缩之间的联系。

解偶联蛋白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和炎症损伤。

此外,它还参与了细胞的代谢调节和信号转导等生物学过程。

总之,解偶联蛋白通过调节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维持了心肌、神经元和平滑肌等细胞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的生理和药理学意义。

- 1 -。

解偶联蛋白生理功能和调节、周转的研究新进展

解偶联蛋白生理功能和调节、周转的研究新进展

解偶联蛋白生理功能和调节、周转的研究新进展丛军;高弼虎【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2012(027)018【总页数】5页(P1649-1653)【关键词】线粒体;质子;能量代谢;解偶联蛋白;研究【作者】丛军;高弼虎【作者单位】大连大学附属瓦房店医院肾内科,辽宁瓦房店116300;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辽宁大连11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9.6解偶联蛋白通过强大的或微弱的解偶联作用,在调节细胞能量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削弱氧化应激反应产物生成。

解偶联蛋白家族的这种功能和广泛组织分布意味着其影响的病理生理范围越来越广,如肥胖、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神经变性、心血管疾病、免疫和肿瘤。

在此对近期关于解偶联蛋白周转、生理作用、调节的新进展和新观点做一综述。

质子漏是指电子传递链跨膜泵出的质子通过不涉及三磷酸腺苷(ATP)合成途径而跨膜扩散流回基质的过程。

线粒体是细胞代谢的中心,通过电生化质子梯度作用,将氧化底物与ATP合成相偶联。

在能量代谢中,通过调节、改变质子动力来维持代谢的内稳态。

因为这个原因,在ATP合成时,质子能通过线粒体内膜漏出,这样底物氧化偶联是不完全的。

在线粒体载体蛋白如腺嘌呤核苷酸转位酶,褐色脂肪组织(BAT)的解偶联蛋白1(UCP1),大多数的质子漏丰富,但不活跃[1]。

重要的是,质子漏的调控是对能量需求波动的反应,及调控能量转导来维持细胞的内稳态和躯体功能。

最初,质子漏机制在褐色脂肪组织中检测到,在脂肪组织中质子受UCP1催化而引导产生热量来维持机体温度以适应低温环境。

随后实验中检测出UCP2和UCP3。

在体外缺乏特定激活剂的情况下,解偶联蛋白不能引起一般的质子电导。

然而,当被激活时,所有的解偶联蛋白能催化质子漏。

目前,UCP2和UCP3的激活和抑制的准确机制,及它们的生化作用,仍不确定。

关于调控UCP2、UCP3来适应营养状态和氧化应激的转录和翻译的研究,近期取得了进展。

调节蛋白质功能的方法

调节蛋白质功能的方法

调节蛋白质功能的方法
调节蛋白质功能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酶修饰:蛋白质功能可以通过酶修饰发生改变。

酶修饰包括磷酸化、乙酰化、甲基化等各种修饰方式,可以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活性。

2. 蛋白质降解:通过调节蛋白质的降解速率,可以调节其功能。

蛋白质降解可以通过泛素化、蛋白酶等途径进行。

3. 蛋白质互作:蛋白质可以通过与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来影响其功能。

通过调节蛋白质的互作伙伴,可以调节蛋白质的功能。

4. 基因调控:调节蛋白质功能最根本的方法是通过调节其基因的表达水平。

通过调节转录因子、染色质修饰等方式,可以影响蛋白质的合成水平和功能。

5. 环境因素:蛋白质的功能可以受到环境因素的调节。

例如,温度、酸碱度、金属离子等物理和化学因素都可以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以实现对蛋白质功能的调节。

解偶联蛋白2的功能调控方式

解偶联蛋白2的功能调控方式

解偶联蛋白2的功能调控方式解偶联蛋白(uncoupling protein,UCP)是线粒体内膜的一类线粒体载体蛋白。

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UCP功能的异常与多种疾病关系密切。

UCP2是UCP的一种重要类型,现综述概括UCP2的主要功能调控方式以及这些调控的生理意义。

肥胖、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免疫失调等慢性疾病是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深入探讨这些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有效的防护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解偶联蛋白(uncoupling protein,UCP)属于一类存在于线粒体内膜的线粒体离子转运体家族成员。

近年的研究发现解偶联蛋白在前述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其本身的功能又受到多种机制的调控,现对这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1 解偶联蛋白概述线粒体是真核细胞内主要的供能细胞器,通过对底物的降解反应产生ATP。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质子电化学梯度将底物的氧化与A TP合成偶联起来。

但这种偶联并不是绝对的,质子可以通过线粒体内膜漏出(质子漏)而不引起A TP的产生,这个过程中一部分氧化产生的能量最后以热量的形式被消耗掉。

质子漏与解偶联蛋白相关联,通过允许质子进入线粒体基质的方式,解偶联蛋白使质子梯度下将,从而导致氧化呼吸链的解偶联以及热量的产生[1]。

最具特征性的解偶联蛋白为UCP1,UCP1在1978年被鉴定并在1988年被首次克隆。

UCP1表达于棕色组织,在寒冷和食物所导致的非寒战性产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

1997年,2种与UCP1相似的基因被克隆并分别命名为UCP2和UCP3。

随后又筛选出2种新的UCP1相似物,并被分别命名为UCP4和UCP5/BMCP[3]。

在各种UCP中,UCP2的组织分布最为广泛。

2 UCP2功能概述人类的UCP2基因定位于11号染色体,主要表达于脂肪组织、骨骼肌、脾、肺、胰腺的β细胞以及巨噬细胞。

虽然结构与UCP1相似,但是干扰、抑制UCP2的表达不会导致肥胖以及对寒冷敏感性的升高[4]。

解偶联蛋白的作用机理

解偶联蛋白的作用机理

解偶联蛋白的作用机理
解偶联蛋白(uncoupling protein,UCP)是存在于线粒体膜上
的一类蛋白质,其主要作用是将线粒体中的质子转移出去,减少质子
的积累,从而防止氧化磷酸化过程产生的过多热量。

UCP在褐色脂肪组织中最为丰富,褐色脂肪组织中丰富的UCP和线粒体能在非甲烷化代
谢通路中分解脂肪产能,从而帮助体内消耗热量以维持体温。

UCP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质子梯度来调节线粒体的能量转换过程。

线粒体内部存在着由电化学寿命驱动的内膜-外膜质子梯度,这
种质子梯度产生的能量被用来合成ATP,也就是线粒体的主要能量供给来源。

而UCP的作用是把质子从膜内侧移出去,产生一个短路通道,
使得线粒体膜内外膜之间的质子梯度降低,从而抑制ATP的合成,同
时也产生了热量。

这个过程被称为"解耦",因为通过UCP的作用,线
粒体产生的能量没有被有效利用,而是转化为了热能。

当身体需要降
低体温时,UCP的活性会增强,从而通过产生更多的热量来提高代谢率。

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与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与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CN 53-1221R[收稿日期]2019-05-13收稿[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660078)[作者简介]梁昕悦(1993~),女,山东烟台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血压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

[通信作者]郭皓,E-mail:guohaodoc@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9,40(10):165耀170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与高血压的研究进展梁昕悦,郭皓(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云南昆明650032)[摘要]解偶联蛋白2(UCP2)是核DNA 编码的线粒体内膜阴离子转运体,隶属于解偶联蛋白家族,通过耗散线粒体内膜质子梯度发挥解偶联作用。

近年的研究表明UCP2在高血压发病中起到保护作用,UCP2基因敲除或下调可导致高血压和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系统综述UCP2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以及UCP2作为治疗靶点的药物和膳食功能因子在降压方面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UCP2;高血压;发病机制;治疗靶点[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10X (2019)10-0165-06Research Progress in Uncoupling Protein 2and HypertensionLIANG Xin-yue ,GUO Hao(Dept.of Cardi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Kunming Y unnan 650032,China )[Abstract ]Uncoupling protein 2(UCP2)is a nuclear DNA encoding inner mitochondrial membrane aniontransporter that belongs to the uncoupling protein family.It plays an induce role of uncoupling through the dissipation of inner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roton gradient.Some recent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UCP2plays a protective role in hypertension ,and the down-regulated expression or deletion of the UCP2gene could cause elevated blood pressure levels and the damage of target organs such as heart ,brain and kidney.This review provide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understanding the pathogenesis of UCP2in hypertension.Moreover ,UCP2plays a role of lower blood pressure when used as drugs and a dietary factor.[Key words ]Uncoupling protein 2;Hypertension ;Pathogenesis ;Therapeutic target高血压是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慢性疾病,深入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解偶联蛋白-2及缺氧诱导因子-1在肿瘤细胞中表达的意义

解偶联蛋白-2及缺氧诱导因子-1在肿瘤细胞中表达的意义

解偶联蛋白-2及缺氧诱导因子-1在肿瘤细胞中表达的意义戴纪刚1,汤兴平2,闵家新1,余祖滨1,张在永1(1.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胸外科,重庆400037;2.赤水市人民医院,贵州赤水564700)【提要】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 -2)是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种蛋白,能降低线粒体膜电位,限制三磷酸腺苷(ATP )合成,参与转运丙酮酸,与能量代谢关系密切;同时,UCP -2能控制线粒体内活性氧簇(ROS )生成,与氧化应激、凋亡、肿瘤发生等过程也有密切联系。

恶性肿瘤由于组织增生过快造成局部组织严重缺氧,但处于缺氧状态的肿瘤细胞仍能不断增殖和浸润,主要原因之一是缺氧引起肿瘤细胞一些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发生改变,其中既有UCP -2的参与。

有关研究结果证明,UCP -2在人结肠癌细胞中表达明显增加,且癌细胞的恶化程度与UCP -2的含量有正相关性。

【关键词】肿瘤细胞;缺氧;转录因子;膜转运蛋白质类;线粒体蛋白质类;解偶联蛋白-2;缺氧诱导因子-1文章编号:1009-5519(2012)14-2167-03中图法分类号:R730.1文献标识码:A课题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172238);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9C195)。

解偶联蛋白(uncoupling proteins ,UCPs )是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参与质子转运的一类蛋白家族,其可将呼吸链与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 )产生过程解偶联,能降低线粒体膜电位,限制ATP 合成,参与转运丙酮酸,导致能量以热的形式消耗掉,从而调控机体能量代谢[1],与能量代谢关系密切。

早在1977年,在褐色脂肪细胞线粒体内膜上发现这种质子转运蛋白。

当它被激活时,可产生质子的渗漏,使氧化磷酸化解偶联,ATP 合成降低,使产能转化为产热作用。

此现象表明耗氧和二磷酸腺苷(ADP )磷酸化之间并不是完全偶联的,该质子转运蛋白被称为UCPs [2]。

解偶联蛋白2在老年大鼠免疫器官中的表达

解偶联蛋白2在老年大鼠免疫器官中的表达

不 同年 龄 大 鼠脾 、 胸腺 组 织 G H 测 定 结 果显 示 , S 幼年 组 分 别 为 (7. 5 4. 3 g g (2.0 . 4 a / ; 年 组 分 别 为 38 8± 3 2 )m / ,2 53 ±4 5)r g成 g (8 .6 50 )mg g (2 .6 1。3 g g 老 年 组 分 别 为 25 3  ̄ . 1 / , 10 3 ± 4 9 )m / ;
复 抗 原 1 n 正 常兔 血 清 室 温 封 闭 3 n 羊 抗 UC 2 11 0 5 mi; 0mi; P ( :5 ) 4 ℃孵 育 过 夜 ; 物 素 化 兔 抗 羊 IG( :5 ) 室 温 孵 育 3 i; 生 g 1 10 , 0r n a S C试 剂 ( :0 ) 温孵 育 3 n 新 鲜 配 制 0 0 D B( AB 1 10 室 0mi; .5 A 含 0 0 H2 2显 色 , 时用 P S 止 反应 。 以 上各 步 骤 间均 用 .1 0) 适 B 终 P ST( . 1mo/ I ,. 5 T e-0 p . ) 洗 切 片 5 B - 0 0 lLPg 0 0 wen2 ,H74 清 S
衰老(gn ) a i 是机体代谢过 程 中的一 个必然 阶段 , g 主要 表现 为机体对环境刺激 的适应 能力减弱 甚至丧 失 。实验研 究表 明, 由于机体免疫功能随年 龄下降 , 而导 致 自身免疫疾病 以及 癌 从
症 发 生 的 增 多 _ 。解 偶 联 蛋 白 2 u c u l gpoe ,UC 2 1 ] ( no pi rt n2 n i P) 属 于线 粒 体 内膜 上 质 子 转 运 家 族 中 的 成 员 之 一 , 泛 表 达 于 哺 广
1 材料 和 方 法
1 1 实验 动 物 .

解偶联蛋白预防肥胖、糖尿病的作用与机制

解偶联蛋白预防肥胖、糖尿病的作用与机制

解偶联蛋白预防肥胖、糖尿病的作用与机制王潇乐;张银霞;王志凡;陈旺盛;梁琪【摘要】解偶联蛋白(UCPs,uncoupling proteins)是一类线粒体内膜上的载体,属于线粒体载体超家族,可以将H+从线粒体内膜渗漏到线粒体基质中,减少ATP的合成并产生热能.了解UCPs的生理作用及调控机制可为肥胖和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途径.【期刊名称】《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3(034)003【总页数】4页(P61-64)【关键词】解偶联蛋白;肥胖;糖尿病【作者】王潇乐;张银霞;王志凡;陈旺盛;梁琪【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30;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30;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30;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7120世纪70~90年代,美国和法国一些科学家先后发现在线粒体内膜上,一些蛋白质扮演了解偶联剂的作用,被命名为解偶联蛋白(Uncoupling proteins,UCPs)[1].它是一种存在于细胞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作为线粒体内膜的质子载体,UCP可将内膜外侧的H+运回内膜内侧,降低物质氧化过程与H+形成的膜两侧电化学梯度,使氧化过程与磷酸化过程解偶联,ATP生成减少,产热增多,增加能量消耗,体质量下降,促进机体尤其是脂肪细胞中的能量消耗[2].随后许多研究证实UCPs对机体的体质量、热量调节、能量平衡及炎症刺激反应具有重要作用,并与血糖升高、胰岛素抵抗及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1 UCPs家族UCPs家族的共同特征是每个单体均由100个氨基酸序列组成U型跨膜单位,每三个单位的重复序列不同组成各类UCPs单体,每个单体都有6个α-螺旋组成的穿膜结构域,且每个结构域均有线粒体载体信号基序.UCPs的功能单位是二聚体,其氨基酸排列顺序在各物种间有高度同源性,提示它的生理作用很重要[3].在哺乳动物体内先后发现了五种形式的解偶联蛋白,分别为UCP1、UCP2、UCP3、UCP4和UCP5.UCP1含9 kb转录区,6个外显子,全长13 kb,定位于4号染色体q31上.UCP2含6个编码外显子,2个非编码外显子,7个内含子,全长8.7 kb,定位于人类11号染色体q13上;UCP3全长8.5 kb,至少7个外显子,产生2个转录产物,与UCP2相隔6 000 bp,定位于11号染色体;UCP3分短型(UCP3S)和长型(UCP3L)两种类型,UCP3短型是由于C端外显子7缺乏.UCP4、UCP5的基因结构,生理功能目前报道较少[4~5].UCP1在棕色脂肪组织中表达较高,另有报道发现其在小鼠雄性生殖道平滑肌、雌性子宫纵向平滑肌细胞及消化道中也有表达.UCP2基因在人和啮齿类动物大多数组织中广泛分布,如白色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 tissue,WAT)、肌肉、心、肺、肾和淋巴细胞等,但在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中含量较低.UCP3基因主要在骨骼肌、棕色脂肪组织中表达.UCP4定位于人线粒体6pl2-ql2,主要在大鼠脂肪组织中表达.UCP5在人和小鼠的脑与睾丸中含量相对较高[6].2 生理功能UCP1的主要功能是使线粒体氧化呼吸链解偶联,因其主要表达在棕色脂肪细胞的线粒体内,而啮齿类动物的能量消耗主要通过棕色脂肪组织的产热功能来实现,且UCP1与ADP/ATP载体具有同源性,故可认为UCP1在产生热量、平衡体温等方面有重要调节功能.有研究报道,在寒冷环境中剔除小鼠的UCP1基因,则其无法维持正常体温.UCP1上还有视黄酸受体、PPAPγ及甲状腺激素受体的结合位点,使UCP1能发挥介导适应性产热、控制能量稳态的作用,曾一度被称为“32000蛋白‘核苷酸结合蛋白’产热素”[7].此外,UCP1还可控制活性氧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种类的产生,在预防肥胖和糖尿病中也有积极作用. UCP2在WAT中有高表达,在BAT中含量较低,即主要表达在参与能量代谢和脂肪的组织中,基因定位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肥胖显示连环遗传的染色体区[8],通过介导线粒体质子漏及改变ROS,将质子驱动中贮存的能量以热能形式释放,同时控制脂毒性并减少氧化损害,从而控制ATP的合成,缓解脂肪酸氧化和脂质的累积程度,在生热、能量代谢和肥胖中发挥主要作用[9].此外,UCP2在调节大脑功能、抑制细胞死亡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10].很多研究反复证实,UCP2是一种节俭基因,参与机体的葡萄糖和脂肪代谢过程,在控制代谢效率、预防和改善糖尿病及肥胖方面起关键作用[11],尤其与代谢紊乱的2型糖尿病的关系较大.因其在体内分布广泛,意义重大,成为目前研究最多的解偶联蛋白,也是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人类中UCP3只在骨骼肌中高表达,提供非颤抖的生热作用,受瘦素、β3-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的影响,可能是肾上腺素诱导的非颤抖性产热作用中一种潜在的作用因子,缺乏UCP3的小鼠显示出损害骨骼肌代谢的生化作用.此外,UCP3通过降低H+电势,减少线粒体质子渗透,负反馈调节而抑制ROS的产生,可防止肌细胞氧化损伤,对衰老和凋亡有重要意义,在脂类代谢、能量消耗中也有一定调节作用.UCP4和UCP5是近期发现的与UCP1、UCP2及UCP3同源性相对较低,在大脑高表达的两个UCPs家族成员.UCP4通过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参与体温调节和脑组织代谢,UCP5可减少ROS积累,对氧化损伤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有作用[12],二者与UCP1~3相关性小,目前研究较少.3 基因调控研究发现,肾上腺素、胰岛素、β3-肾上腺素能受体、甲状腺激素、过氧化物酶受体、Leptin(瘦素)、皮质酮、雌激素、寒冷等因素对UCPs家族基因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这些因素之间既有单独作用,又有协同作用,调节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去甲肾上腺素能调节BAT的产热功能,同时可通过第二信使cAMP刺激UCPs基因表达[13].机体胰岛素水平升高时,UCPs表达增强并呈剂量依赖性,可能由于UCP2产生的质子漏使胰岛B细胞中的ATP产量下降,膜去极化而抑制电压依赖性钙离子内流,胰岛素颗粒细胞释放减少其分泌,减少组织对糖的摄取,而使血糖保持稳定.该过程中UCP2作为负性调节因子调节胰岛素分泌.有研究报道用抗胰岛素药物或者腹膜透析都能诱导UCP1 mRNA的表达[14].β3-肾上腺素能受体主要在人体的BAT表达,与BAT脂解刺激的能量消耗调控及生热作用都有关系,能促进脂解和UCPs表达,其激动剂能够明显增加WAT中UCP3表达.甲状腺素的作用之一是维持体温,甲状腺素降低,动物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UCPs表达也下降.反之,甲状腺激素升高,与肾上腺素发生协同作用,共同激活UCPs基因启动子,促使UCPs高表达[15].另有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受体与转录因子PPAR-γ参与控制线粒体合成过程,PPAR-α可使棕色脂肪组织UCP1mRNA水平升高数倍[16],PPAR-γ受体可调节脂肪组织中基因表达,PPAR过量表达可上调控BAT中UCPs的表达.瘦素本身可抑制食欲,促进脂肪分解,增加能量消耗,其还可刺激脂肪酸降解上调脂肪细胞中UCP2 mRNA,且随作用时间延长表达增强,是否上调UCP3表达目前报道尚不一致[17].皮质酮调控UCPs机制可能是减少非颤栗产热,使BAT线粒体中UCPs活性和浓度均下降.动物研究发现,切除卵巢的大鼠,BAT中UCP1mRNA、WAT中UCP2mRNA及骨骼肌中UCP3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说明雌激素也是重要调控因子之一.BAT 的产热能力主要取决于UCP的数量和活性,寒冷环境亦可诱发动物体UCP mRNA基因表达升高,发生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反应,促使机体产热来御寒,大脑UCP4、UCP5基因转录在寒冷环境中可分别增加1.5倍和1.7倍[18].4 食物与UCPs mRNA表达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在动物营养学上应用非常广泛,主要从分子水平上研究营养素的代谢规律,尤其食物因素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准确掌握群体或个体的营养需要,判断营养摄入过量及缺乏的不良后果,在预防和治疗营养代谢疾病及其他营养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脂肪、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质、矿物质等对基因表达都有影响[19],而在肥胖发展中,食物的种类及饮食结构的调节作用有特异性,如高能日粮可促进BAT中UCP1 tRNA、UCP3 mRNA基因的表达和沉积,并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含量,调节机制可能与β3-肾上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瘦素有关.同时,高能日粮能上调骨骼肌UCP3 mRNA的表达,骨骼肌通过UCP3进行能量消耗.高脂饮食可诱导正常大鼠肥胖、代谢紊乱,但在发生肥胖抵抗大鼠(DIO-R)的白色脂肪组织中UCP2mRNA表达明显增加,说明肥胖抵抗与组织特异增加UCP2的表达相关[20].以人作为受试对象,食用低能量食物25天后,骨骼肌中UCP2水平没有明显变化,脂肪组织中UCP2 mRNA水平与基础代谢的变化相关[21].膳食组成成分也能影响骨骼肌的生热作用及UCPs mRNA的表达水平[22].如膳食中用碳水化合物代替脂肪时,肌肉组织中的UCP2和UCP3 mRNA均增加.用三酰甘油或n-6多聚非饱和脂肪酸可改变脂肪酸的组成,增加生热作用,但肌肉中UCPs mRNA水平不受影响,低蛋白饮食也可显著增加骨骼肌生热作用,却不影响骨骼肌中UCP2和UCP3 mRNA[23].5 UCPs与慢性病肥胖的发生原因有遗传、体质特征、不良生活习惯及不合理饮食结构等,但肥胖导致的结果大同小异,大量的临床研究及流行病调查发现,肥胖、超重者常伴有血压升高及胰岛素抵抗,通过连锁分析和基因多态性分析研究表明,UCPs与人类肥胖密切相关,目前UCPs已作为肥胖候选基因[24].在UCP1基因上游有一个多态性位点,与脂肪贮备及高热量饮食引起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变化有一定关系.它对啮齿类动物维持体温及能量稳态,控制体重和脂肪含量方面有重要作用.但成年人只含较少量的BAT,所以UCP1在调节体重及能量稳态中可能不能发挥主要作用,因此,UCP1不是人类肥胖的主要基因.无论鼠类还是人类,UCP2与肥胖和糖尿病位点都相连锁[25],肥胖的发生机率与其在脂肪组织中的含量密切负相关.实验证实,UCP2基因表达水平在易于发生肥胖的C57BL/6J小鼠及SD大鼠中明显低于不易发生肥胖的鼠类.在人类中,已发现人体的BMI与骨骼肌和WAT中UCP2 mRNA表达水平相关,肥胖组人腹膜内脂肪中UCP1 mRNA的含量及白色脂肪组织中UCP2 mRNA的含量均低于正常体重组及瘦人对照组.剔除UCP3基因的小鼠并不肥胖,所以认为UCP3在控制小鼠体重中的作用不大.目前发现UCPs与糖尿病也有密切关系.首先,高血糖可增加自由基的产生,而UCP1的超表达可抑制ROS的产生,并能改善高血糖引起的并发症[26].UCP2作为负性调节因子有调控葡萄糖诱导的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可减少组织对血糖的摄取,进而影响血糖的变化.这是因为UCP2产生的质子漏抑制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的开放,使依靠钙离子内流释放胰岛素的细胞不能释放胰岛素.其次,UCPs在细胞脂肪的消耗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也可能对血糖变化产生很大影响.另外,骨骼肌中UCP2、UCP3表达广泛,骨骼肌本身又是能量代谢的重要组织,且餐后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入约85%是由骨骼肌完成的,所以,骨骼肌中的UCPs对血糖调节可能至关重要.此外,UCPs可能作为脂肪酸离子或脂质过氧化物的输出者,抑制ROS的产生,保护线粒体细胞免受氧化损伤[27],维持正常血糖.因此,研究UCPs表达的调控方法很可能成为治疗糖尿病的新途径.参考文献:[1]闫润虎,顾劲松,于江.解偶联蛋白特征[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7):1318-1322.[2]苗艳君,石建华,项平等.糖皮质激素对大鼠解偶联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1(22):7-11.[3]由悦,杨晓光,赵文华.解偶联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其与肥胖的关系[J].卫生研究,2001,30(4):551-553.[4]Kovacs P,Ma L,Hanson RL,et al.Genetic variation inUCP2(uncoupling protein-2)is associated with energy metabolism in Pima Indians[J].Diabetologia,2005,48(11):2292-2305.[5]伊迎春.解偶联蛋白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卫生研究,2003,30(3):156-158.[6]Alán L,Smolková K,Kronusová E,et al.Absolute levels of transcripts for mitochondrial uncoupling proteins UCP2,UCP3,UCP4,and UCP5 show different patterns in rat and mice tissues[J].Journal of Bioenergetics and Biomembranes,1999,41(1):71-78.[7]肖放,孙野青.解偶联蛋白及功能研究进展[J].生命化学,2003,23(1):14-17.[8]张春妮,刘畅.解偶联蛋白2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4,17(9):832-834.[9]Arsenijevic D,Onuma H,Pecqueur C,et al.Disruption of the uncoupling protein-2 gene in mice reveals a role in immunity an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production[J].Nat Genet,2000,26(4):435-439. [10]Horvath TL,Diano S,Barnstable C.Mitochondrial uncoupling protein 2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neuromodulator and neuroprotector[J].Biochem Pharmacol,2003,65(12):1917-1921. [11]孙长颢,刘荣,闻颖,等.解偶联蛋白在肥胖抵抗中的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2):171-173.[12]Kim-Han J.S,Reichert,S.A,Quick,K.L.BMCP1:a mitochondrial uncoupling protein in neurons which regulates mitochondrial function and oxidant production[J].Neurochemistry,2001,79(3):658-668.[13]李爽,李构.与人类血糖变化相关的UCP的研究进展[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7,41(4):410-411.[14]王倩,戈小虎,李雪松.人体腹部脂肪组织解偶联蛋白1基因表达水平的探索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2009,32(5):588-591.[15]修玲玲,翁建平,隋 .解偶联蛋白2基因和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联合变异与2型糖尿病及肥胖症的关系[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5):375-379. [16]Dalgaard L T,Pedersen O.Uncoupling proteins: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obesity and Type II diabetes [J].Diabetologia,2001,44(8):946-965.[17]罗桂芬,文旭辉,杨公社.瘦素(Leptin)对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及PGC-1ɑ和UCPs mRNA表达的影响[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7,27(1):51-55.[18]Rippe C,Berger K,Boiers C,et al.Effect of high-fat diet,surrounding temperature,and enterostatin on uncoupling protein gene expression[J].Am J Physiol Endocrinol Metab,2000,279(2):293-300. [18]王长文,张岚,马洪波.分子营养学及其在营养科学研究中的应用[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0,31(2):105-108.[20]万春玲,张铁梅,王沥,等.解偶联蛋白与肥胖及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J].遗传,2003,25(2):211-220.[21]Barbe P,Millet L,Larrouy D,et al.Uncoupling protein 2 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 expression during very-low-calorie diet in obese premenopausal women[J].Journal 0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1998,83(7):2450-2453.[22]刘荣,孙长颢,付荣霞,等.饮食诱导肥胖有抵抗性的大鼠解偶联蛋白-2基因的表达[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37(6):446-449.[23]Samec S,Seydoux J,Dulloo A G.Post-starvation gene expressionof skeletal muscle uncoupling protein 2 and uncoupling protein 3 in response to dietary fat levels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J].Diabetes,1999,48(2):436-441.[24]裴宁,朱秀宝,张烁,等.解偶联蛋白2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6,12(19):1155-1157.[25]Fleury C,Neverova M,Collins S,et al.Uncoupling protein-2:a novel gene linked to obesity and hyperinsulinemia.Nat Genet,1997,15(3):269-72.[26]Vimaleswaran K S.A haplotype at the UCP1 gene locus contributesto genetic risk for type 2 diabetes in Asian Indians(CURES-72).Metab SyndrRelat Disord,2010,8(1):63-68.[27]Goglia F,Skulachev.VPAfunction for novel uncouplingproteins:antioxidant defense of mitochondrial matrix by translocating fatty acid peroxides from the inner to the outer membrane leaflet[J].FASEB J,2003,17(12):1585-1591.。

线粒体解偶联蛋白UCP2与恶性肿瘤

线粒体解偶联蛋白UCP2与恶性肿瘤
免疫 相关组 织 ¨ 。 ( 一) U C P 2的解偶 联机 制 细胞 内 A T P形成 的 主要 方式是 氧 化磷 酸化 。 当电子 沿着线 粒 体 内膜 上
能通过 降低 R O S的水平 , 从而保 护机体 的过氧化
损伤 。
( 三) U C P 2降低 线 粒 体 A T P的合 成
9 5% 同源序列 , 哺乳 动 物 和 鱼 类 之 间 有 8 5% 同源 序列 。U C P 2蛋 白大 约 由 3 0 9个 氨基 酸组 成 , 分子 量 约为 3 2 k D 。U C P 2在体 内多 种器 官广 泛分 布 , 如肺 、 胰、 小肠 、 肾、 心脏 、 白色 脂 肪 组织 、 脾 和 巨噬 细胞 等
低 。脂 肪变 性 的肝细 胞会 出现 U C P 2的表 达增 多 及
的呼 吸链 传递 时 , 可将 质 子 从 线 粒 体 基 质侧 泵 至 膜 间隙 , 形成跨 内膜 的质 子 电 化学 梯 度 。 当质 子 顺 浓 度 梯 度经 A T P合 酶 的 F 质 子通 道 回流 到 线粒 体 基 质时 , 则伴 随着 通 过 A T P合 酶 的 F 亚 基 介 导 的
线粒体 中 A T P含量 的下 降及对环境 的适应能力下
降 ( S e r v i d d i o等. 2 0 0 8); 转染 U C P 2基 因 的酵母 细 胞 内, 随着 U C P 2 mR N A转 录 的增 多 , 合成 A T P的能
国家 自然 基 金 ( 8 1 0 7 0 3 1 9 ) , 北京市高校人 才强教项 目 ( P H R 2 0 1 0 0 0 8 3 8 3 ) 资助课题
抑制 R O S的产 生 。研 究 证 实 U C P 2基 因敲 除 的小 鼠胰 岛 细 胞 ( L i . 2 0 0 1 ) 和 巨噬细 胞 ( A r s e n i j e v i c . 2 0 0 0 )中 的 R O S水 平 明显 升 高 , U C P 2基 因敲 除 的 小 鼠能 够 抵 抗 弓形 虫 的感 染 。 另 一 方 面 , 细 胞 内

解偶联蛋白2与心力衰竭的关系

解偶联蛋白2与心力衰竭的关系

F A


个 质子 进 入 线 粒 体 的路 径 , 形成“ 质子漏 ” , 降 低
了跨膜 质子 梯度 , 进 而 减 少 了 ATP的合 成 , 并 使 这
图1 U C P : 的 解 偶 联 机 制
3 UC P : 与 心 力 衰 竭 的 关 系
基金项 目: 黑龙江 省教 育厅科 学技术 研究项 目( 1 2 5 2 1 2 0 3 ) ; 黑 龙 江 省 自然 科 学 基 金 ( D 2 0 1 1 2 I ) 作者单位 : 1 5 0 0 0 1 哈 尔 滨 医 科 大 学 第 一 附 属 医 院 心 内 科 通信作者 . 孑 L 一慧 , E ma i l : k o n g y i h u i @1 2 6 . c o n r
的生 理 性 蛋 白 质 。其 表 达 受 到 游 离 脂 肪 酸 、 葡 萄
糖、 活性 氧 、 甲状 腺 素 、 瘦素、 过 氧 化 物 酶 体 增 殖 物 激活 受体 等 因素影 响_ 1 。 ] 。
2 U C P : 的解 偶联 作用

F A



UC P 。 的解偶 联 功能是 使 氧化 和磷 酸化解 偶 联 。 线 粒 体 内物 质 代 谢 的 氧化 过 程 伴 随 着 质 子从 线 粒 体 基 质转 运 到 胞 浆 , 形成一个跨 膜质子梯度 , 质 子
过 UC P 转 运到 胞浆 。两 种假 说 均 降低 了质 子跨 膜 梯度 , 使 ATP合 成 解 偶 , 但 每种假说都有局 限性 , 如 UC P 。 能转 运 F F A, 支持第 二种 假说 , 但 是脂肪 酸 的衍 生 物 不 能 通 过 线 粒 体 膜 也 可 激 活 UC P 。 形 成 “ 质 子漏 ” , 支 持第 一种 假说 。

糖脂毒性对胰腺β细胞的功能损伤作用及机制

糖脂毒性对胰腺β细胞的功能损伤作用及机制

糖脂毒性对胰腺β细胞的功能损伤作用及机制郭莉霞【摘要】In recent years , major progress has been made toward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glucolipotoxicity in the beta cell. However, the role of glucolipotoxicity is still debated. In fact , the beta cell's response to nutrient excess likely represents a continuum encompassing all stages of beta-cell compensation and beta-cell failure. In that sense, some of the early manifestations of glucolipotoxicity should actually be considered as a positive response. The combination of excessive levels of fatty acids and glucose leads to decrease insulin secretion, impaire insulin gene expression and beta-cell death by apoptosis. Finally , glucolipotoxicity contributes to beta-cell failure in type 2 diabetes. The most recent progresses i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which glucolipotoxicity induces beta cells mass expansion and function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reciprocity of glucose and fat in development of type 2 diabetes was chiefly explained.%现在关于高糖高脂对胰腺β细胞的毒性机制已经有了明显的进展,但还不完全清楚.实际上,β细胞响应过量营养物质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包括β细胞补偿和β细胞功能失调.在早期,β细胞应对高糖高脂的反应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而到后期,过量的糖脂会导致胰岛素分泌下降,削弱胰岛素基因表达量,并促进胰岛β细胞凋亡.最终对2型糖尿病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综述了近年来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在葡萄糖存在的条件下,脂肪酸对胰腺β细胞的损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重在说明葡萄糖和脂肪酸在2型糖尿病发展中的共同作用.【期刊名称】《生物学杂志》【年(卷),期】2011(028)003【总页数】4页(P70-73)【关键词】糖脂毒性;β细胞;损伤;机制【作者】郭莉霞【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药物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研究中心,重庆,40006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25关于胰腺β细胞功能失调与糖尿病之间关系的研究已经有 20年了[1]。

解偶联蛋白2的作用研究进展

解偶联蛋白2的作用研究进展
解偶联蛋白2的作用研究进展
肖二辉陈永平
解偶联蛋白(UCPs)属于一类载体蛋白,位于线粒体
内膜上。目前发现有5个同系物,包括UCPl一UCP5。它
炎的发生,并可产生一种适应性反应;但若UCP2上调 表达作用受抑制,则可能发生适应不良反应,从而对机 体造成损害[03。因此,UCP2既具有介导质子漏使ATP合 成解偶联,从而降低肝细胞生成ATP的效率、调解胰岛 素和瘦素分泌,减轻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及瘦素 抵抗对脂肪肝的作用、介导质子跨膜转运,减轻游离脂 肪酸的酯化,增强其B一氧化作用,减轻蓄积脂质的细 胞毒性作用、降低线粒体活性氧生成,有利于阻止
同时You同等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者腹膜内脂肪组织中 UCP2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体重者,提示腹膜内脂肪组
织中UCP2表达水平的降低在肥胖发生中可起到重要作
用。
平;核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可增强UCP2的表
达。

但Shen等叼f究发现,UCP2基因启动子一866G/A多 态性可能会增加向心性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发生的风险,尤 其在亚洲人群中风险较高。同时,suiR等的实验结果也表 明,UCP2基因Ala55Val纯合子突变也可能增加肥胖发生
A M.Nellessen U.et a1.Association betweem
polymorphisms in candidate genes and morbid Obes Relat Metab Disord.2001.25:¥19—21.
obesity【J】.Int J
【13】
Marx J Unrevaling the 296:686—689.
的风险。

UCP2与NAFLD 多项研究表明,肥胖、游离脂肪酸、活性氧、脂质过

解偶联蛋白2与衰老

解偶联蛋白2与衰老
u o e1 ae ntttl h a . s eil , e e trsac h w ta P at ia si h mc s fe eg p n cl r o oa y te sme E p cal rc n eerh s o h tUC 2p r cp t n te p eso n ry s l y i e
s ito sh p t dp s nirt n,a t b s y te ce i, sh mi ,rp d s n ijr n h y e2 da ee pr u u e ai a ioeift i i c la o ni ei ,a mslmss ic e a e e _ i nu ya d tetp ib ts o t h uo
[ 摘 要 ] 解 偶 联 蛋 白 ( n0p n mtn c )属 于线 粒体 内膜 上 的 一 类 载 体 蛋 白 ,其 生理 作 用是 消 除 线 粒 u cul g e ,u P i p i 体 膜 电位 ,使 物 质 氧 化 磷 酸 化 解 偶 联 ,从 而抑 制 二 磷 酸腺 苷 (dns ed hsht,A P aeoi i o a n p p e D )合 成 , 能 量 以 热 能 形 式散 发 。 研 究 发 现 u P 具 有 一种 质 子 漏 功 能 ,表 现 对 线 粒 体 呼 吸 链 上 活性 氧 (ec v 0ye pc s 0 ) 产 生 的调 控 c' r te xgnsei ,R s ai e 和 降 低 R s的功 能 。但 在 不 同 组 织 器 官 ,不 同代 谢 状 态下 u P 的 生 理 功 能 对 细 胞 的 影 响 不 完 全 相 同 。特 别 是 近 年 0 c' 来 的 研 究 发 现 ,u 参 与 了能 量 代 谢 、R s的 产 生 、 子 宫 内膜 退 化 、 衰 老 等 过 程 , 并 且 与 非 酒 精 性 脂 肪 肝 、 抗 肥 c 0

冠心丹参滴丸对缺血心肌AMPK-解偶联蛋白2的调控作用

冠心丹参滴丸对缺血心肌AMPK-解偶联蛋白2的调控作用

冠心丹参滴丸对缺血心肌AMPK-解偶联蛋白2的调控作用宋海英; 王培利; 刘剑刚; 王承龙【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9(017)015【总页数】5页(P2272-2276)【关键词】冠心病; 冠心丹参滴丸; 线粒体; AMP活化蛋白激酶; 解偶联蛋白2; 猪【作者】宋海英; 王培利; 刘剑刚; 王承龙【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10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 R285.5《中国心血管报告2018》指出,在我国心血管死亡率居首位,高于肿瘤等其他疾病,占我国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据此推算,目前我国冠心病病人近1 100万人[1],造成了严重的医疗负担和经济负担[2]。

冠心丹参滴丸由三七、丹参、降香油组成,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三七皂苷R1[3-4]、人参皂苷 Rg1[5]、人参皂苷 Rb1[6]、丹参酮ⅡA[7-8]、丹酚酸B[9]、隐丹参酮、丹酚酸Ⅰ[10-11]等。

本实验拟通过观察缺血心肌的线粒体内膜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及其通路的改变以评价冠心丹参滴丸对缺血心肌UCP2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1.1.1 实验动物 3月龄普通级巴马猪,雌雄不拘,体重18~23kg,由天津市百农生物繁育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1.2 实验仪器和药品 Ameroid缩窄环(美国Research Instrument SW),超声仪(荷兰 Philips EPIQ 7),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 Waters e2695-2489),光学显微镜(日本 OLYMPUS BX43),透射电子显微镜(日本 HITACHIH-7650),电泳仪(美国 Bio-Rad),荧光定量PCR仪(美国 Applied BiosystemsABI7500),AMPK 抗体(美国 santacruz sc-25792), pAMPK抗体(美国 CST 2535),冠心丹参滴丸(黑龙江中发实业集团),盐酸曲美他嗪片(天津施维雅制药), UCP2抗体(美国santacruz sc-652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偶联蛋白2的功能调控方式解偶联蛋白(uncoupling protein,UCP)是线粒体内膜的一类线粒体载体蛋白。

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UCP功能的异常与多种疾病关系密切。

UCP2是UCP的一种重要类型,现综述概括UCP2的主要功能调控方式以及这些调控的生理意义。

肥胖、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免疫失调等慢性疾病是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深入探讨这些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有效的防护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解偶联蛋白(uncoupling protein,UCP)属于一类存在于线粒体内膜的线粒体离子转运体家族成员。

近年的研究发现解偶联蛋白在前述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其本身的功能又受到多种机制的调控,现对这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1 解偶联蛋白概述线粒体是真核细胞内主要的供能细胞器,通过对底物的降解反应产生ATP。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质子电化学梯度将底物的氧化与A TP合成偶联起来。

但这种偶联并不是绝对的,质子可以通过线粒体内膜漏出(质子漏)而不引起A TP的产生,这个过程中一部分氧化产生的能量最后以热量的形式被消耗掉。

质子漏与解偶联蛋白相关联,通过允许质子进入线粒体基质的方式,解偶联蛋白使质子梯度下将,从而导致氧化呼吸链的解偶联以及热量的产生[1]。

最具特征性的解偶联蛋白为UCP1,UCP1在1978年被鉴定并在1988年被首次克隆。

UCP1表达于棕色组织,在寒冷和食物所导致的非寒战性产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

1997年,2种与UCP1相似的基因被克隆并分别命名为UCP2和UCP3。

随后又筛选出2种新的UCP1相似物,并被分别命名为UCP4和UCP5/BMCP[3]。

在各种UCP中,UCP2的组织分布最为广泛。

2 UCP2功能概述人类的UCP2基因定位于11号染色体,主要表达于脂肪组织、骨骼肌、脾、肺、胰腺的β细胞以及巨噬细胞。

虽然结构与UCP1相似,但是干扰、抑制UCP2的表达不会导致肥胖以及对寒冷敏感性的升高[4]。

关于UCP2是否参与对寒冷应答的研究结果不尽一致,一般认为它不是主要的产热调控因子。

但当特定的效应因子激活时,UCP2同样可以发挥促进产热的作用。

由于对偶联过程、活性氧产物(ROS)产生以及脂肪酸代谢等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影响,UCP2已经被发现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如糖尿病、肥胖、动脉粥样硬化、感染、衰老、肿瘤发生等。

例如UCP2能够抑制β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与Ⅱ型糖尿病有关[5]。

UCP2诱导质子漏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减少线粒体ROS的产生。

UCP2的高表达可预防氧化损伤,而抑制UCP2的表达则可在多种细胞类型中促进氧化损伤[6]。

此外,UCP2还通过缓解氧化应激抑制结肠癌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7]。

3 UCP2功能调控3.1 遗传多态性在加拿大魁北克开展的一项人群研究发现UCP2基因的3个微随体与能量消耗有关[8]。

此外,UCP2启动子866有一个G/A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

而该SNP被证实与血液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胆固醇水平有关[9]。

在Ⅱ型糖尿病患者,866-A等位基因携带者的胰岛素分泌能力比G等位基因携带者要低得多[10]。

在德国的高加索人中,携带同样等位基因的糖尿病患者神经病变发生危险性显著降低[11]。

而在中国人、马来人以及印度人,携带同样等位基因者拥有更高的腰/臀比,同时代谢性综合征的危险性也增高[12]。

虽然在女性韩国人866-G等位基因携带者UCP2的表达和转录水平都显著降低,同时具有更高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以及脂肪量[13],拥有866-G等位基因的澳大利亚高加索人却拥有较低的血清三酰甘油以及较高的胰岛素敏感性水平[14]。

另外,UCP2基因4号外显子第55个氨基酸位点的缬氨酸向丙氨酸(Ala55Val)的置换改变已被证实与肥胖有关[3]。

而在丹麦,与AA、A/V基因型携带者相比,VV基因型携带者拥有更低的解偶联活性以及能量消耗[15]。

在美国的印第安人中,携带同样基因型的个体拥有更高的代谢率、肥胖以及糖尿病危险度[16]。

这些结果表明UCP2基因的多态性与一些代谢相关疾病相关联。

3.2 脂肪酸在体内实验中,禁食、高脂膳食、婴儿吸吮、败血症以及链脲霉素所诱导的糖尿病模型中均伴随血液中长链脂肪酸水平的增高,这种增高可进一步诱导UCP2表达水平的增高。

而在体外研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n-9)和多不饱和脂肪酸(n-6、n-3)均可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原代培养的肌管、大鼠成纤维细胞系L6、大鼠胰岛素瘤细胞系INS-1、大鼠原代培养的脂细胞以及克隆培养的牛乳房上皮细胞中UCP2水平的增高[3]。

长链脂肪酸对UCP2转录激活作用的一个可能作用靶点是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eroxisomal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PPAR)。

在哺乳动物,已经发现3种PPAR基因,即PPARα、β/δ、γ。

他们在能量动态平衡的调控以及脂肪代谢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饱和脂肪酸可作为配体激活这3种PPAR。

此外,人工合成的PPAR配体也可以上调UCP2的表达[17]。

另一类长链脂肪酸可能的作用靶点是固醇反应元件结合蛋白(sterol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REBP),这是一个转录因子家族,能够通过与启动子的固醇调节元件(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s,SRE)相结合并进一步参与胆固醇和脂肪酸的合成。

目前,已知道有3种SREBP亚型,其中2种即SREBP-1a 和SREBP-1c均是由单个基因的表达产物通过不同的剪切方式产生,同时这2种亚型比第3种亚型对脂肪生成起着更重要的调控作用。

第3种亚型SREBP-2来自于另外一种基因的产物,与SREBP-1a 或SREPB-1c 相比,SREBP-2在胆固醇的生物合成方面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18]。

有2条信号通路被证实参与了脂肪酸对UCP2表达的调控,即5-AMP激活的蛋白激酶(5-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信号通路以及Sirt1信号通路。

AMPK在能量代谢的调节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如参与对脂肪酸氧化、葡萄糖摄取以及脂解作用等的调节[19]。

在生理状况下,脂肪酸通过β-氧化生成Co-A衍生物的过程中可诱导细胞内AMP 水平的增高,并导致AMPK信号通路的激活[20]。

第2种可能参与对UCP2调控的信号通路是Sirt1。

Bordone等[21]分析了啮齿动物的β细胞系MIN6 和INS-1,以及Sir1缺乏的小鼠,结果表明,胰腺β细胞的Sirt1直接与UCP2的启动子相连,抑制其基因表达,从而在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3 激素多种激素参与对UCP2的调节,如胰岛素、瘦素(Leptin)、脂联素(adiponectin)、生长素(ghrelin)以及甲状腺激素等。

胰岛素可以诱导人类脂肪组织以及大鼠骨骼肌细胞中UCP2的表达。

在培养的原代大鼠脂肪细胞,胰岛素可诱导UCP2基因以及蛋白水平的升高,并且这种升高趋势与葡萄糖的浓度呈正相关性[22]。

而在乳房上皮细胞,胰岛素负调控UCP2的表达[23]。

瘦素由ob基因编码并由脂肪组织释放,具有控制食欲、调节能量代谢、控制脂肪量等作用,研究认为瘦素可能通过与其同源性受体结合,作用于下丘脑或者皮层组织[24]。

在ob/ob小鼠腹股沟脂肪组织,瘦素可诱导UCP2以及其他参与脂肪代谢的基因表达水平的升高,如SREBP和PPAR[25]。

在大鼠,皮下给与瘦素可诱导附睾脂肪垫UCP2表达水平的增高[26]。

此外,通过腺病毒介导的瘦素过表达也可诱导胰腺β细胞以及皮下白色脂肪组织中UCP2表达水平上调。

在敲除瘦素受体基因的大鼠中,瘦素的上述效应被抑制[27]。

脂联素由脂肪组织所分泌,参与对食物摄入以及能量代谢的调控。

通过腺病毒介导的脂联素受体的高表达可诱导ob/ob小鼠UCP2的高表达并且促进肝脏组织中的β氧化。

反过来,在敲除了脂联素受体的小鼠中,UCP2的表达则受到抑制[28]。

生长素是由胃黏膜分泌的小分子脑肠肽,具有促进食欲的效应。

生长素可调节胰岛素的分泌、摄食行为以及能量代谢过程,同时生长素的这些效应是通过上调UCP2的表达实现的。

此外,生长素的上述效应至少部分是通过诱导周围组织和/或中枢神经系统中AMPK信号通路的激活实现的[29]。

上面提到的4种激素均可参与对AMPK信号通路的调控,此外,胰岛素、瘦素以及脂连素还可激活PPAR。

通过对人类UCP2基因启动子的分析,Oberkofle等发现该区域还有2个甲状腺激素效应元件(thyroid hormone response element,TRE)以及另外2个完整的E-box[30]。

同时,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或PPARγ共激活因子α(PGC-1α)所诱导的UCP2高表达需要TRE以及依赖于E-box的SREBP过表达所诱导的UCP2的上调。

即便啮齿动物的UCP2启动子区域不含有TRE,在培养的大鼠原代脂肪细胞,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仍然可以激活UCP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22]。

3.4 谷氨酰胺谷氨酰胺是一种被发现参与胰岛素分泌调控的氨基酸。

培养基中的谷氨酰胺可以诱导UCP2蛋白的翻译,并且这种诱导作用呈浓度依赖性。

当培养基中缺乏谷氨酰胺时,则UCP2蛋白的翻译受到抑制,原因是因为5端非翻译区域存在着一个由36个氨基酸所组成的短的上游开放阅读框(upstream open reading frame,uORF)。

当谷氨酰胺存在时,则uORF 对翻译的抑制作用消失[31]。

3.5 氧化产物内源性和外源性的超氧化物以及脂质过氧化物例如羟基壬烯醛(hydroxynonenal,HNE)均能够激活UCP1、2、3的解偶联作用[32]。

此外,ROS及其产物诱导的UCP2表达上调可在细胞内形成一个负反馈环路减少ROS的产生从而发挥细胞保护作用[33]。

UCP2感受并抑制线粒体ROS产生的能力还使它参与了对一系列的氧化-还原敏感的细胞信号通路的调节。

在肝脏再生过程中,氧化应激所诱导的UCP2的表达上调是限制p38活性的必要条件[34]。

在牛主动脉的上皮细胞,UCP2介导了AMP信号通路对软脂酸盐所诱导的ROS产生以及p38活化的抑制作用[35]。

此外,UCP2还可调控ROS所诱导的NF-κB的应答,后者作为一种多功能的转录因子参与了免疫以及炎症反应、细胞生长以及凋亡过程中的多种基因应答[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