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2 原始的农耕生活人教版知识点练习第六篇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重要知识点默写》总结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2 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1.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的证据: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
和均发现于我国。
2.原始农业起源的意义:随着农业的起源和初步发展,人类开始了定居生活,
,制作陶器,饲养家畜,原始社会的得到提高。
原始农业为古代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3.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对比:
(1)相同点:都从事生产;都过着定居生活;都使用石器;都制作陶器。
(2)不同的主要原因:不同。
4.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下游和淮河中下游地区,距今约6300—4500年。
大汶口文化晚期,制陶技术有较大发展。
同一群体内部已经出现了,加快了迈向文明社会的步伐。
1。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原始农业与村落生活岳麓版巩固辅导八十一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课原始农业与村落生活岳麓版巩固辅导八十一第1题【单选题】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优劣B、原始农业的发展C、氏族公社的形成D、学会建造房屋技术【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的根本因素是( )A、饮食习惯B、劳动工具C、自然条件D、劳动技术【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青铜器②陶器③石器A、①②③B、③②①C、③①②D、②①③【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如图所示属于干栏式房屋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这里的房子都没有窗户,由于时间久远,房屋都看不见了,但他们建造房屋时留的柱洞、灶洞、门槛,以及半地穴式的结构都还清晰可见。
”材料中的“这里”是( )A、北京周口店遗址B、元谋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房屋样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A、饮食习惯B、劳动工具C、自然环境D、劳动技术【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是( )A、半地穴式房屋B、干栏式房屋C、楼房D、山洞【答案】:第9题【单选题】下面哪些发现与半坡原始居民有关( )①发现了粟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②发现了水稻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③发现了纺轮,证明已会纺线、织布、制衣④发现陶器上有一些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⑤半地穴式房屋A、①②③⑤B、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10题【判断题】黄河流域的河姆渡遗址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目前发现最早的栽培粟类遗存距今约9000﹣7000年。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设计 岳麓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设计岳麓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半坡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主要的历史信息,加以初步分析。
3教育目标: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的农耕生活教学难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的农耕生活教学思路观察与比较,讨论与探究复习与提问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生活1地点长江流域的浙江2时间约七千年前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耒4农作物水稻5定居生活干栏式房屋6原始饲养业猪7原始手工业陶器玉器二、半坡原始居民指导阅读复习提问:1导入:我国现在生产的农作物由那些?(水稻、小麦)那么远古人类是靠什么手段来获取事物2讲:古老的神话,神农氏,教人耕种。
从此有了农耕。
(书7页提示)3介绍、分析、提问三阅读课问提示思考比较;回答老师的提问讨论:远古时人类采集食物会遇到什么困难?1快速阅读思考我国原始农耕的代表性遗址有那些?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地点黄河流域的陕西2时间约四五千年前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4农耕作物粟5原始手工业陶器纺轮三、大汶口原始居民1时间:约四五千年2地点:山东3生产工具:石镰石锄4原始手工业:黑陶白陶5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课时小结:同学们了解了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大汶口居民农耕生活。
了解生产工具的进步,带动了原始农业的发展。
有带动了原始饲养业、制陶和纺织的出现。
在人们的生产、生活种,原始的艺术也开始萌芽了。
个典型代表:a河姆渡居民b半坡居民c大汶口居民(时间、地点、劳动工具、农作物、手工业、饲养业、其他)4讲:私有财产的出现必然会造成贫富分化。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5强调: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6课时小结:自由发言,说出本课的知识要点。
2河姆渡与半坡原始居的异同?3拓展想象生活在原始农耕时代的男人、女人和老人会有时么劳动分工?4思考:贫富分化出现在什么时期,为什么会引发这种变化?5动手写一段小文章原始的居民一天是怎样度过的?6完成目标板书设计2 原始的农耕生活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生活1地点长江流域的浙江2时间约七千年前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耒4农作物水稻5定居生活干栏式房屋6原始饲养业猪7原始手工业陶器玉器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地点黄河流域的陕西2时间约四五千年前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4农耕作物粟5原始手工业陶器纺轮三、大汶口原始居民1时间:约四五千年2地点:山东3生产工具:石镰石锄4原始手工业:黑陶白陶5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思路设计本课重点是我国的农作物粟和水稻,及南北方的差异,运用观察与比较,讨论与探究的方法,学生好奇,观察细致。
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课件】
二、先民家园
(二)仰韶文化的代表——半坡
仰韶文化时期是原始氏族社会的大发展时期。
• 仰韶文化发现了多处公共墓地,墓葬规模和随葬品无显著 差别,氏族成员之间地位平等,没有明显阶级分化。
河 南
河南灵宝西 坡遗址的大
灵
房子,可能
宝
是氏族首领
西
居住或处理
坡
事务的场所。
遗
址 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发现的大房子复原图
(一)稻作农业的代表——河姆渡
原始畜牧业
出土的陶猪
遗址中出土的猪下颌骨、狗面骨
刻有猪纹的陶盆
二、先民家园
(一)稻作农业的代表——河姆渡
原始手工业
玉器
陶器
漆碗
骨哨
双鸟朝阳纹象牙雕刻器
二、先民家园
(二)仰韶文化的代表——半坡
根据教材第12页,完成表格
距今约6000年 黄河流域陕西西安 半地穴式圆型房屋
饰品,甚至还有透雕刻花的骨梳和象
牙雕筒等工艺品。它们与葬在同一墓
地而几乎一无所有的墓葬形成鲜明的
对比……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所处时间 距今约6300-4500年 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于黄河下游
和淮河中下游地区 主要特征 制作出较为精致陶器
大汶口文化 涡纹彩陶壶
大汶口文化云 雷纹彩陶釡
三、满天星斗
3.
陶猪
有了固定
4. 的食物、
用品来源
陶罐
陶灶
定居生活
聚落发展
开始制作使用陶器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 发明。远古先民在生活中发
现泥土有可塑性,经过火烧后 会变得坚硬。于是,他们把用 泥捏成的容器放在火堆中烧,
最早的陶器出现了。陶器的 制作和使用,对人类的生 活有重要意义。
2024秋季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课件
自己的活动来丰富生活,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 在原始农业、手工业、家畜饲养业相继得到一定的发展之后,人类所创造的社会财富就日渐丰
富……氏族首领往往就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权力,想方设法化公为私……氏族社会的公有制便遭到破坏,私
有制便产生,进而导致阶级的产生。一旦阶级和阶级矛盾在氏族社会中出现,人类社会的历史,便开始向
考古学家还发现多处 仰韶文化的公共墓地, 其墓葬规模和随葬品 数量看不出显著差别
氏族成员之间地 位平等,没有明 显的贫富分化
山东章丘焦家遗址 出土的大汶口随葬 品——成套陶器
当时同一群体内部 已经出现了贫富分 化,加快了迈向文 明社会的步伐
拓展延伸:阅读材料,探究中华文明的起源。
材料一 原始农耕的出现,使我们的先人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人类第一次通过
半坡人生活的黄河流域,冬季较冷,夏季较热,河 流较少,半地穴式房屋冬暖夏凉,有利于防寒保暖。
学习任务三
比较河姆渡人与半坡人
河姆渡人
半坡人
生活年代 生活地点 地处流域
距今约7000年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长江流域
距今约6000年 陕西西安半坡村
黄河流域
不同点
原始 农作物 农业 农具
原始畜牧业
水稻 磨制石器,骨耜 以猪、狗为主
房屋建筑 干栏式建筑、木结构水井
粮食作物 生产工具 家畜饲养
生活用具
水稻 骨耜
以猪、狗为主 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 骨哨;象牙雕刻、漆器
学习任务二 房屋建筑——干栏式建筑
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是中国最早 的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 了重要影响
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优秀教案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1.内容标准内容要点: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原始农业。
认知提示: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解读: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两种不同风格的农耕文化。
半坡的半地穴式房屋和河姆渡的干栏式房屋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我国发现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栽培粟,这些都体现了原始农耕文化的丰富内涵。
原始农耕文化的产生,是人类向文明社会过渡的重要里程碑。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人的生活特点,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及其重要意义。
初步学习对具体历史资料进荇归纳、概括、分析、比较,得出历史结论的历史思维方法。
过程与方法:识读《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和《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复原图》,.形象地掌握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房屋的特点;通过概括、比较,弄清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生活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表现出来的智慧与取得的成就,产生崇敬之情,从而达到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认同和尊重。
二、教材分析半坡遗址的发现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原始农业的发展原始农业的兴起知识结构2.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本课主要有三部分内容: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原始农业的发展。
前面两个子目与第三子目之间,是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概括关系。
前两个子目之间是并列关系,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分别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
讲述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是为讲述原始农业的发展作铺垫。
原始农业的发展是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的落脚点。
半坡居民住着半地穴式房子,会制作精美的石器、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主要种植粟、白菜等,饲养猪、狗等家畜。
河姆渡人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人工栽培稻;他们住着午栏式房子,过着定居的生活;已会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
由点窥面,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都已经开始了原始农业生产,我国原始农业逐渐形成。
2022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习题课件人教
文化类型。下列哪一文化遗址最可能是考古学家研究仰韶
文化类型的对象( C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7.【2020·恩施】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下列考古发现中,可以用于研究半坡居民生产生活状况的 是( C )
8.【唐山路北区期中】半坡遗址出土了大量农具,并发现了 200多个贮藏了食物、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的窖穴(如图), 这表明半坡人过着以__A____为主的定居生活。( )
A.彩陶 B.白陶 C.黑陶 D.青铜器皿
【点拨】本题应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半坡出土”“陶器” 分析,半坡居民制作的是彩陶,符合题意的是A。
【答案】A
12.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中国先民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 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工具说进步】
(1)请指出图一、图二分别是什么原始人类或原始居民使用的 生产工具。这些生产工具分别是采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图一是北京人使用的生产工具;图二是河姆渡人使用的 生产工具。 图一是打制而成的;图二是磨制而成的。
洞穴中的祖先 定居时代的祖先
②④⑤ ①③
任务二【分析论证】 (2)根据下列图文资料,结合史实,完成探究问题。(两个问题
须分别作答)
材料 在北京人居住的岩洞里,科学家们所获的大量化石和 石器,为古人类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价值极高的研究资料, 有助于我们较为清楚地了解北京人的劳动和生活。
问题一:结合上述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从体质特征、使 用工具、用火、人与人的关系等多角度举例说明北京人是怎样 向现代人进化的。
【答案】A
7.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与世界其他文明相比, 中国历史记载最为完整,历史遗存最为丰富。今天,我们 就进行一次“远古祖先的拜访”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 列探究任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29张PPT
考古镜头二:农作物
半坡遗址出土的粟及陶罐
粟性喜高温,耐旱
考古镜头三:家畜
结论: 半坡原始居民开始饲养家畜; 猪在其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半坡遗址出土的猪骨
考古镜头四:生活工具 飞石索是怎么操作的?
②飞石索 ③陶球、石球
①半坡出土的骨制箭头、渔叉和渔钩
考古镜头五:陶器
主要原因是南北方的气候和自然环境的不同
对比这两个地区的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情况,你能得 出哪些共同的特征?
聚落
饲养家畜
种植农作物
使用磨制工具
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长江
黄河
半坡遗址
河姆渡遗址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证实,在距 今5000年,长江淋雨和黄河流域 进入了早期文明社会,请同学们 课后查询资料谈谈你对“中华五 千年文明”的认识。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结论:
陶猪
河姆渡居民 已经开始了原始畜牧业。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
狗头骨
猪下颌骨
考古镜头四:房屋
请问这种房屋有什么优点?
河姆渡原始居民干栏式房屋想象图
➢ 此种建筑通风防潮,也防 蛇、虫、洪水、等的侵害;
➢ 具有有效地利用空间、一 房多用的效能。
考古镜头四:房屋
河姆渡人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结论: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水稻。
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
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稻谷
水稻遗存
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
考古镜头二:农业工具
石凿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2 原始的农耕生活人教版知识点练习五十一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2 原始的农耕生活人教版知识点练习五十一第1题【单选题】下列考古成果反映了哪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形( )粟遗存钻孔石斧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人面鱼纹彩陶盆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面哪些发现与半坡原始居民有关?( )①发现了粟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②发现了水稻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③发现了纺轮,证明已会纺线、织布、制衣④发现陶器上有一些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曩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古书里讲述我国远古生活情况的一段话,你觉得和下列哪一原始居民的生活最符合(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和半坡人D、元谋人【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下列遗址中,可为这一结论提供证据的是( )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随着氏族聚落时代原始农业的出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竭泽而渔”成为主要生产方式B、开始走向定居生活C、按血缘关系组成生活集体D、促进了家畜饲养业的产生【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吃水不忘打井人,最早能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水井的原始居民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列为五谷之首。
袁隆平先生成功培育出优质杂交水稻,为人类解决“温饱”问题作出重大贡献。
目前已知水稻种植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地区?( )A、黄河中游B、长江下游C、珠江三角洲D、辽河流域【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某历史纪录片《半坡原始居民》,介绍了半坡人生活的历史信息。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设计说明原始社会时期,农业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祖先开始了定居生活,这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奠定了物质基础。
本课重在让学生了解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知道新石器时代的历史遗存,理解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采用阅读材料、归纳概括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原始农业和人类文明的形成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了解我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2.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等基本史实,知道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特点。
3.通过研读教材,并结合考古遗址,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归纳河姆渡人与半坡人的不同之处。
4.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重点难点重点:河姆渡人、半坡人的农耕生活。
难点:原始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史料研读法、讲授法等。
资源与工具(一)资源1.拓展阅读:《中国简史》(书目)。
2.影视作品:《二十世纪中国重大考古发现》(纪录片)。
(二)工具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教师让学生观看纪录片《二十世纪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中有关河姆渡大发现的片段,使其初步了解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知道河姆渡、半坡、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等文化遗存的发现,对研究人类文明形成产生的影响。
二、预习检查1.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表现有哪些?2.说说稻作农业的代表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3.说说粟作农业的代表半坡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4.说说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呈现的特征。
三、学习任务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顾,上节课我们学过的古人类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取食物的?学生回答:采集、狩猎、渔猎。
教师提问: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旧石器时代的人,仅靠大自然提供的食物生存,作为食物的“采集者”,你遇到了哪些困难?学生回答:受季节变化和天灾的影响很大;食物不充足,采集的食物数量有限;打猎时,生命常常受到威胁;没有固定的住所,经常要为了获取食物而搬家;等等。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知识点练习[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知识点练习[含答案解析]六十六第1题【单选题】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的根本因素是( )A、饮食习惯B、劳动工具C、自然条件D、劳动技术【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有些陶器会莫明其妙的出现裂纹,甚至会掉皮(釉),其原因主要是( )A、原泥质量差B、釉的质量差C、火候不够D、泥和釉的收缩系数不一致【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在远古的农耕时代,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主食最有可能是( )A、水稻B、粟C、小麦D、玉米【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都是人类使用的器物,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B、③②①C、③①②D、②①③【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图是河姆渡居民房屋复原图,它说明河姆渡居民( )A、种植粟B、普遍使用打制石器C、过着定居生活D、使用陶器【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
我国原始农耕时期遗址包括( )①北京人遗址②半坡遗址③元谋人遗址④河姆渡遗址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发生在我国原始社会的大事,按先后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农耕已是人们主要的生产活动②制作弓箭、烧制陶器③使用天然火④人工取火A、③④②①B、②③①④C、④③①②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正在央视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讲述了从远古时代赖以充饥的自然谷物到如今餐桌上丰盛的,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个异彩纷呈,变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现在人们面前,使人们有滋有味地认知古老的东方国度。
关于食物的记忆,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一种记忆,我们对米饭的记忆,最早可以追溯到( )A、北京人B、河姆渡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农耕生活
此蝶形器不仅反映了当时的象牙工艺水准,更为 研究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堪 称旷世珍宝。
天然漆
河姆渡出土“朱漆碗”
河姆渡人懂得 使用开然漆。
1977年河姆渡遗址出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木 质、敛口,呈椭圆瓜棱形,圈足略外撇。外壁均有 一层朱红色涂料(剥落较甚),微有光泽。它的发 现,说明至少在六、七千年之前,我们的先民已将 天然漆用于装饰生活器具的表面。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
粟
植粟和蔬菜的国家,
半坡遗址出土的菜籽和粟 粟(谷子)性喜高温
的朽粒
,耐旱。
家畜饲养
半坡原始居民 饲养猪和狗等家畜。
1955年半坡出土的猪骨
狗下颌骨
彩陶典型代表
陶器
人面鱼纹彩陶盆 鱼纹彩陶盆
鹿纹彩陶盆
半坡人制作陶器,最具特色 的是彩陶。 彩陶的纹饰有动植物,多为 几何图案。
陶器
纺织
骨针、骨梭
半坡出土 的陶纺轮
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已经会从事简单的纺织、
制衣。
将纤维捻合成纱的过程称为纺 用以下坠转动的重物称为纺轮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1.原始农业的兴起过程
⑴时间 ⑴水稻:在中国南方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最 早的人工栽培稻。遗存距今约10000年。 ⑵粟: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目前发现 最早的栽培粟类。遗存距今约9000年一7000年。
河 姆 渡
一、河姆渡人的生活 遗
址
1.发现地点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2.距今年代
约7000年左右
3.代表类型
河姆渡
南方长江流域 原始农耕生活
河名姆渡称文化:遗干址 栏式房屋
优点:
原始农耕之一居通 人住风 ,防下情潮面况,养上牲面畜住。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第 2 课 原始农耕生活中图版知识点练习第三篇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2 课原始农耕生活中图版知识点练习第三篇第1题【单选题】假如你生活在半坡氏族公社时期,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将猪腿剁下,你使用的工具应该是( )A、打制石器B、纺轮C、磨制石器D、渔叉【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中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发现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位于我国的( )A、闽江流域B、淮河流域C、长江流域D、黄河流域【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图是一种简单的乐器骨哨,最早发明这种乐器的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某班同学进行主题研究,根据提供的三个关键词可以判断,横线上应填入( )A、山顶洞人B、半坡人C、河姆渡人D、良渚人【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黑陶最早出现在什么地方( )A、陕西半坡B、浙江河姆渡C、北京周口店D、山东历城龙山镇【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将收集了下列图片构成一组。
它们所反映的原始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属于(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表现是( )①会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③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④会制造陶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据考古发现,约6000年前,就已经种植粟的居民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南方地区气候潮湿闷热,在远古时代有哪一远古人群建造干栏式房屋,为自己提供一个比装舒适的居住环境(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水稻和粟的种植是远古人类生活史上史无前例的飞跃。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2 原始的农耕生活人教版习题精选八十三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2 原始的农耕生活人教版习题精选八十三第1题【单选题】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是( )A、半地穴式房屋B、干栏式房屋C、楼房D、山洞【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很多同学平常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
请你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我国先民中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以下古人类最早有可能享受米饭的是( )A、元谋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居民【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
下面哪一项不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A、农作物种植B、家畜饲养C、城市的出现D、磨制工具【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穿越时空隧道,去体验半坡人的原始农耕生活。
你不能够体验到的是( )A、吃上用陶器盛着的煮熟的猪肉B、穿着麻布缝制的衣服C、用石刀收割农作物水稻D、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中【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在粮食种植和房屋建筑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自然条件不同C、地域生活习惯不同D、生活时代不同【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文物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
以下文物反映了当时( )A、农业初兴B、聚族而居C、采集狩猎D、贫富分化【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人住在以木桩插入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的房屋,其复原图是( ) A、B、C、D、【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吃水不忘打井人,最早能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水井的原始居民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的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B、农耕文明C、神话传说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如图,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是五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2 原始的农耕生
活人教版知识点练习第六篇
第1题【单选题】
南充五中初一学生国庆期间来到浙江某遗址博物馆进行水稻文化内容参观,此博物馆位于(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这是最近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
历史上,我们祖先最先能够吃到米饭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农耕文明
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神话传说
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记者2014年10月ll日从农业部获悉,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超级稻第四期攻关项目获得重大突破,创造了亩产1 026.7公斤的新纪录。
我国古代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
A、山顶洞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
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农耕文明
B、神话传说
C、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电视剧里有讲述半坡居民生活的四个镜头,你认为其中的哪个镜头是错误的( )
A、用火把肉烧成熟食用
B、使用陶器器皿装水
C、穿着麻布缝的衣服
D、使用铁制的农具劳动。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的房屋结构是( )
A、半地穴式
B、干栏式
C、洞穴
D、楼房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促使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使用陶器
B、农业的发展
C、能建造房屋
D、火的使用
【答案】:
【解析】:
第9题【判断题】
判断以下史实的正误。
距今约70—20万年,已经学会使用火的是山顶洞人。
河姆渡原始居民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
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战中大败蚩尤。
A、正确
B、错误
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商王朝一座遗址——二里头遗址
【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距今约______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______余姚河姆渡村。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开始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______,种植粟的原始居民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2题【问答题】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在中国古代史有充分的体现。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自古以来,人类通常是逐水草而居,时至今日,大量人口集居的城市都是依水而建。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资源,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
材料三“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净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梁惠王上》材料四
(1)材料一中分别为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影响两处房屋结构不同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2)材料二中在远古时期采用疏导方式成功治水的英雄人物是谁?战国时期和谐利用水资源的典范工程是什么?这一工程又是由谁主持修建的?(3)材料三中孟子的思想已经渗透了对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观点,在政治方面,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4)结合材料四,指出促使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答案】:
【解析】:
第13题【综合题】
下面是两幅古代房屋的复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图A和B房屋样式的名称。
最早建造A,B房屋的分别是哪里的居民?
中国古代原始居民房屋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4题【综合题】
早在中华文明起源时期,我们的祖先已经在黄河边生息劳作,繁衍发展。
请你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
为什么中国人常常称自己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
继黄帝以后,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的产生采取什么制度?
你认为黄河流域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拥有怎样的地位?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写出图A,B房屋样式的名称。
最早建造图A、B房屋的居民分别是哪里的居民?
生活在A,B两处的人们的生活分别有什么特色?
图A,B房屋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