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现代化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农村现代化的两条道路

(提纲)

张文茂

从农村现代化的视角来研究我国的现代化道路问题,是我多年来的一个尝试。对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研究,完全可以折射出整个国家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

和不同的社会结果。然而,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入,我越来越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体系,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多,还不能一下子全部展开。这里展示一下整体框架,希望有识之士共同探讨。

一、社会主义的农村现代化道路

按照毛主席关于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论述和后来

的实践,我将社会主义的农村现代化的规律概括为三大历史阶段、四大发展趋势和三个一批解决农民问题这样一组论断。这条社会主义农村现代化道路的核心是在农村坚持集体经济体制和组织形式。

(一)社会主义农村现代化必须经历三大历史阶段:

1、农业经济为主的发展阶段;(50-70年代)

2、农村产业革命阶段(农村工业化阶段80-90年代);

3、城乡统筹的一体化发展阶段;(新世纪以来)

这里没有按照现实中实际执行的路线和政策的变化来

划分,而是按照经济社会的客观进程和趋势得出的结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路线和政策的正确与否,恰恰应该放在经济社会客观演变趋势的背景下来判断。一个时期的路线和政策正确与否,主要看是否适合当时的历史条件,是否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这是一条毛泽东开辟的中国农村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体制上是由合作化、集体化到人民公社化,由农业学大寨的农业基本建设到社队企业,到公社工业化,再到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城乡二元结构逐渐消亡,最终完成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

(二)农村现代化的四大基本趋势

农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历史阶段主要是解决粮食问题,是解决吃饭和温饱的问题,当然也是为国家工业化奠定稳定的农业基础和提供原始积累。当这一阶段的历史任务基本完成以后,农村的现代化进程会逐渐全面展开,这就表现为以下四大基本演变趋势。

1、农业内部的产业分化和产业化趋势。由多种经营向多种产业分化,进一步形成区域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建设产业化体系,提高农民的产业化组织程度。

2、农村的产业结构变革和工业化发展趋势。也可以称为农村产业革命阶段。以轻工业和为农业服务的机械工业为主的社队企业的发展和集中建设产业园区,成为农村工业化的主要特征,使农村进入产业革命阶段。毛泽东称之为“公社工业化”,是国家的、城市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进程在农村的拓展和延伸。

3、农村的城镇化发展趋势。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必然导致经济和产业结构的根本变化,导致农业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和人口的城镇化集聚,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农村开始出现城镇化集聚趋势。

4、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与国家的、城市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发展相互补充、渗透,农村城镇化发展不断提升农村的社会发展水平,最终在国家城乡统筹的基础上走向城乡一体化。

这四大趋势的演变方向,完全取决于公有经济是否占主体和居于主导地位;而人民公社体制正是完成这一农村现代化历史任务的体制支撑和组织保证;以农业适合家庭经营为理由解散人民公社,在理论上是非常荒谬的。原因在于完全

没有看到农业的现代化与农村的工业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

整体。

公社工业化的深远意义是什么呢?

1、公社工业化是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新阶段;

2、公社工业化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3、公社工业化是农村集体经济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4、公社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转移劳动力、积累资金、集体经济内部的以工补农等)

5、公社工业化是农民城镇化转移和集聚的根本动力,是避免农村工业化“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体制保障;

6、公社工业化使农村形成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公共服务中心,带动整个传统农村的社会结构转型。

(三)“三个一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我国农民的出路在哪里?基本上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解决:

1、城市化转移一批。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城市扩张到的农村地区的城市化转变;一是农民进城的市民化。前者表现为农民以集体经济为载体的整体转型,后者表现为农民个人身份的农转非,是退出农村集体经济和土地权益的市民化。

2、城镇化集聚一批。表现为农村地区由于工业化发展导致的经济和人口的集中、集聚,传统农村转变为小城镇。如华西、南街、南山集团等。按一般规律更多的应该是乡镇中心区域成为城镇化集聚核心。

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升一批;主要也有两个方面:一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即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社会结构的变革;一是农业的产业化组织建设,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农民的产业化组织程度,是农业的产业升级问题。

二、向资本主义蜕变的农村现代化的演变过程

1、农业经济为主的发展阶段,被基本否定和抹黑。理论上表现为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反对农业合作化,反对公社化,主张发展富农经济。

2、农村产业革命或农村工业化阶段,被导向私有化。最严重的事件是两个:一个是解散人民公社,一个是农村集体企业的私有化。

3、与帝国主义经济体系接轨,导致经济殖民化和农业资本主义化,是现阶段的主要特征;从制度和体制变迁的角度看,60年的发展轨迹的主题词,可以概括为集体化、私有化和殖民化。

问题出在第二阶段,即农村工业化初期解散人民公社,到90年代又将集体企业几乎全部私有化;从根本上说,新中国历史上的发展问题不是出在改革前的农业上,(人民公社时期确有极左思潮的影响,公社体制也确有需要改革的方面,此处不专题讨论)而是出在后来的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上,出在整个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向资本主义的转向上;而资本主义的工业化的致命点在于解决不了、消化不了农民问题。

三、现阶段农村现代化矛盾斗争的焦点

1、要不要强化乡镇层次的统筹功能和统筹能力?如何走出“户自为战、村自为战”的一盘散沙的困局?

2、是土地自由化流转还是土地承包关系的调整?如何遏制资本圈地运动?

3、资本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谁是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主体和主导?

四、对未来走出困局的思考

就三农问题内部来说,有以下几点:

1、建设农业产业化体系和提高农民的产业化组织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