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 《全球新闻传播史》读后感

合集下载

新闻传播类考研书目

新闻传播类考研书目
《新闻采访学(第二版)》蓝鸿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新闻写作精要》高钢 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 2005
《新闻编辑学》蔡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新闻评论教程》秦珪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新闻评论教程》马少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王振业等 武汉大学出版社
《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 高等教育大学出版社
《广播电视辞典》赵玉明等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外国新闻史教程》李磊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媒介批评》雷跃捷 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史要览》王振业等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相关专业
《传播学总论》(第二版)胡正荣 清华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第二版)》陈力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变革传媒——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喻国明 华夏出版社 2005
《解析传媒变局》喻国明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2
《传媒影响力》喻国明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3
《传媒经济学、机构与受众》 (英)泰勒(Taylor,L.) (英)威利斯(Willis,A.)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文化研究导论》 陆扬 王毅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 (美)凯瑞 华夏出版社2005《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 [英]约翰?斯道雷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传播学概论——21世纪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 周庆山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传播学概论》 吴文虎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新闻传播学推荐书目

新闻传播学推荐书目

新闻传播学推荐书目1.《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开明出版社,1993。

2.《宏观新闻学》,刘建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3.《新闻学新论》,孙旭培,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

4.《西方新闻理论评析》,徐耀魁主编,新华出版社,1998。

5.《新闻学导论》,李良荣,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中国现代广播简史》,赵玉明,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7。

7.《中外广播电视史》郭镇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8.《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徐培汀、裘正义,重庆出版社,1994。

9.《传播科技纵横》,闵大洪,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10.《华夏传播论》,孙旭培主编,人民出版社,1997。

11.《报人张季鸾先生传》,徐铸成,三联书店,1986。

12.《美国新闻史》,[美]埃默里,新华出版社,2001。

13.《天下风云一报人——索尔兹伯里采访回忆录》,[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0。

14.《普里策传》,[美]斯旺伯格,新华出版社,1983。

15.《西方新闻界的竞争》,[美]约翰·霍恩伯格,新华出版社,1985。

16.《权利的媒介》,[美]赫伯特·阿特休尔,华夏出版社,1989。

17.《怎样当好新闻记者》,[美]杰克·海敦,新华出版社,1986。

18.《风云人物采访记》,[意]法拉奇,新华出版社,1988。

19.《记者生涯——现代美国新闻业务漫谈》,[美]钱塞勒等,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

20.《美国电视明星》,[美]芭芭拉·马图索,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8。

21.《全能记者必备》,[美]朱立安·哈瑞斯等,中国新闻出版社,1988。

22.《现代新闻评论学》,胡文龙,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23.《报纸编辑学》,郑兴东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24.《不要这样写——对百篇新闻写法的商榷》,郑兴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新闻学硕士

新闻学硕士

北京大学新闻史论(614)+新闻实务(847)<跨考胜经>全套考研资料第一部分历年真题及答案1-1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01-2003年新闻学基础知识,2002年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2001-2006年新闻学,暂无答案。

(本项不单卖,购买全套赠送此项)注:该专业近几年学校官方不出售历年试题,最新真题更新请大家关注跨考考研论坛,真题会随时在网站更新,大家下载即可使用。

第二部分专业课笔记、讲义等内部资料2-1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笔记。

本科生课堂笔记,手写版,共27页¥402-2《外国新闻史》笔记。

本科生课堂笔记,手写版,共50页¥502-3《新闻事业简史》笔记。

本科生课堂笔记,手写版,共28页¥402-4中国新闻史辅导笔记。

手写版,共56页¥60注:报名辅导班请登录跨考网进行详细咨询。

全套资料包含以上所有资料,套餐优惠价:¥168指定参考书目此科目没有提供参考书目适用学院/专业——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050301)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史论(612)<跨考胜经>全套考研资料第一部分历年真题及答案1-12000年-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由于出题老师固定,历年真题参考价值很大。

该专业近几年学校官方不出售历年试题,最新真题更新请大家关注跨考论坛,只要收集到我们即会在网站更新,大家可下载使用。

第二部分专业课笔记、讲义等内部资料2-1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史本科生笔记。

出题老师授课,非常全面和清晰。

手写版,共29页¥402-2新闻传播考点精要汇集。

内部参考资料,介绍了传播理论考点、外新史考点等众多考试点。

打印版,共39页¥402-3外国新闻史复习要点。

陈立丹版《世界新闻传播史》复习要点,条理性好,重点突出。

打印版,共17页¥302-4新闻史硕士课程大纲。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史研究生资料,硕士课程同样为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的重点,内容详实,包括中国史和外国史两部分,主题分明。

打印版,共58页¥352-5新闻学重点笔记。

媒介发展史

媒介发展史


二、口语与口语文化 荷马问题与人类的因果倒置
一个盲诗人,如何能够背诵数以万行计的荷马史 诗 中国的三大史诗《江格尔》(蒙)、《玛纳斯》 (柯尔克孜)、《格萨尔王传》(藏、仲堪)







口语产生的原因: “汪汪”理论言语是通过模仿自然界的声音而产生的。如狗叫、雷 鸣、波涛等。 “感叹”理论言语是在表现感情的过程中偶然产生的。如疼痛、高 兴、害怕、满意等。 “唱歌”理论言语是从原始的没有言语的,用以传播感情和欢庆事 件的歌声中演变出来的。 “哟-嗨-嗬”理论言语是由原始人使劲发出的呼噜声演变而来的。 如在求偶、惊恐或攻击时,原始人发出的本能的声响。 “约克-约克”理论言语是由原始人在遇到特别重要或特别兴奋的事 件时偶然发出的声音演变而来的。如一个逐渐具有人的特性的动物 在咬美味的蛤蜊时偶然发出了“约克”的声音,从此,他的记忆中 就把“约克”与蛤蜊或某种好吃的东西联系到了一起。




三、媒介史的分期 前大众传媒时代 口头传播 符号传播 文字传播 大众传媒时代 印刷传播、电子传播 新媒体时代


四、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决定论 媒介环境学的观点 发展传播学的观点 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 互动论:芝加哥学派
关于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使用的思考

一、前口语传播时代 身体语言 图像语言 记号


二、电影传播的特征 电影是第一种具有复制特征的大众艺术 画面的转瞬即逝 剧场效应:电影诉诸人的情绪,导致了自觉意识 的削弱,这与戏剧有着本质的不同。


三、电影与受众 1896年4月,在纽约的一家名为考斯与拜尔堂的 戏院中,在美国历史上首次举行了商业性的电影 放映。到了这一年的夏天,电影这一新奇的玩意 儿已经走进了全美的戏院、剧场、游乐园甚至教 会团体中。当时的电影,长度约为15分钟,每天 一部,从早放到晚,只需要几美分。有人干脆把 这时的电影院形象地称为“镍币影院”。 电影收看与社会区隔 社交性收看 电影与暴力的问题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必读书目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必读书目

⽂化产业管理专业学⽣必读书⽬⽂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议必读书⽬[1]花建.⽂化产业竞争⼒.⼴州:⼴东⼈民出版社,2005.[2]胡惠林.⽂化产业发展与国家⽂化安全.⼴州:⼴东⼈民出版社,2005.[3]李怀亮.当代国际⽂化贸易与⽂化竞争.⼴州:⼴东⼈民出版社,2005.[4]李怀亮.⽂化巨⽆霸⼀⼀当代美国⽂化产业研究.⼴州:⼴东⼈民出版社,2005.[5]张⽟国.国家利益与⽂化政策.⼴州:⼴东⼈民出版社,2005.⑹李向民.⽂化产业变⾰中的⽂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7]林拓等.世界⽂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北京:社会科学⽂献出版社,2004.[8]彭⽴勋.⽂化体制改⾰与⽂化产业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9]胡惠林.⽂化市场营销学.上海:上海⽂艺出版社,2005.[10]胡惠林.⽂化投资学.上海:上海⽂艺出版社,2005.[11]朱希祥等.⽂化活动的策划与操作.上海:华东⼤学出版社,2005.[12]朱希祥.⽂化产业发展与⽂化市场管理.上海:华东师范⼤学出版社,2003.[13]丁和根.传媒竞争⼒——中国媒体发展核⼼⽅略.上海:复旦⼤学出版社,2005.[14]冯⼦标,焦斌龙.分⼯、⽐较优势与⽂化产业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5]崔宝国.2006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献出版社,2006-8-13.[16]李岚.中国电视产业评估体系与⽅法.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7]成乔明.艺术产业管理.昆明:云南⼤学出版社,2004.[18]施惟达.⽂化产业概论.昆明:云南⼤学出版社,2005.[19]徐嵩龄.第三国策:论中国⽂化与⾃然遗产保护.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20]丹增.⽂化产业发展论.北京:⼈民出版社,2005.[21]马谋超.品牌科学化研究.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22]欧阳友权,柏定国.2008 :中国⽂化品牌报告.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23]欧阳国忠.焦点:对话中国著名电视制⽚⼈.⼴州:南⽅⽇报出版社,2006.[24]胡惠林.⽂化产业发展的中国道路.上海:上海⼈民出版社,2004.[25]王⽟印,郑晓华主编.⽂化产业学.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4.[26]谢名家等著.⽂化产业的现代审视.北京:⼈民出版社,2002.[27]花建.⽂化⾦矿⼀⼀全球⽂化产业投资成功之谜.深圳:海天出版社,2003.10 ?11.[28]祁述裕.中国⽂化产业国际竞争⼒报告.北京:社会科学⽂献出版社,2004(10).[29]叶朗.中国⽂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03).长沙:湖南⼈民出版社,2003.[30]邱菀华,邓达.现代⽂化产业项⽬管理:如何成功运作⼤型活动. 北京:机械⼯业出版社,2004.[31]詹姆斯?海尔布伦,查尔斯? M ?格雷著,詹正茂等译.艺术⽂化经济学.北京:中国⼈民⼤学出版社,2007.[32](加)科尔伯特著,⾼福进等译.⽂化产业营销与管理?上海:上海⼈民出版社,2002.[33]唐任伍,赵莉.⽂化产业:21世纪的潜能产业.贵阳:贵州⼈民出版社,2004.[34]丹增.⽂化产业发展论.北京:⼈民出版社,2005.[35]谢名家等.⽂化经济:时代的坐标: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北京:⼈民出版社,2006.[36]范周,吕学武主编.⽂化创意产业前沿⼀⼀韬略:变⾰的⼒量.北京:中国传媒⼤学出版社,2008.[37]申维⾠主编.评价⽂化:⽂化资源评估与⽂化产业评价研究.太原:⼭西教育出版社,2004.[38]王仲尧.中国⽂化产业与管理.北京:中国书店,2006.[39]陈放,谢宏.⽂化策划学.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40](美)雷恩?爱尔伍德著,丁新华等译.品牌必读.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41]花建等.⽂化⾦矿:全球⽂化产业投资成功之谜.深圳:海天出版社,2003.[42]王永章主编.中国⽂化产业典型案例选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43]刘春成,侯汉坡.创意照亮的空间:⽂化创意产业案例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44]汤莉萍,殷瑜等.世界⽂化产业案例选析.成都:四川⼤学出版社,2006.[45]张晓明等主编.国际⽂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献出版社,2007.[46]蒋晓丽等.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化产业论.成都:四川⼤学出版社,2006.[47]戴琳.民族民间传统⽂化产业的制度环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48]施惟达主编.态与势:2006云南⽂化产业研究.昆明:云南⼤学出版社,2007.[49]花建.区域⽂化产业发展.长沙:湖南⽂艺出版社,2008.[50]郭鉴.吾地与吾民:地⽅⽂化产业研究.杭州:浙江⼤学出版社,2008.[51]蒋建国主编.湖南⽂化产业发展报告.长沙:湖南⼈民出版社,2006.[52]张胜冰.世界⽂化产业概要.昆明:云南⼤学出版社,2006.[53]胡晓云,李⼀峰.品牌归于运动:16种国际品牌的运动模式.杭州:浙江⼤学出版社,2003.[54]魏国编著.100个成功的品牌策划.北京:机械⼯业出版社,2002.[55]花建.《产业界⾯上的⽂化之舞》.上海:上海⼈民出版社,2001.[56]胡惠林.《⽂化经济学》.上海:上海交通⼤学出版社,1996 .[57]胡惠林.《⽂化政策学》.上海:上海⽂艺出版社,2003.[58]叶茂中.《⼴告⼈⼿记》.北京:北京理⼯⼤学出版社,2007.[59]叶茂中.《叶茂中营销策划》.北京:中国⼈民⼤学出版社,2007.[60]叶茂中.《谁的⽣意被策划照亮》.北京:中国⼈民⼤学出版社,2008.[61]本尼迪克特.《菊与⼑》.三联书店,1990.[62]泰勒.《原始⽂化》.上海:上海⽂艺出版社,1992.[63]陈序经.《⽂化学概观》.北京:中国⼈民⼤学出版社,2005.[64]冯天瑜.《中华⽂化史》.上海:上海⼈民出版社,1990.[65]赵东⽟.《中国传统节庆⽂化研究》.北京:⼈民出版社,2002.[66]潘宝明、朱安平.《中国旅游⽂化》.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议必读书⽬《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古诗源》,沈德潜《中国史纲》,张萌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美的历程》,李泽厚《万历⼗五年》,黄仁宇《维新旧梦录:戊戌前百年中国的“⾃改⾰”运动》龙应台合编《伟⼤的中国⾰命》,费正清《中国现代化》,罗兹曼《义和团战争的起源》,相蓝欣《蒋梦麟⾃传:西潮与新潮》,蒋梦麟《现代稀见史料书系》,东⽅出版社《乡⼟中国》,费孝通,《黄河边的中国》,曹锦清《外交⼗记》,钱其琛《中国政治》,汤森等《⽩⿅原》,陈忠实,1.2. 3. 4. 5. 6. 7. 铮, 8. 9. 10. 11.12. 13. 14. 15.16.17. ,朱维18.《北⼤⽂学讲堂》,温儒敏19.《西⽅哲学史》,罗素20.《理想的冲突》,宾客莱21.《万物简史》⽐尔?布莱森22.《西⽅政治思想史》,麦克⾥兰23.《全球通史——⼀千五百年以前的世界》与《全球通史——⼀千五百年以后的世界》,斯塔夫⾥阿诺斯24.《第三帝国的兴亡》,夏伊勒25.《光荣与梦想》,曼彻斯特26.《悲惨世界》,⾬果27.《唐吉珂德》,塞万提斯28.《幻灭》,巴尔扎克29.《百年孤独》,马尔克斯30.《经济学原理》,曼昆31.《以⾃由看待发展》,阿马提亚?森32.《朱光潜美学⽂集》,朱光潜33.《⽂明与野蛮》,路威34.《西⽅⽂学:⼼灵的历史》,徐葆耕35.《社会性动物》,阿伦森36.《熵:⼀种新的世界观》,⾥夫⾦37.《现代社会学理论》,沃特斯38.《⼀个后现代主义者的谋杀》,伯格39.《傅雷家书》,傅雷40.《从黎明到衰落——西⽅⽂化⽣活五百年》,科兹专业类(60种)⼀、新闻与传播学(20种)41.《美国新闻史》,(美)埃默⾥42.《西⽅新闻界的竞争》,(美)约翰?霍恩伯格43.《全球新闻传播史》,李彬44.《⼀种声⾳,⼀个世界》,联合国教科⽂组织45.《名记者清华演讲录》,⽅芳、乔申颍46.《新闻:政治的幻象》,(美)班尼特47.《认识媒介⽂化》,(英)尼克?史蒂⽂森48.《理解⼤众⽂化》,(美)约翰?费斯克49.《传播理论起源、⽅法与应⽤》,美)沃纳?赛佛林、⼩詹姆斯?坦卡德著50.《麦克卢汉:媒介与信使》,(加)马尔尚51.《组织传播》,(美)⽶勒52.《⼈类传播理论》,(美)李斯特约翰53.《世界传播与⽂化霸权:思想与战略的历史》,(法)马特拉54.《⼤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美)施拉姆55.《传播学史:⼀种传记式的⽅法》,(美)罗杰斯56.《传播政治经济学》,(加)莫斯可。

全球新闻传播史课后题答案 李彬版

全球新闻传播史课后题答案 李彬版

全球新闻传播史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人类传播历程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电子传播---→印刷传播-----------------→手写传播------------------------------→口头传播-------------------------------------- -----→新闻事业-----------------→一次出现,相互补充,相互叠加口头传播覆盖了整个人类传播史,是人类社会产生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传播方式。

手写阶段以及印刷与电子阶段在时间上都是人类近代发展史中出现的传播方式。

第二章一、定期报刊出现于何时?怎么看待它的出现?出现于17世纪初。

和早期新闻媒介(如新闻信)相比,呈现出三点差异:一个私下传播一个公开发行(代表着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出现);一个内容单一一个信息博杂(体现着现代社会信息骤增的趋势);一个随机传布一个定期出版(凝聚着现代文明的精神特质)。

与信用、精确、效益、效率相关。

二、“科兰特”是什么意思?“新闻书”是什么意思?科兰特:最早的英文报纸。

1620年出版与荷兰阿姆斯特丹,然后运往英国销售。

科兰特一词来自于荷兰语的KRANT,意思是CURRENTS OF NEWS。

并非某一特定报刊的名称,而是通称那种刊载新闻为主的印刷出版物,如现在所说的报纸期刊。

不是英国最早的报纸,但直接促成了英国最早报纸的问世早期的英国报纸除了模仿科兰特的样式之外,连内容都直接翻译自荷兰文的科兰特。

科兰特虽然是报纸,但外观是书本形式,有封面、书脊等,所以又叫新闻书。

各国均曾经历了从新闻书到新闻纸的发展过程。

三、雷诺多特为什么被称为“法国报业之父”?1631年,雷诺多特在巴黎创办了法国第一家报纸——《法国公报》,由此得此名。

《法国公报》自觉以维护王朝利益为己任,还刊登政论文章,这也让它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政论性报纸。

雷诺多特反对编造新闻。

其眼光见识及经营之道无不出类拔萃。

第三章一、什么是“蛇的漫画”1754年5月9日的《宾夕法尼亚公报》刊登了一幅“蛇的漫画”。

中国新闻传播史

中国新闻传播史

1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新闻传播学绪论课程性质:中国新闻传播史是新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一、新闻史有什么用?新闻传播学由三大板块构成:一是新闻传播理论——致力于揭示新闻传播的规律和本质;二是新闻传播史——致力于展现新闻传播的发展历程;三是新闻传播的技能——致力于培育新闻传播的实际能力。

离开这三大板块,新闻传播学就无法构成一门系统、完整而有机的学科。

“古为今用”,以史为鉴隐含的历史哲学:历史就是已经过去的事情,已经僵死的事物,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传统的史学观:以史料或文献(文物)尽可能真实地、准确地、全面地描绘那个客观的历史存在。

历史:所谓历史是由两个方面所构成:一方面是客观发生的事实,即历史事实;另一方面是人们对这种事实的认知,既历史认识。

历史只能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历史认识,而不可能是发生学意义上的历史事实。

一切历史归根结底都是一种历史认识,即对历史事实的重建、重构或重组。

龙应台的演讲人文:文、史、哲文学——白杨树的湖中倒影哲学——迷宫中望见星空史学——沙漠玫瑰的开放“对於任何东西、现象、目题、人、事件、如果不认识它的过去,你如何理解它的现在到底代表什麽意义?不理解它的现在,又何从判断它的未来?”新闻传播史同样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指人们在新闻传播领域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另一个层面指人们对这些活动的回忆与思考。

新闻传播史仅指新闻传播史认识。

新闻传播史不属于消亡的过去而属于生动的现实。

新闻传播史对新闻传播实践同样起着类似个人记忆的作用。

同样可以帮助我们在当下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参考书目:[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法]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张和声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英]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何兆武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张文杰等编译:《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陈新主编:《当代西方历史哲学读本:1967—2002》,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二、历史与新闻新闻与历史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在客体方面都涉及“事实”(fact),在主体方面都涉及“叙事”(narrative)。

《全球新闻传播史》读书笔记

《全球新闻传播史》读书笔记

《全球新闻传播史》读书笔记新闻传播学的三大板块分别是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史以及新闻传播技能,由此可见,要想全面探索新闻传播,就必须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在一种历史的延续性上去架构整个新闻传播学的发展脉络。

李彬老师的《全球新闻传播史》无疑是当前学科内水平颇高的著作,读完之后,对我们学习新闻史大有裨益。

整本书并不是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堆砌,而是将历史关联通过内在逻辑串联在一起,让人在读的时候既通俗易懂又深感新闻传播的有趣。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看到作者深厚的中外文史根底,坚实的新闻传播学和相关学科的基础,以及广阔的学术视野,对我们了解专业知识和进行学术研究都颇为受益的。

李彬老师的书很大的一个特点是通俗易懂,这本书也一样,没有用一些艰深晦涩的词以及故作高深的专业姿态,让人难以理解,从而产生距离感。

并且他常常采用诙谐有趣的例证让其理论更生动形象,这就避免了很多历史书枯燥无味的缺憾。

其次是本书内容全面,开始拿着这本厚厚的书时就知道本书涵盖内容的全面,也确实如此,本书虽然是新闻传播学的书,但兼顾文学、历史、哲学、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读完不禁在心中建构了一个全方位的史学观。

本书内容虽多,但由于其通俗有趣,因而读起来倒不是很困难,并且由于其中大量的观点和知识通过历史的主线汇聚,还会让人产生一种聚沙成塔的快感,因而读起来是令人愉悦的。

由于这是一本关于新闻史的书,因而其历史观是非常突出的,以历史的主线关联新闻的发展,使得历史的演化同当前新闻的发展联系到了一起,让从公元1500年以来的新闻演化、技术背景,内在逻辑同当前新闻发展的趋势有了深层次的结合,架构出一个全面的全球新闻传播全景,对历史和现实都有一定的参见意义。

不过在读完本书后,也还是有一些觉得不满足的地方。

本书在阐释新闻事业发展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关于西方国家新闻事业的发展,而没有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比较,即使是在提到中国的地方,也仅仅浮光掠影般带过,既没有太多中国对于新闻事业发展的贡献,又没有建立一种与西方新闻发展的联系,因而缺乏东西方之间的沟通。

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年)》(第2版)配套题库

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年)》(第2版)配套题库

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年)》(第2版)配套题库内容简介本书是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年)》(第2版)教材的配套题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为考研真题精选。

本部分精选了名校的考研真题,按照题型分类,并提供了详解。

通过本部分,可以熟悉考研真题的命题风格和难易程度。

第二部分为章节题库。

结合国内多所知名院校的考研真题和考查重点,根据该教材的章目进行编排,精选典型习题并提供详细答案解析,供考生强化练习。

目录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概念题二、简答题三、论述题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第一章现代传播探源:从洪荒时代到文艺复兴第二章17世纪:新闻事业的“创世纪”第三章18世纪:革命烽火与新闻传播第四章19世纪(上):从政党报刊到商业报刊第五章19世纪(中):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第六章19世纪(下):大众社会与大众报刊第七章20世纪(上):电子媒介之广播篇第八章20世纪(中):电子媒介之电视篇第九章20世纪(下):电子媒介之网络篇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概念题1精确新闻学[清华大学2014年研]答:精确新闻学又称精确新闻体、精确新闻报道,是指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运用调查、实验和内容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收集资料、查证事实,从而报道新闻。

由美国学者、新闻记者菲利普·迈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

其特点是用精确的数据、概念来分析新闻事件,尽可能避免主观的、人为的错误,从而使新闻报道更加客观、公正、令人信服。

这一新闻报道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风行于美国新闻界,后传遍世界各国新闻界。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新闻界开始运用这种新闻报道理论和方法报道新闻信息。

2棱镜门事件[清华大学2014年研]答:棱镜门事件是指发生在2013年的美国情报局泄密事件。

2013年6月,前中情局职员爱德华·斯诺登将两份绝密资料交给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诸多秘密被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有一项代号为“棱镜”的秘密项目,要求电信巨头威瑞森公司必须每天上交数百万用户的通话记录。

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年)》(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7世纪

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年)》(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7世纪

第二章17世纪:新闻事业的“创世纪”2.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印刷与印刷新闻1.纸张与印刷机(1)就欧洲的情形而言,纸张与活字印刷法几乎是同时出现的:前者在14世纪,后者在15世纪。

(2)纸张普及为印刷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没有纸张,就不可能有印刷。

(3)在整个人类传播史上,古登堡关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语言和文字之后的第三块里程碑,标志着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

2.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1)宗教改革是一场声势浩大、影响广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其宗旨乃在破除罗马教廷对人们精神的专横统治,把宗教的权威从罗马转向《圣经》。

早期印刷物的四分之三差不多都是《圣经》。

(2)随着印刷术的发明与普及,新闻事业的原始形态也便开始孕育、萌芽、滋生。

15世纪下半叶已有印刷的新闻传单流行,如1482年奥格斯堡发行的《土耳其侵犯欧洲新闻》。

(3)16世纪后,又开始出现印刷的小册子(pamphlet)和新闻书(news-book)。

它们比原始的传单又进了一步,不但信息的容量增加,而且逐渐趋于定期发行。

(4)印刷开创了第一个记者职业、第一个文学敲诈者、第一个色情作品的批量生产者,这三种身份全部集中在皮特罗·阿伦提诺一人身上。

(5)除这些简易的印刷新闻物之外,在新闻事业的初期还能见到以月刊、半年刊及年鉴形式出现的印刷品。

二、新闻事业的萌芽1.荷兰(1)最早的一批定期报刊兴起于欧洲西北部的尼德兰(约当现在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与德国,继而由此扩散开来。

(2)17世纪时,“大多数法国报纸都是在荷兰印刷的,在那里,它们享有当地报刊所没有的自由权利。

这一类报纸被统称为‘荷兰的报纸’”。

(3)当时的荷兰报纸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还被译成外文远销海外。

如最早的英文报纸、1620年出版的一份“科兰特”,新闻史家一般都把它视为第一份英国报纸,其实它不过是荷兰报纸的英文版而已。

2.德国(1)世界上最早的周刊,就是德国那份有名的《观察周刊》(Auisa,后来改为Auiso)。

传播学史读后感

传播学史读后感

传播学史读后感《传播学史》一书,通过对传播学发展历程的梳理和分析,深刻地揭示了传播学的发展脉络和重要理论观点,为我们理解传播学的本质和发展趋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传播学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也对传播学的未来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首先,通过对传播学的历史发展进行梳理,我们可以看到传播学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演进和完善的过程。

从传统的口头传播到现代的大众传播,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不断地发生变化,理论观点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深化。

这种历史发展的脉络让我们对传播学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传播学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其次,通过对传播学的重要理论观点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传播学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学者的不懈努力下,形成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

比如,信息传播理论、符号交流理论、媒介效应理论等,这些理论观点对我们理解传播现象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这些理论观点的提出和发展,为传播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让我们对传播学的学科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最后,通过对传播学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我们可以看到传播学在信息社会的背景下,将会面临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丰富的研究领域。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传播学将会面临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挑战,也将有更多的机遇和可能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传播学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完善,也需要更加深入地融入现实社会,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阅读《传播学史》,我对传播学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对传播学的重要理论观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同时,我也对传播学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我相信,在全体传播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传播学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也一定会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全球新闻传播史笔记(李彬)介绍

全球新闻传播史笔记(李彬)介绍

系联的学文与史历。归回或拢靠学文向是�势趋大一的学史代现 史学文是都史历切一 。态形明文和观景史历的特独己自成形而 从�期周命生的己自有都明文个一每中其�等明文伯拉阿、明文度印 、明文国中、明文安第印、明文马罗腊希古、明文及埃如� ”明文“个 余十二为分史历类人将�学哲讲言语的史历用� 》究研史历《比因汤 。程过的复往环循、死到生从个个一是而�传相脉一今至古从非并 史历类人�来看他在。观史历的式回轮命生以之代而�观史历性线的 固蒂深根了除破�事叙大宏的洽自套整一成形�史历类人个整视透光 目邃深的家学哲以�史历讲言语的学哲用� 》落没的方西《勒格宾斯 。学科证实和学上而形、学神�态形种三或段阶个三历经要需�时 界世映反在灵心的类人�曲部三个一外另出提年 2881 于。响影的学 哲史历学上而形科维到受�人基奠的义主证实和学科会社代现�德孔 。学哲史历的学上而形套一是�形情的”分三足 鼎“列系一几这还外此�代时的人和代时的雄英、代时的神——曲部 三展发史历名著出提�源起的学哲史历辨思� �5271� 》学科新《科维 比因汤家学史国英、勒格宾斯家想思国德 -思克马、尔格黑、德康-》学科新《科维�迹轨展发的学哲史历辨思 。论识认于属者后�论体本 于属者前�质性识认的身自学史是的寻探者后�律规展发的身自史历 是的究追者前。学哲史历的析分是一�学哲史历的辨思是一�类大两 为分又学哲史历的代现近 �点观的什尔沃家学哲代当国英据根而

历“其及)etihW nedyaH(特怀·登海者学国美�手旗”义主史历新“ 。域领学史及 波”义主史历新“过通又响影一这�响影大巨生产家想思义主代现后 、义主构结、义主构结的叶半下纪世 02 对想思学言语的尔绪索 。学科释解 的义意求寻种一是更�学科验实的律规求寻种一是既样同学史�学科 会社文人门一为作 。中之络网化文的织编所义意其及言语由在活生是 说如不�中之实现的成构所知无由在活生们人说起一。化文的寓寄所 人指之广而推也�言语指仅不”话“个这来后。人说在话是而�话说 在人是不�说点俗通。构结在内的言语于制受往往想思的们人是倒反 相�想思递传来具工为作言语用非并们人�统系构结或统系号符的足 自套一是言语�论理的�6191 � 》程教学言语通普《在集聚想思的他 �启开 】解名 70 �40 合综【 尔绪索家学言语士瑞由命革的学言语代现 。击冲的有未所前了到受学史代现�起突军异后之战二在义主构结与 】解名 20 合综【学号符的下响影其及学言语尔绪索着随�而然 。 ”书直实如“后然�料材察考、料材集收于同等就史历写书、史 历究研�化学科和化业专被学史历。疑质到遭始开才统传学史的化事 叙或化学文种一样这�道其行大义主证实的先为德孔以纪世 91 ” 。的式学文是上质本则种一另�的式董古和式究 学是要主种一�统传的位地导主占大两有直一作著学史历“方西�期 初纪世九十到直。等》记史《如�待看品作学文当妨不都史野是还史 正论无�味意学文的动生明鲜有具往往传史典古国中�长流远源就本

《李彬文集》:行行重行行 旧著发新知

《李彬文集》:行行重行行 旧著发新知

《李彬文集》:行行重行行旧著发新知
董浩
【期刊名称】《中国出版》
【年(卷),期】2024()8
【摘要】2024年新年伊始问世的《李彬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23年12月出版),由《传播学引论(第四版)》《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修订版)》《传播符号论(第
二版)》《全球新闻传播史(第二版)》《中国新闻社会史(第二版)》等五本著作构成。

收入文集的著作虽经过多次修订,但此次修订力度非常大。

因此,无论是对李彬教授
个人而言,还是对于学界而言,都值得关注。

文集是李彬教授40年教学与学术研究
的总结,同时也是个人性情与家国情怀的学术表达。

【总页数】1页(P71-71)
【作者】董浩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
【相关文献】
1.一部求真开国史潜心治学启后昆——读李鸿彬教授著《清朝开国史略》
2.一部
精心考稽、濯旧出新的年谱——评李震著《曾巩年谱》3.旧著新论——评张振珮
先生1933年《李义山评传》4.社会主义理论探索的丰硕成果——读李会滨教授著《社会主义文集》5.新知旧爱,旧爱新知——令人心仪的飞利浦190S5液晶显示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参考书目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参考书目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本科生学术入门书中文类俄苏文学(刘亚丁推荐):曹靖华主编《俄苏文学史》叶水夫主编《苏联文学史》阿格洛索夫《20世纪俄罗斯文学》普希金《诗选》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列•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尼•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索尔仁尼琴《癌病楼》《古代汉语》B(郑春兰推荐):(1)王力《古代漢語》中華書局。

(2)王力《同源字典》商務印書館。

(3)王力《詩詞格律》中華書局。

(4)王力《漢語詞彙史》商務印書館。

(5)王力《漢語音韻》中華書局。

(6)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

(7)班固《漢書·藝文志》中華書局。

(8)阮元《十三經注疏》上海古籍出版。

(9)俞樾《古書疑義舉例》上海古籍出版社。

(10)馬建忠《馬氏文通》商務印書館。

《语言学概论》(郑春兰推荐):(1)[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

(2)[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

(3)[美]布龙菲尔德,《语言论》.商务印书馆。

(4)[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商务印书馆。

(5)[美]乔姆斯基,《乔姆斯基语言学文集》. 湖南教育出版社。

(6)[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商务印书馆。

(7)Cook, Vivian James. Chomsky’ s Universal Grammar : An Introduction. Malden, MA; Oxford : BlackwellPub.(8)Frawley, William. Linguistic semantics. Hillsdale, NY: Lawrence ErlbaumAssociates.(9)Halliday, M.A.K. O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Ed. By Jonathan J. Webster. 北京大学出版社.(10)Robins,R.H.普通语言学概论(General Linguistic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华文化》(郑春兰推荐):(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2)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3)冯天瑜《中国学术流变》华东师范大学(4)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商务印书馆(5)李泽厚《美的历程》上海人民出版社(6)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7)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广西师大出版社(8)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文物出版社(9)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北京大学(10)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歌词学(陆正兰提供):《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

李彬 《全球新闻传播史》

李彬 《全球新闻传播史》

第一章1)传播发展的四个阶段口头传播阶段:语言是基础;传播与社会或语言和社会是同时出现的;语言的产生标志着这阶段的开始;贯穿整个传播史,但是不易传之广远。

手写传播阶段:文字的发明拉开手写传播帷幕;空间传之广远,时间传之久远。

;印刷传播阶段:由点到面,牵线搭桥,联系受众;是新闻事业的中枢;新闻传播从无序走向有。

电子传播阶段:千里眼,顺风耳般的传播;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传播方式。

2)每日纪闻:文艺复兴时代兴起于威尼斯,流行于欧洲大陆;最早,最著名的手抄新闻;历史上第一份官方报纸,新闻信:最早的的民间报纸。

3)新闻史部分:新闻史就是关于新闻的历史,这是自明的概念;将新闻史置于广博的历史背景下考察,力图揭示新闻传播活动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第二章(重点)1)新闻事业的第一次狂飙突进历史背景:中国高度的中央集权制西方封建社会后期的君主专制,(英国的封建专制始于铎王朝)星法院——惩治不从贵族,英国专制制度的象征,报人噤若寒蝉,报业举步维艰。

英国国教——作为王权的工具;新闻传播方面——对印刷出版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许可制,检查制,惩处制。

《君主论》马基雅维利,专制统治的理论依据,印刷术势必培育民主意识。

2)结果:扼制了新闻事业的生长,但是不能扼杀它。

在压迫中喷薄欲出,在革命年代中爆发。

3)弥尔顿与出版自由地位:1,他的出版自由思想便是为现代新闻事业顺畅发展的根基。

2,他的呐喊唤醒了沉睡中的思想,启蒙思想家,独立战争中的爱国者将其发扬光大,使之逐渐成为一个思想体系。

3,他在英国诗人中的名望仅次于莎士比亚4,核心主张,让我凭借良知自由的认识,自由的发言,自由的讨论吧。

5,代表阶级,新兴的资产阶级。

第三章4)曾格案件(重点)1背景:出生贫寒,贫苦的印刷商,1733创办《纽约周报》,揭露殖民地暴行,被捕入狱。

2发展:不法暴君淫威无人辩护,安德鲁-汉密尔顿风尘仆仆前来辩护。

3结果:汉密尔顿雄辩演说,曾格获得自由。

他们成为争取自由的英雄。

2021辽宁大学新闻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2021辽宁大学新闻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辽宁大学——新闻学1.关于为什么要考研我希望这个答案是明确的,就算是为了一个功利化的学历,我希望这不是一场长达一年的跟风,或者说放弃就放弃的试一试。

因为时间太宝贵了,尤其是在我们20出头的年纪。

从你考研的那一刻开始,请你不要再任性了。

2.公共课篇我的政治在考前依然很担心它会过不了线,因为我在专业课的投入精力过大,有些忽视了政治的学习。

其实政治的复习不用很早,大纲出来之后就可以开始了。

大概八月份左右。

大纲解析的话我哪有怎么看,粗粗看了一遍,因为内容太多,知识点太分散。

政治的选择题普遍比较难,大题则比较中规中矩,其实差距主要在选择题上面,所以一定要多做,推荐资料是肖秀荣系列,他的辅导书建议都要买,而且要至少看3遍,这个老师真的很好,大家可以去关注他的微博,没什么废话,却总能给考生一剂强心针,另外,蒋中挺出的选择题也是不错的,大家可以买来做一做。

敲重点了!!!一定要买李凡政治新时器这本书,10月份出,一定要多看多记忆,如果你很擅长背诵的话能背下来最好,我差不多把这本书翻烂了,因为我是一个比较懒的人,这本书知识点整合的比较好比较清晰,很适合我。

11月份各个老师都会出预测模拟题,大家要买来做一做,大题的话跟着一个老师背一背就好了,其实时政热点很明确,老师们的答案也都大同小异,选取关键词记忆就可以。

不要妄想会出原题,就算材料内容相似,答案也是不一样的,但都是相关的,所以肚子里要有存货,背大题答案的目的就在于此。

接下来说说英语吧,很多人应该会很杵头英语,前几天就有几个学妹问我四级不过真的不会影响考研英语嘛,对此我想说,你之前的任何一场考试的结果都与你的考研结果没有什么关联,只要你踏踏实实学,你肯定能够有所成。

考研英语是一个很应试化的东西,因为不考查口语和听力,所以你是可以在短期内提高的,大家都好像已经在开始背单词了,其实我并没有背单词,并不是因为背单词不对不好,而是因为我不太能够集中精力背下去,所以我就选择了别的学习方法。

电视对我们的塑造

电视对我们的塑造

电视对我们的塑造摘要:电视,这个兴起于二战之后的电子媒介,它驱逐了“阐释年代”,开辟了“娱乐业时代”,至今依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尽管我国电视事业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才慢慢起步,但综观电视发展历程,无论是整个文化的娱乐化趋势,个人对信息麻木不仁的状态,还是整个社会的伪成人化倾向,抑或是我们社会的虚拟化形态,都与电视本身的存在及其呈现的内容形态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们处于电视制造的影像世界包围之中,我们时刻被电视塑造着却不自知。

尽管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有许多人都宣称电视时代即将终结,但事实并非如此。

相反,它依旧影响着我们生活的一切。

关键词:电视;娱乐化;取消行动;伪成人社会;伪语境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7-0138-01一、电视让我们娱乐至死,平庸不堪按照尼尔·波兹曼的说法,电视中只有一种不变的声音——娱乐的声音。

这个说法不免有些偏颇,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一语点破电视节目形态的本质。

电视是声画结合的产物,电视是用来看的,这些特征注定了电视的娱乐化倾向。

电视画面的每一个镜头持续的平均时间在3.5秒左右,每一条新闻本身也非常简短。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一个接一个画面闪过我们的眼前,我们根本无法对其进行深刻思考,电视也不容我们去思考。

电视大量传播的都是表面、孤立、简化的现象,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使人一惊一乍,应接不暇,既无心思索,又无从思索。

二、电视让我们麻木不仁电视让我们“好……现在”的世界观更加成熟。

电视节目几乎每半个小时就成一个独立单元,在内容、背景和情绪上都同前后节目毫无联系。

在这里我们看见的不仅是零散不全的新闻,而且是没有背景、没有结果、没有价值、没有任何严肃性的新闻,新闻纯粹成了娱乐。

无论一条多么严重的新闻,在它播出之后的一条广告会马上消解它的重要性。

新闻节目的开始、中间、结束都会有音乐响起,这一切都只是为我们制造一个娱乐的情绪,为我们提供一个娱乐的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新闻传播史》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作者:李彬
1、Page 10
现代史学的一大趋势,是向文学靠拢或回归。

历史与文学的联系本就源远流长:中国古典史传往往具有鲜明生动的文学意味,无论正史还是野史都不妨当文学作品看待:如《史记》等。

直到十九世纪初期,西方“历史学著作一直有两大占主导地位的传统:一种主要是学究式和股东式的,另一种则本质上是文学式的。


2、Page 22
前三节小结:英美法三国革命犹如一部主题连贯的奏鸣曲。

其革命报业也具有一些共同特征:第一,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一条生死攸关的战线,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在这里殊死搏斗。

第二,在宣传鼓动方面,报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为大革命营造了必不可少的思想基础和舆论氛围,对激发广大民众的斗争热情,促使他们将革命进行到底,也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

第三,革命报业都将出版自由、言论自由当成首要任务之一。

3、Page 56
美国的三大便士报线索:煽情主义——客观真实——道德关怀——新闻纯正、议论平和
4、Page 77
法国报刊两大特色:英美报刊比较追求新闻性与商业性,法国报刊比较突出政论性和文艺性。

不过法国商业报刊与英美商业报刊在以廉价面目出现这一点是相同的。

5、Page 80
而正是现代印刷媒介的普及与发展,为这种民族国家的想象提供了可能。

正是由于报纸、杂志、书籍以及随后的广播、电视等媒介的发达,人们才可能将互不认识大的人想象为声气相通的同胞。

按照黑格尔的形象说法,读报就像现代人的晨祷。

读后感:
方汉奇老先生评价这本书时说:“本书针对全球新闻传播的历史演化、社会动因、专业背景、内在逻辑及发展趋势等,展开全面系统而不失深入细致的分析,点面结合,史论结合、历史与逻辑结合,以期勾画一副有机的而非机械、整体的而非割裂的、联系的而非分离的全球新闻传播史。


这本书通过具体史实,有针对性地总结出各种板块,比如总结一个报人的板报思想,经营理念等等。

而且对一些事物的划分不是通过事件和空间等物理维度,而是有自己划分的标准。

他就会新科技的发展划分为草根阶段,精英阶段。

这种划分形式很新颖。

在新闻学界和业界,有一种轻视新闻理论学习的观点,认为新闻无学,对于新闻史的轻视,更是其重要代表。

本书的开头不吝篇幅,对这种观点给出了自己的回应。

蔡元培曾明确提出“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转型期社会上普遍的功利心态在大学校园里显现无遗,考试是为了学分,学分是为了毕业,毕业时为了工作、挣钱、做官。

反思一下,社会上的“大学无用论”和“新闻无学论”如出一辙,如果为了挣钱,完全可不必上大学。

大学是学知识的地方,用金钱来衡量学识的价值,实属荒谬。

回到新闻史的教育来说,新闻史的教育不但必要,而且应该提到很重要的位置。

就像一个人必须拥有记忆一样,新闻从业者也应该有其自身的“记忆”即新闻史,这是一项关乎新闻业何去何从的问题,新闻理论包括新闻史的教育,是新闻专业化、新闻专业主义的前提。

虽然我国的新闻教育有不尽完善的地方,比如与其他人文学科绝缘的“闭门造车”倾向,但轻视新闻史,无异一种“历史虚无主义”,轻理论,则是实用主义至上带来的功利心作怪。

如今的新闻界,收功利环境的影响,一味追求发行量和视听率,却忘了社会主义新闻业应有的责任和地位。

反思一下,我们仍然任重而道远,更需要我们漫漫求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