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造型工序作业指导书
铸造车间造型工序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加强造型工序质量的检测与控制,提高造型工序的作业质量,提高铸件的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
二、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铸造车间树脂砂生产的各工序造型、制芯的准备。
生产的质量控制。
三、生产的准备1、操作者应熟悉所生产铸件的铸造工艺,并按照工艺要求准备冷铁、冒口及特种型砂等。
此项工作有带班长和包组技术员负责。
2、生产用树脂、固化剂必须经进厂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如有失效、变质等现象应停止使用。
3、树脂砂再生砂应检查砂温、微粉含量,每天检查1-2次,酌减量每周检查1次。
检查合格后才能使用。
此项工作由型砂实验员负责,并把检测结果填入相应的质量记录中;出现异常时及时通知技术组和配砂组。
4、连续式混砂机应专人操作,开机前应检查所需砂量、树脂量和固化剂量应充足,气压正常。
5.机手检查连续式混砂机是否运转正常。
①接通电源、先用手动按钮使树脂、固化剂管路回流一遍。
将管内空气驱净。
②自动加料时,按工艺要求调整树脂泵和固化剂泵的转数:一般中小件树脂砂抗拉强度控制在0.5MPa以上,大型铸件树脂砂抗拉强度控制在0.7MPa,以上。
此项工作由机手负责调整加入量,型砂实验员负责性能检测。
6、检测模样、芯盒是否齐全完好,铸字是否齐全,清楚。
7、砂箱箱口应清理干净,不得有粘接剂、粘砂、铁片等。
四、造型制芯1、填砂前底板、模板及芯盒应放稳垫平,模样表面及芯盒内腔擦拭干净,并按照要求涂刷脱模剂。
2、非模板造型的模样较重时,则应用铁丝或铁钩等,将模样紧固于箱带上,避免翻箱时的模样脱落。
3、填砂时应先把模样或芯盒的深沟,凸台下以及强度薄弱部位压实。
必要时埋入铁钉或铁丝加固,但钉子和铁丝不应露出砂型表面:紧砂时,不应使浇冒口、冷铁及活块移位。
填砂完毕将填砂面刮平。
4、砂芯和吊砂需放置铁芯时,芯铁吃砂量应均匀合适,一般不小于20mm,特殊情况按专用工艺文件执行。
5、需扎出气眼的砂芯应在可使用时间内按要求扎出气眼。
复杂的砂芯可在芯铁上缠绕尼龙气眼绳。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引言:铸造作业指导书是为了指导铸造工人进行铸造工艺操作,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从铸造前准备、铸造操作、铸造后处理、安全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等五个方面详细介绍铸造作业指导。
一、铸造前准备:1.1 材料准备:在进行铸造作业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铸造材料,包括金属合金、砂型材料、熔炉燃料等。
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并进行必要的试验和检测。
1.2 设备检查:在进行铸造作业之前,需要对铸造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检查包括熔炉、浇注设备、模具等,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1.3 模具准备:根据产品的要求,准备好适当的模具。
模具的制作要符合产品的尺寸和形状要求,并保证模具的耐用性和稳定性。
同时,需要对模具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模具的正常使用。
二、铸造操作:2.1 熔炼金属:将所需的金属合金放入熔炉中进行熔炼。
在熔炼过程中,需要控制熔炉的温度和熔炼时间,确保金属合金的熔化和混合均匀。
2.2 浇注操作:在金属合金熔化后,将熔融金属倒入模具中进行浇注。
在浇注过程中,需要控制浇注速度和浇注温度,确保金属液体填充模具的每个部分。
2.3 冷却处理:在金属倒入模具后,需要进行冷却处理。
冷却时间和冷却方式根据金属的特性和产品的要求来确定,确保产品的硬度和尺寸稳定。
三、铸造后处理:3.1 模具拆除:在产品冷却完全后,需要拆除模具。
拆除模具时要注意操作的轻柔,避免对产品造成损坏。
3.2 去除余料:在铸造后处理中,需要去除产品上的余料,包括浇口、浇道等。
去除余料时要注意不损坏产品表面。
3.3 表面处理:根据产品的要求,对产品的表面进行处理,包括打磨、抛光等。
表面处理的目的是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和光洁度。
四、安全注意事项:4.1 熔炉操作安全:在进行熔炉操作时,需要戴好防护设备,避免热液体的溅射和烟尘的吸入。
同时,要注意熔炉的稳定性和燃烧安全。
4.2 模具操作安全:在进行模具操作时,需要注意操作的规范和安全。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铸造作业是一种重要的制造工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为了确保铸造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铸造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铸造前的准备工作、铸造过程的操作要点、铸造后的处理措施、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五个方面,分别进行详细阐述。
一、铸造前的准备工作1.1 材料准备在铸造作业前,需要准备好合适的铸造材料。
根据具体的铸造要求,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或合金材料,并进行材料的检验和质量控制。
确保材料的成分和性能符合要求,以提高铸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1.2 模具准备铸造作业需要使用模具来制造所需的铸件形状。
在铸造前,应仔细检查模具的准备情况,确保模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同时,根据铸件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模具,并进行模具的涂料处理,以便于铸件的顺利脱模。
1.3 设备准备在铸造作业前,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设备和工具。
包括熔炉、浇注设备、测温仪器等。
这些设备和工具需要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同时,根据具体的铸造要求,调整设备的参数和工具的设置,以满足铸造过程中的需求。
二、铸造过程的操作要点2.1 熔化金属在铸造过程中,首先需要将金属材料熔化。
熔化金属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具体的铸造材料和铸造要求进行控制。
在熔化过程中,要注意金属的熔化温度和液态保持温度,避免金属的过热或过冷,以免影响铸件的质量。
2.2 浇注铸件熔化金属后,需要将其倒入模具中进行浇注。
在浇注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浇注速度和浇注压力,确保金属能够充分填充模具中的空腔,避免产生气孔和缺陷。
同时,还需要注意浇注的方向和角度,以确保铸件的形状和尺寸符合要求。
2.3 冷却处理浇注完成后,铸件需要进行冷却处理。
冷却的时间和方式需要根据具体的铸造材料和铸造要求进行控制。
在冷却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铸件的过快冷却或过慢冷却,以免产生应力和变形。
同时,还需要进行适当的冷却介质处理,以提高铸件的硬度和耐磨性。
三、铸造后的处理措施3.1 脱模处理铸造完成后,需要对模具进行脱模处理。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概述铸造是一种将熔化的金属或合金注入到模具中,通过冷却凝固形成所需形状的工艺过程。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铸造作业指导,以确保铸造工艺的高质量和安全性。
二、作业准备1. 准备工具和设备:包括熔炉、铸造模具、熔化金属的容器、金属浇注杆、浇注系统、冷却设备等。
2. 检查模具:确保模具完整、干净,并进行必要的修复和维护。
3. 清理工作区域: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清除杂物和危险品。
三、熔炼金属1. 将所需金属或合金按照配方准确称量,并将其放入熔炉中。
2. 打开熔炉并调节温度,使金属完全熔化并达到所需的浇注温度。
3. 检查金属液的温度和成分,确保其符合要求。
四、模具准备1. 涂抹模具表面:使用适当的涂料或涂层,确保模具表面光滑且易于脱模。
2. 安装浇注系统:将金属浇注杆和浇注系统安装到模具上,确保其位置准确并牢固。
五、浇注过程1. 准备浇注:将熔化的金属倒入浇注杆,确保金属流动顺畅且无气泡。
2. 浇注金属:将金属缓慢而均匀地倒入模具中,避免喷溅和溅射。
3. 控制浇注速度:根据模具的形状和尺寸,控制金属的浇注速度,以确保充分填充模具。
4. 冷却和凝固:等待金属冷却和凝固,确保模具中的金属完全固化。
六、脱模和清理1. 脱模:待金属完全凝固后,小心地从模具中取出铸件,确保不损坏铸件和模具。
2. 清理:清除铸件表面的氧化物和杂质,可以使用机械或化学方法进行清洁。
七、质量检验1. 检查尺寸和形状:使用测量工具检查铸件的尺寸和形状是否符合要求。
2. 检查表面质量:检查铸件表面是否平整、光滑,无裂纹和气孔等缺陷。
3. 材料分析:对铸件进行材料分析,确保其成分符合要求。
八、安全注意事项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耐热手套、防护眼镜、防护服等,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2. 遵守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并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指南。
3. 防火措施:确保熔炉周围没有易燃物品,及时处理熔炉中的金属溅射和溅出物。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铸造是一种常见的制造工艺,用于制造各种金属制品。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铸造作业指导书,以帮助操作人员正确进行铸造作业。
本指导书将涵盖铸造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二、铸造原理铸造是通过将熔化的金属注入到预先准备好的铸型中,使其冷却凝固成为所需形状的工艺。
铸造的主要原理包括:1. 熔化金属:将所需金属材料加热至熔点以上,使其变为液态,以便于注入铸型。
2. 铸型准备:根据所需产品的形状和尺寸,制作相应的铸型,并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热性。
3. 浇注金属:将熔化的金属缓慢注入铸型,以避免产生气泡和缺陷。
4. 冷却凝固:待金属注入完毕后,让其在铸型中冷却凝固,形成所需产品。
5. 取模脱型:待金属完全凝固后,将铸型打开,取出铸件。
三、工艺流程铸造的工艺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材料准备:根据产品要求,准备所需金属材料,并确保其纯度和质量符合要求。
2. 铸型制作:根据产品设计图纸,制作相应的铸型。
铸型可以采用砂型、金属型等不同材料制作。
3. 熔炼金属:将准备好的金属材料放入熔炉中进行加热,使其熔化成为液态金属。
4. 浇注金属:将熔化的金属缓慢注入铸型中,确保注入过程中无气泡和杂质。
5. 冷却凝固:待金属注入完毕后,让其在铸型中冷却凝固,时间根据金属种类和产品要求而定。
6. 取模脱型:待金属完全凝固后,打开铸型,取出铸件。
7. 清理加工:对铸件进行清理、修整和加工,以达到产品要求的尺寸和表面质量。
8. 检验质量:对铸件进行检验,包括尺寸、外观、材质等方面的检测,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四、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铸造作业时,操作人员应注意以下安全事项: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火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以保护自身安全。
2. 确保作业场所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3. 严禁单人作业,应有专人负责操作,并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
4. 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铸造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方法,通过将熔化的金属注入模具中,使其冷却凝固成为所需的形状。
为了确保铸造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铸造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铸造作业的步骤、注意事项和相关数据,以匡助操作人员顺利完成铸造作业。
二、铸造作业步骤1. 准备工作:a. 检查模具的完整性和清洁度,确保模具表面光滑。
b. 准备所需的金属材料,保证其质量和纯度。
c. 准备熔炉和相关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d. 确定铸造作业的工艺参数,包括熔化温度、浇注温度和冷却时间等。
2. 熔炼金属:a. 将金属材料放入熔炉中,加热至熔化温度。
b. 在熔炉中加入合适的熔剂,以提高金属的流动性和浇注性能。
c. 搅拌金属熔液,确保其温度均匀和成份均一。
3. 浇注金属:a. 将熔化的金属熔液倒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具中。
b. 控制浇注速度和角度,以避免气泡和金属流动不均匀。
c. 注意保持模具的稳定,防止金属溅出和模具变形。
4. 冷却和固化:a. 等待金属冷却和固化,根据工艺参数确定冷却时间。
b. 可以采用冷却剂或者冷却设备加速冷却过程。
c. 确保金属彻底固化后,才干进行后续的处理和加工。
5. 后续处理:a. 将固化的金属件从模具中取出,注意避免损坏金属表面。
b. 进行必要的修整、清理和抛光等加工工序,以提高金属件的质量和外观。
c. 进行金属件的热处理、表面处理或者其他特殊处理,以满足客户的要求。
三、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a. 操作人员必须戴好防护用具,包括手套、眼镜和耳塞等。
b. 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2. 温度控制:a. 严格控制金属熔化和浇注的温度,以避免金属质量不合格。
b. 注意金属熔液的温度变化,及时调整熔炉的加热功率。
3. 模具管理:a. 定期检查和维护模具,确保其完整性和清洁度。
b. 根据模具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换损坏的模具。
4. 浇注技巧:a. 控制浇注速度和角度,以保证金属流动的均匀性和浇注质量。
金属铸造作业指导书

金属铸造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金属铸造作业的指导,包括准备工作、铸造过程及注意事项。
金属铸造是一种常见的加工工艺,通过熔化金属并倒入模具中,制作出所需的金属零件。
二、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根据零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考虑其强度、耐热性等特性。
常用的金属包括铁、铝、铜等。
2.设计模具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合适的模具。
模具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确保铸造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或损坏。
3.准备铸造设备确保铸造设备的正常运行,包括熔炉、熔化设备、铸造机械等。
4.准备工作环境确保工作环境的整洁和安全,清理铸造区域,减少灰尘和杂质对铸造品质的影响。
三、铸造过程1.熔炼金属将选择的金属材料放入熔炉中,加热至熔点以上并使其完全熔化。
注意控制熔炉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导致金属性质发生变化。
2.准备模具和浇注材料将模具和浇注材料准备好,并确保其干燥和清洁。
将熔化的金属倒入模具中,使其充满整个模具腔体。
3.冷却和固化待金属充分填充模具后,等待其冷却和固化。
快速冷却可能导致零件缺陷,需控制冷却速度以确保零件的质量。
4.脱模和清理待金属完全固化后,将模具拆除,取出铸造零件。
进行必要的清理工作,去除零件表面的氧化物、砂土等杂质。
四、注意事项1.安全操作在进行金属铸造作业时,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
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具,警惕熔炉温度和火源等安全隐患。
2.精密控制金属铸造作业要求精密的控制,包括金属的成分控制、熔炼温度控制、模具温度控制等,以保证铸造品质。
3.稳定工艺稳定的铸造工艺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要进行适当的试验和调整,找到最佳的铸造参数。
五、总结金属铸造作业是一项复杂且需要细致操作的工艺,准备工作和操作过程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到铸造品质。
本文档提供了一份简要的指导,希望能够为金属铸造作业提供帮助。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铸造是一种重要的创造工艺,用于生产各种金属制品。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指导,匡助操作人员正确进行铸造作业,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作业准备1. 确保操作人员已经接受过相关的培训,了解铸造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
2. 检查所需的原材料和设备是否齐全,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维护。
3. 准备好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眼镜、耳塞、手套和防护服。
三、作业流程1. 准备模具a. 根据产品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并进行加工和调整。
b. 清洁模具表面,确保无杂质和污垢。
c. 涂抹模具表面润滑剂,以便于后续的铸造操作。
2. 准备熔炉a. 检查熔炉的燃料供应和温度控制系统,确保正常工作。
b. 将所需的金属原料放入熔炉中,并根据需要添加合适的合金元素。
c. 等待金属熔化,并保持熔池温度稳定。
3. 铸造操作a. 将预热的模具放置在铸造台上,确保稳定和水平。
b. 使用合适的工具将熔化的金属倒入模具中,注意避免气泡和杂质的产生。
c. 等待金属冷却凝固,可以使用冷却剂加快冷却速度。
d. 打开模具,取出铸件,并进行必要的后处理,如修整、清洁和热处理。
四、质量控制1. 检查铸件的尺寸和外观,确保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2. 进行必要的材料化学成份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以验证产品质量。
3. 记录和跟踪每一个铸件的质量数据,以便于追溯和改进。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并遵守相关的安全规程。
2. 注意熔炉和铸造台的高温,避免烫伤和火灾。
3. 避免金属溅射和飞溅,确保周围工作区域的安全。
4. 注意金属熔化和冷却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确保通风良好。
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金属熔化不充分或者不均匀:检查熔炉温度和搅拌方式,调整熔炉操作。
2. 模具填充不完整或者产生气孔:检查模具设计和润滑剂使用,调整铸造操作。
3. 铸件尺寸不许确:检查模具和铸造台的精度,调整模具创造和铸造操作。
七、作业总结铸造作业是一项复杂的工艺,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能。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铸造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为了确保铸造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铸造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一套标准的操作流程和要求,以确保铸造作业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
二、作业准备1. 设备准备1.1 确保铸造设备完好无损,如铸造炉、模具、浇注设备等。
1.2 检查设备是否具备必要的安全保护装置,如熔炉温度控制装置、熔炉排气装置等。
1.3 确保设备的操作人员已经接受过相应的培训,熟悉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2. 材料准备2.1 根据产品要求,准备合适的铸造材料,如金属合金、砂型材料等。
2.2 对材料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材料符合要求,如金属合金的成份、砂型材料的湿度等。
3. 工艺准备3.1 根据产品要求和设计图纸,制定合适的铸造工艺路线。
3.2 设计合适的模具结构和尺寸,确保产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3 制定合适的熔炼工艺,如熔炼温度、熔炼时间、熔炼材料比例等。
三、作业流程1. 模具准备1.1 清洁模具,确保模具表面光滑无杂质。
1.2 涂抹模具脱模剂,以便于产品脱模。
2. 熔炼材料准备2.1 准备合适的熔炼炉,根据熔炼工艺要求加入合适的熔炼材料。
2.2 控制熔炼温度和时间,确保熔炼材料充分熔化。
3. 浇注3.1 将熔融金属倒入模具中,确保金属充满整个模具腔体。
3.2 控制浇注速度和角度,以避免产生气泡和缺陷。
4. 冷却4.1 等待铸件冷却至合适的温度,以便于脱模和后续处理。
4.2 控制冷却时间,确保铸件的结构和性能稳定。
5. 脱模5.1 将冷却后的铸件从模具中取出。
5.2 检查铸件的表面和尺寸,确保符合产品要求。
6. 后续处理6.1 进行必要的修磨和打磨,以提高产品的表面光洁度和精度。
6.2 进行热处理或者其他特殊处理,以改善产品的性能。
四、作业安全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热手套、防护眼镜等。
2. 确保作业场所通风良好,以排除有害气体和烟尘。
机械铸造造型作业指导书

机械铸造造型作业指导书1.目的:规范造型作业,生产合格铸件。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机器造型和顶箱造型。
3.作业流程3.1砂的检查3.1.1使用面砂前要翻面砂使其均匀,去除其中的铁屑等杂物。
3.1.2.背砂使用时也要翻匀,以防局部背砂过湿造成气孔等。
3.2.模具的检查3.2.1检查模具是否完好,确认上下箱,以防搞反。
3.2.2.有砂芯时要确认砂芯数量,安放位置。
3.3造型3.3.1下箱造型3.3.2.对于下箱无模具的造型,将下型板置于地面,模样一面朝上,放下箱于型板上,填砂,舂砂,抹平。
翻箱至砂箱朝下。
开出浇道。
3.3.3.若上下型在同一块板上,并有浇道系统的,则下模朝上,上模朝下并垫砂箱或其它使上模样悬空的垫板。
填砂,舂砂,抹平,翻箱至砂箱朝下。
待造上箱。
3.3.4.上箱造型将上砂箱放于上模之上,与下砂箱对齐。
填砂,放直浇道棒和冒口,舂实,抹平。
3.4起模3.4.1. 将行车吊钩置于砂箱中部正上方,平稳操作,轻轻敲动模型,至上砂箱完全离开模型时移走上砂箱。
3.4.2.再将行车吊钩置于砂箱中部正上方,挂于型板吊柄,手扶型板使水平不晃动。
至完全离开下砂箱,移走型板。
3.5 修型3.5.1如果有挂起的型砂,必须要修型,用毛刷沾少量水润湿破裂部分,用压勺等工具完成修型。
3.5.2.吹干净型腔内的浮砂。
3.6合箱,将上箱吊至下箱正上方时,缓缓下落,至上下箱原定位对正时合箱,打好紧固销装置。
盖好浇道以防砂子掉入型腔。
3.7.合箱后应上好紧固卡,紧固卡上好后再拔合箱销。
3.8.造型好后,将砂搬进导轨以备浇注。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铸造作业是一种常见的创造工艺,它通过将熔化的金属或者合金倒入模具中,经过凝固和冷却过程,最终得到所需的零件或者产品。
铸造作业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因此,编写一本准确且详细的铸造作业指导书对于提高铸造作业的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
一、准备工作1.1 确定铸造材料:根据产品要求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铸造材料,包括金属或者合金的种类和成份。
1.2 设计模具: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合适的模具,包括芯盒、型腔、浇口和冷却系统等。
1.3 准备设备和工具:准备好所需的铸造设备,如熔炉、浇注设备和冷却设备等,同时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如夹具和测量工具等。
二、模具制备2.1 制备芯盒:根据模具设计要求,制备芯盒,包括芯盒的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和尺寸控制等。
2.2 制备型腔:根据模具设计要求,制备型腔,包括型腔的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和尺寸控制等。
2.3 安装冷却系统:根据模具设计要求,安装冷却系统,确保冷却水能够有效地冷却模具,以保证铸件的质量。
三、熔化和浇注3.1 熔炼金属或者合金:根据铸造材料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熔炼设备,将金属或者合金熔化并保持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3.2 准备浇注系统:根据模具设计要求,准备好浇注系统,包括浇口、浇注道和冒口等,确保熔化的金属或者合金能够顺利地流入模具中。
3.3 控制浇注过程:在浇注过程中,控制浇注速度和浇注温度,确保金属或者合金能够充分填充型腔,并避免产生缺陷,如气孔和夹杂等。
四、冷却和固化4.1 控制冷却速率:根据铸造材料的特性,控制冷却速率,以确保铸件能够均匀冷却,避免产生应力和变形等问题。
4.2 确保固化质量:根据铸造材料的特性,控制固化时间和温度,确保铸件能够彻底固化,达到所需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构。
4.3 模具拆卸和清理:在铸件彻底固化后,拆卸模具,并对模具进行清理和维护,以便下一次的铸造作业。
五、后续处理5.1 修整和加工:对铸件进行修整和加工,包括去除浇口和冒口、修整表面和尺寸等,以满足产品的要求。
铸件造型工序作业指导书(球墨铸铁)

造型作业指导一、造型前期准备工作:1.模型准备:模型投产前,造型班长应按铸造工艺图检查模型外观质量,清点活块数量,并将活块对号组装,后将模型清理干净,如有问题需及时通知模型维修人员进行修整,模型不得带病投产;2.涂刷脱模剂:模型使用前应涂刷脱模剂,脱模剂需均匀涂刷两层,注意:脱模剂挥发性极强,涂刷时保证通风,同时远离火源;3.按铸造工艺图纸要求准备砂箱,检查砂箱吊把是否有裂纹,砂箱内外焊接处是否存在开焊处,砂箱上下面是否存在凹凸现象,如有问题及时上报,同时准备垫块,如果砂箱不足,需使用借代砂箱,应通知工艺人员确认;4.按铸造工艺图和生产日计划仔细核对铸件标识及试块标识,保证标识清晰、正确、完整、无误;5.准备摏砂工具、刮板及泥刀、起模工具(吊车运行是否正常、钢丝绳、吊环、吊钩、卸扣等)、芯骨及芯铁、胶带、铁线等;舂砂舂子吊环6.按铸造工艺图要求准备冷铁、冒口、耐火砖管、试块模型,注意:新冷铁应使用前加热150℃去潮;7.定期检查混砂机的铰刀间隙、树脂和固化剂流量,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控制好型砂可使用时间,型砂性能应由质管人员每日进行取样检测,以便及时监控砂型强度;二、造型及制芯1.摆放砂箱:测量木型距砂箱各边距离,保证铸造工艺图要求最小吃砂量,尤其保证下箱内模型或浇道管最高点吃砂量,同时按铸造工艺图要求摆放好直浇道缓冲器;带之间应保证吃砂量2.按铸造工艺图要求选择冷铁、冒口、试块,并按工艺要求的位置摆放冷铁以及缠绕耐火砖管,后将冷铁、试块、缠好的耐火砖管摆放在铸造工艺图要求位置,注意:冷铁间距30~40mm,耐火砖管必须保证同心;3.混砂机刚启动时,型砂未混均匀,应及时将头砂排出砂箱外,并随时检查排出型砂质量,简易方法:○1法:将型砂接在手中,握紧,松开后,若仍然成团状,则型砂可使用;若仍松散开,则型砂不可使用;○2法:用火烤,检验是否存在硬化层,有硬化层为合格,不存在则不合格;4.充砂过程中,造型人员应手持摏子逐层捣实,放置芯铁芯骨处,应在摏砂过程中逐层放入,模型的转角、凹陷、模型活块、冷铁之间、耐火砖管周围等部位必须手工紧实,以保证紧实度,同时在此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冷铁和耐火砖管被冲走或者移位;5. 芯盒刮砂面必须保证刮平,且在型砂硬化后,沿刮砂面再刮磨一遍,保证刮砂面与模型刮砂平面平齐,避免刮砂面局部出现翘起,注意:起吊点处应刮平,不得有凸起;6. 下外型填砂完毕后,要保证下型面刮平,不可留有残留砂块,防止翻箱后将砂箱抬起;7. 上外型填砂完毕后,冒口高于刮砂面80~100mm ,同时做溢流槽,溢流槽分隔断,并在溢流槽外围扎气眼若干,间距200mm ,气眼到模型距离100mm 以上;8. 如果工艺要求有分箱面,应在分箱面做砂锥(砂锥大小Ø150*100-3个),并均匀撒上干砂,且保证模型与砂型边缘不存在虚砂,干砂层不可过厚,检查无误后再放下一层砂箱,应在分箱面上下砂箱划线打号(砂箱每面号线数不得相同),此外砂箱上作业防止跌落;凹陷处应保证紧实度三、起模、涂刷涂料1. 为保护模型,严格控制起模时间,必须等型砂建立一定强度后才可起模,否则型和芯将发生变形和破裂等问题,一般认为型砂抗压强度达到 1.4Kg /cm 2,作为可起模强度,将这段时间称为可起模时间。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铸造是一种常见的制造工艺,用于制造各种金属零件和构件。
为了确保铸造作业的质量和效率,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步骤和要求,以帮助操作人员正确进行铸造作业。
二、作业准备1. 确定铸造材料和工艺参数:根据零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铸造材料,并确定适当的工艺参数,例如熔化温度、浇注温度等。
2. 准备模具和模具设备: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尺寸,准备适当的模具,并确保模具设备的完好和清洁。
3. 检查熔炉和铸造设备:确保熔炉和铸造设备的正常运行,包括熔炉温度计、浇注杯、浇注工具等。
4. 准备铸造辅助材料:准备所需的辅助材料,如砂型材料、熔剂、脱模剂等。
三、作业步骤1. 模具准备:a. 清洁模具表面:使用合适的清洁剂清洁模具表面,确保无尘、无油污。
b. 涂抹脱模剂:在模具表面均匀涂抹脱模剂,以便于后续脱模。
c. 安装模具:将模具放置在铸造设备上,并确保模具的稳定和正确安装。
2. 熔炼金属:a. 准备合适的铸造材料:根据需求,准备合适的金属材料,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b. 加热熔炉:打开熔炉,根据金属材料的要求,加热熔炉至适当的温度。
c. 加入金属材料:将金属材料逐渐加入熔炉中,确保加入的速度和量控制得当。
d. 熔化金属:待金属完全熔化后,根据需要进行合金化处理,并保持合适的熔化温度。
3. 浇注:a. 准备浇注工具:准备好浇注杯、浇注工具等,确保其清洁和完好。
b. 控制浇注温度:根据金属材料的要求,控制浇注温度,并确保温度稳定。
c. 浇注金属:将熔化的金属缓慢而均匀地倒入模具中,以避免气泡和夹杂物的产生。
d. 冷却和固化:待金属冷却和固化后,可以进行脱模操作。
四、质量控制1. 检查零件尺寸: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检查铸造零件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2. 检查表面质量:检查铸造零件的表面是否平整、光滑,并无明显的缺陷和瑕疵。
3. 检查内部质量:根据需要,可以进行无损检测等方法,检查铸造零件的内部质量。
4. 记录和报告:对于每个铸造作业,及时记录和报告相关的质量信息,以便于后续的质量分析和改进。
铸造工艺作业指导书

铸造工艺作业指导书1. 引言铸造工艺是一种重要的制造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行业。
本指导书旨在为铸造工艺操作人员提供详细的作业指导,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 工艺流程铸造工艺通常包括模具准备、熔炼金属、浇注、冷却和清理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操作要点。
2.1 模具准备在进行铸造之前,需要准备合适的模具。
模具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以承受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的金属液体。
模具的制作过程包括模型设计、模型制作、芯子制备等。
2.1.1 模型设计根据产品的要求和设计图纸,进行模型设计。
考虑到产品形状、结构和尺寸等因素,确保模型能够顺利脱模并满足产品要求。
2.1.2 模型制作根据设计好的模型图纸,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模型制作。
常用的模型材料有木材、泡沫、塑料等。
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模型的精度和平整度。
2.1.3 芯子制备对于一些复杂形状的产品,需要使用芯子来形成内部空腔。
芯子的制备可以使用砂芯、金属芯等材料,根据产品要求进行选择。
2.2 熔炼金属在铸造过程中,需要将金属加热至液态状态,以便浇注到模具中。
熔炼金属的过程需要掌握合适的温度和时间控制。
2.2.1 选材和计量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并按照配方进行计量。
确保配比准确,以避免产生不良品。
2.2.2 熔炼设备准备清理和预热熔炼设备,确保设备干净无杂质,并达到所需温度。
2.2.3 加料和熔化按照计量好的配方,将金属加入到预热设备中,并控制好加热温度和时间,使金属完全熔化。
2.3 浇注浇注是将熔融金属倒入模具中的过程。
正确的浇注操作可以确保产品形状和质量。
2.3.1 模具准备检查模具是否干净,没有残留物和杂质,确保模具内部光滑平整。
涂抹合适的润滑剂,以便顺利脱模。
2.3.2 浇注方式选择根据产品要求和模具结构,选择合适的浇注方式。
常见的浇注方式有重力浇注、压力浇注等。
2.3.3 浇注操作将熔融金属从熔炉中倒入模具中,注意控制浇注速度和角度,避免产生气泡和缺陷。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铸造作业指导书是为了规范铸造作业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编写的指导性文件。
本文档旨在为铸造作业人员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作业环境要求1. 铸造作业应在室内进行,确保温度适宜。
2. 作业区域应保持干净整洁,杂物应及时清理,确保安全。
3. 作业区域应具备通风设施,确保空气流通。
三、作业前准备1. 确认铸造材料的种类和规格,准备所需的原材料。
2. 检查铸造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3. 检查模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模具能够满足产品要求。
4. 检查铸造工具的完好性,确保工具可以正常使用。
四、铸造作业步骤1. 准备铸造材料:根据产品要求,准备所需的铸造材料,包括金属合金、砂型等。
2. 准备模具:根据产品要求,准备相应的模具,确保模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预热模具:将模具放入预热炉中进行预热,确保模具温度适宜。
4. 准备砂型:根据产品要求,将铸造材料倒入模具中,形成砂型。
5. 铸造操作:将熔化的金属合金倒入砂型中,待金属冷却凝固后,取出铸件。
6. 清理铸件:将铸件进行清理,去除砂型和其他杂质。
7. 检查铸件:对铸件进行检查,确保铸件的质量符合产品要求。
8. 后续处理:根据产品要求,进行后续处理,如热处理、表面处理等。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在铸造作业过程中,必须戴好防护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2. 铸造材料熔化时会产生高温和有害气体,必须确保作业环境通风良好。
3. 操作铸造设备时,应注意设备的运行状态,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 操作熔炉时,应注意熔炉的温度和压力,避免熔炉爆炸等事故发生。
5. 铸件冷却后可能存在锋利的边缘,操作人员应注意避免划伤。
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问题:铸件浮现气孔。
解决方法:提高砂型的密实度、调整铸造温度和压力,减少气体的产生。
2. 问题:铸件浮现缺陷。
解决方法:检查模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调整铸造工艺参数。
3. 问题:铸件尺寸不许确。
铸造作业指导书范文

铸造作业指导书范文一、背景介绍铸造是一种将熔化金属或其他可浇铸物质倒入预定型腔中,冷却硬化后得到特定形状的工艺方法。
它是制造各类金属零件的重要方法之一,应用广泛。
为了确保铸造作业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一份详细的铸造作业指导书十分必要。
二、作业准备1.确认铸造方案: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和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铸造方法和工艺。
2.准备模具:按照设计要求和制造工艺,制作或准备相应的模具。
3.检查设备:保证铸造设备和工具的完好,如冶炼设备、浇注设备、烘干设备等。
4.准备材料:根据铸造方案,准备需要的金属材料、砂型材料、助熔剂等。
三、实施铸造1.组织铸造工人:安排熔炼人员、浇注人员和砂型准备人员,确保各岗位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2.熔炼准备:将熔炼装置清洁干净,装备所需的熔炼辅助设备,如铁钩、铁夹等。
3.加料熔炼:按照配料比例向熔炼设备中加入金属原料和助熔剂,注意控制熔炼的温度和时间。
4.检查熔液:用合适的检测方法检验熔液成分、温度和杂质含量。
5.砂型准备:根据模具要求,将砂型材料倒入模具中,注意控制压实力度。
6.倒熔液:待砂型准备好后,将熔液倒入砂型中,注意控制浇注速度和压力。
7.等待冷却:待熔液充分冷却之后,拆卸模具,取出铸件。
8.返工修整:对铸件进行修剪、打磨、除砂等加工,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四、安全注意事项1.个人防护:铸造过程中应穿戴合适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等,确保人身安全。
2.防火防爆:熔炼过程中,要注意防止金属液体外溅或滴落,避免火灾和爆炸事故。
3.通风换气:保持铸造作业场所的通风良好,防止有毒气体积聚。
4.操作规范:操作人员需遵守操作规范,严禁违章操作,确保作业安全和质量。
五、作业检查1.铸件质量检验:对铸件进行尺寸、外观、力学性能等方面的检验。
2.设备检查:对使用过的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下次铸造作业的顺利进行。
3.安全检查:对铸造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及时处理。
六、工艺改进根据铸造作业的检验结果和经验,总结改进措施。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铸造作业指导书是为了规范和指导铸造作业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文档。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确保铸造作业的顺利进行。
二、作业准备1. 确定铸造作业的产品要求和规格。
2. 准备所需的原材料,包括金属合金、砂型等。
3. 检查铸造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4. 清理和准备铸造作业区域,确保安全和整洁。
三、铸造作业流程1. 砂型制备a. 根据产品要求和规格,选择合适的砂型材料。
b. 准备砂型模具,包括芯盒和型箱。
c. 将砂型材料加入模具,确保均匀分布和紧实。
d. 拆卸模具,得到完整的砂型。
2. 熔炼金属合金a. 根据产品要求和规格,选择合适的金属合金。
b. 准备熔炼设备,包括炉子和熔炼容器。
c. 将金属合金加入熔炼容器,控制温度和时间,确保熔炼质量。
d. 检查熔炼合金的成分和温度,确保符合要求。
3. 浇注a. 将砂型放置在浇注台上,确保稳定。
b. 将熔炼好的金属合金倒入砂型中,控制浇注速度和压力。
c. 等待金属合金冷却和凝固,形成铸件。
4. 后处理a. 拆除砂型,得到铸件。
b. 进行铸件的修整和清理,去除多余的材料和表面缺陷。
c. 进行必要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提高铸件的性能和质量。
四、作业注意事项1. 铸造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2. 砂型制备时,要确保砂型材料的质量和均匀性。
3. 熔炼金属合金时,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避免过热或过冷。
4. 浇注时,要注意浇注速度和压力,避免产生气孔和缺陷。
5. 后处理时,要仔细修整和清理铸件,确保符合产品要求和规格。
五、作业记录和质量控制1. 每次铸造作业都应记录相关的参数和数据,包括砂型制备、熔炼金属合金、浇注过程等。
2. 定期进行铸造产品的质量检验,包括尺寸、力学性能等方面。
3. 根据质量检验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铸造作业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六、作业结束1. 清理和整理铸造作业区域,确保安全和整洁。
铸造作业指导书

1 蜡型1.压蜡温度48-53℃, 压蜡压力0.25-0.4MPa,保压时间10S, 起模时间5min。
2.合模前必须将上下模清理洁净后合模。
3.蜡模表面不得有缺陷。
3、蜡模表面不得有缺陷。
1.非加工面必须光滑、平整、无缺陷。
2、蜡模完全冷却后按左图示意摆放。
3、模样修整后, 不得有飞边、缺角、气孔、皱纹。
4、蜡屑清理洁净。
2.蜡模完全冷却后按左图示意摆放。
3、模样修整后,不得有飞边、缺角、气孔、皱纹。
4、蜡屑清理洁净。
2、蜡模完全冷却后按左图示意摆放。
3.模样修整后,不得有飞边、缺角、气孔、皱纹。
4、蜡屑清理洁净。
2、蜡模完全冷却后按左图示意摆放。
3、模样修整后,不得有飞边、缺角、气孔、皱纹。
4.蜡屑清理洁净。
2、蜡模完全冷却后按左图示意摆放。
3、模样修整后,不得有飞边、缺角、气孔、皱纹。
4、蜡屑清理洁净。
填写登记表(蜡模制造, 编号JZQ/ZZ-QR-02-01)2 浇口道蜡模1.使用05号浇口棒。
2.清理模具, 涂分型剂, 合模后注入蜡液。
3、将木棒插入半凝固蜡液中, 插入深度距离底部5-20mm。
4、冷却取出, 轻擦和模。
5、修刮飞边毛刺, 修补少许缺陷旳蜡模。
5.修刮飞边毛刺,修补少许缺陷旳蜡模。
5、修刮飞边毛刺,修补少许缺陷旳蜡模。
1.浇棒使用与否对旳。
2.检查木棒与否放正。
3.检查木棒插入深度与否符合规定。
3、检查木棒插入深度与否符合规定。
3 蜡模组焊1.焊接蜡件必须放正, 焊接牢固。
2.焊接后必须清理蜡屑。
3.模组焊接摆放整洁。
4.蜡型与浇口间距应不小于80mm。
4、蜡型与浇口间距应不小于80mm。
1.焊接前检查模样与否合格、浇口棒与否合格。
2.焊接后检查与否有缝隙和流蜡。
3.浇口冒口与否焊正。
4、焊接后与否将蜡屑吹洁净。
填写登记表(蜡模组焊, 编号:JZQ/ZZ-QR-02-02)4▲关键工序制壳1.表面层砂粒40-70目, 涂料粘度24-35S(夏季走下限、冬季走上限),用氯化铵硬化液比重1.05-1.12, 硬化时间10-15min, 空干15-20 min。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描述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铸造作业指导书,以确保铸造作业的顺利进行。
本指导书包含了铸造的基本概念、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以及质量控制要求等内容。
二、铸造基本概念铸造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通过将熔融金属注入铸型中,使其冷却凝固并形成所需的零件或产品。
铸造可以分为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工艺步骤和要求。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包括准备铸造设备、铸型材料,清洁铸造设备,检查模具和模具箱是否完好无损。
2. 准备熔炉:检查熔炉是否正常工作,确认熔炉温度和熔化金属的配比。
3. 准备铸型:根据产品要求,选择适当的铸型材料,将铸型材料放入模具中,并确保模具表面光滑。
4. 熔炼金属:根据产品要求,将所需金属材料放入熔炉中,加热至熔化温度,并搅拌均匀。
5. 浇注铸型:将熔融金属缓慢倾倒至铸型中,确保铸型内部充满金属,并避免产生气泡。
6. 冷却凝固:等待金属在铸型中冷却凝固,时间根据产品要求而定。
7. 脱模:待金属完全冷却后,将铸型打开,取出铸件,并进行后续的加工和处理。
四、安全注意事项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铸造作业时,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耳塞、手套和耐高温服装等。
2. 避免熔融金属的溅落:在倾倒熔融金属时,要保持距离,避免熔融金属溅落到皮肤或衣物上,以免造成烫伤。
3. 注意熔炉安全:在操作熔炉时,要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发生火灾和爆炸等意外事故。
4. 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步骤,以确保作业安全和产品质量。
五、质量控制要求1. 检查铸型:在使用铸型之前,必须对其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没有损坏或缺陷。
2. 控制熔炼温度:根据产品要求,严格控制熔炼金属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以免影响产品质量。
3. 检测铸件:对铸件进行必要的检测,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和材料成分分析等,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4. 进行后续处理:根据产品要求,对铸件进行后续的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加工工艺,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铸造是一种常见的制造工艺,用于生产各种金属零件和构件。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铸造作业流程和操作指导,以确保铸造过程的安全性、质量和效率。
二、作业准备1. 确定铸造材料和工艺参数,包括金属材料的种类、成分和熔化温度,以及模具的设计和制作。
2. 准备铸造设备和工具,包括熔炉、铸造模具、铸造机械、浇注材料、浇注工具等。
3. 对铸造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三、模具准备1. 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和制作适合的铸造模具。
2. 使用合适的模具材料,如砂型、金属型等,制作模具。
3. 对模具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浇注质量和减少缺陷。
四、铸造操作1. 将金属材料加热至熔化温度,并保持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2. 检查模具是否准备就绪,并确保其干燥和清洁。
3. 将熔融金属倒入模具中,注意控制浇注速度和角度,以避免气泡和不均匀浇注。
4. 等待金属冷却凝固,然后将模具打开,取出铸件。
5. 对铸件进行清理和修整,去除可能存在的缺陷和不良表面。
五、质量控制1. 对铸件进行尺寸和外观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2. 进行金属组织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以评估铸件的质量。
3. 根据检测结果,对铸造工艺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六、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铸造作业前,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耐热手套、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2. 确保铸造设备和工具的安全性能,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3. 遵守熔炉操作规程,控制熔融金属的温度和浇注速度,以避免烫伤和喷溅。
4.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防止金属氧化和产生有害气体,保持通风良好。
5. 遵守铸造作业规范和操作流程,不得擅自改动或忽略安全措施。
七、总结本作业指导书详细介绍了铸造作业的准备工作、模具制备、铸造操作、质量控制和安全注意事项。
遵循本指导书的要求和指导,能够确保铸造作业的顺利进行,并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不同的铸造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铸造车间造型工序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加强造型工序质量的检测与控制,提高造型工序的作业质量,提高铸件的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
二、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铸造车间树脂砂生产的各工序造型、制芯的准备。
生产的质量控制。
三、生产的准备
1、操作者应熟悉所生产铸件的铸造工艺,并按照工艺要求准备冷铁、冒口及特种型砂等。
此项工作有带班长和包组技术员负责。
2、生产用树脂、固化剂必须经进厂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如有失效、变质等现象应停止使用。
3、树脂砂再生砂应检查砂温、微粉含量,每天检查1-2次,酌减量每周检查1次。
检查合格后才能使用。
此项工作由型砂实验员负责,并把检测结果填入相应的质量记录中;出现异常时及时通知技术组和配砂组。
4、连续式混砂机应专人操作,开机前应检查所需砂量、树脂量和固化剂量应充足,气压正常。
5.机手检查连续式混砂机是否运转正常。
①接通电源、先用手动按钮使树脂、固化剂管路回流一遍。
将管内空气驱净。
②自动加料时,按工艺要求调整树脂泵和固化剂泵的转数:一般中小件树脂砂抗拉强度控制在0.5MPa以上,大型铸件树脂砂抗拉强度控制在0.7MPa,以上。
此项工作由机手负责调整加入量,型砂实验员负责性能检测。
6、检测模样、芯盒是否齐全完好,铸字是否齐全,清楚。
7、砂箱箱口应清理干净,不得有粘接剂、粘砂、铁片等。
四、造型制芯
1、填砂前底板、模板及芯盒应放稳垫平,模样表面及芯盒内腔擦拭干净,并按照要求涂刷脱模剂。
2、非模板造型的模样较重时,则应用铁丝或铁钩等,将模样紧固于箱带上,避免翻箱时的模样脱落。
3、填砂时应先把模样或芯盒的深沟,凸台下以及强度薄弱部位压实。
必要时埋入铁钉或铁丝加固,但钉子和铁丝不应露出砂型表面:紧砂时,不应使浇冒口、冷铁及活块移位。
填砂完毕将填砂面刮平。
4、砂芯和吊砂需放置铁芯时,芯铁吃砂量应均匀合适,一般不小于20mm,特殊情况按专用工艺文件执行。
5、需扎出气眼的砂芯应在可使用时间内按要求扎出气眼。
复杂的砂芯可在芯铁上缠绕尼龙气眼绳。
冷铁位置应放在正确,冷铁表面应光洁,无锈、无水、无油。
6、在保证吃啥厚度的前提下造型、制芯是在型芯的厚大部分可填入废砂块或其它填充物,以减少树脂砂消耗量和提高透气性。
7、起模出芯应在脱模时间内完成,不应过早或过晚。
8、起模(非模板造型)出芯时应轻度均匀地松动模样和芯盒,松动时不准用铁器、砖块等硬物直接敲打模样和芯盒,应垫上木块或胶皮,或用木锤敲打。
9、小芯盒反转时应使用垫板,大芯盒翻转时应用铁丝把芯骨固定于芯盒背面。
10、模样和砂芯起出后,型和芯损坏和酥脆处可用新混制的砂修补;如果成块断裂且断裂部
分完好,可用粘结膏粘结,修补和粘结部分应保证质量、否子,砂型和砂芯报废。
11、砂型、砂芯清扫干净后刷涂料,刷涂料应均匀平滑,不应有堆积和流挂,应保证一定的图层厚度(铸铁件0.2-0.5mm,铸钢件1.0-2.5mm),快干涂料刷完后应立即点火引燃。
12、对于有追溯性要求的铸件,带班长负责更换铸件日期铸字,包组技术组长负责球铁试块铸字的更换。
五、合箱
1、合箱前下型应放平,最好能放在有狮子通气道的松砂地面上。
2、下芯前应将砂型、砂芯清扫干净,未经检验的砂型、砂芯不能使用。
3、合箱时,砂型砂芯如有回潮,则应用喷灯表面烘烤,回潮严重者应报废。
4、下芯后应检验其位置是否正确。
必要时使用专用下芯卡板检验。
形状负责及重要件合箱前应验箱验
5、合箱后应上好紧固卡,紧固卡上好后再拔合箱销。
浇冒口处用硬纸或铁片盖好。
使用压铁压箱时,压铁应大于抬箱力的2倍,压铁不能盖住砂型的通气道。
合箱完毕应安放填写清楚的“合箱浇注标识卡”。
6、合箱后24小时内应浇注,最多不能超过48小时,超过停放时间的型芯应开箱重新表面烘干和检查。
7、重点铸件的生产应按专门的作业指导书组织生产,以上内容可供参考。
六、生产总结
1、对于重点铸件的生产,技术组负责召开技术人员、班组长、操作者参加的生产技术准备会,并制定作业指导书。
2、对于生产批量废品的铸件,技术组负责运用统计技术,分析生产缺陷的原因并定制纠正措施,班组负责实施,技术组要跟踪改进情况,并编制作业指导书。
3、技术组编制的铸件生产作业指导书,经验证后归入车间技术档案中保存。
以上工作有车间包组技术员负责,技术组长负责检查。
铸件车间
2006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