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检测与临床应用
肝炎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意义讲ppt课件
机体感染HAV后,可产生HAV抗体,早期 为 IgM,维持 2 个月左右,恢复后期出现 IgG,可维持多年,对同型病毒的再感染 有免疫力。 实验室检测通常为HAV- IgM、 IgG、 IgA 抗体 ,方法主要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还可检测甲型肝炎病毒抗原 (HAVAg) 。
临床意义
血中HBsAg滴度变化机制:肝细胞内 HBsAg分布于周边呈弥散状者,血中的 HBsAg滴度较高;成包涵体状者HBsAg 滴度较低,但与病情变化尚无一致关系。 HBsAg滴度与传染强度:判断HBV传染 强度,主要依据HBV的复制指标,包括 HBsAg、HBVDNA、DNA-P活跃,以及 抗-HBc.IgM。不论HBsAg滴度高低, 凡HBsAg阳性的血液,都含有足以引起 传染的感染剂量。
HAV-IgA 型抗体是在感染 HAV 后肠道粘膜细 胞分泌的局部性抗体,可在感染早期和急性期 病人的粪便中查出。 HAVAg存在于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潜伏期和发病 早期患者的胆汁和粪便中,具有确诊甲型病毒 性肝炎的价值。当临床表现、流行病学极似甲 肝时,而HAVAg呈阴性,可能是病毒血症期已 过,病毒在血中消失,此时应检查抗体,以帮 助诊断。
传染性
抗甲型肝炎病毒
粪中 HAV
患病
抗甲型肝炎病毒IgG
ALT
0
1
2
3
4
2
3
4
5
6
周
月
乙型肝炎病毒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 属嗜肝病毒科 DNA 病毒,又称 Dane 颗粒。 HBV 衣壳直径 42 nm,分核心和外壳两部 分,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可急性 发病、持续带病毒感染、症状不明显和迁 延不预形成慢性肝炎等。 乙肝患者的潜伏期、急性期以及乙肝病毒 携带者的血液具有高度传染性,其危害性 大于甲肝,少数可导致肝硬化、肝癌。
乙型病毒性肝炎检测项目及临床应用PPT课件
3
Company Logo
乙肝病毒的结构
乙肝表面抗原(澳抗) (HbsAg)
由乙肝病毒的核心抗 原(HBcAg)和E抗原 (HBeAg)组成 环状并且有缺口的 DNA双链,和依附在 上面的DNA聚合酶
4
Company Logo
乙肝的传播途径
1.输血传 2.性接触
播
传播
3.垂直传 播
4.密切生 活传播
5、抗病毒治疗乙肝,加查前S1抗原可作为治疗前的患者筛查(适应症 )和治疗后的疗效判断,尤其对抗HBe(+)的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药 物治疗的排查可起到重要作用。
19
Company Logo
乙肝两对半的32种组合及临床意义
序号 1 2
3 9 种 常4 见5 模6 式
7
8
9
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14
Company Logo
HBeAg
HBeAg一般通称e抗原,它来源于乙型肝炎病毒 的核心,是核心抗原的亚成分,或是核心抗原裂解后 的产物。其在血清中的出现时间稍后于HBsAg,一 般血清HBeAg阳性者,HBsAg亦为阳性。
HBeAg与病毒Dane颗粒、HBV DNA具有伴随 关系,是HBV复制活跃的血清学指标,血清HBeAg 阳性说明传染性强。急性乙肝病人血清HBeAg持续 阳性3个月以上,则有疾病慢性化倾向。
23
Company Logo
三、乙肝的临床诊断
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或HBsAg阳性超过6个月,现 HBsAg和(或)HBV DNA仍为阳性者,可诊断为慢性 HBV感染。根据HBV感染者的血清学、病毒学、生物化学 试验及其他临床和辅助检查结果,可将慢性HBV感染分为:
临床乙型肝炎病毒五项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e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和梅毒等术前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临床乙型肝炎病毒五项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e抗体、乙型肝炎核心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原抗体和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等手术前八项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解读及临床意义手术感染八项是医院术前必查的八项感染指标,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五项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原抗体(抗-HIV)和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抗-TP)。
旨在手术过程中防范、减少和避免这些病毒在院内的交叉感染和传播以及防范医疗风险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检测方法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手术感染八项检测方法主要有三种免疫法:两种酶免疫法(EIA和ELISA)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
前者优点:特异性和敏感性高、成本较低;缺点:操作较复杂、费时,只能定性检测;后者优点:特异性和敏感性高、操作简便、快速、定量(如:HbsAg 和抗-HBs)/半定量分析;缺点:检测成本较高。
临床意义一、乙肝五项的临床意义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五项指标,即通常俗称的“乙肝五项”或称“乙肝两对半”。
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HBsAg是机体感染HBV的标志,也是在机体血清中首先出现的病毒标志物。
HBsAg出现的时间,与机体感染HBV的途径和感染的剂量有关。
如果系输用HBsAg 阳性血,2周后即可检测到HBsAg,如用RIA法检测,于接种后6天,血清中即可出现HBsAg阳性;如感染剂量少,HBsAg出现阳性的时间可达3—4个月,甚至6个月;一般在感染HBV后4—6周可出现HBsAg阳性。
HBsAg出现阳性后1—7周(平均约4周)才出现肝炎症状和肝功能异常。
经血感染者,其潜伏期约为2个月;经口感染者,其潜伏期大约为3个月。
急性乙肝病程一般持续1-3个月,80%—90%的患者可以临床治愈。
肝炎标志物讲解
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病毒结构和大小:
Env (HBsAg;大,中,小)
Dane’s particle
42nm
HBcAg
Core DNAP
HBV-DNA
二.乙型肝炎病毒
病原体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
在全世界乙肝广泛流行,估计全球半数以上人 口已被HBV感染过,5%的人口为HBV慢性感染
用呈平行关系。 (2)3-6月后出现,持续多年。 (3)注射疫苗或免疫球蛋白后呈阳性。
此外,在暴发性肝炎患者,抗HBs呈高滴度, 与HBsAg形成免疫复合物,导致肝坏死。
(三)e抗原(HBeAg)
核心颗粒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存在于HBsAg 阳性的血清中。 临床意义: (1)乙肝处于活动期,HBV在体内复制的指标,
三.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HCV为RNA病毒 诊断依据:HCV-RNA
抗-HCVIgM 抗-HCVIgG
三.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一)HCV-RNA测定 有助于HCV早期诊断:
(1)阳性示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2)转阴示复制受抑,预后好 (3)预后判断,疗效评价
(二)抗-HCV IgM、IgG测定
传染性较强。 (2)持续阳性可慢性化或肝硬化。 (3)转阴,表示病毒停止复制。
目前作为抗病毒治疗的指征及疗效的评价指标
(四)e抗体(抗HBe)
HBeAg刺激后出现于血液中。 临床意义: (1)急性期:阳性→慢性化 (2)慢活肝:阳性→肝硬化 (3)HBeAg、抗HBe同时阳性,且有ALT↑,
可进展为肝癌。 (4)抗HBe(+):大部分病毒被清除,复制
HBV复制停止
HBsAg/抗HBs空白期,HBV 处于平静携带
8 第八章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_诊断学(十三五_第9版)
诊断学(第9版)
一、免疫球蛋白
(五)M蛋白
M蛋白或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一种单克隆B细胞增殖产生的具有相同结构和电泳迁移 率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及其分子片段。 1.参考值 阴性 2.临床意义 检测到M蛋白,提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值并,见于: ➢ 多发性骨髓瘤 ➢ 巨球蛋白血症 ➢ 重链病 ➢ 轻链病 ➢ 半分子病 ➢ 恶性淋巴瘤 ➢ 良性M蛋白血症
诊断学(第9版)
二、补 体 系 统
(六)补体结合试验(CFT)
补体结合试验(CFT)是用免疫溶血机制做指示系统,来检测另一反应系统抗原或抗体的 试验。早在1906年Wasermann就将其应用于梅毒的诊断,即著名的华氏反应。这一传统的 试验经不断改进,除了用于传染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以外,在一些自身抗体、肿瘤相关抗 原以及HLA的检测和分析中也有应用。
诊断学(第9版)
二、补 体 系 统
(一)总补体溶血活性(C50)检测
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检测的是补体经典途径的溶血活性,主要反映经典途径补体的 综合水平。补体最主要的活性是溶细胞作用,溶血程度与补体量呈正相关,一般以50%溶血 作为检测终点(CH50)。 1.参考值 50-100kU/L(试管法) 2.临床意义 主要反映补体经典途径(C1-C9)的综合水平 ➢ CH50增高 见于急性炎症、组织损伤和某些恶性肿瘤。 ➢ CH50减低 见于各种免疫复合物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动期、感染性心内膜炎、病
毒性肝炎、慢性肝病、肝硬化、重症营养不良和遗传性补体成分缺乏症等。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及其意义
肝酶活性指标,升高表示肝脏受损,可能与病毒复制有关。
预测疾病进展和预后
HBeAg转阴、HBsAg转阴:提示病情好转,预后 良好。
HBV DNA转阴:提示病毒复制减弱或无复制,传 染性降低。
ALT持续升高:提示肝脏受损严重,可能进展为肝 硬化或肝癌。
指导抗病毒治疗
根据HBV DNA和ALT水平判断是否 需要抗病毒治疗。
预测预后
血清标志物的水平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例如预测肝硬化和肝癌的风 险。
加强公众教育和筛查工作
提高公众对乙型肝炎的认识
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乙型肝炎的认知和理解,包括传播 方式、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等。
推广筛查
鼓励医疗机构和社区开展乙型肝炎筛查,特别是对高风险人群,例 如慢性肝病患者、长期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和孕妇等。
。
监测和随访
要点一
监测
定期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可以监测病情变化,如 病毒复制水平、肝功能状况等,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恶化 或复发。
要点二
随访
对于已经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定期检测乙型肝 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可以评估治疗效果,监测耐药性的发生 ,以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6
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重要性和意义
诊断乙型肝炎
通过检测血清标志物,可以确定一个人是否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以 及感染的具体阶段。
监测疾病进展
通过定期检测血清标志物,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疾病进展,包括病毒 复制程度、肝功能状况和肝纤维化程度等。
指导治疗
根据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医生可以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例如抗 病毒药物的选择和给药方案。
乙型肝炎可导致肝硬化、肝癌和其他严重的肝脏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迟宝荣;孙艳;周丹;孔德霞【期刊名称】《吉林医学》【年(卷),期】2005(026)012【摘要】迄今病毒性肝炎已明确的病原体包括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及戊型肝炎病毒(HEV)。
关于庚型肝炎病毒(GBV-C/HGV)和输血传播病毒(TTV)等新型肝炎病毒的致肝病性目前尚无定论。
随着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对病毒性肝炎的检测及诊断方法不断增多并日益完善。
现将几种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特征及其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的临床意义概括如下。
【总页数】3页(P1365-1367)【作者】迟宝荣;孙艳;周丹;孔德霞【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吉林,长春,1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相关文献】1.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定量检测及肝组织病理学检测应用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意义 [J], 张文杰;毛维武;田淑菊;李朝霞;屈延;龚晏萱;杨建军;郭宏艳;金惠琴2.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J], 迟宝荣;孙艳;周丹;孔德霞3.超声血流动力学联合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检测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肝损伤的临床意义 [J], 蒋火富;余文海;彭晓卫;李先文;严济泳;刘菲斯;胡萍;刘庆华4.216例老年人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及临床意义 [J], 温小凤; 李雪梅; 曾文凤; 陈念5.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第二代抗-HCV、第三代抗-HCV及HCV-RNA等三种HCV标志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J], 徐建英;唐正运;李贵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病毒性肝炎标志物的检测方法
病毒性肝炎标志物的检测方法肝炎病毒是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现阶段已经确定了甲型、丙型、乙型、丁型、戊型五种肝炎病毒。
除了乙型肝炎病毒是双链DNA病毒之外,其他的都是单链RNA病毒。
我们国家是高发病毒性肝炎的地区,特别是感染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更加显著。
所以,及时、精准的对肝炎病毒标志物进行检测,对防止此疾病的发生具有非常关键的现实意义。
规范的治疗监测以及诊断筛查是保证治疗效果的主要环节。
检测方式不合理不但会耽误最佳治疗时间,还会致使治疗期间医疗人员无法及时、精准的判定治疗效果,对其疗效产生严重影响。
所以,规范治疗和检测是切实有效控制肝炎危害的重点。
1.病毒性肝炎标志物的检测方法检测病毒性肝炎标志物的方式主要有血清学、病毒基因分型、病毒核酸载量、肝功能、肿瘤标志物等检测方式。
不同类型肝炎病毒,检测指标也不一样。
临床中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经常使用的血清学标志物有e抗原与其抗体、表面抗原与其抗体、核心抗体。
乙型病毒性肝炎抗原阳性提示有很高的感染性,同时存在一定程度的提示乙型病毒性肝炎正在复制。
有相关实验显示,表面抗原具有很高的定量检测预示价值,可以作为早期检测治疗的指标,同时可以有效监控慢性乙肝患者干扰素的治疗。
血清乙型病毒性肝炎DNA检测主要用于评估、诊断病毒复制情况、分析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监测治疗效果。
在相关防治乙型肝炎指南中提出,推荐e抗原阳性患者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时间最少四年,在实现DNA检测不超过下限、转氨酶恢复正常、e抗原转换血清学之后,再治疗最少三年进行巩固,期间每六个月检查一次,上述情况依旧保持没有变化的患者,就可以适当停药,但是增加治疗时间能够降低复发率。
对于e抗原阴性患者,可以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直到表面抗原彻底消失并检测不到乙型病毒性肝炎DNA,再治疗十八个月进行巩固,期间最少复查三次,每次隔六个月,上述情况依旧保持没有变化的患者,就可以适当停药。
不管患者在治疗期间能否得到应答,在停药之后三个月中需要每月进行一次检测肝功能、乙型病毒性肝炎DNA及其血清学标志物。
病毒性肝炎各项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
第四项抗-HBe是针对HBeAg产生的,抗HBe一旦产生, HBeAg一般就消失了,因 为HBeAg是提示病毒复制活跃的,所以抗HBe出现以后HBeAg 消失,提示HBV的复 制受到抑制,HBV数量减少,传染性降低。
第五项抗-HBc没有太多的临床意义。 这样综合起来。乙肝病毒的“小三
阳”,指的是HBV的复制低下、数量少、 传染性相对较低,HBV-DNA多为阴性,因 此是临床上比较好的一种类型。
现在的解释是感染了现在的解释是感染了ss基因发生变异的基因发生变异的hbvhbv株尽管当时机体存在抗株尽管当时机体存在抗hbshbs但抗hbshbs不能与这种变异病毒的不能与这种变异病毒的hbsaghbsag结合因结合因而不能预防这种变异株的感染有时而不能预防这种变异株的感染有时ss基因基因变异的变异的hbvhbv株感染后体内仍可检测出株感染后体内仍可检测出hbsaghbsag故故hbsaghbsag与抗与抗hbshbs同时存在
第 二 项 指 标 HBeAg 阳 性 , 而 HBeAg 是 HBV 复制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副产品,常见于 HBV复制活跃的时候,所以HBeAg阳性代表 HBV复制比较活跃。事实上“大三阳”的病 人90%以上是HBV-DNA阳性。
第三项指标抗-HBc ,是人体针对HBcAg产 生的,这种抗体有这么一些特点:第一产生 时间早,第二持续时间长,而且即便在HBV 感染已经痊愈,体内没有任何病毒的时候仍 然可以存在,甚至持续终身,所以抗-HBc对 判断是否现在有HBV感染没有太多临床意义。
老百姓常说的“大三阳”、“小三阳”实际 上就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组合。所谓“大三 阳”,老百姓叫“一三五阳”。
乙肝病毒“大三阳”的临床意义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从这三项指标各自的临床意义来分 析 。 第 一 项 HBsAg 阳 性 , 提 示 体 内 有 HBV 存在,而且HBV在进行复制,所以说“大三 阳”第一个临床意义就是现症的HBV感染。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摘要】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为肝炎病毒,目前已明确的肝炎病毒有,5种,即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戊型肝炎病毒(HEV)。
除HBV为双链DNA病毒外,其余均为单链RNA病毒。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尤以HAV、HBV、HCV的感染更为突出。
因此,准确、快速地检测肝炎病毒的标志物,对于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临床上根据各种肝炎病毒有特异性的血清标志物,能准确地进行病毒性肝炎的分型。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一)甲型肝炎病毒IgM、IgG抗体(抗-HAV IgM、抗-HAIgG)目前主要通过ELISA检测抗-HAV IgM和抗-HAV IgG两种血清标志物对甲型肝炎进行病原学的检测。
在甲型肝炎感染的早期(发病后几天)血清中即可出现抗-HAV IgM,滴度很快升至峰值并持续2~4周,发病后1~2个月滴度和阳性率下降,于3~6个月消失。
因此,抗-HAV IgM阳性,尤其是滴度较高时(>103),常表明急性HAV感染或复发。
抗-HAV IgG出现较抗-HAV IgM稍晚,几乎可终身存在,抗-HAV IgG抗体阳性,则表示过去曾受过HAV 感染,但体内已无HAV,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可用于甲型肝炎(简称甲肝)的流行病学调查。
(二)甲型肝炎抗原(HAV-Ag)在粪便或肝组织中检测到HAV-Ag可作为急性甲肝的证据,但检测不到HAV-Ag也不能排除感染甲肝的可能性,因为HAV-Ag的排出期很短,而且通常只在潜伏晚期。
发病前1~2周内,感染者可通过常规粪便检测HAV-Ag而被发现。
此时尚未出现ALT/AST升高,也未出现抗甲肝抗体。
早期发现对于预防治疗很重要(在接触者中给予免疫球蛋白预防)。
粪便中HAV-Ag排泄的持续时间与传染持续时间之间的相关性很好。
如果粪便HAV-Ag阴性,那么特殊的卫生措施,例如粪便消毒或隔离患者,就势在必行。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的教案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的教案教案标题: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的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病毒性肝炎的定义、病因和传播途径。
2. 理解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的意义和方法。
3. 掌握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结果的解读和分析。
4. 培养学生正确的卫生习惯,预防病毒性肝炎的传播。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黑板。
2. 病毒性肝炎相关的教学资料和图片。
3.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的相关文献或参考资料。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幻灯片或黑板,展示病毒性肝炎的定义、病因和传播途径,并与学生进行简要讨论。
知识讲解:2. 介绍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的意义和方法,包括常用的血清标志物(如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等)和检查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
案例分析:3. 提供一些病例,展示不同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结果,并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这些结果,以便了解病情、判断传染性和预测疾病进展。
讨论与总结:4. 与学生进行讨论,总结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的意义和应用,并与学生讨论如何预防病毒性肝炎的传播,如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等。
作业布置:5. 布置相关的作业,如要求学生查找并整理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的最新研究进展或实际应用案例,并撰写一份报告。
教学延伸:6. 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社区活动,如病毒性肝炎的宣传和预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卫生意识。
教学评估:7. 设计一份简单的测验,考察学生对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8.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深入了解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的意义、方法和结果解读,提高学生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和卫生习惯。
通过教学延伸和评估,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发展。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
几乎同时出现。 (3)对于评价药物疗效是一项重要的指标。
2020/11/26
10
3、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
是HBsAg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 是一种保护性抗体,能中和HBV。初感染2-6 月出现,抗-HBs阳性见于HBV既往感染者, 乙肝恢复期及乙肝疫苗免疫后。
2020/11/26
23
丙型肝炎
(Hepatitis C)
一、血清标志物检测及临床意义
1、抗-HCV:非保护性抗体,只是HCV感染指 标,可终身携带。
2、HCV-RNA:比抗-HCV出现早,可作为早 期诊断和献血员筛查的指标。
二、流行特征及预后
目前,输血后丙型肝炎占70%,潜伏期1-6
个月,临床经过较轻,与乙肝比较,转氨酶和
l HBsAg与抗-HBs形成复合物。
2020/11/26
15
● HBsAg的浓度过高,抗原、抗体比例不 合适,出现HBsAg假阴性。
●试剂盒的质量和操作原因,可导致e抗原 假阳性。
6、HBV-DNA:PCR法
2020/11/26
16
经典的乙肝血清标志物时象曲线图
2020/11/26
17
2020/11/26
染后期和恢复期。
2、HDV-RNA:PCR法 二、流行特征与预后
潜 伏 期 4 - 2 0 周 , 人 感 染 HDV 后 可 表 现 为
HBV/HDV联合感染或重叠感染。
2020/11/26
25
戊型肝炎
(Hepatitis B)
一、血清标志物检测及临床意义
1、抗HEV-IgM:出现于感染早期,3个月内 转阴。
肝炎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课目: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学时:3学时方式:多媒体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病毒性肝炎的基本分类,熟悉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及各种疾病的实验室特点。
重点:1)乙型病毒肝炎血清学标志物临床常见模式。
2)某些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异常模式的临床意义。
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检测近年来,病毒性肝炎广泛传播,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已成为主要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如何有效地防治、控制其传播已是当前医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病毒性肝炎是由嗜肝脏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肝脏炎症损伤和坏死病变为主,伴全身性反应,有急性、慢性、慢性迁延性和慢性活动性等类型的传染性疾病。
肝炎病毒侵犯肝脏后,在肝细胞内复制增殖,引起病毒性肝炎。
目前已知的有甲、乙、丙、丁、戊、己、庚七种肝炎病毒,最近我国发现第八种-辛型肝炎病毒,日本又发现一种新的输血后肝炎病毒-TTV。
另外,一些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黄热病毒、风疹病毒等也可引起肝炎,但一般不列入肝炎病毒范围之内。
一、甲型肝炎病毒检测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 HA V)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属于嗜肝RNA病毒属,直径27~30nm,呈球形,无包膜,有蛋白外壳。
它存在于被感染人和动物的肝细胞、血浆、胆汁和粪便中。
粪—口传播是HA V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传染性极强,目前我国人群感染率为70~80%。
机体感染HA V后,可产生HA V抗体,早期为IgM,维持2个月左右,恢复后期出现IgG,可维持多年,对同型病毒的再感染有免疫力。
(二)临床意义1、HAV-IgM型抗体是感染HA V后的早期抗体,感染后1周即可产生,并在疾病急性期持续6周;在症状出现前存在于血清中的HA V-RNA通常与抗HA V-IgM的峰值相关,但持续时间短。
它可作为诊断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根据。
2、HAV-IgG型抗体的产生稍晚于IgM型,一般感染HA V3周后能在血中检出,2~5个月后到达高峰,以后有所降低但长期存在高滴度IgG对诊断HA V感染有参考和辅助价值,低滴度为既往感染指标。
实验诊断学: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测
三、 丁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
● Arenavirudae(沙粒病毒科),Deltavirus(δ病毒属) ● 与HBV密切相关,属于缺陷病毒,其组装依赖HBsAg
▪ 基因组 – 单股负链RNA病毒 – 9个ORF,其中 ORF5编码HDAg
▪ 传染途径:静脉吸毒、家庭密切接触、输血等 ▪ 与HBV同步感染和重叠感染
(二)HDV Ag检测 1.方法:ELISA、RIA 2.临床意义:HDV Ag阳性,是诊断依据,表明HDV复制。但HDV Ag 出现早,在体内仅维持5~25天,病人就诊时往往已查不到了。慢性者 易形成复合物,也不易查到。
(三) 核酸检测 1. 方法: RT-PCR,核酸杂交法 2. 临床意义:RNA是病毒存在的直接证据
(四)抗-HDV IgM 抗-HDV IgM阳性,表示急性感染, 可早期诊断。抗-HDV IgM一般 持续 2~20周。
(五)抗-HDV IgG 抗-HDV IgG阳性可诊断HDV感染,急性期滴度低,慢性 者滴度高。终止感染仍可维持多年。
❖与HBV共同感染,抗-HBc IgM和抗-HDV IgM同时阳性,且抗-HDV IgG一过性阳性。
较强的抵抗力,尤其耐酸、 耐热、耐有机溶剂
粪-口途径传播 食物、水源、海产品及食具等 只有急性期,终身免疫 1988年上海HAV流行
➢ 单股正链RNA ➢ 5′NCR-ORF-3′NCR组成 ➢ ORF分为P1、P2和P3三个功能区
标本采集:
免疫学检查:血清或血浆 HAV抗原检测:粪便 病毒颗粒观察:肝活检组织
▪ 单股正链RNA ▪ 一个ORF,9个基因区 ▪ 易变异,主要点突变
(二) HCV的传播与感染
● 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家庭内接触传播 等,但约半数途径不明
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标记的意义及其临床应用
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标记的意义及其临床应用
蒋自钟
【期刊名称】《广州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0(000)002
【摘要】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因此熟悉和掌握有关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标记检测的意义及其临床应用,无疑对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病毒性肝炎通常是指:甲型、乙型、非甲非乙型及丁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四种肝炎。
甲型肝炎完整的HAV颗粒由外壳和核心两个部份构成,核心中主要为 RNA.直径约为27nm,可在细胞培养中生长,且已有试验性疫苗问世。
甲型肝炎病毒主要经口感染。
在潜伏期内,特别在潜伏期后期及起病后1~2周,粪便中已有大量病毒排出,发病后,粪便排毒量急剧下降;发病后一周内大约50%病人的
【总页数】7页(P81-87)
【作者】蒋自钟
【作者单位】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病毒性肝炎研究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病毒性肝炎血清学诊断临床意义的探讨 [J], 陆秀荣;何学贤;李国栋;黄金元
2.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检测的临床意义 [J], 许养民
3.病毒性肝炎病原血清学诊断的临床意义 [J], 项昌志
4.216例老年人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及临床意义 [J], 温小凤; 李雪梅; 曾文凤; 陈念
5.微阵列技术的临床应用:卵巢上皮癌中表达上调的肌酸激酶B可成为血清学标记物 [J], Huddleston H.G;Wong K.-K;WelchW.R;朱国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病毒性肝炎的血清免疫学检查
丙型肝炎常有赖于甲型、乙型、戊型及其他病 毒(CMV、EBV)而诊断,血清抗HCV-IgM或 /和HCV-RNA阳性可确诊。
第 3页
丁型肝炎的血清学诊断有赖于血清抗HDV-IgM 阳性或HDAg或HDVcDNA杂交阳性;肝细胞 中HDAg阳性或HDVcDNA杂交阳性可确诊。
第 4页
戊型肝炎的确诊有赖于血清抗HEV-IgM阳性或 免疫电镜在粪便中见到30~32nm病毒颗粒。
病毒性肝炎的血清免疫学检查
第 1页
测定抗HAV-IgM对甲型肝炎有早期诊断价值,HBV 标志(HBsAg、HBEAg、HBCAg及抗-HBs、抗HBe、抗-HBc)对判断有无乙型肝炎感染有重大意 义。HBV-DNA、DNA-P及PHSA受体测定,对确定 乙型肝炎病人体内有无HBV复制有很大价值。高滴 度抗HBc-IgM阳性有利于急性乙型肝炎的诊断。
第 5页
谢谢大家!
第 6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检测与临床应用 2.HAV RNA(甲型肝病毒RNA) • 检测方法:分子杂交法 灵敏度及特异性高于EIA,RIA • 正常值:阴性 • 临床意义:与检测HAVAg类同。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检测与临床应用 3.HAVAb-IgM(抗HAVIgM) • 检测方法:EIA RIA • 正常值:阴性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检测与临床应用 • IgM型HBcAb。 HBsAg出现后不久即可在血中出现, 数月后减少或消失。 • IgG型HBcAb发病1个月出现,3-4个 月达 高峰 ,持续1年或更久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检测与临床应用 • 2.意义: ①检出特异性IgM抗体,说明患者近 期感染。 • ②潜伏的病毒被激活产生复发感染时, 可检出IgM抗体。 • ③查出IgG抗体,说明感染过病毒,为 继往感染,而且有一定的免疫水平。
• 绝大多数患者经过保肝治疗和休息后,症 状和体症可逐渐消退,直至康复。
• 少数患者表现为重症肝炎,可发生急性或 亚急性肝坏死。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检测与临床应用
• 二 病毒感染后 特异性抗体产生的规律 以及检测IgM抗体和IgG抗体 的临床意义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检测与临床应用 • 1.规律 • ① 病毒表面囊膜糖蛋白或衣壳蛋白抗原 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一般规律是先产 生IgM抗体,然后产生IgG抗体 • ②产生IgG抗体的同时,IgM抗体滴度 逐步下降。IgG抗体出现后,滴度急 剧上升,并持续时间亦长。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检测与临床应用
• • • • 5.HAVAb-IgG(抗HAVIgG) 检测方法:EIA RIA 正常值:阴性或双份血清无≥4倍上升 临床意义: ①当HAV感染者血中抗HAVIgM效价达高峰 时,抗-HAVIgG也随即上升。 ②临床甲肝病人收治入院时间较迟者,有的病 人双份血清抗HAVIgG效价已无≥4倍明显 上升现象。因此一般不推荐抗HAVIgG用于 临床现患甲肝病人的免疫诊断。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检测与临床应用
• 四、无症状HBsAg携带者ASC 1.及无任何临床症状及体症,肝功正常,而 HBsAg血症持续6个月以上者。 2.HBsAg阳性者,其中大多数肝组织均有不同 程度病变。其中轻重不等的病变检出率接近 90%。 3.HBsAg阴性的ASC西方多见, HBsAg阳性的ASC东方多见。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检测与临床应用 • • • • 5.戊型肝炎(HE) 由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所致 经粪——口途径传播 可造成妊娠期较高病死率。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检测与临床应用
• 第二节 甲型肝炎 HA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检测与.凡急性期肝炎患者血清抗HAVIgM和/或抗 HAVIgA阳性者。 2.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HAV(总抗体) 或抗HAVIgG效价是≥4倍升高者。 3.急性期早期粪便经免疫电镜检出HAV颗粒者。 4.急性期粪便中和/或血中HAVAG和/或HAVRNA阳性者 • 以上四项中任一项阳性即可确诊。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检测与临床应用
• 第一节 肝炎病毒学分类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检测与临床应用
• 肝炎病毒有7型 • 甲型肝炎病毒——HAV • 乙型肝炎病毒——HBV • 丙型肝炎病毒——HCV • 丁型肝炎病毒——HDV • 戊型肝炎病毒——HEV • 已型肝炎病毒——HFV • 庚型肝炎病毒——HGV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检测与临床应用 • • • •
HBV= Dane颗粒 Dane颗粒=HBsAg+HBcAg 此种Dane颗粒只能在活的肝细胞内合成。 当HBcAg在肝细胞核内合成进入肝细胞 浆内,在与肝细胞浆中含成的HBsAg重新 组装成病毒颗粒,然后进入血液。 • Dane颗粒为完整病毒,有抗原性,又有 传染性,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检测与临床应用 • HBsAg+HBcAg=Dane • 因其HbcAg少于HBsAg因此在电镜在 下见到三种形态。 小球型颗粒(15-30nm) 管状颗粒(50-230nm) 大颗粒(Dane)(40-43nm) HBeAg为HBcAg的变异,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检测与临床应用 1 HBsAg有共同抗原决定簇“a” 还有“d/y” “w/r” 两对抗原决定簇 2 因此有4个主要的亚型 adw adr ayw ayr 3 还可能存在2个多型抗原 adyw adyr
第八章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 检测与临床应用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检测与临床应用
• 病毒性肝分布于全世界,是社会性的重大问题。 •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重灾区,我国人群中肝炎 病毒感染甚为严重。其中甲肝、乙肝、丙肝尤 为突出。 • 如何正确地,快速地特异地进行肝炎病毒感染 的实验室诊断,对于预防肝炎的传播,研究病 毒感染与临床经过的关系以及评价药物疗效均 具有重要的意义。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检测与临床应用
• 三 慢性乙型肝炎的确诊
1.病程超过6月个不能排除HBV者可能转为慢性肝炎, 患者血清内HBV标志物虽与急性乙肝所见相似,但 HBV复制标志(如HbsAg、HbeAg、高滴度 抗- HBc等)持续阳性。 2:患者伴有高滴度抗-HBcIgG而抗-HBs阴性。 慢性肝炎初期抗-HBcIgM上升,不久虽有下降,但保 持阳性数月至数年,常伴有转氨酶值异常。 3. 患者若HBeAg消失转阴,抗-HBe随之出现,滴度上 升。但HbsAg与抗—HBcIgG仍保持阳性者。 4.诊断为慢性乙肝者,均宜检测丙肝和/或丁型肝炎血清 标志。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检测与临床应用 • 6.HAVAb(抗HAV)(总抗体) • 检测方法:EIA RIA • 正常值:阴性或无≥4倍上升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检测与临床应用
• 6.HAVAb(抗HAV)(总抗体) 临床意义: ①抗-HAV是HAV感染后产生的总抗体包括抗 HAVIgM,抗-HAVIgA、抗-HAVIgG等,主 要为抗-HAVIgG。 ②抗-HAV在甲肝发病1个月出现,3-4个月达高 峰,可持续几年或几十年,是一种保护性抗体。 抗-HAV的存在表示对HAV有免疫力,是HAV 既往感染的标志。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检测与临床应用
• 第三节
乙型肝炎
HB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检测与临床应用
• 一、HBV感染血清学诊断依据 1.血清HbsAg(和HbeAg)阳性者。 2 . 血 清 HbeAg 阴 性 , 但 抗 HBcIgM, 或 抗 HBs,或抗HBc阳性者。 3 . 血 清 HBV DNA 或 HBV DNA 多 聚 酶 (DNA-P)或HbeAg或抗Hbe阳性者 4.HBV感染指标不明显,或只有抗HBc单项阳 性,而肝内HBcAg、HBsAg或HBV DNA阳 性者。 • 以上四项中任一项阳性,就可诊断为HBV感染。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检测与临床应用
• 五 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系统 的检测与临床意义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检测与临床应用
• (一)HBsAg/HBsAb 1.HBsAg 检测方法:EIA RIA 正 常 值:阴性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检测与临床应用
1.HBsAg 临床意义
①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膜蛋白,是血清中最早出现的 HBV标志物。 HBsAg阳性是HBV感染的标志。 ②HBsAg阳性,见于HBsAg携带者(ASC)急性乙肝 潜伏期,急性期,慢性迁延型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 肝硬化。 HBsAg(+)在急性肝炎时很快消失,若6个月以后血清 中HBsAg仍不消失,可能成为慢性肝炎或HBsAg携 带者,并可持续几年或几十年。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检测与临床应用 • • • • 3.丙型肝炎(HC) 由丙型肝炎的病毒(HCV)感染所致 经血等途径传播 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有关。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检测与临床应用 • 4.丁型肝炎(HD) • 在HBV感染的基础上形成重叠感染 • HDV是缺陷病毒,自身的复制有赖于 HBV的存在 • 可能导致肝炎的加重或转为慢性化。 • 但同时感染HBV和HDV是罕见的混合感 染。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检测与临床应用
• 二 甲型肝炎血清标志的检测与临床意义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检测与临床应用 1.HAVAg(甲型肝炎病毒抗原) • 检测方法:EIA RIA • 正常值:阴性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检测与临床应用 • 1.HAVAg(甲型肝炎病毒抗原) 临床意义: ①急性HAV感染于发病前1-15天粪中 HAVAg阳性率70.6—87.5% ②发病1周阳性率为42.9% ③发病1-2周内阳性率为18.3% ④半月后少见阳性,即发病半月内可在粪 便中检出HAVAg。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检测与临床应用
• 一 名词解释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检测与临床应用 • 1.混合感染或同时感染或共感染 (Coinfection)
• 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肝炎病毒同时进入人体, 造成的感染。
• 例如:甲型和乙型,甲型和丙型,甲型和 戊型,乙型和丙型,乙型和戊型,甲型乙 型丙型,甲型戊型乙型……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检测与临床应用
• 3.HAVAb-IgM(抗HAVIgM) 临床意义: ①HAVAb-IgM为HAV衣壳蛋白抗体。是HAV 感染早期出现的抗体。 ②在甲型肝炎的急性期和感染早期时,病人血 清中出现高滴度的IgM抗体。发病后即可测到 1-3周达高峰。3-6个月后消失。 ③HAVAb-IgM是HAV急性感染的标志,可用于 甲型肝炎的早期诊断和现症病人的诊断。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检测与临床应用 • 二 急性乙肝的确诊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 在临床上可有二种类型 急性一过性感染 慢性持续性感染 两者血清标志物动态变化特征各有不同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检测与临床应用
• 1.发病前不久,经灵敏方法(EIA、RIA)检 测HbsAg阴性,发病后阳转且滴度高者。 • 2 . 急 性 期 血 液 抗 HbcIgM 高 滴 度 阳 性 , 抗 HbcIgG为低滴度,恢复期恰恰相反者。 • 3.急性期HbsAg高滴度,恢复期持续阳性者。 • 4 . 急 性 期 抗 - HBc 阳 转 , 或 恢 复 期 检 出 抗 HBs者(约5-15%病例无抗-HBs阳性) • 5.有明确的受感染史,如输入HbsAg阳性血 液,且潜伏期符合,发病后HBsAg阳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