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学导论 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含选择题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含选择题
答案: 1. 2. 3 5. 6. 7. 8. 9. 10. 11.
第七章 波浪
1、 请描述波浪的多种成因,大洋波浪最主要的成因是什么? 2、 比较涌浪与风浪的区别,波高与波陡的区别 3、 什么因子影响着风浪的成长?在大洋什么位置最有可能出现波高最大的波浪? 4、 波长、周期与波速的有何关系?波浪运动与水深的关系如何? 5、 一个波高为 1.5 米的波浪与一个波高为 3.5 米的波浪相遇到,会发生怎样的情况?列
四、选择题 1. 波的速度等于
a。 波高除以频率。 b。 波长除以振幅。 c。 周期除以波长。 d。 振幅除以周期。 e。 波长除以周期。 …….. 16. 开阔海盆中,只有一个节点的驻波,其波长是 a。 1/2 海盆的长度。 b。 4倍盆地的长度。 c。等于海盆的长度。 d。 两倍海盆的宽度。 e。 1/4 海盆的宽度。 答案 1. e 2. e 3. b 4. c 5. d 6. b 7. c 8. e 9. a 10. b 11. e 12. c 13. a 14. e 15. e 16. b
有潮汐涨落存在吗?为什么? 5、 平衡潮理论与动力潮理论有何不同? 6、 简述浅海潮汐与深海潮汐的不同? 7、 为什么在芬地湾中会产生世界上最大的潮差? 8、 比较旋转潮流和往复性潮流的不同 9、 了解涨潮流、落潮流、高潮水位和低潮水位,什么时间最适合进入一个海湾?又是什么
时间最适合进入一个很浅的海湾?原因是什么? 选择题 1、若在某一天的高潮时间是 3:00pm,则接下来的一天其高潮最大可能在什么时间出现? A)2:10pm B)3:10pm C)3:50pm D)4:10pm E)利用以上信息不能正确的预报第二天的
三)重点复习题 什么是海岸带? 什么是大洋中脊体系,它有哪些主要特点? 根据板块构造原理说明大洋盆地和边缘海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题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题

1、海洋和()关系最为密切。

AA,大气 B,生物 C,地质 D,太阳2、基础海洋科学的分支。

DA,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渔业海洋学等B,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军事海洋学及区域海洋学等C,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质学及环境海洋学等D,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质学、环境海洋学、海气相互作用及区域海洋学等3、1687年英国人()用引力定律解释潮汐:BA,贝努利 B,牛顿 C,富兰克林 D,拉普拉斯4、中国对海洋科学历史的贡献:早在()千多年以前,已发明指南针,且至少在1500年以前就用于航海BA,1B,2C,3D,45宇宙的开始是一个几何点,宇宙大爆炸大约在()亿年前BA100B150C200D2506海的水文特征:CA,靠近陆地,受陆地影响大;面积大,水浅;无独立的潮波系统;底质为陆屑B,靠近陆地,受陆地影响大;面积大,水深;无独立的潮波系统;底质为陆屑C,靠近陆地,受陆地影响大;面积小,水浅;无独立的潮波系统;底质为陆屑D,靠近陆地,受陆地影响大;面积小,水深;无独立的潮波系统;底质为陆屑7,大洋按地理位置划分:D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大洋B,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大洋C,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大洋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8,面积最大的洋是:A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9,渤海属于:BA陆间海B内陆海C边缘海D海峡10,大陆架指海岸线到水深()米内的范围BA100B200C300D40011,中国最大的海区D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12,海冰的危害:DA港口B航运C海上油气开发D港口,航运,海上油气开发13,下列叙述准确的是:AA海洋科学属于地球科学体系B海洋科学属于地理学体系C海洋科学属于地球物理学体系D海洋科学属于环境科学体系14,海洋科学的分支:CA,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质学,环境海洋学,海气相互作用,军事海洋学以及区域海洋学等B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质学,环境海洋学,海气相互作用,环境海洋学以及区域海洋学等C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质学,环境海洋学,海气相互作用,以及区域海洋学等D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质学,环境海洋学,海气相互作用,极地海洋学以及区域海洋学等15,我国最早建立海洋学系的大学是:BA山东大学B厦门大学C青岛海洋大学D台湾大学16,洋:地球上连续巨大的咸水体,洋的水文特征:BA面积广阔,占海洋总面积90.3%;远离陆地,受陆地影响大;水较深(平均2-3千米);有独立的环流和潮波系统;底质为软泥,红粘土B面积广阔,占海洋总面积90.3%;远离陆地,受陆地影响小;水较深(平均2-3千米);有独立的环流和潮波系统;底质为软泥,红粘土C面积广阔,占海洋总面积70.1%;远离陆地,受陆地影响小;水较深(平均2-3千米);有独立的环流和潮波系统;底质为软泥,红粘土D面积广阔,占海洋总面积90.3%;远离陆地,受陆地影响小;水较深(平均2-3千米);有独立的环流和潮波系统;底质为软泥,红粘土1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太平洋面积最大:占地表总面积1/3,海洋表面积的1/2;太平洋深度4028米,东西最宽达半个赤道B大西洋面积占世界大洋面积1/4,平均深度3627米,海沟4个,最深9218米,洋脊横贯南北;赤道窄,分南北大西洋C印度洋面积占世界洋面积的1/5,平均深度超过大西洋,平均3897米,最深7450米;“入”字型洋脊:由南而北扩张速度减小D北冰洋面积最小,占世界洋面积的1/2,水深最浅,平均1200米,有人称其为北极地中海1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陆间海是指位于大陆之间的海,面积和深度都非常小,如地中海和加勒北海B内陆海是伸入大陆内部的海,面积较小,其水文特征受周围大陆强烈影响,如渤海和菠罗的海等C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岛屿或群岛与大洋分隔,但水#交换通畅,如东海、日本海等D海峡: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最主要的特征是流急,特别是#流速度大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大陆架:海岸线到水深100米以内,平均深度133米;#度1—1000km,平均75km,;平均坡度0.1度;地壳为硅#、花岗岩构成。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题纲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题纲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题纲1. 回顾海洋科学发展历史,你能够得到那些启示?当今世界,人口激增,耕地锐减,陆地资源几近枯竭,环境状况渐趋恶化。

众多的有识之士,预见到这些危机,并把目光再次投向海洋。

一些国家相继制订了21世纪的海洋发展战略,许多知名的科学家、政治家,异口同声地称21世纪为“海洋科学的新世纪”。

联合国及有关国际组织,也更加关注海洋事务。

仅从1994年算起就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成立国际海底管理局,建立国际海洋法庭,召开“海洋和海岸带可持续利用大会”,“保护海洋环境国际会议”和“世界海洋和平大会”,并把1998年定为“国际海洋年”等大事。

何以如此?盖因全世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几乎都可以从海洋中寻求出路。

如何将上述可能变为现实?海洋科学则是架设在它们之间的桥梁。

海洋科学在历经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发展之后,必将迎来一个更为辉煌的新时代。

2. 简述海水密度的表示方法(历史上和现在的)。

何谓密度状态方程?3. 海洋热平衡方程中各项的物理含义是什么?它们是怎样对海洋的热状况产生作用的?海洋热平衡方程(Sea thermal equilibrium equation)是指描述海洋中特定海区某一水层热收支的方程。

方程式:Qs-Qc-Qe-Qn±Qw±QA=Qt式中:Qs为海水吸收的太阳总辐射能;Qc为海水通过与大气的辐射热交换而失去的热量;Qe为海水通过与大气的蒸发热交换失去的热量;Qn为海水通过与大气的接触热交换失去的热量;Qw为该水层与垂直方向上其他水层的涡动热交换;QA为水平方向上的海洋热平流。

如方程左边各项之和大于零,Qt为正,表示给定时间内该水层收入的热量较放出的热量为大,海水的热含量增加,水温因而增高。

反之,Qt为负,表示热支出大于热收入,海水热含量减少,水温随之降低。

因此,Qt是直接体现海洋温度变化的热量要素,可用来说明给定海区的水温变化的过程。

4. 何谓海洋水团?它和水型、水系有何关系?水型,斯维尔德鲁普1942年首次定义水型,其后广为引用。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提纲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1、陆半球陆地约占47%,海洋占51%;水半球海洋占89%,陆地占11%。

2、海洋的平均深度为3795米,陆地的平均高度为875米,地球的平均球面深度为2646米。

3、南大洋是三大洋在南极洲附近连成一片的水域,是从南极大陆到南纬40°为止的海域,或从南极大陆起到亚热带辐合线明显时的连续海域。

4、按照海所处的位置可将其分为陆间海、内海和边缘海。

如地中海和加勒比海属于陆间海,渤海和波罗的海属于内海,东海和日本海属于边缘海。

5、现代海岸带一般包括海岸、海滩和水下岸坡三部分,也称之为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

6、大陆边缘分为稳定型大陆边缘和活动型大陆边缘。

稳定型大陆边缘也称之为大西洋型大陆边缘,由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三部分组成。

活动型大陆边缘也称之为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分为岛弧亚型和安第斯亚型两类,结构上都有深邃的海沟与大洋底分界。

7、中国的渤海和黄海海底地形为大陆架,东海海底有2/3大陆架和1/3的大陆坡,南海海底有大陆架、大陆坡和深海盆地。

8、大洋中脊是指贯穿世界四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脉系列。

大西洋大洋中脊位居中央,与两岸平行,边坡较陡;印度洋大洋中脊大致位于中央呈“入”字型展布;太平洋大洋中脊偏居东侧且边坡平缓。

9、海底的矿物资源主要有滨海砂矿、海底石油和天然气、磷钙石和海绿石、锰结核和富钴结壳、海底热液硫化物、天然气水合物10、海水的盐度定义经历了三个阶段:1902年基于化学方法的首次定义、1969年的电导盐度定义、1978年的实用盐度定义。

实用盐标PSS78采用了浓度为32.4356‰的氯化钾溶液作为电导标准。

11、海水的比热容约为3.89×103J.kg-1.℃-1在所有固体和液态物质中是名列前茅的。

海水的热膨胀系数较小,当其为负值时说明当温度升高时海水收缩;海水压缩系数小,所以在动力海洋学中为了简化求解常把海水看作不可压缩的流体;海水在绝热下沉时温度升高,绝热上升时温度降低;位温就是指海洋中某一深度的海水微团,当绝热上升到海面时所具有的温度。

海洋科学导论-海洋学基础-重点知识

海洋科学导论-海洋学基础-重点知识

海洋科学导论重点知识第一章1.海洋科学:研究地球上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以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和开发与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

研究对象:海洋---海水、海水的组成、海洋生物以及海洋的边界(海洋沉积、海底岩石圈,河口、海岸带,海面上的大气等)。

研究内容:海水的运动规律、海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理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军事活动应用研究等。

2. 海洋科学研究的特点是什么?1)明显地依赖于直接的观测。

2)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方法在海洋科学研究中越来越显示其作用。

3)学科分支细化与相互交叉、渗透并重,而综合与整体化研究的趋势日趋明显。

相似问题:海洋科学研究对象的特点?①海洋科学研究对象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②海洋中水---汽---冰的转化时刻都在进行;③海洋作为一个自然体系,具有多层次耦合的特点。

3. 海洋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类型?·分布特点:深海锰结核以锰和铁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为主要组分,富含锰、铜、镍、钴等多种元素。

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其次是大西洋和印度洋水深超过3000米的深海底部。

以太平洋中部北纬6°30′~20°、西经110°~180°海区最为富集。

世界96%的锆石和90%的金红石产自海滨砂矿。

复合型砂矿多分布于澳大利亚、印度、斯里兰卡、巴西及美国沿岸。

金刚石砂矿主要产于非洲南部纳米比亚、南非和安哥拉沿岸;砂锡矿主要分布于缅甸经泰国、马来西亚至印度尼西亚的沿岸海域。

中国近海水深小于200米的大陆架面积有100多万公里,某中含油气远景的沉积盆地有7个:渤海、南黄海、东海、台湾、珠江口、莺歌海及北部湾盆地,总面积约70万公里,并相继在渤海、北部湾、莺歌海和珠江口等获得工业油流。

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广东和台湾沿岸有丰富的海滨砂矿,主要有金、钛铁矿、磁铁矿、锆石、独居石和金红石等。

·主要类型:滨海砂矿、海底石油、磷钙石和海绿石、锰结核和富钴结壳、海底热液硫化物、天然气水合物等4. 海的主要特点1)深度较浅,一般在2000m以内;2)海洋水文要素受大陆影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3)水色低,透明度小,无独立的潮汐和洋流系统,潮汐由大洋传入,潮差显著;4)有自己的海流环流形式。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试题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试题

一、题型概念、判断、填空(并改错)、选择、简答、论述二、各章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基本概念:P1_地球表面P5_海洋科学P5_海水总体积,比例P9-CTD2、填空判断:⑴麦哲伦完成人类第一次。

⑵库克首次完成环航行。

⑶“”号的环球航行,被认为是现代海洋学研究的真正开始。

第二章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2.1 地球的基础知识1、基本概念:P14_地球公转P14_大地水准面P17_软流圈P20_绝对地质年龄、相对地质年龄2、填空判断:⑴地月距离 KM。

⑵地球自转会产生一系列后果,其中最显著的是和。

⑶地球平均半径 KM,旋转的地球因惯性力心力影响,呈现为,赤道半径两极半径。

⑷地球外部圈层分为、、、和智能圈五大圈层。

内部圈层由和古登堡面,分为了、和地核三大圈层。

⑸软流圈在中。

2.2海与洋1、基本概念:P20_地表面积及分布P21_水半球、陆半球P22-23_南大洋2、填空判断:⑴大洋平均深度占地球深度的⑵陆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其他所有半球,与它的海洋面积相比,陆地面积。

⑶按海所处的位置,东海(等)属于3、简答题:⑴简述海与洋的区别与联系。

2.3海底的地貌形态1、基本概念:P26_海岸带P27_稳定型大陆边界P29_活动型大陆边界P27_大陆架P29_海沟P30_大洋中脊P31_中央裂谷2、填空判断:⑴现代海岸带一般包括:三部分。

⑵稳定型大陆边缘由三部分组成。

⑶全球最深的海沟是,比珠穆朗玛峰还高2000公尺。

⑷全球超过万米的海沟均分布在。

⑸全球高差最悬殊的地带在。

⑹岛弧亚型大陆边缘主要分布在,组成单元缺失,发育结构为⑺是海底扩张中心和海洋岩石圈增生的场所。

⑻型大陆边缘是全球最强的构造活动带,具有强烈而频繁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3、简答题⑴简述两种大陆边缘各自的特点。

⑵简述大洋中脊在各大洋的展布特征。

⑶为何说海水古老,但洋底总是年轻的?第三章海水的物理特性3.1海水的主要热、力学性质1、基本概念P58_海水组成恒定性P58_R15、K15P60_定压比热容P61_体积热膨胀P61_海水最大密度的温度P62_绝热变化P62_位温、位密P63_比蒸发潜热P63_饱和水气压P66_密度超量2、填空判断:⑴决定海水盐度的因素,不是1kg海水中主要成分的比值大小,而是。

(完整版)海洋科学导论复习提纲汇总

(完整版)海洋科学导论复习提纲汇总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海洋科学研究内容全球海洋总面积约3.6亿平方公里,平均深度约3800米,最大深度11034米。

全球海洋的容积约为13.7亿立方公里,占地球总水量的97%以上。

如果地球的地壳是一个平坦光滑的球面,那么就会是一个表面被2600多米深的海水所覆盖的“水球”。

地球科学体系是一个独特的、复杂的、交叉科学体系。

它包括地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固体地球物理学。

其相关学科有环境科学和测绘科学。

海洋科学是地球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人们根据研究对象不同,通常把它分为: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地质等四大学科。

(一)、研究内容海洋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的海洋,以及溶解或悬浮于海水中的物质,生存于海洋中的生物、海洋底边界、侧边界和上边界。

是研究发生在海洋中各种的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貌等各种现象和过程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及它们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特点:1、特殊性与复杂性;2、作为一个物理系统,海洋中的三态变化无时不刻不在进行,是其他星球上未发现的。

3、海洋作为一个自然系统,具有多层耦合的特点。

研究特点:1、明显依赖于直接观测;2、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方法在研究中越来越显示其作用;3、学科分支细化与相互交叉渗透并重,而综合与整体化研究的趋势日益明显。

物理海洋学:以物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发生于海洋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主要包括物理海洋学、海洋气象学、海洋声学、海洋光学、海洋电磁学、河口海岸带动力学等。

主要研究海水的各类运动(如海流、潮汐、波浪、紊流和海水层的微结构等),海洋中温、盐、密和声、光、电的现象和过程,以及有关海洋观测的各种物理学方法。

海洋化学:研究海洋各部分的化学组成、物质分布,化学性质和化学过程的学科。

海洋生物学:研究海洋中一切生命现象和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海洋地质学:研究海洋的形成和演变,海底地壳构造和形态特征,海底沉积物的形成过程和有关海洋的起源及演化以及海洋地热、地磁场和重力场等。

海洋科学导论全解

海洋科学导论全解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海洋科学研究内容:全球海洋总面积约3.6亿平方公里,平均深度约3800米,最大深度11034米。

全球海洋的容积约为13.7亿立方公里,占地球总水量的97%以上。

海洋科学特点:1、特殊性与复杂性;2、作为一个物理系统,海洋中的三态变化无时不刻不在进行,是其他星球上未发现的。

3、海洋作为一个自然系统,具有多层耦合的特点。

研究特点:1、明显依赖于直接观测;2、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方法在研究中越来越显示其作用;3、学科分支细化与相互交叉渗透并重,而综合与整体化研究的趋势日益明显。

海洋学研究意义:1海洋与人类生存环境关系密切;2.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矿产、化学、生物、动力)3.军事、航运、港工、油气开发;第二章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1、地球外部圈层(1)按自然地理学观点,地球外部分为五大圈层,从外到内:a、大气圈b、水圈——97%集中于海洋 2%以固态水存在c、生物圈——渗透在另三大圈层内部d、岩石圈——属于地球内部圈层部分e、人类圈(智能圈)(2)按环境学观点第五圈层为土壤层(3)按大气科学的观点,第五层为冰雪圈,冰雪圈可包含在广义水圈中2、地球内部圈层海洋的划分1、洋:辽阔连续巨大的咸水体;全球共4个,远离大陆;占海洋总面积的90.3%;水深>2000m,平均3000m;底质为红粘土和软泥;有独立的潮汐与洋流系统;温、盐要素不受大陆影响;平均盐度35,年变化小。

2、海:陆地边缘的咸水小水体;全球共54个,靠近陆地;占海洋总面积的9.7%;水深<2000m;底质:陆沉积;无独立潮汐和洋流系统,潮波是大洋传入;温、盐要素受大陆影响很大。

3、海湾——外宽内窄,洋或海伸进大陆的一部分。

海湾中常出现最大潮差,如杭州湾大潮,最大潮差可达8.9m。

4、海峡——两块陆地之间形成的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

海的分类1、陆间海:大陆之间的,面积深度较大。

例如—地中海、加勒比海。

2、内海:伸入大陆内部的海,面积较小,其水文特征受周围大陆的强烈影响。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试题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试题

一、题型概念、判断、填空(并改错)、选择、简答、论述二、各章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基本概念:P1_地球表面P5_海洋科学P5_海水总体积,比例P9-CTD2、填空判断:⑴麦哲伦完成人类第一次。

⑵库克首次完成环航行。

⑶“”号的环球航行,被认为是现代海洋学研究的真正开始。

第二章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2.1 地球的基础知识1、基本概念:P14_地球公转P14_大地水准面P17_软流圈P20_绝对地质年龄、相对地质年龄2、填空判断:⑴地月距离 KM。

⑵地球自转会产生一系列后果,其中最显著的是和。

⑶地球平均半径 KM,旋转的地球因惯性力心力影响,呈现为,赤道半径两极半径。

⑷地球外部圈层分为、、、和智能圈五大圈层。

内部圈层由和古登堡面,分为了、和地核三大圈层。

⑸软流圈在中。

2.2海与洋1、基本概念:P20_地表面积及分布P21_水半球、陆半球P22-23_南大洋2、填空判断:⑴大洋平均深度占地球深度的⑵陆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其他所有半球,与它的海洋面积相比,陆地面积。

⑶按海所处的位置,东海(等)属于3、简答题:⑴简述海与洋的区别与联系。

2.3海底的地貌形态1、基本概念:P26_海岸带P27_稳定型大陆边界P29_活动型大陆边界P27_大陆架P29_海沟P30_大洋中脊P31_中央裂谷2、填空判断:⑴现代海岸带一般包括:三部分。

⑵稳定型大陆边缘由三部分组成。

⑶全球最深的海沟是,比珠穆朗玛峰还高2000公尺。

⑷全球超过万米的海沟均分布在。

⑸全球高差最悬殊的地带在。

⑹岛弧亚型大陆边缘主要分布在,组成单元缺失,发育结构为⑺是海底扩张中心和海洋岩石圈增生的场所。

⑻型大陆边缘是全球最强的构造活动带,具有强烈而频繁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3、简答题⑴简述两种大陆边缘各自的特点。

⑵简述大洋中脊在各大洋的展布特征。

⑶为何说海水古老,但洋底总是年轻的?第三章海水的物理特性3.1海水的主要热、力学性质1、基本概念P58_海水组成恒定性P58_R15、K15P60_定压比热容P61_体积热膨胀P61_海水最大密度的温度P62_绝热变化P62_位温、位密P63_比蒸发潜热P63_饱和水气压P66_密度超量2、填空判断:⑴决定海水盐度的因素,不是1kg海水中主要成分的比值大小,而是。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题.(DOC)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题.(DOC)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总论第一章概述一)目标该章需掌握的知识如下:1、全球四大洋的基本特征及其区别2、理解海与洋的差别3、简述海洋探险的早期历史4、认识科学技术在海洋探险及海洋学研究中的作用5、简述科学研究方法的步骤6、了解太阳系及地球的起源7、了解大气和海洋的起源学说二)选择题1、整个地球表面海洋的覆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B)A)96% B)71% C)56% D)48% E)29%2、海洋最深处其水深约比陆地最高峰约高(B)A)1000m B)2284m C)5200m D)8848m3、在科学方法的基础上,科学家认为对自然世界的解释是BA)是绝对和最终的真理;B)是可以最好的解释现阶段所有的观测事实。

C)是可以被证明是正确的。

D)是可以被证实的且能逐渐发展成为规律。

4、在海洋探险的历史上,“海洋大发现”始于A)西欧各国家都认识到地球表面覆盖着巨大的水体;B)卫星首次发射进太空;C)腓尼基人发现地中海、红海及印度洋;D)Leif Eriksson 到达新大陆5、关于大洋形成的年代,可信度最高、最被大家所接受的是A) 46亿年前;B)40亿年前;C)4亿年前D)460万年前E)400万年前6、哪个大洋最深?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7、将所有大陆移入到以下哪个大洋中,大洋尚有剩余空间?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8、以下哪个因素影响着二十世纪的海洋学?A、经济;B、商业及交通;C、军事目的三)看图回答(选择)1、下图是四大洋的大小分布,请指出各是哪个大洋.2、下图是海洋大发现时代著名的两次航行,请说出其名字3、以下是唯京海盗的航行图及所到达的位置,请将图中的A\B\C\D与以下事件联系起来事件1:Leif Eriksson 首次到达的新大陆事件2:Viking人第一次征服的陆地事件3:红胡子海盗发现的区域事件4:Bjarni Herjolfsson 到达的区域4、下图是1406~1430年郑和下西洋航线图,回答:几次下西洋?最远是不是到达非洲的莫桑比克海峡?与同期西欧国家的航海相比,其特点如何?四)理解复习题1).是什么原因让早期地中海文明将我们居住的这个行星称之为地球呢?2).哪个半球海洋所占比例最大?3).以海平面为基准,是山高还是水深?以整个大陆的海拔高度平均和整个大洋的水深平均,是陆地高还是海水深?4).海与洋的区别是什么?5).大陆和大洋的区别是什么?6).为什么我们说一个世界大洋?7).当人类第一次来到海底最深处时,他们看到了什么?你认为这趟旅程象什么呢?8).一个科学方法在没有通过检验或与实测数据不符合,还能用来解释自然现象吗?9).请用你自己的观点简述科学方法是如何应用的10).科学能达到真理的高度吗?请说明原因11).第一次纯科学性质的考察是什么?其主要成果有哪些?12).你怎么让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孩相信地球是圆的?13).如果哥伦布没有发现北美洲,谁最有可能发现?14).麦哲伦航行作了非常详细地日记,当他们回来时,与当地一对比,他们少了一天,这是什么原因?15).挑战者号及其发现常常被认为是唯一的,为什么会如此认为呢?这次发现对海洋科学有什么贡献?16).请简述航海技术的发展过程17).在中世纪,当阿拉伯人统治地中海区域时,有哪些与海洋相关的伟大成就?18).请简述欧洲海洋大发现时代的主要海洋事件第二章地球系统及海底地形一)目标1、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成分、物理性质2、理解地质时代所对应的生物、构造等大事件3、描述魏格纳学说的证据4、理解早期的大陆漂移学说与现代板块构造学说的区别5、列举支持板块构造学说的证据6、了解三个不同类型的板块边界的特征及案例7、了解洋盆演化的Wilson旋回8、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和大陆漂移学说,了解大陆、洋盆在过去的不同位置和未来的可能位置9、描述海底测量的直接和间接方法;10、了解卫星是如何用来测量海底(水深);11、认识陆架边缘、海盆和大洋中脊的地貌特征;12、解释海底峡谷和浊流的成因;二)选择题1、地球的形状最近似——A) 标准圆球体B) 标准椭球体C) 长方体D) 梨形球体2、对于地球密度层结,以下哪个说话是错误的?A)这会导致地球同质化;B)重的物质会下沉;C)除气作用是密度圈层的直接结果;D)这是地球圈层结构形成的原因;E)导致最重的物质迁移到地球的核心3、以下哪个地质年代单位最古老?AA) 前寒武纪;B)第四纪;C)中生代;D)古生代;E)显生宙4、地球内部物质的哪个物理性质决定了它所处的圈层?A)质量;B)密度;C)温度;D)沸点5、软流圈物质是——DA)固体;B)气体;C)融化的物质;D) 可塑的流动物质6 以下关于地球内部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DA)每一圈层都可以由其物质组成或其物理性质来描述;B)其成分圈层与物理性质圈层基本相等;C)岩石圈与地球的地壳是相同的;D)岩石圈由地幔和地壳构成;E)所有答案都是正确的。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提纲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提纲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海洋科学研究内容:全球海洋总面积约3.6亿平方公里,平均深度约3800米,最大深度11034米。

全球海洋的容积约为13.7亿立方公里,占地球总水量的97%以上。

地球科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体系地球科学包括地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固体地球物理学。

其相关学科有环境科学和测绘科学。

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人文现象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区域分异的学科地质学: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各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大气科学:研究大气的各种现象及人类活动对他的影响,这些现象的演变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水文科学:关于地球上水的起源、存在、分布、循环、运动等变化规律和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知识体系。

海洋科学:研究地球上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以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和开发与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

海洋科学分为: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地质等四大学科。

物理海洋学:以物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发生于海洋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海洋化学:研究海洋各部分的化学组成、物质分布,化学性质和化学过程的学科。

海洋生物学:研究海洋中一切生命现象和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海洋地质学:研究海洋的形成和演变,海底地壳构造和形态特征,海底沉积物的形成过程和有关海洋的起源及演化以及海洋地热、地磁场和重力场等。

海洋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的海洋,以及溶解或悬浮于海水中的物质,生存于海洋中的生物、海洋底边界、侧边界和上边界。

海洋科学特点:1、特殊性与复杂性;2、作为一个物理系统,海洋中的三态变化无时不刻不在进行,是其他星球上未发现的。

3、海洋作为一个自然系统,具有多层耦合的特点。

研究特点:1、明显依赖于直接观测;2、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方法在研究中越来越显示其作用;3、学科分支细化与相互交叉渗透并重,而综合与整体化研究的趋势日益明显。

海洋科学导论期末复习整理

海洋科学导论期末复习整理

地球科学体系定义:以人类之家——地球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体系。

地球系统的复杂性导致研究其某一部分学科不断深入,发展成新的相对独立学科。

各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又不断形成新的交叉、边缘学科。

如此,地球科学就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科学体系,包括地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固体地球物理学,以及与地球科学有密切关系的环境科学和测绘学。

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和区域分异。

地球表面指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圈相互交接的界面。

广义上,大气圈对流层顶部—岩石圈沉积岩层底部,厚度30~35km;狭义上,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的交接面,上限小于100m,相当于对流层近地面摩擦层下部——地面边界层,下限为太阳辐射可能到达的深度,陆地30m,海洋200m,所以狭义的地球表面厚度一般不超过200~300m,人类活动最集中、最活跃的场所。

许多研究地球表面某一圈层或其中部分要素而原属于地理学范畴的学科,也已分出且进一步发展成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从而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学科,如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和水文科学等。

地质学定义: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各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

研究对象:地球的内、外圈层,矿物和岩石,地层和古生物,以及地质构造和地质作用等等。

由于观察和研究条件的限制,在现阶段仍主要是研究岩石圈,此外,也涉及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及岩石圈以下更深的部位,甚至也包括某些地外物质。

(固体)地球物理学定义:是地质学与物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研究各种地球物理场和地球的物理性质、结构、形成及其中发生的各种物理过程。

广义的地球物理学,除研究地球的固体部分外,还包括对水圈和大气圈的研究。

因为海洋科学、水文科学和大气科学业已各自发展成为独立学科,于是,致力于研究地球固体部分宏观物理学现象的分支,便成为狭义的地球物理学,或直接称为固体地球物理学。

大气科学定义:是研究大气的各种现象及人类活动对它的影响,这些现象的演变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综合性学科研究对象:主要是覆盖整个地球的大气圈,也包括太阳系其它行星的大气。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题含答案-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题含答案-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提纲一、填空题1.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大圈层构成。

2.海洋的划分 ------ 世界大洋通常被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所组成。

3.大陆边缘------ 太平洋型大陆边缘活动性可分为(岛弧亚型)和(安第斯亚型)两种类型。

4.大陆边缘------ 大陆边缘是(大陆)与(海洋)之间过度带组成,其构造活动性分为(稳定性)和(活动型)两大类。

5.大陆边缘------ 稳定性大陆边缘是由(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三个部分组成。

6.大洋沉积 -----海洋沉积分类具体是指(水深分布)、(成分粒度)和(成因)沉积三种主要形式类型。

7. 大洋盆地形成和演化为(胚胎期)、(幼年期)、(成年期)、(衰退期)、(终了期)、(遗恨期)六个阶段,即Wilson旋回。

8.现代陆架分布的沉积物是(残留沉积)、(现代沉积)、(准残留沉积)三种物质构成。

大洋沉积物按成因分类可划分5种类型,分别为(远洋粘土)、(钙质生物)、(硅质生物)、(陆源碎屑)、(火山碎屑沉积)。

9.边缘海盆的形成演化为(残留型)、(大西洋型)、(陆缘张裂型)、(岛弧张裂型)四个类型。

10.潮汐不等和潮汐类型-----海洋学通常将潮汐类型分为(正规半日潮)、(不正规半日潮)、(正规日潮))、(不正规日潮))四种类型。

11.海冰形成和类型 ------按结冰期过程的发展阶段冰型可分为(初生冰)、(尼罗冰)、(饼状冰)、(初期冰)、(一年冰)、(老年冰)五种类型。

12.海水中的放射性同位素来源于(天然放射性核素)和(人工放射性核素)。

13.天然放射性核素由(三大天然放射系铀系、锕系、钍系)、(宇宙射线与大气元素或其他物质作用的产物)、(海洋中不成系的长寿命放射性核素)三个部分组成,共49种元素。

14.一般微量元素在海洋中形态划分类型为(弱酸在海水中的解离)、(变价元素在海水中的氧化还原平衡)、(微量元素在海水中的有机和无机络合物)、(生物合成的有机物)、和(海水中的有机物及无机颗粒物)。

海洋科学导论课后习题复习资料

海洋科学导论课后习题复习资料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题第一章绪论2.海洋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是什么?海洋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海洋及与之密切相关联的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

它们至少有如下的明显特点。

首先是特殊性与复杂性。

其次,作为一个物理系统,海洋中水—汽—冰三态的转化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这也是在其它星球上所未发现的。

第三,海洋作为一个自然系统,具有多层次耦合的特点。

3.海洋科学研究有哪些特点?海洋科学研究也有其显著的特点。

首先,它明显地依赖于直接的观测。

其次是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方法在海洋科学研究中越来越显示其作用。

第三,学科分支细化与相互交叉、渗透并重,而综合与整体化研究的趋势日趋明显。

5.中国海洋科学发展的前景如何?新中国建立后不到1年,1950年8月就在青岛设立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1959年扩建为海洋研究所。

1952年厦门大学海洋系理化部北迁青岛,与山东大学海洋研究所合并成立了山东大学海洋系。

1959年在青岛建立山东海洋学院,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

1964年建立了国家海洋局。

此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又陆续建立了一大批海洋科学研究机构,分别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海洋局等,业已形成了强有力的科研技术队伍。

目前国内主要研究方向有海洋科学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海洋资源调查、勘探和开发技术研究,海洋仪器设备研制和技术开发研究,海洋工程技术研究,海洋环境科学研究与服务,海水养殖与渔业研究等等。

在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海洋工程、海洋环境保护及预报、海洋调查、海洋遥感与卫星海洋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不仅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在某些方面已跻身于世界先进之列。

第二章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3.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以及海洋的划分。

地表海陆分布: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108km2,分属于陆地和海洋。

地球上的海洋是相互连通的,构成统一的世界大洋;而陆地是相互分离的,故没有统一的世界大陆。

海洋科学导论基础复习-(含答案)

海洋科学导论基础复习-(含答案)
5.大气科学:研究大气的各种现象及人类活动对他的影响,这些现象的演变规律,以 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1
6.水文科学:关于地球上水的起源、存在、分布、循环、运动等变化规律和运用这些 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知识体系。
7.海洋科学:研究地球上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以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和开发与利用 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
3.人类世(Anthropocene):从地质年代上看,目前所处的年代属于“全新世” (Holocene),大约已经有 11000 年的历史。许多证据都表明,在 1950 年以后的几十年中, 包括人口的增加、环境污染、大都市的急剧扩张、化石燃料的使用、矿山开采等在内的人 类的活动,都给我们的地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50 年来,地球的风化率、大气中二氧 化碳含量、全球气温和海平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臭氧层也遭到难以修复的损坏,地球的 生物多样性也遭到严重破坏,这一切都与全新世 10000 多年来变化的趋势截然不同。2000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保罗·克鲁岑首次提出“人类世”(Anthropocene)的概念。他认 为,人类已经生活在新的地质时期,其对环境的影响远大于自然循环,成为地球环境变化 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提纲
第一节 1.地球限度(Planetary boundaries):safe operating space for humanity;是指
地球是有限的,人类活动安全运作的空间只能在此限度内。地球限度指的是引发不可逆、 突发环境变化的临界值;超过这个环境变化的临界值,将造成地球系统的不稳定,行成当 前和未来社会的风险。2009 年科学家指出 9 大地球限度:气候变迁、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物 种灭绝或生物圈完整性的改变)、臭氧破坏、海洋酸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改变(N、P 循环的改变)、土地系统的改变、全球淡水的使用、化学污染、悬浮微粒污染(大气中气 溶胶浓度及影响气候和生物的微粒)。

海洋科学导论考试复习题

海洋科学导论考试复习题

海洋科学导论考试复习题海洋科学导论考试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整个地球表面海洋的覆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A)96% B)71% C)56% D)48% E)29%2.以下哪个因素妨碍着二十世纪的海洋学A、经济;B、商业及交通;C、军事目的D、好奇心3.海洋最深处其水深约比陆地最高峰约高( )A)1000m B)2284m C)5200m D)8848m4.将所有大陆移入到以下哪个大洋中,大洋尚有剩余空间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5.在科学办法的基础上,科学家以为对自然世界的解释是A)是绝对和最后的真理;B)是能够最好的解释现时期所有的观测事实。

C)是能够被证明是正确的。

D)是能够被证实的且能逐渐进展成为规律。

6.对于大洋形成的年代,可信度最高、最被大伙儿所同意的是A) 46亿年前;B)40亿年前;C)4亿年前 D)460万年前 E)400万年前7.哪个大洋最深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第二章地球系统与海底地形8.以下哪个别是魏格纳用来支持大陆漂移学讲的证据A) 现代被大洋分离的两侧大陆岸线吻合;B)别同大陆的岩石层序相同;C)在如今的热带地区发觉冰川的残留证据;D)化石中物种的分布;E)来自外太空的物质9.若离开大洋中脊向两侧走,则——A)洋底年龄越来越老;B)水深越来越深;C)岩石圈越来越厚;D)以上现象都可发生10.以下对于软流圈的描述,哪些答案是正确的A)软流圈由部分地幔和部分地壳构成;B)软流圈为一高温的塑性层,向下可扩展到700km;C)软流圈温度非常高,包括部分融化的岩石;D)软流圈并别是地幔的一部分;E)以上答案都别正确。

11.关于大洋洋底,以现有的知识来讲,以下哪些讲法是正确的请挑选所有答案A)海洋卫星对大部分洋底都还没有勘测到;B)所有的洋底都差不多得到完整的测量;C)整个大洋都差不多完整的勘测过非常多遍;D)月球的地形勘测密度都远高于大洋洋底。

E)以上讲法都别正确12.海底峡谷的特征(多选):A、是V字形地貌;B、是侵蚀地貌特征;C、常浮现在陆坡上;D、上面都别是海底峡谷的要紧特征;13.最年轻的海底普通浮现在——A)大陆坡附近;B)深海海沟下面C)均匀浮现在整个大洋洋底D)大陆架下面E)大洋中脊的中央裂谷处14.以下哪个地质年代单位最古老A) 前寒武纪;B)第四纪;C)中生代;D)古生代;E)显生宙15.地球的形状最近似——A) 标准圆球体 B) 标准椭球体 C) 长方体D) 梨形椭球体16.有证据表明,驱动板块运动的94%的能量来自___A、大洋中脊的高热流;B、地幔中的放射能;C 、地心引力; D、地核内部;E、软流圈17.以下海底地貌特征哪一具与大洋中脊的关系别大A)中央裂谷B)海沟;C)金属硫化物的沉积区;D)枕状熔岩;E)热液口18.地球内部物质的哪个物理性质决定了它所处的圈层A)质量;B)密度;C)温度;D)沸点19.位于大陆架外缘与深海盆地之间的陡峭转折地带称为A)深海丘陵;B)大陆坡;C)深海平原;D)大洋中脊;E)大陆麓20.大洋中脊普通以为是——A)沉落地带;B)转换断层板块边界;C)汇聚型板块边界;D)离散型板块边界21.2万年往常的河谷最有也许在海底啥地貌单元上发觉A)大陆架;B、大陆麓;C、深海平原;D、大洋中脊22.以下哪个地形受海平面上升和下落的妨碍明显A、大陆架;B、大陆麓;C、深海平原;D、深水高原23.大陆地壳要紧由——组成,而大洋地壳要紧由——组成A)较轻的、颜XXX较浅的富铝的花岗岩;较重的、颜群较深的富镁和铁的玄武岩;B)较轻的、颜群较浅的富铝的玄武岩;较重的、颜群较深的富镁和铁的花岗岩;C)较重的、颜群较深的富镁和铁的玄武岩;较轻的、颜群较浅的富铝的花岗岩;D)较重的、颜群较深的富铝的玄武岩;较轻的、颜群较浅的富镁和铁的花岗岩;24.在魏格纳时代,其大陆漂移学讲别被同意的缘故是——A)因为大伙儿都相信地球从内到外全基本上由固体岩石组成B)因为与地球的起源冲突C)因为大部分地质学家以为地幔是刚性的,否则不会支撑山脉的分量D)除了大陆边线吻合外,彻底没有证据证明其学讲25.泥沙是怎么搬运到大陆麓A)洋流;B)重力引起的浊流;C)地下河流;D)风海流26.驱动板块运动的机制普通以为是——A)地磁的妨碍;B)来自太阳的热能;C)来自太阳与月亮的引力;D)深海海水流淌推动大洋海盆;E)上地幔的热对流(环流)27.对于大洋中脊的描述,以下哪些讲法是正确的(多选)A)大洋中脊又称中央海岭;B)大洋中脊是指贯通世界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脉系列;C)大西洋的大洋中脊其延伸方向与两岸平行;D)印度洋中脊呈“人”字分布;E)太平洋中脊又称东太平洋海隆28.以下对于地球内部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每一圈层都能够由其物质组成或其物理性质来描述;B)其成分圈层与物理性质圈层基本相等;C)岩石圈与地球的地壳是相同的;D)岩石圈由地幔和地壳构成;E)所有答案基本上正确的。

海洋科学导论期末复习重点

海洋科学导论期末复习重点

复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地球概观•第三章海水物理性质•第四章海洋中的热收支和水平衡•第五章世界大洋及中国海温盐密分布及变化•第六章大气环流•第七章大洋环流•第八章海洋中的波动•第九章潮汐•第十章海气相互作用地球上的水97.957% 在海洋中二、海洋形态的固有特性:1)广漠而有垠2)深又浅3)连通又阻隔占地球表面积70.8%,但有边平均深度4000米,最深?(陆地最高?),但地球半径6371公里。

地球上一薄层;与水平尺度比10-3量级各大洋水域连成一体,可以充分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北冰洋与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的关系。

11034m8848m第一章地球概观•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三节地球概观•第四节构造学说•第五节海洋起源•第六节海洋的划分•第七节海底地形•第八节各大洋及中国海形态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科里奥利力–科氏力当物体相对转动系统有速度的时候,要使牛顿第二定律仍然‘适用’,除了附加以上面所说的惯性离心力外;还必须附加以另一种惯性力:科里奥利力科氏力主要特征:只作用在运动物体上。

只改变运动物体的方向,不改变运动物体速度的大小。

北半球垂直作用于运动物体的右方,南半球相反。

与物体运动速度、纬度和地球自转角速度有关。

⎪⎩⎪⎨⎧=⋅-=⋅=⇒⎪⎩⎪⎨⎧=⋅Ω-=⋅Ω=⇒⎪⎭⎪⎬⎫⋅Ω=⋅Ω-=⋅Ω-⋅Ω=Ω=⨯Ω-=00sin 2sin 2cos 2sin 2cos 2sin 2sin 22z y x z y x z y x F uf F v f F F u F v F w F u F w v F f V F ϕϕϕϕϕϕϕ称其为科氏参量为科氏力一、地球结构:圈层结构外圈: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内圈:地壳、地幔、地核第三节地球概观第四节构造学说•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板块构造说大陆漂移说•学说提出:1912,德气象学家魏格纳提出。

1915年著成《海陆的起源》。

•观点:2.5亿年前,地球上存在泛大陆和一个泛古大洋,后漂移,形成现在的海陆分布。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提纲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提纲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提纲海洋科学导论复习提纲第一章 绪 论§1.1 海洋科学的定义属于地球科学体系——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体系地球科学体系包括:地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固体地球物理学【定义】是研究地球上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与开发、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

【研究对象】1.海洋中的(海水、营养盐、生物) 2.海底的(海洋沉积、海底岩石圈) 3.海口的(河口、海岸带),海面的(大气边界层)。

【学科特点】1.特殊性和复杂性 2.作为物理系统的水-汽-冰不停转变 3.作为自然系统的多层次耦合。

【研究特点】1.明显依赖于直接观察 2.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方法重要 3.学科分支细化与相互交叉渗透并重、趋于综合与整体化研究。

第二章 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 §2.2 海与洋☆2.2.1 地表陆海分布(1)陆地占29.2%,海洋占70.8%,海陆面积之比为2.5:1地表大部分为海水所覆盖。

(2)地表海陆分布极不均衡,北半球陆地占67.5%,南半球陆地占32.5%。

(3)海洋平均深度达3795m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km海洋的平均深度达3795m ,陆地平均高度为875m ,如果将高低起伏的地表削平,地球表面将被约2646m厚的海水均匀覆盖。

2.2.2 海洋的划分——洋(主要部分)和海、海湾和海峡(附属部分)【洋】也称大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

占海洋总面积的90.3% ,深度一般大于2000m 平均盐度为35 具有独立的潮汐系统和强大的洋流系统[☆南大洋]从南极大陆到南纬40°为止的海域;或从南极大陆起,到亚热带辐合线明显时的连续海域。

是世界大洋底层水团的主要形成区,对大洋环流起着重要作用。

【海】海洋的边缘部分。

全世界共有54 个海,其面积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9.7%。

平均深度2000m 以内。

按海的位置可分为陆间海、内海和边缘海。

[陆间海]指位于大陆之间的海。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题(DOC)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题(DOC)

1、海洋和()关系最为密切。

AA,大气B,生物C,地质D,太阳2、基础海洋科学的分支。

DA,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渔业海洋学等B,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军事海洋学及区域海洋学等C,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质学及环境海洋学等D,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质学、环境海洋学、海气相互作用及区域海洋学等3、1687年英国人()用引力定律解释潮汐:BA,贝努利B,牛顿C,富兰克林D,拉普拉斯4、中国对海洋科学历史的贡献:早在()千多年以前,已发明指南针,且至少在1500年以前就用于航海BA,1B,2C,3D,45宇宙的开始是一个几何点,宇宙大爆炸大约在()亿年前BA100B150C200D2506海的水文特征:CA,靠近陆地,受陆地影响大;面积大,水浅;无独立的潮波系统;底质为陆屑B,靠近陆地,受陆地影响大;面积大,水深;无独立的潮波系统;底质为陆屑C,靠近陆地,受陆地影响大;面积小,水浅;无独立的潮波系统;底质为陆屑D,靠近陆地,受陆地影响大;面积小,水深;无独立的潮波系统;底质为陆屑7,大洋按地理位置划分:D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大洋B,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大洋C,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大洋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8,面积最大的洋是:A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9,渤海属于:BA陆间海B内陆海C边缘海D海峡10,大陆架指海岸线到水深()米内的范围BA100B200C300D40011,中国最大的海区D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12,海冰的危害:DA港口B航运C海上油气开发D港口,航运,海上油气开发13,下列叙述准确的是:AA海洋科学属于地球科学体系B海洋科学属于地理学体系C海洋科学属于地球物理学体系D海洋科学属于环境科学体系14,海洋科学的分支:CA,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质学,环境海洋学,海气相互作用,军事海洋学以及区域海洋学等B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质学,环境海洋学,海气相互作用,环境海洋学以及区域海洋学等C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质学,环境海洋学,海气相互作用,以及区域海洋学等D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质学,环境海洋学,海气相互作用,极地海洋学以及区域海洋学等15,我国最早建立海洋学系的大学是:BA山东大学B厦门大学C青岛海洋大学D台湾大学16,洋:地球上连续巨大的咸水体,洋的水文特征:BA面积广阔,占海洋总面积90.3%;远离陆地,受陆地影响大;水较深(平均2-3千米);有独立的环流和潮波系统;底质为软泥,红粘土B面积广阔,占海洋总面积90.3%;远离陆地,受陆地影响小;水较深(平均2-3千米);有独立的环流和潮波系统;底质为软泥,红粘土C面积广阔,占海洋总面积70.1%;远离陆地,受陆地影响小;水较深(平均2—3千米);有独立的环流和潮波系统;底质为软泥,红粘土D面积广阔,占海洋总面积90.3%;远离陆地,受陆地影响小;水较深(平均2-3千米);有独立的环流和潮波系统;底质为软泥,红粘土1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太平洋面积最大:占地表总面积1/3,海洋表面积的1/2;太平洋深度4028米,东西最宽达半个赤道B大西洋面积占世界大洋面积1/4,平均深度3627米,海沟4个,最深9218米,洋脊横贯南北;赤道窄,分南北大西洋C印度洋面积占世界洋面积的1/5,平均深度超过大西洋,平均3897米,最深7450米;“入”字型洋脊:由南而北扩张速度减小D北冰洋面积最小,占世界洋面积的1/2,水深最浅,平均1200米,有人称其为北极地中海1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陆间海是指位于大陆之间的海,面积和深度都非常小,如地中海和加勒北海B内陆海是伸入大陆内部的海,面积较小,其水文特征受周围大陆强烈影响,如渤海和菠罗的海等C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岛屿或群岛与大洋分隔,但水#交换通畅,如东海、日本海等D海峡: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最主要的特征是流急,特别是#流速度大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大陆架:海岸线到水深100米以内,平均深度133米;#度1—1000km,平均75km,;平均坡度0.1度;地壳为硅#、花岗岩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科学导论试题一、填空题1、按照海所处的位置可将其分为陆间海、内海和边缘海,据此则东海属于边缘海海,渤海属于内海,地中海属于陆间海海。

2、一只船在极地融冰区通过时, 船只不能前进或进速甚为缓慢,这就是”死水”现象.其原因是在淡咸水的界面上产生内波。

3、海水的沸点和冰点与盐度有关,即随盐度的增大,沸点升高而冰点下降。

4、源地和形成机制相近,具有相对均匀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及大体一致的变化趋势,而与周围海水存在明显差异的宏大水体称为水团,温-盐特性作为分析水团的主要指标。

7、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公转所产生的公转惯性离心力与月球引力的合力称为引潮力。

9、海洋中水的收入主要靠降水、径流和融冰;支出主要有蒸发和结冰10、大洋西岸流线密集、流速大;而大洋东岸稀疏、流速小,这种现象被称为洋流西向强化。

11、深水波的群速为波速的一半;浅水波的群速与波速相等,群速也可视为波动能量的传递速度。

12、根据潮汐静力理论,在赤道上永远出现正规半日潮;当月赤纬不等于0时,两极高纬地区出现正规日潮;当月赤纬不等于0时,在其他纬度上出现日不等现象,越靠近赤道,半日潮的成分越大,反之,越靠近南、北极日潮的成分越显著。

13、活动型大陆边缘是全球最强烈的构造活动带,集中分布在太平洋东西两侧,故又称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其可进一步分为岛弧亚型和安第斯亚型两个亚型。

14、Wilson旋回将大洋盆地的形成和构造演化归纳为胚胎期、幼年期、成年期、衰退期、终了期和遗痕期。

据此则东非大裂谷属于胚胎期,而大西洋属于成年期。

3、水分子由水面逃出和同时回到水中的过程达到动态平衡时,水面上水汽所具有的压力称为饱和水汽压。

6、大洋上层西边界流主要有湾流、黑潮。

7、表面波的恢复力主要为重力,而内波的恢复力则为科氏力和弱化重力。

8、海洋向大气提供热量有两种方式分别是潜热输送和感热交换。

9、深层环流的驱动力是海水密度差异。

12、在不考虑海水的湍应力和其它能够影响海水流动的因素时,在水平压强梯度力作用下运动的海水,当其水平压强梯度力与科氏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的定常流动称为地转流。

13、海水混合的方式主要有分子混合、涡动混合和对流混合。

14、对小振幅重力波而言,深水波波速取决于波长,而浅水波波速取决于水深。

1. 2.1.3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大圈层构成。

2. 2.2.2海洋的划分------ 世界大洋通常被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所组成。

3. 2.3.2大陆边缘------ 太平洋型大陆边缘活动性可分为(岛弧亚型)和(安第斯亚型)两种类型。

4. 2.3.2大陆边缘------ 大陆边缘是(大陆)与(海洋)之间过度带组成,其构造活动性分为(稳定性)和(活动型)两大类。

5. 2.3.2大陆边缘------ 稳定性大陆边缘是由(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三个部分组成。

6. 2.5.4大洋沉积-----海洋沉积分类具体是指(水深分布)、(成分粒度)和(成因)沉积三种主要形式类型。

7. 大洋盆地形成和演化为(胚胎期)、(幼年期)、(成年期)、(衰退期)、(终了期)、(遗痕期)六个阶段,即Wilson旋回。

8.现代陆架分布的沉积物是(残留沉积)、(现代沉积)、(准残留沉积)三种物质构成。

大洋沉积物按成因分类可划分5种类型,分别为(远洋粘土)、(钙质生物)、(硅质生物)、(陆源碎屑)、(火山碎屑沉积)。

9.边缘海盆的形成演化为(残留型)、(大西洋型)、(陆缘张裂型)、(岛弧张裂型)四个类型。

10. 7 .1.2 潮汐不等和潮汐类型-----海洋学通常将潮汐类型分为(正规半日潮)、(不正规半日潮)、(正规日潮))、(不正规日潮)四种类型。

一、名词解释1、海洋科学:研究地球上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与其变化规律,以及和开发与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

2、海洋科学分支: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质学、环境海洋学、海气相互作用以及区域海洋学等。

3、海洋科学研究的对象及特点:特殊性与复杂性:1.它明显地依赖于直接的观测2.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方法,在海洋科学研究中越来越显示其作用。

3.学科分支细化与相互交叉、渗透并重,而综合与整体化研究的趋势日趋明显。

4、海岸:是高潮线以上狭窄的陆上地带,大部分时间裸露于海水面上,仅在特大风暴或暴风浪时才被淹没,又称潮上带5、海湾:是洋或海延伸进大陆且深度逐渐减小的水域,一般以入口处海角之间的连线或入口处的等深线作为与洋或海的分界6、海峡: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

7、大陆架:邻接海岸但在领海范围以外深度达200m或超过此限度而上覆水域的深度容许开采其自然资源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底土以及邻近岛屿与海岸的类似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8、大陆坡:是一个分开大陆和大洋的全球性巨大斜坡,其上限是大陆架外缘(陆架坡折),下限水深变化较大。

9、大陆隆:又称大陆裾或大陆基,是自大陆坡坡麓缓缓倾向洋底的扇形地,位于水深2000—5000m10、莫霍面:地壳同地幔间的分界面11、岛弧:大陆边缘的岛屿在平面分布上多呈现弧形凸向洋侧。

12、海滩:是高低潮之间的地带,高潮时被水淹没,低潮时露出水面,又称潮间带13、海沟:是由于板块的俯冲作用而形成的深水狭长洼地,往往作为俯冲带的标志14、中央裂谷:大洋中脊的轴部都发育有沿其走向延伸的断裂谷地,向下切入约1—2m,宽至十至一百多千米15、位温:海洋中某一深度(压力为p)的海水微团,绝热上升到海面(压力为大气压P0)时所具有的温度16、大洋中脊:又称中央海岭,是指贯穿世界四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脉系列17、大洋盆地:是指大洋中脊坡麓与大陆边缘(大西洋型的大陆隆、活动型的海沟)之间的广阔洋底,约占世界海洋面面积的二分之一18、热容:海水温度升高1k(或1C°)时所吸收的热量19、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海水热容20、饱和水蒸气压:水分子由水面逃出和同时回到水中的过程达到动态的平衡时,水面上水汽所具有的压力21、“死水”现象:一只船在极地融冰区通过时, 船只不能前进或进速甚为缓慢,这就是”死水”现象.其原因是在淡咸水的界面上产生内波.22、八分算潮法:八分算潮法计算公式为第一高潮时=0.8×[农历日期-1(或16)]+高潮间隙第二高潮时为第一高潮时+或-12小时25分23、最小风时:在定常风的作用下,对应于风区内某点,风浪达到定常状态所用的时间是一定的,这段时间称为最小风时。

或者说,对应于某一风区(长度),风浪成长至理论上最大尺度所经历的最短时间称为最小风时。

24、最小风区:当实际风时一定时,当然对应于某一风区(长度)内的波浪达到定常状态,此一风区长度称为最小风区。

最小风区的定义为,对应于某一风时,风浪成长至理论上最大尺度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当实际风区小于最小风区时风浪为定常状态,反之为过渡状态。

二、简答题25.风浪与涌浪的区别?形成风暴潮的条件?风浪:当地风产生,且一直处在风的作用之下的海面波动状态;特征:往往波峰尖削,在海面上的分布很不规律,波峰线短,周期小,当风大时常常出现破碎现象,形成浪花。

涌浪:海面上由其他海区传来的或者当地风力迅速减小、平息,或者风向改变后海面上遗留下来的波动;特征:波面比较平坦光滑,波峰线长,周期、波长都比较大,在海上的传播比较规则。

形成风暴潮一般有三个条件:一是有利的地形,即海岸线或海湾地形呈喇叭口状,海滩平缓,使海浪直抵湾顶,不易向四周扩散。

二是持续的刮向岸的大风,由于强风或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对海面作用,导致海水急剧升降。

三是逢农历初一、十五的天文大潮,它是形成风暴潮的主体。

当天文大潮与持续的向岸大风遭遇时,就形成了破坏性的风暴潮。

☆[风浪的三种状态]☐过渡状态:风吹到大洋上,风浪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大。

风浪的成长取决于风时长短。

☐定常状态:指恒定的风长时间吹在有限的水域上,使海面各点的风浪要素趋于稳定。

☐充分成长状态:风速越大,风时越长,风浪就越发展。

但风浪的发展不是无限的,当波陡接近1/7时,波浪开始破碎。

这是因为风传给风浪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增大波高,一部分消耗于涡动摩擦,当风传给风浪的能量与涡动摩擦消耗的能量相平衡时,风浪不再继续增大,即风浪达到极限状态,这种状态称为风浪充分成长。

风浪成长主要与风速、风区和风时有关。

另外,还受水深及海域特征等因素影响。

浅水海区风浪不易发展,海底地形可能改变波向海流部分描述海流方法拉格朗日方法—跟踪水质点运动欧拉方法—同一时间观测海流海流运动方程一、运动方程: 牛顿第二定律二、连续方程: 质量守恒定律风海流:海面在稳定风场长时间作用下,当垂直湍流引起的 水平摩擦力 与 水平科氏力 平衡时,所形成的海水稳定流动[基本假定]1.稳定风场只沿y 轴吹,切长时间作用。

2.水深无限,海水密度均匀分布,海面水平3.只考虑垂直湍流引起的水平摩擦力4.科氏力不随纬度变化[世界海洋表层(0-1000m)主要海流的分布特征]1、海流隔赤道大致呈南北对称而流动。

2、亚热带海域存在着高气压性(北半球为顺时针、南半球为逆时针)大的环流。

3、黑潮、墨西哥湾暖流、东澳大利亚海流、巴西海流那样的强劲海流都存在于大洋的西岸。

4、大部分表层海流一年中的流向基本相同,仅印度洋西北部的索马里海流因季节风的影响夏季流向东 北、冬季流向西南。

28.半日潮时简易算法?一天内有两次高潮,两次低潮,潮周期约为12小时25分,称作半日潮。

正规半日潮:一个太阴日(24时50分)内,有两次高潮两次低潮,潮差相等。

相应的港口称为正规半日潮港。

高潮时=(日差)0.8×【(阴历日子)-1或16)】+高潮间隙 低潮时=高潮时-6平均波高N为在固定点连续观测到的波高总数。

1/p 大波平均波高p 为在固定点连续观测到的N 个波高中前N /p 1/p 表示。

当p =3时,H 1/3称为1/3大波平均波高(有效波高);当p =10时,称为1/10大波平均波高(显著波高)。

其余依次类推。

平均周期N为在固定点连续观测到的周期总数。

1/p 平均周期N 、p 同上。

当p =3时称为有效周期T 1/3;当p =10时称为1/10平均周期。

依次类推。

通常有T 1/3= 1.15平均周期,T 1/10=1.31平均周期,T 1/10=1.14T 1/3。

时12分对于正规半日潮海区,将其数值加或减12时25分即可得出另一个高潮时。

若将其数值加或减6小时12分即可得低潮出现的时刻—低潮时。

7、海洋中的热收支和海洋全热量平衡方程?Qw=Qs - Qb + Qe + QhQs:太阳辐射Qb:海面有效回辐射Qe:蒸发潜热Qh:感热交换Qt=Qs-Q b±Qe±Qh±Qz±Qa通过海面热收支的主要因子有:太阳辐射(Qs)、海面有效回辐射(Qb)、蒸发或凝结潜热(Qe)、海气间的感热交换(Qh)、铅直方向热输运(Qz)【湍流】、水平方向热输运(Qa)【海流】18.东、西边界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东边界流流幅宽、流速小、影响深度浅、水色低、透明度小、上升流是东边界流海区的一个重要水文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