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三章《健肺强肾 精力充沛》3.1.2 肺通气是怎样实现的教案 (新版)冀教版
成都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三章 健肺强肾 精力充沛 单元练习题C卷
成都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健肺强肾精力充沛单元练习题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一位病人的尿检单中发现了较多的血细胞,则发生病变的结构可能是()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输尿管2 . 如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单位B.肾单位由②③④组成C.②中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D.④把所有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重新吸入①3 . 如表是检测正常人血浆、肾小管上段以及输尿管内液体中两种物质的浓度变化。
据表中数据判断,甲、乙分别是()A.甲是葡萄糖,乙是蛋白质B.甲是葡萄糖,乙是尿素C.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D.甲是尿素,乙是蛋白质4 . 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膀胱B.肾脏C.肾单位D.肾小管5 . 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系统叙述错误的是()A.由呼吸道和肺组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B.肺泡壁很薄,这有利于气体的交换C.流经肺部的血液可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D.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吸入时多6 . 如图所示曲线表示血液流经某器官或结构的过程中某物质的浓度变化,AB段表示该结构或器官。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血液流经肺时,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B.血液流经大脑时,血液中氧气浓度的变化C.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液中氧气和尿素浓度的变化D.血液流经小肠时,血液中二氧化碳和葡萄糖浓度的变化7 . 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膀胱B.输尿管C.肾D.尿道8 . 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它的基本单位是()A.肾单位B.肾小球C.肾小体9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排泄途径的是()A.呼出二氧化碳B.皮肤排汗C.食物残渣的排出D.排尿10 . 如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箭头表示某些液体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中流的是静脉血,通过上腔静脉流回心脏B.2中血液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于1中血液的二氧化碳含量C.3中液体不含尿素的原因是在肾小管处可以进行重吸收D.1、2、3三处尿素的浓度从高到低排列是3、2、111 . 孝孝陪爷爷到医院体检,发现爷爷的尿检结果异常,尿液成分中含有葡萄糖。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健肺强肾精力充沛》3.1.3人体的气体交换教案(新版)冀教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健肺强肾精力充沛》3.1.3人体的气体交换教案(新版)冀教版教材分析《人体的气体交换》这部分内容是先通过“身边事”中列举的数据,说明人体在呼吸过程中消耗氧而产生二氧化碳,进而又在"探究竟”中做“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的实验,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吸入的确实多。
学生就会要求解答“为什么”的问题。
解答这个问题就必须搞清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也就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探究竟”通过分析在肺泡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组织细胞与其周围毛细血管处,氧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大小,根据气体扩散原理,来确定气体在肺泡内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方向,理解气体交换的过程。
重点:掌握体内的气体交换。
因为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后,有利于巩固所学习的血液循环这个重点知识,还有利于进一步理解“生物圈中的人”这一主题,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呼吸。
难点:体内气体的交换。
对于学生来说,气体交换是个复杂、连续的过程,弄清楚氧气、二氧化碳在体内的流动全过程,实际上就是和血液循环相联系的。
这一知识点既是重点,也是学生难以理解掌握之处。
由于学生在物理课上还没有学习过扩散作用,另外肺泡里的气体、血液中的气体、组织细胞里的气体都是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让学生理解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也是有一定困难的。
建议教师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出发,感性地体验气体的扩散作用。
学生分析虽然在前面已经学习了血液循环,学生对体循环、肺循环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对于氧气究竟是如何从外界的大气到达人体的组织细胞,组织细胞里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是如何排放到外界大气中的双向过程还不是很清晰。
该节课是在学习血液循环、肺通气的基础上,对氧气、二氧化碳在外界、肺泡、肺泡毛细血管、心脏、组织毛细血管、组织细胞中流动的特点和意义进行深入的学习。
设计理念教学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结合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着重指导学生对比记忆和分析归纳的学习方法。
2024年冀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第3章 健肺强肾 精力充沛呼吸
度高,而肺泡内二氧化碳浓度又比静脉血里的浓度低,因此,氧便从肺泡内扩散到 血液里,同时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之后由呼气过程排出体外。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规 定,提出问题:吸烟作为一种社会性的行为,为什么会被禁止?它对人体健康有什么 危害呢?
设计意图:通过事件分享,设置情境,激发兴趣,提出本节课要探讨的问题。教 师给出香烟中的主要有害成分,包括焦油、尼古丁、一氧化碳等,引导学生提出问 题:吸烟对人体健康会有影响吗?我们可否通过实验证明呢?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总结归纳的能力。教师在 学生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全体同学关注到数据分析的科学性和思维的逻辑性,帮助 学生建立理性思维,并得出结论:水蚤会在香烟浸出液中死亡,说明香烟中含有有 毒物质;低浓度的有毒物质会伤害水蚤,高浓度的有毒物质会导致水蚤死亡。
教师播放香烟危害健康的视频,使学生全面了解香烟的危害;结合课本内容, 总结归纳香烟的危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通过文本和视频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师生共同归纳香 烟的危害,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拒绝吸烟和吸“二手烟”的意识;教师引导学生养成 良好的生活习惯, 认识到吸烟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及青春期青少年 的发育都有不良影响;树立主动宣传吸烟危害的意识,爱护身体健康。
吸烟的危害 1.香烟中的有害物质 2.吸烟危害健康
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或展示图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雾霾和沙尘天气, 行人往往会戴上口罩,减少污染物对呼吸系统的伤害。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哪些结 构组成呢?分别有什么功能呢?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三章《健肺强肾 精力充沛》3.1.4 吸烟的危害教案 (新版)冀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健肺强肾精力充沛》3.1.4吸烟的危害教案(新版)冀教版教材分析《吸烟的危害》从知识角度来看,本节无难点。
但从对学生全面素质要求来看,不仅让学生明白吸烟对人体的危害,自觉养成不吸烟的习惯,同时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科学方法,在活动中体验合作和交流。
吸毒也常始自吸烟。
正因为如此,教师应该特别重视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
建议教师与班主任配合,召开主题班会,做吸烟有害的调查,开展坚决不吸第一支烟的宣誓活动等。
通过参与探究竟的实验、调查、讨论等活动,了解吸烟危害人体健康,要做到不但自己不吸烟,还要劝家长、亲友戒烟。
学生分析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正处于对吸烟好奇的时期,家庭、社会的影响常常大于学校的教育作用,真正做到不吸烟,尤其是终身不吸烟是比较困难的,一定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吸烟的危害。
设计理念学生通过“探究竟”中的探究实验,真正认识吸烟的危害。
不仅能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说明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技能性目标:(1)尝试探究香烟对动物的危害的方法。
(2)尝试资料数据分析的方法。
情感性目标:(1)拒绝吸烟。
(2)体验探究或实验等活动中的合作和交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1)配制香烟浸出液:上课前2小时配制好香烟浸出液,方法很简单,把一支香烟去掉过滤嘴,剪成3~4段,放入盛有清水的试管中浸泡。
1号试管内放1段香烟,2号试管内放2段(如课本63页“技能卡”)。
(2)饲养水蚤:可在池塘用小网捕捞,放在池水或清水中饲养;水蚤是金鱼的饵料,春天在花鸟鱼虫市场上有售。
(3)以探究香烟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为例,一般实验设计准备如下材料用具:试管(或小烧杯)、漏斗、过滤纸、吸水纸、吸管、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秒表(或有秒针的手表)、水蚤等。
教师应尽量备齐学生可能用到的实验器材。
2024年冀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第3章 健肺强肾 精力充沛第3章 健肺强肾 精力充沛
第三章健肺强肾精力充沛一、章节学习主题本章内容属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22》)第五个学习主题“人体生理与健康”,内容涵盖了人体呼吸和排泄的相关知识。
二、章节学习内容分析1.本章内容的课标分析本章内容属于《标准2022》规定的第五个学习主题“人体生理与健康”的内容。
通过本章的教学,达成以下目标:(1)要帮助学生形成1个大概念: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系统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2)要帮助学生形成2个重要概念:人体通过呼吸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人体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
《标准2022》对这一学习主题的学业要求:描述呼吸、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有关人体生理与健康的问题;学会根据尿常规化验的主要结果初步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分析由于机体特定结构受损可能导致的机体功能障碍或异常行为表现,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2.本章教学内容分析本章包括“呼吸”和“排泄”两节内容。
第一节《呼吸》主要是认识呼吸系统,了解呼吸的过程、实质和意义。
第二节《排泄》主要是认识肾脏的结构,了解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了解人体的主要排泄途径和泌尿系统的保健知识。
从课本的编排上,本章内容是在学习了人体的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知识之后进行的,在完成本章的教学内容的学习之后,就可以对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和更为全面的理解。
三、章节学情分析已有知识:小学科学课对呼吸和排泄有过介绍,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学生能初步认识到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
已有经历:呼吸和排泄是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的生命活动,学生有测肺活量和尿常规的经历,这些丰富的感性认识,对后面理性认识的学习有一定帮助。
已有技能: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观察和实验的一般方法和分类方法;具有了调查讨论、搜集资料的能力,并掌握了一定的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方法,具有一定的类比分析能力,可以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简单的问题。
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三章 健肺强肾 精力充沛 复习课件
高,氧便透过肺泡和毛细血管壁扩散到血液中。 ③二氧化碳的情况与氧气恰好相反,扩散到肺泡中后由呼气排出体
外。 ④血液流经肺泡后,由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肋间外肌 膈肌 膈顶
胸廓容积 肋骨
肺内气压
吸气 收缩 收缩 降落 扩大 上升 减小,比大气压低
呼气 舒张 舒张 上升 缩小 降落 增大,比大气压高
[助记]吸气时,呼吸肌(膈肌和肋间外肌)收缩,可用“吸取”二字来 记忆。“吸”指吸气,“收”指呼吸肌收缩。
难点突破
【例4】如图表示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D )
难点突破
【例3】(连云港)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 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尿液的形成即指肾小体的滤过作用 B.血液流经小球后,即可形成尿液 C.肾炎患者尿液中蛋白质量可能增加 D.原尿中部分葡萄糖被肾小管重吸取 【解析】尿液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取作用; 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正常的尿液中不会有蛋白质和红细胞,若 出现了,可能是肾小球有炎症;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 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取回血液。
知识梳理
[易错点] (1)呼吸肌收缩时,膈顶部降落,肋骨上升,这样使胸腔的上 下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肺只能被动变化。 (2)呼吸运动与呼吸作用的区分:呼吸运动是呼吸肌的作用而 引起的运动;呼吸作用是指__细__胞__分___解___有机物,释放___能__量_____ 的过程。
知识梳理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三章《健肺强肾 精力充沛》3.2.1 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教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健肺强肾精力充沛》3.2.1 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教案(新版)冀教版教材分析本节的中心内容是说明人体在利用细胞内物质氧化分解所释放能量的同时,会产生代谢废物,这些废物必须及时排出体外。
排泄代谢废物的主要途径有三条,其中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所以在第一课时《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中重点是了解肾脏的结构。
在有条件的学校安排学生观察猪、羊等哺乳动物的肾脏。
在学生能辨认皮质、髓质和肾盂的基础上,重点认识肾单位的结构组成,理解肾单位的结构对学习尿的形成至关重要。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形成观察、归纳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教材还介绍了生活中如何注意保护肾脏等知识,这对学生关注健康,树立保护自我意识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学生分析(1)学生对实验一般都比较有兴趣。
对肾脏多数学生也不陌生,但要注意把学生的一般兴趣引导到科学实验上来。
(2)学生在动手操时,方法也可能有很多种,结论意见也可能不完全相同,所以在这些环节中,教师不一定急于分出哪组的方法和结论是否正确,应更多的表现出对学生的激励评价,注意培养和保护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设计理念教师通过提供录像资料,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主动探究。
对于探究活动和动手制作时的材料和步骤,却不做详细的规定,而是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自主实施。
教师只是以一名参与者的身份加入活动之中,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和知识支持,这样有利于扩大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也有利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创新。
小组围坐、相互平价、各抒己见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也为学生建立了一个便利的、宽松的、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总之,这个教案的设计目的不是重点强调知识的结论性,而是能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真正体验科学的过程与科学的方法,形成科学的探究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概述肾脏的结构;描述排泄的途径。
技能性目标:练习使用解剖刀剖开哺乳动物的肾脏,并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尝试制作肾单位简易模型。
2019年春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三章 健肺强肾 精力充沛 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第三章健肺强肾精力充沛一、选择题1.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是()A. 鼻腔和肺B. 气管和肺C. 呼吸道和肺D. 呼吸道和气管2.医生在检验某病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可能是肾的哪部分出现病症A. 肾小囊B. 肾小管C. 肾小球D. 肾小体3.新陈代谢过程的代谢终产物有()A. 水、无机盐、尿素B. 粪便、水、无机盐、尿素C. 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D. 葡萄糖、尿素、水、无机盐4.葡萄糖在下列哪个部位检测不到()A. 肾小球B. 肾小囊C. 输尿管D. 肾小管5.小李发现自己的小便发红,去医院检查尿液后,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成分,据此推断小李病变的部位可能是()A. 肾小体B. 肾小囊C. 肾小管D. 肾小球6.下列叙述中,与肺的气体交换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A. 肺泡数目极多B. 肺泡位于细支气管的末端C. 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D.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7.人体泌尿系统中,能够将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至膀胱的“管道”是()A. 输尿管B. 尿道C. 肾小管D. 肾动脉8.痛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是人体血液中的尿酸含量过高.医生建议,多饮水有利于尿酸的及时排泄,与尿酸排出体外相关的器官是()A. 肝脏B. 肾脏C. 肺D. 直肠9.下列结构中,既属于呼吸系统,又属于消化系统的器官是()A. 鼻B. 喉C. 咽D. 气管和支气管10.原尿和血浆相比,原尿中不含()A. 大分子蛋白质B. 尿素C. 无机盐D. 葡萄糖11.人体排出体内代谢废物的过程叫做排泄。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排泄的是()A. 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形式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B. 通过肛门以粪便形式排出食物残渣C. 通过皮肤以汗液形式排出部分水、少量无机盐和尿素D. 通过泌尿系统以尿液形式排出大部分水、尿素和无机盐12.体育课上,同学们在完成400米跑后,会出现A. 呼吸频率增加,呼吸深度变浅B. 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都增加C. 呼吸频率不变,呼吸深度增加D. 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都不变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排泄途径的是A. 呼出二氧化碳B. 皮肤出汗C. 食物残渣的排出D. 排尿14.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不属于排泄的是()A. 出汗B. 呼气C. 小便D. 排便15.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时,气体经过的途径是()A. 外界气体→食管→肺B. 肺→支气管→气管→口腔→外界C. 外界气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D. 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腔→外界16.人生命活动的能量最终都来源于()A. 植食性食物B. 太阳光的能量C. 动物性食物D. 人细胞中线粒体分解的能量17.下表是某人的血浆、原尿、尿液成分的比较(单位:g/mL).从表中可知1是()A. 血浆B. 原尿C. 尿液D. 血浆和尿液18.正常人形成的尿液成分中不含有的物质是()A. 水B. 尿素C. 无机盐D. 葡萄糖19.下列人体器官中,可形象类比为“血液净化器”的是()A. 血管B. 心脏C. 肾脏D. 肺20.如果某人的尿量比正常情况下增加数倍,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A. 肾小囊B. 肾小管C. 肾小球D. 收集管二、综合题21.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________和肺组成的,图中序号①是________,④是________.(2)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3)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之后,血液由原来的________血变成________血.22.下图表示人在吸气、呼气时胸廓上下径、膈、肺的变化,依图回答问题。
2019-七年级生物下册第3章健肺强肾精力充沛试题一冀教版
2019-2020 年七年级生物下册第3章健肺强肾精力充分试题一冀教版一、选择题1、空气进入肺的正确序次是①鼻腔②支气管③ 喉④肺泡⑤气管()A. ①→②→③→④→⑤B. ①→③→②→⑤→④C.①→③→⑤→②→④D.①→⑤→③→②→④2、吞咽食品和呼吸空气时都经过的器官是()A.咽 B.鼻腔 C.口腔 D.喉3、食品平和体的共同通道是()A.口腔B.咽C.喉D.食道4、北欧人的鼻子较长,其作用是()A.令人漂亮B.使鼻孔较大C.使鼻腔较长D.使鼻毛较长5、氧气进入人体最后要到达()A.肺B.血液C.细胞D.心脏6、下面是关于肺泡和血液气体交换的表达,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肺泡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同时进入血液。
B.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同时进入肺泡。
C.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D.血液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同时,肺泡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
7、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心脏B.肾脏C.肝脏D.肺8、以下哪项物质不经过泌尿系统排出() A、水 B 、无机盐 C 、二氧化碳 D 、尿素9、外界的空气寒冷、干燥并混有灰尘和细菌,经过鼻腔后变得温暖、湿润、干净,鼻腔中与之相适应的结构是()①鼻毛②鼻腔黏膜③鼻腔黏膜中的嗅细胞④鼻腔黏膜中的毛细血管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D.①③④10、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其实吃饭时不能够大声谈笑是有科学道理的,原因是()A. 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B. 食品简单由咽误入气管C. 唾液腺分泌唾液的量减少D. 有利于保护声带11、在游泳时大家经常有这样的领悟:若水高出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费力,这是因为()A.不会游泳,精神紧张B.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C.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D.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12、右图表示宁静呼吸时的两种状态。
吻合图一的描述有()①肋间外肌和膈肌缩短②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③肋骨向上搬动④肋骨向下搬动⑤膈顶下降⑥膈顶上升⑦肺内压大于大气压⑧肺内压小于大气压A.①③⑤⑧B.②④⑥⑦C.①④⑤⑦D.②③⑥⑧13、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对照,呼出气中含有很多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最后是在哪些部位产生的()A.肺泡 B .红细胞C.组织细胞 D .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14、肾脏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是()A.肾小管 B .肾单位C.肾小囊D.肾小球15、小明的妈妈每天的排尿量为正常人的数倍,还经常口渴饮水,则小明的妈妈肾功能发生阻挡的部位很可能是()A.肾小球 B. 肾小管16、右图是血液流经某器官的表示图,以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 b 表示心脏,则 C 血管里流的是静脉血C.肾小囊)D. 肾小囊腔B. b 表示肺,则C血管里流的是静脉血C. b 表示小肠,则 C 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D. b 表示肾小球,则C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17、尿液形成过程中,既能被滤过又能全部被重吸取的物质是(A.无机盐 B .水)C.尿素D.葡萄糖18、右图为人体局部血液循环表示图,其中①③是动脉血管,②是毛细血管,①②③内流动的均为动脉血,则②的主要功能是(A.过滤作用C.吸取养料)B .气体交换D .分泌物质19、当肋间外肌和膈肌同时舒张时,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气体进入肺 B .气体自肺内排出C.胸廓由大变小 D .肺廓内气压瞬时增大20、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肾脏 B .输尿管 C .膀胱 D .尿道21、人体内氧与血红蛋白分其他场所是()A.肺泡外毛细血管 B .肺动脉和肺静脉内C.组织细胞间毛细血管D.各种组织细胞内22、某同学用嘴往气球里吹气,吹一段时间后感觉头晕,其原因是()A.呼吸肌运动过于强烈,使呼吸中枢疲倦B.呼吸肌运动过于强烈,使呼吸中枢愉悦C.吹气过长,吸气短促,呼出的二氧化碳少,使体内二氧化碳增加,克制呼吸中枢D.吹气过长,吸气短促,吸入的新鲜空气少,使脑供氧不足23、右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综合表示图,血管中箭头代表血流方向,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⑴ C 处为心脏的,做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⑵血液在图中[叫B]、[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健肺强肾精力充沛》3.1.2 肺通气是怎样实现的教案(新版)冀教版
教材分析
本节《肺通气是怎样实现的》和下节《人体的气体交换》是学习呼吸的全过程,理解呼吸的实质。
肺通气是人体呼吸全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它是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由于习惯上人们容易认为吸气引起胸廓扩大,呼气使胸廓缩小,因此在《肺通气是怎样实现的》的“身边事”中提出了“吸气—扩胸、呼气—缩胸”还是“扩胸—吸气、缩胸—呼气”的问题。
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亲自做实验,体会胸廓的变化是如何引起肺的张缩并导致吸气和呼气的,理解呼吸运动与肺通气的关系。
人工呼吸是肺通气知识的应用,练习并掌握人工呼吸的方法是很必要的。
学生分析
呼气和吸气时胸廓的变化情况,涉及到物理学中容积与压强的关系,初一学生还没有学习《物理》,所以理解本部分知识有一定困难。
教师应尽量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容积、压强间的变化关系。
设计理念
教师注重对学生活动的引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本节中有大量学生活动,充分给予学生表现的空间,活动的空间,思维的空间,通过“探究竟”指导学生自己体会呼吸时胸骨、肋骨的变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概述人体呼吸运动与肺通气。
肺通气是人体呼吸全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技能性目标:
尝试人工呼吸的方法,将肺通气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情感性目标:
通过学习人工呼吸的方法,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珍爱生命的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膈的运动与呼吸的关系模拟演示装置(如果没有,可以使用纯净水空瓶、橡胶手套、导管等,自己制作);呼气和吸气时胸廓变化示意图。
教学过程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健肺强肾精力充沛》3.1.3 人体的气体交换教案(新版)冀教版
教材分析
《人体的气体交换》这部分内容是先通过“身边事”中列举的数据,说明人体在呼吸过程中消耗氧而产生二氧化碳,进而又在“探究竟”中做“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的实验,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吸入的确实多。
学生就会要求解答“为什么”的问题。
解答这个问题就必须搞清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也就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探究竟”通过分析在肺泡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组织细胞与其周围毛细血管处,氧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大小,根据气体扩散原理,来确定气体在肺泡内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方向,理解气体交换的过程。
重点:掌握体内的气体交换。
因为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后,有利于巩固所学习的血液循环这个重点知识,还有利于进一步理解“生物圈中的人”这一主题,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呼吸。
难点:体内气体的交换。
对于学生来说,气体交换是个复杂、连续的过程,弄清楚氧气、二氧化碳在体内的流动全过程,实际上就是和血液循环相联系的。
这一知识点既是重点,也是学生难以理解掌握之处。
由于学生在物理课上还没有学习过扩散作用,另外肺泡里的气体、血液中的气体、组织细胞里的气体都是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让学生理解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也是有一定困难的。
建议教师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出发,感性地体验气体的扩散作用。
学生分析
虽然在前面已经学习了血液循环,学生对体循环、肺循环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对于氧气究竟是如何从外界的大气到达人体的组织细胞,组织细胞里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是如何排放到外界大气中的双向过程还不是很清晰。
该节课是在学习血液循环、肺通气的基础上,对氧气、二氧化碳在外界、肺泡、肺泡毛细血管、心脏、组织毛细血管、组织细胞中流动的特点和意义进行深入的学习。
设计理念
教学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结合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着重指导学生对比记忆和分析归纳的学习方法。
对比记忆是一种高效而科学的记忆方法,对氧气进入人体的组织细胞的全过程和二氧化碳从组织细胞流动到外界的全过程采用对比记忆的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分析归纳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虽然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但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为他们今后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有意识的引导他们分析归纳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的全过程也是十分必要的。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2.说明人体呼吸的全过程。
3.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技能性目标:
使用澄清石灰水验证二氧化碳。
情感性目标:
1.形成关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
2.领悟生命本质的运动之美。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准备“向澄清的石灰水里吹气和注入空气的对比实验”的器材,教材中用的是三角瓶和注射针管,可根据学校情况,选用小烧杯或试管均可,注射针管也可改用小打气筒。
澄清的石灰水最好在课前配置。
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制作“体内气体交换”的flash 动画(或体内气体交换示意图);空气清新剂。
教学过程
表1 吸入气、呼出气中各种气体的容积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