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消费者投诉十大案例
十大侵害消费者权益典型案例

十大侵害消费者权益典型案例案例一 4S店违规收“代办服务费”案情:2015年8月6日,根据投诉,泉州开发区工商局和泉州市工商局联合依法对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进行检查,发现该公司以消费者办理按揭贷款购车时,4S店须垫付一定数额资金向银行提取合格证办手续为由,通过格式合同形式收取“代办服务费”,即所谓的“金融调查手续费”。
据统计,该4S店以1600元、1800元不等的金额向52名办理按揭贷款购车的消费者收取“代办服务费”,共计85200元。
处罚:工商部门依法责令其改正违法行为,并处以罚款170400元。
案例二无照生产假冒卫生巾案情:2015年5月6日,根据举报,南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前往水头镇一民房进行检查,发现现场有封口机2台,4名工人正在生产加工标有“佳期goodcare”注册商标的卫生巾,共582箱。
经营者现场无法提供工商营业执照和商标注册证或授权书等相关手续。
处罚:该局对经营者商标侵权违法行为处罚如下:1.责令当事人停止侵权行为;2.没收扣押的标有“佳期goodcare”注册商标卫生巾582箱和封口机2台;3.对经营者处以罚款3万元。
另外,对经营者的无照经营行为予以取缔。
案例三网上发布虚假广告信息案情:2015年2月3日,安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网络市场巡查监管中发现,福建某工艺品有限公司在天猫商城的网页上发布虚假广告宣传信息。
经过查证,商家发布在天猫上的“全网独一无二”、“最优质的铁原料”、“铁质世界公认”、“俄罗斯进口牛皮纸”、“月成交记录355件”、“库存49986件”等内容不属实。
至案发日止,营业额为4.1万元,没有建立账簿,因经营时间短,没有获利。
处罚:该局依法责令其改正违法行为,并处以罚款1万元。
案例四篡改过期化妆品生产日期案情:2015年8月11日,根据举报,晋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对辖区某百货商行进行检查,现场发现经营者篡改化妆品的标示日期。
经查,该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收集过期或临近过期的化妆品,利用天拿水、印章、刻板等物品篡改化妆品的标示日期,然后再销售。
消费者权益案例

案例2:2015年10月7日常州市新北区消费者协会接到消费者王先生的来信投诉,王先生于2015年10月2日在新北区某超市购买了4.9元一袋忆佳乐牌脆口青梅,回去后发现配料中添加了“阿斯巴甜”,但是却没有标注含“苯丙氨酸”。
按照GB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明确规定,添加阿斯巴甜的食品应标注:“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
投诉人认为该食品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要求赔偿人民币一千元。
新北区消协接到投诉后,迅速安排工作人员对被投诉方进行了现场调查,发现被诉方销售的忆佳乐牌脆口青梅外包装配料中确实只写了“阿斯巴甜”未标注含“苯丙氨酸”。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
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那么此案是否可以认定为标签瑕疵呢?我们先来科普一下:“阿斯巴甜”是一种人造甜味剂,甜度是蔗糖的近200倍,在人体内被迅速代谢为甲醇、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三类物质,而患有苯丙酮尿症的患者应忌食含苯丙氨酸的食品。
苯丙酮尿症还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代谢病,也就是说有一定的特定人群应忌食苯丙氨酸。
所以在食品标签配料中有“阿斯巴甜”的必须要标注含“苯丙氨酸”!在《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国家标准中也作出了明确规定。
鉴于此种情况,被诉方销售的忆佳乐牌脆口青梅的外包装配料标签漏标了“含苯丙氨酸”还能算是一种“瑕疵”吗?这种漏标极大可能会影响到了部分特定人群的食品安全!显然,这不能判定为标签瑕疵!考虑到经营者已经尽到了一定的进货查验义务,是由于知识欠缺而销售了违反相关规定的食品,未有明显的主观故意性,加之食物中阿斯巴甜的用量是毫克级,代谢所产生的苯丙氨酸量也较低,一般不会对人体产生重大影响。
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1.
食品安全案例:2018年,中国一家知名乳品公司被曝光在其产品中掺入有害物质,导致消费者食用后出现不良反应,引发公众关注和抵制。
2.汽车质量案例:2015年,一家国际汽车制造商被曝光在其某款
车型存在安全隐患,消费者要求退换或修复车辆,最终该公司被迫召回近百万辆车。
3.电子产品质量案例:2016年,某电子产品制造商被曝光其手机
存在电池爆炸的问题,消费者要求退换或修复手机,最终该公司被迫召回大量产品并向受影响的消费者赔偿。
4.旅行服务案例:2017年,一家旅行社因旅游行程变更、服务质
量差等问题被多名消费者投诉,最终该旅行社被要求退还费用并赔偿受影响的消费者。
5.医疗事故案例:2019年,某医院因手术事故导致患者死亡,家
属起诉该医院要求赔偿,最终该医院被判赔偿巨额赔偿金。
6.金融服务案例:2018年,一家银行因违规销售理财产品,导致
投资者损失巨大,被监管部门处以罚款并要求赔偿受害投资者。
7.房地产纠纷案例:2016年,某房地产开发商因未按合同约定交
付房屋,消费者要求退款或交付房屋,最终该开发商被判赔偿受影响的消费者。
8.电信服务案例:2017年,某电信运营商因服务质量差、收费不
合理等问题被多名消费者投诉,最终该运营商被要求改善服务并赔偿受影响的消费者。
9.教育服务案例:2019年,某培训机构因虚假宣传、教学质量不
达标等问题被多名消费者投诉,最终该机构被要求退还费用并赔偿受影响的消费者。
10.网购纠纷案例:2020年,某电商平台因虚假宣传、商品质量不
符等问题被多名消费者投诉,最终该平台被要求退款并对受影响的消费者进行赔偿。
十大侵犯消费者权益案例[1]
![十大侵犯消费者权益案例[1]](https://img.taocdn.com/s3/m/cda0b41d561252d380eb6ec5.png)
十大侵犯消费者权益案例案例一:“三鹿”奶粉引起幼儿双肾结石年月日,玉屏消费者刘某向玉屏自治县消协投诉,反映其女儿自年以来一直食用三鹿+系列段克/听成长奶粉,每月食量为听,均是在玉屏某超市购买,年月日当获悉三鹿婴幼儿奶粉含三聚氰氨一事后,刘某将女儿送到了当地医院进行检查,经双肾超检查,发现女儿已患有双肾结石。
接到投诉后,玉屏县消协经调查得知,刘某夫妇年初以来,共在玉屏某超市购买了听“三鹿”婴幼儿奶粉,共计元,经调解由超市双倍退还刘某购货款,共计元。
案例二:不合格化肥“烧”死百亩西瓜年月日,镇宁自治县消协接到镇宁县丁旗镇下午村村民张某、欧某等户瓜农的投诉,称他们当年种植的余亩西瓜在使用了四川自贡某某化肥有限公司生产的某品牌复合肥后,西瓜不仅长势差且死亡率高。
经调查,瓜农们使用的复合肥是从丁旗镇街上一化肥经营户处购买的,经贵州省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的两次检验,该品牌复合肥为不合格产品,在消协调解下,化肥经营户一次性赔偿户受害瓜农损失费万元。
案例三:化妆品美容不成反“毁”人年月日,贵阳市消费者尹女士在使用了从贵阳某商场购买的化妆品后,脸部出现了严重的过敏及身体不适现象,虽多次与经营者协商赔偿,却一直未果,遂采取跳楼这一过激行为讨说法。
经查,商家销售的化妆品属于不合格产品,导致消费者出现了严重的皮肤过敏及尿汞严重超标等现象,后经调解,商场和经销商先支付元作为尹女士治疗期间的生活费,其余治疗费用则由商场及经销商共同承担。
案例四:位消费者浴室洗浴被盗年月日,兴仁县消协接到王某某等位消费者的投诉,称年月日晚他们在兴仁县某酒店洗浴中心洗浴,月日清晨,大家准备离开该洗浴中心时,发现存物箱被撬、贵重物品及现金失窃,经调解,由洗浴中心全额赔偿位消费者被盗的物品及现金,共计元。
案例五:万元买手表遭遇欺诈年月日,消费者张某在遵义某某广场购买了一款价值元的某品牌手表,当时专柜营业员承诺并在其购货凭证上写明手表的表带轴为金制造,但经辨认,该表带轴是铜而不是金的,张某以涉嫌消费欺诈为由,要求商家给予倍赔偿,经调解,经销商向消费者赔礼道歉,同时给予万元赔偿。
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原案例

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原案例一、食品安全问题1. 案例一:某食品公司生产的牛奶中被检出有毒物质。
消费者购买该牛奶后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导致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受到损害。
消费者通过起诉获得了赔偿,并迫使该公司改善其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系统。
2. 案例二:某餐厅提供的食物中被检出有违禁添加剂。
消费者购买该食物后发生过敏反应,导致消费者需要紧急就医。
消费者通过诉讼追究了该餐厅的责任,并推动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二、虚假广告问题3. 案例三:某化妆品公司推出一款声称可以实现祛斑效果的产品,但消费者购买并使用该产品后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消费者起诉该公司,要求退款并获得赔偿,最终赢得了官司,该公司被迫赔偿并改善了宣传广告的内容。
4. 案例四:某汽车销售商在广告中夸大了车辆的燃油经济性能,误导了消费者。
消费者购买了该车辆后发现实际燃油经济性能与广告中描述的有很大差距。
消费者将该销售商告上法庭,最终获得了相应的赔偿。
三、产品质量问题5. 案例五:某电器品牌生产的洗衣机频繁出现故障,消费者多次维修却无法解决问题。
消费者通过法律途径,要求退货并获得赔偿。
该品牌被迫改进产品质量,并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6. 案例六:某手机品牌生产的手机在短时间内频繁出现屏幕发黑的问题。
消费者通过维权途径要求更换或退款,并成功获得了满意的解决方案。
该品牌被迫改进了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
四、不合理条款问题7. 案例七:某银行在信用卡合同中设置了过高的违约金,且未明示相关费用的具体信息。
消费者因逾期还款而被要求支付高额违约金,导致消费者负担极重。
消费者向法院起诉该银行,最终胜诉并迫使该银行修订了相关合同条款。
8. 案例八:某房地产开发商在购房合同中设置不公平条款,超过法定比例索取定金,限制买方权益。
被损害的消费者起诉该开发商,最终成功改变了合同条款,并赢得了合理的赔偿。
五、服务质量问题9. 案例九:某快递公司因操作失误导致消费者包裹损坏或丢失。
消费者通过法律途径要求赔偿,并迫使该快递公司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操作流程。
食品安全十大典型案例

食品安全十大典型案例2015年,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广泛收集案件线索,深入开展调查取证,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协调配合,依法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了一批涉案金额高,违法性质恶劣,社会影响大的重大案件。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筛选了食品安全十大典型案例,现公布如下:案例一浙江温州赖中超卤味烤肉店加工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2015年7月,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接到群众举报,称对赖中超、蒋成全经营的卤味烤肉店销售的卤肉上瘾,怀疑添加违禁物质。
瓯海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联合公安机关对该店进行了突击检查,现场查获混有罂粟粉的调味料20克、罂粟壳350克。
经查,赖中超为拉拢回头客,自2014年8月,在加工卤肉时采用将完整罂粟壳放在汤料包里置于卤汤中,或将罂粟壳碾磨成粉末,混入其他香料,直接撒在卤肉上等方式,进行非法添加。
根据赖中超供述,执法人员查处了向其销售罂粟壳的仟家味调味品店,以及该店的上线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的淑芳香料商行,共查获罂粟壳19千克。
卤味烤肉店经营者赖中超、蒋成全被瓯海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列入2015年第二期瓯海区食品安全黑名单,向社会公示。
依据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第一款的规定,上述人员的行为涉嫌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瓯海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仟家味调味品店和淑芳香料商行的经营者黄剑文、傅莉莉、葛淑芳3人已被人民检察院以贩毒罪提起公诉。
案例二陕西秦晋中医糖尿病研究所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2015年3月,根据群众举报,陕西省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对陕西秦晋中医糖尿病研究所进行现场检查,当场查扣“兴胰粉胶囊?森健降糖冲剂”、“天富生”菊花玉竹片、“天富生”芡实片等多种标注了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的可疑产品。
经检验,“兴胰粉胶囊?森健降糖冲剂”含有格列本脲和盐酸二甲双胍,属于在食品中违法添加药物成分,涉嫌犯罪,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公安机关共同调查。
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原案例

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原案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通过对十大典型案例的总结与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知识,以便在日常生活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下面将列举十个具有代表性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例,以供参考。
一、甲公司假冒甲品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甲公司在市场上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健康权。
消费者通过向相关部门投诉,最终取得胜诉,甲公司被罚款并赔偿受害消费者。
二、乙公司未履行合同约定,拒绝退换货乙公司未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商品或服务,消费者要求退换货遭到拒绝。
消费者通过维权,最终获得退货或赔偿。
三、丙公司发布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丙公司发布虚假广告,宣传其产品具有某种功效或特性,实际并不具备。
消费者维权,要求丙公司停止虚假广告,并赔偿受害消费者。
四、丁公司未提供充足的产品信息丁公司未提供产品的详细信息,导致消费者在购买时无法充分了解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消费者维权,要求丁公司提供充足的产品信息,并赔偿受害消费者。
五、戊公司未按照约定时间提供服务戊公司未按照约定时间提供服务,给消费者造成了时间和经济上的损失。
消费者维权,要求戊公司按照约定时间提供服务,并赔偿消费者的损失。
六、己公司未经允许擅自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己公司未经消费者允许,擅自收集、使用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侵犯了消费者的个人隐私权。
消费者维权,要求己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受害消费者。
七、庚公司未按照约定负责维修售后庚公司未按照约定负责维修售后,导致消费者无法正常使用产品。
消费者维权,要求庚公司履行维修责任,并赔偿消费者的损失。
八、辛公司未提供合格的售后服务辛公司未提供合格的售后服务,导致消费者无法及时解决产品使用中的问题。
消费者维权,要求辛公司提供合格的售后服务,并赔偿消费者的损失。
九、壬公司未经消费者同意擅自提高价格壬公司未经消费者同意,擅自提高产品价格,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消费者维权,要求壬公司恢复原价,并赔偿受害消费者。
2015年食品安全十大典型案例详解

食品安全十大典型案例2015年,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广泛收集案件线索,深入开展调查取证,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协调配合,依法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了一批涉案金额高,违法性质恶劣,社会影响大的重大案件。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筛选了食品安全十大典型案例,现公布如下:案例一浙江温州赖中超卤味烤肉店加工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2015年7月,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接到群众举报,称对赖中超、蒋成全经营的卤味烤肉店销售的卤肉上瘾,怀疑添加违禁物质。
瓯海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联合公安机关对该店进行了突击检查,现场查获混有罂粟粉的调味料20克、罂粟壳350克。
经查,赖中超为拉拢回头客,自2014年8月,在加工卤肉时采用将完整罂粟壳放在汤料包里置于卤汤中,或将罂粟壳碾磨成粉末,混入其他香料,直接撒在卤肉上等方式,进行非法添加。
根据赖中超供述,执法人员查处了向其销售罂粟壳的仟家味调味品店,以及该店的上线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的淑芳香料商行,共查获罂粟壳19千克。
卤味烤肉店经营者赖中超、蒋成全被瓯海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列入2015年第二期瓯海区食品安全黑名单,向社会公示。
依据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第一款的规定,上述人员的行为涉嫌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瓯海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仟家味调味品店和淑芳香料商行的经营者黄剑文、傅莉莉、葛淑芳3人已被人民检察院以贩毒罪提起公诉。
案例二陕西秦晋中医糖尿病研究所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2015年3月,根据群众举报,陕西省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对陕西秦晋中医糖尿病研究所进行现场检查,当场查扣“兴胰粉胶囊?森健降糖冲剂”、“天富生”菊花玉竹片、“天富生”芡实片等多种标注了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的可疑产品。
经检验,“兴胰粉胶囊?森健降糖冲剂”含有格列本脲和盐酸二甲双胍,属于在食品中违法添加药物成分,涉嫌犯罪,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公安机关共同调查。
食品危害案例

食品危害案例【篇一:食品危害案例】2015年,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广泛收集案件线索,深入开展调查取证,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协调配合,依法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了一批涉案金额高,违法性质恶劣,社会影响大的重大案件。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筛选了食品安全十大典型案例,现公布如下:案例一浙江温州赖中超卤味烤肉店加工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2015年7月,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接到群众举报,称对赖中超、蒋成全经营的卤味烤肉店销售的卤肉上瘾,怀疑添加违禁物质。
瓯海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联合公安机关对该店进行了突击检查,现场查获混有罂粟粉的调味料20克、罂粟壳350克。
经查,赖中超为拉拢回头客,自2014年8月,在加工卤肉时采用将完整罂粟壳放在汤料包里置于卤汤中,或将罂粟壳碾磨成粉末,混入其他香料,直接撒在卤肉上等方式,进行非法添加。
根据赖中超供述,执法人员查处了向其销售罂粟壳的仟家味调味品店,以及该店的上线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的淑芳香料商行,共查获罂粟壳19千克。
卤味烤肉店经营者赖中超、蒋成全被瓯海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列入2015年第二期瓯海区食品安全黑名单,向社会公示。
依据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第一款的规定,上述人员的行为涉嫌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瓯海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仟家味调味品店和淑芳香料商行的经营者黄剑文、傅莉莉、葛淑芳3人已被人民检察院以贩毒罪提起公诉。
案例二陕西秦晋中医糖尿病研究所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2015年3月,根据群众举报,陕西省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对陕西秦晋中医糖尿病研究所进行现场检查,当场查扣“兴胰粉胶囊?森健降糖冲剂”、“天富生”菊花玉竹片、“天富生”芡实片等多种标注了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的可疑产品。
经检验,“兴胰粉胶囊?森健降糖冲剂”含有格列本脲和盐酸二甲双胍,属于在食品中违法添加药物成分,涉嫌犯罪,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公安机关共同调查。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XX5年度十大经济行政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15年度十大经济行政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发布了人民法院2015年度十大经济行政典型案例,这10个典型案例既涵盖了食品药品、盐业、证券等专门经济领域,也涉及房屋销售合同、餐厨垃圾处理等与个体经营者、消费者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
据悉,这是最高法首次发布人民法院经济行政典型案例。
一、南京发尔士新能源有限公司诉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政府行政决定案【基本案情】江苏省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0年7月对10家企业作出废弃食用油脂定点回收加工单位备案,其中包括南京发尔士化工厂和南京立升废油脂回收处理中心。
2012年11月,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江宁区政府)作出江宁政发(2012)396号《关于印发江宁区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396号文),明确“目前指定南京立升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升公司)实施全区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理。
”该区城市管理局和区商务局于2014年3月发出公函,要求落实396号文的规定,各生猪屠宰场点必须和立升公司签订清运协议,否则将进行行政处罚。
南京发尔士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发尔士公司)对396号文不服,诉至法院,请求撤销该文对立升公司的指定,并赔偿损失。
【裁判结果】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为,被告江宁区政府在396号文中的指定,实际上肯定了立升公司在江宁区开展餐厨废弃物业务的资格,构成实质上的行政许可。
区城市管理局和区商务局作出的公函已经表明被告的指定行为事实上已经实施。
根据行政许可法相关规定,行政机关受理、审查、作出行政许可应当履行相应的行政程序,被告在作出指定前,未履行任何行政程序,故被诉行政行为程序违法。
被告采取直接指定的方式,未通过招标等公平竞争的方式,排除了其他可能的市场参与者,构成通过行政权力限制市场竞争,违反了《江苏省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第十九条和反垄断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
被告为了加强餐厨废弃物处理市场监管的需要,对该市场的正常运行作出必要的规范和限制,但不应在行政公文中采取明确指定某一公司的方式。
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十起消费者维权典型案例

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十起消费者维权典型案例2017年3月15日,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向社会公布了全市法院审结生效的10起消费者维权典型案例,涉及网购食品、化妆品、家居等领域,对于提倡理性消费、指导依法维权,具有典型意义。
1、杜某诉某生物技术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
【基本案情】2015年2月,杜某在某报纸上看到端粒酶产品的推荐广告,称端粒酶具有数十种疗效。
杜某于2月5日订购了10盒共计4000元的端粒酶产品。
杜某服用了端粒酶后发生严重身体不适,并发现端粒酶既没有生产许可证也没有保健食品标志,给健康造成了巨大损害。
杜某认为某生物技术公司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杜某遂诉至法院,请求判令某生物技术公司退还货款4000元及支付赔偿金4万元。
【裁判结果】济南中院认为,杜某向某生物技术公司汇款定购产品,杜某与某生物技术公司之间建立了消费关系。
杜某服用产品后,并未出现广告中的疗效,且该商品为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作为产品的销售商应承担赔偿责任。
济南中院判决:某生物技术公司退还杜某货款4000元,并赔偿杜某40000元。
2、王某诉某网络商城买卖合同纠纷案销售商在明知无相关依据的情况下仍将“第一品牌”作为商品的广告宣传语,误导了消费者的消费选择,其行为构成欺诈。
消费者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张三倍赔偿。
【基本案情】2013年9月2日,王某在某网络商城购买了一台电视机,价款为1399元。
王某认为,该网络商城在销售页面中宣传“第一品牌”,导致其产生购买意图,后发现该种宣传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属于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的行为,并且涉案电视没有合格证和说明书,无法证明该产品是否合格产品。
王某遂诉至法院,请求判令某网络商城退还购物款1399元,并赔偿4197元。
食品案件案例

食品案件案例【篇一:食品案件案例】2015年,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广泛收集案件线索,深入开展调查取证,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协调配合,依法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了一批涉案金额高,违法性质恶劣,社会影响大的重大案件。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筛选了食品安全十大典型案例,现公布如下:案例一浙江温州赖中超卤味烤肉店加工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2015年7月,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接到群众举报,称对赖中超、蒋成全经营的卤味烤肉店销售的卤肉上瘾,怀疑添加违禁物质。
瓯海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联合公安机关对该店进行了突击检查,现场查获混有罂粟粉的调味料20克、罂粟壳350克。
经查,赖中超为拉拢回头客,自2014年8月,在加工卤肉时采用将完整罂粟壳放在汤料包里置于卤汤中,或将罂粟壳碾磨成粉末,混入其他香料,直接撒在卤肉上等方式,进行非法添加。
根据赖中超供述,执法人员查处了向其销售罂粟壳的仟家味调味品店,以及该店的上线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的淑芳香料商行,共查获罂粟壳19千克。
卤味烤肉店经营者赖中超、蒋成全被瓯海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列入2015年第二期瓯海区食品安全黑名单,向社会公示。
依据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第一款的规定,上述人员的行为涉嫌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瓯海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仟家味调味品店和淑芳香料商行的经营者黄剑文、傅莉莉、葛淑芳3人已被人民检察院以贩毒罪提起公诉。
案例二陕西秦晋中医糖尿病研究所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2015年3月,根据群众举报,陕西省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对陕西秦晋中医糖尿病研究所进行现场检查,当场查扣“兴胰粉胶囊?森健降糖冲剂”、“天富生”菊花玉竹片、“天富生”芡实片等多种标注了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的可疑产品。
经检验,“兴胰粉胶囊?森健降糖冲剂”含有格列本脲和盐酸二甲双胍,属于在食品中违法添加药物成分,涉嫌犯罪,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公安机关共同调查。
2015年315晚会曝光名单,央视315晚会曝光企业

2015年315晚会曝光名单,央视315晚会曝光企业 已连续播出25年的央视3·15晚会,今年主题为“消费在阳光下”,2015年央视3·15晚会集中报道了4S店潜规则、路虎极光变速箱故障频繁、调和汽油以次充好、运营商成诈骗电话幕后推⼿、⼿机实名制形同虚设、银⾏卡存在惊天漏洞、来路不明的保健品泛滥等投诉,并发布3项消费预警。
⽽此前投诉量排在前⼏位的中国移动拒绝履⾏WAP⽆限流量套餐、⼤众速腾断轴门、电商假货泛滥等热门投诉均未上榜。
令⼈费解的是,原定20:00播出的3·15晚会临时延迟40多分钟播出,央视财经微博随后解释是“《焦点访谈》播出李总理记者会的特别节⽬,超过了以往节⽬的时长”。
这⾥⾯的门道⼤家稍后再去琢磨,现在先来看看店铺⼩编为您整理的2015年315晚会曝光名单,欢迎阅读。
2015年315晚会曝光名单 1、4S店欺诈类 【转!央视315第⼀案曝光4S店:⼩病⼤修!没病⼤修!】车主们注意!调查发现:东风⽇产、上海⼤众、奔驰4S店会故意虚报和夸⼤车辆故障,从中牟取暴利。
⼀简单故障的汽车(点⽕线圈插头松动)但在这些4S店,却要你更改⽕花塞等各种⼤修,其中奔驰维修费报价近万元!转给车主! 【4S店潜规则,岂能如此蒙骗消费者?】记者在体验中,遭遇4S店维修欺诈的概率⾼达百分之七⼗三!!!说明这样的维修猫腻已经成了4S店⾥⼀个通⾏的⾏业潜规则。
消费者把车送到4S店⾥维修图的是⼀份信任感。
但那些4S店怎能却让这些维修猫腻、潜规则成为蒙骗消费者的陷阱?! 2、保健品类 【来路不明的保健品专坑⽼⼈谁来管管?】72岁的王⼤妈,被健康体检、健康讲座等忽悠购买各种保健品,多达30多种,省吃俭⽤投资近40万元!但这些所谓的药,⼤都没有批准⽂号,来路不明!王⼤妈怎么都不信,保健品并没有给她带来健康,反⽽是⼀⾝病痛和上万外债!转!提醒爸妈! 【警惕!不法商家忽悠⽼⼈四⼤招】第⼀招,洗脑营销。
餐饮业消费者投诉案例解读

餐饮业消费者投诉案例解读近年来,消费者对餐饮服务的投诉逐渐增多。
这些投诉涵盖了从食品安全到服务态度等多个方面。
下面,我们将从两个具体案例入手,深入解读餐饮业消费者投诉的本质和原因,并提出改善建议。
案例一:麦当劳“化工叉烧包”事件在2015年,麦当劳销售的“化工叉烧包”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引发消费者的强烈不满。
经媒体爆料,麦当劳采购的叉烧包馅料中含有“工业级谷氨酸钠”,该物质具有增强食物味道的作用,但过量食用可能引发肠胃问题和头痛等不适反应。
随后,消费者开始纷纷投诉,并要求麦当劳停售该产品。
此事件揭示了餐饮业在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有些商家为了追求味道的美味和低成本,不择手段地使用了不安全的原料和添加剂,从而给消费者带来健康隐患。
同时,该事件还显示了消费者对餐饮企业诚信经营的期望。
商家应该切实履行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并在销售过程中向消费者提供准确的产品信息和服务承诺。
案例二:星巴克员工“歧视语”事件在2018年,广州一名女顾客走进星巴克点咖啡时,遭到一名员工的性别歧视攻击。
“没有你们这些女的,在星巴克待什么待?”员工在顾客抱怨后仍然咄咄逼人,伤害了顾客的感情,并引起了公众的谴责和抵制。
后来,星巴克高层介入事件,招募律师对员工进行处理,并致歉向顾客。
这个事件揭示出了餐饮行业服务质量问题。
在这个以客户为中心的时代,每一个商家都应该把客户服务放在第一位。
员工的语言歧视事件暴露出缺乏专业培训和服务意识的问题。
商家应该重视员工教育和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通过建立健全的服务体系,增强品牌形象和公众信任。
结论:从上述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餐饮业消费者的投诉主要包含两个方面:食品安全和服务质量。
商家应该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和服务意识的教育和培训,并建立健全的服务管理体系。
同时,政府和监管部门还应该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严厉打击商家违反法律法规和诚信经营的行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通过共同努力,构建优质、安全、健康的餐饮服务行业。
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原案例

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原案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现在给大家介绍十个典型案例。
案例一:某品牌手机存在质量问题,导致多次维修无法解决。
消费者将问题反映到相关部门,最终获得换新手机的赔偿。
案例二:某电商平台出售假冒伪劣商品,消费者购买后发现问题。
消费者通过网络举报和维权,最终成功要求平台退款并进行整改。
案例三:某知名快递公司在送货过程中损坏了消费者的包裹。
消费者及时向快递公司投诉,并要求赔偿损失,最终得到了快递公司的道歉和赔偿。
案例四:某家电制造商在广告宣传中夸大产品功能,误导了消费者。
消费者联合组织起来,通过媒体呼吁和法律途径,最终让制造商公开道歉并进行赔偿。
案例五:某餐饮店在销售过程中使用不新鲜的食材,导致多名消费者患上食物中毒。
受害者们联合起来,向有关部门投诉,最终店家被罚款并整改。
案例六:某汽车厂商销售了出问题的汽车,消费者在购买后不久发现问题。
消费者通过投诉和维权,最终成功要求厂商退换汽车或者进行维修。
案例七:某家装企业在装修过程中使用了次品材料,导致消费者的家居环境受到了影响。
消费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最终得到了合理的补偿。
案例八:某金融机构销售了高风险、低收益的理财产品,消费者首次投资即亏损。
消费者通过投诉和法律途径,最终成功要求机构退还本金并进行整改。
案例九:某医院在诊疗过程中疏忽大意,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
患者家属通过法律手段争取医院的赔偿,并迫使医院改善诊疗流程。
案例十:某保险公司对消费者购买的保险产品隐瞒了重要条款,导致消费者无法获得理赔。
消费者通过维权和舆论压力,最终成功要求保险公司公开承认错误,并获得相应赔偿。
通过以上十个典型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在现代社会中,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仅需要有关部门的支持和监管,也需要消费者自己积极维权和发出声音。
只有消费者正确行使权益,才能营造出更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
消费者诉讼维权十大典型案例

消费者诉讼维权十大典型案例今天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消费者诉讼维权十大典型案例,希望大家会喜欢,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一些参考的作用!01、网络商铺售假应对网络平台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某宝网络公司诉姚某服务合同纠纷案主要案情2007年9月,姚某在某宝网上注册会员,并与某宝网络公司签订《某宝平台服务协议》,经营名为“某某宠物”的店铺,销售各类猫粮等宠物用品。
《某宝平台服务协议》约定:商家不得在某宝平台上销售国家禁止或限制的商品,以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商品。
如商家的行为使某宝及其关联公司遭受损失,包括自身的直接经济损失、商誉损失等间接经济损失,商家应当赔偿某宝网及其关联公司的全部损失。
2016年4月22日,某“买家”在姚某开设的店铺购买某品牌的幼猫粮一袋,实付人民币99元。
上述商品鉴定为假货。
某宝网络公司遂以姚某违反某宝平台服务协议且造成其商誉损失为由提起诉讼,要求姚某予以赔偿。
法院裁判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某宝网络公司、被告姚某签订的《某宝平台服务协议》约定:如被告的行为使某宝网络公司及其关联公司遭受损失,包括自身的直接经济损失、商誉损失等间接经济损失,应当赔偿某宝网络公司及其关联公司的上述全部损失。
被告以掺假的方式持续在某宝网上出售假货,其行为不仅损害了与商品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而且降低了消费者对某宝网的信赖和社会公众对某宝网的良好评价,对某宝网的商誉造成了损害,故被告应当就此予以赔偿,法院综合考虑姚某经营时间、商品价格和利润等因素,酌情确定被告赔偿100,000元。
点评近来年,在各类网络平台上开设网络商铺成为不少经营者必不可少的经营渠道。
网络商铺与传统线下商铺的区别,就是商品不可现场辨识,只能凭借网上店家的宣传页面等辨别商品的品牌、型号等基本产品信息。
于是,有些网络商铺利用这种差别,在出售商品时,掺杂、掺假、以次充好。
在大数据背景下,电商平台在信息掌握、技术力量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特别是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逐渐成熟,主动进行假货治理的需求日益迫切。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15年度十大经济行政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15年度十大经济行政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发布了人民法院2015年度十大经济行政典型案例,这10个典型案例既涵盖了食品药品、盐业、证券等专门经济领域,也涉及房屋销售合同、餐厨垃圾处理等与个体经营者、消费者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
据悉,这是最高法首次发布人民法院经济行政典型案例。
一、南京发尔士新能源有限公司诉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政府行政决定案【基本案情】江苏省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0年7月对10家企业作出废弃食用油脂定点回收加工单位备案,其中包括南京发尔士化工厂和南京立升废油脂回收处理中心。
2012年11月,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江宁区政府)作出江宁政发(2012)396号《关于印发江宁区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396号文),明确“目前指定南京立升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升公司)实施全区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理。
”该区城市管理局和区商务局于2014年3月发出公函,要求落实396号文的规定,各生猪屠宰场点必须和立升公司签订清运协议,否则将进行行政处罚。
南京发尔士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发尔士公司)对396号文不服,诉至法院,请求撤销该文对立升公司的指定,并赔偿损失。
【裁判结果】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为,被告江宁区政府在396号文中的指定,实际上肯定了立升公司在江宁区开展餐厨废弃物业务的资格,构成实质上的行政许可。
区城市管理局和区商务局作出的公函已经表明被告的指定行为事实上已经实施。
根据行政许可法相关规定,行政机关受理、审查、作出行政许可应当履行相应的行政程序,被告在作出指定前,未履行任何行政程序,故被诉行政行为程序违法。
被告采取直接指定的方式,未通过招标等公平竞争的方式,排除了其他可能的市场参与者,构成通过行政权力限制市场竞争,违反了《江苏省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第十九条和反垄断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
被告为了加强餐厨废弃物处理市场监管的需要,对该市场的正常运行作出必要的规范和限制,但不应在行政公文中采取明确指定某一公司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消费者投诉十大案例
商家撤店承租方赔偿
【案情简介】
王女士于2015年8月在某大型家居广场的某专柜购买了价值11000元的橱柜一套, 11月份该厨柜的台面开裂,但出售该厨柜的专柜已经从家居广场撤摊。
消费者致电12315,希望工商部门能够帮助解决。
最终,该家居广场赔偿消费者1800元。
案件评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三条,“消费者在展销会、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
展销会结束或者柜台租赁期满后,也可以向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要求赔偿。
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追偿”。
本案由于柜台租赁者(即橱柜的直接出售者)撤摊,消费者可以向柜台的出租者(即该大型家居广场)要求赔偿。
网上购物出现纠纷终维权
【案件简介】
2015年12月16日消费者杨某,自己通过某在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花费1172.8元人民币购买某品牌高端净水机回家安装后,不到一个月,因产品滤芯破裂造成大面积跑水,导致消费者家中和楼下两户不同程度受损。
经过市消协反复调解,双方达成协议,由厂家一次性给消费者经济补偿18000元,并免费为消费者更换一台同样的净水机。
案件评析:类似案件,焦点问题就是对于定损没有一个明确的机构可以来完成。
电脑主板多次更换
仍无法使用
【案情简介】
消费者赵先生2015年1月份在某电器商场购买了一台价值3900元的电脑,经销商为赵先生提供了“三包”凭证,其中注明了主板的保修期为三年。
电脑使用到2015年10月份出现故障,送到售后服务公司,经检修,更换了主板。
之后电脑又多次出现故障,先后更换主板三次以后仍不能正常使用。
消费者多次找经销商和售后服务公司,答复只能修理,不能更换。
案件评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对国家规定或者经营者与消费者约定包修、包换、包退的商品,经营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或者退货。
在保修期内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经营者负责更换或退货。
售后服务公司与生产厂家联系,为消费者现场退货,并全额退还购物款。
超市工作失误持卡购物不积分
【案情简介】
消费者梁先生在“某超市办理了一张会员消费积分卡,
他在该超市购物800余元,结账时收银员未提示梁先生购物可以积分。
梁先生第
二次又去该超市购物,结账时收银员依然没告知梁先生可以积分。
后来梁先生找到超市要求将积分补齐,超市的工作人员却以梁先生不能提供购货小票为由,拒不补足梁先生的积分。
案件评析:本案中超市办理会员消费积分卡,是商家为拉动消费、回馈消费者的一种形式,是对消费者的一种奖励,也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一种约定。
尚义县工商局维权调解中心工作人员认为,消费者办理会员卡,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所订立的“合同”。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章第一百零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超市应当履行与消费者当初的约定。
空调罢工冻坏游客
旅游放松不轻松
【案情简介】
2015年年初,姚先生在宣化区某旅行社报团,前往福建武夷山旅游。
在武夷山某饭店住宿当晚,姚先生便发现房间里的空调坏了,询问之下,服务人员称饭店的空调系统出现了问题,所有房间都不能使用,并说,这里是南方,不比北方,没有空调晚上也不会太冷。
可是当天晚上气温下降,第二天姚先生一家感到浑身乏力,出现了明显的感冒症状,以致影响了第二天的行程。
面对众多游客生病的情况,导游在未经游客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更改了旅游线路。
在旅行社例行的“游客满意调查”时,导游称自己没有保底工资,如果游客填写不满意的话,他可能工作不保。
在导游的劝说下,姚先生一家将“不满意”改成了“比较满意”,而姚先生不知道的是,这一改却给自己维权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案件评析:消协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出外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其中大多游客选择了气候温暖的南方,提醒消费者,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在前往南方旅游之前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并选择正规的、规模较大的旅行社,同时,如果在旅游中对旅行社的服务感到不满意,不能受导游的影响,一定要如实填写调查表,以便在日后的维权中处于有利地位。
花高价买了两部模型手机
【案情简介】
消费者赵振文,通过电视购物买了两部手机,最后是两部模型手机,而消费者没有看出来,最后发现上当受骗。
消费者也有一定的过失,没有仔细验货查看。
2015年7月23日(星期一)来维权调解中心投诉,维权调解中心了解情况后,给顺通快递公司下了询问通知书,当天下午快递公司和消费者赵振文到工商局,经过维权调解中心的调解,快递公司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后给消费者退还了货款650元。
案件评析:当碰到假冒商品的时候最关键的环节是:假货的认定以及是否能够证明货品购买的来源。
因此,建议大家不要快递一到,随手一签名之后就把发票等关键证据丢掉,这样会导致维权出现困难。
新车传感器多次罢工
【案情简介】
消费者孙某,在张家口某汽车销售公司购买了某品牌轿车。
在汽车行驶4000公里时,前进挡自动变成空挡,导致车不能正常行驶。
于是消费者就找到经销商4S店,要求4S店给与维修保养,后4S店经过检查,为消费者更换了电脑模块和传感器,可是更换后行驶到5000公里后,类似故障再次出现,消费者这次认定汽车有严重的质量问题,要求经销商给与换车或者退车,并赔偿由此带来的一切损失,双方发生纠纷。
案件评析:《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保修期限是不低于3年或6万公里;三包有效期限是不低于2年或者是行驶里程5万公里。
保修期内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可以免费修理;在三包有效期内,如果符合规定的退货、换货条件,消费者可以凭三包凭证、购车发票等办理退货或者是换货手续。
刚买三天的新手机出现死机故障
【案情简介】
李女士于2015年11月中旬在某手机店购买了价值4300元的手机,但购机第三天就出现手机无法正常开机的情况。
消费者要求退货,但经销商和售后部门互相推诿,不予解决。
案件评析:工商局工作人员称,购买手机导致的消费纠纷一直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
根据《移动电话机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第三条的规定,“移动电话机商品实行谁销售谁负责三包的原则。
销售者与生产者或供货者、销售者与修理者、生产者或供货者与修理者之间订立的合同,不得免除本规定的三包责任和义务”。
也就是说,涉及手机三包问题的消费纠纷,消费者直接联系经销商即可。
如若经销商推卸责任,消费者可以依据这条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获赠产品缺货商场现金支付
【案情简介】
宋女士在某商场购买家具获赠洗衣机一台,商场工作人员称消费者何时领取洗衣机只需提前一天告知商场即可。
随后消费者告知该商场欲领取洗衣机,但商家以洗衣机找不到为由不予提供。
案件评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六条,“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但双方的约定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
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恪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该商场承诺为消费者提供洗衣机,就应当诚信经营,履行当时的约定。
本案由于该型号洗衣机缺货,经消费者同意,商场采用了折现的方式,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莫名流量费从何而来
【案情简介】
消费者宋某在某手机经销网点购买三星手机一部,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连续出现每月200元的流量费用,消费者称,在手机使用过程中,从未开启过流量功能使用流量,某通信公司属无故收取流量费行为。
案件评析:维权调解中心认为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动开启流量功能,从而产生费用,该通信公司应当予以退费,后经维权调解中心与该公司多次沟通,同意退还消费者流量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