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性服务业统计分类
《生活性服务业统计分类》新旧对照表
《生活性服务业统计分类》新旧对照表生活性服务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统计分类的变化反映了行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这一变化,我们对《生活性服务业统计分类》的新旧版本进行了详细对比。
旧版的《生活性服务业统计分类》在一定时期内为相关统计工作提供了依据,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行业的演变,逐渐显露出一些局限性。
例如,某些新兴的生活性服务行业未能被充分涵盖,分类的标准不够清晰明确,导致在实际统计工作中可能出现混淆和遗漏。
新版的《生活性服务业统计分类》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首先,在分类的范围上,新版更加广泛和全面。
新增了一些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领域,如线上教育服务、远程医疗服务、共享出行服务等。
这些新增的类目反映了互联网技术在生活性服务领域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
其次,分类的标准更加细化和精准。
对于每个具体的服务类别,都有了更明确的定义和界定,减少了模糊地带。
比如,在养老服务类别中,进一步区分了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和机构养老服务,并对各自的服务内容和特点进行了详细描述。
再者,新版分类更注重与国际标准的接轨。
借鉴了国际上先进的生活性服务业分类经验,使得我国的统计分类在国际比较和交流中更具可比性和通用性。
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来更直观地展示新旧版的差异。
以家政服务为例,旧版中只是简单地将其归为一个大类,没有进一步细分。
而新版则将家政服务细分为母婴护理服务、家庭保洁服务、家电维修服务等多个小类,使得统计更加精确和有针对性。
在旅游服务方面,旧版主要侧重于传统的旅游观光和住宿餐饮。
新版则纳入了新兴的旅游形式,如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研学旅游等,同时对旅游相关的配套服务,如旅游咨询、旅游规划等也进行了明确分类。
再看健康服务,旧版更多关注的是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
新版不仅包括了传统的医疗服务,还涵盖了健康管理、康复护理、心理健康咨询等全方位的健康服务内容。
教育服务领域,旧版重点在学校教育。
新版则充分考虑了社会培训、在线教育等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为准确反映教育服务市场的全貌提供了更好的依据。
国家统计局产业划分
国家统计局: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重新划分证券之星5月21日消息:5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三次产业划分规定》,重新划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范围。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该规定自国家统计局公布之日起执行。
一,从产业之间的关系看,在现代社会中,三次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辩证关系。
二,第三产业是相对于第一、第二产业而言,第三产业并不直接创造财富,而是对第一、第二产业的再分配。
但第三产业对于第一、第二产业而言有其独特的作用。
比如软件行业可以大幅提高其他行业的工作效率;外贸行业通过进出口使资源配给最优化;娱乐行业可以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
四,从实践的角度:第三产业主要是为第一、第二产业提供服务的,如果第一第二产业没有比较高的受益的,第三产业也发展不起来。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
它大体反映了人类生活需要、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基本反映了有史以来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以及社会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相互关系,是研究国民经济的一种重要方法。
五,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即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即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即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以分为两大部门: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服务业统计分类标准
服务业统计分类标准
中国服务业统计分类标准是中国国家统计局推出的一项国家统计分类标准,用于分类中国
服务业有关的统计数据和信息。
国家统计局对我国服务活动的定义为:按照一定的费用进
行的有偿的活动,旨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改善社会经济状况或满足生活上的需要,其
主要表现形式为提供技术、信息、管理、组织、咨询和服务等服务。
中国服务业统计分类标准系统地划分了服务业活动,它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即主要活动分类,由10大类组成,它们分别是住宿业、餐饮业、娱乐场所
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通讯业、居民服务业以及其他
服务业。
第二个层次,即二级活动分类,由54个活动组成,主要分为住宿业、餐饮业、娱乐场所
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通讯业、居民服务业以及其他
服务业。
第三个层次,即三级活动分类,由126个活动组成,它们更加细致地将服务业活动进行划分,比如餐饮业分为中餐厅服务、小吃等;娱乐场所服务业分为文化娱乐活动、公园游乐等;金融业分为银行服务、保险服务等;居民服务业分为家政服务、保姆服务等。
中国服务业统计分类标准定义的服务活动范围相当广泛,能够满足我国服务业的发展要求,可以更有效、准确地收集服务业统计信息,对更好地发展服务业,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
会和谐实现结构性变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活性服务业统计分类
生活性服务业统计分类其次是居民服务。
居民服务业主要提供的是家庭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各类服务,包括家政服务、洗衣服务、保洁服务、搬家服务等。
家政服务是指提供家庭日常生活服务的行业,如月嫂、保姆、钟点工等。
洗衣服务则是为顾客提供洗涤、熨烫和修补等服务。
保洁服务则是提供清洁、消毒、除尘等家庭卫生保洁服务。
搬家服务是指提供搬家、包装、组装和拆装等搬家相关服务。
这些居民服务业可以帮助居民个体减轻生活压力,提高生活品质。
第三是美容美发服务。
美容美发服务主要指提供发型设计、发型护理、美容、美甲、纹身和美容美甲相关服务的行业。
发型设计和发型护理是指为顾客提供发型、染发、剪发、护发等相关的服务。
美容服务包括面部护理、身体护理、化妆等多种服务,目的是让顾客的外貌更加美丽、年轻和迷人。
美甲则是为顾客提供手部和脚部的美化服务,包括修指甲、涂指甲油等。
纹身服务是给顾客提供纹身的服务,通过在身体上绘制图案或文字来改变外貌。
最后是家政服务。
家政服务主要是指提供家庭中各种日常服务的行业,如家庭用品维修、家居装修、家具维修和安装、管道维修等。
家政服务的目标是帮助家庭个体解决家庭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全面的保障和维修工作。
家庭用品维修包括电器维修、水电维修等。
家具维修和安装则是提供家具修理和安装等服务。
管道维修则是为家庭提供排水、疏通和修复等服务。
总结来说,生活性服务业涵盖了餐饮服务、居民服务、美容美发服务和家政服务等多个方面。
这些行业的发展与居民个体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提高了居民个体的生活水平。
《服务业统计》课件
政策影响分析
评估政府政策对服务业发展 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五、服务业发展对策
1 加强分类准确度
2 推进服务业标准化
提升对服务业不同细分行业的分类和统计 准确度。
推动服务业标准制定和实施,提高服务质 量和标准化水平。
3 加大资金投入
4 拓宽服务业国际市场
增加对服务业发展的资金支持,鼓励创新 和发展新业态。
就业人口及占比
了解服务业对就业的贡献和劳动力市场的变 化。
固定资产投资及占比
探讨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和发展。
入驻企业及从业人员
研究服务业中入驻企业和从业人员的数量变 化。
四、服务业数据分析
行业结构分析
对服务业内不同行业的发展 趋势和竞争格局进行分析。
区域分布分析
研究不同地区服务业的发展 特点和地域差异。
《服务业统计》PPT课件
欢迎来到《服务业统计》PPT课件。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服务业的 概述、分类、指标统计、数据分析、发展对策以及未服务业定义
了解什么是服务业,其范围、特点和重要性。
2
服务业发展趋势
探索服务业的当前趋势,包括数字化、智能化和个性化。
3
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
探索服务业国际化发展,扩大国际市场份 额和影响力。
六、结语
回顾服务业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和机遇。
分析服务业在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服务业分类
传统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
文化创意产业
介绍传统服务业的种类和特点, 如餐饮、旅游和零售。
讨论现代服务业的兴起和创新, 例如金融、科技和咨询。
探索文化创意产业对服务业的 影响和贡献。
三、服务业指标统计
生活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24
生活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24生活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24:描绘未来生活的新篇章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更好地掌握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动态,国家统计局于2024年发布了《生活性服务业统计分类标准》。
这一新标准的发布,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生活性服务业的各项指标和数据,从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生活性服务业是指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服务行业,包括但不限于零售、餐饮、教育、医疗、家政、美容美发、休闲娱乐等。
这个行业涵盖了人们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娱乐等各个方面,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在《生活性服务业统计分类标准》中,将生活性服务业划分为13个大类,包括商品零售、餐饮服务、居民服务、文化服务、旅游服务、教育服务、医疗服务、体育服务、交通运输服务等。
这些大类下面又细分为若干个小类,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活性服务业统计分类体系。
通过对这个分类体系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了解到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各类服务业的增长速度、市场规模、就业人数等指标,了解不同服务行业的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此外,通过与其他行业数据的比较,我们还可以发现生活性服务业的短板和瓶颈,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例如,如果发现医疗服务的供给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政府可以加大对医疗服务行业的投入,提高医疗服务的供给能力。
总之,《生活性服务业统计分类标准》的发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生活性服务业的统计工具,也为我们揭示了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和问题。
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个新标准的应用和推广,将为我们揭示出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性服务业的未来新篇章。
《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19)》
《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19)》修订说明一、修订背景2017年6月30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正式颁布。
8月29日,国家统计局印发《关于执行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的通知》(国统字〔2017〕142号),规定从2017年统计年报和2018年定期统计报表起统一使用新分类标准。
鉴于《生产性服务业分类(2015)》(以下简称原分类)已不能满足当前统计工作需要,有必要对其进行修订。
二、修订主要内容本次修订延续了2015版的分类原则、方法和框架,根据新旧国民经济行业的对应关系,充分考虑与生活性服务业统计分类标准的衔接性,对原分类进行了结构调整和行业编码的对应转换,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
(一)总体结构调整情况。
《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19)》(以下称本分类)中大类共有10个,与原分类保持一致;中类共有35个,比原分类增加1个;小类共有171个,比原分类增加36个。
(二)大类调整情况。
本分类对原分类中“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批发经纪代理服务”等3个大类名称进行了变更,变更后名称分别为:“货物运输、通用航空生产、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职业教育培训服务”“批发与贸易经纪代理服务”。
(三)中类调整情况。
本分类新增了1个中类“通用航空生产服务”;并对原分类中“企业管理与法律服务”“农林牧渔服务”“开采辅助服务”等3个中类名称进行了变更,变更后名称分别为:“组织管理和综合管理服务”“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四)小类调整情况。
为体现当前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发展状况,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行业小类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和细化,本分类部分小类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具体内容如下。
1.拆分。
依据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行业小类拆分情况,本分类新增了35个小类,名称及对应的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分别是:工业设计服务(7491),新能源技术推广服务(7515),三维(3D)打印技术推广服务(7517),创业空间服务(7540),工程监理服务(7482),通用仓储(5920),低温仓储(5930),危险品仓储(594),中药材仓储(5960),其他生产活动寄递服务(6090*),生产性数字内容服务(6571、6572*、6579*),互联网生产服务平台(6431),互联网科技创新平台(6433),互联网安全服务(6440),互联网数据及云计算服务(6450*),其他互联网平台(6439),信用合作社服务(6623*),汽车金融公司服务(6634*),小额贷款公司服务(6635*),网络借贷服务(6637*),证券市场服务(671),保险资产管理(6860),金融资产管理公司(6950),医疗设备经营租赁(7115),资源与产权交易服务(721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7215),园区和商业综合体管理服务(7221、7222*),供应链管理服务(7224),其他综合性管理服务(7229*),创业指导服务(7264),互联网批发(5193),一般物品拍卖(5182),艺术品、收藏品拍卖(5183),艺术品代理(5184)、生产用大型车辆装备修理与维护(8112*)。
生活服务行业有哪些
生活服务行业有哪些生活服务行业有哪些服务业涵盖的领域十分广泛,凡不涉及有形产品生产和经营的经济活动,都视为服务性业务,但只有形成可交易的服务型业务才构成服务产业。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活服务行业,欢迎来参考!主要包括:餐饮业、住宿业、家政服务业、洗染业、美发美容业、沐浴业、人像摄影业、维修服务业和再生资源回收业等服务业态。
服务类的行业有哪些?推荐回答:除了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二产业工业以外都属服务业范畴。
具体讲,包括以下14个行业:第一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第二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第三是批发和零售业;第四是住宿和餐饮业;第五是金融和保险业;第六是房地产业;第七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第八是科研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第九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第十是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第十一是教育事业;第十二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第十三是卫生、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业;第十四是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服务行业是指哪些行业?推荐回答:统称为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内部又被划分为两大部门和四个层次。
两大部门是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流动类,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第二层次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类,包括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地质普查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技术服务业等;第三层次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类,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研、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第四层次是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类,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等。
服务行业都包括哪些啊?推荐回答:在国民经济核算的实际工作中一般将服务业视同第三产业。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包括除了农业、工业、建筑业(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细分为1、农业,2、采矿业,3、制造业,4、电力、燃料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建筑业等五大实物商品生产部门)之外的所有其它十五个产业部门。
即,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批发和零售业.4、住宿和餐饮业5、金融业6、房地产业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0、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1、教育12、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4、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15、国际组织。
如何区分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
如何区分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税务局政策介绍自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按照以下规定执行:1.允许生产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税额。
生产性服务业纳税人,是指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2.允许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
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是指提供生活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
到这里还是分不清啥是生产性服务业,啥是生活性服务业?统计局的分类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显著特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衡量经济发展现代化、国际化、高端化的重要标志。
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产业,也是未来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产业。
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是从服务功能角度对服务业进行的一种分类。
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至今国际上仍未形成统一认识。
生产性服务业可以理解为一种中间服务部门,主要为各类市场主体的生产活动提供服务;而生活性服务业提供的服务主要用于居民最终消费。
以国家文件为基础,国家统计局制定了《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生活性服务业统计分类》,为开展相关产业统计工作提供了依据。
目前,生产性服务业涉及16 个国民经济行业门类,348 个行业小类,主要包括:批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生态环保和环境治理业等。
生活性服务业涉及13 个行业门类,288 个行业小类,主要包括: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
建筑服务和其他现代服务分类平级,建筑服务不属于现代服务。
服务业统计分类标准
服务业统计分类标准服务业是指以提供服务为主要经营活动的行业,包括商务服务、金融服务、教育服务、医疗服务、旅游服务、餐饮服务、物流服务等多个子行业。
服务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和就业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了对服务业进行统计和分析,需要制定一套分类标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服务业的发展态势和规律。
一、行业类别标准1.根据行业性质:按照行业的主要经营活动性质将服务业划分为商务服务、金融服务、教育服务、医疗服务、旅游服务、餐饮服务、物流服务等主要类别。
教育服务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服务;医疗服务包括医院、诊所、药店、医疗器械等服务;旅游服务包括旅行社、旅游景区、酒店、导游等服务;餐饮服务包括餐馆、快餐、咖啡厅、外卖等服务;物流服务包括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快递等服务。
2.根据提供对象:按照服务的提供对象将服务业划分为个人服务、企业服务和政府服务三类。
个人服务包括美容美发、健身、娱乐、旅游等服务;政府服务包括社会保障、卫生医疗、教育、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服务。
二、规模标准1.根据从业人数:按照从业人数的规模将服务业划分为微型企业、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
微型企业:从业人数不超过10人;小型企业:从业人数10-50人;中型企业:从业人数51-300人;大型企业:从业人数超过300人。
2.根据年营业额:按照年度营业额的规模将服务业划分为微型企业、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
微型企业:年营业额不超过100万元;小型企业:年营业额100万元-500万元;中型企业:年营业额501万元-5000万元;大型企业:年营业额超过5000万元。
三、地域标准1.根据服务范围:按照服务的范围将服务业划分为本地服务和跨地区服务。
本地服务:服务范围仅限于其中一地区;跨地区服务:服务范围跨越多个地区。
2.根据地域级别:按照服务的地域级别将服务业划分为城市服务和农村服务。
城市服务:服务范围仅限于城市地区;农村服务:服务范围仅限于农村地区。
生活性服务业统计分类(试行)-2017
生活性服务业统计分类(试行)一、分类目的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6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85号)要求,为界定生活性服务业范围,建立各地区、各部门生活性服务业统计调查监测体系,制定本分类。
二、生活性服务业界定与范围生活性服务业是满足居民最终消费需求的服务活动。
生活性服务业分类的范围包括十二大领域:居民和家庭服务,健康服务,养老服务,旅游游览和娱乐服务,体育服务,文化服务,居民零售和互联网销售服务,居民出行服务,住宿餐饮服务,教育培训服务,居民住房服务,其他生活性服务等。
三、编制原则(一)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85号)中生活性服务业重点领域为指导,进一步明确生活性服务业的范围及分类。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
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为基础,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生活性服务业特征有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以面向居民个人的服务活动为分类的主要依据。
本分类的小类类别均为向居民个人提供消费、保障的服务,以及与居民消费息息相关的服务。
四、结构和编码本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生活性服务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
第一层为大类,用2位数字表示,共有12个大类;第二层为中类,用3位数字表示,前两位为大类代码,共有47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4位数字表示,前三位为中类代码,共有153个小类。
本分类代码结构:××××(数字)小类顺序码小类代码(数字)中类顺序码中类代码(数字)大类代码五、有关说明(一)本分类建立了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对应关系。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行业类别仅部分活动属于生活性服务业的,行业分类代码用“*”做标记。
行业分类代码一览表2023 居民服务业具体包括哪些
行业分类代码一览表2023 居民服务业具体包括哪些行业分类代码一览表是一个用于对行业进行分类和编码的标准参考表。
这个表主要由国家统计局发布,用于在统计数据中对各个行业进行统一的分类和标识。
其中,居民服务业是一个重要的行业分类之一。
居民服务业的定义居民服务业是指以提供居民生活服务和居住环境改善服务为主要目的,面向居民群众的服务性行业。
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家政服务家政服务包括家庭清洁、保姆服务、家庭烹饪、洗衣、修补、家庭护理、托儿和老人看护等服务。
这些服务旨在为家庭提供便利,帮助家庭成员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2. 社区服务社区服务是指为社区居民提供的各种服务,如社区健康服务、社区安全服务、社区娱乐活动、社区文化服务等。
这些服务有助于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3. 家庭教育服务家庭教育服务包括家庭教育咨询、家庭教育培训、家庭教育指导等服务。
这些服务旨在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子女成长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4. 健康咨询与康复服务健康咨询与康复服务是指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康复指导、康复训练等服务。
这些服务有助于改善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5. 社会工作与社会救助服务社会工作与社会救助服务是指为居民提供社会援助、社会救助、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服务。
这些服务有助于解决居民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6. 其他居民服务除了以上提到的服务类别,居民服务业还包括其他一些服务,如休闲娱乐服务、居民搬家服务、宠物护理服务等。
这些服务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便利和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行业分类代码一览表下面是行业分类代码一览表中居民服务业的具体分类代码及其对应的行业描述:行业代码行业描述8801 居民服务业总部管理8802 居民服务业8803 家政服务8804 社区服务8805 家庭教育服务8806 健康咨询与康复服务8807 社会工作与社会救助服务8808 其他居民服务结论居民服务业是一个以提供居民生活服务和居住环境改善服务为主要目的的行业。
国家统计局的行业分类标准
国家统计局的行业分类标准国家统计局的行业分类标准是指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用于统计和分析国民经济活动的标准体系,是对各类经济活动进行分类和编码的基本依据。
行业分类标准的制定对于统计和分析国民经济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政府决策、产业发展、市场监测等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国家统计局的行业分类标准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行业分类标准和行业分类编码。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是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系统分类的基础,是国家统计局在统计国民经济时所采用的行业分类标准。
行业分类标准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进行详细划分和规范,是指导统计工作的具体指南。
行业分类编码是对行业分类标准进行编码,是在统计工作中为了便于管理和使用而对行业分类进行编码的工具。
国家统计局的行业分类标准主要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是指从事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产业。
第二产业主要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是指从事资源加工和能源生产的产业。
第三产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是指从事服务性经济活动的产业。
国家统计局的行业分类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重要性。
首先,行业分类标准能够为国民经济活动提供清晰的分类体系,有助于政府部门对各行业活动进行监测和分析。
其次,行业分类标准能够为企业提供明确的行业定位,有助于企业进行市场分析和竞争对手比较。
再次,行业分类标准能够为统计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有助于国家统计局进行国民经济统计和分析。
最后,行业分类标准能够为学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有助于学者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总的来说,国家统计局的行业分类标准是国民经济统计和分析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现代服务业部门统计分类的概述与构想
现代服务业部门统计分类的概述与构想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已经成为了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在当前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服务业的发展更是呈现出了蓬勃的势头。
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就业增长,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活方式。
在此背景下,对服务业进行统计分类,不仅能够更好地反映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也有助于政府和企业更好地制定服务业发展战略和政策。
本文将从现代服务业部门的概念、统计分类的意义以及构想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现代服务业部门的概念现代服务业是指在经济生产过程中,通过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人力密集型等手段为消费者提供各种服务的行业。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文化、科技、教育、人才、信息等多方面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现代服务业部门包括了金融业、商贸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等。
二、统计分类的意义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政府和企业而言,了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战略,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服务业的统计分类,是了解服务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的重要手段之一。
服务业的统计分类,不仅能够更好地反映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还能够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更好地制定服务业发展战略和政策。
三、构想1.金融业金融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
在统计分类上,可以根据金融机构的性质和经营范围进行分类。
例如,可以将银行分为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政策性银行等;将证券公司分为券商、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等;将保险公司分为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再保险等。
2.商贸业商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等行业。
在统计分类上,可以根据行业的性质和经营范围进行分类。
例如,可以将批发业分为农副产品批发、建材批发、机械设备、电子产品批发等;将零售业分为百货商场、专卖店、超市、便利店等;将住宿业分为酒店、旅馆、招待所、民宿等;将餐饮业分为快餐、中餐、西餐、咖啡馆等。
《生活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19)》
《生活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19)》修订说明一、修订背景2017年6月30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正式颁布。
8月29日,国家统计局印发《关于执行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的通知》(国统字〔2017〕142号),规定从2017年统计年报和2018年定期统计报表起统一使用新分类标准。
鉴于2017版《生活性服务业统计分类(试行)》(以下简称原分类)已不能满足当前统计工作需要,有必要对其进行修订。
二、修订主要内容本次修订延续2017版的分类原则、方法和框架,根据新旧国民经济行业的对应关系,充分考虑与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标准的衔接性,对原分类进行了结构调整和行业编码的对应转换,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
(一)总体结构调整情况。
《生活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19)》(以下称本分类)中大类共有12个,与原分类保持一致;中类共有46个,比原分类减少1个;小类共有151个,比原分类减少2个。
(二)中类调整情况。
1.名称变更。
考虑与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标准的衔接性,本分类变更了原分类3个中类的名称,分别是“卫生服务”变更为“医疗卫生服务”、“广播电视传输服务”变更为“居民广播电视传输服务”、“市场管理服务”变更为“生活性市场和商业综合体管理服务”。
2.删除。
本分类删除了原分类1个中类“体育管理服务”。
(三)小类调整情况。
为体现当前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状况,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行业小类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和细化,本分类部分行业小类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具体内容如下。
1.拆分。
依据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行业小类拆分情况,本分类新增了1个小类,名称及对应的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是:急救中心(站)服务(8434)。
2.合并。
依据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行业小类合并和调整情况,本分类将原分类中5个小类分别予以合并,具体合并情况及对应的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分别是:原分类中“门诊部服务”与“社区医疗与卫生院服务”合并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842)”,原分类中“旅行社服务”“旅游管理服务”与“其他旅游综合服务”合并为“旅游综合服务(729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性服务业统计分类
(试行)
一、分类目的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6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85号)要求,为界定生活性服务业范围,建立各地区、各部门生活性服务业统计调查监测体系,制定本分类。
二、生活性服务业界定与范围
生活性服务业是满足居民最终消费需求的服务活动。
生活性服务业分类的范围包括十二大领域:居民和家庭服务,健康服务,养老服务,旅游游览和娱乐服务,体育服务,文化服务,居民零售和互联网销售服务,居民出行服务,住宿餐饮服务,教育培训服务,居民住房服务,其他生活性服务等。
三、编制原则
(一)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85号)中生活性服务业重点领域为指导,进一步明确生活性服务业的范围及分类。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
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为基础,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
类中符合生活性服务业特征有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以面向居民个人的服务活动为分类的主要依据。
本分类的小类类别均为向居民个人提供消费、保障的服务,以及与居民消费息息相关的服务。
四、结构和编码
本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生活性服务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
第一层为大类,用2位数字表示,共有12个大类;第二层为中类,用3位数字表示,前两位为大类代码,共有47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4位数字表示,前三位为中类代码,共有153个小类。
本分类代码结构:
××××
(数字)小类顺序码
小类代码
(数字)中类顺序码
中类代码
(数字)大类代码
五、有关说明
(一)本分类建立了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对应关系。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行业类别仅部分活动属于生活性服务业的,行业分类代码用“*”做标记。
(二)本分类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具体范围和说明,参见《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
六、生活性服务业分类表
- 11 -
- 12 -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