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教课程标准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各专业学生必修或限定选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的英语课程为基础,与本科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相衔接,旨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和应用英语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英语基础。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一)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与实践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阶段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职场涉外沟通、多元文化交流、语言思维提升和自主学习完善四个方面。
它们既明显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有机的整体。
1.职场涉外沟通职场涉外沟通指学生在职场情境中,能够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表达信息、观点、情感,进行有效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
职场涉外沟通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
2.多元文化交流多元文化交流指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能够识别、理解、尊重世界多元文化,拓宽国际视野,增强国家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日常生活和职场中能够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用英语传播中华文化。
多元文化交流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
3.语言思维提升语言思维提升指学生在系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能够识别和理解英语使用者或英语本族语者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特点,提升自身思维的逻辑性、思辨性与创新性。
语言思维提升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
4.自主学习完善自主学习完善指学生基于英语语言学习特点,能够做好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自主、有效地开展学习,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自主学习完善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条件。
(二)课程目标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能够在日常生活和职场中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版)(word精排版)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21年版)目录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1(一)课程性质 ...............................................................1(二)课程任务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1)1(一)学科核心素养 ...........................................................(二)课程目标 ...............................................................3三、课程结构 (3)3(一)课程模块 ...............................................................4(二)学时安排 ...............................................................四、课程内容 (5)5(一)基础模块 ...............................................................13(二)拓展模块 ..............................................................五、学业质量 (27)(一)学业质量内涵 (27)(二)学业质量水平 (29)六、课程实施 (32)(一)教学要求 ..............................................................32(二)学业水平评价 (33)(三)教材编写要求 (34)(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学习环境创设 (35)(五)教师团队建设 (35)(六)对学校实施本课程的要求 (36)附录:教学设备设施配备要求 (37)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信息技术涵盖信息的获取、表示、传输、存储、加工、应用等各种技术。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建设
等职业 教 育 的 特 点 , 内容 和 标 准 不 甚 统 一 , 其 差 异
课 程标 准缺 失 、 不 系统 、 不完 善造成 的。
二、 高等职 业教 育课 程标 准现状
【 收稿 日 期】 2 0 1 3 — 1 2 — 2 4 【 基金项 目】 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 类专 业教 学指 导委 员
高等职 业教 育课程标 准 的建设
袁 俊
( 四川建 筑 职业技 术学 院 ,四川 德 阳 6 1 8 0 0 0 )
【 摘 要】 近年 来我 国高等职 业教 育得到 了极 大的发展 , 其 办学质量也越 来越 受到重视 , 然而 高等职业教 育课
程和标准还存在很 多问题。借 鉴发达 国家职业教 育课程标 准的建设 经验 , 以就业为导 向、 工 学结合 、 与职 业技 能标 准对接 、 注意课程标 准的更新调整 , 建立和完善我 国高等职 业教 育的课程标 准, 全面提 升高等职 业教 育质 量。
性 很大 。 l 3 ]
研 究发 现 : ( 1 ) 我 国 高等 职 业 教 育 课 程 设 置 盲
目、 混乱 , 缺 乏 职 教 特 色 。对 不 同 生 源 采 用 同样 的
教学计 划 , “ 翻版 ” 了专 科 和本 科 的课 程 内容 , 学科 应用性 内容较 少 ; 课 程 内容 缺 少创 新 性 , 实 践 性 课 程中, 对实 际生产 的仿 真性 内容 和训 练 学 生 解 决 问 题 的 内容 太少甚 至 空 白; 课 程 内容 受 教 材 内容 的制 约, 新 技术 、 新工 艺 等新 知 识 难 以融 人 课 程 内容 ; 新 课程 开发 力 度 不 足 , 缺 乏 规 范化 。 ( 2 ) 高 职 教 育课 程 内容 不 甚 合 理 , 脱 离现 在 高职 生 的接 受 能力 。 ( 3 ) 教师 “ 一言堂” 的授 课 方 式 、 授课 受 “ 课本” 的束 缚、 课 程 现代 化 程 度 不 高 , 这 种 授 课 体 系 与 学 生 职 业 能力 训 练 的 不 相 适 应 , 和 取得 职 业 资格 脱 节。 ( 4 ) 课 程成 绩 评 定体 系 ( 学 生 的课 程 学 习成 绩 采 用 百 分制 的总评 成绩 方 式 评定 、 成绩 评 定 主 要 采用 单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一、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教学宗旨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技能,全面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及国际能力,帮助学生建立专业知识,技能及能力综合运用的能力,为他们的日常工作及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1.课程概述: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是一门融语言技能、文化价值观、思维方法与专业技能于一体的专业英语课程,将语言学习、文化学习、思维能力训练和职业技能训练有机融会起来,形成一脉相承的教学。
2. 课程大纲:该课程分为以下十个部分:词汇、语法、写作、听力、口语、演讲、读写、文化价值观、思维方法和技能应用。
3.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的综合英语能力,加强学生的文化浏览及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为专业技能所用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并建立对九宫八方领域的思维及职业技能应用的素养。
4. 课程考核:本课程将通过课堂考试、作业考核、科技演示及综合评价等计量系统,运用综合性考核方式逐步展开,深化学生对知识素养的实现,以及四种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从而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5.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口语交流、技能训练、讨论研讨、视屏播放、案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拓展学生的国际能力,结合专业教育实际,营造轻松自信、好学励志的教学氛围。
三、课程要求1.实施本课程需要有能力授课的教师,教师要求具有英语或相关专业的本科学历,具有丰富的英语教学经验,具备熟悉该课程的理论及教学技能。
2.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基本的语言知识,能够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和技能,实现课程大纲中描述的目标。
3.课程评价标准:85分以上为合格,优秀成绩80-85分,良好成绩70-80分,及格60-70分,低于60分则不合格。
4.课程出版物:本课程相关出版物,包括上机练习视频、教学指南、教学大纲、教材拟定等,都可为师资和学员在学习中提供协助。
论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
编制《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一、课程标准概述课程标准是教学实施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各级教学管理部门组织教学的依据,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的标准。
从内涵上分,课程标准分为课程的教学内容标准和课程的考核标准两部分。
教师做教学设计时关注的问题及对课程标准的相应要求如图所示。
学生关注的问题及对课程标准的相应要求如图所示。
在课程标准编写时必须考虑相关对象的要求,一般要有以下要素:课程性质与适用范围、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教学评价方法、课程建议(教学建议、教材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
二、编制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年)》文件精神,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工学结合、校企联合”的办学方针。
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创新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为重点,准确把握课程定位,科学制定课程标准,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课程标准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标准的制定应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三、编制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1、系统性原则。
要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统筹安排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和教学评价等环节,科学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实现课程教学的最优化设计。
2、发展性原则。
紧跟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充分体现课程改革成果,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3、实用性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课程标准的制定
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课程标准的制定在高等职业教育的领域中,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它对于确保教育质量、提高学生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课程标准的制定过程和重要性。
一、制定背景和要求在介绍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课程标准的制定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制定背景和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因此,制定适应时代发展和产业需求的课程标准是必要的。
二、制定过程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课程标准的制定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和程序。
包括需求分析、调研论证、制订草案、专家评审等环节。
具体来说,制定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需求分析:通过调查和研究了解社会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明确课程的设置和目标。
2. 调研论证:收集相关的国内外教育经验和成功案例,参考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政策,进行前期论证和研究。
3. 编制草案:根据需求分析和调研结果,制定初步的课程标准草案,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践环节等。
4. 专家评审: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和完善。
5. 学校审核:将课程标准草案提交给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进行审核,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6. 最终确定:经过反复论证和修改,最终确定课程标准并公布实施。
三、重要性和影响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课程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1. 确保教育质量:课程标准的制定可以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确保教育质量的稳定和提升。
2. 促进学科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标准可以促进学科的深入发展,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创新。
3. 提高学生能力: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4. 适应社会需求:课程标准的制定需要结合社会和行业的需求,使教育与就业需求相适应,为社会培养所需的专业人才。
五、总结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它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建设标准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建设标准本标准制定的依据:1.《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2.《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2号)3.《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4.《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5.《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一、课程建设标准制定的目的及意义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文件精神,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在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建设一批能体现职业岗位需求、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优质核心课程。
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课程建设工作标准用以指导课程改革与建设工作。
二、课程建设的内容课程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组织、课程资源开发、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实践教学规划与建设、教学团队建设、课程特色与创新等。
(一)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包括课程定位以及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课程定位、作用结合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清晰地描述出课程的性质和课程目标。
具体工作有:确定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1)在专业人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中的地位与作用,即本课程所承担的能力培养任务,包括知识目标、专业能力目标、方法能力目标和社会能力目标。
采用在描述时应表达“会用⋯⋯知识做⋯⋯事情”的具体要求。
通常的动词有:操作类:操作、采集、配置、标定、使用、挑选等;程序类:录摘读、排序、连接、制造、调整、准备、安装等;理会类:理会、阅置等;寻找等;解决问题类:计划、设计、排除、估算、计算、选择、布管理组织类:组织、管理、指导、协调、监控等。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1. 课程名称: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信息技术课程
2.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性地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技巧,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常用的办公软件和信息系统,掌握创新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需求。
3. 课程内容:
(1)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2)网络技术和网络安全
(3)数据库设计和管理
(4)软件工程和项目管理
(5)Web应用程序开发
(6)移动应用程序开发
(7)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
4.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重视案例教学、项目实践和实验教学,具体包括:
(1)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指导学
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2)组织学生进行实际项目或实验,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
握课程内容;
(3)利用计算机实验室和网络环境进行综合实践,提高学
生的操作能力和信息素养;
(4)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和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考核评价:
(1)课程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60%,主要考察学生对课
程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2)作业和课堂表现占总评成绩的40%,主要考察学生的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6. 参考教材:
(1)张铭生,信息技术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2)赵庆新,Web开发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年版。
(3)李明,数据库系统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高职 课程标准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标准是指规定高职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实施建议等基本要求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它是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对于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课程标准的制定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适应性原则:课程标准应与社会需求、行业发展和学生实际相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系统性原则:课程标准应涵盖专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科学性原则:课程标准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体现学科知识的科学性和逻辑性。
实用性原则:课程标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高职课程标准的内容通常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
它是高职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江苏省五年制⾼等职业教育语⽂课程标准附件⼀:江苏省五年制⾼等职业教育语⽂课程标准第⼀部分前⾔语⽂课程是五年制⾼职学⽣必修的主要⽂化基础课程。
根据⾼等职业教育规律和培养⽬标的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针对学⽣的⽂化、思想、道德⽔平和⼼理特点,五年制⾼职语⽂课程应体现基础性、实践性、发展性、开放性,为学⽣就业创业提供必要的语⽂素养。
《江苏省五年制⾼等职业教育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的性质、⽬标和内容框架,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课程管理的基本依据。
它具有统⼀性、普遍性和指导性。
适⽤于省内五年制⾼职各专业。
五年制⾼职毕业⽣必须达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基本要求。
⼀、课程性质语⽂是最重要的交际⼯具,是⼈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性与⼈⽂性的统⼀,是语⽂课程的基本特点。
五年制⾼职语⽂课程,以提⾼学⽣的语⽂应⽤能⼒和⼈⽂素养为宗旨,是学⽣学好专业课程,形成综合职业能⼒、创业创新能⼒的基础;对培养学⽣审美情趣,提⾼思想道德素质、科学⽂化素质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实现全⾯发展,具有重要作⽤。
⼆、课程理念(⼀)坚持⽂道并重,全⾯提⾼学⽣的语⽂素养,综合发挥语⽂课程的教育功能五年制⾼职语⽂课程要重视学⽣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语⽂能⼒的培养,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的学习基础、未来发展需要,进⾏有针对性的读、写、听、说训练。
要加强⼈⽂教育,注重发挥其德育、智育和美育的综合功能,促进学⽣良好⾏为习惯、积极⼈⽣态度的形成,要有利于培养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学⽣健全的⼈格。
全⾯提⾼学⽣的语⽂素养。
(⼆)坚持知⾏统⼀,强化实践意识,培养学⽣的语⽂应⽤能⼒五年制⾼职语⽂课程应着眼基础,突出能⼒,注重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1·建构知识与培养能⼒相结合。
要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继续巩固学⽣的语⽂知识基础,通过语⽂实践活动,增强语⽂应⽤能⼒,培养学⽣的审美能⼒和探究能⼒;强化学⽣勇于实践、勤于实践、善于实践的意识,提⾼有利于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的实践能⼒、创造能⼒,为就业和创业服务。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英文版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英文版English: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s specialized English courses aim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the necessary language skills and knowledge to succeed in their future careers. These standards cover various aspects of English learning, including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Students will develop their listening skills by engaging with authentic materials such as lectures, interviews, and conversations. Speaking skills will be honed through activities such as discussions, presentations, and role-plays. Students will also enhance their reading comprehension abilities by analyzing a range of texts, such as articles, essays, and reports. Writing skills will be developed through different types of writing tasks, including paragraphs, essays, and letters. Additionally, students will learn the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of translation, which are critical for effective cross-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Throughout their study, students will be exposed to a variety of themes and topics related to their field of specialization, allowing them to apply English in practical contexts.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emphasize the integration of languageskills and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promoting students' ability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with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Furthermore, the standards underscore the importance of incorporating technology and multimedia resources into language learning, enabling students to access and utilize information effectively. By meeting these standards, students will not only develop their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but also acquire transferable skills that are highly valued in the job market.中文翻译: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旨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语言技能和知识,以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
高等职业学院课程标准制订及管理办法
课程标准制订及管理办法课程标准是一门课程从产生到设计和实施的标准化规定,是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教学指导文件,也是配置教学资源、组织教学、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
为加强课程建设,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规范课程标准的制订、修订和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课程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课程设计要遵循“设计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服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整体优化的要求。
课程目标是职业能力开发和素质培养。
制订课程标准的总依据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课程标准的内容要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特质,彰显职业价值取向、职业特征,满足社会岗位需要以及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公共课教学要紧密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既要满足专业课教学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又要体现高职教育的高等教育属性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要求。
鼓励公共课按专业大类或专业编写课程标准。
公共课可将教学内容模块化包装组合,以适应不同专业需求,部分教学内容可设计为任务驱动或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对于条件不成熟的公共课,可仍以教学大纲的形式作为过渡性课程教学指导文件。
3.专业课(含专业实践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实践性、实用性:针对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选择实用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有针对性的专业学习过程,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掌握实际工作的过程和方法,主动自我构建个人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发展职业能力。
部分主干专业课程应建设成基于工作过程或项目化的核心课程。
4.专业核心课程应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遵循职业性原则,从职业工作(或项目)出发来选择课程内容并安排教学顺序,实施以真实工作任务(或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建立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起点,而且是职业道德、社会责任、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在实践中运用的基础。
对其进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高等职业教育、抓住主要矛盾,拓展空间、创造条件、提高效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思路和新的变革。
一、教学大纲的概念教学大纲是指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有组织的、有特定功能和目的的学科或课程的教学细则,在此之上,对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教学方法、学习时间、教学组织、师资配备等概念进行具体规定,为教学实施提供重要依据。
教学大纲不仅是一种文件,还是教育计划的抽象,其内容涵盖了一定的学科或课程的相关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具体目标,可以用于为学生达到规定的学习成果提供实质性的指导。
有了教学大纲,学校和教师就清楚地知道要完成什么和如何完成,更能更有效地组织、规划、协调和管理教学活动。
二、课程标准的概念课程标准是以学科和课程为单位实施课程质量保证的基本文件。
它对课程体系、课程实施、教学质量、学习结果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用以评估课程和教学质量,确保课程综合素质和学生综合素质符合相关要求。
课程标准可以精确地表述课程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包括课程的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教学方法、学习时间、教学组织、师资配备、课程考核、教学质量保证等内容,可以帮助教师正确选择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确保课程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
三、研究方法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调研、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
1.实地调研实地调研是指学者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进行实地查看、实地询问,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
2.文献研究文献研究是参考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各种文献资料,以探究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历史变化、现状分析、特征研究、实践案例、评价结果等方面。
3.案例分析案例分析主要是根据学校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实际运用,重点分析其优劣、阻碍、可行性等,以探究如何深化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以期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课程标准的制定
浅析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课程标准的制定[摘要]通过分析制定高职院校课程标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重点探讨了高职院校课程标准的内涵、课程标准应包含的内容以及高职院校课程标准编制的指导原则,并针对编制过程中会出现问题,给出了初步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职课程标准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课程标准作为课程实施的参照,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方向,是高职教师、教育管理者开展实践、研讨教学问题的基础。
因此,高职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高职院校课程标准的内涵关于课程标准的内涵,不同的专家和机构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1992年在美国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地区)教育部长会议宣言中将课程标准界定为“对学生在校期间应掌握的特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清晰阐述:课程标准描述了一个社会或一种教育体系规定的学生在不同年级、不同学科领域应该获得的成绩、行为以及个人发展,以使学生为丰富完满的生活做好准备”。
以上解释主要是针对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标准而言的,但同样也是适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
因此,可以概括出高职院校课程标准内涵是指在高职教育阶段,依据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与培养计划,依据《国家职业职业资格标准》和相关企业与行业标准,以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与能力提高为核心而确立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标准,是对学生经过高职教育之后的预期结果所作的一种基本规范与质量要求,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应达到的基本指标,是管理与评价高职教育课程的基础,同时也是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二、高职院校课程标准编写的指导原则高职课程标准应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宗旨,体现工学结合。
其编写的指导原则可大致概括为以下几点:(1)高职院校的课程标准的编制不能孤立的进行。
课程标准制定应服从课程结构与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要求,并且还应注意即使课程相同在不同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应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结构与专业能力的要求有所区别,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人才能力培养需要。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建设的研究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建设的研究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的自身发展都对其提出了迫切需要和严格要求。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课程标准的建设刻不容缓。
标签: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1.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发展现状(1)国外高等职业课程标准发展现状。
一些发达国家课程标准的建设已经比较成熟,如英国的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中的课程模块包括核心模块和选修模块,以能力为中心,一方面与职业标准相关联,另一方面提供满足职业标准所要求的潜在知识以及工作所需的实践技能。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正在优先将职业工作的过程特性作为围绕在学习领域课程的中心。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设置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兼顾职业性和高等性,并逐步完善。
(2)国内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现状。
我国国家层面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迄今有两个文件:2004 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从宏观上规定了高职高专的专业划分、名称、所属职业技术门类;2012 年11 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编写出版了《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条件提出了明确要求,以期能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基本建设和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规范专业设置起到规范作用。
但因其刚出版不久,其指导作用和实施效果尚有待观察。
2.我国高等职业课程标准建设出现的问题(1)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盲目、混乱。
首先,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乏职教特色。
很多院校对不同生源实行同样的教学计划,甚至还“模仿”普通高校本科的课程内容。
学科的系统性较强和应用性内容较少的缺陷,造成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学生职业能力要求的不相适应。
(2)忽略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
许多高职院校授课方式与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不适应,现有授课体系与职业资格要求脱节严重;另外,职业岗位“应知”“应会”的内容在授课中受到“课本”的束缚,教师无法讲授。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与教材建设探索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与教材建设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标准和教材建设对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建设两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建设课程标准是教育教学的基本规范,是课程编制、教学实施和评价的依据。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对接产业:课程内容要与产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
2.突出实用:课程设置要突出实用性,以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为主,理论知识为辅,使学生在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3.模块化设计:课程体系要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持续更新:课程标准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及时反映产业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以保证教学质量。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教材建设教材是传递课程标准的重要载体,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础资源。
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内容实用:教材内容要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
2.编写团队:教材编写团队要具有行业背景和教学经验,能够将行业前沿技术和教育教学相结合。
3.案例丰富:教材要包含大量实际案例,便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形式多样:教材形式要多样化,可以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更新及时:教材要定期更新,以适应产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保证教学质量。
三、总结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建设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环节。
只有建设好课程标准和教材,才能确保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完善课程标准和教材建设,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四、课程标准建设的实践探索在课程标准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关注以下几个实践方向:1.开展行业企业调研: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分析产业发展趋势,为课程标准制定提供依据。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1解读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1解读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是指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为培养具
有一定英语语言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而制定的教学要
求和目标。
它为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提供了指导,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语言能力,以及专业英语技能。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英语语法、
词汇、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和翻译等方面。
其中,英语语法和词
汇是基础部分,通过学习英语语法规则和词汇量的扩充,提高学生的
语言表达能力。
听力和口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使他们能够流利地
进行日常交流和专业交流。
阅读和写作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并表达相关信息。
翻译则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
流能力和应用能力。
此外,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还规定了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明确了学生需要达到的语言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包括听说
读写译等方面的能力要求。
评价标准则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
行评估,以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的来说,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1旨在提供一个统一的教学框架,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英语语言能力和专业技能,以满足其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
高职数学 课程标准
高职数学课程标准
高职数学课程标准是指教育部发布的关于高等职业院校数学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要求。
以下是高职数学课程标准的一般内容:
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具备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为其将来的职业发展提供基础数学知识和技能。
2. 课程内容:包括基本数学知识、基本数学技能和数学应用。
3. 基本数学知识:包括数与式的概念、函数与图像、方程与不等式、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学推理和证明等。
4. 基本数学技能:包括四则运算、代数式化简、方程的解法、图形的绘制和测量、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等。
5. 数学应用:包括应用数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利率计算、财务管理、建模与预测等。
6. 教学方法: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强调理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注重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的培养。
7. 教学评价:通过考试、作业、实践项目和实验等形式进行评价,综合考核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
以上是一般的高职数学课程标准,具体实施还要根据不同学校、专业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课程标准
《计算机应用基础》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
2004年4月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技术是高职教育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培养和检验高职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一门重要的实践性课程。
该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第一门接触计算机使用的课程,也是第一层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
目的是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熟练掌握操作系统使用、中西文稿件处理软件word 及电子表格简单数据处理软件Excel的使用、电子文稿演示软件PowerPoint的使用、网络基础及internet网主要服务功能的使用。
它的内容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也为后续其他课程使用计算机奠定基础。
同时还是走上社会后专业技术工作者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进入21世纪,这门课的教学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得到不断地充实,教学环境也在不断改善。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本课程内容的学习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二是通过规定的实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能力。
使学生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专业或专业基础课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专业或专业基础课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 基本素质教育目标
1、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2、熟练掌握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方法。
3、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使用。
4、基本掌握电子表格(Excel)的使用。
5、基本掌握演示软件(PowerPoint)的使用。
6、了解计算机网络基础(主要是internet的应用)
(三)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1、具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3、具有良好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能力。
4、具有良好的办公自动化应用能力。
三、理论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模块和专业选学模块两个部分。
基础模块是本课程的必修内容,为各专业的必学内容。
对理论知识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⑴了解:对知识有初步和一般的认识,知道“是什么”;
⑵理解:能够领会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含义,能够解释和说明一些简单的问题;
⑶掌握:能够熟练地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各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列表如下:
基础模块
四、实验教学内容和要求
计算机基础实验是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
其任务是通过实验教学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教学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
实验教学内容和具体要求列表如下:以下均为各专业必修内容。
五、学时分配
基础模块
六、说明
1、制定课程标准依据、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1)本课程标准是根据我校高职三年制计算机类专业培养计划而制定的。
适用于我校高中三年制(高职)计算机类专业。
(2)本课程标准规定理论教学时数为64学时,其中实验教学时数为30学时。
(3)本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不应削弱,但任课教师对课程标准中章节顺序、
学时分配可适当调整。
2、教学建议
(1)本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学中应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精心组织教学。
(2)上机实践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帮助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手段。
教学中教师应本着精讲多练的原则,注意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起正确的思考方法和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3)课堂教学应采用启发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
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加强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注意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使讲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3、成绩考核、评定方法
计算机基础课程为考查课,评价学生成绩可以通过课上提问、学生作业、读书笔记、实验情况、平时测验和考试成绩的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ISBN 7-5612-1883-4 主编:张明林
大学计算机基础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ISBN 7-5612-1982-2 主编:郭向东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与习题集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ISBN 7-302-06337-0/TP.4784 主编:李秀
计算机文化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 7-04-010035-5主编:杨振山
计算机文化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执笔人:白进达
审批人:常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