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航空装备产业发展路线图

合集下载

辽宁地区航空装备产业链企业清单

辽宁地区航空装备产业链企业清单

辽宁地区航空装备产业链企业清单摘要:一、引言1.辽宁地区航空装备产业链的发展背景2.航空装备产业链在辽宁地区的战略地位二、辽宁地区航空装备产业链企业清单1.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2.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3.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4.大连豪森通用航空有限公司5.沈阳航天航空大学三、企业介绍及产品服务1.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2.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3.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4.大连豪森通用航空有限公司5.沈阳航天航空大学四、辽宁地区航空装备产业链的发展趋势及挑战1.产业链协同发展2.技术创新与研发3.国际市场开拓4.人才培育与引进5.政策扶持与产业发展环境优化五、结论1.辽宁地区航空装备产业链的发展优势2.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的策略建议正文:辽宁地区航空装备产业链企业清单随着国家对航空产业的大力支持和我国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辽宁地区航空装备产业链逐渐崛起,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为您介绍辽宁地区航空装备产业链企业清单,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航空产业发展状况。

一、引言辽宁地区具有雄厚的航空工业基础,拥有一批实力强大的航空装备产业链企业。

在国家的战略布局下,航空装备产业链在辽宁地区的发展备受瞩目,将为我国航空工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辽宁地区航空装备产业链企业清单1.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沈飞集团”)成立于1951 年,是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骨干企业,主要从事飞机、航空发动机、航空器零部件的设计、研制、生产和服务。

沈飞集团是我国主要的战斗机研制生产基地,为我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提供了大量的先进装备。

2.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简称“沈阳所”)成立于1961 年,是我国航空工业领域的重要科研机构,主要从事飞机、航空发动机、航空器零部件的设计、研究、开发和技术服务。

辽宁200亿装备制造产业基金获批

辽宁200亿装备制造产业基金获批
●■■ dr E 三 ■ [ns& ’ ■■■I uy ■●■ t ■●● I ■●- ■ I
以下几个方面 : 发展水平 。同时断修订完 善节 能法 。 1 ()确立科学高效 的节能工作机制 。 2 ()推动其节能水平 不断提升。 3 ()在 国民中树立 良好 的节能法律意识 。 4 ()政 府引导与节能 政策的结 合起 到 了事半功倍 5
辽宁2 0 0 亿装备制造产业基金获批
2 0 年 1 ,国家 发改 委 向辽 宁省 发改 委下 发 了 09 月
关 于开展 装备 制造产 业投 资基金 筹备 的批 复》 ,正 式批 准辽 宁开展 设立装 备制 造产业 投资 基金及 其管理 机构的筹备工作 。 据 介 绍 ,装 备 制 造 产业 投资 基 金 是 通 过私 募股 权投 资方式 直接 进入 到装备 制造业 里 ,基金总规 模 约 2 0L ,可 以分期募集 。作为全 国试 点的1 只产业投 0  ̄元 0 资基 金之 一 ,国家批 准辽 宁筹集装 备制 造产业 投资 基
策措 施 。具 体包 括 :加 大对 重点机 电、高新技 术产 品
出 口企业 的扶持 力度 ;加大 对服务 外包 人才培 训 、服 务外 包 公共服务 平台建 设等 的扶持 力度 ;加大 对 出 口
农产 品检验 检测 中心建 设 、出 口企 业参加 各类 国际认 证 、品牌 建设 、市场开 拓和 招商招 展等 活动 的支持 力
大 幅度增长 了2 .%、2 .% ̄ 4 %,远高于 全 国平 均 77 64 H 5
w ww m ea wo kn 9 0 c m . tl r i #1 5 . o
■ 笪 垫 l 丝
参 加 磊 工热工
’ ’ 。
鼓励发 展之列 ,其 中不少还是 国家 即将大力扶持 发展 的重点行业 。

沈阳装备制造业简介

沈阳装备制造业简介

沈阳装备制造业简介目录一、沈阳装备制造业概况 (2)二、沈阳装备制造主要产品及其代表企业简介 (2)(一)、IC装备 (2)(二)、数控机床 (5)(三)、重型成套装备 (8)(四)、交通运输设备 (19)(五)、嵌入式软件 (18)(六)、通信设备 (20)(七)、医疗设备 (22)(八)、配件及其他类 (24)总结 (39)一、沈阳装备制造业概况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推进的关键时期,主要任务是从一个工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强国,在这一过程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将发挥重要作用。

曾经,共和国的装备制造业从沈阳起步走向全国。

物换星移,经历过困惑和转型的阵痛后,如今沈阳终于重新站立在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潮头,一举成为国际上知名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目前,沈阳装备制造业经过战略性调整,确定机械装备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航空、电子信息四大优势产业为发展重点,基本形成了新型产业体系框架。

沈西工业走廊将建设成为新型重工业基地,浑南地区将成为航空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沈北新区将成为光电通讯产业基地,大东区将成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

目前,机械装备、汽车、航空三大聚集区建设已初见成效。

同时,新型骨干企业体系开始发育,形成以沈阳机床、沈阳鼓风机、北方重工、特变电工沈变、远大、三一重工、北方交通为骨干,以铸造园、机床零部件园、输变电配套园为依托的新型机械装备体系;以华晨金杯、华晨宝马、上通北盛、沈飞日野、中顺汽车为骨干,三菱发动机、东风发动机汽车零部件集群为依托的新型汽车产业体系;以沈飞、一航黎明为骨干,航空经济区为依托的新型民用航空制造体系;以德信手机,新邮通讯、晨讯科技为骨干,以光电信息产业区为依托的新型通讯产业体系,以及以清华同方、方大LED绿色照明产业园为骨干的新型电子信息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东北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东北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东北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建议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造业竞争的制高点,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东北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这几年取得了一批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成果,形成了若干个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

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对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把东北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现状(一)产业基础扎实,产业体系较为完善2010年,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2456亿元,同比增长33.6%。

吉林和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139亿元、1466亿元。

辽宁省拥有装备制造业所包含的全部7大行业,在185类产品中, 有58类居全国前6位,占31.4%。

目前,辽宁装备制造业企业拥有15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和45个省级技术中心,涵盖了以机床和轴承为代表的基础类装备,以石化设备、重型矿山设备和输变电设备为代表的重大工程专用装备,以船舶、汽车和机车为代表的交通运输类装备,具备较强的重大技术装备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

掌握了一批重要装备的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了成套生产能力,在数控机床及数控系统、燃气轮机、输变电设备、石化设备等重大成套装备领域地位突出。

产业集聚程度较高,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沈阳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哈大齐工业走廊、大连临港临海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等一批有竞争力的产业积聚地正在形成。

这些都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科研实力雄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东北地区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科研实力雄厚,拥有船舶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档数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水力发电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真空仪器装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高压变电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北方)等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全断面掘进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航空钛合金构件制造及装备、空间光电技术等1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

辽宁省重点产业领域指南辽宁省重点产业领域指南

辽宁省重点产业领域指南辽宁省重点产业领域指南

附件7:辽宁省重点产业领域指南01 高端装备制造0101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0102 机器人等智能制造0103 重大成套装备0104 航空装备0105 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0106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0107 “互联网+”协同制造0108 汽车及零部件0109 3D打印装备0110 高档数控机床0111 精密轴承0112 新材料制造工艺及装备0113 工程机械02 新一代信息技术0201 集成电路0202 数字视听0203 现代通信0204 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产业0205 “互联网+”益民服务03 生物0301 生物技术药物0302化学药品0303 现代中药0304 生物医学工程产业04 节能环保0401 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0402 资源综合利用0403 “互联网+”绿色生态05 新能源0501 太阳能光伏0502 “互联网+”智慧能源06 新材料0601 高品质特殊钢0602 新型轻合金材料0603 稀土功能材料0604 稀有金属材料0605 先进高分子材料0606 先进陶瓷和特种玻璃07 新能源汽车0701 新能源汽车08 原材料工业0801 石化工业0802 炼油行业0803 基础化工原料0804 三大合成材料0805 橡胶制品业0806 精细化工产业0807 冶金工业0808 钢铁行业0809 有色金属行业0810 建材工业0811 轻工业0812 食品工业0813 塑料制品业0814 家具制造业0815 纺织工业0816 烟草酒类和日用化工业09 现代农业0901 粮食丰产0902 设施农业0903 农业机械0904 海洋粮仓0905 农产品深加工0906 重大动植物病害防控0907 健康养殖10 生产性服务业1001 工业设计及研发服务1002 制造业物流服务1003 制造服务化1004 信息技术服务业1005 科技服务业1006 电子商务1007 商务咨询服务业1008 会展业11 生活性服务业1101 旅游业1102 体育产业1103 养老家政服务业1104 商贸服务业1105 房地产业12 金融业1201 金融机构1202 金融产业与工具1203 金融市场1204 科技金融1205 小微金融13 其他1301 医疗卫生1302 教育培训(高校)1303 科研院所1304 其他注:上述重点产业领域指南的资料来源为:《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辽政发〔2015〕24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方案的通知》(辽政发〔2015〕25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辽政发〔2015〕30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辽政发〔2015〕68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沿海地区重点产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通知》(辽政发〔2015〕69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辽政发〔2015〕74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5〕77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通用航空和航空零部件制造产业快速发展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5〕80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5〕82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6〕7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6〕11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6〕19号)。

辽宁产业发展现状调研

辽宁产业发展现状调研

辽宁产业发展现状调研
近年来,辽宁省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大创新驱动力度,不断完善产业发展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下为对辽宁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结果:
一、装备制造业稳步增长。

辽宁省以沈阳、大连为核心,发展航空航天装备、智能装备、现代农机装备等高端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增速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产品质量和技术指标不断提升。

二、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辽宁省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

新兴产业增加值持续增长,成为支撑辽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三、服务业迅猛发展。

辽宁省加大对现代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服务业的重点扶持,增加了就业机会,提升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四、煤炭钢铁等传统产业出现结构调整。

面对产能过剩、环保压力等问题,辽宁省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去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了煤炭、钢铁等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

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辽宁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支持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加强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

创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为辽宁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综上所述,辽宁省产业发展呈现出装备制造业增长稳定、新兴
产业蓬勃发展、服务业迅猛发展、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能力提升等特点。

在未来,辽宁省将继续加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力度,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与金融支持

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与金融支持
4 S
《 西部金 ̄}01 21 年第 1 期 1
三 、 融支持 辽宁装 备 制造 业发展 情况 金
近年来 , 辽宁省金融机构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 了大量 的信贷支持和全面重点 的金融服务 . 在支持
企业兼并重组 、 关键产品创新 和升级 以及配套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 了关键作用 , 促进 了辽宁省装备制造业
二 、 宁装 备 制造 业发展 中存 在 的 问题 辽
( ) 一 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仍然薄弱。通过调查 , 多数企业认为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和 自主创新产品推广 困难 是制 约 企业 发展 的 主要原 因 。虽 然 目前 辽 宁省 装 备制 造业 技 术水 平在 国 内尚属领 先 , 但对 许多 重 大技 术装备 、 重要领域发展所需要 的大量高技术 、 高附加值 的成套装备以及关键部件和基础元器件等仍不具备
具有一定规模 、 能代 表 国 家水 平 的 装 备 制 造 业 重 要 产 业 基 地 。 本 文 对 辽 宁 省装 备 制 造 业 的 发 展 现 状及 I题 进 行 了分析 , - 7
并有 针 对 性 地 提 出相 关 建 议 。
关 键 词 : 备 制 造 业 : 融 支持 : 装 金 东北 振 兴
中图分类号 : 8 03 F 3 .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6 4 0 1 - 0 11 )0 4 — 2 1 7 — 0 7 2 1 (1一 0 5 0

辽 宁省装 备 制造 业的 发展 现状 及特 点
( 科技底蕴深厚 。 一) 辽宁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了从教育 、 科研到工程设计完备的支撑体系, 拥有大批知 名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 , 拥有一批高等院校和国内著名的国家级科研 院所 , 拥有 2 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1 和 19 3 个省级 以上企业技术 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目 已全面涵盖航空 、 前 海洋船舶 、 汽车 、 轨道交通 、 电

沈阳市支持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沈阳市支持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沈阳市支持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沈阳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拥有良好的交通条件和多元化的产业结构。

为了促进航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沈阳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参与航空产业领域。

首先,沈阳市加大了对航空产业的资金支持。

政府设立了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航空产业的研发和创新。

同时,政府还提供贷款和税收减免等金融支持政策,为航空企业解决资金压力,降低其经营成本。

其次,沈阳市积极推动航空科研和人才培养。

政府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与航空企业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人才培养计划。

此外,沈阳市还设立了航空大学和航空学院,为航空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三,沈阳市努力打造良好的航空产业生态环境。

政府加大对航空产业园区建设的支持力度,提供土地和基础设施等资源保障。

航空产业园区将成为集研发、生产、测试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为航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第四,沈阳市加强与国内外航空企业的合作交流。

政府组织航空企业参加国内外的航空展览和交流活动,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

同时,政府还鼓励航空领域企业与高端制造业、新材料等相关产业进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第五,沈阳市建立了健全的政策扶持体系。

政府出台了航空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了航空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政府的支持方式。

政府还设立了航空产业发展专门机构,负责统筹协调航空产业的发展工作,并提供全方位的咨询和服务。

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为沈阳市航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目前,沈阳市的航空产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航空器制造、维修和航空技术服务等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

未来,沈阳市将继续加大对航空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航空产业向高端、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总之,沈阳市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支持航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这些政策包括资金支持、科研和人才培养、航空产业园区建设、合作交流和政策扶持体系的建立等方面。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参与航空产业领域,促进航空产业的快速发展。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智能化现状、问题与对策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智能化现状、问题与对策
第13卷 第1期
沈 阳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Vol.13 No.1
2020年 2月 JournalofShenya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Edition) Feb.2020
doi:10.7688/j.issn.1674-0823.2020.01.07
方面,学校应为企业提供优质的人才和技术。二 者将各自的优势充分融合在一起,进行深入合作。 学校应根据装备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需要,科学 合理地设置学习课程与实践活动,将实际应用作 为培养目标,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企业发展提 供基础。由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将技术应用到企 业,再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当中,将人才与技术 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构建创新研究基地并加以 完善,着力发展自主创新基础建设,不断推进辽宁 省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17]。 2加强工业大数据应用
一、装备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文献 述评
智能制造(intelligentmanufacturing,IM)是一 种新型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在制造过程中分 析、推理、判断、构思、决策等智能活动可以同时进 行,将工业制造的自动化水平不断向智能化推进[1]。
在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智能化现状进行研究 时,应对全国范围内装备制造业智能化研究水平 进行总体了解。本文利用 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软件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由中国知网 (CNKI)数 据 库 中 采 集 数 据,在 高 级 检 索 中 选 择 主题为“装备制造业 +智能化”,截至 2019年 10 月 5日,共得到数据 155条,剔除会议、报纸等数
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 46个示范项 目名单,并将智能制造广泛应用于装备制造的生 产工作中,主要涉及石油石化、冶金、自动化物流、 智能化纺织、智能化印刷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多个 重要行业[13]。到 2018年 10月为止,辽宁省已有 9个项目入选国家示范项目名单;2019年上半年,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累计工业增加值增速 77%, 增加值占 296%;智能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 率达 77%[9]。辽宁省作为我国装备制造业重要 基地之一,其生产制造的智能化水平对国家制造 业的发展水平具有推动作用,因而其装备制造业 智能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2主要方向

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辽宁省作为我国的重要制造业基地之一,高端装备制造业一直是该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随着国家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视和支持,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也不断取得了重大进展。

本文将从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研究,以期为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发展现状辽宁省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区位优势,这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目前,辽宁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以航空航天装备、船舶工程装备、铁路装备、汽车装备、数控机床与工具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辽宁省拥有着辽宁船舶重工集团、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大连机床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为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存在的问题虽然辽宁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与发达地区相比,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仍然较为薄弱,很多企业还处于模仿跟随的阶段,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产业链不够完善,很多关键部件和装备需要依赖进口,这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运行风险。

人才短缺问题突出,高端装备制造需要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支撑,而目前辽宁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依然存在着技术人才缺口的问题。

三、发展水平评价针对辽宁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其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1.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辽宁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主要表现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研发能力不足,企业依赖进口的情况较为严重。

辽宁省的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仍然不够紧密,对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能力有待加强。

辽宁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仍然处于较为薄弱的水平。

2. 产业链完善程度评价辽宁省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相对不够完善,大部分企业还处于生产、装配等低附加值环节。

对于一些关键部件和装备依然需要依赖进口,而这种依赖进口的情况使得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供应链风险相对较高。

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辽宁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省份,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地区之一。

本文将探讨辽宁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并对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经济总体发展情况辽宁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工业重镇,其经济总体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辽宁的GDP总量达到了2.97万亿元,位居全国第11位。

这一数据显示了辽宁在东北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

二、重点产业发展1.装备制造业辽宁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装备制造业。

该省拥有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等国有军工企业,以及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大连船舶重工集团等一大批民营装备制造企业。

这些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重要地位,推动了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2.煤炭工业辽宁是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该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同时也具备较强的煤炭开采和加工能力。

煤炭工业不仅为辽宁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3.钢铁产业辽宁是中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拥有一大批著名的钢铁企业,如阜新钢铁集团、鞍钢集团等。

这些企业在国内外的市场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辽宁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问题与挑战尽管辽宁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1.产业结构不合理辽宁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传统重工业,而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这导致辽宁的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缺乏创新和竞争力。

2.环境污染问题辽宁在经济发展中长期依赖煤炭和重工业,这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水污染等成为这个地区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3.人才流失问题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就业空间有限,辽宁面临着人才流失的问题。

年轻人普遍选择去发达地区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这给辽宁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四、未来发展趋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辽宁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辽宁正在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开原市航空航天产业招商地图及产业招商方案设计

开原市航空航天产业招商地图及产业招商方案设计

开原市航空航天产业招商地图及产业招商方案设计开原市位于中国辽宁省南部,交通便利,是中国航空航天产业重要的发展区域之一。

为了进一步推动开原市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设计一份产业招商地图及产业招商方案,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企业来开发和投资这个领域。

一、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开原市航空航天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体系。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各类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企业,如科融高科、新洲航空发动机、中航沈飞发动机等。

这些企业在发动机设计、研发、制造和测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2、航空器制造市场,例如东北制造厂、开原制造厂、亿佰航空器制造等。

这些企业涉及到航空器的各种零部件、装备、系统的设计、制造和维护等方面,能够为航空器制造商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3、研究所机构,如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辽宁省航空航天技术研究院等。

这些研究所机构主要负责航空航天研究、技术咨询与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与保障。

二、航空航天产业招商地图充分挖掘开原市航空航天产业的优势和潜力,召集有志之士共同发展产业。

如下是航空航天产业的招商地图:1、航空制造业产业园航空制造业产业园是一种以航空制造业为主的现代产业聚集区,由多家企业联合布局而成。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制造企业、科研机构及支持配套产业全部云集于此,能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建设航空制造业产业园对于开原市进行航空航天产业的整体规划具有重要的作用。

2、航空发动机研发基地航空发动机研发基地可以集中吸引各类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为开原市航空航天产业的核心部分蓬勃发展创造条件。

同时,园区内设施配套齐全,如高保真测试设备、机型中试区等高端设施,能够提高研发生产效率。

3、航空航天科技大厦航空航天科技大厦是集航空航天科技研发、孵化、展示、教育为一体的产业园区,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产业链。

大厦内不仅包含大型综合实验室、航空航天产品展示中心、图书馆等设施,而且还设有导师众筹、产学研一体化等创新型金融服务的功能区。

大连市无人机产业招商地图及招商方案

大连市无人机产业招商地图及招商方案

大连市无人机产业招商地图及招商方案大连市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之一,其位于辽宁省南部沿海地区,是中国最大的港口之一,也是东北亚地区的重要商贸和物流中心。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已经成为各个行业的新宠,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成为当前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之一。

在此背景下,大连市正在积极推进无人机产业的发展,旨在构建起无人机产业生态体系,实现产业规模化、产业链化、产品系列化和标准化。

一、大连市无人机产业发展现状目前,大连市的无人机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涵盖了无人机设计研发、制造装配、应用开发、运营服务、智能制造、智能农业、航拍勘测、环保巡检等多个领域。

其中,在光电成像、电力巡检、石化石墨烯等领域已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和应用案例。

与此同时,大连市政府也加强了对无人机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税收优惠、项目配套、技术支持、场地租赁等方面,进一步加速了无人机产业发展的步伐。

二、大连市无人机产业的投资机会大连市的无人机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包括:1、地理位置优势:大连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门户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和丰富的人才资源;2、产业链健全:大连市的无人机产业链已经建立起来,并涵盖了多个领域,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3、政策扶持力度大:大连市政府出台的政策扶持力度大,给予了无人机企业更多的实质性支持和帮助。

考虑到以上优势,大连市的无人机产业有着广阔的投资机会,可供投资者选择的方向包括:1、无人机应用技术领域:包括环保巡检、农业灌溉、航拍摄影等领域,这些领域尚未被充分开发,市场空间较大,有望成为未来无人机领域的热点领域;2、无人机设计与制造领域:大连市的无人机设计与制造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可以通过与其他行业的合作,实现产业链优势的互补,形成复合型的企业;3、无人机智能制造领域: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强无人机与智能制造的结合,有望带来更大的投资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沈阳市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沈阳市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沈阳市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宋洋【摘要】高端装备制造业被认为是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资金最密集、产业链最完备、见效最快的产业之一,其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本文通过了解沈阳市重点企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剖析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促进沈阳市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Advance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considered the most intensive one of the seven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It has perfect industry chain and can achieve quickly apparent results.We did research to the key enterprises of advance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Shenyang,and through the research,we can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m and can analyze the bottleneck restriction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At last we put forward some targete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a sound,rapid development of Shenyang advance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期刊名称】《吉林金融研究》【年(卷),期】2011(000)006【总页数】4页(P16-19)【关键词】高端装备制造业;现状;发展趋势;沈阳【作者】宋洋【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辽宁沈阳11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27沈阳市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尤其是装备制造业曾创造了共和国无数的“第一”,素有“共和国装备部”之称。

辽宁省大型装备制造业

辽宁省大型装备制造业
来源:辽宁省人民政府网站
2012-6-26
二、装备制造业所包含的内容 三方面 七大类
2012-6-26
三方面
•一是基础机械,即制造装备的装备,主要包括数控机床、 柔性制造单元、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 业机器人、大规模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设备等等。 •二是重要的机械、电子基础件,主要是先进的液压、气动, 密封、模具、刀具、低压电器、微电子和电力电子器件、 仪器仪表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等等。 •三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包括农业、能源、交通、原材料、 医疗卫生、环保等)科学技术、军工生产所需的重大成套 技术装备。
2012-6-26
企业产品展示
2012-6-26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大船重工)隶属于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 限公司。大船重工始建于1898年,百余年来,以“大船精 神”为引领,“大船人”通过不懈努力和奋斗,成就了中 国造船业发展进程中无数的荣耀与辉煌。 大船重工是目前国内唯一有能力提供产品研发、设计、 建造、维修、改装、拆解等全寿命周期服务的船舶企业集 团,也是国内唯一汇聚军工、造船、海洋工程装备、修/拆 船、重工等五大业务板块的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大船重工 资产总额近1000亿元,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
一、装备制造业的概念
装备制造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简单再生产 和扩大再生产提供技术装备的各制造工业的总称, 其产业范围包括机械工业(含航空、航天、船舶和 兵器等制造行业)和电子工业中的投资类产品。包 括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 器制造业、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交通器材及其 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 表及文化办公用品制造业等。

辽宁地区航空装备产业链企业清单

辽宁地区航空装备产业链企业清单

辽宁地区航空装备产业链企业清单
摘要:
1.辽宁地区航空装备产业链企业清单概述
2.辽宁地区航空装备产业链企业清单的具体内容
3.辽宁地区航空装备产业链企业的重要性
正文:
【辽宁地区航空装备产业链企业清单概述】
航空装备产业链是现代航空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中涉及到的设计、制造、维修等多个环节都是航空装备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而辽宁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航空装备制造基地,拥有着众多的航空装备产业链企业。

这些企业不仅为我国的航空装备制造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同时也推动了辽宁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辽宁地区航空装备产业链企业清单的具体内容】
辽宁地区的航空装备产业链企业清单中,涵盖了从设计到制造、维修等多个环节的企业。

其中包括了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发动机研究所、大连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

这些企业在各自的领域中都有着出色的表现,为我国的航空装备制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辽宁地区航空装备产业链企业的重要性】
辽宁地区的航空装备产业链企业在我国的航空装备制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这些企业为我国的航空装备制造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以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是我国重要的军用飞机制造基地,其生产的歼-15、歼-16 等战斗机在我国空军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次,这些
企业也为辽宁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大连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是大连市的重要企业之一,其运营的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是大连市的重要航空枢纽,对大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辽宁地区航空装备产业链企业清单

辽宁地区航空装备产业链企业清单

辽宁地区航空装备产业链企业清单一、引言辽宁地区作为中国航空装备产业的重要基地,拥有丰富的产业资源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本文将对辽宁地区航空装备产业链企业清单进行分析,以期为产业链相关企业、政府部门及研究机构提供参考。

二、辽宁地区航空装备产业链概述1.产业链基本情况辽宁地区航空装备产业链涵盖了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主要包括航空器制造、航空发动机及零部件制造、航空电子设备制造、航空材料及零部件加工等。

产业链企业数量众多,具备一定的规模效应。

2.产业链发展优势辽宁地区航空装备产业链发展具有以下优势:(1)产业基础雄厚,技术实力较强;(2)企业集聚度高,协作配套便捷;(3)政策支持力度大,发展环境良好。

3.产业链发展瓶颈尽管辽宁地区航空装备产业链具备一定优势,但仍面临以下瓶颈:(1)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技术依赖进口;(2)产业链条不完整,部分环节缺失;(3)市场竞争加剧,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

三、航空装备产业链重点企业分析1.企业名单根据统计,辽宁地区航空装备产业链重点企业包括:沈飞集团、黎明航空发动机公司、华为航空电子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等。

2.企业主营业务及市场份额(1)沈飞集团:主要以航空器制造为主,市场份额较大;(2)黎明航空发动机公司: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及零部件制造,市场份额稳定;(3)华为航空电子公司:以航空电子设备制造为主,市场份额逐步提升;(4)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主要从事航空器设计与研发,具备较高技术水平。

3.企业发展态势近年来,辽宁地区航空装备产业链企业积极转型升级,加大创新投入,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四、政策与产业环境分析1.国家政策对航空装备产业的支持近年来,国家层面持续加大对航空装备产业的支持力度,如《中国制造2025》、《航空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为航空装备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辽宁省政策对航空装备产业的影响辽宁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资金扶持、土地政策、税收优惠等,助力航空装备产业发展。

辽宁省未来15年将重点发展八大领域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

辽宁省未来15年将重点发展八大领域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

制 技 术 、 物 成 分 提 取 分 离 精 制 技 术 、 分 中 药 开 药 组
发 与 标 准 化 技 术 、 代 中 药 质 量 控 制 技 术 、 代 中 现 现

化工 过程 反应 强化 技术 、清洁及 规模 化 生产 技术 、
辽宁 参考3 科技 7
维普资讯
业 等 八 大 领 域 形 成 技 术 上 的 重 大 突 破 , 发 一 批 具 开
和 社 会 信 息 化 的 应 用 软 件 、 系 到 网 络 建 设 与 安 全 关 的 支 撑 软 件 以 及 与 数 字 化 设 备 相 配 套 的 嵌 入 式 软
件 . 沈 阳 、 连 建 成 全 国一 流 的软 件 研 发 、 产 、 把 大 生
成 材 料 ; 发 新 型 镁 材 料 及 其 制 品 , 高 镁 资 源 利 开 提 用 率 . 速 镁 材 料 基 地 建 设 ; 发 高 亮 度 半 导 体 发 加 开 光 材 料 及 制 品 。 力 拓 展 其 在 家 庭 照 明 、 车 照 明 大 汽 等 各 个 领 域 中 的 应 用 ; 强 纳 米 材 料 制 备 及 应 用 技 加
增加 值 的比重达 到 3 %。 22 0 到 0 0年 , 新 技 术 产 业 高
增 加 值 继 续 保 持 2 % 的 增 长 速 度 , 进 制 造 、 材 0 先 新 料 等 某 些 重 点 领 域 技 术 水 平 达 到 国 际 先 进 或 领 先 地位。 为 实 现 上 述 目标 , 辽 宁 省 将 在 未 来 1 5年 重 点
有 国 际 竞 争 力 的 高 新 技 术 产 品 , 动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推 实现跨 越 发展 . 以提 高 产 业 竞 争 力 和 培 育 新 的 经 济

辽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许可证变更办理

辽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许可证变更办理

辽宁省航空装备产业发展路线图(初稿)航空装备产业以航空整机的研制、生产为核心,包括机身部件、动力设备、航电设备等零部件及配套的生产,涉及面广,产业带动效应大。

大力发展航空装备产业,对于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提高工业经济附加值,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航空装备已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我省是国内航空装备产业历史最为悠久、产业要素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具有较为完整的航空产业体系、工业基础及人才、技术等综合优势,加快航空装备产业发展,对于优化我省工业产业结构,促进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积极作用。

一、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一)国际航空装备产业发展现状航空装备产业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波音、空客是干线飞机无可撼动的行业巨头。

在通用航空方面,美国拥有成熟的通用航空市场,通用航空产业链的上游、中游和下游企业之间相互促进,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是世界通用航空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

(通用航空是指除军事、公共商业航空运输飞行以外的航空活动。

通用航空产业以公务机、轻型飞机、直升机、运动飞机等飞机制造为核心,集研发、制造、销售和运营服务为一体的新兴产业)。

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等国家积极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航空装备产业快速发展。

目前国际航空装备产业主要集中在四大区域(见表1)。

世界知名的商务喷射机制造商有:美国赛斯纳(Cessna)、加拿大庞巴迪、美国Gulfstream(湾流)、巴西航空工业公司(Embraer)、法国达索猎鹰公务机;涡轮螺旋桨飞机制造商有:美国赛斯纳(Cessna)、瑞士皮拉图斯(Pilatus)、美国Hawker Beechcraft(豪客比奇)、法国Socata(法国宇航集团Daher子公司)、美国派珀飞机(Piper Aircraft)等;活塞发动机飞机制造商有:美国西锐设计公司(Cirrus Design Corporation)、美国赛斯纳(Cessna)、奥地利钻石(Diamond)飞机公司、美国派珀飞机(Piper Aircraft)、美国Champion飞机公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航空装备产业发展路线图(初稿)航空装备产业以航空整机的研制、生产为核心,包括机身部件、动力设备、航电设备等零部件及配套的生产,涉及面广,产业带动效应大。

大力发展航空装备产业,对于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提高工业经济附加值,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航空装备已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我省是国内航空装备产业历史最为悠久、产业要素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具有较为完整的航空产业体系、工业基础及人才、技术等综合优势,加快航空装备产业发展,对于优化我省工业产业结构,促进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积极作用。

一、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一)国际航空装备产业发展现状航空装备产业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波音、空客是干线飞机无可撼动的行业巨头。

在通用航空方面,美国拥有成熟的通用航空市场,通用航空产业链的上游、中游和下游企业之间相互促进,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是世界通用航空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

(通用航空是指除军事、公共商业航空运输飞行以外的航空活动。

通用航空产业以公务机、轻型飞机、直升机、运动飞机等飞机制造为核心,集研发、制造、销售和运营服务为一体的新兴产业)。

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等国家积极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航空装备产业快速发展。

目前国际航空装备产业主要集中在四大区域(见表1)。

世界知名的商务喷射机制造商有:美国赛斯纳(Cessna)、加拿大庞巴迪、美国Gulfstream(湾流)、巴西航空工业公司(Embraer)、法国达索猎鹰公务机;涡轮螺旋桨飞机制造商有:美国赛斯纳(Cessna)、瑞士皮拉图斯(Pilatus)、美国Hawker Beechcraft(豪客比奇)、法国Socata(法国宇航集团Daher子公司)、美国派珀飞机(Piper Aircraft)等;活塞发动机飞机制造商有:美国西锐设计公司(Cirrus Design Corporation)、美国赛斯纳(Cessna)、奥地利钻石(Diamond)飞机公司、美国派珀飞机(Piper Aircraft)、美国Champion 飞机公司等。

根据通用航空制造商协会(GAMA)的统计,目前世界通用飞机达到36.5 万架,占所有民用飞机的90%,2015年交付飞机2331 架,实现销售收入245亿美元。

表2:2014年世界主要国家通用航空机队规模(二)我国航空装备产业发展现状1、产业布局情况。

经过几十年的培育发展,目前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业初步显现集聚特征,聚群化分布、区域分工日趋显现。

初步形成以陕西、珠三角、东北地区为中心,以北京、天津、四川等研发、制造为支撑的航空装备产业格局。

其中,既有在国家三线建设、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航工业)布局下发展起来的传统航空工业强市,如哈尔滨、西安、成都、沈阳、南昌等,也有近年来抓住机遇快速发展的新兴航空城市,如上海、天津、珠海。

——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和山东等省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资源优势以及经济优势,是国内航空装备重要的研发、设计和制造基地。

北京作为国内航空装备人才与科技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拥有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基本形成以海淀区为核心的北部研发制造基地、以大兴军民结合产业基地为重点的南部高端制造集聚区和以航空发动机为重点、以顺义航空航天产业园为载体的航空应用集聚区,使北京成为国内航空装备的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心。

天津在A320总装项目的带动下形成航空装备和配套企业的聚集,拥有空客A320系列总装、中航工业直升机产业化基地、美国古德里奇飞机短舱、法国左迪雅戈航空设备维修、泰雷兹雷达组装、加拿大FTG航空仪表盘、德国汉莎航空货栈和海航租赁控股、大新华物流等一批世界一流航空项目。

河北以石家庄航空产业园为核心,依托中航工业,积极布局航空装备产业。

石家庄与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美国赛斯纳飞机公司签订合资合作框架协议,将引进生产赛斯纳公司成熟的涡桨及活塞机型,从事赛斯纳208系列飞机总装、系统集成、设备测试等工作。

辽宁以沈阳航高基地以及沈阳通航园为核心,以航空器组装制造、零部件制造为重点,以飞机维修、航空物流与保税、通用航空运营为支撑,发展航空产业。

——长三角地区:航空装备产业以上海为龙头,江苏、浙江为两翼快速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包括研发、设计、制造在内的较完整的装备制造产业链。

上海研发与制造并重。

依托615所、633所、118厂,上海航空产业以中国商用飞机为核心,以新支线客机和C919大型客机整机制造商为主导,集中了中航工业商用航空发动机公司、航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关键配套企业,初步形成了包括民用飞机研发设计、航空电子、总装制造、试验测试、营销服务在内的较完整的产业链条。

江苏以南京、镇江为中心,航空装备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南京拥有中航工业、国防科工委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央属企业,具有雄厚的航空装备研发和生产能力,近年来汇集了轻型飞机制造、直升飞机制造、空中轿车公务飞机制造以及航空发动机维修服务等项目,推动南京航空装备进一步发展;镇江以C919配套作为契机,大力发展航空装备配套产业,已聚集涉及C919客舱内饰系统、机身复合材料、铝材、机舱灯具、座椅等各方面辅助装备的一批国内外企业,如FACC(中国)、中国航天三院复合材料、航天海鹰、鼎胜铝业、捷科彤明、美国古德里奇公司。

浙江航空产业基础较为薄弱,但是依托丰富的民间资金和活跃的民营机制,在民用轻型飞机、飞机零部件及附属专用设备、航空电子仪器设备、机场专用设备、机上易耗品等领域有较快发展。

——珠三角地区:形成以珠海为龙头,以广州、深圳为依托的“三角形”产业空间布局。

珠海依托珠海航空产业园,以通用飞机产业基地为核心,打造集飞机制造、发动机和机载配套一体化发展的航空装备产业链,形成展览、维修、培训、保障服务等服务业配套发展的华南航空产业集聚区。

目前,珠海已拥有中航通飞、美国西锐FBO、民航校飞中心南方基地、广东西工精密机械、青岛黎明云路、亚飞希科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广州天海翔无人机等一批航空装备相关企业。

广州主要分布在广州空港经济区,重点发展航空材料、航空相关装备制造、精密机械加工等。

深圳依托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及完善的产业配套环境,发展航空电子制造与零部件制造。

——中部地区:航空装备产业主要集中在湖南、江西、湖北三省。

在国家的三线建设期间,中航工业在湖北、湖南布局了中航工业601所、中航工业特飞所、株洲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奠定了这些地区航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基础。

湖南主要集中在长株潭地区,其中株洲是国家发改委及工信部授予的“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军民结合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湖南航空装备产业以中小型发动机、飞机传动、起落架、中轻型燃气轮机、飞机刹车材料及产品为主,拥有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331厂)、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608所)、中航飞机起落架责任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以及长沙航空工业园、株洲航空城等通航产业园区。

未来,湖南航空装备产业将以小型通用飞机、民用直升机为主要突破口,致力于将长株潭地区建设成国内重要的直升机研发与生产基地。

江西以南昌、景德镇、九江为中心,以直升机、教练机为主要产品,现拥有两个飞机研究所、两所航空院校,是国家重要的航空产业研发生产基地和航空工业资源大省。

力争成为全国直升机、教练机研制生产主要核心基地,通用飞机、大飞机主要部件研发生产和航空转包制造基地。

湖北主要依托中航工业,布局在武汉、襄樊、荆门三地。

武汉、襄樊主要生产航空仪表、航空坐椅、弹射救生设备和其他相关配套产品;荆门集中了航空设备研发中心,中航工业荆门特飞所已自主研发A2C水上飞机、海鸥300水陆两栖飞机等多种型号的飞机。

——西部地区:航空装备产业以四川、陕西为龙头,产业特色鲜明,依托工业基础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势头最为强劲。

陕西以西安为中心,蒲城、咸阳、宝鸡、汉中为支撑形成“一基地五园区”的航空产业发展格局,除宝鸡外,均以航空装备作为产业发展重点。

其中阎良航空制造园重点发展整机制造、大部件制造和零部件加工;蒲城通用航空产业园重点发展通用飞机的整机制造、零部件加工;汉中航空制造园依托陕飞公司,重点发展整机制造、特种机改装和零部件加工。

四川以成都天府新区为核心,绵阳、德阳、宜宾和泸州为支撑,形成整机、发动机、重要零部件、航空电子、维修服务为支撑的航空装备产业体系。

四川是全国航空工业配套最齐全的省份之一,具有完整的飞机总体设计研究所和飞机总装制造企业,有航空发动机、航空仪表及电子、燃气涡轮等诸多专业,拥有一批高水平的航空科研院所和试验基地,具有全国一流的航空整机研发能力。

重庆:主要布局在两江新区,与瑞士皮拉图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进行PC-6、PC-12的制造、维修;与美国海因茨天顶飞机签订协议,生产CH2000等六个机型;与霍尼韦尔签订框架协议,生产航电设备等飞机零部件;与欧直签订投资框架协议,生产轻型直升机。

2、重点企业及产品。

目前,国内主要航空工业企业有空中客车(天津)总装有限公司、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以及中航工业集团旗下的西飞、哈飞、石飞、中航通飞、沈飞民机、江西昌河等。

根据2015年行业年鉴,全国民用航空工业统计调查单位144个,年末从业人员人数32.8万人,民用航空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2356.7亿元,其中民用航空产品产值735.1亿元,同比增长22.2%。

我国通用航空企业、在册通用飞机、年度飞行小时分别达到281家、1874架和73.2万小时。

航空干线、直线飞机方面:2015年11月,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款喷气式干线客机C919在上海总装下线,2016年6月,国产首架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截至第十一届珠海航展落幕,C919、ARJ21分别获得国内外客户570架、413架订单。

通用飞机方面:自主产权的AC311、AC312、AC313系列直升机成功研制生产,合资研制了中型多用途运输C352(Z15)直升机,Y12系列飞机已累计交付200多架,并成功出口俄罗斯、美国等市场。

目前以彩虹、翼龙、云影、大疆等无人机品牌代表的国产无人机,技术性能已到世界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我国通用飞机领域虽然实现较快发展,但放在国际层面比较发展相对滞后,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也远低于巴西、南非等发展中国家。

2015年,我国公共运输飞机与通用飞机比例仅为1:0.75 (加拿大1:61、澳大利亚1:34、美国1:32、巴西1:24),同时,在我国注册的通用飞机中,自主研制机型和飞机数量仅为10.1%和21.2%,合资品牌或进口产品占据了绝对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