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早期年谱以及文献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文献汇总(17)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文献汇总(17)

《巴黎笔记》:马克思旅居巴黎期间第一次研究政治经济学时形成的笔记。

写于1843年10月至1845年1月间,原文第一次发表于1932年柏林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国际版第一部分第3卷中。

现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第四部分第2卷。

1843年4月,《莱茵报》被反动当局查封后,马克思于当年10月离开德国,迁居到当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心的巴黎,并积极投身到各种运动斗争中,对无产阶级运动有了直接接触和深刻认识,这更加确认了他之前已经觉察到的开展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必要性。

由此,马克思投入到紧张的理论研究工作中,在一年多时间里先后阅读了包括A.斯密、D.李嘉图、J.穆勒、J.R.麦克库洛赫等十多位英法著名经济学家的20余本著作,摘录形成了《巴黎笔记》。

《巴黎笔记》保留下来的笔记一共有7本,其中不仅有对著作的摘要,更有大量的评注和马克思本人思想的阐述,尤以《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也称《穆勒笔记》或《穆勒评注》)为代表。

在《巴黎笔记》中,马克思开始从哲学批判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从青年黑格尔派通过法哲学和思想观念领域来探求社会变革,转变为在对“市民社会”的现实关照中研究社会关系的弊端及其历史成因。

他运用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观点批判私有制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揭露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始终为私有制辩护的阶级本质,论述了私有制使工人陷入贫困的真正原因。

同时,马克思在著作中还运用哲学中的异化概念研究了货币的本质,指出货币的本质并“不在于财产通过它转让,而在于人的产品赖以互相补充的中介活动或中介运动,人的、社会的行动异化了并成为在人之外的物质东西的属性,成为货币的属性”。

在他看来,正是由于私有制和交换的发展,使劳动者的劳动失去了原有的创造活动的意义,成为一种“谋生的劳动”“异化的劳动”。

马克思的这些思想,为后来的异化劳动理论奠定了基础。

《巴黎笔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著作,它标志着马克思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从而开启了理论研究的崭新篇章,为撰写《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做了直接准备,并成为他后期《资本论》创作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追寻马克思的足迹——马克思生平与马克思主义的发

追寻马克思的足迹——马克思生平与马克思主义的发
• 全班有一半学生通不过毕业考试。马克思在全班排第8名,拉丁 和希腊诗文最好,宗教良好,法语、数学合格,历史最差。
• 保存下来的三篇文章: • 一是拉丁语作文:关于奥古斯都元首的。 • 二是宗教作文:《根据约翰福音书第15章第1—14节论信徒和
基督的一致,这种一致的原因和实质,它的绝对必要及其影响》
•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在这里出 生。第二年,他们全家搬到了城 内另一栋三层楼房。
• 马克思在特利尔一直生活到17岁。,德国犹太人,但1817年 为继续担任职务,接受基督教洗礼。利特尔城市高级诉讼法庭法律 顾问,多年来一直担任利特尔城的律师协会主席。省最高法院执行 官评价他:学识渊博、异常勤奋、表达清晰、绝对正直。
• 马克思对男爵心怀感激之情,1841年把博士论文献给男爵:“我敬爱的 父亲般的朋友,请您原谅我把我所爱慕的您的名字放在一本微不足道的小 册子的开头。”“您,我的父亲般的朋友,对于我永远是一个或生生的证 据,证明理想主义不是幻想,而是真理。”
马克思为德国学校毕业考试写的三篇文章
• 马克思是全班32名学生中年龄最小的学生之一,毕业时只有17 岁,而班里平均年龄20岁。
• 母亲:罕丽达.马克思(家族姓氏:普列斯波克),?——1862, 荷兰犹太人,是一位朴素的、未受过教育的勤劳女性。
• 兄弟姐妹:生育9个孩子,卡尔.马克思排行老三;但只有一个姐姐 和两个妹妹长大。5个兄弟妹妹夭折。
马克思的恋人
• 燕妮·冯·威斯特华伦(1814 —1881年),出生于一个德国贵族家庭。她曾是“特里尔舞会皇 后”,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祖父是德国中产阶级议员,被英国乔治三世国王封为贵族;父亲路 德维希·冯·威斯特华伦男爵秉承父亲自由进步思想,后来成了普鲁士政府一名枢密顾问官,曾 任萨克森北部萨尔茨韦德尔城的副长官和特里尔城市顾问。1814年2月12日--1881年12月2 日

马克思年表

马克思年表

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

马克思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的一个犹太家庭。

1835年秋,在中学毕业试卷上,他说明了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的伟大抱负。

同一年,进入波恩大学。

后转入柏林大学。

在柏林大学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活动,吸取了黑格尔的辨证法思想。

1841年,大学毕业后,接受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最后获得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842年1月马克思开始为科隆的《莱茵报》撰稿。

同年10月进入该报当编辑。

他发表了一系列抨击普鲁士专制统治和德意志的封建势力的论文,不久马克思被迫离开主编职位,后《莱茵报》也被查封。

1843年马克思与燕妮·封·威斯特华结婚,婚后迁往巴黎。

在巴黎,他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和各国革命史,参加工人团体的活动。

马克思这一时期的著作里明确地、科学地回答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动力和途径问题,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1844年8月底—9月初,在巴黎与恩格斯会见,开始为工人阶级的解放事业共同进行斗争。

1845年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前往布鲁塞尔。

在布鲁塞尔,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想以此组织建立国际性的共产党,以便吸收各国先进分子。

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1847年底“共产主义者同盟”在伦敦举行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委托他俩起草同盟纲领。

1848年2月他们写成的纲领随即发表,这就是著名的《共产党宣言》。

1848年维也纳和柏林爆发革命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回到德意志,在科隆创办了《新莱茵报》,指导了德国和欧洲革命,声援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1849年后定居伦敦。

到伦敦后立即重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地方组织和中央委员会。

系统地全面地总结了1848年欧洲革命的历史经验。

1864年9月创建了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通过同形形色色机会主义派别的斗争,为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领导地位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年述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年述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德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1843年完成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0月移居巴黎与卢格合办《德法年鉴》并撰写《论犹太人问题》等文章。

1844年8月底,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会面,合写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从此开始了终生的合作;完成早期最重要的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份手稿直到1932年才全文公开发表。

1845年完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2月,马克思宣布脱离普鲁士国籍。

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建立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与恩格斯合力完成《德意志意识形态》,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

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应邀参加正义者同盟,1847年6月,同盟更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1847年7月,完成《哲学的贫困》。

1848年2月中旬,和恩格斯共同完成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3月,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在巴黎成立,马克思当选中央委员会主席,开始指导各国工人运动;4月,马克思主编的《新莱茵报》创刊。

1849年《新莱茵报》5月被迫停刊,马克思遭驱逐前往伦敦,在这里马克思度过了一生中最困难的日子。

1850年完成《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1852年完成《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总结了欧洲、特别是法国1848-1851年革命的经验。

1857年8月完成《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1859年完成《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1864年9月马克思参加了第一国际成立大会,起草《成立宣言》、《临时章程》等重要文件。

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两卷在马克思死后,由恩格斯整理其遗稿,分别在1885年、1894年出版。

1871年3月18日巴黎公社成立,马克思迅速与公社建立联系;发表《法兰西内战》,高度赞扬了公社的首创精神。

1875年著《哥达纲领批判》,彻底批判了拉萨尔主义。

1883年马克思在伦敦寓所辞世,后与妻子燕妮合葬于伦敦北郊的海格特公墓内。

西方马克思主义著作目录编选

西方马克思主义著作目录编选

西方马克思主义著作目录编选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卢卡奇(Lukacs,Georg 1885--1971)匈牙利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和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者。

一生的演变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前马克思主义阶段(1885—1918)生于犹太血统家庭,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然而兴趣在哲学和文学。

1909年从布达佩斯获哲学博士学位。

作品:《心灵与形式》(1910)、《现代戏剧发展史》(1911)、《审美文化》(1913)、《小说理论》(1916)等(二)救世主式的、“左”的马克思主义的阶段(1919—1929)1919年10月流亡维也纳,创刊《共产主义》,1928年化名“勃鲁姆”替匈牙利共产党起草了著名的“勃鲁姆提纲”,遭到匈共党内和共产国际的严厉批评,为了继续留在党内,违心的作了自我检讨。

同时决心离开政治舞台,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

作品:《历史与阶级意识》(1923)、《列宁:对他的思想的一致性的一个研究》(1924)。

(三)斯大林主义阶段(1930—1945) 1930—1931年,在莫斯科的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认真研读(19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后回到柏林,1933年希特勒执政后,再度去莫斯科,一直呆到二战结束。

与斯大林的关系微妙。

作品:《青年黑格尔》*《歌德和他的时代》《托马斯•曼》《存在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理性的毁灭》等(四)批评的、更新的马克思主义时期(1945--1971)战后再次回到匈牙利,在布达佩斯大学任哲学、美学教授,并当选科学院院士,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开始批判斯大林主义的错误。

期间巨著《审美特征》(1963年)、《社会存在本体论》(1971)。

罗歇•歌德曼(Golsmann,Lucien 1913--1970)生于罗马尼亚的首都布加勒斯特。

在这里学完法学后于30年代流亡维也纳、巴黎等地就学。

二战中被德军关进集中营,后逃亡瑞士成了皮亚杰的助手,深受他的“发生认识论”的影响。

马克思年表

马克思年表

卡尔·马克思年谱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市的一个律师家庭。

1830年10月马克思进特利尔中学念书1835年9月24日马克思中学毕业。

10月15日马克思进波恩大学法律系学习。

1836年10月22日马克思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

1839年初-1841年3月马克思研究古希腊哲学,写《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写作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

1841年3月30日马克思毕业于柏林大学。

4月15日马克思得到耶拿大学哲学系的博士证书。

1842年4月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报》撰稿。

1842年10月上半月马克思移居科伦,10月15日起担任《莱茵报》主编。

11月下半月马克思在《莱茵报》编辑部与恩格斯初次见面。

恩格斯是在赴英国途中访问马克思的。

1843年3月17日马克思退出《莱茵报》编辑部。

6月19日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与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结婚。

10月底马克思迁居巴黎,同阿·卢格合办《德法年鉴》。

1844年2月底马克思和卢格主编的《德法年鉴》创刊号(第一、二期合刊)在巴黎出版。

4月-8月马克思撰写《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5月1日马克思的女儿燕妮诞生。

8月马克思开始为巴黎的德文报纸《前进报》撰稿。

8月28日左右马克思会晤从英国回德国途中来访的恩格斯。

从此两人结下了牢不可破的友谊,为今后长期合作奠定了基础。

1845年2月3日马克思被驱逐出巴黎,迁往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2月底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著的《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一书出版。

4月初恩格斯从巴门迁居布鲁塞尔。

1845年7月中旬-8月下旬马克思和恩格斯到伦敦和曼彻斯特作考察旅行,并在伦敦会见了宪章派和正义者同盟的一些领导人。

9月26日马克思的女儿劳拉诞生。

11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写《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翌年5月完稿。

1846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自己总结的马克思年表

自己总结的马克思年表
1860年
1月马克思为写作《批判》的第二分册继续致力于经济学研究,马克思为《论坛报》写了《英国的预算》;
11月30日《福格特先生》,
1861年
8月马克思动笔写作经济学著作,它应当是《批判》的续篇,开始为维也纳《新闻报》撰稿
1862年
马克思在这一年内除了有些短时的中断外,十分紧张的写作自己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草稿;
1842年
3月初,马克思继续研究宗教和艺术史,并向阿·卢格提出把他准备写的一篇文章《论宗教和艺术,特别市基督教艺术》收入《轶文集》。
10月写关于第六届莱茵省议会会议的第三篇论文,题为《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马克思在这里第一次研究了经济问题。
11月24日前后马克思首次短时间会见恩格斯。
12月19日《莱茵报》刊登马克思《论离婚法案》一文
6月马克思写《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第二版序言;
1870年
7月马克思起草国际工人协会《关于战争》的第一篇宣言,强调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
9月通过国际积极参加英国工人展开的争取英国政府承认法兰西共和国的鼓动工作。
1871年
5月马克思开始写关于公社的宣言《法兰西内战》,是马克思为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起草的,致欧洲和美国全体会员的宣言。这部著作捍卫巴黎公社的正义事业,谴责反动势力镇压巴黎公社的罪行,并通过对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经验的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 社会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是 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
3月以前,主要写剩余价值问题;
4月开始写作剩余价值学说的历史;
5-8月阐述自己的地租理论;
年底写关于资本和利润。
1863年
马克思继续写作《资本论》,进一步补充有关机器,相对剩余价值和绝对价值等部分;

自己总结的马克思年表

自己总结的马克思年表

马克思年表时间事件和著作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诞生于特利尔市布吕肯巷664号。

父亲-亨利希马克思(律师);母亲-罕丽达马克思1830年10月,卡尔•马克思进入特利尔的弗里德里希•威廉中学念书1835年10月13日前后准备进当地波恩大学攻读法学;1837年4月-5月写作对话集《克雷安德,或论哲学的起点和必然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把科学和艺术统一起来”10月,把自己的诗稿汇集起来几个自己的父亲。

1839年约1月-3月着手写博士论文《伊壁鸠鲁的哲学》1839年11月-1842年4月中旬和布鲁诺·鲍威尔通信约11月根据黑格尔的《哲学全书》做《自然哲学摘要》1840年约1月-2月写有《该受鞭挞的费舍》3月打算给布·鲍威尔编辑的黑格尔《宗教哲学》第二版第一篇评论,顺便对黑格尔著作的出版做一般的评述。

1841年约1月-3月研究近代哲学,读斯宾诺莎,莱布尼茨,休谟的著作以及罗生克兰茨的《康德哲学》,并作摘录。

马克思从经过整理的有关伊壁鸠鲁,斯多葛派和怀疑论哲学体系的大量材料中把论文题目定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以及附录《批评普鲁塔克对伊壁鸠鲁神学的论战》,并以此文章作为获得波恩大学副教授资格的学位论文出版,并献给导师威斯特华伦。

1842年3月初,马克思继续研究宗教和艺术史,并向阿·卢格提出把他准备写的一篇文章《论宗教和艺术,特别市基督教艺术》收入《轶文集》。

10月写关于第六届莱茵省议会会议的第三篇论文,题为《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马克思在这里第一次研究了经济问题。

11月24日前后马克思首次短时间会见恩格斯。

12月19日《莱茵报》刊登马克思《论离婚法案》一文1843年3月底-8月马克思开始从唯物主义立场对黑格尔的法哲学进行“批判性的分析”。

写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的第一部著作。

马克思不仅用唯物主义思想批判地改造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法哲学本体论,提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的著名论断,还批判地改造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法学辩证法思想,提出了在矛盾分析基础上“把握特殊对象的特殊逻辑”的唯物主义法学辩证法观,进而在法学本体论和法学方法论两个方面突破了黑格尔,为历史唯物主义法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年谱

马克思年谱
6月11日
马克思的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在柏林出版。
1860年1月-2月初
马克思继续写《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二分册。为此,他经常去英国博物馆研究1855-1859年
工厂视察员的报告,研究斯密、魁奈等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著作。
1860年12月1日
马克思的论战性著作《福格特先生》在伦敦出版。
1861年2月28日-3月6日左右
1843年3月17日
马克思退出《莱茵报》编辑部。
6月19日
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与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结婚。
10月底
马克思迁居巴黎,同阿·卢格合办《德法年鉴》。
1844年2月底
马克思和卢格主编的《德法年鉴》创刊号(第一、二期合刊)在巴黎出版。
4月-8月
马克思撰写《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5月1日
马克思的女儿燕妮诞生。
由三十人组成的安全委员会,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被选入该委员会。
11月13日
在科伦群众大会上选出了人民委员会,任务是组织和武装群众反抗征税,反对正在普鲁士策划的
政变。马克思当选为该委员会委员。
1849年2月7日和8日
科伦陪审法庭分别以侮辱当局和“煽动叛乱”的罪名两次传讯并审判马克思、恩格斯等人。马克思
和恩格斯在法庭上据理驳斥反动派的诬蔑,使法庭不得不宣判全体被告无罪。
的文章。
1857年10月-1858年2月
马克思和恩格斯密切注视着欧美各国已经开始的经济危机,认为这是新的革命高潮的开端。
8月31日-9月28日
马克思写了四篇关于鸦片贸易史和关于《天津条约》的文章。
1859年5月-8月20日
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在伦敦出版的《人民报》撰稿。7月初马克思担任了该报的实际领导工作。

卡尔马克思年谱

卡尔马克思年谱
12月9日-16日左右
1845年7月中旬-8月下旬
马克思和恩格斯到伦敦和曼彻斯特作考察旅行,并在伦敦会见了宪章派和正义者同盟的一些领导人。
9月26日
马克思的女儿劳拉诞生。
11月
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写《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翌年5月完稿。
1846年2月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3月30日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会议上尖锐地批判了“真正的社会主义”和威·魏特林的粗陋的平均共产主义。
1875年1月23日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63-1864年波兰起义十二周年纪念会上发表演说
1875年5月5日
马克思写信给威·白拉克,并寄去了《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几点意见》(后来被称为《哥达纲领批判》)
8月15日-9月11日
马克思在卡尔斯巴德疗养。
9月20日以后-10月
马克思又紧张地研究政治经济学,特别是用很多时间研究俄国的土地关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组织德意志工人协会。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月15日
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民主协会会议上当选为协会副主席。
11月29日-12月8日左右
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委托他们起草同盟纲领。
1848年2月22日
法国爆发革命。
2月24日左右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出版。
11月-12月
马克思研究农业化学、物理学、政治经济学方面的专门著作,特别是土地问题的著作。
1876年8月16日-9月15日
马克思和女儿爱琳娜在卡尔斯巴德疗养。
1877年初-8月8日
马克思为恩格斯的《反杜林论》撰写第二编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文献汇总(26)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文献汇总(26)

《1863 —1865年经济学手稿》:马克思关于《资本论》理论部分三卷的直接草稿。

写于1863年8月—1865年底间,第一次用德文和俄文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文库》1933年第Ⅱ(WI)卷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版第二版第49卷。

部分中译文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49卷,摘选收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

在相继完成《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后,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理论的过程中,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一个个理论。

由此,在1863年7月到1865年底期间,他继续自己的经济学研究,撰写完成《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将这些理论形成三册的理论体系。

这部手稿包括:(1)《资本论》第一册手稿的《第六章。

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441~495页)和一些零星单页手稿(第一册手稿的其余部分没有保留下来);(2)《资本论》第二册(“第I稿”)(共计149页)和一份第二册的写作计划;(3)《资本论》第三册的主要手稿(共计575页)。

第一册《资本的生产过程》的手稿。

在《资本论》第1卷的全部手稿中,我们看到的只是未被收入正式出版的《资本论》第1卷中的《第六章。

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

当初,马克思打算把这一章作为《资本论》第1卷的最后一章。

在这一章中,马克思研究了作为资本产物的商品,指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论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揭示了资本主义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胜利的主客观条件逐步形成的过程。

此外,马克思还阐述了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和实际上的从属问题、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总产品和纯产品问题等等。

第二册《资本的流通过程》的“第I稿”。

在第一章《资本流通》中,通过对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相继的形态变化研究,马克思分析了资本在流通过程中所采取的新的形式规定性,从而说明了资本的循环过程。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科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它源于19世纪中期的德国,并在20世纪异军突起,成为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合作和创作,同时也需要考察其他马克思主义学者对理论的贡献和扩展。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开始,逐步探讨其不同阶段的发展。

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合作(1848年以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的最重要的成果是《共产党宣言》,这部著作于1848年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概述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和革命的原则。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剖析及无产阶级革命的呼吁,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马克思主义的早期发展(1848年-1894年)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之后,马克思主义面临新的挑战和质疑。

社会民主主义的兴起,以及列宁的贡献,使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无产阶级政治运动的指导理论。

在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构和思想框架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3.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发展(1894年-1924年)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革命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地位。

列宁提出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的观念,使马克思主义得以在实践中得到运用。

同时,列宁对于经济学和政治哲学的贡献,如《帝国主义论》和《国家与革命》,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4.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传播(1924年-今)列宁逝世后,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

斯大林的兴起和苏联的崛起使得马克思主义成为一个国际性的政治运动。

然而,马克思主义的全球传播也伴随着对其理论合法性和实践效果的质疑。

尽管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践中出现了多样化的演变和扩展,但其核心原则和方法论仍然是全球范围内的争议和讨论的焦点。

总结: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可以被归类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合作时期、马克思主义的早期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传播。

马克思经典文献

马克思经典文献

马克思经典文献
马克思的经典文献包括以下几部作品:
1.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年合著的政治宣言,该宣言阐述了共产主义的思想和理论,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端。

2. 《资本论》:马克思著作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分为三卷,系统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和发展规律。

这部作品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和剥削机制,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

3.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于1845年著作,该文献批判
了德国意识形态的种种问题,并提出了唯物史观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4. 《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于1875年批判了德国社会民主
党的政治纲领,批评了其与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偏离,并表达了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呼吁。

5.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于1875年著作,对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和评价,并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和实现途径。

以上仅是马克思的部分经典文献,这些作品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和无产阶级革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生平简介

马克思生平简介

马克思生平简介卡尔•马克思(1818—1883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科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

马克思,1818年5月5日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

父亲是一个持自由主义观点的律师,后当司法参事。

马克思在本城受中等教育。

1835年进波恩大学,次年10月转入柏林大学。

他学的是法学,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历史和哲学上。

在大学阶段,他参加了倾向进步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在政治上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坚决反对普鲁士封建专制制度。

1841年4月,马克思以题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的论文,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

这时,他还站在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立场上。

1842年4月,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报》撰稿。

同年10月,他迁居科伦,担任该报主编。

11月间,与恩格斯首次会见。

马克思在《莱茵报》发表一系列文章,痛斥普鲁士贵族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坚决捍卫农民劳苦大众的利益。

1843年1月,普鲁士当局决定从4月份起封闭《莱茵报》。

股东们要求马克思将报纸办得温和一些,马克思断然拒绝,并于3月17日声明退出编辑部。

由于普鲁士政府的迫害,马克思在1843年10月移居法国巴黎。

他住在工人区,广泛接触工人群众,了解他们生活和斗争情况;同法国的民主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工人秘密组织的领袖以及德国流亡者的秘密团体“正义者同盟”的领导人建立密切联系;还时常出席法、德两国工人和手工业者的集会并发表演说。

与此同时,他研究了法国阶级斗争的历史、空想社会主义以及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并和黑格尔左派分子卢格合办了《德法年鉴》杂志。

1844年2月,马克思在《德法年鉴》创刊号上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两篇文章,论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许多重要原理。

文章主张对一切剥削制度进行无情的批判,尤其是“武器的批判”;第一次指出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社会力量,公开声明自己的哲学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必读经典文献梳理第1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必读经典文献梳理第1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必读经典文献梳理(50篇)第1篇《<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 1843底—1844.1(马恩选集1卷)本卷开篇部分选收的三篇文章,列宁认为《德法年鉴》时期的文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1843年-1844年初)标志着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马克思写在1843年 10月中-12月中的《导言》发表于1844年2月的《德法年鉴》中最早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思想。

背景:1.一方面,裂及使他感到“苦恼的问题”。

马对青黑“抽象的空论”深恶痛绝,开始深入思考哲学的现实意义。

他已意识到,在研究国家生活的过程中,不应用当事人的意志解释一切,而应去关。

2.另一方面,费尔巴哈炸开助于主词和宾词的颠倒,把现实的主体——人,变成了理念或精神的宾词,人变成了具有客体性的思维的产物,这是一种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世界的颠倒。

因此,要正确理解现实的人和世界的关系,就不能从思维出发,而应从现实的存在出发;不能从抽象的、没有任何规定性的存在出发,而应从当下的、直接感性的存在出发,也就是从具体的人和具体的自然界出发,从“感性对象性”出发,把理念看成是现实主体的宾词。

上述两方面的背景,促成了马克思写作《导言》。

意义: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书目”中说:马1844年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论犹太人问题》和《《导言》“篇幅虽不长,但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意义重大,是马克思思想转变过程中的又一块里程碑。

”结构:第一部分(1—7段):马认为由费完成的批判是一切其他批判的前提,并要求对宗教第二部分(8—34段):马指出,德国想完成反对以宗教为慰藉的现实世界的斗争,第三部分(35—49段):马从哲学层面创造性提出了“无产阶级”概念,并以其为全人类自由和解放的希望所在。

内容:1.1843年,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两篇重要的文章:《论犹太人问题》和《导治批判的前提,哲学批判是宗教、政治批判的理论提升,阶级批判是宗教、哲学、政治批判的归结。

马克思的生平经历及成长历程

马克思的生平经历及成长历程
1999年,世纪之交,英 国广播公司BBC举行民 意测验,请人们评选出 一千年来最伟大的思想 家。卡尔·马克思位列第 一,爱因斯坦、牛顿和 达尔文分列第二、三、 四名
卡尔·马克思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他是《共产党宣言》的执笔者 他是《资本论》的撰写人 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的精神领袖
坎坷经历 不屈不挠
• 选用抗菌药物时考虑两点: • 一是根据药物的抗菌谱和细菌的药敏结果; • 二是根据药物透过血-脑和血-脑脊液屏障能力。 • 脂溶性好、非离子化以及分子质量较小的药物。
如三代头孢(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呋辛), 美罗培南,拉氧头孢以及某些氟喹诺酮类药物易 透过血-脑屏障。
• 尽量缩短手术时间。
• 严格按照规范使用显微镜。
• 二次手术打开硬脑膜前可用稀释的聚维酮碘冲洗术野。
• 是否为后颅窝手术?
• 手术体位复杂。 • 开颅时间长。 • 手术显微镜辅助。 • 术区蛛网膜易粘连,后颅窝手术一般不缝合硬脑膜。 • 肌肉和头皮间缝合不严,易形成储液囊腔,致脑脊液循环障
碍,为细菌繁殖提供机会。 • 可能打开乳突气房。
颅脑术后并发颅内感染高危因素:
• 统计结果显示颅内感染与性别、年龄、是否急 诊手术、环境温度均无关。
• 与以下因素存在明确的相关性:
1. 是否脑室外引流 2. 留置引流管时间长短
3. 是否二次手术 4. 是否脑脊液漏 5. 是否后颅凹入路 6. 有无手术显微镜应用 7. 是否手术时间>4h 8. 是否清洁手术
故而术后颅内感染几率显著较高。
• 降低感染率手段
• 后颅窝关颅时肌层和头皮要求严格缝合,肌 层紧贴硬膜,引流管保持通畅。
• 当切口脑脊液漏时,应在无菌 目前临床大都赞成术前30min开始应用抗菌药物; 手术时间>4h,术中重复用药一次;术后继续用药 2~3d。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版本情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版本情况

经典著作的版本情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版)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本选集分为四卷。

第一卷是1843—1859年的著作,第二卷是1857—1871年的著作以及《资本论》节选,第三卷是1871—1883年的著作,第四卷是1884—1895年的著作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书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于1956年至1985年出版,共50卷。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1~15、17、19、21、22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65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0、35、37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3~24、26(第一册)、27、29、31、38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8、33、34、26(第二册)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18、25、26(第三册)、30、32、36、39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46(572页上册)、45、47、48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6(656页下册)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0、41、43、44、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5、48、50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以第一版为基础,并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和德文版重新进行编辑和译校。

全集收入了第一版未收的一些著作,删除了第一版误收的、不是出自马克思和恩格斯手笔的材料。

全部著作除个别语种外,均按原文译校。

全集分为四个部分:第1—29卷为著作卷,第30—45卷为资本论及其手稿卷,第46—59卷为书信卷,第60卷以后为笔记卷。

马克思年谱

马克思年谱

马克思年谱1818年5月5日:出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的一个律师家庭。

1830年10月:入特里尔中学学习。

1835年9月24日:毕业于特里尔中学。

10月15日:入波恩大学法律系学习。

1836年夏:回家乡度假时与燕妮秘密订婚。

10月下半月:赴柏林,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

除法律外,对哲学、历史、艺术史等领域都广泛研究,并学习几种外国文字。

1837年4月-8月:认真研究黑格尔哲学,通读了黑格尔的所有著作以及他的门生的许多著作。

参加博士俱乐部,结识青年黑格尔派人物。

1839年年初-1841年3月:深入研究希腊哲学,写博士论文。

1841年3月30日:毕业于柏林大学。

4月6日:将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寄交耶鲁大学哲学系审议。

4月15日:获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7月初:去波恩,计划在大学任教,后放弃执教计划。

约7月间:读费尔巴哈的著作《基督教的本质》。

1842年1月-2月:写《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

4月起:为《莱茵报》撰稿。

10月上半月:移居科隆,受聘为《莱茵报》编辑。

11月下半月:在《莱茵报》编辑部与恩格斯初次见面。

11月底:同柏林“自由人”小组决裂。

1843年3月17日:退出《莱茵报》编辑部。

夏:写《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6月19日:与燕妮结婚。

10月底:迁居巴黎,与卢格合办《德法年鉴》。

秋:为《德法年鉴》写《论犹太人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2月底:《德法年鉴》第一、二期合刊在巴黎出版。

3月26日:与卢格决裂。

4月-8月: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哲学,写下的手稿后来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著称。

5月1日:第一个女儿燕妮出生。

8月:开始为《前进报》写稿。

8月28日左右:与恩格斯会见。

从此开始两人的毕生友谊和合作。

8月底9月初:与恩格斯合写《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

驳布鲁诺及其伙伴》。

1845年2月3日:被法国政府驱逐,迁往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马克思恩格斯年表

马克思恩格斯年表
(7月〉恩格斯研究黑格尔哲学
1839年
马克思研究古希腊哲学,开始为写作博士论文做准备
1840年
马克思写作毕业论文《德漠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蝇鲁自然哲学的区别》
1841年
马克思研究近代哲学,斯宾诺莎,莱布尼茨,休漠,罗生克兰茨《康德哲学史》
恩格斯在柏林研究费尔巴[I合《基督教的本质》,由此转向l唯物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年表
马克思
恩格斯
1818年5月5日
马克思生于特利尔
1820年11月28日
恩格斯生于巴门
1835年
马克思中学毕பைடு நூலகம்,到波恩大学读法律
1836年
马克思转到柏林大学法学系
.
1837年
(4-8月)马克思研究黑格尔哲学.加入"青年黑格尔派"的"博士俱乐部"
(9月)恩格斯中学毕业去不来梅公司见习
1838年
加入青年黑格尔派的博士俱乐部9月恩格斯中学毕业去不来梅公司见习1838年7月恩格斯研究黑格尔哲学1839年马克思研究古希腊哲学开始为写作博士论文做准备1840年马克思写作毕业论文德漠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蝇鲁自然哲学的区别1841年马克思研究近代哲学斯宾诺莎莱布尼茨休漠罗生克兰茨康德哲学史恩格斯在柏林研究费尔巴i合基督教的本质由此转向l唯物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早期年鉴及相关文献著作
一、1835年
9月24日:马克思毕业于特里尔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10月15日:进入波恩大学法律系学习。

二、1836年
10月22日: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
三、1837年
4月-8月:马克思钻研黑格尔哲学,并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
四、1839年
年初-3月:研究古希腊哲学,撰写博士论文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
五、1841年
3月30日:马克思毕业于柏林大学
六、1842年
2月初-2月10日:马克思撰写《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
4月:马克思成为《莱茵报》的撰稿人,为其撰写了第一篇文章
《关于出版自由和颁布等级会议记录的辩论》
10月:马克思撰写《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
10月15日:马克思担任《莱茵报》编辑
12月底-1843年1月:马克思撰写《摩泽尔记者的辩护》
七、1943年
3月17日:《莱茵报》查封,马克思退出编辑部
3月中-9月底:马克思撰写《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7月-8月:马克思在克罗伊茨纳赫研究国家学说和宪政史,研究欧洲各国和美国的历史,特别是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并作摘录和笔记。

八、1844年
1843年10月-1845年2月:马克思创办《德法年鉴》杂志;
撰写《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5月-8月:马克思撰写《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8月底-9月初:马恩合著《神圣家族》
九、1845年
春:马克思撰写《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秋-1846年5月:马恩撰写《德意志意识形态》
《形态》标志着马克思法哲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