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课时练:1认识平均分(一)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平均分(一):平均分的含义与每几个一份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平均分(一):平均分的含义与每几个一份
返回
思考题:
一根木头长10米,每2米锯成一段,可 以锯成几段?
返回
把下面的球平均分到两个盘子里。
一个一个的分
10个球,分成了两份,每份5个。
返回
例题2
有8个桃,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 小朋友。
1个 2个 3个 4个
4
试一试
12根 ,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每2根一份,分成了6份。
试一试
12根 ,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每份3根,分成了4份。
试一试
12根 ,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每份4根,分成了3份。
小结:每份分的越少,份数就越多;每份分的越多,份 数就越少。
想想做做 2.先圈一圈,再填空。
5 3 3
想想做做
3、
5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今天我们学会了平均分,知道怎样分东西才 最公平,还学会了用每几个一份的方法来分 东西,这些都是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猜 测验证所得出的结论,希望同学们也能将这 种勇于探索的精神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中,学 习更多的知识。
四 表内除法(一)
第 1 课 时 平均分(一)
例题1

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
先用小棒分一分, 再和同学交流。
分法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每份数量
每份数量是否相同 每份分得的数量不相同
每份分得的数量相同
返回
三堆都是2个,也是平均分。
想想做做
1、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
5个

4个
每份都是3个
草莓的分法是平均分。

二年级上数学(课课练)第四单元第1课时-平均分(1)-苏教版

二年级上数学(课课练)第四单元第1课时-平均分(1)-苏教版

苏教版二年级上数学(课课练)第四单元平均分(1)一、下面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1.()2.()3.()4.()[解析]:这道题目对于学生来讲应该是最基础的题目,根据每份分得是否同样多来判断是不是平均分。

[答案]:1.√;2.×;3.×;4.√。

三、分糖果。

(1)把()块糖果,每()个分一份,可以分成()份。

(2)把()块糖果,每()个分一份,可以分成()份。

(3)把()块糖果,每()个分一份,可以分成()份。

[解析]:这道题平均分物体的总数是不变的,但是随着平均分份数的变化,每份数也在发生着变化。

做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学具代替水果分一分,提醒学生不要只关注分的结果,更要关注分的过程与方法。

操作后让学生练习用语言描述平均分,学习平均分的数学表达方式。

最后观察每一组平均分的结果,初步体会份数与每份数的变化规律,初步感知份数与每份数是相互关联的两个量。

[答案]:(1)16,2,8;(2)16,4,4;(3)16,8,2 。

四、辨一辨。

(哪种分法对?对的在括号里画“√”)把8根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解析]:完成此题时要让学生先判断哪种分物品方法是平均分,为什么?然后再在第一和第二两个答案中辨出正确答案。

[答案]:第二种画√。

[解析]:这道题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要先确定摆成独立的图形需要几根小棒,即发现每份数之后才能得出份数(可以摆几个)。

如,摆成一个六边形需要几根小棒?也就是每几根小棒分成一份?再让学生把得出的信息做完整的叙述:把12根小棒,每6根分一份,可以分成几份?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答案]:4;3;2。

《认识平均分(1)(第1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平均分(1)(第1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平均分(1)(第1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平均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均分”的概念及意义。

2. “平均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卡片、图片等。

2. 学具:剪刀、彩纸、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PPT展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平均分”现象。

(2)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所了解的“平均分”。

2. 新课导入(1)讲解“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2)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不同数量的学具,要求学生将学具“平均分”。

(2)学生展示“平均分”的结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4. 应用拓展(1)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问题。

(2)学生讨论、交流,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答案。

(2)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平均分”的概念及意义。

2. “平均分”的方法。

3. “平均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解“平均分”的概念和意义。

2. 让学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指导,确保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3. 在应用拓展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引起学生注意的重要阶段。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第一课时 平均分【新版】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第一课时 平均分【新版】

第一课时平均分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36页、37页,认识平均分。

教学提示学生在本单元开始第一次接触除法运算,为了让学生形成平均分的概念,为后面学习表内除法打下基础,教师要结合教材中设定的“小松鼠分松果”的问题,让学生先说一说有哪些分的方法,再提出要使两只小松鼠分得同样多怎么办,充分的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组织不同形式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得到分析能力的锻炼。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动手操作把10个送过从“任意分成2份”到“平均分成2份”的过程。

2. 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把一些具体物品平均分成若干份,并写出每份的结果,了解“每份同样多”是“平均分”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表象,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仪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平均分的概念,具体操作平均分。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花片学具准备:花片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创设情境师:(板书课题:平均分)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将认识平均分,在学习之前,老师先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好不好?生:好!师:有一天,小松鼠“跳跳”来到了森林深处,看到两个巨人正吵作一团,在他们面前摆着6棵木头,他们正争吵着怎样把这些木头运回家,但是谁也不想多扛,蓝巨人说:“你分的不行,还是我来分配!”绿巨人丝毫不肯相让,它说:“你分的才不合理,还是按我说的办!”小朋友们,大家猜一猜,这两个巨人可能是怎么分的呢?生1:蓝巨人可能会把这6棵木头分成2和4,自己扛2棵,让绿巨人扛4棵……生2:绿巨人可能会把这6棵木头分成1和5,自己扛1棵,让蓝巨人扛5棵…………师:小朋友的猜测都很有道理,两个巨人吵来吵去,也吵不出一个结果,“跳跳”走上前去,说:“你们别吵了,我有一个公平公正的办法,我来帮你们分吧!”当它说完分配的方案后,两个巨人都很满意,高高兴兴的扛着木头回家了,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跳跳”是怎么分的吗?生:跳跳把6棵木头分成3和3,每个巨人扛3棵,两个巨人扛的木头同样多了,他们就不吵了。

认识平均分练习(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认识平均分练习(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认识平均分练习年级:二年级上册科目:数学版本:青岛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创造平均分的情况。

2. 培养学生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平均分的概念和特点2. 平均分的计算方法3. 平均分的应用教学重点:1. 平均分的概念和特点2. 平均分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1. 平均分的概念的理解2. 平均分的计算方法的掌握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练习题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分配问题,如:将一些物品分给几个人,每个人分到的数量是否相同。

2. 提问:如果每个人分到的数量相同,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分配呢?二、新课讲解1. 讲解平均分的概念:将一些物品平均分给几个人,每个人分到的数量相同。

2. 讲解平均分的特点:公平、合理。

3. 讲解平均分的计算方法:将总数除以人数,得到每份的数量。

三、例题讲解1. 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2. 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强调平均分的应用。

四、课堂练习1. 发给学生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小组合作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组长。

2. 给每组发放一些物品,让组长负责将物品平均分给组员。

3. 组长需要记录每个人分到的数量,并计算平均分。

4. 每组完成后,进行分享和交流,总结平均分的经验和技巧。

六、总结和布置作业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均分的概念、特点和计算方法。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平均分的练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例题、练习和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概念、特点和计算方法。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够积极参与,互相帮助,提高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平均分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巩固。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时练:2 认识平均分(二)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时练:2 认识平均分(二)

2 认识平均分(二)
项目内 容
1.
10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分( )个。

2.
一共有8个西红柿,平均分成4份,每份( )个。

3.按照每4个一份平均分。

16-4-4-4-4=0,分了( )次。

4.
每5个圈一圈,也就是按照每份5个分一分,一共圈了( )次,也就是平均分成了( )份。

5.把一些物体分成几份,求( );或是按照每几个分一份,求( ),两种分法都是
平均分。

6.对于同一堆物体,两种分法的物体总数不变,分完后每份分得的( )相同,分成的(
)也相同。

7.分一分,填一填。

12个梨,每个盘子放3个,可以放( )盘。

12个梨,放到4个盘子中,每个盘子放( )个。

8.
10个三角形,每2个一份,能分成( )份; 平均分成5份,每份( )个。

温馨
学具准备:纸片、小棒。

提示
1.2
2.2
3.4
4.3 3
5.每份几个 分成几份
6.个数 份数
7.4 3
8.5 2。

二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1.1平均分 浙教版(含解析)

二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1.1平均分 浙教版(含解析)

二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1.1平均分浙教版(含解析)二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1.1平均分一、单选题1.5152÷5= ()A. 103……2B. 1030……2C. 130……2D. 10302.,把除数看作()来试商,商是()A. 30,8 B. 80,6 C. 60,4 D. 20,4 (8)3.试商时,如果余数比除数大,应该把商()A. 调大B. 调小C. 不变4.下面错误的算式是()A. 0+15B. 15﹣0C. 15÷05.先把估商写在上面的括号里,再算出准确的商. ()A. 准确的商:1383……2B. 准确的商:912C. 准确的商:728D. 准确的商:921二、判断题6.有18个,有3个,的个数是的6倍。

7.用竖式计算除法时,没有余数时,要用0占位。

8.450÷5÷5=450÷109.火眼金睛辨对错.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增加相同的倍数,商不变.三、填空题10.20米长的一段路旁,每隔5米栽一棵杨树,头尾都栽,一共能栽________棵?11.计算.640÷80=________12.2024被46除,商是________?13.看图回答________次(得数保留整数)四、解答题14.奥林匹克火炬在某地4天传递了856千米,平均每天传递多少千米?15.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计算________________五、综合题16.用竖式计算。

(带△的要验算)(1)768÷8(2)853÷4(3)△674÷6六、应用题17.有93个玉米棒,平均装在3个篮子里,每个篮子装多少个?18.花店购进240朵花,准备摆2行,每行放6个花瓶。

平均每个花瓶插多少朵花?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解答】5152÷5=1030 (2)故答案为:B【分析】除数是一位数,从最高位除起,用一位数依次除被除数的每一位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商0,每次除后余数要比除数小;由此计算即可.2.【答案】D【解析】【解答】19近似与20,把除数看作20来试商,商是:故答案为:D【分析】试商时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根据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用两位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就试除前三位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次除后余数要比除数小.3.【答案】A【解析】【解答】解:试商时,如果余数比除数大,应该把商调大;故选:A.【分析】试商时,如果余数比除数大,说明商得太小了,应该把商调大.4.【答案】C【解析】【解答】15÷0,因为0乘任何数都得0,找不到0乘几可以等于15,就是15÷0找不到商,所以这个算式错误。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四表内除法(一):1.平均分(一):平均分的含义与每几个一份》公开课教学设计_1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四表内除法(一):1.平均分(一):平均分的含义与每几个一份》公开课教学设计_1

平均分【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书第42——43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分物体的活动过程,通过分类、比较,认识“平均分”,学会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并能说明“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2、使学生通过操作,经历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等活动过程,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概括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形成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平均分的含义及“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

难点:理解“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分法和结果。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桃子图和多媒体课件,师生分别准备圆片和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认识“平均分”。

1、初步认识。

(出示课件)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桃子)你们喜欢吃桃子吗?(喜欢)请你们数一数有几个桃?(6个)现在我们要利用这些桃完成接下来的学习任务,首先请大家把题读一遍。

师:现在老师想把这6个桃子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请大家想一想。

交流:你是怎样分的?生1:两堆都是3个。

生2:一堆2个,一堆4个。

生3:一堆1个,一堆5个。

师:小朋友想得太好了。

那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三种分法,哪种分法最公平?生1:第一种,他们都是把6个桃子分成两堆。

生2:后两种分法一堆分得多一堆分得少,第一种分法两堆都是一样多。

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

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作平均分”(板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均分”。

(板书课题)师:那刚才第二种和第三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不是)为什么?(因为它每份分得不是同样多)追问:怎样的分法叫作平均分?2、加深认识。

师:这6个桃子还可以怎样平均分呢?你想平均分成几份就分成几份。

(学生动手分)交流:你是怎样平均分的?生1:我把6个桃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

生2:我把6个桃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1个。

冀教版2020年二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第1课时认识除法(平均分)

冀教版2020年二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第1课时认识除法(平均分)

第五单元表内除法(一)第1课时认识除法(平均分)【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动手操作把10颗松果从“任意分成2份”到“平均分成2份的”过程。

2、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把一些具体物品平均分成若干份,并写出每份的结果。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了解“每份同样多”是“平均分”的实质。

【教学重点】动手操作把10颗松果从“任意分成2份”到“平均分成2份的。

”【教学难点】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通过情境谈话引出本课课题。

1、出示课件。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新朋友,你们看这是谁?(松鼠)秋天到了。

松鼠妈妈去森林里采了10颗松果让他们去分。

如果你是松鼠兄弟你打算怎样去分?谁来说一说?教师指名答,板书分法。

2、讨论。

师:请大家观察这些分法,你认为哪种分法最好最公平。

学生说出自己的意见,最后形成共识:每只松鼠分5颗松果最公平。

因为分得一样多。

3、动手操作。

出示课件。

师:要想两只松鼠分的同样多,应该怎样去分呢?请大家拿出10个小圆片代表10颗松果,分一分吧。

(学生动手操作)师:谁到黑板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你是怎么分的?〔学生在黑板上演示)4、出示课件,边演示边说。

师:帮小松鼠分松果,我们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先两个两个的分再一个一个,还可以一人五个。

不管用哪种方法去分,每只松鼠最后都得到了同样多的松果。

那么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平均分。

5、出示课件。

师:谁试着把刚才把刚才平均分的过程说一说。

有(10)个松果,平均分给(2)只松鼠,每只松鼠分得(5)颗松果。

二、练习1、出示课件。

师:有12块糖,每人分()块。

你们看这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2、分糖。

师:到底怎样才能做到平均呢?请大家拿出12个花片代表12块糖。

来分一分吧。

找学生在黑板上边说边演示。

3、摆圆片。

按要求动手圆片,再填空。

4、看图说一说是怎么分的。

5、按要求填空。

若有难度可摆圆片。

总结:份数越多,每份分得越少;分的份数越少,每份分得越多。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平均分(一):平均分的含义与每几个一份-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平均分(一):平均分的含义与每几个一份-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2、展示例题“把六个桃子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课件出示分的果要求),先用小圆片分一分,再和同学交流。
让学生掌出学具6个小圆片替桃子动手分一分,分完以后小组内交流分的方法。
指同学上黑板展示分的结果,用圆圈代替桃子。
通过动手操作,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表象,为“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认识积累经验。
3、我们再看看展示结果有几种我们尝试的分法和他们的分法一样吗师生一起总结把六个桃子分成两堆一共有三种分法。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虽处于初级阶段,但基本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需要学生动手实际操作增强学生的感知和创设比较趣味性的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保持集中,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2、随堂练习,强化做题方法,巩固平均分的概念。
根据做题练习,加强对平均分的理解,能够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
三、练习深化“平均分”的理解பைடு நூலகம்
总结课后练习分为三个部分:
1、辨析练习,不同数量的萝卜,相同数量的草莓,快速辨别哪种分法是平均分。
充分认识不是所有的分配都是平均分,让同学们从不同的感官上去体会感受。
2、基础练习。如何将物品进行平均分。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复习乘法口诀,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七背乘法口诀,回顾之前所学知识,并激发学生认真学习本节课的热情。
学生齐背,语速一致,语调整齐。
指两名学生单独背诵乘法口诀,其他同学认真听,纠错,评价。
对低年级来说,教学知如识由于抽象而显得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心灵共呜,在情绪的驱动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节课以学过的只是导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1课《认识平均分(一)》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1课《认识平均分(一)》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1课《认识平均分(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平均分(一)》是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平均分物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平均分的基本方法,体会除法的意义,为后续学习除法的其他含义和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加减法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可能对平均分这个概念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平均分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平均分物体。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基本方法,理解除法的意义。

2.难点: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平均分。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实物、除法算式卡片等。

2.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些小物件,如水果、玩具等,用于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均分场景,如分水果、分食物等,引导学生关注平均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平均分物体。

同时,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平均分问题,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纠正操作错误。

4.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平均分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认识平均分(1)(第1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平均分(1)(第1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平均分(1)(第1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教案:《认识平均分(1)(第1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具体是第116页至117页的“认识平均分”章节。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平均分的概念,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求平均分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平均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够正确地求平均分。

教学重点:掌握求平均分的方法,能够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讲述一个分蛋糕的故事,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面临如何公平地分蛋糕的问题。

通过这个故事,引出平均分的概念。

2. 例题讲解:接着,我会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具体的例题,如把10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平均分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平均分。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让学生进行一些随堂练习,如把12个橙子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橙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平均分方法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然后,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把15个糖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糖果?并让学生分享讨论的结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平均分:总数÷ 人数 = 每人分到的数量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把20个饼干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饼干?2. 把18个水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水果?答案:1. 每个小朋友能分到5个饼干。

2. 每个小朋友能分到3个水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并掌握了求平均分的方法。

(2023秋)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平均分》PPT课件

(2023秋)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平均分》PPT课件
5颗 5颗
探究新知
每只先分2颗,然后每只再 分2颗,最后每只分一颗。
5颗 5颗
探究新知
5颗
5颗 每只小松鼠分5颗松果,正好分完。
每份分得“同样多”, 就是平均分。
练一练
1.把8把椅子摆成2行,每行同样多,每行摆( 4 )把。
练一练
2.先动手摆一摆,再填( )。
(1)把6个
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2 )个。
你能将这些糖分成3份吗? 请你来分一分。
情境导入
1
1
2
1
2
2
4
3
2
这么每多份种都分是法2块,糖哪,种同最样公多平。?
探究新知
分一分。 (1) 两只小松鼠分10颗松果,每只小松鼠可能
分得几颗松果?
你能将这些松果分成2份吗? 请你来分一分。
探究新知
1
9
探究新知
9 1
探究新知
8 2
探究新知
8 2
4. 把2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4份、5份或10份, 每份各是多少根?
动手分一分,再和同学交流 一下你的分法和结果。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平均分: 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 叫平均分。
义务教育冀教版二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表 内 除 法 ( 一 )
5.1 平均分
情境导入
小朋友越少,每人平均分到的苹果越多。
课堂练习 1. 有12块糖,每人分( 4 )块。
我们3个人平均分。
用花片摆一摆。
2. 把8把椅子摆成两行,每行同样多,每行摆
( 4 )把。
3. 先动手摆一摆,再填( )。 (1)把6个 平均分成3份,每份( 2 )个。 (2)把15个 平均分成5份,每份( 3 )个。

课时1+认识平均分(一)(课件)-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课时1+认识平均分(一)(课件)-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每堆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2 有8个桃,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先在图中分一分,再和同学交流。
每2个桃 圈一份。
一共圈出4份,可 以分给4个小朋友。
8个 ,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 4 )人。
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每3根、4根一份呢?先分一分,再说一说。
每2根一份,分成了( 6 )份; 每3根一份,分成了( 4 )份; 每4根一份,分成了( 3 )份;
1. 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
2. 先圈一圈,再填空。
(1) 10块 ,每2块一份,分成了( )5份。
(2) 9块 ,每3块一份,分成了( )3份。
(3) 15块 ,每5块一份,分成了( )3份。
3. 15个 ,每人分3个,可以分给( 5 )人。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上册
认识平均分(一)
猴哥带了6个桃,我和沙师弟两个人一起分桃 我和二师兄都饿了,该怎么分桃才公平呢?
想要桃子,必须会分桃,你们能帮他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分吗?
1把
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
先用圆片分一分,再和同学交流。
一堆1个, 一堆5 个。
一堆2个, 一堆4个。
每堆都是 3 个。
哪种方法最公平?

苏教版南京二年级数学上册4.1《认识平均分(第1课时)》教案

苏教版南京二年级数学上册4.1《认识平均分(第1课时)》教案

苏教版南京二年级数学上册4.1《认识平均分(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平均分》是苏教版南京二年级数学上册4.1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来求平均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平均分的重要性,从而引出除法的含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除法的含义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来求平均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来求平均分。

2.难点:理解除法的含义,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体会平均分和除法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粉笔、练习本。

2.学具:每人一份练习题、小棒、圆片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分蛋糕,引入平均分的概念。

提问:“如果要平均分一块蛋糕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多少?”引导学生思考。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PPT,呈现几个平均分的例子,如分糖果、分蔬菜等。

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例子中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学生回答:“都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

”教师总结:“这就是平均分。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如用小棒、圆片等学具,自己尝试平均分。

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每组选择一个例子进行平均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组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上台展示,并解释自己是怎样平均分的。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他们做得怎么样?”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4.1《认识平均分(第1课时)》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4.1《认识平均分(第1课时)》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4.1《认识平均分(第1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平均分》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4.1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来求平均分,从而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运算方法,但是对于平均分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并会用除法来求平均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来求平均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来求平均分。

2.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会用除法来求平均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和评价激励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教具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分蛋糕的例子,引出平均分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平均分的意义,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平均分。

3.例题讲解:讲解如何用除法来求平均分,让学生通过计算来体会除法的意义。

4.练习巩固: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来巩固对平均分的理解和计算方法。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平均分和除法的关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将平均分、除法等关键词连接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练习题的正确率等方面进行。

同时,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观察,了解学生对平均分和除法的理解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