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读书笔记-5教学教材
管理学读书笔记(一)
管理学读书笔记(一)管理学读书笔记第一章:管理学概述•管理学的定义•管理学的起源•管理学的发展历程管理的定义管理是个普遍的人类活动,管理者就是指在固定的组织中,依靠权力、职责以及特定的知识和技能,影响和控制其他人的行为,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第二章:管理者与管理职能•管理者角色理论•管理职能•管理者的能力和素质管理者角色理论管理者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顶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顶层管理者主要担任战略管理的工作,中层管理者主要负责协调和监督具体的实施,基层管理者则主要负责具体的操作管理。
Clark和Stewart提出了管理者角色理论,将管理者的角色分为3类:互动角色、信息处理角色和决策角色。
管理职能管理职能是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分别担负的4项基本工作: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管理者的能力和素质管理者需要具备各种各样的能力和素质,如人际交往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等。
其中,近代管理理论重视的素质有:领导力、沟通力、逆境应对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第三章:组织结构与设计•组织结构的定义•组织设计的目标和原则•组织结构类型组织结构的定义组织结构是指组织中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于组织目标的贡献。
组织设计的目标和原则组织设计的目标是创造适应企业特点的组织形式,满足企业的管理需求。
组织设计的原则包括:简洁性原则、横向关系优先原则、扁平化原则等。
组织结构类型组织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大型企业的部门式组织结构、泛在组织结构、稳定型组织结构、柿饼型组织结构、团队式组织结构等。
第四章:决策与决策制定•决策的定义•决策制定的步骤•决策方法决策的定义决策是指在多种选择之间作出选择以达成某一目标的过程。
决策制定的步骤决策制定的步骤包括:问题定义、信息收集、方案设计、方案比较、方案选择、方案实施和评估。
决策方法决策方法包括:理性决策、归纳法、演绎法、启发式决策、知觉决策等。
总结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管理学的概述、管理者与管理职能、组织结构与设计、决策与决策制定等方面的知识。
《管理学》学习笔记五
管理学—学习笔记五主 内题: 《管理学》学习笔记 容:整学期《管理学》学习笔记五 ——组织职能学习目标 定义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 明确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比较和对照各种不同类型的部门化 识别影响组织设计的各种权变因素 明确目前组织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 组织结构与组织设计 1 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描述组织的框架体系,即基本架构,是对完成组织目标的人员、 工作、技术和信息所作的制度性安排。
组织结构可以用复杂性、规范性和集权性 三个基本特性来描述。
1.1 复杂性 这是指组织的分化程度。
一个组织分工越细、 组织层级越多、 管理幅度越大, 组织的复杂性就越高;组织的部门越多、分布越散、人员与事物之间的协调也就 越困难。
1.2 规范性 这是指组织依靠制定的工作程序、规章制度、规则引导员工行为的程度。
1.3 集权性 集权性是指组织在决策时正式权力在管理层级中的分布与集中的程度。
决策 高度集中在组织的上层,问题由下而上传递给高级经理人员,由他们选择合适的 行动方案,这时组织的集权化程度就较高;反之,一些组织授予下层人员更多决 策权力时,组织的集权化程度就较低,这种授权方式称为分权。
管理人员在设立或变革一个组织的结构时,他们就是在进行组织设计的工 作。
2 组织设计的概念 管理人员一旦确定了组织的基本目标,并制定了明确的实施计划和步骤之 后,就必须通过组织设计为决策和计划的有效实施创造条件。
概括国内外学者的观点, 组织设计就是指对一个组织的结构进行规划、 构造、 创新或再构造,以便从组织结构上确保组织目标的有效实现。
管理者建立和改进 一个组织结构时,就是将上述三大特性相互结合与配合,以便创造出各式各样的 组织设计。
个体劳动者和作坊式手工业组织不存在组织设计问题。
现代化的大型组织必管理学—学习笔记五须通过组织设计,对组织的活动进行细分,通过进一步区分管理工作的类型和相 互关系,确定有效的组合方法 二、 组织设计的原则 一般管理的理论家所提出的组织设计的经典概念, 为管理者从事组织设计提 供了一套可遵循的原则。
学校管理学读书笔记[修改版]
第一篇:学校管理学读书笔记《学校管理学》读书笔记根据校长培训班的学习要求,我利用教育教学工作之余,认真阅读了萧宗六教授编写的《学校管理学》这本书。
通过研读与思考,我更多地了解当前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管理理念、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进一步加深了对学校管理理解,为推行有效的学校管理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萧教授的《学校管理学》的结构内容。
全书由五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学校管理学基本理论,包括学校领导体制、学校管理过程、学校管理原则和学校管理方法;第二部分阐述了学校管理理念,包括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依法治校;第三部分阐述了学校人员管理,包括校长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第四部分阐述了学校工作管理,包括德育管理,智育管理、体育卫生管理、美育管理、劳动技术教育管理、社会实践活动管理、教务管理、教育科研管理、总务管理、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与协调;第六部分阐述了学校评价。
本书继承了学校管理学研究切实、致用的一贯宗旨和传统,同时针对新时期学校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提出了三个学校管理理念: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依法治校。
为学校管理者指明前进的方向。
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
这话虽然过分夸大校长的作用,但至少说明了校长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特别是实行校长负责制以后,校长的办学自主权扩大了,对学校影响更大。
”因此,学校要发展,就必须拥有高素质的校长。
1、校长要有实事求是和开拓创新精神。
“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
”首先校长要有实事求是精神。
对待学校的人和事,是则是,非则非。
不弄虚作假,报喜不报忧,只讲空话,不干实事,只图虚名,不讲实效,校长的威信无法树立,难以调动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校长应该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坚持真理,改正错误,脚踏实地的引领师生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这样学校才能发展。
其次校长要有创新精神。
意识超前,运筹帷幄,敢于打破常规,把先进的办学理念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投身学校改革,不断追求卓越。
管理学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篇)
管理学读书笔记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管理学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管理学读书笔记1管理学是一门基础课程,是任何单位、部门和个人从事管理活动都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马克思说过,凡是许多人在一起协同劳动的地方,都必需有管理,并且组织规模越大,人员越多,管理越复杂。
一个没有科学管理的地方,必须是战斗打败仗,工作无效率,经济无效益。
我读的这本《管理学基捶是几年前自己参加行政管理独立本科自学考试时购买的一本教材。
这本教材思辨性不强,理论阐述不深奥,但书的内容梳理得比较好,主要从管理的一般流程来设计构建书籍总体框架的,介绍得都是管理当中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常识,通俗易懂,是一本较好适合一般从事管理工作人员阅读。
《管理学基捶是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10版,主编韩岫岚和王绪君。
本书共编五章,第一章为总论,其余几章分为计划与决策、组织与人事、领导与激励、控制与协调。
在总论中介绍了什么叫管理、管理的特性、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等内容,以及管理理论。
1、管理,是指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协调活动。
2、管理的性质。
管理活动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二重性。
3、管理职能和作用。
职能包括计划、决策、组织、人事、组织、激励、控制和协调等八个方面。
作用有两点:一是维持组织的存在;二是提高组织的效率。
4、管理学研究方法。
观察、总结的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历史研究的方法;案例分析法;试验研究的方法等。
5、管理理论。
外国管理理论包括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理论的新发展等。
古典管理理论代表人物为“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经营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伟伯”。
泰罗提出管理原理:制订科学作业方法;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实行职能工长制;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高层管理者适当放权给下级管理者)。
《管理学》第五章课堂笔记
奥鹏08秋冬学期《管理学》第五章课堂笔记一、决策的定义与特点㈠决策的定义决策是按组织目标的要求,在组织内外条件的约束下,对多个可行的行为方案进行比较选择并执行选择结果的管理活动。
㈡决策的意义与作用1、决策是管理的核心。
2、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
3、决策正确与否关系着组织的兴衰存亡。
4、决策能力是衡量管理者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㈢决策的类型1、按决策的作用和重要程度:⑴战略决策⑵管理决策⑶业务决策3、按照决策的性质:⑴确定型决策⑵风险型决策⑶不确定型决策㈣决策的特点1、目标性:目标是未来完成任务的标志;2、可行性:要注意实施条件的限制;3、选择性: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既有可能性,也有必要性;4、满意性:选择方案的原则:满意原则,非最优原则;5、过程性:组织决策不是一项决策,而是一系列决策的综合;这一系列决策本身就是过程。
6、动态性: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二、决策过程1、发现问题2、确定目标3、比较和选择方案4、执行方案三、决策的影响因素1、环境外部环境对组织决策的影响表现在:(1)环境的特点影响着组织决策的频率和内容;环境的特点影响着组织的活动选择;(2)环境中的其他行动者及其决策也会对组织决策产生影响。
对环境的习惯反应模式影响着组织的活动选择2、组织文化从决策方面来说,组织文化会对决策的制定和执行都产生重大影响:(1)组织文化制约着包括决策制定者在内的所有组织成员的思想和行为;(2)组织文化通过影响人们对改变的态度而对决策起影响和限制作用;组织文化是构成组织内部环境的注意因素。
3、过去决策过去的决策对目前决策的制约程度,主要受它们与现任决策者的关系的影响4、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愿意承担风险的决策者,在被迫对环境作出反应以前就采取进攻性的行动,并会经常进行新的探索。
不愿意承担风险的决策者,通常只会对环境做出被动的反应,事后应变,他们对变革、变动表现出谨小慎微。
5、决策的时间紧迫性美国学者威廉金和大卫克里兰把决策划分为时间敏感型和知识敏感型时间敏感型是指那些必须迅速而尽量准确做出的决策(战争中经常出现),知识敏感型讲究决策的效果取决于决策质量。
《管理学》读书笔记
《管理学》读书笔记《管理学》读书笔记1在现代社会中,行政管理学,或称公共行政,既是一个新兴的社会管理领域,也是一门发展速度非常快的学科。
为什么?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现代人类社会需要民主、高效的行政管理。
一般说来,人类社会可以分成私人与公共两大领域。
就公共领域而言,多元价值的集合使得其行政管理行为更为复杂。
行政管理学,或称公共行政正是探索这一领域客观规律的实践性学科。
其目的就是保障社会公共领域的公平、秩序、效率和发展。
不论是教师、学生或各级行政管理人员,在步入行政管理领域时首先应该明确地认识这一基本概念的含义。
从历史发展来看,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
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发表《行政学研究》一文,由此揭开了西方国家行政管理研究的序幕。
根据伍德罗?威尔逊观点,在现代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政治的职能是如何保障在多元价值条件下公平地制定公共政策,而如何有效地执行公共政策和保障政策目标的实现则是行政的职能。
因此,政治学应该以公共政策为研究中心,分析各种法律、政令的产生、发展和变化。
但是,社会政治关系包含着复杂的价值认识,无法进行科学性的研究,而作为研究政策执行的公共行政学则可以不受价值判断的影响,根据科学的方法客观地决定如何高效率地执行公共政策。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公共行政不断地得到新学者们的释义更新和补充,公共行政领域中所包含行政决策因素的这一特征越来越明显,这也就使得伍德罗?威尔逊所阐释的公共行政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产生一些变化。
西方行政管理理论构成西方行政思想史建构的基本要素,对西方历史中形成的各种行政管理理论进行梳理,搞清楚这些行政管理理论的形成、它们和行政管理实践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它们各自的特点、作用和地位,是西方行政管理思想史研究的一个基矗每一种特定的行政管理理论的形成与产生,都有着它自身的时代原因和思想源流。
是时代的发展、环境的改变和挑战的变化,使行政管理的实践对行政管理理论提出新的要求,而正是这种新的要求推动和促使着人们在实践中对社会中既成的行政管理模式和管理理论进行再认识、再思考,从而导致行政管理的思想与理论的内涵以及行政管理模式产生相应的变化。
管理学第五章读后感
管理学第五章读后感读完管理学第五章,就像是在管理的大森林里发现了一片新的神秘区域,那感觉特别奇妙。
这一章啊,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关于决策的那些事儿。
我以前就觉得决策嘛,不就是领导一拍脑袋说“就这么干”的事儿。
但是读完这章才知道,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去了。
决策就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棋局,每一步都得考虑到各种因素。
比如说,在决策过程中,信息那可就是关键的“棋子”。
要是信息不全或者不准确,那就好比下棋的时候蒙着眼睛走,准得摔个大跟头。
企业做决策的时候,如果不了解市场的需求、竞争对手的情况,就盲目地推出产品或者服务,那结果可能就惨不忍睹了。
我就想起我朋友他们公司,想做一款新的手机APP,但是他们都没好好做市场调研,不知道用户真正想要的功能是什么。
结果花了好多钱开发出来,根本没几个人下载,就像精心做了一个漂亮的蛋糕,但是没人想吃。
而且,决策的方法也多种多样,这章里介绍的那些方法,就像是给决策这个大工程提供了不同的工具。
有那种理性分析的方法,就像是用精密的仪器测量一样,从各个方面去权衡利弊。
还有那种根据经验来决策的方法,就像是老厨师做菜,凭借多年的手感和经验就能做出美味佳肴。
不过这两种方法都有优缺点,光靠理性分析可能会缺乏灵活性,光靠经验又可能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这就好比一个人只知道按公式解题,遇到新题型就懵了;另一个人只靠老办法做事,新情况一来就抓瞎。
另外,决策中的风险也很有趣。
就像是走在钢丝上,一不小心就可能掉下去。
但是呢,风险又像是一个隐藏着宝藏的洞穴,有时候冒险一下说不定能挖到巨大的宝藏。
企业要是想要发展壮大,肯定不能一直躲在安全区里。
但是怎么平衡风险和收益呢?这就需要管理者有一双慧眼了。
那些成功的企业家,就像是勇敢又聪明的探险家,他们能在风险的迷雾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带领企业走向胜利。
这章还让我认识到决策不是一个人的事儿。
一个团队做决策的时候,就像一群人一起抬一个大轿子,要是大家方向不一致,那轿子肯定抬不稳。
《管理学》读书笔记沟通
有效的反馈应该是具体、客观的,并针对对方提供的信息或行为。同时,要避免过于负面或过于笼统的反馈,以 免影响对方的积极性或造成不必要的冲突。
非言语沟通
总结词
非言语沟通是指通过身体言、面部表情、声音和语调等非言语方式传达信息或情感。
详细描述
非言语沟通在沟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眼神接触可以表达关注和信任,微笑可以传达友好 和善意,姿势可以反映态度和情绪。因此,要注意自己的非言语信号,并理解对方通过非言语方式传 达的信息。
02
沟通能够促进团队建设,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协作精神
。
03
沟通有助于解决组织内部的矛盾和冲突,维护组织的
稳定和和谐。
02
管理学中的沟通技巧
有效倾听
总结词
有效倾听是沟通中的关键技巧,它涉 及到理解、关注和记忆对方传达的信 息。
详细描述
有效倾听需要全神贯注地关注对方, 理解其观点和情感,避免打断对方或 过早做出反应。同时,要记住重要信 息,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回忆和应用。
组织内外部沟通的挑战及应对
组织内外部沟通可能面临信息泄露、媒体误导等问题,需要建立严格的信息保密制度和舆情应对机制, 以确保组织的利益和形象不受损害。
05
总结与展望
管理学中沟通的重要性和作用
01
沟通是组织内部协 调和协作的关键
良好的沟通能够确保信息传递的 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组织内部 的协同效率。
领导与下属的沟通
领导与下属沟通的作用
领导与下属之间的良好沟通有助于建立互信 、明确工作目标和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领导与下属沟通的技巧
领导需要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如明确表达、积极 倾听和及时反馈,以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
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笔记
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笔记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笔记第Ⅰ篇绪论第1章管理者与组织导论第1节谁是管理者(1)管理者: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目标的目的。
(2)操作者:非管理人员,他们直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不具有监督别人工作的责任。
(3)团队:是由来自不同部门的人甚至包括来自组织外部的人组成。
(4)管理者分类: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
*不同层次的管理者职责不同第2节什么是管理管理的定义:(1)管理: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
这一过程体现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职能或基本活动中。
(2)效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地产出(方法)*理解—节约和有效利用资源,通常指“正确的做事”,即不浪费资源效果:指实现组织目标的程度(结果)*理解—通常指“做正确的事”,即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目标两者关系:管理不仅关系到使活动达到目标,而且要做得尽可能有效率。
低水平管理绝大多数是由于无效率和无效果,或者是通过牺牲效率来取得效果。
图解:效率(方式)效果(结果)低浪费高达成第3节管理者做什么(一)、管理的职能和过程:1、亨利·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2、计划、组织、领导、控制(1)计划:定义目标,制定战略,以及开发分计划以协调活动。
(2)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由谁去做。
(3)领导:指导和激励所有参与者以及解决冲突。
(4)控制:对活动进行监控以确保其按计划完成。
3、管理过程:是一组进行中的决策和工作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从事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连续地过程地管理)(二)管理者角色(亨利·明茨伯格):1、管理者角色:特定的管理行为范畴①人际关系: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②信息传递: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③决策制定:企业家、混乱驾御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2、管理者角色与传统管理职能理论的关系:①职能方法仍然代表着将管理者的工作概念化的最有效方法。
《管理学》读书笔记
《管理学》读书笔记第一章管理、管理者和管理学第一节管理的定义及职能一、管理的定义1、管理是由计划、组织、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2、管理是通过计划工作、组织工作、领导工作和控制工作的诸过程来协调所有的资源,以便达到既定的目标.3、管理就决策。
决策过程的四阶段:第一阶段:调查情况,分析形势,搜集信息,找出制定决策的理由。
第二阶段:制订可能的行动方案,以应付面临的形势。
第三阶段:在各种可能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中进行抉择,确定比较满意的方案付诸实施.第四阶段:了解、检查过去所选择方案的执行情况,作出评价,形成新的决策。
4、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的更有效的过程。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5、管理就是谋求剩余。
(剩余:产出大于投入的部分)6、管理就是领导。
(组织活动的有效性取决于领导的有效性)7、管理是为组织提供指导、领导权并决定如何利用组织资源去实现目标的活动总的定义:管理是管理才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特定的,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社会活动。
管理定义的内涵:1、管理是由管理者进行的活动.2、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3、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4、管理需要动员和配置有效资源.5、管理具有基本的职能.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二、管理的职能1、计划职能:选定目标及实现的方法2、组织职能:分配任务并对任务负责3、领导职能:用影响力去激励员工(合法权力性、主导性、决断性、公正性、协调性、规范性)4、控制职能:检测活动并纠正[资源:人力、财力、原材料、技术、信息]出发[工作绩效:实现目标、产品、服务、效率、效益]目标从资源出发到工作绩效目标的实现,中间的过程就是管理过程.第二节管理者及其理论一、管理者操作者:在组织中直接从事某项工作和任务,不具有监督他人工作职责的人。
管理者:在一个组织中工作并负责指挥别人活动的人.二、管理者的分类基层管理者:直接负责产品与服务生产的管理人员.(主要对非管理人员负责)中层管理者:位于组织的中间层次,负责业务单位和重要部门的活动。
管理学周三多第五版重点笔记大全最新整理
管理学周三多第五版重点笔记大全最新整理背景介绍《管理学》是一门介绍如何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组织中的人、货物、财务和信息的学科。
本文整理的是周一多教授所编写的《管理学》第五版的重点笔记。
周一多教授是中山大学国家行政管理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在研究领域涉及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政府绩效管理等。
他所编写的《管理学》第五版已经成为该领域的标准教材。
第一章绪论:管理和组织•管理科学是一门科学。
它的目标是制定管理决策和设计管理方法,以便在特定的环境下取得预期的结果。
•组织是指一个或多个人的系统,这个系统有明确的目标,有规定的职责和权利,有清晰的层次结构,也有可以控制的政策和过程。
•管理是一项具有普遍性和历史性的社会活动。
它以组织为基础,通过管理决策和管理方法来促进组织的发展。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演变•管理思想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传统管理思想、行为科学管理思想和现代管理思想。
•传统管理思想注重规模和效率,强调管理者对员工的控制和指挥。
•行为科学管理思想注重员工的人情关怀,认为员工应该是管理决策的中心。
•现代管理思想注重创新、变革和学习,认为管理应该成为一个自我修正和完善的过程。
第三章组织和个人•组织行为学是一种从个体、小组和组织角度研究行为和跨组织研究的学科。
•组织行为学根据人们的行为和态度等因素研究组织中的个人和团队,以期发现如何改善组织的绩效和工作环境。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个体的态度和行为、团队协作和领导力等。
第四章策略规划•策略是一种含有条理的方法,用来达成目标或意图,并且强调了行动计划的重要性。
•策略行动计划涉及资源的收集、分配、调度和利用,以保证连续的业务和服务。
•管理者应该制定一份详细的计划,包括目标、目标、意图、行动计划和资源分配,以确保实现策略目标。
第五章组织设计•组织设计是一种关于最佳分配工作和职能的决策过程,目的是实现效率和绩效。
•组织设计涉及组织的结构、流程、权力、职能和职责。
管理学的读书笔记(5篇)
管理学的读书笔记(5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笔记了。
现在你是否对读书笔记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管理类书籍读书笔记(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管理学的读书笔记篇1《科学管理原理》是一本很经典的书。
从词义上理解,管理通常被理解为主持或负责某项工作。
人们在日常生活上对管理的理解是这样。
平常人们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去应用管理一词的。
但自从管理进入人类的观念形态以来,几乎每一个从人类的共同劳动中思考管理问题的人都会对管理现象做出一番描述和概括。
并且顽固的维护这种描述和概括的正确性甚至唯一性。
人类从来就不曾取得对于管理定义的一致解释。
科学管理之“科学”。
这里所说的科学,不是我们所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科学。
它是相对于“经验”来说的。
科学管理之前,工厂中工人的工艺、技能是通过前人继承,自己探索、积累,或者说全凭工人的经验得来的。
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规范的教与学。
科学管理,则是通过对工人工作的每个动作的研究,找出最高效的方法,也即是所谓的科学的工作方法。
关于研究的对象。
得说明一下,那个年代,世界是相对简单的。
服务业的概念可能还没时兴,因此科学管理主要说的是工业。
那时工作内容也是以机械劳动为主的,科学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无非是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在科学管理之前,劳资双方是对立的,甚至是敌对的。
那时的管理体制,是试图让工人们发挥最大程度的积极性,作为回报,则从他们的雇主那里取得某些特殊的刺激。
这种管理方式被称为“积极性加刺激性”的管理。
科学管理的提出,是为了改变“积极性加刺激性”管理的现状。
科学管理的原则,又或者说是基本内容。
包括以下四条:第一,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替代老的单凭经验的办法。
第二,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而在过去,则是由工人任意挑选自己的工作,并根据其各自的可能进行自我培训。
第三,与工人们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
《管理学》第一章管理者与环境读书笔记[5篇]
《管理学》第一章管理者与环境读书笔记[5篇]第一篇:《管理学》第一章管理者与环境读书笔记读书报告——第一篇管理者与环境经过两周的学习,我读完了《管理学》(作者为查尔斯W.L.希尔、史蒂文L.迈克沙恩、李维安和周建)这本书的第一篇,感觉收获颇丰。
下面是我个人的读书心得:首先,本书语言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的讲述了什么是管理,作为管理者要承担什么样的职责以及具备什么样的技能、组织如何分析其内外环境、企业如何认识全球化、组织如何处理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组织为什么要遵循伦理标准并在制定商业决策的时候考虑社会责任问题等。
在这四章中,我认为前两章——管理和内外部环境是重中之重。
因为本书所有的内容都基本围绕管理的四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来写,因此,第一章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由于任何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都离不开环境,所以如何认识、鉴别和运用内外部环境做出成功的决策对管理者来说至关重要。
其次,本书在讲述过程中穿插了许多现时的案例,非常便于理解且印象深刻。
如管理这一章,在讲述战略可以在没有计划的情况下产生的时候列举了星巴克做出出售CD的决策过程的案例;在描述管理者类型的时候是以GE的组织结构为背景;而在阐释技术人员如何向一名管理者蜕变的时候,描述了哈佛商学院教授琳达.希尔的一项实验,该实验让我明白了如何成功地转变一名合格的基层管理者。
再如第三章全球化与管理者,我了解到由于互联网和集装箱分别使通信和运输成本大幅降低,使全球化的进程变为现实并大大加快;在讲消费者行为的国别差异时,书中美国和欧洲人民对汽车和手机消费习惯的差别的例子证明了企业要根据各国国情的不同为其量身定制符合当地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观点等等。
最后,我认为本书非常精彩的地方在于每一章结束之后,除了有本章小结、讨论题和章末案例分析,还有一个管理实战的部分。
这个部分要以自己感兴趣的一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问答的方式就该章的内容进行跟踪练习,非常有助于我建立全方位地分析一家公司的逻辑结构体系。
管理学的读书笔记(通用5篇)
管理学的读书笔记(通用5篇)管理学的篇1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对于管理提出了经典论断,而有关企业管理更是情有独钟,所有的企业都是由无数人来担任无数职位然后形成的,因此所有的企业都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方式,同时每一个职位的人,不论是管理者、技术人员、工人,他们需要完成的工作也是在一定的计划内的,这些都是企业在运作前需要设计规划好的内容。
因此管理的第一项也是最重要的任务便是把这些工作的结构和内容计划安排好。
单从工作的角度看,如果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达到了最合理最科学,而企业中每个人的工作也是最恰当最精准,那么这个企业就能做到已最少的投入换回最多的回报,现实中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永远找不到一个最完美的组织结构,现实的要求在不断改变,如果要“最完美”,那就必须不停的改变,这对于管理者来说也是极不现实的,因此管理学家只是致力于更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而非求一个“最完美”。
其次,如果说对于工作方式的设计和调整是属于比较固定和硬性的话,那么对于人的工作则是充满弹性和不固定因素的。
因为人和工作方式是不同的,人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各种因素会影响人工作的效率。
如果想提高工作效率,对人的关注是绝对不能忽视的,霍桑效应就说明了这一点。
如果不这样,光靠改善组织结构,越来越机构冗肿,这样会使其办事效率大大降低。
如果长久忽视对人的关注,则会产生更消极的影响。
对于人,管理者要做到的是,使人的工作效率达到最大,这需要人对工作有很大的积极性,并且一切工作因素都是利于人发挥出他们的最大工作效率。
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奖励机制、竞争秩序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一方面,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开创了这一领域。
他通过著名的霍桑实验,提出了与科学管理不同的新概念,包括工人生理、心理的需求、非正式组织。
梅奥的理论使人们开始关注工作中的“人”。
一个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一群和睦竞争的工人、一股积极向上的工作风气,能产生的工作效率将会很大地超过一般情况下的工作环境。
管理学读书笔记5篇
管理学读书笔记5篇第一篇:管理学读书笔记《孙子兵法》读书笔记步入21世纪的和平年代,或许,兵戎相见的战场离我们很遥远,但是,我坚信,知识是相通的。
商场和战场都会涉及到管理、战略、控制和决策等问题,所以说商场是“没有硝烟的战场”的说法是有一定的依据的,因此,兵法,对于我们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有着很大的启发意义的。
就我看来,孙子不但是一名优秀的军事家,还是政治家、思想家。
短短的几千字《孙子兵法》,让我在为人处世、经营管理等方面受到很大的启发。
通读孙子兵法,可以发现孙子的谋略思路有几大特点:(一)战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知己知彼带兵打仗是国家社会的一件大事,所以要从心态上重视它,从行动上去做好充分的准备。
人说:心态决定命运。
不管做大事小事,首先你得把你的心态摆正来,真正从内心承认事件的重要性,这样可以充分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进而最大程度的发掘潜力。
心态是很重要,但是没有行动,就好像光有汽油没有发动机一样,跑车依然不能漂亮地奔跑。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很多时候,力量的积累过程是漫长的,而真正有用到的过程是短暂的。
就好比如说我们学习,学习的目的不是知识的简单累加,而是要达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万事开头难!不管做什么事,我都秉持着这样的态度:如果事情开门红,那么就可以比对手先行一步,而且更容易以自信的姿态面对后面的挑战。
我觉得自己绝对不是那种很聪明的女生,但是敢于笨鸟先飞。
刚上大学,很多同学都处于一种放松闲散的状态,我了解自己的情况,所以从一开始就对自己严要求,在别人玩的时候、茫然的时候,我却在学习、准备参加干部竞选、联系老师同学。
因而在大学的开端收获颇丰,结识了很多良师益友,并担任了班上班长的职位。
所以说,事情的开端很重要,甚至决定着整个事件的走向和发展状态。
要开好头,当然少不了行动前的准备工作。
而准备工作又分为硬件方面的和软件方面的准备。
软件的准备,很关键的就是信息的收集和对比。
不打无准备的仗是很多人的行事风格。
管理学读书笔记
管理学读书笔记阅读了《管理学》全文,我从学会了理解到了:什么是管理?为什么要学习管理?以及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管理者?从结构上讲,本书基本上是围绕管理的几大模块进行阐述的,主其要对管理的定义、管理者的领地和如何高效管理这三大方面一一进行了说明,特别是对管理、管理者的决策和管理的约束力等进行了论述。
简而言之,这是一本从多方面、多角度、多示例、多实践的管理型教导书籍,使我从中更好的学到多方面的知识。
其中收获最大的是对组织、管理、效率和效果之间的作用认知。
要想管理好一个团队,首先就要认清楚你所想要管理的内容和组织究竟是什么,以及为了达到你预期的效果,你所想要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三个管理要点。
一是要事优先,那就是善于集中精力,把重要的事情放前面做,而且一次只做一件事;二是摆脱昨天,则要摆脱已经不再有价值的过去,把今天的资源投资于创造未来中去;三是先后次序考虑,在管理者面前摆着许多工作,这时管理者要拿出勇气,优先做一些事,延后做另一些事。
而其中我对‘要事优先’,‘先后次序考虑’两观点,感触较大。
且不说管理者,一个人在生活中都会同时遇到很多事情。
管理者和普通人一样,贡献力和所具有的时间是有限的,很多事情聚集在一起,不合理的有序处理,将会本末倒置,甚至慌乱无章,一事无成。
所以,管理者要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于一项,有足够的勇气,敢于决定真正该做的和真正先做的工作,这样,管理者才能成为时间和任务的主宰,而非他们的主宰。
正如日本软银公司的创始人——孙正义,从小就有了自己的人生规划,不管在哪个年龄段,身处哪个国家,现状如何,他都能集中精力,全心全意按着自己的人生规划去做好每一步。
而如今他所取得的成就都应证了他要事优先的管理智慧。
一个合理的组织要想稳定运作就需要管理者进行管理。
书中将管理定义为在特定的组织内外环境下,通过协调和监督他人的活动,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这样的活动包括四个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周三多 管理学 原理与方法 第5版 笔记和课后习题 含考》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02
第一部分 开篇导读 [视频讲解]
第三部分 周三多《管
04 理学——原理与方 法》...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是我国 高校广泛采用的管理学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考研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为了帮 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周三多主编的《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 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配套辅导资料:周三多《管理学—原 理与方法》(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本书是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教 材的配套电子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 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 精华。(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管理学相关资料对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的课 (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3)精选考研真题,巩固重难 点知识。为了强化读者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近年的管理学考研真题,这些高校均以该教材 作为考研参考书目。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显当前热点,同时 精选了大量现实案例并进行了分析。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师生学习参考。
第六篇案例:英特尔 公司创新文化
第三部分 周三多《管理学—— 原理与方法》...
谢谢观看
第四章 管 理道德与社 会责任
06
第一篇案例: 三鹿奶粉事 第七章 计划与计划 工作
第八章 计划的实施
2023年《管理学》读书笔记
2023年《管理学》读书笔记2023年《管理学》读书笔记1“在人类社会中,管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任何事情成也管理,败也管理。
”虽然管理学是在人类社会开始工业化时才应运而生的,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是它发展得特别迅速,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空前巨大。
“管理活动自有人群出现便有之,与此同时管理思想也就逐步产生。
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我们均可以找到古代哲人在管理思想方面的精彩论述。
现代管理学的诞生是以泰罗的名著《科学管理原理》以及法约尔的名著《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为标志。
现代意义上的管理学诞生以来,管理学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管理学的研究者、管理学的学习者、管理学方面的著作文献等等均呈指数上升,显示了作为一门年轻学科勃勃向上的生机和兴旺发达的景象。
进入21世纪,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管理学仍然需要大力发展其内容和形式。
”进入大学学习以来,自己涉足的第一门管理方面的学科就是《管理学原理》,以前一直对这门学科没什么了解,经过几个月的学习,我有了不少收获,虽然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和了解还是非常少的,但我对这门课程很有兴趣,想在将来继续学习下去。
自从人们开始形成群体去实现个人无法达到的目标以来,管理工作就成为协调个人努力必不可少的因素了。
组成群体无非是为了集结个人的力量,以发挥集体的更大作用,这种群体实际上就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组织”现象。
所谓组织,是由两个成两个以上的个人为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组织是一群人的集合,组织的成员必须按照一定的方式互相合作,共同努力去实现即定的长一组织目标。
这样,组织才能形成整体力量,以完成单独个人力量的简单总和所不能案秤的各项活动,实现不同与个人目标的组织总体目标。
组织存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企业是一种组织,任何一个组织,都有其基本的使命和目标,而组织的使命和目标说明了组织存在的理由。
以上是我对管理含义的认识及和其重要性的分析。
《管理学原理》这门课是本学期的必修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读书笔记序言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一、人类活动的特点1.目的性2.依存性3.知识性二、管理的必要性1.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特别是资金、能源、原材料往往成为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
2.作为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落后是阻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国家和现代化企业建立的基础。
4.实现社会发展和企业或任何社会组织发展的预期目标,都需要靠全体成员长期的共同努力。
5.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各行各业中得到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
三、管理的定义(1)对管理定义,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
法约尔: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福莱特: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
包涵三层涵义:1.管理必须涉及其他人;2.管理是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3.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管理者要处理好与其他人的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让他们来为你完成工作。
彼得.德鲁克:管理是实践的综合艺术,他认为无论是经济学、计量方法还是行为科学都只是管理人员的工具。
赫伯特.西蒙:管理就是决策。
他把决策分为四个阶段:1.调查情况,分析形势,搜集信息,找出决策的理由;2.制定可能的行动方案,以应对面临的形势;3.在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中进行抉择,确定比较满意的方案,诸付实施;4.了解、检查过去所抉择方案的执行情况,作出评价,制定新的决策。
哈罗德.孔茨和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的完成既目标的过程。
定义需要展开为:1.作为管理人员,需要完成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2.管理适用于任何一个组织机构;3.管理适用于各级组织管理人员;4.所以管理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5.管理关系到生产率,雷思.琼斯:管理是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快速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资源包括人、机器设备、原材料、信息、技术、资金等。
斯蒂芬.罗宾斯和玛丽.库尔特:管理是通过协调其他人的工作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这一定义强调:1.管理是协调其他人的工作;2.管理应当是有效率和有效果;3.管理是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各项管理职能。
综合前人研究得出的完整精辟的定义: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这定义包含以下内涵:1.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管理应当是有效的;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一是协调组织内部有行与无形资源之间的协调;二是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4.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一、管理的职能1.决策2..组织3.领导4.控制5.创新二、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也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职能。
管理也是生产力三、管理的社会属性与管理的社会属性有关的至少四点基本变化:1.所有权和经营权发生了分离;2.整个社会普遍出现中产阶级;3.几乎所有国家都在使用宏观调控;4.管理者需考虑消费者和社会生态环境的保护。
管理的社会属性:为了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更加和谐。
第三节: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一、管理者的角色亨利.明茨伯格:正式权力和地位:1.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2.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3.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二、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2.人际技能3.概念技能三、21世纪管理者面临的挑战1.信息网络化2.经济全球化3.知识资源化4.管理人本化第四节: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1.归纳法:通过对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物(或经验)进行观察,从掌握典型事物的典型特点、典型关系、典型规律入手,进而分析研究事物的典型特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这种从典型到一般的研究方法也称为实证方法。
2.验证法3.演绎法第二章第二篇:罗宾斯管理学读书笔记4300字我有幸拜读罗宾斯大师的《管理学》﹝电子版﹞·走进大师的管理学世界,顿感新鲜,闪光的睿智化作盘盘美食,让人垂涎欲滴;食之久又感难咽,其博大精深让人无法寻着恰好的支点来消化这盘盘美味大餐;关掉word文档,起身步走却是沉思于中而念念不忘如何解其意。
管理学及组织行为学大师斯蒂芬·P·罗宾斯﹝﹞所著的《管理学》为全世界300多所大学、商学院广泛采用,是为我国攻读MBA 的学子们必修课,中国企业管理学习的经典。
在其开篇之际,罗宾斯这样写道:谨以此书献给濒临灭绝的仍为理想奋斗着的人们。
这样的话语多少有点悲壮,又有着“危言耸听”的意味。
随着我们跟同罗宾斯一起开始管理寻路之旅,罗宾斯恰如一位长者,用很诚恳却又意味深长的言语在帮助人们解惑之时,我们就会明白他为什么在开篇之际写下上面这样的话了头脑风暴从发问开始在学习《管理学》时,我们就是要开始一场“头脑风暴”,而这“头脑风暴”就是从发问开始的。
罗宾斯在书中每一章节都重复这样一句话:管理的道德困境。
在每章中都有着这样那样的实际存在问题,从“说假话是不对的吗”到“为谁节约成本”等等。
罗宾斯从现实发生的难以解决的问题中直面“道德的困境”,试图让读者自己来思考这样的问题,而他又从许多研究结果中给出一些数据,表达一些观点,一直在坚持管理变革研究的科学性。
这与其他管理书中那些经验教条或长篇大论管理道理不作实验研究的做法完全不同。
罗宾斯的出书目的很明显,他要交给读者的是一把开启管理学的“钥匙”,他要读者自己成为这本书的正真主人,从中读一回体验一回。
所以我们也就很自然的与作者同心,一起为“管理的道德困境”所出现的问题而不断地自我发问,从罗宾斯的管理学观点中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结合其所提的建议在实际工作管理中开展头脑新思维风暴。
管理的变革罗宾斯长期致力于管理的变革,为此而做了不懈的努力,并获得不少成功。
他说要将此书献给“濒临灭绝的仍为理想奋斗着的人们”,其实他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位卓越先行者。
通过学习我们可清明:当企业面临着重组和大规模裁员威胁的动态、不确定的环境,企业的组织文化没有能力支持企业的前进使命如此困境之际,变革问题就在眼前。
罗宾斯认为:在今天动态的“急流险滩”环境中,成功越来越属于那些能灵活应变的企业。
企业需要人们抛弃事情一贯的传统做法,而发动一场激进的、根本的变革。
按一般程序讲,企业变革可从企业结构、技术、人员三方面下手。
结构变革立足于改革企业组织的复杂性、正规化、集权化程度,职务再设计及其他结构因素。
技术变革着力于生产过程、所使用方法和设备的改变等。
人员变革则关注于企业文化和员工工作态度、期望、认知、行为等的改变。
从罗宾斯对管理变革的态度中可见,我们现实情况是非常复杂的,许多因素在促使着变革,有些变革是不易为企业决策层控制的,而变革又造成一种压力。
在压力下工作着,不管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有痛也有苦,必须正视变革,提前主动变革才是出路,这是管理的革命所在,也是吸引我学习此书的一个最主要的目的吧。
创新型企业文化罗宾斯一直在关注着企业文化性质最佳的选择。
我们应该认同企业变革的方向是打造创新型企业,这是时代的变化要求。
创新型企业由企业的创新型结构、创新型文化、激发潜力型人力资源系统三大类主要因素来促成。
管理学者们认为,500人以上的企业可具强企业文化,也就是说500人以上企业如果创新型企业文化营造成功并具强力的话,那么它将发挥文化规模效应。
现在第一步就是要先定创新型企业文化性质。
关于这一点,罗宾斯提出创新型企业的文化应具备如下特征:1、接受模棱两可。
过于强调目的性和专一性会限制人的创造性。
2、容忍不切实际。
企业不能抑制员工对管理问题作不切实际的、甚至是愚蠢的回答。
其实乍看起来似乎是不可行的,但往往可能带来问题的创新性解决。
3、外部控制少。
企业将规则、条例、政策这类的控制减少到最低限度。
4、接受风险。
企业鼓励员工大胆试验,不用担心可能失败的后果。
错误被看作能提供学习的机会。
5、容忍冲突。
企业鼓励不同的意见。
个人或部门之间的一致和认同并不意味着能实现很高的经营绩效。
6、强调开放系统。
企业时刻监控环境的变化并随时快速反应。
这些特征也就是罗宾斯式创新型企业文化“标准”,要促成这些难度很大。
管理的核心就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这是学习罗宾斯《管理学》要抓住的关键之处。
在实际企业管理中,部门工作团队最能体现和创造创新型企业文化,反过来创新型企业正因为有着上述的特征才可能通过相应的部门工作团队发挥出其巨大的动力作用。
企业文化的塑造从部门工作团队着手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这是因为罗宾斯通过研究得出结果:结构松的团队因其社会惰化效应,往往产生不了1+1>2的团队效率。
部门工作团队因其结构紧、责任明确、管理者权威大这样有利于团队重塑。
我们可通过建造一个基本结构:适当的培训,一套易于理解并可用以评估员工总体绩效的测量系统,以及一个起支持作用的人力资源系统。
这样为部门工作团队提供强力支持,以求创新部门工作团队重塑创新型企业文化。
罗宾斯也赞成这样做,他并指出管理者在部门工作团队中建立信任的重要性,为此特地给出了构建信任的六条忠诚建议:1、沟通:向团队成员和其他下属解释有关决策和措施等,使他们知晓;能够及时提供反馈;坦率地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2、支持下属:对团队成员和蔼可亲,平易近人,鼓励和支持他们的意见与建议。
3、尊重下属:真正授权给团队成员,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
4、公正无偏:恪守信用,在绩效评估时能做到客观、公正,应予以表扬的尽量表扬。
5、易于预测:处理日常事务应有一贯性,明确承诺并能及时兑现。
6、展示能力:通过展示自己的工作技术、办事能力和良好的职业意识,培养下属对自的钦佩与尊敬。
目标管理关于目标管理(简称MBO),这是我们正在用的管理手段,并且已产生了明显的绩效。
管理的目的是追求效率与效果的统一。
目标管理也就要求以效少的代价将目标正解地完成。
这要真正做好难度也够大的吧。
目标管理要把握两个关键:1、目标的困难程度。
如何根据企业本身情况制定恰好的目标更好地适应员工潜能的发挥。
有一个被忽略的事实:工作目标本身就对员工起激励作用。
罗宾斯的研究表明:人处于完全投入状态时并不十分愉悦,这是一个极需全神贯注的阶段,具有挑战性、高要求的目标任务导向人的努力。
当这一阶段结束时,他就会对这种状态充满欣慰之情,并获得放大的满足感,而这种情况偏偏发生在工作之中,不在于我们的平时生活娱乐中。
2、高层管理的承诺和参与程度。
罗宾斯通过研究发现:当高层管理对MBO高度负责,并且亲身参与MBO的实施过程,生产率的平均改进幅度达到56%;而对应高层管理低水平的承诺和参与,生产率的平均改进幅度仅为6%.目标管理强调了具体绩效目标,对执行过程的程度没有更深入的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