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具体案例论述网络犯罪及其种类与特征

合集下载

青少年网络犯罪案例 (2)

青少年网络犯罪案例 (2)

青少年网络犯罪案例
以下是几个青少年网络犯罪案例的例子:
1. 网络欺凌:有不少青少年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欺凌活动,
如通过社交媒体、聊天应用或在线游戏中散布恶意言论、
威胁、骚扰、羞辱或嘲笑其他人。

这些行为可能会对受害
者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甚至导致自杀。

2. 网络诈骗:一些青少年利用技术手段进行在线诈骗活动。

他们可能通过欺骗和诱导其他人提供个人信息、银行账户
信息或支付密码来获取非法利益。

3. 网络盗窃:部分青少年利用技术漏洞或黑客手段侵入他
人的网络系统,盗取个人信息、财务数据或知识产权等。

4. 网络色情:一些青少年利用网络平台传播淫秽、色情或
暴力内容。

这不仅有违道德规范,还可能对其他未成年人
造成不良影响。

5. 网络侵犯私隐:有些青少年通过窃取他人的隐私照片或
个人信息,进行威胁、敲诈勒索或传播。

这些案例提醒我们,青少年在使用互联网时需要保持警惕,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法规,同时家长和学校应该加强对孩
子的网络安全教育。

网络电信诈骗案例分析

网络电信诈骗案例分析

网络电信诈骗案例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提升,一种新型的犯罪形式——网络电信诈骗逐渐浮出水面。

这种犯罪形式以其独特的方式和手段,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本文将以几个实际的网络电信诈骗案例为基础,深入剖析这种犯罪形式的形成原因、作案手法以及预防措施。

一、网络电信诈骗概述网络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利用网络等通信工具,假冒政府、企事业单位、个人等名义,以非法获取他人财物为目的,诱使受害者转账、购买虚假商品、参与虚假投资等活动的一种诈骗方式。

这种犯罪形式具有远程、非接触性等特点,给受害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损失。

二、案例分析1、假冒政府机关诈骗案例:某市居民张某接到一个自称是当地公安局的,称其涉嫌某起案件,要求张某将存款转入一个安全账户进行查验。

张某在对方的诱导下,将存款全部转入了对方指定的账户,随后发现被骗。

分析:这种诈骗方式通常是通过或者网络手段,假冒政府机关(如公安局、法院等)或者银行等机构,以受害者涉嫌违法或者账户安全为由,诱导受害者将资金转入对方控制的账户。

针对这类诈骗,受害者应保持冷静,及时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对方身份,避免被骗。

2、虚假投资诈骗案例:某公司职员李某通过网络认识了一个名为王某的网友,王某称自己掌握了一个高回报的投资项目。

李某在对方的诱导下,将多年的积蓄全部投入了这个所谓的项目。

然而,投资后不久,李某发现王某消失,投资资金也无法追回。

分析:虚假投资诈骗通常是通过网络或者社交媒体等途径,以高回报为诱饵,诱导受害者投资一个虚假的项目。

针对这类诈骗,受害者应保持理性,不要被高额回报所诱惑,选择正规的投资渠道进行投资。

3、虚拟购物诈骗案例:某高校学生陈某在一个名为“商城”的网站上购买了一款价格较为便宜的手机。

然而,陈某付款后却发现商品迟迟未发货,卖家也无人回应。

后来发现该网站为虚假网站,陈某被骗。

分析:虚拟购物诈骗通常是通过虚假网站或者社交媒体等途径,以低价商品为诱饵,诱导受害者购买虚假的商品。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例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例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例信息网络犯罪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信息网络犯罪成为社会和个人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信息网络犯罪的特点和危害,本文将介绍几个典型的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例。

案例一: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是一种利用互联网进行欺诈行为的犯罪活动。

电信诈骗、网络钓鱼和冒充网购平台等都属于网络诈骗的范畴。

一般来说,犯罪分子会通过发送虚假短信、发布诈骗广告或冒充他人身份进行诈骗。

例如,假冒银行发送短信骗取用户银行账户密码,或者冒充网购平台客服诱导用户提供个人信息和支付密码。

这些行为不仅造成了经济损失,还对人们的隐私安全造成了威胁。

案例二:网络盗窃网络盗窃是指通过网络渠道非法获取他人财产的犯罪行为。

有时候,犯罪分子会通过黑客攻击手段入侵他人计算机或网站,窃取个人隐私、电子邮箱账号或支付账号等敏感信息,然后用来进行非法活动。

另外,网络盗窃还包括非法销售盗版软件、音乐和电影等行为,这样的行为不仅侵犯了知识产权,还对正版市场和艺术家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案例三:网络恶意软件网络恶意软件是指通过网络媒介传播的恶意软件程序。

这些软件可以悄无声息地入侵用户的计算机,窃取个人隐私信息,损坏系统文件,或者控制计算机进行非法活动。

其中,最常见的恶意软件包括计算机病毒、木马程序和网络蠕虫等。

这些恶意软件往往通过电子邮件附件、下载软件和插件等方式进入用户的计算机,所以我们在使用互联网时要格外小心,避免下载和安装不明来源和可疑的软件。

案例四:网络侵犯个人隐私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个人隐私保护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有些不法分子会通过网络渠道获取他人的个人信息,例如,互联网犯罪分子窃取互联网用户的个人社交账号,传播用户的个人隐私照片和聊天记录等。

这种情况下,个人隐私的泄露往往会给当事人造成严重的心理和社会困扰。

综上所述,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在现代社会中愈演愈烈,给人们的生活、财产和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2023年网络犯罪现象分析报告

2023年网络犯罪现象分析报告

2023年网络犯罪现象分析报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犯罪问题逐渐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本文针对2023年的网络犯罪现象进行全面分析,旨在揭示当前的网络犯罪趋势和特点,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一、网络犯罪的现状和趋势1.网络犯罪的定义网络犯罪是指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从事非法活动的行为,包括黑客攻击、网络诈骗、网络侵权等。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犯罪形式日益复杂多样化,给社会稳定和个人利益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2.网络犯罪的主要类型(1)黑客攻击:黑客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企业、机构以及个人电脑系统进行非法侵入,窃取、破坏或篡改数据,对社会安全和个人隐私构成重大威胁。

(2)网络诈骗:网络诈骗已成为网络犯罪中最为猖獗的形式之一,包括电信诈骗、网购诈骗、非法传销等,给广大群众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3)网络侵权:包括侵犯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的网络侵权行为,给创新型企业和个人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3.网络犯罪的趋势(1)跨境性:网络犯罪已经超越了国界的限制,黑客组织和网络犯罪分子活动范围更加广泛,难以追踪和查处。

(2)专业化:网络犯罪行为日趋专业化,犯罪分子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采用更为隐蔽复杂的手段进行犯罪活动。

(3)隐蔽化:随着暗网和加密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犯罪活动的隐蔽性不断加强,打击难度加大。

二、2023年网络犯罪现象分析1.黑客攻击呈上升态势2023年黑客攻击事件明显增多,黑客组织更加注重长期潜伏和隐蔽性,在金融、能源、军事等重要领域的攻击成为重点关注对象。

2.网络诈骗犯罪案件不断增加电信诈骗、网购诈骗等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呈现出高发态势。

利用社交网络和移动支付平台进行的诈骗活动日益猖獗,给广大用户的资金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3.网络侵权问题仍然严重2023年,网络侵权问题依然突出。

侵犯知识产权的网络活动屡禁不止,特别是盗版软件、盗版音视频内容的传播现象仍然比较严重。

网络诈骗案例分析及学习

网络诈骗案例分析及学习

网络诈骗案例分析及学习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诈骗案件也层出不穷。

网络诈骗以其高效、低成本的特点,成为了犯罪分子的新宠。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典型的网络诈骗案例,探讨网络诈骗的手法和防范措施,以期提高公众对网络诈骗的认识和警惕性。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常见的网络诈骗案例:假冒网店诈骗。

小明在网上看中了一款手机,价格相对市场上其他同款手机要便宜很多。

他通过微信联系了卖家,并按照对方提供的账号转账付款。

然而,小明在支付后并未收到手机,联系卖家时却发现对方已经消失。

经过调查,警方发现这个网店是一个虚假的网店,犯罪分子通过制造假冒网店的方式骗取了小明的钱财。

这个案例反映出网络诈骗的一些特点。

首先,网络诈骗往往利用了人们的贪婪心理。

小明之所以上当受骗,是因为他被低价手机的诱惑所迷惑,没有对卖家的真实身份和信誉进行核实。

其次,网络诈骗往往伴随着技术手段的使用。

犯罪分子通过制造虚假的网店,模仿正规的交易流程,让受害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付款。

再次,网络诈骗案件的追查和打击难度较大。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跨境特点,犯罪分子常常能够逃避法律的制裁。

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应该如何防范网络诈骗呢?首先,要保持警惕,不要贪图便宜。

网络上的低价商品往往是诈骗的陷阱,我们应该理性购物,选择正规的购物平台和商家。

其次,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在进行网上交易时,要核实对方的身份和信誉,避免在不可靠的平台上进行交易。

同时,要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要随意泄露。

再次,要学会使用网络工具进行防范。

比如,安装杀毒软件、防火墙等工具,及时更新软件,避免被病毒和恶意软件攻击。

除了个人的防范措施,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网络诈骗的打击。

首先,要加大对网络诈骗的宣传力度。

通过媒体、教育等渠道,普及网络诈骗的知识,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

其次,要加强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网络诈骗的举报和追查机制。

对于网络诈骗犯罪分子,要依法严惩,形成对网络诈骗的震慑。

总之,网络诈骗已经成为了一个全民性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高对网络诈骗的警惕性。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例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例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例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不断增加给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两个案例,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了解信息网络犯罪的性质和危害。

(正文部分)案例一:网上银行诈骗近年来,网上银行诈骗案件频频发生,给人们的线上金融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以宋某为例,他在接到一条装作银行短信的诈骗信息后,不慎点击了链接,进入了一个虚假的银行网站。

网站要求他输入账户和密码等个人信息,结果宋某的银行账户迅速被黑客控制,造成了严重财产损失。

案例二:网络色情勒索网络色情勒索是另一种盛行的信息网络犯罪。

举例来说,李某在网上下载了一些色情图片,后来收到一封威胁信,信中称李某的个人隐私将被公开,除非他支付巨额赎金。

由于担心自己的事情被曝光,李某不得不支付赎金,然而并没有保证他的隐私不会被泄漏。

这两个案例对信息网络犯罪的不同形式进行了初步描述,让我们认识到这些犯罪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信息网络犯罪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成为受害者。

信息网络犯罪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技术进步、匿名性、缺乏监管等。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进行日常生活和金融交易。

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的漏洞和易受攻击的环节,进行网络攻击和欺诈行为。

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使得犯罪分子难以被追究法律责任。

然而,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成为信息网络犯罪的受害者。

首先,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轻易相信来自陌生人或不可信来源的信息。

特别是在涉及金融交易的情况下,要通过正规渠道进行操作,不点开、不回复来历不明的链接或邮件。

其次,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在使用互联网时,应定期更改密码,并采用强密码组合,包括字母、数字和符号。

同时,避免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进行敏感信息的输入和传输。

此外,政府部门和相关组织也应加大力度打击信息网络犯罪。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网络监管机制,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同时,加强对网络犯罪行为的监测和打击力度,对犯罪嫌疑人依法严惩。

浅谈网络犯罪论文(1)

浅谈网络犯罪论文(1)

浅谈网络犯罪论文(1)
网络犯罪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网络环境下实施犯罪活动,如网络诈骗、网络侵权、网络盗窃等。

网络犯罪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安全领域的重大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威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网络犯罪问题。

一、网络犯罪的常见类型
1.网络诈骗:诱骗受害人提供个人信息,进行网络购物或资金交易,实施非法盈利活动。

2.黑客攻击:利用漏洞,对他人电脑进行非法访问、篡改、破坏等行为。

3.网络侵权:利用网络平台传播、复制、销售侵权作品,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4.网络盗窃:利用网络手段窃取他人银行账户信息、网上支付密码、个人身份证等。

二、网络犯罪的危害
网络犯罪活动不仅危害个人和企业安全,而且可能引发社会和国家安全问题。

例如,黑客攻击可能导致国家网络基础设施的瘫痪,网络诈骗可能损害个人财产和信誉。

三、网络犯罪的防范措施
1.提高安全意识:加深人们对网络网络犯罪的认识和了解,学习安全知识,提升防范意识。

2.技术防范:加强网络安全技术建设,必要时采取加密、防火墙、安全认证等技术手段防范攻击。

3.政策法规防范:制定网络犯罪防范政策和法规,严厉打击网络犯罪活动。

四、网络犯罪在全球范围的应对
随着网络犯罪活动越来越普遍,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开始加强合作,构建网络犯罪应对的全球网络安全体系。

例如,美国在2009年成立了网络犯罪调查和协调中心,以应对其国内和外部的网络犯罪活动。

总之,网络犯罪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安全领域的重要问题,需要人们齐心协力加以防范和应对。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构建网络安全的全球体系。

青少年网络犯罪案例

青少年网络犯罪案例

青少年网络犯罪案例
以下是一些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案例:
1. 黑客攻击:一名15岁的青少年黑客利用他的计算机技能进行了一系列黑客攻击。

他入侵了多个公司和政府网站,窃取了用户信息和财务数据,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 网络欺凌:一名13岁的女孩在社交媒体上对一个同学进行了长时间的网络欺凌。

她发布了侮辱性的帖子和评论,对受害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

3. 网络诈骗:一名17岁的男孩通过网上销售假冒商品来获取非法利润。

他创建了一个虚假的在线商店,欺骗顾客购买他提供的假冒商品,并窃取了他们的信用卡信息。

4. 色情内容传播:一名14岁的男孩在网上分享和传播儿童色情内容。

他创建了一个秘密社交媒体帐号,与其他人交换儿童色情图片和视频。

5. 网络钓鱼:一名16岁的男孩使用网络钓鱼技术来盗取他人的个人信息。

他发送了一封冒充银行的电子邮件,要求受害者提供他们的银行账户和密码,并成功盗取了受害者的财务信息。

这些案例只是一些例子,并不能代表全部青少年网络犯罪案例。

青少年网络犯罪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来教育和保护青少年,以防止他们陷入犯罪活动。

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种类

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种类

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种类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与此同时,也给犯罪分子提供了新的机会。

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种类也随之增加,涉及范围广泛,给社会安全和个人财产带来了巨大威胁。

本文将就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种类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网络欺骗他人的犯罪行为。

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包括虚假招聘、网络购物诈骗、金融欺诈等。

犯罪分子通过虚假的招聘广告吸引求职者提供个人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盗窃、敲诈勒索等非法活动。

同时,网络购物诈骗也是一种常见的网络犯罪,犯罪分子通过虚假的网店销售商品,以非法手段获取消费者付款并不发货。

金融欺诈则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虚假宣传和交易,以骗取他人的财产。

二、网络侵入网络侵入是指未经许可,擅自进入他人的计算机系统或网络设备,并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网络侵入主要包括黑客攻击、病毒传播、网络入侵等。

黑客攻击是最常见的网络侵入手段,黑客通过技术手段入侵他人的计算机系统,从而获取他人的信息、窃取财产或者破坏他人的计算机系统。

病毒传播是一种通过网络进行的病毒感染行为,犯罪分子通过发送病毒邮件、恶意软件等手段感染他人的计算机系统,从而获取机密信息或者控制他人的计算机。

网络入侵则是指利用漏洞或者弱点入侵他人的计算机系统或网络设备。

三、网络色情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的色情活动也是一种常见的网络犯罪。

网络色情主要包括传播淫秽物品、贩卖淫秽物品等。

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色情活动可以迅速传播,覆盖范围广泛,给公众带来严重影响。

犯罪分子通过虚假广告、恶意链接等方式引导用户访问色情网站,从而获取个人信息、散布淫秽物品等非法行为。

四、网络谣言网络谣言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网络传播虚假信息、制造恐慌等行为。

网络谣言往往通过社交媒体、新闻平台、论坛等渠道迅速传播,干扰社会秩序,扰乱公众心理。

犯罪分子通过虚假消息引导公众产生恐慌,从而达到牟利或者分裂社会的目的。

总结起来,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包括网络诈骗、网络侵入、网络色情、网络谣言等。

网络诈骗案件分析及防范对策

网络诈骗案件分析及防范对策

网络诈骗案件分析及防范对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网络犯罪也越来越猖狂。

网络诈骗现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犯罪行为,无巨大的区域或规模之分,早已成为人们不能忽视的问题。

而如何防范网络诈骗,保障个人身份和财产安全,也成为了现代社会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网络诈骗案件的表现、类型及案例剖析入手,探讨网络诈骗案件防范对策。

一、网络诈骗案件的表现网络诈骗犯罪最初的目的是通过虚假信息进行欺骗,以此牟取非法利益。

而在现今,网络诈骗已不仅仅是简单的骗财,而是如同传统犯罪行为一样多种多样。

其表现形式如下:1. 虚假兼职招聘、发财广告;2. 假扮公安人员、工商人员等进行电话或网络骚扰;3. 上门推销、兜售保健品等产品,故意编造虚假宣传;4. 发送电子邮件或短信诈骗,假装亲戚病危、欠债催款等;5. 通过网络购物等行为,伪造商品或不发货而行骗。

二、网络诈骗犯罪的类型根据我国法律,网络诈骗可分为三种类型:1. 主观欺骗方式。

这种方式是利用网络虚假宣传,诱骗被害人购买假冒伪劣商品或提供虚假服务,并通过此方式获取非法利益。

2. 技术手段欺骗方式。

这种方式是利用技术手段实现欺骗,如黑客攻击、网络盗窃、虚假网站等。

3. 社交网络欺骗方式。

这种方式主要是在社交网络上建立虚假身份,以模仿真实人物进行诈骗。

三、案例剖析针对网络诈骗,警方也跨出了许多有效的防范措施,如打拐打黑、各种反诈骗技巧等。

以下为几个棘手的网络诈骗案例:1. “朝阳群众22万被骗案”受骗的那位“朝阳群众”使用一家私人贷款公司的服务,贷款成功后,对方称需要购买保险。

之后,该公司以担保的形式借款人的身份骗取了受害人22万元。

2. “假抖音APP骗局案”一名姓林的网友在微信群中加入了一个名为“抖音大家”的聊天群,群主在其中发布了下载“抖音VIP版”获得经验值、送现金红包的信息。

然而,一旦用户在管理人员借助一个软件清除手机垃圾文件后,用微信或支付宝向群主提现,家伙就单方撤入了清明。

网络犯罪案例剖析与预防

网络犯罪案例剖析与预防

网络犯罪案例剖析与预防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的普及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网络犯罪。

网络犯罪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网络欺诈等等。

本文将通过剖析一些网络犯罪案例,探讨网络犯罪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

首先,让我们看看网络诈骗这一常见的网络犯罪形式。

在网络诈骗中,犯罪分子通常利用虚假身份、诱人的广告或欺骗性的信息来骗取他人的财产。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电信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电话或网络声称自己是银行工作人员或警察,以各种借口骗取受害者的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密码,进而盗取受害者的财产。

为了预防这类诈骗,我们需要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电话或信息。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使用安全的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避免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

除了网络诈骗,网络盗窃也是一种常见的网络犯罪形式。

网络盗窃通常指的是黑客通过非法手段入侵他人的电脑或网络系统,窃取个人信息、财务数据或商业机密。

这些黑客可以利用各种漏洞和技术手段,例如钓鱼邮件、病毒攻击等。

一旦个人信息被盗取,我们可能会面临身份盗用、财产损失甚至声誉受损的风险。

为了预防网络盗窃,我们需要加强个人电脑和网络系统的安全,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并定期更新软件和操作系统。

此外,我们还应该避免点击可疑的链接或下载未经验证的文件,以免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

另一种网络犯罪形式是网络欺诈。

网络欺诈是指通过网络发布虚假信息或广告来欺骗他人,从而获得不当利益。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网络购物欺诈。

犯罪分子通过虚假的网店或广告发布商品信息,收取顾客的款项后却不发货或发货与描述不符,从而骗取顾客的钱财。

为了预防网络欺诈,我们需要提高警惕,选择信誉良好的网店进行购物,并尽量选择货到付款的方式。

此外,我们还应该留意商品信息的真实性,避免轻易相信过于诱人的广告。

网络犯罪的危害不容小觑,它不仅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经济损失,还可能破坏人们对网络的信任,影响网络的稳定和发展。

网络违法犯罪案例分析

网络违法犯罪案例分析

网络违法犯罪案例分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违法犯罪也日益猖獗。

网络违法犯罪指的是在网络环境中进行的违法犯罪行为,包括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网络侵权等。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网络违法犯罪案例,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对社会的影响。

案例一:网络诈骗在网络时代,网络诈骗成为一种常见的犯罪手段。

以“李某”为例,他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冒充他人身份,利用虚假的借贷平台骗取他人财物。

他通过发布虚假信息,吸引受害人上当受骗。

这种网络诈骗案件不仅给受害人带来财产损失,还破坏了社会信任,损害了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

案例二:网络盗窃网络盗窃是指通过网络手段非法获取他人的财产。

以“张某”为例,他是一名技术高超的黑客,利用自己的技术能力入侵他人的电脑系统,窃取个人信息和财产。

他通过网络渗透技术,成功获取了大量用户的账户密码,并盗取了他们的财产。

这种网络盗窃行为不仅给个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对网络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案例三:网络侵权网络侵权是指在网络环境中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或个人权益。

以“王某”为例,他是一名网络作家,在网络上发布了一部畅销小说。

然而,他的作品被他人盗版并非法传播,导致他的劳动成果被侵犯,造成了经济损失。

这种网络侵权行为不仅伤害了创作者的权益,还对文化产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

这些案例背后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首先,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犯罪行为提供了便利。

网络的匿名性和全球性使得犯罪分子可以隐蔽地进行违法活动,跨越国界进行犯罪行为,增加了打击的难度。

其次,网络违法犯罪的受害人往往缺乏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许多人对网络的了解有限,容易被犯罪分子的花言巧语所蒙蔽,从而上当受骗。

缺乏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也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

再次,网络违法犯罪的打击和处罚力度不够。

由于网络犯罪的特殊性,传统的执法手段和手段难以适应网络时代的需求,导致犯罪分子难以受到有效的制裁,从而形成一种“法不责众”的现象。

针对网络违法犯罪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

网络生活中的网络诈骗案例与分析

网络生活中的网络诈骗案例与分析

网络生活中的网络诈骗案例与分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诈骗案件也逐渐层出不穷,给广大网民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网络诈骗案例,并从技术手段、诈骗手法和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虚假购物网站诈骗的案例分析虚假购物网站诈骗是一种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法。

诈骗分子会利用假冒著名购物网站的名义建立网站,诱导消费者购买各种商品。

这些虚假网站通常会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吸引用户,然后通过各种手段骗取电子支付信息或者直接盗取用户的银行卡信息。

虚假购物网站的诈骗手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伪造网站、发布虚假商品信息、引诱用户下单、骗取支付信息、卷款跑路等。

由于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和改进,虚假购物网站的诈骗手法也在不断演化与变化。

因此,我们在进行网上购物时,要保持警惕,选择正规的购物平台,并注意核对商品信息和支付方式。

二、邮件钓鱼诈骗的案例分析邮件钓鱼诈骗是一种通过虚假邮件引诱用户泄露个人信息及财务信息的手法。

诈骗分子会伪装成银行、网络公司等机构,向用户发送带有诱惑性链接、附件或伪装成合法账户的邮件,利用用户的好奇心和经济利益诱使其点击链接或下载附件,从而获取用户的敏感信息。

邮件钓鱼诈骗的手法精巧,常见的形式包括伪装邮件、紧急通知、中奖通知等。

在面对此类邮件时,我们应保持警惕,不轻易点击链接、下载附件或回复个人信息。

同时,在网上支付或处理重要事务时,应直接访问官方网站,避免通过邮件链接进行操作。

三、在线交友平台诈骗的案例分析在线交友平台诈骗是一种通过虚构身份和故事吸引他人产生信任,从而骗取财务支持或者个人信息的手法。

诈骗分子会在交友平台上冒充真实身份,利用虚构的故事和情感倾诉引发对方的同情,逐步获得对方的信任,并通过各种手段骗取金钱。

在线交友平台诈骗的手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情感骗局、投资项目诈骗、兼职诈骗等。

在使用在线交友平台时,我们应保持谨慎,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故事,不随意提供金融信息或资金支持。

网络犯罪案例分析:网络诈骗

网络犯罪案例分析:网络诈骗

网络犯罪案例分析:网络诈骗事件概述:时间:2008年7月至2009年11月地点:中国北京市2008年7月,李某(化名)在网络上了解到一家名为“盈通投资公司”的虚假投资平台。

该平台声称能够通过投资外汇、股票等项目带来高额回报,并且承诺提供专业的投资顾问服务。

李某被这些诱人的承诺所吸引,于是在同年7月中旬向平台注资2万元人民币。

起初,他确实收到了一些看似正常的投资回报。

然而,不久之后,当李某试图提取所谓的投资回报时,却发现平台上的账户已无法登录,电话联系也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经过上网搜索,他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受害者遭遇了相同的情况。

李某意识到自己可能成了一个网络诈骗案的受害者。

经过初步调查后,李某报案并与警方配合,展开了追查。

警方通过技术手段追溯,发现涉案的虚假投资平台由一名杨某(化名)开设和管理。

杨某曾在金融领域工作,具有一定的金融知识和经验,他利用这些知识和许诺高额回报来吸引投资者。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和取证,警方于2009年11月成功将杨某抓获归案。

在审讯中,杨某承认了自己设立虚假投资平台,并诱导投资者注资后窃取资金的事实。

警方还在他的电脑和手机中找到了大量的证据,包括与其他投资者之间的邮件和即时通讯记录,以及一笔庞大的非法所得。

法律适用及判决:根据中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之规定,任何合伙、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为组织或者单位开展经营、合作、项目引入、资产竞价、商务信息咨询等活动,使用虚构或者伪造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名义,诱骗他人投资或者获取贷款,骗取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依照诈骗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而根据第二百八十条之规定,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4版网络犯罪类型与实例分析

2024版网络犯罪类型与实例分析

网络犯罪类型与实例分析•网络犯罪概述•常见网络犯罪类型•实例分析:黑客攻击事件目录•实例分析:网络诈骗案例•实例分析:网络传播淫秽物品案例•防范和打击网络犯罪的对策与建议01网络犯罪概述定义与特点定义网络犯罪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手段,攻击、侵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其他犯罪的行为。

特点网络犯罪具有匿名性、跨国性、高智能性、高隐蔽性等特点,使得犯罪行为的实施更加容易,同时也给案件的侦破和审判带来极大的困难。

发展趋势及危害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犯罪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犯罪将更加智能化、复杂化。

危害网络犯罪给个人、企业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它不仅侵犯了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还可能导致企业商业秘密泄露、经济损失甚至破产。

同时,网络犯罪还可能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法律法规与监管措施法律法规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与网络犯罪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为打击网络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监管措施政府和社会各界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网络犯罪的监管和防范。

例如,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研发和应用、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公众网络安全意识等。

同时,还建立了专门的网络警察队伍,负责打击网络犯罪行为。

02常见网络犯罪类型黑客攻击与入侵非法入侵计算机信息系统黑客利用漏洞或恶意软件,未经授权地访问计算机信息系统,获取敏感信息或破坏系统功能。

拒绝服务攻击通过大量无用的请求拥塞目标服务器,使其无法提供正常服务,导致网站瘫痪或数据丢失。

恶意软件传播黑客制作并传播病毒、蠕虫、木马等恶意软件,窃取用户信息、破坏系统或进行其他非法活动。

通过伪造官方网站、发送虚假邮件等方式,诱导用户输入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进而窃取用户财产。

钓鱼攻击利用互联网进行传销活动,通过发展下线、收取入门费等手段非法牟利。

网络犯罪的种类范文

网络犯罪的种类范文

网络犯罪的种类范文网络犯罪是指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犯罪活动的行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犯罪也变得越来越常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网络犯罪种类:1.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是指通过网络手段获取他人财产的行为。

常见的网络诈骗方式包括假冒网站、仿冒品牌、虚假广告、钓鱼邮件等。

诈骗者通常以合法机构或个人的名义,引诱人们提供个人信息或付款,以此获取利益。

2.网络盗窃:网络盗窃是指通过非法手段获得他人的个人信息、银行账户密码等资料,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非法交易或消费。

网络盗窃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如黑客攻击、病毒传播、恶意软件等。

3.网络色情:网络色情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淫秽、下流的信息和图片。

这些信息可能包括色情网站、色情图片和视频等。

网络色情不仅违法,还对社会道德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对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

4.网络恐吓和威胁:网络恐吓和威胁是指利用网络威胁、恐吓或骚扰他人。

这种行为通常以邮件、社交媒体或即时通讯应用为平台,对受害者进行人身攻击或散布谣言。

网络恐吓和威胁可能导致心理和社交困扰,甚至对受害者的生活和安全产生实质性影响。

5.网络隐私侵犯:网络隐私侵犯是指非法获取、使用或泄露他人个人信息的行为。

这包括黑客攻击、网络监听、数据泄露等。

网络隐私侵犯不仅违反个人隐私权,还可能导致身份盗窃、金融诈骗和其他犯罪行为。

6.网络侵权:网络侵权是指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个人权益的行为。

这包括盗版、侵犯商标权、版权等。

互联网的普及和便捷性使得盗版和侵权变得更加容易,给权益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8.网络赌博和网络赌博诈骗:网络赌博是指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行赌博活动,包括在线博彩、虚拟货币赌博等。

网络赌博诈骗是指利用虚假赌博网站或操纵赌局来骗取他人财产。

9.网络攻击:网络攻击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对目标系统发起攻击,以获得非法利益或对目标系统进行破坏。

常见的网络攻击包括拒绝服务攻击、入侵攻击、网络钓鱼等。

10.网络实施犯罪:网络实施犯罪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传统犯罪的行为,如网络抢劫、网络绑架等。

网络犯罪案例分析

网络犯罪案例分析

网络犯罪案例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犯罪已成为当代社会的一大隐患。

网络犯罪不仅威胁到个人的财产和隐私安全,还对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本文将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几个典型的网络犯罪案例,希望能引起更多人对网络安全的关注和重视。

案例一:个人信息泄露案2018年,某电商平台的用户数据被黑客攻击,导致数百万用户的个人信息泄露。

这些个人信息包括用户的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等敏感信息。

黑客团队将这些信息售卖给犯罪分子,后者利用这些信息实施诈骗和身份盗窃。

不少受害者由此遭受了财产损失和个人信用危机。

这个案例揭示了网络犯罪背后黑暗的利益链条。

电商平台作为信息托管者,应该加强数据安全防护,并对黑客攻击做出快速响应。

同时,用户也应该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在不可靠平台上泄露个人信息。

案例二:网络诈骗案2019年,某高校一名大学生受到了一起网络诈骗案的影响。

该大学生接到了一通冒充公安机关的电话,对方称其涉嫌犯罪,并指示其将财产转至指定账户以避免处理。

大学生出于恐慌和不了解法律程序的情况下,没有怀疑诈骗,转账了近十万元财产。

这个案例暴露了社会公众在面对网络诈骗时的脆弱性和安全意识的缺失。

公安机关需要加强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并提供更多的宣传教育,以增强人们对网络诈骗的辨别能力。

案例三:网络色情案不少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上存在大量淫秽色情的信息和内容,这直接威胁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2017年,某社交平台上一位未满十八岁的少女上传了自己的裸照,不久之后,这些照片在各种网站上广为传播,对少女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这个案例揭示了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特殊威胁。

社交平台和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过滤淫秽色情内容,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案例四:网络恶意软件案某公司的电脑系统遭到了一款勒索病毒的攻击。

这款病毒将公司机密文件加密,并通过勒索软件向公司提出赎金要求。

由于没有及时备份数据,公司陷入了巨大的困境,并在支付了高额赎金后才恢复了文件。

违反网络安全法案例

违反网络安全法案例

违反网络安全法案例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引起了全球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

网络犯罪的严重性日益增加,为了维护国家的网络安全,各国都通过了相应的法律和法规来规范网络行为。

中国也不例外,于2016年11月7日颁布了新的《网络安全法》,以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管理和保护。

然而,尽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仍然有许多人和组织对网络安全法进行违规行为,对网络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本文将结合一些典型案例,来探讨违反网络安全法的行为及其危害。

案例一:非法入侵他人网络系统张某因个人感情纠纷,对前女友的社交账号进行了非法入侵,并窃取了其个人信息以及隐私照片。

张某将这些私人信息张贴在了网络上,导致其前女友身心受到了巨大的伤害,同时也造成了社会舆论的严重负面影响。

该行为严重侵犯了个人隐私权和网络安全,违反了《网络安全法》中关于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相关规定。

根据《网络安全法》的规定,非法侵入他人网络系统,窃取、篡改、销毁网络数据等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张某因此行为被判处了有期徒刑,并赔偿了受害人的经济损失。

案例二:网络诈骗王某在网上冒充银行客服人员,通过电话或网络诈骗方式,骗取了多名用户的个人银行卡信息、身份证号码等重要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非法转账、取款,造成了数十万元的经济损失。

这种网络诈骗行为不仅严重侵犯了他人的财产安全,也造成了社会不良影响,损害了网络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根据《网络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对于这类网络诈骗行为,将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王某因此行为被判处了长期监禁,并需要赔偿受害人的巨额经济损失。

案例三:侵犯版权张某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从网上下载了一部最新上映的电影,并通过网络进行非法传播,致使该电影的收益受到了严重损失。

这种侵犯版权的行为,违反了《网络安全法》对于知识产权的相关规定,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也严重损害了电影制作者的合法权益。

根据《网络安全法》的规定,对侵犯版权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张某因违反版权法被判处了相应的刑事处罚,并需对其侵权行为进行赔偿。

论述网络犯罪及其种类与特征

论述网络犯罪及其种类与特征

论述网络犯罪及其种类与特征网络犯罪是指犯罪分子利用其编程、加密、解码技术或工具,或利用其居于互联网服务供应商(ISP)、互联网信息供应商(ICP)、应用服务供应商(ASP)等特殊地位或其他方法,在因特网上实施触犯刑法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网络犯罪以计算机网络为工具或以计算机网络资产为对象,运用网络技术和知识实施犯罪。

网络犯罪不是一个具体罪名,而是某一类犯罪的总称,其基本类型有两种:针对网络的犯罪和网络扶持的犯罪。

(一)针对网络的犯罪表现形式有:1.网络窃密。

利用网络窃取科技、军事和商业情报是网络犯罪最常见的一类。

当前,通过国际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国际犯罪分子每年大约可窃取价值20亿美元的商业情报。

在经济领域,银行成了网络犯罪的首选目标。

犯罪形式表现为通过用以支付的电子货币、账单、银行账目结算单、清单等来达到窃取公私财产的目的。

2.制作、传播网络病毒。

网络病毒是网络犯罪的一种形式,是人为制造的干扰破坏网络安全正常运行的一种技术手段。

网络病毒的迅速繁衍,对网络安全构成最直接的威胁,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

网络病毒在我国最著名的案例就是“熊猫烧香”。

熊猫烧香是一种经过多次变种的蠕虫病毒变种,2006年10月16日由25岁的中国湖北武汉新洲区人李俊编写,2007年1月初肆虐网络,它主要透过下载的文件传染。

中毒电脑会出现蓝屏、频繁重启以及系统硬盘中数据文件被破坏等现象。

2007年2月12日,湖北省公安厅宣布,李俊以及其同伙共8人已经落网,这是中国警方破获的首例计算机病毒大案。

3.高技术侵害。

这种犯罪是一种旨在使整个计算机网络陷入瘫痪、以造成最大破坏性为目的的攻击行为。

世界上第一个将黑手伸向军用计算机系统的15岁美国少年米尼克,凭着破译电脑系统的特殊才能,曾成功进入“北美防空指挥中心”电脑系统。

4.高技术污染。

高技术污染是指利用信息网络传播有害数据、发布虚假信息、滥发商业广告、侮辱诽谤他人的犯罪行为。

由于网络信息传播面广、速度快,如果没有进行有效控制,造成的损失将不堪设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具体案例论述网络犯罪及其种类与特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在现如今网络传播环境的大背景下,数字化信息革命和网络化的浪潮迅猛而强烈地冲击着人们传统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

信息网络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因其自身极大的开放性导致信息网络在安全方面出现诸多漏洞, 从而使得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进行一系列犯罪活动,形成网络犯罪。

本文将通过具体的案例来探析网络犯罪的种类与特征。

一、网络犯罪的涵义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主体人以计算机及网络为犯罪工具或攻击对象,故意实施的危害网络安全,侵害网络资源,危害他人或社会的、触犯有关法律规范的行为。

网络成为犯罪行为的载体和工具,而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计算机网络,有可能从网上到网下,从虚拟到现实,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我国自1986年发现首例计算机犯罪以来,利用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案件数量不断上升。

二、网络犯罪的类型(一)针对网络的犯罪的表现形式有:1、网络窃密利用网络窃取科技、军事和商业情报是网络犯罪最常见的一类。

当前,通过国际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国际犯罪分子每年大约可窃取价值20亿美元的商业情报。

在经济领域,银行成了网络犯罪的首选目标。

犯罪形式表现为通过用以支付的电子货币、账单、银行账目结算单、清单等来达到窃取公私财产的目的。

例如:2011年4月26日,索尼在“游戏站”博客发布通告,称黑客侵入旗下“游戏站”和云音乐服务网络,窃取大量用户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地址、电子邮箱、出生日期、登录名、登录密码、登录记录、密码安全问题等,受影响用户大约7800万。

这次黑客入侵严重地危害了用户的网络信息安全,造成了大量的用户信息的流失,以及给受众带来了严重的伤害。

2、制作、传播网络病毒网络病毒是网络犯罪的一种形式,是人为制造的干扰破坏网络安全正常运行的一种技术手段。

网络病毒的迅速繁衍,对网络安全构成最直接的威胁,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

例如:2011年4月,荆门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根据金山网络公司提供的线索得知,国内80%的病毒传播通道被“HYC”等十大病毒集团操纵。

“HYC”病毒集团使用一种具有篡改浏览器主页功能的破坏性软件投放在一些知名下载站点,诱导用户下载,网民“中招”后,该软件会篡改并锁定浏览器主页,强制将用户访问页面导向病毒集团的客户商网站。

该涉案集团利用网络进行传播网络病毒,为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3、高技术侵害这种犯罪是一种旨在使整个计算机网络陷入瘫痪、以造成最大破坏性为目的的攻击行为。

例如:2008年6月,江苏省公安网监部门破获制作传播“大小姐”系列木马病毒特大团伙后,“温柔”系列木马病毒迅速扩张,占领了全国盗号木马份额的50%,成为继“大小姐”团伙之后国内最大的盗号木马团伙。

这种犯罪行为的后果造成系统局部功能散失,网络不能正常运行无法开展工作,甚至导致计算机系统全部瘫痪,基础数据丢失或短期内不能恢复基础数据库,网络无法正常使用,从而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4、高技术污染高技术污染是指利用信息网络传播有害数据、发布虚假信息、滥发商业广告、侮辱诽谤他人的犯罪行为。

由于网络信息传播面广、速度快,如果没有进行有效控制,造成的损失将不堪设想。

例如:2014年5月8日,一组疑似李小璐为女主角的不雅视频在网上疯狂流传,许多网站媒体将不雅视频与李小璐连接起来,以诱导性的口吻发布给受众,给李小璐以及家人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李小璐的经纪公司以网络诽谤罪将一些网站告上法庭。

这种通过网络视频以及文字对他人造成恶意的重伤与伤害,形成了严重的侮辱诽谤罪,对受害人以及社火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二)针对网络扶持的犯罪表现形式有:1、网络色情犯罪行为网络色情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建立色情网站,网上贴淫秽图片、贩卖淫秽光盘、提供超链接色情网站、“裸聊”等,且现在的犯罪分子大都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淫秽色情信息交易,以隐蔽犯罪纪录、方便网上洗钱、逃避法律制裁。

目前,色情网站大部分在互联网上建立家庭网页,在网页上提供各种色情服务信息,而建好的网页通过向各种搜索引擎登记、注册,在电子公告、电子论坛上作广告,或者通过向电子邮件用户群发邮件,以吸引用户访问网站、浏览网页,从而接受其所提供服务的目的。

例如:2014年5月15日,快播科技公司被吊销增值电信业务经验许可证。

同日,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通报称,经调查证实,快播科技在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过程中,存在传播淫秽色情内容信息的行为,且情节严重。

由此可见,快播公司自创办以来不断传播淫秽色情内容,使得众多的青少年在生活中产生了严重的犯罪,严重地危害了人们的生活,构成了网络色情犯罪行为。

2、网络诈骗犯罪行为由于网络的虚拟性,通过网络进行欺诈的情况不断增多。

网络诈骗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利用钓鱼网站仿冒网上银行,盗取受害人银行账号、密码和动态口令。

以及以中奖、网购、广告、招聘、电邮等“面目”出现的网络诈骗案件,同时网络诈骗的规模性和犯罪人员的组织性也越来越高。

例如:2011 年,南京市破获一起以假冒淘宝网进行钓鱼诈骗的集团犯罪案,涉案人员达数百人,在大约半年的时间里就使十几万人受害,初步查明涉案金额达3000万元。

截至2011 年6 月,这个集团中的主要成员已有15 人被抓捕归案。

该案件的规模性与涉案人员的组织性特别高,以至于形成了一个网络诈骗公司。

该涉案公司利用淘宝网这个平台,通过提供给受众虚假的淘宝网链接,使得受众进行多次付款,诈骗受众的钱财,构成了严重的网络诈骗犯罪行为,严重地侵害了受众的权益。

3、网络赌博犯罪行为网络赌博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进行的赌博犯罪构成赌博犯罪的。

须在主观上有以营利为目的,在客观上符合以下三种情形之一:1、聚众赌博;2、开设赌场;3、以赌博为业。

在主观方面,对于网络赌博行为还是应当以“以营利为目的”进行界定。

在网络上聚众赌博和开设赌场的,只要有通过组织网络赌博活动获得收入、抽取红利等意图的就构成赌博罪,这与现实中的从赌博中获取利益并无差别,以网络赌博为业者也是要为了在网络赌博活动中赚取财物才构成赌博罪。

并且网络赌博犯罪的涉案人员较多给社会造成的危害也较大。

例如:2010年5月6日,湖南株洲公安机关破获“澳博999”特大网络赌博案,抓获该赌博集团的上层管理人员陈某某等18人,扣押冻结资金一千余万元,扣押用赌博资金购买的轿车4台,用赌博资金购买的价值280万元的房产一套。

目前,该案1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

该案件是典型的视频赌博犯罪,它通过提供赌球、私彩及真人视频百家乐、大话骰等赌博项目,在网络上进行组织赌博,进行非法经营赚取钱财。

使得众多人迷恋网络赌博,造成倾家荡产,妻离子散,为网络洗钱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并且造成我国的资金严重外流,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构成了网络赌博犯罪行为。

4、网络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知识产权主要包括著作权、商标权和专利权。

在网络环境下,最易受到侵犯和冲击的是著作权和商标权,在网络时代,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和规范网络这种日益主要的传播方式,那么其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利益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他人的侵犯。

别人所有的为大众熟悉的商标或者驰名商标的图案或者文字置于网页的显著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有些是为了链接的方便,有些是为了引起读者关注本网站的兴趣,实际结果是借助企业的知名度提升了本网站的知名度。

这种行为本身,不仅侵害了商标持有人的商标专用权,实际上进而也构成了对该企业名称权的侵犯。

例如:2010年7月,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上海激动网络有限公司诉讼上海某高校侵犯著作财产权案,并进行了受理。

上海某高校在未经许可的条件下在校园内播放只有激动网播放版权的视频,严重地侵害了激动网的著作财产权,对激动网公司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构成了网络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

5、网络侵犯隐私权的犯罪行为指行为主体利用网络这个平台盗取别人的姓名、地址、照片、手机等私人信息,对他人进行人肉搜索,然后延伸到现实生活中的犯罪行为。

由于传统型犯罪将逐渐计算机化、智能化,除强奸、偷渡等极少数犯罪外,其他传统型犯罪几乎都能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实施。

其中侵犯公民隐私权的案件明显增多,如利用网络进行人身攻击、诽谤等等。

例如:2013年12月3日,高中女生琪琪从陆丰望洋河桥上跃下身亡。

前一天,因怀疑她偷窃服装,店主将监控视频截图发至微博求人肉搜索。

很快,她的个人隐私信息曝光,成为身边同学朋友指指点点的对象。

该案件引起了道德与法律的高度关注,网民利用网络进行人肉搜索,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将他人的私人信息公布于网络,严重的危害了受害人的隐私权,甚至造成了生命危害,这种网络冷暴力延伸到现实生活中,给当事人及其家人带来了极大的伤害,构成了严重的网络犯罪,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以及法律的制裁。

三、网络犯罪的特征(一)犯罪空间的虚拟性网络空间是看不见的,所有的交往和行为是通过一种数字化的形式来完成的,传统犯罪大多有犯罪现场,有行为实施的地点和遗留的有关痕迹。

而网络犯罪实际上是使用网络技术,用数字化的形式,通过虚拟的空间来完成的,很难保留相关的犯罪痕迹,传统的侦察和勘验技术无法发挥作用。

尽管如此,我们同样要认识到这种虚拟性并不是绝对的,犯罪活动同样是客观存在的,犯罪行为在网络里也会留下犯罪痕迹,只不过与传统犯罪相比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例如:2009年4月,丽水的女网民潜丽娜在淘宝网上盗窃文成县金某的游戏充值卡11万余元,贱卖后非法获利6万余元供自己挥霍,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的这名女黑客很快就落入法网,被文成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刑10年,并处罚金2万元。

我们可以看到,该涉案人员利用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在网上实施盗窃行为,违法程度不亚于传统犯罪,这种虚拟性最终被警方所破解,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二)犯罪行为的隐蔽性网络犯罪人往往是在计算机面前,利用网络的操作来达到自己的犯罪目的。

犯罪行为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与被害人不发生直接的接触和交往,犯罪实施地与犯罪结果地往往不一致性,空间跨度大。

另外,实施犯罪时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来完成,速度快,痕迹不易保留,非常隐蔽,不容易被人察觉,具有较高的隐蔽性。

例如:2006 年9 月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网络盗窃案,被告人周玮通过互联网用OICQ 聊天工具向游戏点卡代理商的计算机发送黑客木马程序,并远程侵入该经营部计算机,在窃取销售账号和骗得密码后,销售获利,造成该公司经济损失21 万余元。

被告人周玮正是利用了互联网的便利,以及木马程序在后台运行,不易被发现,隐蔽性强的特点来达到自己的犯罪目的。

由此可见网络犯罪是及其隐蔽的。

(三)犯罪主体的智能性犯罪方法的智能性是因为网络犯罪本身就是知识经济的一种产物,它有一种知识化的过程,掌握这种知识,才能实施犯罪,才能达到预想的犯罪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