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12 中医之秘在于量
已故老中医李可:误打误撞,发现中药的奇效全在剂量
已故老中医李可:误打误撞,发现中药的奇效全在剂量李可:所谓的古中医学,应该是汉唐以前的中医学。
汉唐以后岀现了金元四大家,这个时候中医就开始走向偏颇了。
到了明清以后,李时珍那个年代,人们连药方的剂量都搞错了。
李时珍写那个《本草纲目》的时候啊,搜集了很多民间的验方,但是他那个方子有个什么特点?上面都没有剂量,拿不准该放多少,他那个年代的度量跟汉代的又有很大区别,好多的剂量都很大。
究竟在临床实践当中会出现什么问题,他也拿不准,那怎么办?就“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矣就是古代要用一两的药物,现代把它用到一钱就可以了,十分之一。
这样的话,《伤寒论》也缴械了。
《伤寒论》本来很厉害的,就像是一位勇猛的将军一样,张仲景当时就明确了利用附子的毒性,生附子一枚破八片,有毒,破开后煮的效果要大得多,阳气衰亡时,附子毒性就是救命仙丹。
但是这个将军现在没有刀也没有剑,近代光看到毒性,没有往更深的层次去思考,力量肯定就弱了。
剂量就是《伤寒论》的刀剑。
在60年代的时候,我在实践中就发现,教科书里头那些古代的方子有个很奇怪的问题:就是很有效的一个方子没有剂量,你得自个儿去琢磨。
田原:这可怎么办,连做医生的都得摸石头过河了。
您开的方子药量都很大,如果按拳击来说,属于重量级的(笑)。
您是怎么发现剂量的秘密的?李可:我怎么样能发现呢?有一次,一个老太太,病得很厉害,医院下了病危通知,让抬回家准备后事。
她儿子和我是朋友,就找我去看。
我一看四肢冰冷,脉搏非常微弱,血压测不到。
当时开了方子,用了一两半的附子,总共开了三剂药!我说你回去以后给老太太煮上吃,如果吃了药后体温上来了,就有效,你就再来找我。
结果第二天他就来找我,说我妈情况很好,不但能够坐起来,还吃了很多东西,还张罗要下地帮儿媳妇做点家务活。
我说不对!我昨天给你开了三剂药,怎么一天就吃完了?他也摸不着头脑了,就回去跟他媳妇说,原来他媳妇一着急,三副药给熬在一块了(笑)。
一副一两半,三副就是100多克啊,水又加少了,药熬的就剩下一点儿。
李可学术思想探讨(1-13)
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作者:孙其新返朴归真研经方—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一李可老中医,是山西中医界独具特色的临床家,著有《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
一般急症都是西医的事,然而在李可任职灵石县人民医院中医科时,急救却是中医科的事。
这在全国各医院中可谓绝无仅有的,故被著名中医大家邓铁涛称为“中医的脊梁”。
该书收录其急重疑难验案246例,常有一剂知,二剂已的功效,且均为真名实姓,经得起实践检验,这在中医史上勘称一绝。
他还坦诚失手的案例,进行由衷地反思,以警示初学者。
李可不仅才识过人,而且医德高尚。
他常年奔波在贫困山区,救治穷苦百姓。
遇到不识字的病人家属,因不能按医嘱服药,就深夜守候在侧,亲自为病人煎药、灌药,直到脱险方可离去。
其著书、做人不拘一格,真实、动情、感人。
他打破了儒家治医,崇尚空谈的老套,脚踏实地地开创了中医一代新风。
1、经方的返朴归真李可认为,研究经方要返朴归真。
他指出,回顾中医史上,自明代医界流行“古之一两,即今之一钱”之说,数百年来,已成定律。
习用轻剂,固然可以四平八稳,但却阉割了仲景学术的一大特色。
近代用法,大违仲景立方本义与用药原貌,无疑严重影响了经方临床效用的发挥,阻碍了仲景学说的发展与创新(404页)。
李可从经方的剂量、煎服法、冲洗法等方面,发掘经方的不传之秘。
1.1 经方的剂量李可认为,汉代一两,合现代克。
经方以此量治重危急症,可收到一剂知,二剂已,攻无不克之奇效(142页)。
现附其验案,以为佐证。
身麻脚肿一老妇,76岁,右半身麻,膝以下冷,脚肿不能穿鞋,渴不思饮,漱水即唾。
睡醒一觉,舌干不能转动,心悸头眩,难再入睡,脉迟细,舌干红无苔。
李可予以大剂人参真武汤:附子30g,白术30g,茯苓45g,白芍45g,生姜45g,红参(另炖)15g。
3剂后肿退,寐安,舌上生出薄白苔,津液满口。
又予大剂补阳还五汤加入附子30g,白芥子10g,全虫3g,蜈蚣2条,6剂后麻木亦愈(61页)。
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12 中医之秘在于量
7777一中医之秘在于量——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十二摘要:针对中药之秘在于量,进一步探讨了李可用药规律。
李可关于红参用量:补元用平剂,急救暴脱用大剂;红参剂型:捣末同煎,另炖,粉吞,块吞。
肉桂用量:温肾阳、助气化、反佐用平剂;引火归原、降奔豚、止泄泻、护胃阳用小剂;肉桂剂型:平剂煎服,小剂粉冲、米丸吞服。
山萸肉用量:小剂10克,平剂30克,中剂60~90克,大剂100~120克。
吴茱萸用量:10克以下无效,15克显效,30克攻无不克,50克治大症。
生半夏用量:小剂10克,平剂30克,中剂45克,大剂60克。
关键词:中药红参肉桂山萸肉吴茱萸半夏李可医案人参为中药四帅之一。
李可创制的破格救心汤,高丽参用至30克。
他在全书246则医案中,用红参多达121案,创下了人参之“最”。
现根据其医案,整理出以下内容:1红参李可关于红参用量:补元用平剂10克,急救暴脱用大剂30克(372页);红参剂型:捣末同煎,另炖,粉吞,块吞。
1.1红参捣末同煎红参捣末同煎用大剂,常用于血证暴脱,可立挽危亡。
如暴崩欲脱案(123页)、暴崩脱症案(124页)、久痢成痨案(305页)。
1.2红参另炖红参“另炖”法,即隔水炖也,缘于单煎红参易糊锅,不可不知。
主要用于以下情况:①红参平剂:用于补元,红参为10克,偶见15克。
这是红参最常见的用法,如顽麻怪症案(42页)、尿毒症案(164页)。
②红参救脱:救脱用大剂,如胃溃疡大出血案(15页)、妊娠恶阻案(107页)。
③破格救心:高丽参30克,如破格救心汤治肺心病心衰(7页)。
④奔豚厥脱:红参30克,如奔豚汤治伏寒奇症案(379页)。
1.3红参粉吞主要用于特定的配伍,组成散剂。
①参蛤散:肾不纳气之喘,红参10克(重则高丽参20克),蛤蚧尾1对,研粉吞服,立解其危(14、29页)。
②参麝散:小儿慢惊风,以高丽参粉5克,麝香0.3克,以救呼吸衰竭(74页)。
③参灵散:李氏治数百例胃肠溃疡,红参、灵脂各10克等分,为散吞服,可当日止痛,半月痊愈(178页)。
中药不传之秘在于剂量,老中医的用药剂量经验
中药不传之秘在于剂量,老中医的用药剂量经验导读:中药不传之秘在于剂量,恰当把握用药剂量,常常对于方剂作用的发挥具有关键意义。
教授对药量变化的运用十分灵活,如薄荷用6g以疏肝行气,用15g以清热解毒,清半夏用15g以燥湿化痰,用30g以治顽固性失眠等,其用药经验值得学习。
教授对药物剂型使用和药量变化的运用十分灵活。
根据“汤者,荡也;丸者,缓也”,陆教授治疗疾病经常前期用汤剂,后期继以丸剂巩固疗效。
教授熟读《伤寒论》,对其中经方的药量使用非常熟悉,十分重视药物剂量的选择配伍,如《伤寒论》中桂枝汤、桂枝加桂汤和桂枝加芍药汤均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五味药组成,但使用药量不同,起到的作用也有区别。
教授根据其配伍比例,桂枝、芍药1:1使用,功效为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桂枝、芍药5 : 3使用,功效为温通心阳,平冲降逆,治疗奔豚气;桂枝、芍药1 : 2使用,则具有温中缓急作用。
教授经过长期探索,对药量使用有其独特经验,如:使用代赭石30g治疗肝阳上亢,取其质重平肝潜阳之效,用量较大;而用于胃气上逆之呃逆时,仅用6-10g,取和胃降逆之功,用量较小。
薄荷用6g以疏肝行气,而清热解毒时用15g。
教授善用柴胡,用柴胡升举阳气及疏肝解郁时,治气陷证和肝气郁结证时用10g;用柴胡和解表里,取其退热之功时用至20g。
又如半夏一药,因其有毒性,教授常用清半夏,且用量相对较大,用于燥湿化痰时用15g,用治顽固性失眠则用至30g。
教授常说,药物用量不可一成不变、千篇一律,要根据患者的个人体质、病证轻重等进行加减,灵活变化,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疗效。
现把教授常用中药剂量的变化列举如下。
半夏常用量:15g。
特殊用量:30g,治失眠。
半夏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为历代医家所熟知且习用,然其镇静安神治疗失眠之效却多为人所忽视。
教授常重用半夏治疗失眠。
凡阴阳不交、脾胃失和、痰结湿滞、气郁血瘀等所致失眠,无论虚实寒热均据证以重剂半夏治之。
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
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作者:王辉武一、“经方”原剂量,增损寓意深有人说,“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
据临床所见,这话确有一定道理。
医之一世,能提出创新理论者很少,但要医者谈谈用药体会,常常是滔滔不绝,特别是对中药的剂量,何时、何种情况,宜多少量才能奏效,医生们肯定是如数家珍。
作为百代宗师的张仲景,在用药剂量方面,不可能草率从事,其法度严谨,分量考究都为医界公认。
据统计,《伤寒论》用药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甘草(70方次)。
作为主药,在方中剂量最大的用4两(5方次);作为调和药,剂量最小的仅用36铢(1/4两)。
其用量大小之比为16:1。
此外,茯苓共用了15方次,其中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中的茯苓用量为半斤,麻黄升麻汤中的茯苓仅用6铢,用量大小之比为32:1。
《金匮要略》泽泻汤中泽泻用5两,而白术仅用2两;瓜蒌薤白白酒汤和瓜蒌薤白半夏汤二方都用薤白、白酒,但用量迥异;茵陈蒿汤方中茵陈用6两(约当今90g),而栀子用14枚(约今17g)。
此外,还有因某味药物的剂量变动而改变全方主治的情况。
同样是桂枝汤的药物组成,但桂枝加桂汤的桂枝用5两,主治为气从少腹上冲心者;桂枝汤倍芍药主治腹满时痛。
白虎加人参汤用石膏2斤,而麻黄升麻汤也用石膏,却仅用6铢,剂量大小之比为128:1。
由此可见,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验证,逐步完善了“经方”的组成,对每一味药的剂量,可谓深思熟虑,绝非信手之举。
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曾说过:“仲景书中最大的优点是列条文不谈病理,出方剂而不定药理,让人自己去体会,其精义往往在于无字之中。
”因此,笔者认为,“经方”的剂量是其精义之一,今天我们学用“经方”,只记药名不够,还必须记住每味药的剂量。
二、古今度量衡,换算务求真“经方”的药量换算,历代都有研究,有根据临床常用量来估计的,有根据某种药物单位体积的比重来推算的,也有根据“药秤”来折算的,还有根据古代货币和剂量进行间接核算的,这些都不够准确。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
古老相传“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此话不无道理。
从单味药而言,量变超出一定限度,必然会引起质变,故剂量不同,功效有别。
中医治病的根本不是病,而是人,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差异,药物剂量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疗效,甚至可以完全相反。
例如:黄芪其利尿作用在20g以内明显,30g以上就趋向抑制,对血压的影响更神奇,15g以内可升高血压,35g以上反而降压。
有气虚症状时,用炙黄芪,无气虚症状,则用生黄芪。
柴胡在小柴胡汤中为君药,用量大于其它药一倍有余,能透邪外出,而在逍遥散中为臣药,用量与各药相等,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补中益气汤中为佐药,用量极小,取其升举清阳的功能。
轻剂---2~5g用于升举阳气;中剂---10克左右疏肝解郁;重剂---20克以上透表泄热白术常用量能健脾止泻,大剂量30到60g,则能益气通便。
红花少用可养血,稍多则活血,再多则能破血。
薄荷在逍遥散中仅用3g,以疏达肝木;而在苍耳子散中就重用至15g,以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桂枝用量不到5g,取其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的作用;用至10g,则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以祛除在表之风邪。
川芎小剂量可使子宫收缩加强,大剂量反而麻庳子宫。
外感头痛,用量宜轻:最多不超过4g,高血压肝阳头痛,用量宜重:习用9~12g,瘀血头痛,宜重剂量:可用至30~40g历代认为是治疗头痛之要药。
前人有谓“头痛必用川芎”。
然头痛一症,病因殊多,川芎性味辛温,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临床常用以治疗血瘀头痛。
王清任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瘀头痛,方中川芎常重用15~30g。
陈士铎《百病辨证录》散偏汤治偏头痛,疗效明显,方中亦重用川芎,用量达30g之多,若减少川芎的用量,则疗效不佳。
若用川芎治高血压头痛时,亦应大剂量使用,可用10~15g。
无论高血压或低血压所引起的头痛,只要是血中有滞,放胆使用川芎,不但止痛效果良好,同时对血压也有相应的调节作用。
川芎引经少阳胜于柴胡,用量不宜多,一般在4.5~6g,治疗顽固性头痛时,剂量宜大,有效量在30g以上,最多可用至45g,配伍得当立竿见影!枳实小剂量能使心脏兴奋,大剂量使之抑制。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用量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导读::⽤⽅的经验讲的不少,今天我们⼀起学习⽅的⽤量问题。
⼀个好的⽅君⾂佐使配I导读伍严谨,⽤量的⽐例也各有奥妙,就拿附⼦来说⼩量可温补脾肾,中量能祛寒⽌痛、⼤量则回阳救逆,同样的⼀味药,⽤量的不同,功效也有显著的区别,这就是中医的不传之秘。
(编辑/张伟雄)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作者/蒋厚⽂“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此话不⽆道理。
盖其⼀,从单味药⾔,量变超出⼀定限度,必然会引起质变,故剂量不同,功效有别。
如附⼦⼩量可温补脾肾,中量能祛寒⽌痛,⼤量则回阳救逆;红花⼩量可⽣⾎,中量能活⾎,⼤量则破⾎;⼤黄⼩量可健胃,中量清湿热,⼤量则泻下;黄芪⼩量⽆利尿效应,中量能显著利尿,⼤量则反使尿量减少;川芎⼩量能升⾼⾎压、⼤量反使⾎压下降等等。
处⽅遣药,切莫⼀概认为量⼤则功胜,⽽盲⽬追求⼤剂应⽤,要因病、因⼈、因药制宜,⼒求做到既对症,⼜适中,否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其⼆,从组⽅配伍⾔,⼀⽅中药有主次,各药间⼜相互影响,彼此制约,故临证施治除,依法准确选择⽅药外,还要恰当处理好药物之间的量的关系。
须知,适应不同病证的不同⽅剂,其主药间或主次药间各具⼀定的相对有效的剂量⽐例,倘此⽐例失调,势必导致全⽅功效重⼼的改变。
如桂枝汤中桂枝和芍药等量,才能调和营卫,解肌发表;若倍⽤桂枝,则变为温阳降逆的桂枝加桂汤;若倍⽤⽩芍,就成了解表和⾥的桂枝加芍药汤。
再如⿇黄汤中⿇黄与桂枝的⽤量应是三⽐⼆;枳术丸中的⽩术与枳实的⽤量应是⼆⽐⼀;⽩虎汤中的⽯膏⽤量宜三倍于知母;当归补⾎汤中的黄芪⽤量宜五倍于当归;麦门汤中的半夏⽤量应为麦冬的六分之⼀左右;⼀贯煎中的川楝⼦⽤量应为⽣地的五分之⼀左右。
如果不明这些⾏之有效的不传之秘(当然也可酌情调整或探索更佳⽐例),动辄药量相平,主次不分,甚或⽐例颠倒,喧宾夺主,虽⽅与证合,其效难求。
吾随王⽂⿍⽼师临证,曾见⼀患者,⼥,40岁。
因感冒后反复咳嗽,酿成哮喘已三⽉,半⽉来加剧,经⽤抗⽣素及激素⽆效,⼜服定喘汤与⼩青龙汤亦不应。
【李可:学用经方两大关-剂量关与毒药关】
【李可:学用经方两大关-剂量关与毒药关】东莞·第三届李可学术思想研讨会李可:学用经方两大关我虚度81岁(1930——),一生学做中医55年,经历了无数困苦磨难,闯过五大关(明理关、医德关、临症关、剂量关、毒药关)。
现在盖棺定论,不过勉强及格而已。
现在扼要叙述一下我闯最后两关的经历,或许对青年一代有点借鉴作用。
1、剂量关医界共识:剂量问题是经方不传之秘。
剂量,是方药治病的核心一环,犹如将军的刀剑。
自81年东汉度量衡器——大司农铜权出土,证实了汉代一两等于现代15.625克,一斤等于250克,液体一升等于200ml,这一重大发现,解决了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
李时珍之后400多年,以“古之一两,为今之一钱”,仅取经方原量的十分之一为临床应用的标准,显然是错了。
按古今度量衡标准,重新厘定经方剂量,可以体现仲景当年用药风貌,可以大大发挥经方的神奇功效。
用治疑难大症,可以药到病除;救治急重危症,可以起死回生。
《伤寒论》在人类防疫治病史上,有两个第一:第一部理论与临床完善结合的东方医学体系。
第一部可以救死生于顷刻的临床急症学宝典,伤寒疫病的特点,发病急,传变速,故仲景立方剂量大、药简、力专、效宏,方能阻断病势传变,救生死于顷刻。
现代用法剂量过轻,悬殊过大,不堪大任。
由于达不到仲景学说的基础有效剂量,所以不能治大病,习用轻剂,固然可以四平八稳,不担风险,但却阉割了仲景学术的一大特色,夺去了将军手中的刀剑,在近代两大医学体系的竞争中,使中医丢掉了急症阵地,退居附庸地位。
这是老中青三代中医的奇耻大辱!要雪耻,先闯剂量关:在仲景先师《伤寒论》的理法方药的大环节之中,基础有效剂量是一大关键!我闯剂量关,曾经碰的头破血流,一次偶然的机遇,误打误撞,终获成功。
60年代之前,我曾用小剂量四逆加人参汤治心衰重症6例,死去5例,存活1例。
死亡病例,皆因久病耗伤五脏精气竭绝,中气败亡,土不伏火,阳回复散而死。
救活的1例,受张锡纯来复汤的启发,加入了生山萸肉、龙骨、牡蛎、活磁石,因深昏迷又加入了麝香,得以康复。
中医之秘在于药量
中医之秘在于药量展开全文补阳还五汤: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
组成:生黄芪四两[120g],当归尾二钱[6g],赤芍一钱半[4.5g],地龙一钱[3g],川芎一钱[3g],红花一钱[3g],桃仁一钱[3g]。
功效:补气,活血,通络。
归脾汤:宋代《济生方》组成:白术1钱[3g],当归1钱[3g],白茯苓1钱[3g],黄耆(炒)1钱[3g],龙眼肉1钱[3g],远志1钱[3g],酸枣仁(炒)1钱[3g],木香5分[1.5g],甘草(炙)3分[0.9g],人参1钱[3g]。
功效:养血安神,补心益脾,调经。
方论汪昂《医方集解·补养之剂》:“此手少阴、足太阴药也。
血不归脾则妄行,参、术、黄芪、甘草之甘温,所以补脾;茯神、远志、枣仁、龙眼之甘温酸苦,所以补心,心者,脾之母也。
当归滋阴而养血,木香行气而舒脾,既以行血中之滞,又以助参、芪而补气。
气壮则能摄血,血自归经,而诸症悉除矣。
”中药对于疾病的治疗效果如何,除取决于很多个方面,比如诊断是否正确、选方是否对证、用药是否合理外,用药的剂量也有很大关系。
所以自古传言:“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也有人说“用药如用兵”。
为什么药量很重要,我给大家先讲一个故事,是关于“归脾汤”的。
曾有一少年随其祖父学医三年后出师独立行医,诊一妇女崩漏(月经过多),舌淡脉弱,证属“心脾两虚、气不摄血”,遂予归脾汤,无效,归而问其祖父,其祖询问病情后问妇人是否舌苔甚厚,少年答是,遂改木香一钱为三钱,三剂而愈。
从此,少年治病木香用量全是三钱,不久又诊一妇人病症同前,少年信心满满,信手就是“归脾汤”,可惜同样无效,又归而问其祖父,其祖询问病情后问妇人是否舌苔甚薄,少年答是,遂改木香三钱为一钱,又三剂而愈。
此是为何?同一病症,同一药方,同个医生,为何无效,又为何有效,值得深思。
其实问题简单,但是思维复杂,都是源于中医理论,源于脏腑生理病理。
本故事中舌苔厚薄不同,决定了木香的用量,就其根本,在于脾胃的运化功能,在于湿气的轻重。
中医之秘在于量——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十二
20 0 8年 l 0月
第 7卷
第 5期
中
医
之
秘
在
于
量
李可 学术 思 想探 讨之 十二
● 孙 其新
摘 要 针对 中药之 秘在 于量 , 一步探 讨 了李 可用 药规律 。李可 关 于红 参 用量 : 元 用 平剂 , 进 补 急 救暴 脱用 大剂 ; 参剂型 : 末 同煎 , 红 捣 另炖 , 粉吞 , 块吞 。 肉桂 用 量 : 肾阳 、 气化 、 佐 用平 剂 ; 火归 温 助 反 引 原、 降奔豚 、 止泄 泻、 胃阳用 小剂 ; 护 肉桂 剂型 : 平剂 煎服 . 小剂粉 冲、 丸吞服 。 山萸 肉用量 : 米 小剂 1 0克 ,
作者简介 孙其新 , , 男 主任 医师 。从事辨证论治 的整理 和经 方的临床 应用 , 著有 剂 型 : 剂煎服 , 平 小剂 粉 冲 、 丸 吞 米
《 谦斋辨证论治学 》 。 ・作者单位 辽 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1O 2 1O3 )
服。
2 1 肉桂 煎 服 肉桂 入煎 剂 , . 一
l 红 参
主 要用 于 特定 的 克打 碎 , 嚼 慢 咽 , 刻 生 效 。详 细 立 剂 1 克, 救暴脱 用大 剂 3 0 急 0克 配伍 , 成 散 剂 。① 参 蛤 散 : 不 见 急 性 结 核 性 胸 膜 炎 案 ( 7 3 3 组 肾 4 、9 (7 3 2页 ) 红 参剂 型 : ; 捣末 同 煎 , 另 纳气 之喘 , 红参 1 ( 则 高丽 参 页 ) 0克 重 。 炖, 粉吞 , 吞 。 块 2 O克 ) 蛤 蚧尾 1对 , , 研粉 吞 服 , 立 15 关 于红参 “ . 另炖 ” 的思考 红 红 参捣 末 同 解 其危 (4 2 1 、9页 ) 。② 参 麝 散 : 小 参 “ 另炖 ” , 法 是李可 临床使用 频率 煎用 大 剂 , 常用 于 血证 暴 脱 , 立 儿慢 惊 风 , 可 以高 丽 参 粉 5克 , 香 最 多 的煎 法 。由于 隔水 炖之 法 , 麝 有 挽危 亡 。如 暴崩 欲脱 案 ( 2 13页 ) 0 3克 , 、 . 以救呼 吸衰竭 ( 4页 ) 7 。③ 人 不知 , 比较麻 烦 ; 单煎 红参 , 亦 若
中药不传之秘在于量
中药不传之秘在于量(二)2009-02-25 22:20从李时珍一直错到中国药典2007-11-26 15:17 来源: 南风窗作者:陈长青在用药剂量与药方配伍方面长期鲜有作为的药典,与实践脱节、自身前后矛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尽管现在的《中华本草》收载中药8980味,但一个中医师在临床处方中常用到的药物,一般不会超过两三百味;而所治疗的范围,却几乎囊括内、外、妇、儿、皮肤等各科疾病。
为什么?其秘密一个就是中药的剂量不同,第+就是组方的配伍变化。
所谓古中医的复兴,题中应有之义就包括厘清金元以来,中医在用药上积累的问题,重新认识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中国药典》虽几经修订,其中的部分内容却因为与实践脱离,而被中医界视为掣肘,330多位全国中医名家最常用的12种药材的剂量,均高出药典规定数倍。
《本草纲目》的一语之失说到中医药,很多人自然会想到李时珍。
《本草纲目》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可能地纠正了以前的错误,并有许多重要发现和突破。
正是由于《本草纲目》的巨大成就,使其观点对后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李时珍在书中说:“今古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
”中医院校的中药、方剂教科书也认为:自明清以来,我国普遍采取16进位制的“市制”计量方法,即1市斤=16两=160钱。
从1979年起,我国对中药计量统一采取“公制”,即1公斤=2市斤=1000克。
为了处方和配药计算方便,又规定按照以下的近似值换算:1市两(16进制)=30克;1钱=3克;1分=0.3克;1厘=0.03克。
经过以上的演变,我们现在便把古代处方中的一两,统统当作一钱,也就是3克。
然而问题恰恰就出在李时珍这句被后世至今奉为圭臬的话。
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伤寒论》,被称为中医治疗危急重症和疑难病的典范。
书中所载的113个处方,都是具有奇效的经典配方,被后世称为“经方”,其用药量绝大多数都是按两计算的。
可惜的是,由于《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约公元200~210年),此后战乱频繁,该书流失民间800余年,其间各个朝代度量衡制迭经变化,使得这一极为宝贵的药物剂量经验未能流传下来。
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李可:我对药性和剂量的思考
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李可:我对药性和剂量的思考导读李可老中医,以经方大剂量用药治疗急危重症,蜚声海内外,本文讲述李老对药性和剂量的思考,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这也是近现代中医的思考,重拾经方一剂知两剂已的神效,须得认真考究中医剂量之失。
中医看病,主要是诊脉、辨证、用方。
方由药组成,谙熟药性是前提。
谙熟药性只背熟大学课本《中药学》还是远远不够的。
真正掌握一味药,不仅要知其然,还要力求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用好它。
经方治病,谙熟药性是前提比如黄芪,生于中国北方,根长数尺,深入土中,其根体极松,孔道多而大,下吸地下黄泉之水,上滋苗叶。
其皮色紫黑,紫可入心补心气;黑可入肾补肾气;气温与肝气相投,故可入肝补肝气;其肉色黄,味甘,入脾,大补脾气而生肺金之气,且诸气皆统于肺,肺行呼吸,是为诸气之总司令,所以说黄芪于人身诸气皆补。
我在临床中,不管遇到什么疑难杂症,凡见气虚下陷者,皆重用黄芪,疗效很好。
比如我曾治疗一40岁男性糖尿病,极其瘦弱,全身一点气力也没有,走路稍快即气喘吁吁,胸闷气短,两寸根本无脉,关尺脉微弱,稍微能摸着一点,证属大气下陷。
令其每日服黄芪30g,连续服了两个多月,人也有了精神,体重也增加了,化验血糖尿糖皆恢复正常。
只是服药后出现口干口苦,知服黄芪造成了内热,遂加知母30g同服,又服了一个月,一年后随访,病情稳定。
方准药熟,足量才能取得疗效辨证准确,谙熟药性,选对药方,还不够,有时还得用足量,才能取得疗效。
2001年曾接诊过另一例37岁男性糖尿病患者,在某医院住院20余日,西医以降糖片、胰岛素之类药品治疗,中医则按消渴证与服滋阴养津中药,口渴虽止,但身体异常消瘦困乏,血糖虽减,但还是时有起伏,小便比常人多数倍,诊其脉极沉细弱,舌苔中心剥落一片,且有干燥裂纹,饮食精神不振,小便时可嗅出糖气与烂苹果味。
根据脉证诊为气虚下陷,津液不升,遂处方:黄芪30g,升麻6g,以升津液,佐以山药30g,生地30g,元参20g,麦冬20g以滋阴;并用川萆薢15g以固小便。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用量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用量导读“中医不传之秘在于用量”,古代江南医门世家秘传伤寒论,传方不传量,可见药量差别与疗效干系匪浅,本文探究药量药性的本质,阐述阴阳转变规律方是中医不外传之谜,苦心孤诣,实乃中医佳作。
自古以来中医(世医)的神秘莫过于用药的神奇,而用药的独到莫过于阴阳的转变,何为阴阳的转变呢?常听人说中医不传之秘在于药量,其实药量只是一部分,我说其实中医不传的是药物的阴阳转变规律,为推广我中华国术,提高临床疗效特将天机述于有缘之人。
阴阳转换大法1.基本概念(1)任何事物阴阳的属性都不是一定的,是随外界环境改变而改变的。
(2)应用在治病中首先要以所治疗的患者为基本参照物,而后立药物的阴阳,而不是以药物本身去立阴阳(很重要哦)。
(3)药物阴阳的确立是以药物的浓度、气与味的厚薄、温度为基本变量展开的。
(4)阴阳在药物中的体现是以量变而变的,具体为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就是在一个太极中,阴阳平衡时,阴是阳的二倍或者阳是阴的二倍,比如阴是阳体积的二倍,而同时阳又是阴质量的二倍等等。
(5)改变物质的量就将改变了物质的阴阳属性(在一定范围内)2. 举例应用如一人体温为36.8度,你给他一杯水,如果水低于18.4度就是趋于阴性的水,阴则相下,向里,你喝下去觉得肚子里很凉快,那水对你来说就是淡味的凉药,为什么是淡味的呢?这是与你身体的酸碱度对比而言的。
但如果你喝的是73.6度以上的热水,那水就是趋于阳性的水,阳则上行,趋于表,你喝下去一会就出汗了,那水对你来说就是淡味的热药。
同样是水同样是一个人,温度变了,药的阴阳属性就变了,其实中医很科学很简单,其实内经中讲的“要”也就是参照点的改变,一样的药在不同人身上药性不同就是这个道理,中医难吗?很难不告诉你这个原则,你光研究药那你研究去吧,这一辈子,未必能精通几味药,人有500变,有8万4千演你就是穷其一生也不能精通多少。
3. 阴阳法则阴阳各自有不同的运动规律,不可完全混淆套用,应因性而辨,因辨而用。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中草药并非剂量越大越好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中草药并非剂量越大越好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不断有新药投入到临床疾病的治疗中。
而与此同时,药源性疾病的不断出现,使得中草药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
中草药剂量大疗效好?在一些日常经验的误导下,部分患者认为,中草药剂量越大疗效越好,其实不然。
中草药剂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
比如甘草,在剂量1-2克时,起到调和诸药的作用,剂量5-10克时,则起益气养心,温胃和中的作用,当剂量大到30克时,就可能产生类激素样作用了。
剂量大了作用变了?不少中草药因剂量大小不同而出现相反作用,如活血行气的川芎,小剂量时,可收缩子宫,兴奋心脏;大剂量时却可使心脏麻痹而收缩停止,出现心脏抑制作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苦寒药黄连、龙胆草,用量3-5克,可起到清胃火、增食欲的作用;如果剂量过大,就会败坏胃气,导致胃痛。
减少副作用,中药用量需斟酌一些情况下,中草药使用剂量过大,还会出现副作用。
我们知道,温里药肉桂、附片,剂量适当,就能起到健脾胃,温肾阳作用;若非特殊情况,剂量过大就会出现里热壅盛,火热上攻之症,甚至会出现血压上升,乌头碱中毒等症状。
再如益气养血药人参、熟地黄等,剂量过大,也会出现胸脘满闷,食欲缺乏,口鼻流血等症状。
中草药剂量要综合权衡中药剂量的大小,除了准确辩证用药之外,还应该根据药物配伍、炮制方法、地区、季节、体质、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并非剂量越大,效果越好。
一些新鲜草药如蒲公英、鱼腥草、车前草等,剂量可适当大一些,常用量为30-100克,干草药可用10-15克。
具有特殊疗效的中药,即使是干品,剂量也可以大一些,如岳美中排石方中金钱草的剂量常用至210克。
但在一般情况下,特别是药物较多时,即使是鲜药,也应该酌情减量。
超剂量用药需谨慎当然,在用药过程中常常需要超剂量用药以达到治疗效果。
但是在超剂量用药时,要严格遵守如下原则:适应症必须准确、有毒中药遵循剂量递增原则、保证药材经过严格炮制,制剂规范、遵循成熟的大剂量特异性配伍方案,以及了解中药的毒性和解救措施。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方剂中用药比例的重要性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方剂中用药比例的重要性导读:各个药物因为剂量不同,相互间会形成不同的配伍,从而产生不同的功效,这是中医人都需要明确的规则。
组方中药量大小的变化可改变其功效,这是人所共知的,因此临证遣药组方时对药量应严格要求,不得违其规律而施。
常见的规律归纳如下:药量大者为君,把持主体功效1在一首方剂中药物用量大者为君早有古训,君药是针对主要病因及主症而设,突出其药量以确保主治方向。
如麻黄汤中麻桂药量之比为3:2,是保证峻汗的最佳比例,不可轻易变动。
麻杏石甘汤中石八麻四,越婢汤中石八麻六,都有深奥含义。
同为温法,方中君药不同,则功效有异。
温散之剂重在散,如四逆汤中用附子量大为君,借干姜之辛热,有回阳破阴救逆之效,故有“附子无姜不热”之说;吴茱萸汤主厥阴寒邪逆上,吴茱萸暖肝胃,逐寒降逆,借生姜温降之助,而收散寒平逆之功;真武汤主寒水逆上,重用附子散寒温阳以制水为君。
而温补之剂重在补,如理中汤主中焦虚寒,寒因虚而生,故以人参补气健脾为君,干姜散寒扶阳为臣,共成温补中阳之效。
温散法、温补法中使用温热药量有别,君臣地位各异,不得混淆。
用药剂量大小,依据理法制定2药量大者为君是以药性、功能、针对的病因而言,属于正治法则。
但有时方中药量大者是因医理或治法的需要而设。
如当归补血汤主血亏气弱、血虚发热之证,方中黄芪与当归的药量比例为5:1,重用黄芪为君,虽名为当归补血汤,实际借助黄芪补气培元达到生血的目的。
气血源于水谷,药力只能提高人体化水谷、生气血的能力,因而增强饮食的营养则是必备的条件,否则生血无望,此符合“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的道理。
又如肾气丸重用地黄先滋精血,少佐桂附而从“少火生气”之理,因而产生“阴中求阳”的配伍规律。
亦有因于医理的需求,药量大者并非为君药。
如炙甘草汤中生地黄一斤,虽为君药甘草药量的四倍,但仅是臣辅之用,是根据心之生理特点而定,在现代的临床报道中得到广泛的证实。
再如导赤散主心火上炎,清火导赤不用苦寒泻热,而重用生地黄壮水制火为君,亦属因心之生理、病理而制定。
中药不传之秘在于“量”
中药不传之秘在于“量”中药剂量的用量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药效的发挥。
药量太小起不到治疗作用,过大则可造成不良后果。
虽然中药绝大部分是原生药,药性比较平和,但也有少数药性猛烈或有剧毒的药物,其用量必须严格控制,以免发生意外。
——中药剂量(中国大百科全书)医案1旋覆代赭汤半夏10克增至30克医案来源:国医大师张志远1969年在济南遇一男子,脘中嘈杂、呕恶、嗳气、打嗝,自言有气体上冲、腹内肠鸣,二便正常,曾诊断胃炎、奔豚病,疗后仍然不减,转老朽施治。
开始给予旋覆代赭汤,计半夏10克、旋覆花15克(布包)、代赭石30克、党参10克、甘草6克、生姜10片、大枣6枚(劈开),反馈很不理想。
考虑代赭石、半夏、生姜均属降下功能,何以未见显力?即把半夏增至30克,又吃二剂,症状缓解。
痰饮圣物“掌中乾坤”起了关键作用,量的升高,促使了取胜战局。
医案2小青龙汤细辛增至15克1971年我在山东农学院诊一教师,遭受风寒咳嗽,并发急性鼻炎,味觉失灵,涕下不止。
开始给予小青龙汤加味,含麻黄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半夏10克、干姜10克、细辛6克、五味子15克、甘草10克、藿香15克、苍耳子10克、白芷10克、辛夷10克。
服后诸症悉退,惟流涕不减,遂添茯苓20克。
吃了二剂依然如故,即考虑细辛问题,把量增至15克。
结果疗力凸显,涕出转少,又继续数日,竟完全治愈。
医案3吴茱萸汤吴茱萸增至30克1982年吾在山东中医学院遇一学生家长,胸中痞闷、嗜食热物、舌苔白腻、脉象弦紧、肚子隐痛、大便日行两次,医院诊为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怀疑早期恶变,屡治未愈。
老朽就取吴茱萸汤与之,计党参15克、吴茱萸15克、生姜15片、大枣10枚(劈开),每日一剂。
服用四天,毫无转机,乃把吴茱萸升高至30克,才渐入佳境,十五帖后方安。
量的大小,至关重要。
中医不传之秘不尽在药量,而在于辩证精准!
中医不传之秘不尽在药量,而在于辩证精准!中医不传之秘,不尽在药量,而在中医大家辩证精准,用药如用兵,老辣不拘一格,方显药量精奇,所谓“胆欲大而心欲细”,药量峻猛称奇非为“秘传”,琴心剑胆绝技是英雄,方药合证仁术为真知。
治疗疾病的关键在于辨证施治我们知道,中医治疗疾病的关键之一在于辨证施治,要根据人体疾病的不同的表现,人体疾病发作的不同时间,人体的不同体质进行相应的调整。
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疗效。
在治疗时,除了用药合适以外,还需要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药量。
药量的多少也对治疗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任何中药的量和种类的应用都得在疾病这个基本前提下才能进行应用。
用药如用兵,药量但为辩证施如在伤寒论中,有些药物的量的多少甚至可以决定一个方剂的名称,这就是说如果方中的某一种药的量增多或者减少的话,这个方剂的治疗作用就会有所不同了。
如在《伤寒论》中,以治疗表虚症为主的“桂枝汤”,如果将其中的芍药量加倍,再加一味饴糖之后,就变成补虚止痛的“小建中汤”了。
其主治也由“桂枝汤”的“头痛,发汗,汗出,恶风”变成了“小建中汤”的“虚劳里急,悸,衄,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
药量的变化决定药方的主治可见量的变化,可以决定药方的主治情况。
在这里的药量的变化应用,是根据疾病的不同的症状来辨证决定的。
有什么样的证候才能用什么样的药量,药量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需要随疾病的不同表现变化。
用量加大,一个大虚的人就得用足够量的药来补虚,一个大热的人也得用寒凉的药恰当才能祛除实热,一个虚实寒热错杂的人还得根据其药物性能的基本原则来应用。
药量亦凭医生胆略,应用还需顺势而为药量的应用也取决于每一个医生的胆略。
不能用一种简单的机械模式来治病,也不能单靠书本上说的药的量来衡量一个病人该用的量,因为每一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
应该凭病人的体质及疾病情况,需要多少量就用多少。
如果该用多时用得少,那么将会杯水车薪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从而延误病情;该用轻量时反而滥用药物以示自己“医术奇特”,这样甚至会适得其反。
中药之秘在于量...
中药之秘在于量...中药之秘在于量中医中药 2010-07-02 18:28:34 阅读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中药之秘在于量中医中药 2009-12-14 15:31:45 阅读9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中药不传之秘,在用量上。
用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
因此,在确定用量时,应注意以下10种不同情况:体质不同:体质虚弱者,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差,用量过大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故宜酌情减量;体质壮实者,用量可稍大。
病情不同:轻病下药过重,药力太过,反伤正气;重病下药过轻,则药力不足,达不到治疗目的。
性别不同:男性用药量可稍大一点;女性有月经、怀孕和哺乳等生理特点。
故用药量宜小。
年龄不同:一般情况下,10岁以上儿童,可用成人量的2/3;5—10岁,可用成人量的1/2;2—5岁,可用成人量的1/3;1岁以内的婴儿,可用成人量的1/4或更少;60岁以上的老人药量应低于中青年的1/2---1/4。
药性不同:凡使用毒峻烈药,须从小量开始,再根据服药后患者的情况而增减;如病势已退,即停服,不愈则酌量增加。
配伍不同:在方剂组成中,有主药和辅药之分。
一般来说,主药用量重,辅药用量轻。
如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都由大黄、厚朴、枳实组成,前方重用大黄主攻下,后方重用厚朴主利气。
单味药用于急救,如用大黄治疗中毒性菌痢,用独参汤救治血崩虚脱,用量均可加大。
药质不同:如花、叶之类质地轻及有效成分易煎出的药物,用量不宜过大;质量不易煎出有效成分的药物如矿石、贝壳之类,用量宜重。
过于苦寒的药易伤脾胃,用量宜少;甘平之药用量可稍大。
剂型不同:同样的药物,汤剂比丸、散剂用量要重;复方应用比单味用量要少;鲜药用量比干药用量应多一倍以上。
地区不同:如用麻黄发汗,南方气候较热,人易出汗,用量宜小,一般用5克左右;而北方天气较冷,不易出汗,北方人体质又较结实,故一般可用至10克以上。
炮制不同:中药的生品、炮制品及采用不同的炮制0人 | 分享到:阅读(3)|评论(0)|引用(0) |举报。
中药不传之秘在于量——浅谈在药物份量上的运用
中药不传之秘在于量——浅谈在药物份量上的运用
丁玉春
【期刊名称】《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1992(000)002
【摘要】中药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武器,其功效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只有通过合理的组成。
才能适应治疗的需要,药物在由单味治病进而多味药治病的基础上开始形成了方剂。
一张方剂的组成。
是在通过辩证审因决定治疗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方剂的组成原则,妥善配伍而成。
它是实施辩证沦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页数】3页(P32-34)
【作者】丁玉春
【作者单位】利川市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本草品汇精要》明清不传之秘 [J], 杨奕望;吴鸿洲
2.中医之秘在于量——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十二 [J], 孙其新
3.针对“中药不传之秘在于用量”之临床策略 [J], 高可新
4.探中医用药不传之秘,填方药剂量理论空白——访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仝小林教授 [J],
5.论“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尽在《金匮玉函经》之中 [J], 吴忠文;吴学珍;李永贵;聂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补中益气汤中的“陈皮”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补中益气汤中的“陈皮”•01陈皮是一味药食同源的中药,在印象中,药食同源的药物总是相对温和的,但是实际上是这样吗?且看文章怎么说吧!陈皮即橘皮,陶弘景谓“橘皮以陈久者良,故又叫陈皮”,性味辛、苦、温,主归脾、肺,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
名方补中益气汤中即含有陈皮。
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根据“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的经旨而订出以甘温为主的补剂,功用为调补脾胃,升阳益气。
主治食不知味,倦怠懒言,不耐作劳,动则气喘,身热有汗,渴喜热饮,及一切清阳下陷之证。
本方黄芪为君;参、草为臣;白术健脾,当归补血,陈皮理气,均为佐药;又用升麻、柴胡为使,引黄芪、甘草甘温之气味上升,补卫气而实表,诸药相伍用以调补脾胃,升阳益气,后世所谓“甘温除大热”。
忆20世纪50年代初学补中益气汤时,遇一老人,头昏、纳食不馨,腹不胀、少气懒言,舌苔薄白,脉浮象按之无力,辨证为脾阳不足,脾肺气虚证。
02给予处方:黄芪15g,党参12g,当归6g,陈皮12g,白术12g,蜜柴胡6g,蜜升麻6g,炙甘草9g,生姜两片,大枣9g每日一剂,嘱服3剂。
二诊:老人食欲大增,周身力气也添,但述头昏不减。
我想气虚补气已收到效果,如果再服,头昏必止,效不更方,继服三剂。
三诊:老人仍述头昏,遂请教方鸣谦师,师曰:将陈皮改为4.5g,再服三剂。
四诊:头昏已去,老人十分高兴。
师令给补中益气丸9g,每天3次续服一周,以固疗效。
自此方知,陈皮理气健脾,然而与补气药同用,主要目的为补气升清,陈皮要轻用,这里有一个量效关系。
如上方重用陈皮则有破气之嫌了,气虚头昏又补气又破气行气,如何能达到补气而治疗因气虚证的头昏呢?补中益气汤中之所以用陈皮,是因为补益药多塞滞,易致中满,如陈皮取理气健脾、燥湿和中之功;陈皮入补剂能顾护脾胃,促进运化,使滋补药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更好地发挥补益作用。
03《本草备要》说陈皮“辛能散,苦能燥能泻,温能补能和,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为脾肺气分之药,调中快膈,导滞消痰,利水破癥,宣通五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777一中医之秘在于量——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十二摘要:针对中药之秘在于量,进一步探讨了李可用药规律。
李可关于红参用量:补元用平剂,急救暴脱用大剂;红参剂型:捣末同煎,另炖,粉吞,块吞。
肉桂用量:温肾阳、助气化、反佐用平剂;引火归原、降奔豚、止泄泻、护胃阳用小剂;肉桂剂型:平剂煎服,小剂粉冲、米丸吞服。
山萸肉用量:小剂10克,平剂30克,中剂60~90克,大剂100~120克。
吴茱萸用量:10克以下无效,15克显效,30克攻无不克,50克治大症。
生半夏用量:小剂10克,平剂30克,中剂45克,大剂60克。
关键词:中药红参肉桂山萸肉吴茱萸半夏李可医案人参为中药四帅之一。
李可创制的破格救心汤,高丽参用至30克。
他在全书246则医案中,用红参多达121案,创下了人参之“最”。
现根据其医案,整理出以下内容:1红参李可关于红参用量:补元用平剂10克,急救暴脱用大剂30克(372页);红参剂型:捣末同煎,另炖,粉吞,块吞。
1.1红参捣末同煎红参捣末同煎用大剂,常用于血证暴脱,可立挽危亡。
如暴崩欲脱案(123页)、暴崩脱症案(124页)、久痢成痨案(305页)。
1.2红参另炖红参“另炖”法,即隔水炖也,缘于单煎红参易糊锅,不可不知。
主要用于以下情况:①红参平剂:用于补元,红参为10克,偶见15克。
这是红参最常见的用法,如顽麻怪症案(42页)、尿毒症案(164页)。
②红参救脱:救脱用大剂,如胃溃疡大出血案(15页)、妊娠恶阻案(107页)。
③破格救心:高丽参30克,如破格救心汤治肺心病心衰(7页)。
④奔豚厥脱:红参30克,如奔豚汤治伏寒奇症案(379页)。
1.3红参粉吞主要用于特定的配伍,组成散剂。
①参蛤散:肾不纳气之喘,红参10克(重则高丽参20克),蛤蚧尾1对,研粉吞服,立解其危(14、29页)。
②参麝散:小儿慢惊风,以高丽参粉5克,麝香0.3克,以救呼吸衰竭(74页)。
③参灵散:李氏治数百例胃肠溃疡,红参、灵脂各10克等分,为散吞服,可当日止痛,半月痊愈(178页)。
1.4红参块吞所谓红参“块吞”,即打小块吞服,其“小块”,亦称“粗末”,类似于粗玉米面。
主要用于:①大气下陷:李可认为,用补中升陷法治大气下陷证,红参不入煎剂者,缘于汤药速效,虚馁之人下咽反觉胀闷,打小块吞服,入胃缓缓奏功,使下陷之气徐徐升达。
如胃下垂案(254页)、剖腹产后二便闭结案(112页)。
②肾不纳气:肺肾两虚之喘,红参小剂10克打碎,细嚼慢咽,立刻生效。
详见急性结核性胸膜炎案(47、393页)。
1.5关于红参“另炖”的思考红参“另炖”法,是李可临床使用频率最多的煎法。
由于隔水炖之法,有人不知,亦比较麻烦;若单煎红参,又易糊锅。
为此,笔者采用红参减半粉吞,代替红参“另炖法”。
2肉桂李可关于肉桂用量:温肾阳、助气化、反佐用平剂;引火归原、降奔豚、止泄泻、护胃阳用小剂;肉桂剂型:平剂煎服,小剂粉冲、米丸吞服。
2.1肉桂煎服肉桂入煎剂,一般为平剂10克,对于小儿、老人、羸弱之人,肉桂酌减,如小儿遗尿案之肉桂3克入煎(86页)。
主要用于以下情况:①温肾阳:如阳虚型红斑狼疮案,用附子、肉桂直温肾阳(202页);习惯性流产案,用附子、肉桂温养命火(117页)。
②助气化:李可之经验,治三焦气化乖常诸疾,必以肉桂辛热善动之品,直入命门而补其火,火旺则阴凝解而气化得以蒸腾。
如一老年肥大性前列腺炎急性感染致癃闭者,虽诊为湿热充斥、三焦闭塞,仍以对症汤剂加肉桂蒸动气化,2剂而解(157页)。
又如结核性腹膜炎合并胆囊炎案,以真武汤加肉桂蒸动气化(39页)。
③反佐:李氏在论述攻癌夺命汤时指出,本方大队苦寒之品,脾胃怯弱者,以肉桂温热灵动之品反佐,以保护脾胃为第一要义(146页)。
如红斑狼疮案,用肉桂10克反佐玄参100克,以防寒凉损伤脾胃(204页)。
笔者注意到:李氏凡用肉桂反佐,均列在反佐药之后。
这一特殊笔法,值得借鉴,如痢疾脱症案(146页)。
2.2肉桂粉冲肉桂冲服,一般为小剂1.5~6克。
主要用于以下情况:①降奔豚:肉桂、沉香、紫石英为药对,凡奔豚证,急投肉桂粉、沉香粉3克冲,煅紫石英30克,直入肝肾,破沉寒痼冷,安镇冲脉,下咽立效(16页)。
如伏寒奇症案之肉桂1.5克(380页),肠梗阻合并疝嵌顿案之肉桂6克(133页)。
李可用奔豚汤,偶尔肉桂10克入煎。
因症属厥脱,救阳为急,归于“温肾阳”一类,如噎嗝重症案(389页)。
②止泄泻:肉桂、赤石脂为药对,自制方三畏汤之肉桂1.5~6克粉吞,赤石脂15~30克入煎,取肉桂补命火,赤石脂甘温酸涩收敛,对脾肾虚寒导致之五更泻、久痢、久带,有特效(179页)。
如糖尿病案之五更泻,3剂而愈(57页)。
③护胃阳:李氏在肺痨兼寒饮案中指出,患者呕吐厌食,唯胃已伤,以阳和汤之肉桂粉冲,以复胃阳(308页)。
看来肉桂反佐与护胃阳有些相似之处,但仔细推敲,还是有区别的。
反佐的目的在于护胃,而针对的是苦寒药;护胃阳的目的在于扶胃,但针对的是胃虚证状,如胃凉、呕吐、便溏。
2.3肉桂米丸吞服李可之经验,凡火不归原证,肉桂1.5~6克米丸吞服。
米丸做法:油桂刮去粗皮研粉,小米蒸烂为丸,如赤小豆大,药前囫囵吞下。
取其米丸溶解较水丸、蜜丸缓慢,不在胃里分解,而在下焦徐徐吸收,引火归肾(54、127、242页)。
如鼻衄奇症案(279页)、复发性口腔溃疡案(286页)。
但有时,李氏名为“引火归原”法,却用肉桂粉吞,如虚寒型糖尿病案,这是为什么?因此案兼有胃阳虚(如胃脘冷痛、厌食呕逆),为了兼顾胃阳,以“保护脾胃为第一要义”,故改米丸为粉吞。
从引火汤证诸案中,可以看出,凡火不归原证兼有胃阳虚、奔豚证、五更泻、反佐证,皆遵“保护脾胃为第一要义”,改米丸为粉吞,如肺心病奇症案兼奔豚证(374页)、齿衄案兼泄泻(292页)、鼻衄奇症案兼反佐黄连,均改米丸为粉吞(281页)。
2.4肉桂与油桂笔者注意到,李氏多数称肉桂为“油桂”。
考肉桂分3种:①官桂:又称筒桂、菌桂,为5~6年之幼树干皮、呈筒状;②企边桂:又称油桂、紫油桂,因其表面用指甲刻划时则现棕色油纹而得名,为10年的树皮,呈凹凸形半卷状;③板桂:又名桂楠,是老年厚树皮,呈板状。
这三种肉桂,以油桂皮细肉厚,断面紫红色,油性大,香气者为佳。
所以李氏恒用越南之紫油桂,而不用普通肉桂。
其用药精纯,可见一斑。
3山萸肉李可关于山萸肉用量:小剂10克,平剂30克,中剂60克,大剂90~120克。
3.1八味丸类方,山萸肉为小剂、平剂李氏用八味丸类方,遵原方熟地与山萸肉之比例,故山萸肉用量偏轻,小剂者2例,平剂者2例,如膝关节积液案之济生肾气丸加味(251页)、夜盲案之杞菊地黄丸加味(268页)、急性肾盂肾炎案之知柏地黄汤加味(158页)、真寒假热案之八味地黄汤加味(288页)。
3.2潮热、消渴、防脱,山萸肉为平剂李氏之经验,凡肺痨、小儿疳积、癌证之化疗、放疗所致潮热者,以补中益气汤加山萸肉、乌梅、龙牡各30克,半月退净(302、363、396页);糖尿病之消渴,癌证之化疗、放疗之烦渴,恒加山萸30克(55、56、363页)。
治大气下陷证,下元虚者须防“提脱”,恒加山萸肉30克,如胃下垂案(254页);羸弱之人,以防阴阳气血之脱散,加山萸肉敛肝,如肺痨夹寒饮案(309页)。
3.3脱证、血证,山萸肉为中剂、大剂气虚欲脱者,急以升陷汤加参、萸,重用山萸肉90克,如产后误用开破致变案(113页),血脱者,见于脾不统血之崩漏便血,出血量多不止,汗出而喘,则是肝气已伤,疏泄太过,不能藏血,急加山萸肉60克以上,敛肝救脱;气随血脱者,出血如注,自汗而喘,腰困尿多不渴,急以大剂当归补血汤加红参助元气,重用山萸肉90克以上,敛肝固肾救脱;亡阳厥脱者,出血日夜不止,突变四肢厥冷,大汗暴喘,面白如纸,气息奄奄,阴损及阳,阳微欲绝,急投破格救心汤,重用山萸肉120克(124、125页)。
3.4心衰、呼吸衰竭,山萸肉为大剂心衰重症,如肺心病心衰案,破格救心汤之山萸肉120克(7页);如呼吸衰竭,升陷汤合大剂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山萸肉90克,麝香012克(263页)。
4吴茱萸李可关于吴茱萸用量:10克以下无效,15克显效,30克攻无不克,50克治大症(202、377页)。
4.1吴茱萸汤证李氏认为,《伤寒论》吴茱萸汤证昭示: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止痛与止呕,正是吴茱萸的两大功效(44页)。
4.2吴茱萸主治根据李氏之吴茱萸案21则,整理其主治:肝寒之巅顶头痛、眩晕、疝痛、缩阳、痛经、冻脚(202、376页),胃寒之呕吐吞酸、噎嗝反胃、胃脘痛、绕脐痛、少腹痛(376、382、389页);外敷涌泉引火归原治口疮,敷脐治小儿泄泻,其功不可尽述(376页)。
4.3中西汇录吴茱萸为开冰解冻之剂,其性辛热燥烈,直入阳明、厥阴血分,暖肝和胃,降逆补虚,温化寒饮,能破沉寒痼冷,解除一切痉挛(274、390页)。
由此而解决一些现代医学之难题,如西医脑出血之脑膜刺激症,与中医肝胃虚寒、痰饮上冲巅顶有些相合,详见蛛网膜下腔出血案(44页);美尼尔氏综合症之内耳迷路积水、痉挛,与中医痰饮上犯于脑之眩晕相通,详见内耳眩晕症案(272页);西医食道、胃肠之痉挛,与中医之“寒主收引”同理,详见噎嗝重症案、肠痉挛案(381、390页)。
4.4吴茱萸用量李可认为,《伤寒论》吴茱萸汤之吴茱萸一升,约合今制50克。
故用量10克以下无效,15克显效,30克攻无不克,50克治大症。
唯当今各家皆用1.5~6克,药难胜病,故其效不著(202、377页)。
李氏之吴茱萸案21则,其中吴茱萸小剂10克者5例,用于小儿、虚弱之人,如小儿过敏性紫癜案、急性肝炎误治变症案(329、170页);吴茱萸平剂15~20克者11例,如痛经痼疾案、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案(114、64页);吴茱萸中剂30克者4例,如美尼尔氏内耳眩晕症案、重症呃逆案(272、196页);吴茱萸大剂50克1例,如红斑狼疮案(202页)。
4.5吴茱萸冲洗法李可认为,吴茱萸汤方下注一“洗”字,是仲景用法奥法所在,即用至15克以上,当以开水冲洗7次,而后入煎,可免入口辛辣及服后“瞑眩”之弊。
凡遇小儿、老人、病弱之人,则先煎沸2~3分钟,换水重煎,以便稳妥(376、390页)。
4.6吴萸姜枣李可指出,伤寒方用药精纯,虽姜、枣亦寓有深意,并非点缀。
吴茱萸加两倍之生姜、大枣20~30枚,则辛烈减,可保无害(377、390页)。
详见胃溃疡大出血案(15页)。
5生半夏李可关于生半夏用量:小剂10克,平剂30克,中剂45克,大剂60克。
5.1小半夏汤类方李氏喜用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
《金匮》昭示: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
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