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发展的观点它告诉我们世...

合集下载

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1、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

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两个总特征),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又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发展的原因,是事物内部矛盾(内因)和外部矛盾(外因) 共同作用的结果。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2、联系概念/联系的观点(1)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每一事物内部各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要求)它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

(方法论要求)它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反之是诡辩论)。

(4)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它要求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3、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1)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含义不同;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2)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离不开部分;关键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3)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要求(指导意义):部分离不开整体要求①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整体离不开部分要求②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3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3

方法论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①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
(反对急于求成、“临急抱佛脚”)
②当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稳定时,必须把量 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要坚持适度原则
②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②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物的飞跃和发展。 (反对优柔寡断)
生的变化都能够引起质变,都是量变的表现。
4. 质变是量变的的必然结果,是事物发展过程的终结。 × 在质变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5. 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 发展必须经历量变和质变,两者都重要
【两种错误倾向】
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上,形而上学有两种表现形式: 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激变论; 否认质变,否认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庸俗进化论。
辩证法的发展观
世界观
方法论
1、发展的普遍性 世界的是永恒发展的,
和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发展的
状态或形式 量变和质变的对立统一关系
(量变质变规律)
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 造条件;(或把握适度的原则) 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 跃和发展;
发展——是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
运变 动 化 发展
没有直接表达或规定运动、 变化的总体性质和趋势
揭示运动变化的趋向性
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前进和上升的。
判断下列哪些是发展
A.爬行类动物变成始祖鸟 B.始祖鸟变成现代鸟类 C.候鸟迁徙 D.环境破坏,鸟类减少 E.气温由10度上升为15度 F.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代替计划经济体制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联系观【单元线索】本单元讲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唯物的辩证法,它正确揭示了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第一,世界是辩证的。

即世界本身是联系、发展、矛盾着的世界,这就要求我们用联系观点、发展观点、矛盾观点看待周围的世界。

第二,世界是唯物辩证的。

即世界的联系、发展、矛盾是客观的,既不是“绝对精神”赐予的,也不是主观臆造的。

本单元的基本内容如下: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和根本分歧。

一、知识要点(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联系的观点1、什么是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注意:哲学上的联系与具体联系有什么区别?哲学上讲的联系是对万事万物具体联系的抽象与概括,是一种抽象联系。

它与具体联系的关系是:抽象联系是具体联系的抽象与概括,具体联系是抽象联系的具体表现。

简单地说就是一般与个别或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联系的普遍性(1)含义: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2)方法论要求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提示】“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不等于“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因为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

3、联系的客观性(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提示】联系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观上贯彻了唯物论思想。

注意:联系是客观的,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呢?联系具有客观性,但并不是说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是无法改变的。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2)表现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疑点】为什么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1)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2)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物质性的活动才能形成;(3)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3)方法论要求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试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两个基本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试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两个基本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试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两个基本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思想,强调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把握,深刻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

在唯物辩证法中,有两个基本观点,它们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这两个基本观点是对立统一和发展观。

对立统一指的是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而发展观则强调事物的内在发展规律和动力。

这两个基本观点贯穿于整个唯物辩证法,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世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立统一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之一。

它强调了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对立的矛盾,比如贫富对立、劳资对立等。

这些矛盾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只有正确把握矛盾的对立统一特征,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贫富对立推动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进行,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

对立统一观点的运用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矛盾的本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的另一个基本观点。

发展观主张事物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事物的发展是无线的,无限的。

在现实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例如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经济的发展等等。

唯有正确把握发展的规律和动力,才能够推动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唯有推崇创新、科技,才能使社会不断进步,这样人类才有可能获得更高的生活水平。

发展观的作用在于帮助我们明晰事物的发展规律,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

总结来说,唯物辩证法的两个基本观点:对立统一和发展观,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正确理解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这两个基本观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发展规律,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我们应该把握矛盾的对立统一特征,正确处理矛盾问题,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也要重视事物的发展规律,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只有正确理解和把握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基本观点,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个人观点和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和发展观是非常重要的哲学思想,它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20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完整版

20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思考题参考答案绪论 (4)1.1999年,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进行了校内征询和推选。

投票结果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随后,英国广播公司以同一问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

一个月下来,汇集全球投票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牛顿和达尔文位列第三和第四。

试结合你对马克思的认识,以及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4)2、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你怎么评价这样的观点?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4)3、马克思17岁时在自己的中学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请阅读马克思的这篇作文,并结合你对马克思一生奋斗李成德了解,谈谈你能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 (5)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6)1.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6)2.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6)3.结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6)4.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说明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7)5.根据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实际,说明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 7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8)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第一”的观点? (8)2、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把握这一观点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什么重要意义? (8)3、有人说价值观没有对错之分,请结合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思考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第八课_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八课_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ABC
辨析题:
背景材料:近年来,一些网站利用互联网对学生提供 “风水指导”,如“成为班上人气宠儿的最佳风水方 位”、“减少上课被老师点名次数的最佳风水方位” 等,在一些中小学生中十分流行,一些学生对这些网
站的建议是言听计从。
辨题: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的“风水预测”是新事物。
(1)唯物辩证法上所讲的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的,具有强大 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3分) (2)判定一个事物究竟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不是形式的新 或旧,不是时问出现的先后,也不是力量的强弱,其根本标志 在于它们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3分) (3)“现代迷信”严重侵害了青少年身心健康,阻碍社会的发展 与进步。无论形式如何变换,“迷信活动”的本质都不会改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封建迷信最终会消失。(4分) 因此,题目中的观点是错误的。(1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毛泽东和蒋介石以两种截然不同的心境, 迎来1949年—— 1949年元旦前两天,毛泽东发表新年献 词,充满自信地宣告:‚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 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这一点,现在甚 至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 两天后,蒋介石在元旦文告中无奈地承认: ‚个人领导无方,措施失当,有负国民付托之 重……” 1949年的第21天,蒋介石宣告‚下 野‛。 北京:胜利者已经开始谋划建设新中国的蓝图 台北:失败者却只能接受历史的无情惩罚
分析以下事物的变化是不是发展: A、“三个代表”思想的确立; B、爬行类动物变成始祖鸟
C、计算机自问世至今,每几个月就有新产品出现, 每一两年产品就会更新换代一次。 D、农业生产中培育出优良的品种。 E、在一些国家恐怖势力猖獗; F、在我国,一部分群众被李洪志及其法轮功 的歪理邪说所蒙骗。 G、环境破坏,鸟类减少

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

[马哲]考研高频考点突破——唯物辩证法(一)日期:2009-07-01 来源:万学教育海文考研【字体:大中小】【打印】【阅读:1416次】1.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与系统[分析]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所谓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联系是客观的,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可以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但决不能用臆想的联系代替真实的联系,否则将陷入诡辩论。

联系又是普遍的,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环节并通过它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在内容上和形式上还是多种多样的。

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物质世界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

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主要特征:一是它的整体性,系统具有其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整体特性;二是它的结构性,系统的性质不仅取决于构成系统的各要素的性质,更取决于这些要素的组成方式即结构。

此外,系统还有层次性和开放性。

科学的任务就是揭示事物的联系,科学的突破往往表现在把人们通常看来似乎没有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

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要求人们全面地认识事物的联系,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普遍联系的观点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必备观点,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方法论基础之一。

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发展的实质。

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分析]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发展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运动是指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产生新事物,发展的本质是创新。

简述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简述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简述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之一。

它们强调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的过程。

联系的观点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没有任何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这种联系包括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各种形式。

联系的观点要求我们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不能孤立地看待事物,要看到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发展的观点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任何事物是静止不变的。

这种发展包括量变和质变、渐进性和飞跃性、前进性和曲折性等各种形式。

发展的观点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不能停滞不前,要看到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联系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联系就没有发展;发展是联系的结果和体现,没有发展就没有联系的深化和拓展。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要求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不断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关于物质世界本
质和发展规律的哲学思想体系。

联系的观点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整体,不同的事物之间相
互联系、相互依存,世界上不存在孤立的、单独的事物。

发展的观点认为物质世界是在不
断发展变化的,它是一个不断演进、发展的整体。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中最基本的观点之一。

它认为不同的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这种联系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平行的也可以是对立的。

例如,生与死、进步与
退步、优点与缺点等都是相对的,没有一个完全孤立的存在。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
都是由于内部和外部矛盾的相互作用而发生变化的。

如果没有联系,事物就没有了生命力,也没有了任何的发展。

发展的观点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

这种变化是一种内在的时序性和
可能性,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不断变化
的整体,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变革过程中。

这种变化是因为矛盾的存在和解决,不断推动事物向着更加发展的方向前进。

发展的观点所体现的是唯物辩证法的方向性
和目标性。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中的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联系体现了人们对事物相
互关系的认识,发展则是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指导,是对世界发展规律的解释。

联系和
发展在唯物辩证法中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整体
性原则。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事物的运动发展在于自身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一般和个别)统一于客观事实。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它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量变质变规律: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产生新质,然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形态。

否定之否定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的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矛盾斗争的结果,是事物自我发展的过程,但是否定并不是全盘抛弃,而是“扬弃”,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

新事物否定旧事物然后被更新的事物否定,一切事物都是如此“螺旋式”向前发展。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即事物的发展表现为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五大范畴:是对事物最普遍的辩证关系的概括和反映,是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内容和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必须通过形式表现,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内容和形式存在于统一体中,不可分割。

现象和本质: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和外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

现象是外在的、个别的、具体的、片面的、丰富的、生动的,而本质则是内在的、一般的、深沉的、单纯的。

但是二者又是统一的,没有脱离本质的现象也没有脱离现象的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露和表现,现象背后隐藏着事物的本质,二者不可分割。

原因和结果:对立表现在:在特定的界限和范围内,原因和结果具有确定的界限和先后次序,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既不能混淆也不能颠倒。

18马原判断50 解析版(订正版)

18马原判断50 解析版(订正版)

18马原判断题:导论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其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有机统一并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体内容。

答案:对解析: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其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有机统一并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体内容。

2.马克思主义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答案:错解析: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3.1848年2月,《资本论》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答案:错解析: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4.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这些鲜明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也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

答案:错解析: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这些鲜明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也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时代性、原创性贡献。

答案:对解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时代性、原创性贡献。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1.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又称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构成了全部哲学的全部问题。

答案:错解析: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又称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构成了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2.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答案:错解析: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3.意识在形式上是客观的,在内容上是主观的,是主观内容和客观形式的统一。

答案:错解析: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

14.意识活动内容具有客观性,只能如实反映客观事实,不具有创造性。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德清县、安吉县2022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德清县、安吉县2022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1.随着用工成本的提高,“无人驾驶清洁车队”、“无人银行”等悄然来临,人们感叹 “连扫马路也不需要我了”,但是人工智能应用也在创造新的研发、维护等就业岗位。这启示我们:
①价格变动调节生产的规模
②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③劳动者要树立竞争就业观
④劳动者要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7.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根据全国人大代表审议和全国政协讨论提出的建议,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最终由全国人大表决通过。这表明
①全国人大行使决定权和立法权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③最高行政机关对全国人大负责
④各民主派积极履行参政议政 职能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10.“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和“对症下药”都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要求。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对症下药”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要求。“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把握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用局部的眼光看问题,没有做到立足整体、统筹全局。故原命题错误。
二、选择题Ⅰ(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8.浙江近年尝试推广“代表票决制”,由人大代表投票决定老百姓最期盼的民生工程,并参与监督落实,在委领导下,合力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此举
①密切了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②使基层人大行使表决权有了新载体
③畅通了人民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
④使人大代表代替人民直接行使权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详解】中国特色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为领导核心,中国特色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的领导,要坚持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故原命题正确。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

精心整理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
三大规律:
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事物的运动发展在于自身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
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容具有反作用,内容和形式存在于统一体中,不可分割。

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和外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

现象是外在的、个别的、具体的、片面的、丰富的、生动的,
而本质则是内在的、一般的、深沉的、单纯的。

但是二者又是统一的,没有脱离本质的现象也没有脱离现象的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露和表现,现象背后隐藏着事物的本质,二者不可分割。

先后次序,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既不能混淆也不能颠倒。

它们的统一表
指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过程,它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是客观的,有规律的。

它们之间的区别,既要看到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又要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反面,既要看到个别,又要看到一般。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否定之否定。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体的关系。

树立集体主义观点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

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MaterialisticDialectics)什么是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是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式之一;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经其他马克思主义者(比较突出的如恩格斯、列宁、托洛茨基、毛泽东等)发展而形成的一套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个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内涵和外延;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物质世界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之中,反映这种联系和发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把事物或现象看成是互相联系的,还是彼此孤立存在的,这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之一。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或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

所谓联系是指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联系的观点则是对客观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反映,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

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把唯物辩证法看作是普遍联系的科学。

联系是运动、发展的前提,正因为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所以世界上一切事物又是运动、发展的。

发展的观点也是对事物存在状况的反映,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总特征。

在这个意义上,列宁称辩证法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端、关于发展的科学。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既是普遍联系的,又是永恒发展的。

事物的联系同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密不可分。

联系总是通过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而相互作用必然使事物原有状态或性质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即相互作用引起运动。

在唯物辩证法中,运动、变化、发展属于同一层次的范畴,都揭示了事物变动不居的性质,强调运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都表达了辩证法关于永恒发展的观点,反对形而上学,因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包含的,有时还可以相互代用、连用。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
1.什么是量变和质变?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⑴原理: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 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总是 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就是 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的质变基础上开始 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辨一辨
判断: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要重视量的积累。 只要我们深入解决攸关人民利益的经济议题和民生 问题,累积成果,增进互信,本着以协商化解分 歧,以合作取代对抗的精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 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 明,两岸关系今天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前进。
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两岸 加强经济贸易合作,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和民意, 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任何势力都阻挡不了的。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实现祖国统一大 业的过程中,必须同阻挠两岸关系发展的“台独” 势 力和“台独”分子进行坚决斗争。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一、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 1.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永 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的实质是事物 的前进的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旧 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 问题,反对用静止观点看问题。
请同学们想一想,有哪些古语、古诗、名 人名言中蕴涵着发展的观点?
必 要 准 备 必 然 结 果
要 求
积极做好量的积累;果断抓住时 机,促成质变;坚持适度原则。
反对两种倾向:拔苗助长或优柔 寡变的前 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但是 并非量变就一定会引起质变,量变只有达到一 定的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判断:质变就是发展。
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质变有两种方 向,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质变,也可以是下降 的、倒退的质变。只有向上的、前进的质变才是 发展,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实现的,没 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以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范文汇编

以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范文汇编

以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范文汇编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集中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照辩证法办事”的生动体现。

3.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的过程性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尽管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伴随有下降、重复、循环等各种运动形式,但发展始终是运动多向性中的主流。

“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不同于增长,它不仅是指数量的增加,更是指结构的改变和优化、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只有发展才能产生新事物,发展的本质是创新。

我们要增强创新意识,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促进事物发展。

追问:能不能用联系的观点论述呢也就是人与和谐社会,自然间的联系回答:人与自然界联系书本就有,至于和谐社会哲学这个是新的东西,我们那时候没学过!不过给点资料你参考:第一、作为社会公民的个人自身发展的和谐,如身与心,认知、情感与意志,存在与本质(个体存在与类本质)等的和谐。

个人是社会关系的主体。

因此,个人自身发展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赖以建立的主体性基础。

第二,人与人之间关系或人际关系的和谐。

这既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利益的关系。

所以,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关键。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高二政治教案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高二政治教案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一、引言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体系中,唯物辩证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理论。

其作为一种哲学体系,能够全面深刻地反映自然界、社会及人类的发展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思想之一,对于我们深刻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基本存在形式,精神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质和精神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提出了一系列哲学原理和方法,用以解析一切事物的发展规律。

三、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概述1. 事物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具有阶段性的。

事物从初始状态发展到一个新的状态,必须经过一个总量的积累、累积和爆发的阶段。

事物的发展是逐步优化、深入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新的状态和旧的状态间产生了矛盾,解决了这个矛盾,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的、曲折的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的。

事物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这个过程是逐渐前进的。

但是,事物的发展也是曲折的,经过了多次整体和局部的反复波动。

如果事物的发展仅存在一种直线发展的趋势,它在实际层面上是不能真正反映事物的特点和规律的。

3. 事物发展的原动力是矛盾运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认为,事物发展的原动力是矛盾运动。

软硬相结合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推动力。

只有矛盾运动与事物内部和外部的相互作用,才能推动事物不断向前发展。

4. 事物发展的过程是能动的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认为,事物发展的过程是能动的。

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主体具有能动的力量。

主体通过研究事物的原理和规律、洞察事物的内在矛盾、对事物进行适当的改造,促使事物得以迅速高效发展。

5. 事物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不同位置、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之间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差距。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题答案

绪论:1、试结合你对马克思的认识,以及当前中国的的社会现实,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答: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于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在于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还在于它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坚持真理、坚持科学、坚持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就是坚持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你怎么评价这样的观念?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观点是错的,经济性与科学性无必然联系,两者可以相容,代表某一阶段利益的理论,只要符合人类发展规律,也是符合的。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5.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实践将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第一章: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如何理解物质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

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事物是运动发展的观点

事物是运动发展的观点

事物是运动发展的观点
事物是运动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之一。

它认为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变化、运动和发展之中,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是事物内部的矛盾所驱动的。

这种矛盾促使事物不断地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不断地产生新事物,淘汰旧事物。

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则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必然会战胜旧事物,而新事物也必然会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明确事物所处的阶段和地位,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同时,我们也应该坚持内外因结合的方法,既考虑事物的内部矛盾,也考虑外部环境的因素,从而全面地理解和掌握事物的发展变化。

总之,事物是运动发展的观点认为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和运动中,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

我们应该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更好地推动事物的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仅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我国经济的发展问题,在今天世界 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如何确立适应当代世界经 济发展需要的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问题就是这样一种新 的发展观,首先要看到今天存在的“人口剧增、资源浪费、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是昨天的发展带给今天的不利方面, 因此,要重新审视昨天所走过的道路,为明天的发展记取教 训;其次还要看到,今天的发展一定要寻求一条既能满足当 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可以不断地持 续的发展的道路。 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发展的观点。它 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所 以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因为客观事物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都有其过去、现在 和未来,现在都是由过去发展而来的。 我国今天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社会,是过去无数先烈前赴后 继、英勇奋斗的结果。不了解中国的过去,特别是中国的近 现代史,就不知道今天是怎样发展而来的,也就不会理解现 在。所以,我们研究任何事物,都不能割断其发展的历史过 程。
3、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什么是创新精神?为什么要勇于创新? 怎样才能培养创新精神? 中学生的创新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试举一些改革开放以来勇于创新的人物和事 迹,谈一谈你应该向他们学些什么?
4、用发展的观点看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本主义和 我国社会主义
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我们掌握了唯物辩证法 发展观点的基本内容,更重要的是我们 明确了要正确地想问题、办事情,必须 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 由于事物在每个发展阶段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状况不 同,所以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就要正确对待和 处理事物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关系。
学会照应事物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立足今天,面向 未来,确定发展目标。我国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确定 正是正确地把握了发展的观点,从我国现有的基础和条件 出发,既注意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原因,又充分考 虑到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地为我国经 济发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即从温饱到小康再到中等 发达国家。我国经济的这种发展既坚持了不断上新台阶, 又是一步一步攀登;既坚持未来的发展,又是立足今天的 基础。这种经济发展的方案会使我国的经济沿着健康道路 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