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旅客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

合集下载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车辆危险源辨识及应对措施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车辆危险源辨识及应对措施
财产损失
1严格控制车速,适当增加横向间距和采用发动机制动的方法;2配备必要的防滑链条;3无花纹的轮胎应提前更换;4避免急打方向,紧急制动;5车速不高于20Km/h,与前车保持50m以上安全距离,礼让行车;6检查气压制动系统排污装置,并进行排污,防止在行车中因制动系统中的水结冰,造成制动失灵。
36
轮胎无防滑措施
车辆失控
制动失灵
人身伤害
财产损失
1坚持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
2驾驶员每日坚持“三检”制度;
3行驶中加强检查,遇突发情况采取适当措施。
加强出车前交接手续,确保良好车况
5
转向失灵
6
雨刮失灵
7
车辆运行
驾驶员违章
酒后驾驶、疲劳驾驶
人身伤害
财产损失
1加强日常安全教育;
2加强路检路查; 3一经违章,从重处罚,直至解除劳动合同;
谨慎驾驶
确保安全
53
车速过快、精力不集中
54
车灯损坏或失灵
55
临时停车未开示宽灯
56
行车、会车时太靠路边,或对后车判断不准
57
城镇公路
乡间公路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不分道行驶,
人身伤害
财产损失
1驾驶员在城镇公路行车时,应主动减速避让过往车辆,尽量不超车;
2驾驶员精力集中,时刻注意行人动向,对异常情况应尽早采取相应措施;
谨慎驾驶
确保安全
42
驾驶员视线不清
43
行驶途中,未开防雾灯、防眩目近光灯或尾灯
44
跟车距离过近
45
大风沙尘天气
视线不清或沙尘进入驾驶室,使驾驶员迷眼
人身伤害
财产损失
1大风大雨天要尽量停驶;2大风天行车要控制车速,加强眺望,特别注意道路上突然出现横穿人员; 3关闭驾驶室门窗,防止沙尘刮入;

道路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

道路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分类:固有危险源、触发 危险源、人为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方法:直观检查法、 安全检查表法、故障树分析法等
危险源辨识的重要性和意义
提高道路运输安全意识 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促进道路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直观检测法
直观检测法:通过驾驶员的感官 和经验,对车辆进行直接观察和 检测,判断是否存在危险源
危险源数据共享与协同治理
建立危险源数据库,实现 数据共享
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危险 源分析
建立跨部门协同治理机制
推广智能交通系统,提高 危险源监测能力
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道路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的规范和要 求。
制定相关标准,提高道路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加强执法力度,确保道路运输企业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标准。
智能化危险源辨识技术
智能化技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高危险源辨识的准确性和效率
实时监测:实现道路运输行车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预警危险源
自动识别:通过图像识别、传感器等技术自动识别危险源,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判和漏 判
智能化决策:基于危险源辨识结果,智能化地提供应对措施和安全建议,提高道路运输安 全水平
案例分析方法和过程
收集案例:从 相关资料、事 故报告等途径 获取道路运输 行车危险源案

案例筛选:根 据研究目的和 范围筛选具有 代表性的案例
案例分析:对 筛选出的案例 进行深入分析, 包括危险源辨 识、事故原因、
后果等
归纳总结:对 分析结果进行 归纳总结,得 出一般性规律
和结论
案例分析结论和启示
经验分析法:根据驾驶员的经验 和知识,对车辆的运行状况进行 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危险源

道路旅客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

道路旅客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

道路旅客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道路运输安全的核心目标是不发生事故。

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有其原因,系统安全理论认为,危险源的存在时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防止道路交通事故就是消除、控制道路交通系统中的危险源。

驾驶员了解危险源的知识,掌握行车中危险源的辨识方法,可以更有效地避免道路交通事故。

一、危险源辨识的基本知识只有掌握危险源的概念、危险源的分类及危险源辨识的知识,才能在行车中有效辨识危险源,提前防范行车风险。

(一)危险源的概念和分类1.危险源概念高速行驶的汽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会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环境破坏,造成这些不良后果的根本原因,主要是高速行驶的汽车具有较大的动能,遇到阻隔,能量意外释放,具有较大的破坏力。

高速行驶的汽车是危险源。

人类自从发明汽车以来,采取各种技术手段改善对车辆的控制,提高安全性;制定严格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建设高等级的道路和高标准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等,避免车辆交叉,减少事故。

然而,死伤事故的发生一直没有停歇。

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驾驶员操作不当,车辆的转向、制动灯控制装置失效等,使得高速行驶的汽车意外释放能量造成伤害。

转向、制动等汽车控制装置的失效及驾驶员的操作失误也是危险源。

总之,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即是危险源。

例如前文提到的高速行驶的汽车,或汽车的转向、制动等控制装置失效等。

2.危险源分类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将危险源划分为根源危险源(又称第一类危险源)和状态危险源(又称第二类危险源)。

高速行驶的汽车是导致伤害的根本,是根源危险源;转向失控、制动失效、驾驶员操作不当,造成汽车失去控制,成为导致事故发生的诱发因素,属于状态危险源。

道路交通系统的危险源,除了行驶的汽车,极端自然灾害如泥石流、地震等根源危险源外,更多的是状态危险源。

道路交通系统的状态危险源可能是一个汽车机械、电路故障,如轮胎爆炸,可能是驾驶员的疲劳驾驶导致短时间瞌睡,可能是冰雪路面,可能是一次交通事故的占道车辆,可能是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的电动自行车,也可能是过马路猛跑的行人。

道路行车危险源辨识客货运输

道路行车危险源辨识客货运输

道路行车危险源辨识客货运输在现代都市中,客货运输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方式。

然而,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道路运输的危险性也逐渐增大,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因此,对于道路行车危险源辨识客货运输非常必要。

基本概念客运和货运客运指的是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城市轨道交通、有轨电车、地铁、船舶、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进行的运输行为。

货运指的是货车、集装箱、铁路货运、水路货运、航空货运、邮政等物流系统的贸易行为。

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人、是否有货物。

危险源危险源指的是导致事故、伤害、破坏的源头,主要包括人、机械设备、工艺、物质等因素,其中包括可能引起损害的因素以及已经存在的损坏状态。

安全隐患和防范方法安全隐患客货运输在路上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人员安全、机动车行驶、夜间行车、危险区域、天气灾害、基础设施和交通管制等。

人员安全由于客运与货运都伴随着人的出行和搭车,因此人的异常行为是安全隐患之一。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非法上下车:指乘客在非规定上下车区域上下车,或者在车速较快的情况下进行下车操作。

•突然病情:指旅途中突然患上心脏病、中风等情况而突燃发作,构成难以预料的安全事故。

•儿童乘车危险:指在儿童乘车过程中司机、家长等对儿童安全意识不足,未进行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

机动车行驶客货运输在路上行驶时,会与其他机动车交织在一起,同时面临着潜在的安全风险:•超速行驶:指机动车高速行驶,超速行为存在着安全隐患,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反向行驶:指车辆在不允许的地点向逆行行驶,对其它车辆构成威胁。

夜间行车夜间行车是属于高难度的行车时段。

不仅是车辆灯光的照明不足,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驾驶员疲劳驾驶:指驾驶员在长时间驾驶后,出现疲劳状态。

•能见度降低:指夜间雨雪天气,能见度降低,隐患增加,对驾驶员行车意识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危险区域危险区域是指道路上存在的存在高风险性的区域,主要包括路段护栏、陡坡、急弯、斜坡、道路狭窄等。

道路旅客运输行业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

道路旅客运输行业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

道路旅客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按照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指标第十章开展本单位危险设施或场所危险源的辨识和确定工作。

1.危险源定义: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就是危险源。

危险源这一概念来源于系统安全理论。

系统安全理论始于美国,是目前安全生产领域应用最为广泛、最为重要的现代事故预防理论和方法体系。

该理论认为系统(行业)中存在的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原因。

其中,可能意外释放的能量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而对能量控制的失效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危险源因素是指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巨大破坏的根本原因,主要是高速行驶的汽车具有较大的动能,遇到阻隔,能量意外释放。

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在于,驾驶员操作不当,车辆的转向、制动等控制装置失效等,使得高速行驶的汽车的巨大能量意外释放。

道路运输安全是安全生产领域的重要分支,生产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道路运输过程中引入危险源概念,就是帮助驾驶员和企业更好地辨识道路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并做到有效预防,从而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2.危险源分类: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将危险源划分为:根源危险源(又称第一类危险源)例如:高速行驶的汽车、极端自然灾害等。

根源危险源是客砚存在的,是不能消除的。

状态危险源(又称第二类危险源)例如:转向失控、制动失效、驾驶员操作不当、轮胎爆胎、疲劳驾驶、冰雪路面、过马路猛跑的行人、交通事故的占道车辆、闯红灯的电动自行车等。

状态危险源大多数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防范事故的重点是控制状态危险源。

驾驶员要控制不安全行为,时时注意道路异常情况,排除车辆(包括车辆所装货物)不安全状态和环境不良因素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3.道路运输危险源辨识:辨识危险源的意义:要控制危险源必须首先辨识危险源,也就是找出运输活动中存在哪些根源危险源和状态危险源,使根源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处于相对安全的状态,同时消除状态危险源。

道路旅客运输行业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

道路旅客运输行业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

道路旅客运输行业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Have an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November 2, 2021道路旅客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按照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指标第十章开展本单位危险设施或场所危险源的辨识和确定工作;1.危险源定义: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就是危险源;危险源这一概念来源于系统安全理论;系统安全理论始于美国,是目前安全生产领域应用最为广泛、最为重要的现代事故预防理论和方法体系;该理论认为系统行业中存在的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原因;其中,可能意外释放的能量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而对能量控制的失效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危险源因素是指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巨大破坏的根本原因,主要是高速行驶的汽车具有较大的动能,遇到阻隔,能量意外释放;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在于,驾驶员操作不当,车辆的转向、制动等控制装置失效等,使得高速行驶的汽车的巨大能量意外释放;道路运输安全是安全生产领域的重要分支,生产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道路运输过程中引入危险源概念,就是帮助驾驶员和企业更好地辨识道路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并做到有效预防,从而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2.危险源分类: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将危险源划分为:根源危险源又称第一类危险源例如:高速行驶的汽车、极端自然灾害等;根源危险源是客砚存在的,是不能消除的;状态危险源又称第二类危险源例如:转向失控、制动失效、驾驶员操作不当、轮胎爆胎、疲劳驾驶、冰雪路面、过马路猛跑的行人、交通事故的占道车辆、闯红灯的电动自行车等;状态危险源大多数是人为因素造成的;防范事故的重点是控制状态危险源;驾驶员要控制不安全行为,时时注意道路异常情况,排除车辆包括车辆所装货物不安全状态和环境不良因素对安全驾驶的影响;3.道路运输危险源辨识:辨识危险源的意义:要控制危险源必须首先辨识危险源,也就是找出运输活动中存在哪些根源危险源和状态危险源,使根源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处于相对安全的状态,同时消除状态危险源;辨识危险源的两个过程:识别、确定特性,识别危险源是为了确定系统中存在哪些危险因素;确定危险源特性是为了根据其性质采取相对应的控制措施;这些危险源中,有的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如车辆故障等;有的可能是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或根本原因,如企业管理不完善等;无论哪种危险源,只要存在,就会为事故发生埋下隐患;道路运输过程中的重要危险源,道路运输过程中,导致经常发生事故的危险源主要集中在驾驶员的违法行为上;主要有超速、疲劳驾驶等;据统计,2010年驾驶员超速引起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9. 21%,疲劳驾驶占 % ;两者引起的事故远远高于其他驾驶违法行为所造成的事故数量;道路旅客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一道路旅客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二道路旅客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三道路旅客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四道路旅客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五道路旅客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六道路旅客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七不安全状态状况不良道路旅客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八道路旅客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九状态因素道路旅客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十路的不安全因素道路旅客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十一道路旅客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十二。

道路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

道路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

3 危险源控制措施
车辆维护保养
定期检查车辆状况,确保车辆性能良好 定期更换机油、滤芯等易损件,保持车辆良好状态 定期检查轮胎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轮胎 定期检查车辆制动系统,确保制动性能良好 定期检查车辆灯光系统,确保灯光性能良好 定期检查车辆安全设施,确保安全设施完好有效
驾驶员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道路交通法规、安全驾驶技能、 应急处理等
培训方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 高驾驶员的驾驶技能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培训频率:定期对驾驶员进行培训,确保驾驶 员掌握最新的驾驶技术和安全知识
考核制度:建立驾驶员考核制度,确保驾驶 员具备合格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
道路交通管理
01
加强道路交通 法规的宣传教 育,提高驾驶 员的交通安全 意识
交通管制等
04
地理环境:山 区、高原、水 域等特殊地形
2 危险源辨识方法
现场观察法
观察道路 环境:观 察道路状 况、交通 标志、交 通设施等
观察车辆 状况:观 察车辆类 型、车辆 状况、车 辆行驶速 度等
观察驾驶 员行为: 观察驾驶 员驾驶行 为、驾驶 习惯、疲 劳程度等
观察道路 交通状况: 观察道路 交通流量、 交通拥堵 情况、交 通事故等
定期更新经验 判断法,以适 应不断变化的 道路运输环境
数据分析法
01
收集数据:收集与道路运输 相关的数据,如交通事故、 车辆状况、驾驶员行为等
02
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 进行整理,包括分类、汇总、 排序等
03
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 对数据进行分析,如频率分 析、相关性分析等
04
危险源辨识:根据数据分析 结果,识别出可能导致道路 运输行车危险的因素

道路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

道路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

图例
各种交通 工具汇聚
三轮车 畜力车 骑车
人 行人多;驾驶员无 力全面观察;易发生 碰撞 刮擦事故
等;……
城乡结 合部
交通安全
设施不完 善
由于信号灯 标志标
线缺乏或毁损;通行 无指示;交通参与者 因抢行发生碰撞等 事故;……
施工现象 多
路面有施工车辆行 驶或布满砂石;影响 交通;……
交通参与
者安全意 识差
驾驶员饮酒后执意上路驾驶;因眩晕 恶
饮酒后不适 心 对路况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减弱等原因
导致事故
三 驾驶员违规驾驶
驾驶员违章驾驶是指驾驶员违反 道路安全法及相关法律规定;带有潜在风险 的驾驶行为;主要特征为一般性违规和攻击性 报复性违规
危险源 分类
危险源
事件/风险
图例
驾驶员 违规 驾驶
一般性违 规;不指向他 人
图例
五 驾驶员注意力分散
在行车过程中;驾驶员要不断观察和处理外界信息;集中注意力非常重要;高速行车几秒 钟车辆就会跑几十米;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主要原因是一边开车一边干别的事 情;最常见的就是打电话;开车时和别人闲谈聊天
危险源 分类
危险源
事件/风险
图例
驾 驶员 注意 力分 散
驾驶员主观 注意力分散
• 二 道路运输危险源辨识
• 要控制危险源必须首先识别危险源;也就是找出运输过 程中存在哪些根源性危险源和状态性危险源 辨识危险源有 两个过程;识别 确定特性 识别危险源是为了确定系统中 有哪些危险因素;确定危险源特征是为了根据其性质采取相 应的措施;使根源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处于相对安全的状态; 同时消除状态危险源
行车环境不 安全因素
道路运输企业 安全管理 不完善

道路运输车辆危险源辨识及应对措施

道路运输车辆危险源辨识及应对措施

道路运输车辆危险源辨识及应对措施一、引言道路旅客运输企业是现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车辆是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的核心资产,其运行安全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辨识车辆危险源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是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车辆机械故障、驾驶员疲劳驾驶、道路状况不良、驾驶员技能不足、车辆超载、车辆违法改装、恶劣天气、交通拥堵、车辆安全设施不完备、突发情况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车辆机械故障车辆机械故障是道路旅客运输企业车辆危险源之一。

车辆部件磨损、老化、松动等原因可能导致车辆失控,引发交通事故。

应对措施包括:定期检查车辆机械部件,加强维护和保养,确保车辆机械部件正常运行;发现故障及时维修,确保车辆安全运行;使用合格车辆,确保车辆性能优良。

三、驾驶员疲劳驾驶驾驶员疲劳驾驶也是道路旅客运输企业车辆危险源之-O疲劳驾驶会导致驾驶员反应迟钝、判断失误,甚至失去对车辆的控制。

应对措施包括:遵守驾驶员休息制度,保证驾驶员充分的休息时间;科学安排行车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驾驶;加强驾驶员心理疏导,提高其抗疲劳能力。

四、道路状况不良道路状况不良也是道路旅客运输企业车辆危险源之一。

道路损坏、路面结冰、泥石流等原因可能导致车辆失控,引发交通事故。

应对措施包括:提高驾驶员的路线熟悉度,提前做好应对准备;注意观察道路状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

五、驾驶员技能不足驾驶员技能不足也是道路旅客运输企业车辆危险源之一。

技能不足可能导致驾驶员无法正确应对突发情况,引发交通事故。

应对措施包括:加强驾驶员技能培训,提高其驾驶技能;注意观察道路状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

六、车辆超载车辆超载也是道路旅客运输企业车辆危险源之一。

超载可能导致车辆轮胎、刹车等部件受损,引发交通事故。

应对措施包括:遵守车辆载客规定,不得超载;加强车辆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超载行为;使用合格车辆,确保车辆性能优良。

道路运输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

道路运输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

道路运输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道路运输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运输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危险源,如车辆故障、交通事故、货物泄漏等。

这些危险源可能会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因此,对道路运输危险源进行辨识和风险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一、道路运输危险源辨识道路运输危险源辨识是指对道路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道路运输危险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车辆故障:车辆故障是道路运输中常见的危险源之一。

车辆故障可能会导致车辆失控、停车等情况,从而对交通安全造成威胁。

2.交通事故:交通事故是道路运输中最常见的危险源之一。

交通事故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情况,从而对道路运输安全造成威胁。

3.货物泄漏:货物泄漏是道路运输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之一。

货物泄漏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从而对环境安全造成威胁。

4.恶劣天气:恶劣天气是道路运输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之一。

恶劣天气可能会导致道路湿滑、能见度降低等情况,从而对交通安全造成威胁。

二、道路运输风险控制道路运输风险控制是指对道路运输危险源进行分析和评估,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以保障道路运输的安全和稳定。

道路运输风险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车辆维护:对车辆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车辆故障,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

2.驾驶员培训:对驾驶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驾驶技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货物包装:对货物进行合理的包装和固定,防止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和损坏。

4.路况监测:对道路的路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护和修复,确保道路的安全和畅通。

5.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源进行预测和评估,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和处理,减少损失和影响。

三、结语道路运输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是保障道路运输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措施。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对道路运输危险源进行全面的辨识和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确保道路运输的安全和稳定。

道路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

道路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

02
天气条件:恶劣天气, 如暴雨、大雪、大雾等
道路状况:道路状况不 佳,如路面湿滑、坑洼、 障碍物等
行车危险源辨识方法
观察法
01
观察道路环境: 观察道路状况、 交通标志、交通
信号等
02
观察车辆状况: 观察车辆性能、 车况、驾驶员状
态等
03
观察行人和自行 车:观察行人和 自行车的行为和
状态
04
观察天气和路况: 观察天气状况、
道路监控:设置有 效的道路监控设施, 如监控摄像头、电 子警察等
谢谢
演讲人
道路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
目录
01. 行车危险源分类 02. 行车危险源辨识方法 03. 行车危险源控制措施
行车危险源分类
车辆因素
01
车辆性能:车辆 制动、转向、照
明等性能不佳
02
车辆状态:保养不当,导致 部件磨损、老化
04
车辆改装:非法 改装车辆,影响 车辆性能和安全
3
4
检查表法:制定 检查表,对车辆、 道路、环境等因 素进行全面检查, 发现潜在危险源
专家意见法:咨 询行业专家,获 取他们对行车危 险源的识别意见 和建议
检查表法
检查表法是一种系统化的方法,用
A
于识别和评估道路运输行车过程中
的危险源。
检查表法通常包括一系列问题或检
B
查项目,用于检查道路运输行车过
01
02
03
04
定期检查车辆, 确保车辆性能
良好
2020
定期进行车辆 保养,保持车
辆清洁
2022
驾驶员培训
1
培训内容:包括道路安全法规、 驾驶技能、应急处理等

道路旅客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培训

道路旅客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培训

道路旅客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培训以道路旅客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培训为标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道路旅客运输行车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培训。

一、培训目的和意义道路旅客运输行车过程中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危险源,例如交通事故、恶劣天气、道路状况等。

进行危险源辨识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增强他们对道路危险源的辨识能力,从而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旅客的安全。

二、危险源的分类和辨识方法1. 交通事故危险源:包括车辆碰撞、倒车碰撞、追尾碰撞等。

辨识方法包括观察车辆周围的交通状况、遵守交通规则、保持安全车距等。

2. 恶劣天气危险源:包括雨雪天气、大风天气、雾霾天气等。

辨识方法包括关注天气预报、根据天气情况调整行车速度、保持车辆良好的行驶状态等。

3. 道路状况危险源:包括道路坑洼、施工路段、路口拥堵等。

辨识方法包括提前了解道路状况、遵守交通标识、合理规划行车路线等。

三、培训内容和方法1. 理论培训:通过讲解交通法规、驾驶技巧、安全驾驶知识等内容,提高驾驶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增强他们对危险源的认识和辨识能力。

2. 实地培训:通过组织驾驶员实地考察、模拟驾驶等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道路上的危险源,加强对危险源的辨识和应对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发生的交通事故案例,总结事故原因和教训,引导驾驶员深刻认识危险源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四、培训效果评估和改进措施1. 培训效果评估:通过考试、模拟行车等形式对驾驶员进行培训效果评估,了解他们对危险源辨识的掌握程度,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2. 定期复训:定期组织驾驶员进行危险源辨识培训,加强对新形势、新政策的学习和理解,保持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辨识能力。

3. 培训资源共享:与其他道路旅客运输企业进行培训资源共享,互通有无,相互借鉴,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五、结语道路旅客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培训是保障旅客安全的重要环节,只有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危险源辨识能力,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公司道路运输重大危险源辨识制度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公司道路运输重大危险源辨识制度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公司道路运输重大危险源辨识制度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公司道路运输重大危险源辨识制度
1、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防止重大工业事故的第一步,是辨识或确认高危性的工业设施。

由政府主管部门和权威机构在物质毒性、燃烧、爆炸特性基础上,制定出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

通过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可以确定哪些是可能发生事故的潜在危险源。

2、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根据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确认后,就应对其进行风险分析评价。

一般来说,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分析评价包括下述几个方面:(1)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与机制。

(2)一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3)评价危险事件的后果
(4)进行风险评价,即评价危险事件发生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
(5)风险控制,即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检查风险值是否达到可接受水平,否则需进一步采取措
施,降低危险水平、
3、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报告。

道路的旅客运输行业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

道路的旅客运输行业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

道路旅客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按照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指标第十章开展本单位危险设施或场所危险源的辨识和确定工作。

1.危险源定义: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就是危险源。

危险源这一概念来源于系统安全理论。

系统安全理论始于美国,是目前安全生产领域应用最为广泛、最为重要的现代事故预防理论和方法体系。

该理论认为系统(行业)中存在的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原因。

其中,可能意外释放的能量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而对能量控制的失效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危险源因素是指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巨大破坏的根本原因,主要是高速行驶的汽车具有较大的动能,遇到阻隔,能量意外释放。

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在于,驾驶员操作不当,车辆的转向、制动等控制装置失效等,使得高速行驶的汽车的巨大能量意外释放。

道路运输安全是安全生产领域的重要分支,生产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道路运输过程中引入危险源概念,就是帮助驾驶员和企业更好地辨识道路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并做到有效预防,从而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2.危险源分类: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将危险源划分为:根源危险源(又称第一类危险源)例如:高速行驶的汽车、极端自然灾害等。

根源危险源是客砚存在的,是不能消除的。

状态危险源(又称第二类危险源)例如:转向失控、制动失效、驾驶员操作不当、轮胎爆胎、疲劳驾驶、冰雪路面、过马路猛跑的行人、交通事故的占道车辆、闯红灯的电动自行车等。

状态危险源大多数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防范事故的重点是控制状态危险源。

驾驶员要控制不安全行为,时时注意道路异常情况,排除车辆(包括车辆所装货物)不安全状态和环境不良因素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3.道路运输危险源辨识:辨识危险源的意义:要控制危险源必须首先辨识危险源,也就是找出运输活动中存在哪些根源危险源和状态危险源,使根源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处于相对安全的状态,同时消除状态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

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危险源辨识清单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11 / 53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危险源识别评价表12 / 5313 / 5314 / 5315 / 5316 / 5317 / 5318 / 5319 / 5320 / 5321 / 5322 / 5323 / 5324 / 5325 / 5326 / 5327 / 5328 / 5329 / 53编制:审核:批准: 日期:30 / 53重大危险源备案表重大危险源档案1.经营单位基本情况表填表:填表日期:33 / 532.贮罐区(贮罐)基本特征表34 / 53填表:填表日期:3.作业场所基本特征表35 / 53填表:填表日期:4.重大危险源周边环境基本情况表36 / 5337 / 53填表人:填表日期:5.重大危险源设备明细表一(容器、池类)38 / 53填表人:填表日期:6.重大危险源设备明细表二(通用设备类)39 / 53填表人:填表日期:7.重大危险源监视测量设备明细表40 / 53填表人:填表日期:8.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管理台帐填表人:填表日期:41 / 539.重大危险源设备设施日常检查台帐填表:填表日期:42 / 5310.重大危险源设备设施维修台帐填表:填表日期:43 / 532017年度危险源识别活动计划编制:审核:批准:日期:年月日安全检查记录编制:审核:日期:危险源管理台账46 / 5347 / 5348 / 5349 / 5350 / 53。

道路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

道路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
单元五 道路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
• 学习目的
• 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掌握道路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 的基本知识,能正确的辨识出道路运输过程中的危险源。 • 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掌握道路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 的基本知识,能正确的辨识出道路运输过程中的危险源。
道路运输安全的核心目标是不发生事故。任何事故的发 生都有其原因,系统安全理论认为,危险源存在是事故发生 的根源,防止道路交通事故就是消除、控制道路系统中的危 险源。驾驶员了解危险源的知识,掌握行车中的危险源的辨 识方法,可以更有效地避免道路交通事故。
建设等级较 低
重载的客车与货车对路面的 承载能力要求很高,易滑擦、 倾翻、陷于道路或使道路变 形;……
周边地形复 杂及交通情
况 混乱
畜力车、人力车、农用车、 摩托车等车辆频繁出现,带 来风险
交叉路口
车辆、行人 汇集,交通 流量大,行 驶轨迹交叉
驾驶员应接不暇,忽视盲区, 易碰撞、刮擦交叉路口其他 车辆、行人等……
内外轮差 转弯时碰撞、刮擦转弯处行

人、其他车辆等;……
二、车辆的不安全状态 车辆技术状况的不安全状态,主要包括车辆技术状况不良和安全装置失效。
制动失效
转向不良或失效
照明灯光、信号装置故障
侧向稳定性差
悬挂、减震系统故障
轮胎严重磨损、有异物
三、行李物品、货物的不安全因素
运输过程中旅客携带的行李物品、货车装载的货物等,如果摆放和装载的位置 方法不合适,会对车内的人员人身安全及行车安全带来一定的风险。
图例
各种交通 工具汇聚
三轮车、畜力车、 骑车人、行人多, 驾驶员无力全面观 察,易发生碰撞、 刮擦事故等;……
城乡结 合部
交通安全

交通运输安全知识:道路运输危险源辨识制度

交通运输安全知识:道路运输危险源辨识制度

道路运输危急源辨识制度一、危急源的辨识防止重大事故的第一步,是辨识或确认高危性的物质。

由政府主管部门和权威机构在物质毒性、燃烧、爆炸特性基础上,制定出危急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

通过危急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可以确定哪些是可能发生事故的潜在危急源。

二、危急源的评价依据危急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进展危急源辨识和确认后,就应对其进展风险分析评价。

一般来说,危急源的风险分析评价包括下述几个方面:1、辨识各类危急因素及其缘由与机制。

2、一次评价已辨识的危急大事发生的概率。

3、评价危急大事的后果。

4、进展风险评价,即评价危急大事发生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

5、风险掌握马上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展比较,检查风险值是否到达可承受水平,否则需进一步实行措施,降低危急水平。

三、危急源的安全报告企业应对场所的安全生产负主要责任。

在对危急源进展辨识和评价后,应对每一个危急源制定出一套严格的安全治理制度,通过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对重大危急源进展严格掌握和治理。

四、危急源的安全报告要求企业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已辨识和评价的危害性的设施,则应在其投入运转之前提交安全报告。

安全报告应具体说明危急源的状况,可能引发事故的危急因素以及前提条件,安全操作和预防失误的掌握措施,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限制事故后果的措施,现场应急预案等。

安全报告应依据危急源的变化以及学问和技术进展状况进展修改和增补,并由政府部门常常检查和评审五、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危急源掌握系统的重要组成局部。

企业应负责制定现场应急预案,并且定期检验和评估现场应急预案和程序有效程度,以及在必要时进展修订。

场外应急预案的目的是抑制突发大事,削减事故对工人、居民和环境的危害。

因此应急预案应提出详尽、使用、明确和有效地技术与组织措施。

政府主管部门应保证将发生事故时要实行的安全措施和正确做法的有关资料散发给可能受事故影响的公众,并保证公众充分了解发生重大事故时的安全措施,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应尽快报警。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培训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培训
不出现安全隐患。
风险监控与应急预案
01
02
03
监控措施
建立完善的风险监控体系 ,对运输过程中的风险进 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 纠正安全隐患。
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包括应急组织、通讯联络 、现场处置等内容。
演练与更新
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 根据实际情况对应急预案 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 不断变化的运输环境。
风险分类和分级
根据风险性质和等级,对危险源进 行分类和分级,以制定相应的风险 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措施与实施
制定风险控制计划
针对不同的危险源和风险等级 ,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计划, 包括安全防范措施、应急预案
等。
培训与宣传
对驾驶员、乘客和相关人员进 行安全培训和宣传,提高安全
意识。
安全检查
定期对车辆、设备、货物等进 行安全检查,确保运输过程中
危险源辨识的重要性
预防事故
通过辨识危险源,采取措施消 除或控制风险,可有效预防事
故的发生。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危险源辨识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 节,通过辨识危险源,可提高安 全管理水平。
有利于应急管理
危险源辨识可为应急预案的编制提 供基础数据,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 处理能力。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与步骤
• 方法:危险源辨识可采用专家调查法、现场观察法、工作任务分析法、设备设施检查法等。 • 步骤 • 成立危险源辨识小组:组建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危险源辨识小组,明确小组职责和任务。 • 收集资料:收集与本企业相关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事故案例等资料。 • 现场调查:对企业的生产现场进行实地调查,了解生产环境、设备设施、工艺流程等具体情况。 • 分析危险因素:针对不同的岗位和工种,分析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如机械伤害、触电、中毒等。 • 确定危险源:根据危险因素分析结果,确定企业存在的危险源。 •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针对不同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培训

道路旅客运输行业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

道路旅客运输行业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

道路旅客运输行业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道路旅客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按照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指标第十章开展本单位危险设施或场所危险源的辨识和确定工作。

1.危险源定义: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就是危险源。

危险源这一概念来源于系统安全理论。

系统安全理论始于美国,是目前安全生产领域应用最为广泛、最为重要的现代事故预防理论和方法体系。

该理论认为系统(行业)中存在的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原因。

其中,可能意外释放的能量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而对能量控制的失效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危险源因素是指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巨大破坏的根本原因,主要是高速行驶的汽车具有较大的动能,遇到阻隔,能量意外释放。

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在于,驾驶员操作不当,车辆的转向、制动等控制装置失效等,使得高速行驶的汽车的巨大能量意外释放。

道路运输安全是安全生产领域的重要分支,生产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道路运输过程中引入危险源概念,就是帮助驾驶员和企业更好地辨识道路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并做到有效预防,从而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2.危险源分类: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将危险源划分为:根源危险源(又称第一类危险源)例如:高速行驶的汽车、极端自然灾害等。

根源危险源是客砚存在的,是不能消除的。

状态危险源(又称第二类危险源)例如:转向失控、制动失效、驾驶员操作不当、轮胎爆胎、疲劳驾驶、冰雪路面、过马路猛跑的行人、交通事故的占道车辆、闯红灯的电动自行车等。

状态危险源大多数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防范事故的重点是控制状态危险源。

驾驶员要控制不安全行为,时时注意道路异常情况,排除车辆(包括车辆所装货物)不安全状态和环境不良因素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3.道路运输危险源辨识:辨识危险源的意义:要控制危险源必须首先辨识危险源,也就是找出运输活动中存在哪些根源危险源和状态危险源,使根源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处于相对安全的状态,同时消除状态危险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旅客运输行车危险源辨识
道路运输安全的核心目标是不发生事故。

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有其原因,系统安全理论认为,危险源的存在时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防止道路交通事故就是消除、控制道路交通系统中的危险源。

驾驶员了解危险源的知识,掌握行车中危险源的辨识方法,可以更有效地避免道路交通事故。

一、危险源辨识的基本知识
只有掌握危险源的概念、危险源的分类及危险源辨识的知识,才能在行车中有效辨识危险源,提前防范行车风险。

1.危险源概念
高速行驶的汽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会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环境破坏,造成这些不良后果的根本原因,主要是高速行驶的汽车具有较大的动能,遇到阻隔,能量意外释放,具有较大的破坏力。

高速行驶的汽车是危险源。

人类自从发明汽车以来,采取各种技术手段改善对车辆的控制,提高安全性;制定严格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建设高等级的道路和高标准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等,避免车辆交叉,减少事故。

然而,死伤事故的发生一直没有停歇。

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驾驶员操作不当,车辆的转向、制动
灯控制装置失效等,使得高速行驶的汽车意外释放能量造成伤害。

转向、制动等汽车控制装置的失效及驾驶员的操作失误也是危险源。

总之,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即是危险源。

例如前文提到的高速行驶的汽车,或汽车的转向、制动等控制装置失效等。

2.危险源分类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将危险源划分为根源危险源(又称第一类危险源)和状态危险源(又称第二类危险源)。

高速行驶的汽车是导致伤害的根本,是根源危险源;转向失控、制动失效、驾驶员操作不当,造成汽车失去控制,成为导致事故发生的诱发因素,属于状态危险源。

道路交通系统的危险源,除了行驶的汽车,极端自然灾害如泥石流、地震等根源危险源外,更多的是状态危险源。

道路交通系统的状态危险源可能是一个汽车机械、电路故障,如轮胎爆炸,可能是驾驶员的疲劳驾驶导致短时间瞌睡,可能是冰雪路面,可能是一次交通事故的占道车辆,可能是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的电动自行车,也可能是过马路猛跑的行人。

这些状态危险源都会导致行驶的汽车失去控制或躲避不及,对他人和自身造成伤害。

根源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防范事故的重点是控制状态危险源。

驾驶员要控制不安全行
为,时时注意道路异常情况,排除车辆(包括车辆所装货物)不安全状态和环境不良因素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二)道路运输危险源辨识
要控制危险源必须首先辨识危险源,也就是找出运输活动中存在哪些根源危险源和状态危险源。

辨识危险源包含两个过程:识别、确定特性。

识别危险源是为了确定系统中存在哪些危险因素;确定危险源特性是为了根据其性质采取相对应的控制措施,是根源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处于相对安全的状态,同时消除状态危险源。

道路运输过程中存在多种多样的危险源,主要包括五大类,这些危险源中,有的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如车辆故障等;有的可能是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或根本原因,如企业管理不完善等。

无论哪种危险源,只要存在,就会为事故发生埋下隐患。

二、驾驶员、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不安全行为
道路运输过程中,人员方面的危险因素一般包括驾驶员性格和心理缺陷。

生理异常,驾驶过程中违规驾驶、错误操作、注意力分散及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不安全行为等。

此处,我们将这类与人有关的危险源统一称为道路运输过程中人
的不安全行为。

(一)驾驶员性格、心里缺陷
驾驶员的性格、心里缺陷主要表现为驾驶员个性存在缺点,如易激动、急躁、懒惰、侥幸心理、自负、自卑、马虎大意等,这些因素容易使驾驶员出现危险的驾驶行为,酿成事故。

驾驶员许多违规驾驶、操作错误、注意力分散的等不安全行为都与其本身的个性缺陷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因此,驾驶员弥补缺陷、客服缺点,对于安全行车至关重要。

(二)驾驶员生理异常
驾驶员生理异常主要表现为疾病、药物不良反应、疲劳、饮酒后不适等,每年因驾驶员生理异常引发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三)驾驶员违规驾驶
驾驶员违规驾驶是指驾驶员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选择有潜在风险的驾驶行为,主要特征为一般性违规和攻击性、报复性违规。

(四)驾驶员操作错误
驾驶员操作错误主要包括危险性错误和无危害性错误。

危险性错误是指容易直接造成交通事故的行为,无危害性错误是指错误行为在当前一般不会直接导致交通事故的行为。

无危害性错误对安全行车有很大的影响,例如,一位驾驶员想去A地,却在A地与B地的交叉口错误地驶向了B 地,驾驶员发现这一情况后,为了尽快赶到A地常常选择超速驾驶,给安全行车埋下了隐患。

(五)驾驶员注意力分散
在行车过程中,驾驶员不断地观察和处理外界信息,集中注意力非常重要。

行驶速度为90km/h的车辆1s可以驶出25m。

所以,及时几秒额注意力分散液非常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驾驶员注意力分散诱发原因分为主观原因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注意力分散式由驾驶员自身不安全驾驶行为引起的;受外界事物和环境因素引起的注意力分散称为客观原因。

(六)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不安全行为
在道路运输过程中,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不安全行为同样是引发事故的重要危险源,驾驶员稍有疏忽变可能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

三、车辆、行李物品及货物的不安全因素
道路运输过程中,车辆、行李物品及货物也是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车辆本身特点引发的行车不安全因素,车辆结构、技术状况的不安全状态及车内物品、车载货物存在的危险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车辆本身特点的不安全因素
道路运输车辆本身结构、行驶特点等与其他机动车存在很大差异,如果驾驶员不了解这些差异,不注意这些差异
性和特殊性给运输安全带来的风险,交通事故便很有可能发生。

(二)车辆技术状况的不安全状态
车辆技术状况的不安全状态主要包括车辆技术状况不良和安全装置失效。

(三)行李物品、车载货物的不安全因素
行车过程中,乘客所携带的行李物品、货车装载的货物等,如果摆放和装载的位置、方法不合适,会对车内人员人身安全及行车安全带来一定风险。

除此之外,车中湿滑的地板、破损的座椅等也可能对人的安全构成威胁。

四、道路的不安全因素
道路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典型道路的不安全因素、特殊道路的不安全因素及路面通行条件不良。

(一)典型道路的不安全因素
从事长途运输或在山区运输的驾驶员经常在高速公路、山区道路等典型道路上行车。

高速公路行车速度高,山区道路弯多、坡长等特点,会影响行车安全。

因此,驾驶员应了解其中的危险因素。

(二)特殊路段的不安全因素
交叉路口、隧道、桥梁、城乡结合部及临时修建道路等特殊路段的外观、构造及特征与一般路段有很大差异,车辆经过时容易出现事故,驾驶员必须提高警惕。

(三)路面通行条件不良
在施工路面、障碍路面、涉水路面及冰雪路面等道路上行驶,危险性较高,驾驶员要格外注意安全。

五、夜间、特殊天气及自然灾害的不安全因素
夜间、特殊天气及自然灾害等特殊环境改变了车辆的正常行车环境,危险性很高,易引发事故。

驾驶员要充分了解这些危险源的特点及风险。

(一)夜间的不安全因素
道路运输行业每年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中,30%-50%都发生在夜间。

驾驶员必须认识到夜间驾驶环境的特殊性,提高警惕,防止危险发生。

(二)特殊天气的不安全因素
特殊天气主要包括雨雪天气、大雾天气和高温天气等,特殊天气常常给安全行车带来很大的威胁。

据统计,2010年道路运输行业在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发生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10%左右。

在特殊天气行车,驾驶员应充分了解特殊天气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风险。

(三)自然灾害的不安全因素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灾害频发。

驾驶员需要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可能对道路交通造成的影响,正确应对自然灾害。

祁东县运输总公司2015年2月1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