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详解及翻译ppt

合集下载

采薇课件ppt完整版

采薇课件ppt完整版

03
《诗经》的流传过程经历了多个版本和注释,其中最著 名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
《采薇》的影响
《采薇》是《诗经》中的名篇 之一,以其深刻的情感和思想 内涵而广受赞誉。
《采薇》反映了那一时期社会 矛盾的激化和人民的不满情绪 ,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采薇》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诗人从 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优秀的作 品。
《诗经》的地位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 部诗歌总集,被誉为中国诗歌的
源头。
《诗经》以其广泛的主题和深刻 的思想内涵,反映了那一时期社 会的真实面貌,具有极高的文学
价值。
《诗经》在儒家经典中占据重要 地位,对后世的文化、思想、艺
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5 《采薇》的现代意义
《采薇》的现代解读

尊重传统文化
通过对《采薇》的研究,我们可 以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从而更
好地传承和发扬。
关注社会问题
诗中表达的战争和思乡之情,也 是现代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值得
我们关注和思考。
《采薇》的文化价值
文学价值
《采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 的文学价值。
历史价值
《采薇》反映了那一时期社会的真实情况,具有 很高的历史价值。
农事诗
描述了那一时期的农业 生产活动,反映了农民 的生活状况。
《大雅》《小雅》的艺术特色
丰富的表现手法
1.A 采用了赋、比、兴等多种表现手法,使诗歌情 感丰富、形象生动。
严谨的结构
1.B 许多诗歌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显示了那
一时期诗歌艺术的成熟。
独特的韵律
1.C 采用了独特的韵律和节奏,使得诗歌具有强 烈的音乐美感。

《诗经小雅采薇》PPT课件

《诗经小雅采薇》PPT课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 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 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 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 第一句的意思是,人里面的中正圣明者,喝了酒还能 保持温文尔雅.这有点讽刺令尹,好像在说"你有点 喝醉了吧?"而我们中原文化,礼仪之邦,才能够饮 酒温克.第二句是说喝醉了酒的人,拿这个当他的福 气;最后两句的意思是要敬慎各自的威仪,因为天 命是不保佑你们的.
• 这两首诗在当时情况下是很针锋相对的:你说你赫赫在上, 那我就告诉你,你是喝醉了.你喝醉了还不知温克,你还放肆,那 我就告诉你,最后天命不又你了.但是如果把这个意思直接说 出来,那就太不温文尔雅了,直接得罪了主人,不必要地构怨于 大国.春秋特别讲究,意思要说到,但又要委婉蕴藉,那才叫高手. 令尹可能感到这里头有点不对头,但他不会认为这是在当面 骂他.这不是正面的大批判,正面的言辞以待.这一段完全可以 做更委婉的、柔和的解释:喝了酒仍然自持温恭,这话完全 也可以是说令尹的呀."彼昏不知,一醉日富."那是不是在说现 在的楚王呢?"各敬尔仪,天命不又."也可以是说现在的周天 子、楚王的,你们不好好干,老天不保佑你们,我也可以代替你 们.这里没有指名道姓,怎么理解都可以.但在当时的场合,也不 是什么信息都没有传递出来.当场赋诗的好处就在这里:把 吵架这个东西变成以诗酬唱,劝恶扬善,余意不绝.
雅颂的主要内容
• 周民族的史诗.一般以保存在"大雅"内的《生民》 《公刘》《绵》《皇矣》《大明》为周民族的史 诗,比较系统追述了周民族的萌生、发展以至灭商 建周的全过程,勾勒出周人兴起、创业和建国的历 史.

《采薇》ppt课件(13页)

《采薇》ppt课件(13页)
小雅 采薇
《诗经》的主题
• 1.反剥削、反压迫 • 2.反映徭役兵役的痛苦 • 3.反应爱情和婚姻问题 • 4.反映劳动生活和爱国思想
• 一、明确字音,全文朗读
• 二、疏通文意,把握重点字 词
指薇菜冒 出地面
语助,无实义
•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莫:同“暮”; 止:句尾语气词
•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无,没有
不遑:无暇 启:跪 居:坐
指刚长出来的薇 菜柔嫩的样子
•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指使委托
•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形容忧心如焚

指薇菜的茎叶变老
指阴历十月
• 采薇采薇,:痛苦
•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通“急”
动,下雨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三、理清结构:
第一章至第三章:终年戍边,劳苦思家 第四至五章:抵御外侮,战频激烈 第六章:归途愁思
四、研读课文
第1~3章用重章叠唱的形式有何好处?
第4、5章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战斗场 面有何特点?表达了士卒怎样的感情?
回家
通“薾”,花 盛开的样子 花
通“辂”,古代的 一种大车
•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雄马 •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高大雄壮的样子
马强壮的样子
将帅
士兵
•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行列整齐动作 娴熟的样子
•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用象牙装饰的弓,用 鲨鱼皮制作的箭袋

《采薇》优秀PPT课件

《采薇》优秀PPT课件

•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诗歌主题思想探讨•跨文化对比与影响研究目•教育教学应用与实践•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录1 2 3《诗经》简介《采薇》在《诗经》中的地位诗歌主题与情感《诗经》及《采薇》概述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作者不详创作背景推测时代背景与历史文化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社会背景01《诗经》中的历史文化02《采薇》中的历史文化元素03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篇章结构写作特点运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形成回环往复的效果,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感染力。

关键意象及象征意义关键意象象征意义审美价值与艺术成就审美价值诗歌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深挚的情感,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审美体验。

艺术成就诗歌在篇章结构、写作特点、意象运用等方面都表现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典范之作。

离别之情与家国情怀忠诚担当与民族精神歌颂了士兵们忠诚于国家、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

在艰苦的征战环境中,士兵们始终坚守岗位、履行职责,展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忠诚担当和民族精神。

呼吁人们关注战争对人类的危害,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体现了诗人超越国界、种族和信仰的博大胸怀,以及对人类未来的美好愿景。

通过描绘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思考。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中西方诗歌中离别主题比较中西方离别诗的不同情感表达离别诗中的意象运用诗歌结构与韵律差异《采薇》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地位《采薇》在国际汉学界的关注度01《采薇》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价值02《采薇》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影响0301文化背景对诗歌理解的影响02跨文化视角下的《采薇》解读03《采薇》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传播与接受不同文化背景下解读差异《采薇》在不同版本教材中的选编情况概述教材选编《采薇》的背景和原因教材对《采薇》的解读和定位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情况创新性教学方法和策略探讨情境教学法在《采薇》教学中的应用合作探究学习法在《采薇》教学中的实践多媒体技术在《采薇》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学生阅读《采薇》的初步体验和感受学生在深入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和领悟学生阅读后对《采薇》主题和内涵的理解和表达学生阅读体验和感悟分享《诗经》其他篇章推荐阅读《蒹葭》《关雎》以蒹葭起兴,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以抒发因思恋而郁郁寡欢的心情。

《采薇》ppt

《采薇》ppt
•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 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
•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 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
• ★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 驻守地方不安定,书信托谁捎回家?
•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
•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 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
春天里微风轻吹,柳枝飘拂;寒冬时节 雪花纷飞。
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当初离家出征, 依依不舍,充满悲伤,以杨柳春风这 样明媚的春光来反衬;如今走在回家 路上,用大雪纷飞表现返家路途的艰 难和内心的悲苦。
第六章
• 写现实的哀伤 • 今昔之对比 • 现实的困境
第1-3章:
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和 军旅生活的劳苦。
第4-5章: 直接写战事。
第6章:
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1.比兴手法
2.对比衬托 3.情景交融
4. 重章复唱
探讨一下:
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参考:
我的看法: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 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 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 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随堂练习
1、解释 靡( )室靡家 载( )饥载渴 彼尔( )维何
不遑( )启居 靡使归聘( ) 忧心孔( )疚
雨( )雪霏霏
岁亦莫( )止
小人所腓( )
曰( )归曰归
2、 《___》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诗歌
______篇,又称“诗三百”。分为______ 、______、
______三部分。“______”即国风,就是各国土乐;
“______”是专门用宗庙祭祀的音乐。本诗集的主

《诗经.采薇》PPT优秀课件

《诗经.采薇》PPT优秀课件
12
第六章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注释: 昔:指出征时。依依:茂盛貌;一说依恋貌。 思:语末助词。 雨:作动词,落下。霏霏:雪大貌。 迟迟:迟缓。
译文:当初离家从军去,杨柳依依轻摇曳。 如今返乡解甲归,雪花飘飘飞满野。 道路长远慢慢行,又饥又渴愁肠结。 我的心中真悲伤,谁知我有多凄切。
译文: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茎叶变粗硬。 说回家啊说回家,今年阳月又已临。 王室公事无休止,不能片刻享安静。 忧思在心真痛苦,我今远行难归省。
8
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朱熹在《诗集传》 中说“言戍人念归期之远,而忧劳之甚,然戍事未已, 则无人可使归而问其室家之安否也。”诗仍以薇菜逐 渐长柔嫩、粗硬起兴,暗示时间流逝,易年更岁,可 是役期却无止境,军旅生活又异常痛苦,转战不得止, 饥渴劳顿。而“靡使归聘”和“我行不来”,则表达 了边关和故乡相隔万里,关山阻断,音讯全无,由此 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译文: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茎叶多柔嫩。 说回家啊说回家,心中忧思多深沉。 忧心如火猛烈烧,又如饥渴实难忍。 驻守营地不固定,没人回乡通音问。
7
第三章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注释: 刚:坚硬。指薇菜变老而显得粗硬了。 阳:十月为阳。今犹言十月小阳春。 盬:止息,停止。启处:同“启居”。 孔:很、甚。疚:病、苦痛。 行:?
重章叠句: 前三章的重章叠句中,文字略有变化,以薇的生长过程,衬 托离家日久企盼早归之情,异常生动妥贴。
22
艺术特色
2.起兴的手法 采薇采薇 薇亦作止。 采薇采薇 薇亦柔止。 采薇采薇 薇亦刚止。 彼尔维何?微常之华。

2024版《采薇》优秀完整版PPT课件

2024版《采薇》优秀完整版PPT课件
中期转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战争的持续,主人公的情感逐渐发生变化,开始 表现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后期升华
在经历种种磨难后,主人公的情感得到升华,更加珍视生命、和平与 家国情怀。
内心独白和对话解读
内心独白
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揭示其内 心的挣扎、矛盾和人性的光辉。
对话解读
分析主人公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对话, 探讨其背后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采薇》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在全球化背景下推动中华 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06 经典名句欣赏与解读
CHAPTER
名句出处及原文呈现
出处
《诗经·小雅·采薇》
原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译文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刚才长出来。说回家啊说 回家,一年又快过去了。
05 跨时代意义及现代启示
CHAPTER
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
继承与发展
《采薇》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 了深远影响,为后世诗人、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
诗歌体裁的拓展
《采薇》在体裁、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创新,为后世诗歌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推动 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繁荣发展。
篇章结构分析
章节划分
诗歌按照采薇的起因、经 过和结果划分为若干章节, 每个章节都有其独特的主 题和表达方式。
叙事与抒情
诗人在叙事中穿插抒情, 使得整首诗歌既具有生动 的画面感,又充满了浓郁 的感情色彩。
前后呼应
诗歌在篇章结构上做到了 前后呼应,使得整首诗歌 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显得完 整统一。
修辞手法运用
谢谢

《采薇》优秀PPT课件

《采薇》优秀PPT课件

《采薇》对后世的影响
总结词:深远影响
VS
详细描述:《采薇》对后世文学、艺 术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 影响了后来的诗歌创作,还为后来的 文学、艺术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灵感 和启示。
《采薇》的评价与赏析
总结词
高度评价与深入赏析
详细描述
《采薇》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 之作,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 对战争和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对《采薇》 的赏析,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 并领略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
《采薇》的意象分析
总结词
丰富的意象
详细描述
《采薇》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杨柳”、“长亭”、“雨雪”等,这些意象都具有 深刻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军人对家乡的思念和战争的痛苦。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深入分析
,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03 《采薇》的译文及注释
《采薇》的准确译文
01
总结词:准确流畅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5 《采薇》的实践应用
《采薇》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
01
02
03
文化传承
通过《采薇》的学习,可 以更好地传承古代文化,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道德教育
通过《采薇》的故事情节 和人物源自象,可以对学生 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学生 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文学鉴赏
通过《采薇》的文学艺术 表现形式,可以提高学生 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 平。
02
详细描述:《采薇》的译文准确 地传达了原文的含义,语言流畅 ,符合中文表达习惯,没有出现 语义模糊或歧义的情况。
《采薇》的详细注释
总结词:详尽易懂
详细描述:《采薇》的注释对诗中的难点、典故、文化背 景等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注释内容详实、准确,易于理解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深意。

《采薇》优秀完整版PPT课件

《采薇》优秀完整版PPT课件

中西方诗歌比较:战争与和平主题异同
异处
西方诗歌更注重个人英雄主义和战争残酷性的描写,而中国古代诗歌则更强调家国情怀和和平愿景的表达。
同处
中西方诗歌都关注战争对人类的影响,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反思。同时,两者也都通过战争题材来展现 人性的光辉和复杂性。
THANKS
感谢观看
将军形象
塑造了一位威严而又富有同情心的将军 形象,通过其言行举止表现出对士兵的 关爱和对战争的无奈。
人物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士兵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长期征战使得士兵们性格刚毅、勇敢,但内心却充满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种情感与战争的残酷形成了鲜明对比。
将军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将军虽然威严,但内心深处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深刻的认识,对士兵的遭遇充满 同情。
艺术魅力
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 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促进了跨文 化交流。
人类共同情感
诗歌所表达的对家园的眷恋、对生 命的珍视以及对和平的向往等情感, 是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具有普世 价值。
06
CATALOGUE
知识拓展:相关文化现象探讨
《诗经》中其他类似诗篇介绍
《关雎》
描写君子对淑女的爱慕之情,展 现古代婚恋文化。
人物塑造在诗歌中的作用
突出诗歌主题
通过对人物的塑造,更加生动地展现 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士兵们内 心的情感世界,从而深化了诗歌反战 主题。
增强诗歌感染力
鲜活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内心世界描 绘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诗 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增强了诗歌 的感染力。
04
CATALOGUE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探讨
画面感呈现和视觉形象塑造
画面感呈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采薇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xiǎn yǔn]•薇菜采了又采,薇菜冒出了芽尖。

说要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

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玁狁打仗。

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玁狁打仗。

•注释:薇:豆科野豌豆属的一种,学名救荒野豌豆,现在叫大巢菜,种子、茎、叶均可食用。

、•作:指薇菜冒出地面。

•止:句末助词。

•曰:句首、句中助词,无实意。

•莫:通“暮”,也读作“暮”。

本文指年末。

•不遑(huáng):不暇。

遑,闲暇。

•启居:跪、坐,指休息、休整。

启,跪、跪坐。

居,安坐、安居。

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席,危坐时腰部伸直,臀部与足离开;安坐时臀部贴在足跟上。

•玁(xiǎn)狁(yǔn):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薇菜采了又采,薇菜多么鲜嫩。

说回家呀道回家,心中是多么忧闷。

忧闷的心好像烈火在燃烧,饥渴交加实在难忍。

驻防的地方还不安定,没有人可委托去打听家里的消息。

•注释:•柔:柔嫩。

“柔”比“作”更进一步生长。

指刚长出来的薇菜柔嫩的样子。

•烈烈:炽烈,形容忧心如焚•载(zài)饥载渴:则饥则渴、又饥又渴。

载……载……,即又……又……。

•戍(shù):防守,这里指防守的地点。

•聘(pìn):问,谓问候。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薇菜采了又采,薇菜已经又老又硬。

说回家呀道回家,又到了十月小阳春。

征役没有休止,哪能有片刻安身。

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

•注释:•刚:坚硬。

阳:农历十月,小阳春季节。

今犹言“十月小阳春”。

•靡:无。

盬(gǔ):止息,了结。

启处:休整,休息。

孔:甚,很。

疚:病,苦痛。

•我行不来:意思是:我出征以来从未有人来慰问。

来,通“勑”,慰勉。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

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当然是将帅们的从乘。

兵车已经驾起,四匹雄马又高又大。

哪里敢安然住下?一个月就多次打胜仗。

•注释:•常:常棣(棠棣),既扶移,植物名。

•维常之华(华,通“花”,花朵)•路:假作“辂”,大车。

斯何,犹言维何。

•君子:指将帅。

•戎(róng):车,兵车。

•牡(mǔ):雄马。

•业业:高大的样子。

•定居:犹言安居。

•捷:胜利。

谓接战、交战。

一说,捷,邪出,指改道行军。

此句意谓,一月多次行军。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

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

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指良的装备)。

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玁狁之难很紧急啊。

•注释:•骙(kuí):雄强,威武。

这里的骙骙是指马强壮的意思。

•小人:指士兵。

•腓(féi):庇护,掩护。

•翼翼:整齐的样子。

谓马训练有素。

•弭(mǐ):弓的一种,其两端饰以骨角。

象弭,以象牙装饰弓端的弭。

鱼服,鱼皮制的箭袋。

•日戒:日日警惕戒备。

•棘(jí):急。

孔棘,很紧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想起我离家的时候,杨柳依依随风飘飞。

如今我在归乡的途中,纷纷扬扬的雪花漫天。

路途泥泞步履艰难,饥渴交加满身疲惫。

我的心是多么凄凉悲伤,满心的伤痛又有谁能体会!•注释:•昔:从前,文中指出征时。

往:当初从军。

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思:用在句末,没有实在意义雨:音同玉,为“下”的意思。

•霏(fēi)霏:雪花纷落的样子。

迟迟:迟缓的样子。

•感情基调•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

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

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

•全诗六章,可分三层。

既是归途中的追忆,故用倒叙手法写起。

前三章为一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

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叠词申意并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而随着时间的一推再推移,这种心情越发急切难忍。

译文1:At first, when we set out,The willows were fresh and green;Now, when we shall be returning,The snow will be falling clouds.Long and tedious will be our marching;We shall hunger; we shall thirst.Our hearts are wounded with grief,And no one knows our sadness.(Tr. by James Legge)译文2:Long ago, when we started,The willows spread their shade.Now that we return back,The snow flakes fly.The march before us is long,We are thirst and hungry.Our hearts are stricken with sorrow,But no one listens to our plaint.(Tr. by Arthur Waley)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译本4:At first, when we started on our track,The willows green were growing .and now, when we think of the journeyback,‘Tis raining fast and snowing.and tedious and slow the march will be,And food and drink will fail us.Ah, hard to bear is the misery!None knows what grief assail us.(Tr. William Jennings )译本3:Willows were green when we set out, it ’s blowin ’an ’snowin ’as we go down this road, muddy and slow, hungry and thirsty and blue a doubt (no one feels half of what we know )(Tr. By Ezra Pound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译文6:When I set our so long ago,Fresh and green was the willo.When now homeward I go,There is a heavy snow.The homeward march is slow,My hunger and thirst grow.My heart is filled with sorrow;Who on earth will ever know.(Tr. Wang Rongpei & Ren Xiuhua)译文5:When I left here, Willow shed tear. I came back now, Snow bends the bough. Long, long the way; Hard, hard the day. Hunger and thirst, Press me the worst. My grief overflows.Who knows? Who knows?(Tr. by Xu Yuanchong )James Legge(missionary & Scholar)•He was a noted Scottish sinologist,and first professor of Chinese at Oxford University (1876–1897). he went in 1839 as a missionary to China.•Convinced of the need for missionaries to be able to comprehend the ideas and culture of the Chinese, he began in 1841 a translation in many volumes of the Chinese classics.•the third and final editor of Chinese serial《遐迩贯珍》这是香港最早的中文报刊,出版于一八五三年八月,停刊于一八五六年五月。

•the headmaster of Anglo-Chinese College there. The College was subsequently moved to Hong Kong, where Legge lived for nearly thirty years.•His object was to unfold the Chinese field of thought and reveal the foundation of the moral, social, and political life of the people.Arthur Waley•Waley(England) was appointed Assistant Keeper of Oriental Prints and Manuscripts at the British Museum in 1913. During this time he taught himself Chinese and Japanese, partly to help catalogue the paintings in the Museum's collection.•Of the popular appeal of this book, Waley later had this to say:•"I think one of the reasons that it remained in fairly steady demand for forty years is that it appeals to people who do not ordinarily read poetry. When in 1940 I was working in a Government office a number of young girl typists and clerks brought me copies of the Hundred and Seventy to sign. Several of them said they did not ordinarily read poetry and had, before coming across my book, always supposed that it was something special anddifficult."•Well, some Chinese poetry is special and difficult. Such poems, on the whole, Waley avoided. He preferred to pick his spots, and the spots hepicked are those which leave little to be explained to the foreign reader, and which do not depend on purely musical effects. His audience from first to last remained the general public, not a specialized scholarly audience, nor yet an esoteric "poetic" one.Ezra Pound•American expatriate poet•promotion of Imagism•Pound's style was clear, economical and concrete:•"Great literature is simply language charged with meaning to the utmost possible degree," he once said. As an essayistPound wrote mostly about poetry.•Pound hoped, that fascism could establish the sort of society in which the arts could flourish. He also argued that poetry is not "entertainment", and as an elitist he did not appreciate thecommon reader.William Jennings•Jennings was chaplain of St. John’s Cathedral in Hong Hong and the translator of the classic collection of Chinese poetry known as the Shih Ching.•From the earliest times, music and poetry have always been held in higher estimation than the plastic arts; and he willusually be found to prefer the poetic exposition of a subject to its treatment in matter-of-fact prose.•Chinese verse began with rhyme, and it seems (see the Festal Odes of Shang, the oldest in the book) that the older the poetry is, the greater is the frequency of rhymes; whereas, in Western poetry, as is well known,—whether Greek, Latin, orEnglish,—measure and not rhyme was its characteristic in the earliest stage.许渊冲•有人评价他是:“狂做文章信手书,一章一句真性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