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体感知信息 第二课时 耳和听觉

合集下载

16-2-2人体对信息的感知 第二课时 耳与听觉

16-2-2人体对信息的感知 第二课时 耳与听觉

第16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二节人体对信息的感知第二课时耳与听觉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耳的结构与功能。

(2)说明听觉形成的过程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良好的用耳习惯。

二、学习重点: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

三、学习难点:听觉的形成过程。

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当人们打开音响,尽情地享受着美妙的音乐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这美妙的声音是通过哪种结构而被我们感知的?人体从外界获取的各种信息中,听觉信息的数量仅次于视觉信息。

耳是如何接受声音的刺激?又是如何产生听觉的呢?这一节就让我们来共同探究一下“耳与听觉”的秘密吧。

观察人耳的结构示意图,耳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那几个部分?从外到内的结构依次叫什么?耳包括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外耳、中耳是传导声波的部位,内耳是听觉和位觉感受器所在的部位。

外耳:耳郭:软骨构成,耳廓呈漏斗状,收集声波外耳道:将声波传入中耳。

中耳:传导声波的通道。

鼓膜很薄,可接受声波的振动,鼓膜振动又可引起三块听小骨振动,传入鼓室。

鼓膜:外耳道底部,半透明薄膜,鼓室:通过咽鼓管与咽部相通,能调节鼓室的压力,使鼓膜内外的压力平衡。

鼻咽喉部发炎时,病菌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因此鼻咽喉有炎症要及时治疗。

3块l:在鼓室中间内耳:半规管、前庭: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耳蜗: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够将震动转变成与听觉有关的信息。

耳蜗与听觉的形成有关。

听神经:把与听觉有关的信息传入大脑。

那么听觉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根据模式图总结听觉形成的过程。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导,外耳收集声波并将声波由外耳道传入耳内,引起中耳鼓膜的振动,鼓膜的振动由三块听小骨传递放大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与听觉有关的信息。

这些信息由听神经传递到大脑皮质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形成听觉的各个环节都非常重要。

其中听神经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桥梁的作用,听神经受到损伤将严重影响听觉。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二课时 耳和听觉)(36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二课时 耳和听觉)(36张PPT)

如图是人的耳和脑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听 到铃声陆续走到教室。请
CE
用图中字母及箭头写出听
觉形成过程的途径:
_A_→__B_→__C_→__D_→__F__
2.在听觉形成过程中,听
F
觉神经传导的神经冲动是
D
在[ D ]__耳__蜗____产生的 A B
3.一位战士的耳被炮声震聋,损 伤部位最可能是[ B ]__鼓__膜____。
外耳道
鼓膜
鼓膜略呈椭圆形, 是一张富有弹性的半透 明的银灰色肉质薄膜。
鼓膜能随着外界空 鼓膜 气的振动而产生共振, 再把这振动传给后面相 连的听小骨。
听小骨
中耳有3块听小骨,是人体内最小最轻的骨, 根据外形分别称为锤骨、砧骨和镫骨。
三块听小骨相互衔接形成听骨链,可将声波 对鼓膜的振动作用放大20倍,并传至内耳。
收集声波 传导声波
中 鼓膜
产生振动
耳 耳 听小骨 传导振动
鼓室
内 前庭 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 耳 半规管 持身体平衡有关 位觉感受器
耳蜗 听觉感受器 将声音传导到听神经
半规管和前庭 耳蜗
外耳道 鼓膜 耳郭
传导声波的通道 听觉感受器 位觉感受器 将声波转变成振动 收集声波
二、听 觉 的 形 成
味蕾
舌的表面
有 味 觉 细 胞
知识延伸:
达标测试
C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内耳结构的是( )
A、半规管 B、前庭 C、鼓膜 D、耳蜗
B 2、中耳内通过三块听小骨传导的是( )
A、外界声波 B、鼓膜的振动 C、神经冲动 D、听觉
3.人坐车时不靠视觉也能判断车速的快慢和左右转弯

12.3人体感知信息(第2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苏教版)

12.3人体感知信息(第2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苏教版)
(三)巩固拓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生活中与感知信息相关的实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四)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体感官系统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
(五)作业布置
布置与感知信息相关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后反思
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二、学情分析
7.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应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鼓励他们提问、表达观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如美丽的风景、动听的音乐、美味的食物等,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是如何感知到这些美好事物的?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我们是通过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来感知这个世界的。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人体感知信息的相关知识。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生命奥秘的欲望。
2.增强学生关爱生命、珍爱健康的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人体感官系统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视觉:介绍眼球的构造,讲解视觉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眼睛的重要性。
2.听觉:讲解耳朵的结构,阐述听觉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保护耳朵的必要性。
3.嗅觉:介绍鼻子的构造,解释嗅觉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味觉:讲解舌头的构造,阐述味觉的形成过程,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5.触觉:介绍皮肤的构造,讲解触觉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了解皮肤在保护人体中的作用。

〖2021年整理〗《人体感知信息》导学案

〖2021年整理〗《人体感知信息》导学案

第三节 人体感知信息(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说出耳的基本结构和听觉形成的过程。

2说出人体皮肤的感觉功能。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耳的结构和功能(从图中填出各部分的名称)2耳的卫生保健:预防中耳炎: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要迅速张口,使 张 开,使鼓膜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以免震破鼓膜。

3皮肤感觉主要有 、 、 、 ,其功能是 。

二、合作探究(一)耳和听觉1根据你对耳的结构和功能的了解,你能推测出听觉的形成过程吗?外界 →外耳道→ (震动)→听小骨→ (产生兴奋)→听神 经→大脑皮层 形成听觉。

2飞机下降之前,乘务员会分发糖果给你,并说这对保护耳有益,你能解释吗?(二)皮肤和感觉盲人是如何阅读“盲文”的?为什么?【反馈检测】1旅客闭眼乘车、乘船时,会准确辨认车船行驶速度的变化及上下坡行驶,你知道这与哪一结构有外耳耳廓(收集声波) 外耳道(传导声波) 中耳 (振动) 听小骨 鼓室(与咽骨管相通) 内耳 (听觉感受器)半规管前庭(平衡感受器)关吗()A鼓膜 B耳蜗 C前庭与半规管 D听小骨与鼓室2放爆竹时要注意张口,这样有助于()A这样有助减小惊吓 B这样可以减弱声音C保持鼓膜内外压强平衡 D可以减少中耳的振动3得了咽喉炎经常会引起中耳炎的主要原因是()A细菌病毒会经血液流到中耳B咽鼓管连通于咽和鼓室之间C外耳道与咽鼓管相通D人的五官是相互连通的4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的结构是()①鼓膜②半规管③前庭④耳蜗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5识图题,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内耳由【】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构成。

(2)【】______内有对声波敏感的细胞(3)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的是【】_______ (4)【1】是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10】叫_____________。

人体感知信息+第2课时+示范教案

人体感知信息+第2课时+示范教案

第三节人体感知信息(第2课时)◆教学目标1.说出耳的结构及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2.说出听觉形成的过程。

3.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

4.关注日常生活中耳的卫生保健。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听觉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耳的结构、听觉的形成过程及耳聋的原因。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做好预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人体从外界获取的信息中,眼从外界获得的信息最多。

而听觉仅次于视觉,居第二位。

那么听觉是怎样形成的?耳的结构及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是什么呢?下面就进行我们这节课的学习。

【学生】边听讲边回顾旧识。

二、讲授新课【教师】讲授:人体从外界获取的信息中,听觉仅次于视觉,居第二位。

【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假如失去听觉会怎样呢?【学生】参与讨论,从而认同耳与听觉的重要性。

(一)耳的结构和功能1.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耳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和相关文字,小组内讨论说出耳的结构及部分功能,尝试完成下列空白:【学生】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作出及时评价。

2.教师展示耳的结构模型,结合模型指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耳的结构。

(建议使用资源:【知识探究】人耳的结构)3.教师结合生活实际,讲解前庭和半规管以及咽鼓管的作用。

提问:仅有耳,能否形成听觉?听觉的形成还需要什么的参与呢?(可回顾视觉的形成过程回答)使学生认识听觉形成除了与耳结构有关外,还与听觉神经和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有关。

(二)听觉的形成【教师】播放【知识解析】听觉的形成。

尝试用结构名称和箭头来表述听觉形成过程。

(请几位小组代表上黑板展示)【学生】小组代表上台展示。

【教师】给予鼓励、评价,借助PPT分步演示听觉形成过程,帮助学生总结、完善。

(建议使用资源:【生物世界】耳朵与听力)【教师】强调:听觉的产生与耳的结构、听觉神经和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有密切的联系。

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听力下降或听力丧失,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学生】参与讨论,回答问题。

七年级生物下册 12.3人体感知信息(第2课时)教案 (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12.3人体感知信息(第2课时)教案 (新版)苏教版

感知信息(第2课时)(第2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性目标1.说出耳的基本结构和听觉形成的过程。

2.说出人体皮肤的感觉功能。

(二)情感目标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耳的模型。

2.视频:(1)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2)声带的振动;(3)皮肤的结构和功能;(4)感觉器官与人体平衡。

巩固练习1、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声波经外耳道振动鼓膜,鼓膜的振动再由中耳的传到内耳,最后在形成听觉。

2、听觉感受器位于()A.半规管 B.前庭 C.耳蜗 D.咽鼓管3、声波形成到听觉形成需经过()①听小骨②鼓膜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④外耳道⑤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A.声波→①→②→③→④→⑤B.声波→④→②→①→③→⑤C.声波→④→①→②→③→⑤D.声波→④→③→①→②→⑤4、中耳炎是因为病菌从()A.外耳道进入中耳B.咽喉进入中耳C.咽鼓管进入中耳 D.耳蜗进入中耳5、人耳内,感受声波刺激的结构是()A.鼓膜B.耳蜗C.听小骨D.外耳道作业板书设计13—3 感知信息二、耳和听觉耳廓:收集声波外耳外耳道:传送声波鼓膜:在声波作用下,产生振动鼓室(位于鼓膜内侧)1、耳的结构中耳听小骨:传导鼓膜产生的振动和功能咽鼓管:与咽部相通,空气能通过此管进入鼓室维持鼓膜内外两侧气压平衡耳蜗:有听觉感受器,在听小骨传来的振动的刺激下,内耳产生神经冲动前庭有头部位置感受器,能感受头部位置半规管的变动2、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产生听觉三、皮肤感觉:。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二课时 耳和听觉)课件(共21张PPT)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二课时 耳和听觉)课件(共21张PPT)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A.大脑
B.鼓膜
C.耳蜗
D.前庭
3.(2023锦州模拟)2023年3月3日是第二十四个全国爱耳日,主题为 “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口,目 的是保护图中结构( B )
A.①
B.②
C.③
D.④
4.(2023广东模拟)用棉签等工具挖耳朵过深导致中耳的某一结构破
损后,声波振动受到影响。该结构是(A )
中耳 鼓室:连通 咽鼓管 听小骨 :传导振动
内耳 半规管和前庭:与感觉头部位置变动和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耳蜗 :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3.听觉形成:外界声波→外耳道→ 鼓膜 振动 听小骨 传递
耳蜗 神经冲动 听觉神经→大脑皮层 形成 听觉。
二、耳的卫生保健
(听觉中枢)
1.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 鼓膜 。
[问题] (2)有一位耳聋患者,经过检查,耳的结构完好无损,想一想,他 耳朵的哪个部位可能发生了病变? [解答]听觉神经。
1.下列有关耳的结构中,不属于内耳的是( A )
A.鼓膜
B.半规管 C.前庭
D.耳蜗
2.成语“闻鸡起舞”常常形容有志报国的人应及时奋起,原意为早上
听到鸡叫声就起来舞剑。人体对公鸡鸣叫产生听觉的位置是在( A )
答案பைடு நூலகம்C
重难点:耳和听觉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 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选择飞机作为交通工具的人越来越多。在飞机 起飞或者降落时,服务人员会提醒乘客们咀嚼口香糖或做吞咽动作。
[问题] (1)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咀嚼口香糖或做吞咽动作的目的是什么? [解答]咀嚼口香糖或做吞咽动作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为咽鼓管连通 咽部和鼓室,这样能够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力平衡,以免击穿鼓膜。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耳与听觉(2)说课课件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耳与听觉(2)说课课件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耳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听觉的形成过程。
难点:听觉的形成过程。
三、教法与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在学 习了“眼与视觉”的基础上继续学 习“耳与听觉学习法、合作交流法、探 究学习法、分析归纳法,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教师当好“配角儿” 就行了。

听小骨
功 能
内耳
半规管 前庭
内有位觉感受器,与身体的平衡有 关
耳蜗:内 有 听 觉 感 受 器 , 能 够 将 声 波 引 起
的震动转变成与听觉有关的信息。
2、听觉的形成过程:
外界的声波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听神经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六)随堂检测:
1.在飞机起飞或者降落时,乘务员 通常发给每位乘客一块口香糖,这 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B: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C: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D:防止听小骨和听觉中枢受损
视觉的形成:物体反射的光线 角膜 瞳 孔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视神 经 大脑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请同学们看课本47-48页的文字和图,小组讨论 探究总结听觉的形成过程,请每个小组派一个同 学,将讨论结果写在黑板上,看那个小组又对又 快?没有上黑板的同学在下面盯着,黑板上有错 误的话要迅速上来改正。
纸那么薄。鼓膜能随着外
界空气的振动而产生共振,
再把这振动传给后面相连
的听小骨。
听小骨
中耳有3块听小骨,是人 体内最小最轻的骨。三块听 小骨之间由韧带和关节衔接, 组成为听骨链。听骨链可将 声波对鼓膜的振动作用放大 20倍,并传至内耳。
耳蜗
耳蜗是一条螺 旋盘绕的管道,形 似蜗牛,所以叫做 耳蜗。耳蜗内有听 觉感受器,能把振 动转变成相关的神 经冲动。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耳与听觉(2)说课稿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耳与听觉(2)说课稿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耳与听觉(2)说课稿八年级上册第16章第二节《人体对信息的感知》第二课时耳和听觉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八年级上册第16章第二节《人体对信息的感知》第二课时:耳与听觉。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内容进行说课。

一、学习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特点,设定如下三维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①.描述耳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描述听觉的形成过程。

2. 能力目标通过对收集的资料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以及进行探究活动的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进行科学研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耳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听觉的形成过程。

难点:听觉的形成过程。

三、说教法学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在前面学习了“眼与视觉”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耳与听觉”,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

因此本课采取的教法和学法就是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探究学习法、分析归纳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当好“配角”就行了。

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课开始,我指着播放音乐的小喇叭,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是小喇叭。

我便在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答用眼睛看到的。

由此复习眼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过程。

接下来我用鼠标点击小喇叭,优美的歌曲响了起来。

听完歌曲,便问这是什么歌?学生答《国家》。

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答用耳朵听到的。

同学们,你知道耳的结构与功能吗?正常人又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 耳为什评价,选出一组有代表性方案并做为样板,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呈现课堂实录)(2)实验探究,观察发现。

在实验前,我提出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鼓面和自制教具的皮膜平行且在一条直线上;火柴棒与小球靠近并保持静止状态;小组成员互相配合,做好认真细致地观察。

学生开始实验,我巡回指导,学生敲击小鼓,观察现象,多数小组实验现象明显,个别小组实验可能会失败。

请看同学们的表现。

(呈现课堂实录)(3)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初中生物_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2课时 耳与听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生物_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2课时 耳与听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课程标准解读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部分学习内容的具体标准为: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认识耳的主要结构和各部分功能,总结听觉形成的基本过程,尝试分析听觉障碍形成的基本原因,学习保护耳和听觉的基本方法和有效措施,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状态以及关心尊重聋哑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为后面学习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做知识上的铺垫和衔接。

●教材内容分析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的第二课时。

本节是在前一课时学习“眼与视觉”的知识之后对“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内容的延续,也是对后续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相关知识的充实与铺垫。

内容分析:生物新课改理念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提倡探究式学习,并提高他们的思想素养。

本节课是学习了有关人体的营养物质消化、体内物质的运输和废物的排出等知识之后,介绍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中耳与听觉的知识。

耳与听觉的内容从现象到本质,逐步深入,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卫生保健和爱心教育的良好素材。

本节内容既是人体结构知识的学习,又是耳和听觉卫生保健常识的学习,而还是一次难得的培养学生尊重关爱残障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教学设计思路创设情景引出课题,引入对耳的结构问题的思考,利用图片和视频剖析耳的三部分构造,利用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听觉形成的基本路线,然后由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听力障碍形成的基本原因,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耳的结构及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能力目标2、说明听觉的形成过程,分析听觉障碍的基本原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3、学习保护耳和听觉的主要方法和基本措施,形成认同关爱和尊重残障人的情感认识。

●教学重点认识耳的结构与功能●教学难点总结听觉的形成过程,分析听觉障碍形成的基本原因●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举例说明、分析归纳、小组合作讨论等。

第三节人体感知信息第二课时耳和听觉

第三节人体感知信息第二课时耳和听觉

第三节人体感知信息第二课时耳和听觉第一篇:第三节人体感知信息第二课时耳和听觉第三节人体感知信息(第二课时)耳和听觉一、教材分析:《耳和听觉》这部分内容安排在《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章中第三节《人体感知信息》中,本章内容分三节:第一节是人体通过内分泌系统实现的激素调节;第二节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实现的神经调节;第三节介绍感觉器官眼和耳的结构、功能及健康卫生。

人体各部分的协调动作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实现,人不同的感受器能感知不同的外界环境(或人体内部环境)的刺激,并通过传入神经,将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导到相应的神经中枢,形成感觉,从而使人体获得外界(或内部)环境的信息,并且作出适当的反应。

人体的感受器多种多样,于是教材第三节就以人体获得外界环境中信息的主要来源——光、声刺激的感受器眼、耳为代表,介绍了人体的感觉器官。

对于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建立比较完整的神经调节知识框架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材着重介绍了“耳”的听觉功能和与听觉形成有关的结构。

在指导学生观察彩图、插图,阐明外耳、中耳、内耳各部分构造时,突出了耳廓、外耳道、鼓膜、听骨、耳蜗、听神经和听觉中枢等与听觉形成关系密切的部分。

教材还针对青少年实际,提倡注意用耳卫生。

二、学情分析:从教材的内容地位和特点来看,本章知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感受到神经调节的普遍现象,但是又会常常遇到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

教材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强调关注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发现的本来面目更加合理地学习。

在教材中设计了“讨论”、“调查”、“观察”、“实验”、“探究”等环节。

单就第二节来说,学生虽然对自己的眼、耳等感觉器官较熟悉,但对视觉和听觉是怎样形成的还知之甚少。

所以需要教师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通过图片分析和具体实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

对于耳的结构的教学,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图形介绍耳的结构,让学生思考后讨论各部分的功能和听觉的形成。

七年级生物下册12.3人体感知信息第2课时教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12.3人体感知信息第2课时教案
第三节人体感知信息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说出耳的基本结构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说出人体皮肤的感觉功能。
【教学重点】
说出耳的基本结构和听觉的形成过程;探究人体皮肤的感觉功能。
【教学难点】
说出耳的基本结构和听觉的形成过程;探究人体皮肤的感觉功能。
[播放FLASH]:听觉的形成过程。
[总结]: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播放视频]:感觉器官与身体平衡,介绍半规管和前庭的作用。
[讲述]:眼和耳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感觉器官,但皮肤却为我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感觉,你能说出几种?
[播放视频]:皮肤的结构和功能。请同学们在观看时认真记录片中出现的皮肤的结构。
[出示]:耳的结构模型。
[讲解]:耳的各部分结构的功能。特别介绍咽鼓管是连通咽部和鼓室的通道,如果我们不注意卫生,在感冒期间让病毒沿咽鼓管进入我们的中耳,就有可能得中耳炎。
[讨论]:飞机下降之前,乘务员会分发糖果给你,并说这对保护耳有益,你能解释吗?
[解释]:由于飞机下降时,大气压增大,压迫耳的鼓膜,使我们的耳朵感到特别不舒服。而进行吞咽动作时,大气会从咽鼓管进入中耳,从而使鼓膜内外的大气压相等,我们就会感到舒服些。[提问]:根据你对耳的结构和功能的了解,你能推测出听觉的形成过程吗?
开拓视野,认识到耳朵除了有听觉功能外,还有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
集体回答:触觉、痛觉、冷觉、热觉。
认真观看,记录下皮肤的表皮、真皮及真皮内的神经末稍、毛血管、毛发等。从而对皮肤有了初步了解。
了解到指尖对触压最敏感。盲人主要依靠手指的触摸来“阅读”盲文。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耳和听觉》课件(苏科版)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耳和听觉》课件(苏科版)

鼓室位于鼓膜和内耳
之间,像是一个不规则 的小房间,容积约为1
鼓室
立方厘米。鼓室内有三
块听小骨,还有与外界
大气压力相等的空气。
中耳有3块听小骨, 是人体内最小最轻的骨。 三块听小骨连接成为听 骨链。听骨链通过杠杆 式样的关节活动可将声 波对鼓膜的振动作用放 大20倍,并传至内耳。
听小骨
咽鼓管是由鼓室前下 方通到鼻咽部的一条细 长、扁平的管道。咽鼓 管的主要作用是使中耳 内的空气跟外界空气相 通,使鼓膜内、外的气 压维持平衡,这样鼓膜 才能很好地振动。咽鼓 管平时封闭,吞咽和打 呵欠时张开。
听神经
耳郭有收集声波的作 用。将手作杯状放在耳后, 会感觉声音变响,就是因 为手比耳廓大,能收集到 更多的声音。
外耳道具有将耳郭 收集的声波传到中耳 的作用。
鼓膜
鼓膜略呈椭圆形,是 一张富有弹性的半透明 的银灰色肉质薄膜。鼓 膜能随着外界空气的振 动而产生共振,再把这 振动传给后面相连的听 小骨。
第2节人体对信息的感知 ——耳和听觉
学习目标:
1、说出耳的结构和耳的功能 2、说明听觉形成的过程
假如人失去
听觉,这四个 场面各会出现 什么情况?
耳的结构与功能 自主探究
同桌之间互相视察耳,参照课本P47 图,你能看到耳的哪些结构?
对照课本47页“人耳的结构示意图”,联系54-55页 信息库中的有关内容,了解耳的各部分结构及其主 要功能。
听觉
耳的卫生保健
判断正误。
1、小明经常长时间使用耳塞听快节奏的音乐。 × 2、李明耳朵痒,顺手拿一根火柴棒挖耳朵。 × 3、飞机快要降落时,乘务员要求乘客做吞咽动作。 √ 4、每次游泳后,小强都要用棉签把耳朵里的水擦干。 √

16.2人体对信息的感知——耳和听觉.PPT

16.2人体对信息的感知——耳和听觉.PPT
2014-9-30
什么是噪声?
• 外界环境中的声音并非都是和谐悦耳的。 那些影响人们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 叫做噪声。 • 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的人,听觉会受到 影响,并容易患神经衰弱、高血压等疾病。 如果突然暴露在极强的噪声下,鼓膜会破 裂出血,使人失去听觉。
为了保护耳和听觉,除减少和消除嗓 声外,平时还应当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2014-9-30
三、听觉的形成过程
声波 耳蜗内的
听觉感受器
产生兴奋
耳廓
Hale Waihona Puke 收集声波外耳道声波的通道
鼓膜
耳蜗
听神经
声音放大
鼓室内 听小骨
振动传声
大脑
听觉
2014-9-30
1、外耳包括___和____,前者有 耳廓 外耳道 收集声波 _____的作用。
耳朵 2、保持身体平衡作用的器官是___。
2014-9-30
2014-9-30
• • • • •
1、外耳包括哪些结构? 2、中耳包括哪些结构? 3、内耳包括哪些结构? 4、半规管、前庭与什么有关? 5、鼓室通过什么与咽相通?咽炎是否会导 致中耳炎?
学生自学课本,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 1、外界声波如何到达鼓膜? • 2、鼓膜产生的振动如何到达内耳? • 3、内耳中的什么部位产生声音信息?通过 什么传导? • 4、听觉在哪里形成?
耳廓
前庭 耳蜗 咽鼓管
外耳道 鼓膜 鼓室
2014-9-30
耳的结构
认识耳朵的结构
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 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 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耳蜗
2014-9-30
二、耳朵的各部分功能
• • • • • • • • 耳廓: 收集声波 外耳道: (外界声波传入中耳的通道) 鼓膜: 声波作用下,能产生振动 听小骨: 振动,把声音放大 咽鼓管: 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平衡 半规管: 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 前庭: 位觉感受器 耳蜗: 有听觉感受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人体感知信息(第二课时)
耳和听觉
一、教材分析:
《耳和听觉》这部分内容安排在《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章中第三节《人体感知信息》中,本章内容分三节:第一节是人体通过内分泌系统实现的激素调节;第二节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实现的神经调节;第三节介绍感觉器官眼和耳的结构、功能及健康卫生。

人体各部分的协调动作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实现,人不同的感受器能感知不同的外界环境(或人体内部环境)的刺激,并通过传入神经,将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导到相应的神经中枢,形成感觉,从而使人体获得外界(或内部)环境的信息,并且作出适当的反应。

人体的感受器多种多样,于是教材第三节就以人体获得外界环境中信息的主要来源——光、声刺激的感受器眼、耳为代表,介绍了人体的感觉器官。

对于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建立比较完整的神经调节知识框架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材着重介绍了“耳”的听觉功能和与听觉形成有关的结构。

在指导学生观察彩图、插图,阐明外耳、中耳、内耳各部分构造时,突出了耳廓、外耳道、鼓膜、听骨、耳蜗、听神经和听觉中枢等与听觉形成关系密切的部分。

教材还针对青少年实际,提倡注意用耳卫生。

二、学情分析:
从教材的内容地位和特点来看,本章知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感受到神经调节的普遍现象,但是又会常常遇到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

教材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强调关注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发现的本来面目更加合理地学习。

在教材中设计了“讨论”、“调查”、“观察”、“实验”、“探究”等环节。

单就第二节来说,学生虽然对自己的眼、耳等感觉器官较熟悉,但对视觉和听觉是怎样形成的还知之甚少。

所以需要教师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关键是要
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通过图片分析和具体实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

对于耳的结构的教学,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图形介绍耳的结构,让学生思考后讨论各部分的功能和听觉的形成。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耳的结构及其功能。

2、理解听觉的形成过程。

3、阐述如何保护耳朵及预防措施。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师] 请大家欣赏一曲美妙的乐曲
你能清楚的听到乐曲吗?知道乐曲的名字吗?
学生欣赏音乐
问: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丰富多彩的声音,人们是凭借人体的什么器官听到声音的?(耳朵)
那么,耳朵通过什么途径感知声音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一节课要探讨的话题――耳与听觉
(二)出示学习目标,完成自学提要
小组内统一答案。

(三) 小组讨论学习,完成展学纲要
1.请同学们结合图12-20,认识耳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2.听觉形成的过程?
3.什么是噪音,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的人有什么危害?
4.如何保护好耳朵呢?
(四)小组展示,教师引导补充
1.耳的结构和功能
请同学们用手摸一下自己的耳,有什么感觉,其实你摸着的只是一部分,耳的内部结构是很复杂的,先了解耳的结构。

提问:耳分为哪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由什么构成,三个部分各自有什么功能?(通过看书或幻灯片,让学生简单介绍耳的结构,教师纠正总结并板书)外耳:耳廓、外耳道(同时让学生用手去感受)
中耳: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
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
[师]人的耳可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和内耳。

外耳是惟一暴露在体外的部分,中耳和内耳位于颅骨内,受颅骨保护。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认识,你认为耳的各部分有什么功能?
各个小组可以比一比,看哪一组讨论的最完整。

(学生猜想各部分的功能)
[讲述]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人的肉眼都能看到,耳廓暴露在外,长耳廓有何用呢?(收集声波),如果用手遮住耳廓就会感觉声音听不清楚。

外耳道是声波传入中耳的通道,皮肤上有细毛,皮脂腺,这些分泌物与脱落表皮混合在一起,形成耳垢。

中耳是由鼓膜、鼓室、听小骨组成的。

当录音机播放声音时,音箱振动,而且声音越大,你会发现振动越厉害。

再比如振动一下音叉可以听到“嗡嗡”的声音,如果用手终止音叉的振动,声音也会随之消失。

可见,声音
来自振动。

可以产生振动的因素有很多,可以是一根琴弦,可以是蚊子的翅膀,也可以是我们的声带。

声带的振动可以振动空气。

我们用手可以很容易感受到。

那么,是什么结构将空气的振动传递到耳的深处?(鼓膜)提问:空气能振动鼓膜吗?让我们做个实验:用手指将一页书展开,向绷紧的书页吹气(学生手指感受到纸张的振动,听到低沉的声音)[讲述] 鼓膜是外耳与中耳的一层界膜,是椭圆形的,灰白色的薄膜,是接受声波振动的结构,随着声波强弱产生不等的振动。

那鼓膜里面还有什么结构?(听小骨)中耳除了鼓膜,还包括了鼓室和听小鼓。

鼓室是在鼓膜内的小室,内有三块听小骨,三块骨由关节相连,鼓膜产生的振动由三块听小骨传到内耳(振动力量加大30倍),鼓室底部有一条咽鼓管与咽相通,当口张开或吞咽时,咽鼓管开放,空气由此进入。

[活动]同学们可以做这样一个试验:吞咽时,若用手指堵住鼻孔,会感到耳内很不舒服。

如果这时还不张口,并仍用手指捏住鼻孔,则会感到听力减弱。

然后放开鼻孔,再做一下吞咽动作,则不适感可立即消失。

(让学生从自身体验中去理解咽鼓管的功能与鼓膜的作用)正是由于鼓室通过咽鼓管与咽相通,所以当口张开时,空气进入鼓室,使鼓膜内外两侧气压相等,可避免鼓膜被太强的声波震破。

[师]在了解了中耳的各部分结构之后,我们来看看内耳,内耳有三部分,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提问:想象一下当鼓膜振动的时候听小骨和耳蜗会产生什么现象?(听小骨前面紧紧连接鼓膜,后面连接耳蜗。

鼓膜振动时,听小骨和耳蜗也会振动)声波的振动经鼓膜通过听小骨传递到耳蜗,耳蜗象个蜗牛壳,其内充满了液体和听觉感受器,即对声音敏感的听觉细胞,和视觉细胞一样,这些细胞受到振动后可以把声音的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最后在大脑的一定区域形成听觉。

[小结](边指图边讲)耳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主要
功能是收集、传入声波。

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三块听小骨,鼓膜可以受到声波的振动而振动;在鼓室内的三块听小骨相互连结。

其中的第一块听小骨前端与鼓膜接触,第三块听小骨的后端与内耳接触。

鼓室有咽鼓管与咽部相连通。

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2.听觉形成的过程
师:同学们已经了解了耳的结构,下面能不能结合每一部分的功能,分析一下听觉是如何形成的?
(每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到黑板上用简短文字和箭头表示出听觉的形成过程)
[归纳] 听觉的形成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外耳、中耳收集、传导声波;②内耳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③位听神经中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导神经冲动;④大脑皮层听党中枢兴奋,形成听觉。

(板书)声波→外耳→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感受器)→听觉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3.什么是噪音,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的人有什么危害?
学生口述(“遇到巨大响声时,张嘴或者闭嘴堵耳”示范动作,全班一起完成。


4.耳的卫生保健
提问: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耳,做好耳的卫生保健?
学生讲述(播放视屏)
(五)讨论
1、有时在遇到巨大声响时,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张开嘴巴,大人有时也说这样做可以避免“鼓膜”受损,现在你能解释这是怎么会事了吗?
(学生讨论)
(教师强调)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
2、同学中有没有人患过中耳炎,能否说一说中耳炎的症状及痛苦?为什么小儿更容易的中耳炎呢?
(教师强调)
上呼吸道感染时,病原体就可顺着咽鼓管逆流而上进入中耳,造成中耳炎,小孩由于咽鼓管较短,鼻咽等感染时,易引起中耳炎小儿因为咽鼓管短,病菌容易从咽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而患中耳炎。

五、完成单元测试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耳和听觉
1、耳的结构
外耳:耳廓:收集声波
外耳道:声音传入中耳的通道
中耳:听小骨:把声音放大
鼓膜:随声波振动
鼓室:内有三块听小骨,与咽鼓管相连
内耳:半规管、前庭:内有位觉感受器
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
2、听觉形成
声波→外耳→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3、耳的卫生保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