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时间:2011-04-22 11:57:06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同辈群体是在大家的无意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非正式群体。处在成年早期的人的社会化需求。大学生有强烈的被他人理解和尊重的需要。同辈群体,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关键词:同辈群体,大学生,社会化
一、如何理解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又称同辈集团或同龄群体,是指在相同年龄层次上,由地位、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人组成的关系密切的非正式群体[1]。同辈群体作为普遍存在的人际环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同辈群体是在大家的无意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非正式群体。个体可以自由组合和自由选择,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同伴交往。同辈群体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安排活动内容,极少带有强制性,即使有领导和服从,也是相互自然协商的结果,是个体愿意接受的[1]。
第二,有较高的心理认同感和内聚力。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处在成年早期的人的社会化需求,主要是在家人之外寻求情感归属对象,包括与同性朋友建立友谊,与异性朋友恋爱。若情感无所归属,不能与他人正常交流,就会处在痛苦的孤独之中。同辈群体的交往是在自然随意的过程中进行,常常在彼此相互依赖和随意的冲突中实现彼此的沟通,最终获得心理归属和价值认同。大学生有强烈的被他人理解和尊重的需要,虽然群体成员在价值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以感情接近、观点相同为基础的同辈群体往往具有统一的群体意志和较强的内聚力[2]。
第三,有自己的价值标准。同辈群体从心目中的英雄、榜样到沟通的语言、交往方式消费方式乃至服装、发型等体现了自身旨趣分明的亚文化特征,这种亚文化对个体思想价值观念与品德发展有重要影响。
高校是一个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社会组织,不同学历班次、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地域入学的大学生之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同辈群体。这些同辈群体既具有当代青年乐于交往、善于交往的共性,又具有相对自主性和认知能力较强的鲜明特征。正确认识和把握同辈群体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更好地指引大学生社会的化进程。
二、如何理解大学生的社会化
人的一生都经历着复杂的社会化过程。所谓社会化,通常是指个人与社会生活进行不断的调适,使该个人从“有机体生物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是社会将一个自然人转化成一个能适应一定社会文化、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
社会角色的社会人的过程。
大学阶段是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阶段。论文写作,同辈群体。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生活技能、掌握社会规范、确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和价值观、学会交往等等。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实现的。论文写作,同辈群体。大众传播媒介—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录像等社会文化的舆论宣传,家庭环境的熏陶,对大学生社会化也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大学生的社会性交往增多了,他们对社会关系中的各种因素开始有了比较敏锐的感知觉,喜欢思考问题。可是由于分析能力不足,往往良莠不分,或对一些现象不理解,产生“看不惯”的心理困惑,矛盾冲突很多。他们不愿使自己的行为遵循成年人的行为模式,产生了自己的同辈群体。论文写作,同辈群体。人们往往忽略了同辈群体交往对处于青春期这一特殊年龄阶段的大学生所起的特殊影响和作用。
三、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第一,同辈群体是大学生获得生活经验和社会信息的主要来源。与学生和老师间的交往相比,同辈群体成员间的交往更直接、更经常、更亲切,他们无话不谈,彼此从对方获得大量的生活知识经验和社会信息,而这种信息获得的渠道要比从书本上获得来的更直接、随意,留下的印象也较深。因此,同辈群体中获得的信息成为学校教育、书本知识的重要补充。
第二,同辈群体有利于大学生间思想与情感的交流,扩大社会经验,提高思考能力。由于两代人之间、在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大学生觉得家长和教师很难理解和满足他们精神方面的需要,这决定他们不会轻易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外露,即使是对亲近的人亦是如此。写日记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表露,它可以把心灵的秘密表白出来,以便得到安慰,但它不能帮助大学生出主意、想办法。他们在学习知识、探索社会、思索人生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想法,需要和别人倾心相谈、交流感情、咨询疑难,对父母、教师不能讲的话,在同辈群体那里能畅谈,这就扩大了大学生的社会经验,提高了他们的社会思考能力。
第三,同辈群体可促进大学生学习和兴趣爱好的发展。同辈群体的成员不仅在生活上、感情上相互支持,学习上也互相帮助,互相启发,有时彼此间还开展竞赛,这都有利于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论文写作,同辈群体。在兴趣爱好上,共同的兴趣爱好不仅使他们产生了更多的共同语言,同时,在一起的切磋和探讨也进一步促进了他们兴趣爱好的发
展。
第四,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生活目标和价值观的影响。一般来说,一个人最初生活目标的选定,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家庭的影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了更多的人和更广阔的社会,家庭的影响便逐渐减弱。到了大学阶段的青少年期,由于同辈群体成员间的频繁交往和相互信任,使他们能自由探讨一些问题,自由交换对问题的看法和意见,更由于心理上、感情上的相容,使他们较容易接受对方的影响。所以到了青少年期,在确立生活目标上及价值观念上,同辈群体的意见逐渐取代了父母的态度。除此之外,同辈群体的成员在其他很多方面都向同伴认同和模仿,行为举止、兴趣爱好、消遣方式,甚至发型、服饰、语言等。论文写作,同辈群体。
(二)消极影响
同辈群体在大学生心理发展尤其是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是勿庸置疑的,但应该指出的是,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并非总是积极的,在有些时候也可能是消极的。
第一,同辈群体成员本身构成的成分复杂,缺乏整合一致。论文写作,同辈群体。同辈群体是在志趣相投和其它条件相似或相辅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性质当然有好有坏。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旦“黑”在群体中占了上风,他们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就会成为群体成员竞相模仿的对象。而大学生认识能力不高,分辨是非的能力不足。教育者要因势利导,提高他们在交往中的辨别能力,在重视榜样的示范作用的同时,可帮助大学生制定一些合乎社会规范的行为准则,使大学生有章可循,以预防偏颇现象的出现。还要抓住具体事件,以使学生有明确的是非标准。
第二,大学生文化的动力性不足。大学生文化向消极方向发展,就成了反文化。大学生文化中诸如对消费文化的过渡追求,“性文化”的泛滥,及时享乐的人生观,不劳而获的物质观,亡命称霸的英雄观和江湖义气的友谊观等,具有极大的诱惑性,极易为大学生接受,对大学生的社会化将起到消极的影响。我们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特别是起主导作用的教育力量,对大学生文化进行一定的选择、调控和指导。通过学校教育,优化道德风范,创造积极昂扬的文化氛围,帮助大学生学生提高自我选择和自我建构的能力,帮助他们增强对各种文化观念和行为比较、对照、鉴别能力。学校教育可通过创设各种教育活动,将大学生纳入现行的社会制度内,使他们在学校生活中承担适当的角色,消除他们越轨行为的心理基础和精神支柱,使其达到正常的社会化。
参考文献
[1]全国13所高等院校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54.
[2]朱安安.同辈群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社会学研究[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2):23—2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