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辈群体的影响_共4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辈群体的影响

孙云晓

同辈群体,是由地位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关系密切的群体,同辈群体的成员一般在家庭背景、年龄、特点、爱好等方面比较接近。他们时常聚在一起,彼此间有很大的影响(《教育社会学》鲁洁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很多父母发现,由于问龄人交往的日益增多,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位亲对此深有感触。 “渐渐地,你同大人们的话题少了,在家庭里常常只有一些问答式的短语。但走出家门摇身一变,在同龄人面前的你却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你有了许多朋友,很真诚,喜怒哀乐相互关照。平日轮流过生日,男女同学围着烛光齐唱生日歌……”(高巧林/文《东方少年》1998年12期)

这是许多父母在孩子逐渐长大后的共同发现,是长大的孩子开始渐渐脱离家庭进入同辈群体的开始。

同辈群体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同辈群体的作用越来越大。美国学者哈里斯根据多年的研究,提出了“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又证实了这一点。哈里斯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家庭以外的社会化就发生在儿童期这些群体中。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独立地学得两套系统,一套用来适应家庭内部生活,一套用来适应在社会上的生活。家庭对儿童幼时最初的社会化有重要影响,但这些影响后来逐渐减弱、淡化,被群体影响所取代每一个儿童都必然要参与并认同于一个社会群体,在群体中学会在社会公众中的行为方式。

在同辈群体中,他们彼此影响。在《中国青年》杂志,魔法是这样描述自己亲身感受的:

我们这个年纪特别容易受别人的影响。看着别的同学狼吞虎咽地吃方面便,我也觉得那是美味;我的朋友怎样笑出声来,我也不自觉地像她那样笑。所以,我们实际上是没有个性的,时刻都在模仿。连说话的声调、惯用的语气词、骂人的话也全“他妈的”是潜移默化学来的。(《中国青年》杂志庞洁)

在群体中,他们能做他们独处时不敢做的事。参加小记者令营的女孩邹木源曾发出这样的感慨:

我们(她和她的笔友顾芊)一起去北京参加了那个终生难忘的小记者夏令营。我见识到许许多多全国各地的“才子文人”,他们大多只比我大三四岁,却是灵气逼人。他们可以突发奇想,天南海北往来如风;他们潇洒不羁,是年轻人中的时尚先锋。只比我大一岁的顾芊在这群人中可谓如鱼得水。我自己呢?先是迷惑与拘谨,因为那时我还不敢不问过妈妈就买下一条中意的裙子。但我很快就被带动了。我敢说我从未有过那样活跃的思维,那样放松的畅快,那样一个想唱就唱的夏天。仿佛仍嫌不够戏剧化,我也就认为自己很喜欢营中某一个男孩子。那样的环境与人,喜欢上谁都不困难。(《东方少年》)

在群体中,他们互相模仿,他们更少恐惧,那是他们的世界。

同辈群体在社会化中的作用与家庭、学校、大众传媒相比,有它自己的特殊性。 文化融合作用。同辈群体往往是个人了解社会的一个窗口,是个体与个体之间交流的理想场所。在同辈群体中,他们没有任何限制地互通消息,沟通各方面的联系。这种信息沟通,不仅使同龄群体的成员开阔了观野,而且因为每个人来自于不同的生活背景,因此交流的过程也就是各种信息融合的过程。

人格引导和定向作用。如果说在传统社会中,人们主要以父辈作为自己的人格模范的话,那么,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主要以同代人做为自己的引导和定向。由于同辈

群体中的成员有着相近的年龄、爱好、价值观及行为方式等,这使他们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因此,他们往往会在群体中寻找自己的理想人格。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可乐的《同桌的男孩》的快乐述说中读到:

说真的,当别的同学聊起自己崇拜的人物,总能列出一大串一大串的名字,什么影视歌三栖的明星啦,什么伟人领袖啦,再有就是老师、父母、叔伯啦……这时候,我总是想起自己的偶像来,我不怕告诉别人他是谁,尽管他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和我同龄的男孩子。

他叫王悦。女同学都在背后说,他是班里最帅的男孩之一。我倒不以为然,外表怎样并不重要,我崇拜的是他的聪明、潇洒和放松。大概像我这样的学习尖子能崇拜一个学习中等的男生,别的同学是很难理解的。可我——不在乎!《东方少年》1997年7期8期合刊)

同龄人是儿童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他们心目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对于他们来说,在同龄人之间他们可以得到更多的价值认同,并且他们与这些人的相处代表着他们的未来,未来的合作与竞争更多地要发生在他们中间。所以很多时候,在同辈群体与成人之间,他们会更多地看重同辈群体的评价。

在家长与孩子之间,一个重要的话题就是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老师用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应试教育几乎把成人对孩子好与不好的评价聚焦为一个点,眼睛的亮度几乎全部取决于分数的好与坏。一个很平常的例子:那天参加先生朋友的聚会,有个朋友带着个孩子。这孩子上小学四年级,吃饭的时候只吃肉,每吃完了一块就会把盘子伸到她妈妈的面前,让她妈妈给她夹,并且经常会放下手中的筷子,用手拿起吃的往嘴里放。那表现完全不像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回来的路上,我跟先生说:你朋友的那个孩子好像有点傻。先生一脸正经地说:哪儿呀,人家学习可好了。这就是成人的逻辑。

孩子们是如何看这个问题的?他们如何处理长辈与同辈群体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的认同,让我们看看《中国妇女报》的郝卫江讲过的一段她和她的儿子及儿子同学的谈话。

那天,郝卫江本打算去学校接儿子,不想儿子已经走了,为了探听一下儿子的学习状况,她与儿子的同学聊了起来:

郝:你好,这次期末考试,你们班的成绩如何?

同学:还行,大家考得都不错,没几个下97分的,老师都说大伙挺争气的。

郝:你怎么样?全班第几名?

同学:唉!阿姨,我挺不把考第几名当回事的,我也没记住我是全班第几名。 其实我们许多同学都不把考第几名当回事,一个人在班里有没有威信,大伙是不是喜欢他,凭的不全是功课的好坏,

郝:那凭什么?

同学:没有什么具体目标,只要有真本事能让人服就行。比如我们班有的男生电脑方面特棒,谁有问题都问他;比如有的同学能把大伙组织起来,一遇上事,大家喜欢听他的指挥;还有的人敢于代表大伙说话,给老师提意见什么的;有的女生向老师打小报告,这种人说能带着大伙整她,像这样的人在同学中成信就高。(成人与儿童对理想人格的评价标准不同,)

郝:为什么学习好的人威信不高?

同学:学习好坏是一个人自己的事,和大家无关。如果他能帮助别人,不光是自己学习好,这样的人也能在同学中有威信。不过现在学习好的人差不多都特自私,什么也不告诉别人,生怕别人超过自己,这种人没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