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 水》PPT课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上册《水》第三课《冰融化了》说课课件(附反思、板书)

课堂练习
1. 水在( )开始结冰。
A.100 ℃ B. 0℃ C.-3 ℃ 2. 在冰里加入一些盐会使温度( ) A.上升 B.不变 C.下降 3.水结冰后,体积会(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冰融化了》说课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的 内容《冰融化了》。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 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 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 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本单元的第3课《水结冰了》和第4课《冰融化了》探究的是水的液态和固态之间的变化。前一节 课,学生们观察了水结冰的过程,结冰使液态的水变成了固态的水。这节课学生将经历对冰融化过 程(从固态到液态)的观察,先用温度计测量冰融化时的温度以及周围空气的温度。通过观测,会发 现,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下降了,这说明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在此基础上 ,学生还将设计一个使冰块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融化的实验。通过这项活动,学生们将进一步认识 到,促进冰块快速融化的重要因素是热量。
有同学说,我们可以在一个容器里冻一块冰,然后在冰面做一个标记,再把冰放到热水里,等冰融化 成水后看看水面的位置,如果低于标记,就说明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小了。如果没有变化,就说明冰 融化成水后体积没变。 我们来梳理一下我们刚才的想法: 通过温度的变化、冰融化位置的变化和体积的变化三个方面观察冰融化了的过程,温度方面我们已经 知道温度高于0℃,冰就会融化。冰融化位置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用吸管吹和放热水里进行观察, 体积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做标记,看变化进行观察。 现在同学们拿出你准备好的材料,试一试用吸管吹和放热水里的方法让冰融化成水,观察冰融化时位 置的变化。注意用热水时别烫到。 大家都做完了吗?课前,老师也用这种两方法进行了实验,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看看和你的发现一 样吗? 我们先来看用吸管吹的方法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课件《认识水

详细描述
水在人类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如饮用、洗 涤、灌溉等。水也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重 要意义。
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总结词
学会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是认识水的必然 要求。
详细描述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资源日益紧缺 。我们应该采取措施保护水资源,如减少污 染、节约用水等。同时,我们也应该合理利
实验材料
水 烧杯
冰块
热水
玻璃棒 食盐
实验步骤
02
01
03
1. 观察水的外观 让学生用眼睛观察水,描述水的颜色和透明度。 用玻璃棒轻轻搅拌水,观察水中的杂质和悬浮物。
实验步骤
2. 感受水的温度 将手放入水中,感受水的冷热程度。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记录数据。
实验步骤
3. 探究水的状态 将水倒入烧杯中,观察水的流动性和表面张力。
水的特性
总结词
水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详细描述
水在0°C以下会结冰,在100°C以上会沸腾,这些特性使得水在地球上的存在和 循环变得十分重要。此外,水还能溶解许多物质,这对于生物体内外的物质交 换以及自然界的水循环等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水的重要性
总结词
水对生命至关重要,是所有生物活动的基础。
水与人类生活
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础,用于饮 用、洗涤、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等各 个方面。
水的质量和供应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 活质量和经济发展。
水资源的稀缺性
尽管地球上70%的表面被水覆盖,但其中大部分是咸水,不 适合人类直接饮用或使用。
淡水资源相对稀缺,且分布不均,许多地区面临严重的水资 源短缺问题。
用水资源,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水》单元第4课《冰融化了》教学课件

4.冰融化了
如果给冰加热,会看到什么现象?
说一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1.冰会融化成水 2.冰融化时由固体变成液体 3.冰块在什么条件下会开始 融化呢 ……。
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冰块融化?怎样让冰块更快融化?
如果给你一根吸管
如果给你一台吹风机
对,吹冰块
我发现:被吹热气的部位冰融化了。这
和水的体积;持续测量试管中水温的变化。
冰融化过程的观察记录表源自体积减小冰融化前的 温度冰水混合物的 温度
冰完全融化时 的温度
探究研讨
1.冰融化成水的原因是什么?
冰从周围吸收了热量
2.冰在融化过程中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固态的冰变成了液态的水 3.冰完全融化成水后,体积有什么变化吗?
体积减小
冰变成水体积减小
水、水蒸气、冰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它们是同一种物质吗?
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 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
所以它们是不同形态的水,是同一种物质。 只是因为热量,状态发生了改变。
水、水蒸气、冰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吗?
固态的水——冰
冰是由什么变化而来?什么情况下形成的?
水变化来的
水遇冷凝固而成的
液态的水——露
露是由什么变化而来?什么情况下形成的? 周围的水蒸气变化来的 周围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
固态的水、液态的水——云
云是由什么变化而来的?在什么情况下形成的? 水蒸气变化而来的小水滴或小冰晶 水蒸气遇冷而来的
说明冰融化需要
热量。
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吗?怎么做实验呢?
实验材料:结冰的试管、烧杯、热水、记号笔、温度计等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教案(5-8课)

【导语】本单元以“⽔”为探究主题,引导学⽣探究物质状态之间的变化。
通过观察⽔的各种状态(固态、液态、⽓态),集中研究⽔在融化、蒸发、凝结过程中发⽣的变化,帮助学⽣初步建⽴起“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认识,同时,通过对⾷盐和沙混合物的分离实验中,帮助学⽣初步建⽴起⾃然界“物质循环”“变化可逆”的概念。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单元《⽔》教案:⽔能溶解多少物质 【教学⽬标】 科学概念⽬标 1.⽔能溶解⾷盐和⼩苏打。
2.同样的⽔能够溶解的⾷盐和⼩苏打的数量是不同的。
科学探究⽬标 1.通过对⽐的⽅法研究同样的⽔中溶解的⾷盐和⼩苏打的数量。
2.能⽤搅拌使⽔中的物体充分溶解。
科学态度⽬标 学会使⽤对⽐的⽅法观察实验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标 感受⽣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这种变化为⽣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现不同物质在⽔中的溶解能⼒是不同的。
难点:学会采⽤对⽐实验的⽅法研究相应的问题。
【教学准备】 为学⽣准备:⾷盐20g,平均分成8份、⼩苏打20g,平均分成8份、(或⾷盐、⼩苏打、2克的勺⼦、尺⼦)、装有50毫升⽔的烧杯2个、玻璃棒2根、⽩糖、味精、红糖各⼀份、学⽣活动⼿册、全班数据汇总表等。
教师准备:学⽣实验材料⼀套 【教学过程】 ⼀、聚焦:揭⽰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1⼩包⾷盐,⼀⼩包⼩苏打,⼀⼩包碱,装有⽔的烧杯1个,玻璃棒1根] 1.出⽰⾷盐,提问:把它放到⽔⾥,会怎么样?(学⽣根据之前的⽣活经验进⾏预测。
预设:消失了,不见了,溶解了。
) 2.⽼师将⾷盐放⼊⽔中,搅拌使之溶解。
3.提问:除了⾷盐,你还知道哪些东西能够溶解在⽔中?(学⽣交流,教师板书。
预设:⽩糖,味精,红糖等。
) 4.根据学⽣回答,教师进⾏补充说明⼩苏打和碱,并出⽰⼩苏打和碱。
(板书:⼩苏打,碱。
) 5.提问:如果我在这杯⽔⾥不断加⼊⾷盐,⼀直加⼀直加,⾷盐能够不断溶解吗?那⼩苏打呢?能⼀直溶解下去吗?(学⽣进⾏猜测。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 第一单元 水 第2课 《水沸腾了》教学课件

思考:
1.图片里展示的是什么情 景?
2.你烧过水吗?如果我们 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 会出现什么情况?
思考:利用这些实验材料,这节课我们可以怎么做?
温度计
打火机
三脚架
酒精灯
石棉网
烧杯 套有塑料袋的漏斗
小组活动:
1.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清水,放在三脚架上加热。 2.观察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记录水沸腾时的温度。 3.观察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水面之上的各种现象。 4.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 挤压过),观察袋子的变化。
提示: 1.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 2.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3.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4.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是很烫的, 不要用手触摸。
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时间 0 (分钟)
温度计 30℃ 示数
水的变 无 化
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记录表
象
上的现象
水面不停地翻滚 有热气上升
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是100℃。
将带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 的水面下,观察到的现象
(液态)水
水蒸气(气态)
塑料袋里有水珠出现,这些 水珠是哪里来的呢?
(液态)水
水蒸气(气态)
比较蒸发和沸腾现象
1.两种现象都是液态水变成气态水蒸气的过程。 2.水和水蒸气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3.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沸腾是液体的各个地方 都在气化。
通过这节课学习: 我学会了…… 使我感触最深的是…… 我发现生活中…… 我还感到疑惑的是……
2
4
6
8
10
40℃
59℃
72℃
85℃
【实用模板】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教案3、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的结果,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
【科学态度目标】1、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2、发展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和空气,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点与难点】观察并记录水的三态的变化与纸、橡皮泥发生的变化;讨论交流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水的三态变化视频、教学课件小组准备:橡皮泥、圆头剪刀、白纸、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集:揭示课题(预设7分钟)[教师准备:出示课件中水的三态变化的图片]冬天河里的水结冰,天热了冰化成水的故事情节图片导入,加入水三态变化相关的图片。
1、提问:冰融化成水了,发生了什么变化?冬天河里的水结冰时,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进行预设:学生回答水融化时变成冰、变成了液态的水了。
结冰时水从液体变成了固体了。
)2、提问:思考:妈妈在晾衣服时,衣服慢慢的晒干了。
衣服上的水变成了什么?(预设:衣服上的水消失了、水不见了、衣服上的水变成水蒸气跑的空气中)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补充小结:水真的不见了吗?其实衣服上的水经过太阳的暴晒(加热)后液体的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了。
3、提问:水的哪些特点发生了变化?那么它还是水吗?[课件出示学生活动手册。
说明要求: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到活动手册的表格上]4、课件出示纸和橡皮泥等物品的图片,生活中的变化有很多,比如说纸、橡皮泥的变化,此时呈现纸制品和橡皮泥制品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提问:图片中的物品发生了哪些变化?(预设:纸的形状改变、气球大小改变、木棒颜色改变等)5、揭示课题:《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二、探索:纸和橡皮泥发生了什么变化(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各种纸6张、橡皮泥若干、剪刀、刮刀、活动手册等]活动前课件出示:活动要求:①学生能把活动手册上的表格边实验边记录下来,②能在分析中得出实验结论。
教科版(2017)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水》课件(附目录)

√ 2.使用温度计时要符合操作规范。(
)
√ 3.水沸腾后,如果不持续加热,就不会持续沸腾。( ) √ 4.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
√ 5.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100℃不变。( )
× 6.用酒精灯烧水时,冒泡就说明水沸腾了。( )
二、选择。
C 下列哪个现象不是水沸腾实验中出现的现象( )。
蒸发和沸腾都是水从液体 变成气体的现象,在变化过程 中都要吸收热量。
解释现象
1、为什么洗澡时,刚从水里出来会感觉有些冷? 2、夏天,为什么地面洒水后会感觉凉爽?
活动四 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几个因素
影响蒸发快慢的几个因素:
1、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2、液体表面积越大, 蒸发越快 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 发越快
水在0℃时会结冰。
2.是什么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 温度的变化使水发生了变化 。
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在减少; 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在增加。
你认为水结冰时,热量增加了, 还是减少了?说说你的看法。
水变成冰的过程,叫做凝固。
凝固
4、冰融 化了
猜谜语
远看白亮亮, 近看玻璃样, 越冷越坚硬, 遇热泪汪汪。
将袋中的食盐 放入盛水的玻璃杯 内,又会怎样呢?
实验前提示
①做这个实验用的材料是标有红点的食 盐袋,红点的烧杯。 ②把全部食盐倒入烧杯内,先轻轻搅拌 观察,再充分搅拌观察。 ③各个组员明确分工,注意合作。 ⑤严格按要求实验,及时记录刚才的实 验现象。 ⑥实验结束后,整理好材料。
用密封性好的高压锅煮食物时,水蒸气不易外泄,随着水温的升高,水 不断的汽化成水蒸气,锅内气压增大,锅内水的沸点也会升高,这样食物容 易煮熟。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水》教育科学

《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水》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本课主要有三个活动,一是学生间交流有关水的认识,二是识别水和其他物质,三是给物质分类。
提供机会展示学生有关水的初始想法,形成有关水的知识网状图。
通过让学生借助感官识别水和其他物质,初步学习对周围物质进行分类,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对水、空气和其他物质进行初步的比较,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学情分析根据三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对认识一种事物的方法往往比较单一,特别是刚接触科学课,他们还不懂得用多种感官去发现事物的特点,对于7种物体进行观察,学生往往是无从下手,也不知道做些什么的,因此这堂课让学生对观察方法的运用意识的教育是关键,还要懂得记录,能够让学生养成合理的探究习惯。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教学重难点1/6重点:通过摸、听、闻、看等观察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对比,从观察物体所得的特性对物体进行固体、气体、液体的分类。
难点: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汇总、提炼不同物体所具有的不同特性,并根据物体的特性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评价任务1.完成水的知识网状图。
2.认识水的特点。
3.认识固体、液体、气体的特点并能够对物体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给每组准备:7个黑色塑料袋或其他不透明的袋子、4个透明塑料袋(应是可封口的密封袋,用来装四种液体)1块石头、1块木头、1片树叶、分类用图纸。
给每个学生准备:1瓶醋(500ml,分发给小组)、1瓶牛奶(500ml,分发给小组)、网状图记录纸1张。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水到哪里去了》PPT说课教学课件

什么叫蒸发?
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 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举例说生活中哪些是水蒸发现象?
• 鱼缸里的水慢慢减少 了,这是为什么呢?。
衣服晾起来慢慢变 干了,这是怎么回 事?
请问:蒸发还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体验
当小水珠滴在你的手背上时,你有什么感觉? 为什么会有凉的感觉?说明温度怎样?那么热量被 谁带走了?
蒸发是水从液体变成气体的现象,在 这个变化过程中要吸收周围热量。
看谁说的多!
举例生活中蒸发过程中吸热的现象,看哪 一组写的多?
炎热的夏天在地面上洒些水会有凉爽的感觉
城市的洒水车帮城市降温。
实验要求:
• 1.请各组介绍一下本组的实验材料。 • 2.用火烤时,不要离得太近,以免伤到手。 • 3.不要把水弄到桌面上。 • 4.做完实验,填好实验记录表,整理好实验
第一单元 水
1.水到哪里去了
水有哪些特点?
讨论:说一说你认为水到哪里去了?
实验一:观察两杯水一段时间后的水位变化
对比实验
相同条件:
1.水量相同 2.都做好标记 3.同时放在同一位置
不同条件:
一个用塑料薄 膜盖好,一个 不盖
一天一夜后
我发现:没有盖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都“跑”到空气 中了,而盖了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在跑出去的过程 中被拦住了。
无色 无味 透明 会流动 无固定形状
气态 看不见 摸不着 没有固定体积 较轻
讨论:白汽是水蒸气吗? 提示:水蒸气是看不见的
小水滴 水蒸气
水壶冒出来的白汽不是水蒸气。因为水蒸气 的微粒太小,我们无法看见,而白汽能够看 到所以它不是水蒸气而是雾状的小水滴。
水到哪里去了
黑板上的字怎么不见了? 水跑到哪里去了? 水变成什么物质跑掉了?
第1课 《水》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第1课《水》教学设计教学导航【学情分析】根据三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对认识一种事物的方法往往比较单一,特别是刚接触科学课,他们还不懂得用多种感官去发现事物的特点,对于7种物体进行观察,学生往往是无从下手,也不知道做些什么的,因此这堂课让学生对观察方法的运用意识的教育是关键,还要懂得记录,能够让学生养成合理的探究习惯。
【教学目标】1.通过几个小活动让学生明白自己身上有多种感觉器官能帮助自己认知周围的事物,而多种器官的综合运用可以让你更准确地认知。
2.通过感觉认知了解水的一些特点,存在方式,作用。
3.通过寻找学会探究,了解探究的一些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更深一层了解一些水的特点。
4.初步了解固体、液体、气体的概念。
【教学重点】用网状图展现对水的认识,熟练地运用各种感观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
【教学难点】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看视频引入同学们,刚才在视频里看到什么?(水,海洋,冰,瀑布下雨)你能猜出这堂课我们要学什么吗?(水)瀑布,河流,下雨……这些都是大自然中存在的水(板书)有人说,地球其实是一个“水球”因为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积都被水覆盖着。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水二、我们知道的水1、水是大家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物质,大家都对水有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一起碰撞一下头脑,来说一下你知道水的什么?游戏:传递一瓶水,说说你对水的认识2、老师全体学生一起参与讨论。
构建水的思维导图3、我们的生活和水是密不可分的。
假如我们的地球上没有了水,那么地球上也不会今天种类丰富的生命,也不会有我们人类。
三、水在哪个袋中(一)、观察实验活动一1、既然对于水这么了解,那老师就要来考一下你们啦!老师这里有6个信封,里面分别装有不同的东西,在不打开信封和不损坏信封的情况下,你能将其中的水和其他物体分辨出来吗?你准备用什么办法?生:用鼻子闻一闻(指导扇闻法)用手摸一摸(边说边板书)2、在观察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生:小心别撒掉(一个一个袋观察)观察结束后把袋子竖着放回材料盒。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水》单元第7课《混合与分离 》教学课件(2023秋新课标版)

D.加热完后立即用手把蒸发皿放到桌面上
练一练
二、判断题
6.水的温度升高,白糖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会减慢。( × ) 7.在探索搅拌是否能加快溶解时,两杯水要同样多。( √ )
8.在研究搅拌是否可以加快溶解的实验中,要做到水 D3.C 4.A5.D 温一样,溶解物一样(也要一样多),并
同时放入水中,一杯搅拌,另一杯不搅拌。( √ ) 9.控制变量实验法的前提是必须有变量和不变量。( √ )
一、选择题
1.小明把沙子倒入盐水中,他可以用( A )的方法把沙子分离出来。
A.过滤 B.蒸发
C.溶解 D.加热
2.下列物质中,能用过滤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的是( C )。
A.水和冰糖 B.水和食盐 C.水和面粉 D.水和味精
3.我们在混合沙和豆子时需要进行搅拌,但我们搅拌后发现( B )总是在上面的。
不能
根据食盐和沙的特点,你能想出将混合物中的沙和食盐分离的方法吗?
2.设计分离食盐和沙的实验方案。
我的思路是 :根据食盐能溶解在水中,而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的特 点,可以先用水分离食盐和沙子,再分离食盐和水。
3.用水分离食盐和沙。
可以试着做一做!
我们用水试试!
食盐水
沙子
(1)先将混合物放入杯中,往杯中 加水,搅拌,直到食盐完全溶解。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单元
7.混合与分离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混合在一起的物质。
牛轧糖
沙
食盐
食盐洒落在沙里了。怎么把它们分离呢?
1.观察沙和食盐,说说沙和食盐各有什么特点。
+
=
沙
食盐 沙
食盐
食盐和沙特征比较记录表
颜色
第1单元水复习(课件)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水
食盐溶于水
混合与分离
沙不溶于水
《《空水气》》单单元元知知识识梳梳理理
过滤
滤纸
水
烧杯
混合与分离
《《空水气》》单单元元知知识识梳梳理理
搅拌棒
水
混合与分离
铁架台
烧杯
(食盐,沙,水 的混合溶液)
滤纸
漏斗
烧杯
(食盐和水混 合溶液)
《《空水气》》单单元元知知识识梳梳理理
分离盐和水
蒸发皿
石棉网
水
混合与分离
《《空水气》》单单元元知知识识梳梳理理
水
结冰和融化
冰和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冰
固体
有固定的形状 不会流动 坚硬 很光滑 温度低
无色 无味 透明
……
……
水
液体 无固定的形状 会流动 柔软 ……
《《空水气》》单单元元知知识识梳梳理理
蒸发
水
遇冷 受热
《《空水气》》单单元元知知识识梳梳理理
水
溶解
生活中有很多物质 可以溶解在水中
空气
结冰和融化 在冰里面加盐,可以加快冰融化的速度
《《空水气》》单单元元知知识识梳梳理理
冰在0℃以上时会融化
水
结冰和融化
固态的冰
液态的水
水结冰后占据了更大的空间
《《空水气》》单单元元知知识识梳梳理理
水
结冰和融化
水结冰时 热量 释放热 温度 0℃及0℃下 体积 变大
冰融化时 吸收热 0℃以上 变小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
《水》单元
《水》单元知识梳理
蒸发
水有哪些特点?
沸腾
水沸腾时的温度?
水
结冰和融化 水结冰、融化的温度?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水》教案(含目录)

2020秋部编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水》教案(含目录)第一单元水1.水是怎样的。
师出示一杯水放展台上,讲述:我们都知道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一年级时我们曾对水进行过观察。
提问:谁来说一说水是怎样的?2.师生交流,教师板贴特点。
提问:老师用湿毛巾写的水字有什么变化吗?水渐渐消失,它到哪里去了呢?3.学生填写前测单。
给每位学生准备一张记录单,将个体猜想填写到表格中,全班进行统计。
4.分析学生前概念。
把每位同学的想法都汇总在投影上,从汇总表中对学生前概念进行分析。
二、观察:水变成了什么样子1.引导方法,观察玻璃上水的蒸发。
讲述:同学们,这只是猜想,科学研究得讲究证据,我们需近距离来观察水的蒸发才行。
给每一组发一块玻璃,可以把水放在玻璃上,近距离的观察,水变成了什么样子?2.指导操作。
给每2位同学准备一块玻璃片、一小杯水、棉签,用棉签蘸一些水,在玻片上划一划,水就会留在玻璃片上。
把玻片放平,静静观察。
提问: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观察?3.视频指导。
用感官如何进行有效的观察。
4.小组观察。
教师巡视指导记录,扫描学生观察记录。
5.师生交流。
在学生观察的时候,老师将表格收齐,并进行统计,把统计情况呈现在投影上,让学生解释自己的记录。
6.观察总结。
通过观察发现,水在玻璃上渐渐不见,变成了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物质,这种物质就是水蒸气。
7.根据水蒸气的特点再次引发猜想:水变成水蒸气后去哪里了?8.总结。
水蒸气就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
液态的水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这就是水的蒸发现象。
三、比较:水和水蒸气1.教师引导。
水在蒸发后变成了水蒸气,水和水蒸气有什么相同的特点?又有什么不同?2.学生交流,以板贴进行调整,呈现韦恩图。
3.水结冰了【教材简析】通过前面2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教科版科学三年上册《水》第二课《水沸腾了》说课课件(附反思、板书)

让我们梳理一下设计思路:两杯同样多的水,一杯开口,一杯封上口。开口杯让水蒸气跑到空气中, 封口杯是留住水蒸气,不让它跑到空气中,把它们放在同一个地方,几天后比较水量的变化。 几天 后水量会怎样?快听,这位同学是这样认为的:实验主要是比较两杯水的水量。如果两杯水的水量变 了,说明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如果两杯水的水量不变,说明水蒸气没有跑到空气中。屏幕前的同学 们你认可他的观点吗?还是让我们通过实验来证实吧! 你可以找类似这些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因为这个实验需要持续较长的时间,不能在课上看到实验现象。 老师带来一段视频资料,看一看是否证实了你的观点。 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哦,我们看到两个杯子的水量不等,开口杯的水量明显变少了,封口杯的水量 几乎没变。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我们来听一听这位同学的观点:开口杯水量减少,封口杯水量没有 明显的变化,证明了水蒸气是跑到空气中去了。也证实了我们开始的想法是正确的。你同意他的观点 吗?同意!老师也很同意。
课堂练习
1.正常压强下,水沸腾的温度是( ) A. 90℃ B. 100℃ C. 60℃
2.水沸腾时的温度( ) A.不断上升 B.保持不变 C.逐渐下降
3.水变成水蒸气,它的体积(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水能溶解多少物质》优质课件

1.5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第一单元 水
聚焦 你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质会溶解在水中吗?
红糖
食盐
鸡精
如果把它们不断Leabharlann 加入到同样多的水中,它们还能继续溶解下去吗?
2
探索 探究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样吗
实验材料
小苏打
食盐
装有水的烧杯
玻璃棒
3
探究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样吗
10
课堂总结
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 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不同物质的溶解 能力不一样。
11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12
谢谢观看 !
2024/9/10
13
5
探究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样吗 实验步骤
④按同样的方法,将小苏打 一份一份地溶解,直到不能 溶解为止。 ⑤记录食盐和小苏打溶解在 50毫升水中的份数。
6
探究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样吗
实验提示
1.可以利用量勺或电子秤均分。 2.加入物质时,要一份一份的加入。
容易辨别,避免干扰。
3.实验时分工合作,一人搅拌,一人观察。
4.溶解的份数指的是在水中完全溶解的情况。
7
8
实验记录
1份 2份 3份 4份 5份 6份 7份
食盐 是否 √ 溶解
√√√√√√
小苏
打是 否溶
√
√
解
我的 发现
相同条件下,食盐比小苏打溶解能力强。
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不一样。
8份
9
搜集生活中常见的例子,看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弱。
实验步骤
三年级上册科学-水到哪里去了-教科版(共13张)-PPT课堂课件

三年级上册科学-1.1水到哪里去了-教 科版( 共13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1.1水到哪里去了-教 科版( 共13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验一验
实验记录:
温度
常温下 浸水取出1分钟 浸水取出2分钟 浸水取出3分钟 浸水取出4分钟 浸水取出5分钟
实验现象: 温度计被浸湿后温度下降了,等温
三年级上册科学-1.1水到哪里去了-教 科版( 共13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探究结果:
我们认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 素有(温度 )、( 风 )、 (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
三年级上册科学-1.1水到哪里去了-教 科版( 共13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1.1水到哪里去了-教 科版( 共13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1.1水到哪里去了-教 科版( 共13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小组探究:
请同学们用手指蘸少量温水,抹在脑门 或手背上,仔细体会有什么感觉?
你的感觉
手背上有水珠时
会感觉到凉
或手背上的水珠完全蒸发后
感觉不凉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因为水蒸发时吸收了身体里的热量。
三年级上册科学-1.1水到哪里去了-教 科版( 共13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度计上的水蒸发干后,又会恢复原来的 数值。
三年级上册科学-1.1水到哪里去了-教 科版( 共13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1.1水到哪里去了-教 科版( 共13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实验结论
蒸发是由 液体 变成 的 气体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要 吸收热量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在
水
用途
饮用
植物离 不开水
和生物的关系
生产 灌溉 发电
动物离 三年级上不册科开学水《 水》PPT课案
人离 不开水
水在哪里?
三年级上册科学《 水》PPT课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 水》PPT课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 水》PPT课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 水》PPT课案
三年
常温常压下
水的性质
• 没有颜色 • 没有气味 • 没有味道 • 透明 • 液体
三年级上册科学《 水》PPT课案
2、填写网状图指导:
我们要把你所知道的有关水的知识填 写在这张网状图上。
三年级上册科学《 水》PPT课案
固体 冰
气
体水蒸气
淡水 液体
咸水
无颜色
无味道
无气味
透明
洗衣
水是什么样子的
生活 洗米
• 制作一个宣传标语
保护水资源
三年级上册科学《 水》PPT课案
乐享知识!智行千里!
三年级上册科学《 水》PPT课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 水》PPT课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 水》PPT课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 水》PPT课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 水》PPT课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 水》PPT课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 水》PPT课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 水》PPT课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 水》PPT课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 水》PPT课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 水》PPT课案
1、把我们了解的有关水的知识表示在网状图上
三年级上册科学《 水》PPT课案
作业:检阅台(p45)
固体 液体
木头、金属、石头、塑料、 树叶、食盐、白糖、味精
水、醋、牛奶、果汁、 酱油、红酒
气体
空气、 水蒸气
三年级上册科学《 水》PPT课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 水》PPT课案
一物不稀奇, 人人不能离。 钢刀切不断, 铁钩钩不起。
水
什么东西越洗越脏? 水
三年级上册科学《 水》PPT课案
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在生产生活的许多方 面水都是重要的作用。对于水你知道些什么?
三年级上册科学《 水》PPT课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 水》PPT课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 水》PPT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