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公共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修正201182993828922
无锡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技术规范

无锡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技术规范第一章总则3第二章术语3一、市场比较法3二、收益法4三、成本法4四、假设开发法4五、样本房屋4六、基准价格4七、房屋基本重置价格4八、综合费用5第三章评估技术路线5一、市场比较法5二、收益法6三、成本法7第四章评估方法的应用8一、住宅房屋评估8二、非住宅营业用房评估9三、非住宅非营业用房评估9四、工交仓储用房评估9五、在建工程评估9六、土地面积大于建筑面积的土地使用权评估9七、附属物价格评估10第五章征收评估报告10一、评估结果报告10二、评估技术报告11第六章附件12附件一可比案例选取要求12附件二样本房屋选取要求12附件三房屋实体因素修正13附件四房屋区域因素修正系数17附件五租费率、净收益逐年递增比率、风险调整值、自有资金收益率、基准地价期日修正系数与土地还原利率20附件六土地综合修正系数20附件七综合费用22附件八无锡市房屋结构等级评定标准24附件九无锡市房屋基本重置价格标准及修正32附件十无锡市房屋成新评定标准34附件十一房屋用途分类34附件十二附属物及室内装饰重置价格标准35第一章总则一、根据住建部、省、市有关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的规定,为维护房屋征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技术行为,保证房屋征收评估结果客观公平,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二、在本市市区内国有土地上,评估被征收房屋和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价值,测算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以及对相关评估结果进行复核评估和鉴定(以下统称征收评估),应遵守本技术规范。
三、本技术规范所指的被征收房屋价值,是指被征收房屋及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在正常交易情况下,由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以公平交易方式在评估时点自愿进行交易的金额,但不考虑被征收房屋租赁、抵押、查封等因素的影响。
四、征收评估人员应对被征收房屋进行实地查勘,做好实地查勘记录,并拍摄房屋外观及内部影像资料,如因被征收人的原因不能对被征收房屋进行实地查勘的,可以依据被征收房屋的相关权属资料参照同类房屋进行评估,并由房屋征收部门、估价人员和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见证,有关情况应当在评估报告中说明。
无锡公共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

无锡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划设计标准(征询意见稿)无锡市规划局2007 年 11 月1.总则1.1为使无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公建)更切合当前实际,适应未来发展需求,满足居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全面提升无锡的生活环境质量,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 50180-93 ),参照相关标准与指标,按照以人为本、分级配套、分级落实、分级管理的原则制定《无锡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划设计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1.2标准是无锡市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社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技术标准,江阴和宜兴市可参照执行。
1.3标准适用于市(区)级以下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规划设计;市(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由相关的专项规划确定配置要求。
危旧房改造区、历史文化保护区等特殊地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应因地制宜,具体研究。
1.4在具体的规划编制和建设管理中应用本标准时,应综合考虑用地情况、周边设施条件、行政管理要求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对配置标准可作适当调整;新建地区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应严格执行本标准;,老城区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项目依据本标准,各项设施的配置水平可在本标准的基础上适当降低。
1.5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省和无锡市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条例。
2.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级和分类2.1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级2.1.1对应社区的管理体制,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按街道社区级和基层社区级两级配置,控制规模及对应行政、规划管理应符合附表2-1 的规定。
附表 2-1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分级与行政规划管理一览表分类人口规模行政管理规划管理服务半径(米)街道社区 5 万左右街道规划编制单元1000基层社区1— 1.5 万居委街坊5002.1.2街道社区由交通干道和自然地理边界围合形成,人口规模一般为 5 万人左右;对应行政管理中街道的管辖和规划管理中控规编制单元的管理。
无锡市机动车停车设施配建标准

无锡市机动车停车设施配建标准
无锡市机动车停车设施配建标准是无锡市政府规定的一项重要法规,旨在规范无锡市机动车停车设施配建的标准,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停车服务。
本文将从多方面介绍无锡市机动车停车设施配建标准,以期市民更全面地了解该项规定。
第一步,明确标准
根据无锡市政府发布的规定,机动车停车设施的配建标准应符合以下要求:
1. 每个单元住宅应配建固定停车位,停车位数量应满足实际需求。
2. 商业、服务、办公用房的停车位数量应根据建筑面积配建。
3. 公共停车场应配建充电设施、残障人士专用车位及应急出口等。
4. 停车设施应建设在合理的位置,方便车辆进出。
第二步,落实细则
除了明确配建标准外,无锡市还明确了很多细节:
1. 停车设施应建设在安全、绿化、通风良好的位置。
2. 停车场的设施应有可靠的防火、排水、通风等设施。
3. 公共停车场设置应急出口,并配备应急灯具等设施。
4. 充电桩应有安全措施,并有专人维护。
第三步,加强监管
为了确保上述标准得以落实,无锡市要求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并对配建不符合标准的停车设施实行惩罚性措施,以保证市民的公共停车需求。
第四步,教育市民
不仅有规定,更重要的是让市民们深刻理解和遵守这些规定。
因此,无锡市也会采取宣传教育等多种方式向市民宣传机动车停车设施的配建标准,提高市民素质,保障市民权益。
无锡市机动车停车设施配建标准在为市民提供停车服务的同时,也规范了相关单位和开发商在配建停车设施时应严格遵守的标准,旨在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停车需求,切实解决“停车难”问题。
我们希望这项规定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并受到市民的广泛支持。
无锡市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细则-无锡市人民政府第8号令

无锡市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细则正文:---------------------------------------------------------------------------------------------------------------------------------------------------- 无锡市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细则(无锡市人民政府第8号令1992年5月18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以下简称《城市规划法》)、《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以下简称《江苏省实施办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在无锡市行政区域内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必须遵守《城市规划法》、《江苏省实施办法》和本实施细则。
第三条无锡市城市规划区包括中心城规划区、规划控制区和近郊规划区。
中心城规划区和规划控制区的具体范围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近郊规划区的具体范围为马山区,郊区在中心城规划区以外的部分,太湖风景名胜保护区的梅梁湖景区、蠡湖景区、锡惠景区、马山景区,水源保护区等。
江阴市、宜兴市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
第四条无锡市规划管理局(以下简称市规划局)是无锡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二)具体负责并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管理;(三)参与各县(市)属于国家和省、市批准的建设项目的选址和可行性研究;(四)负责城市规划设计和测绘单位的资质审查,并对城市规划设计、城市勘察与测绘实行统一管理;(五)查处城市规划违法案件。
第五条各县(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受无锡市规划管理局的业务指导,主管辖区内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崇安、北塘、南长、郊区、马山五个区规划管理部门业务上受市规划局领导,根据授权,分管各区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江苏(无锡)-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住宅小区及商住楼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

无锡市建设局 无锡市规划局锡建总[2011]17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住宅小区及商住楼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各市(县)、区建设局、规划局、审图中心、各通信运营企业、无锡市通信行业协会、各房地产开发企业、各建筑设计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省住建厅、省通信管理局《关于加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共建共享工作的通知》(苏建科[2010]308号)精神,进一步规范我市住宅小区及商住楼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我市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根据国家、省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住宅小区及商住楼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工作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加强住宅小区及商住楼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要内容之一,是城市信息化的基本保证和有力支撑。
加强住宅小区及商住楼内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共建共享工作,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节约型城乡建设,营造公平有序的通信市场竞争秩序,切实保障广大用户的自主选择权和通信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各相关单位应以实现“两个率先”,建设“两型社会”的高度,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共同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为无锡市通信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二、强化管理,切实推进住宅小区及商住楼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一)住宅小区及商住楼内通信设施建设应符合地方城乡规划要求,与通信发展规划相适应。
住宅小区及商住楼项目应同步规划建设用地红线内的通信管道和楼内通信暗管、暗线,建设并预留用于安装通信线路配线设备的集中配线交接间,所需投资按照苏建科[2010]308号文件规定执行,并作为项目配套设施统一移交。
(二)住宅小区及商住楼内通信设施建设作为工程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相关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和竣工验收环节应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执行相关强制性标准。
(三)市通信行业协会应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组织电信运营企业共同进入,配合规划、建设等部门进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监督、管理,参与初步设计审查会议及竣工验收备案,实现住宅小区和商住楼通信配套设施的统一规范管理。
无锡市建设局关于XDG-2006-63号地块公建配套项目立项的批复

无锡市建设局关于XDG-2006-63号地块公建配套项
目立项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无锡市建设局
•【公布日期】2008.05.24
•【字号】锡建总[2008]148号
•【施行日期】2008.05.2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
正文
无锡市建设局关于XDG-2006-63号地块公建配套项目立项
的批复
(锡建总〔2008〕148号)
无锡市吉品置业有限公司:
你公司申请报告悉。
根据锡发改资[2007]第310号批文、市规划局锡规定设[2007]第181号规划设计要点、市国土局锡国土出合(2006)第92号国有土地出让合同和补充合同、国家有关居住区公建配套标准以及市有关文件的规定,结合本地块周边配套设施情况,经研究,同意按该地块住宅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总户数约1000户的规模建造公建配套项目12项,公建配套建筑面积约30110平方米,土建总投资约3613.2万元。
住宅小区内的公建配套项目要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确保同时交付使用。
小区内居民子女的入学、入幼、入托问题须妥善安排。
小区建成后,公建配套用房的交接,按市有关规定执行。
附:XDG-2006-63号地块公建配套项目一览表
无锡市建设局
二〇〇八年五月二十四日附:。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常州市实施细则2.2.3 制定和实施新建居住区的规划,应按照城乡规划法律法规、国家和省城乡规划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同步安排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以及户外公共活动空间。
开发项目分期实施的,配套公建设施的配建原则及实施时序需在规划条件中具体明确。
住宅、办公和普通商业建筑(大型商场、大型超市、专业市场及特殊商业除外)折算容积率的基准层高按表执行。
建筑设计层高小于等于折算容积率的基准层高的不折减容积率,建筑设计层高大于折算容积率的基准层高的需折算容积率。
经折算容积率后的建筑面积为:S R=S×H/H RS R--计算容积率的建筑面积;S--设计楼层的建筑面积;H--建筑设计层高;H R--折算容积率的基准层高。
有顶盖、不封闭的空中花园(含景观阳台,下同),其进深小于等于3.0米时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建筑面积,进深大于3.0米时按其全部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住宅需设置空中花园的,每套住宅只能设置一处。
空中花园外部不应再设置阳台、设备平台、花池等,其开敞面宽应不小于其主要朝向面宽的2/3。
空中花园的设计形态不规则的,其进深按平均值计算。
飘窗的窗台与室内地坪高差应大于等于0.45米。
窗台与室内地坪高差小于0.45米的不作为飘窗,建筑面积按如下方式计算:窗台至窗顶的净高大于2.1米的计算全面积;净高小于等于2.1米且大于等于1.5米的计算一半面积;净高小于1.5米的不计算面积。
有上述设计内容的建筑,在申报图纸时须提供相应部位大样详图,以确定构造形式及其窗台高度。
户式集中制冷、供热的设备平台宜集中设置,其投影总面积每户应小于等于4平方米。
符合上述要求的设备平台不计算建筑面积;其投影总面积每户大于4平方米的按全部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报建图纸中应明确建筑外墙保温隔热层厚度,外墙保温隔热层所占建筑面积应在经济技术统计表中单列,不计入容积率指标。
关于住宅区公建配套设施权属及其管理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住宅区公建配套设施权属及其管理问题的思考与建议关于住宅区公建配套设施权属及其管理问题的思考与建议作者:翁羿随着我市房地产业迅速发展,广大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居民在关注房屋质量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配套设施的配建,其权属及管理问题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物权法第73条规定:“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但对“公共场所、公用设施”界定并不明确,对于同一种类型的公建配套用房的权属,各地出台的政策也不一样,给商品房预售许可及房屋登记工作带来困扰。
鉴于此,特对我市住宅区公建配套设施权属及其管理问题作一些调查与思考,供有关方面研究筹策。
一、我市公建配套管理的基本情况(一)主要政策规定我市涉及居住区公建配套管理的政策主要有:《无锡市政府印发〈无锡市住宅区交接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锡政发[2000]298号)、《无锡市政府批转市教育局等部门〈关于无锡市市区新建居住区教育设施配套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锡政发[2007]196号)、无锡市政府关于印发调整<无锡市市区住宅部分配套设施标准>的通知(锡政发[2004]9号)、《无锡市商品房交付使用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27号)等,先后对住宅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标准、竣工验收及移交管理等作了规定。
其中,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无锡市商品房交付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商品住宅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及其他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应当统一规划、设计,同步配套建设。
要求商品房通过交付使用竣工验收后,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将配套公共复中,“净菜超市”被注记为建议经营性,由此造成同类公配权属认定不一致,建设单位对此提出异议。
为此,我们也与建设主管部门进行了沟通,其认为公建配套批复中的注记,只是标明其用途为经营性质,并非对权属的认定。
目前,建设主管部门在公建配套立项批复中对此已不再注记。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市区政府性投资公共停车泊位设置和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市区政府性投资公共停车泊位设置和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5.04•【字号】锡政办发[2009]150号•【施行日期】2009.05.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市区政府性投资公共停车泊位设置和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锡政办发〔2009〕150号)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无锡市市区政府性投资公共停车泊位设置和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〇〇九年五月四日无锡市市区政府性投资公共停车泊位设置和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市区政府性投资公共停车泊位的有偿使用和管理,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推进政府性投资公共停车泊位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锡政办发〔2009〕12号)等文件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市区范围内政府性投资公共停车泊位的设置和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政府性投资公共停车泊位指各级政府直接投资的各类公共停车泊位以及投资道桥、环境、场馆等公共设施所形成的潜在停车泊位,包括政府投资的各类停车场和城市道路、公共景观、公共场馆周边临时停车泊位(含人行道停车泊位)。
各法人实体在项目投资中附设的大型地下、地上专营停车场由各投资主体自行管理。
第四条政府性投资公共停车泊位的设置和管理,遵循便民利民、公开透明、合理布局、有偿有序、疏散方便、保障安全的原则,由市城市管理局负责组织,会同市规划、建设、公安、市政等行政管理部门及各区共同实施。
市城市管理局负责政府性投资公共停车泊位的规划定点、组织收费、监督管理;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负责对人行道违法停车实施清理处罚。
市建设局负责政府性投资公共停车泊位建设的管理工作。
市规划局负责政府性投资公共停车泊位的规划评审。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环保局、市发改委无锡市“十二五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环保局、市发改委无锡市“十二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发文字号】锡政办发[2011]267号【发布部门】无锡市政府【发布日期】2011.10.11【实施日期】2011.10.1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环保局、市发改委无锡市“十二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的通知(锡政办发〔2011〕267号)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市环保局、市发改委《无锡市“十二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一年十月十一日无锡市“十二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市环保局、市发改委2011年10月)无锡市“十二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是今后五年指导全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是我市坚持以人为本,创建“两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二五”期间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先驱城市的决定》、《无锡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行动纲要》和“十二五”的战略构想实施,积极创新环保工作思路,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努力破解发展难题,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构建和谐宜人新无锡,发挥重要作用。
一、“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执行的主要情况(一)主要工作成效“十一五”期间,我市的环境保护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市”创建为抓手,以太湖(无锡)、蠡湖等水环境治理为重点,全面贯彻落实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方略,狠抓经济转型发展,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率先实施“河长制”、区域补偿、“四级管理”等环保工作机制体制创新,开展低碳城市、生态文明城市等创建实践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环保事业的持续进步。
无锡市公共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修正201182993828922

420-450
1200- 1560
660- 1020 1680- 2490
300
3000
30 生/千人;用地面积 14-15 m2/座;每班 30 座,宜 12 1.0∼1.5 √
班以上,按 3 的倍数班配建。服务半径不宜大于 500 米。
60 生/千人;用地面积 20-26m2/座,每班 45 座,宜 24
分类 街道社区 基层社区
无锡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划设计标准
表 1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分级与行政规划管理一览表
人口规模
行政管理
规划管理
5—10 万左右
街道
规划编制单元
1—1.5 万
居委
街坊
服务半径(米) 1000 500
类 代码
别
项目名称
千人指标 建筑 用地面 面积 积 (m2) (m2)
一般规模
每处公园≥20000 m2,服务半径宜 1000 米。老城区每处
最小规模可降低至 5000 m2,服务半径宜 500 平米
5.0∼10.0
综 Rcz 基层社区服务中心
合
居民委员会 1000 m2;文化活动站 400-600 m2;社区卫生 2000- 7000-
服务站 300 m2;居家养老服务站 300-600 m2;健身点与 1.0∼1.5 √ 2500 10000
-48 班。安置房为主的地区,55 生/千人。有条件考虑 1.8∼3.6
小班化教育的地区,35 座/班。服务半径不宜大于 1000
米。
30 生/千人;用地面积 22-34m2/座,每班 50 座,宜 30-48
班。安置房为主的地区,25 生/千人;服务半径不宜大于 5.0∼8.0 1500 米。
无锡市公共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修正2011

Rct
健身点
100-130
可结合或靠近基层社区绿地设置;可与文化活动站结合设置。服务半径宜500米;老城区规模可按70%折减
1.01.5
√
C41
街道体育中心
100
400
可结合或靠近街道社区公园、街道文化活动中心设置。室外活动场地面积≥1.5ha,室内建筑面积≥5000m2。服务半径宜1000米;老城区规模可按70%折减。
1.01.5
√
全科诊疗室、治疗室、预防保健室、健康宣教室、药房
C5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000
5万人左右设置一处;配30-50个床位;设于交通便捷、服务距离适中的地段。服务半径宜1000米;服务半径过大的街道社区可考虑设分中心。
5.010.0
√
临床科室用房、医技(公共服务)科室用房、预防保健科室用房、后勤保障用房、行政用房及公共配套设施用房
无1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分级与行政规划管理一览表
分类
人口规模
行政管理
规划管理
服务半径(米)
街道社区
5—10万左右
街道
规划编制单元
1000
基层社区
1—1.5万
居委
街坊
500
表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划设计标准
类别
代码
项目名称
千人指标
一般规模
配置规定
服务规模(万人
商业
C26
菜场
3000-5000
应与住宅有一定间隔;应配置停车场地;宜设在运输车辆易于进出的独立地段。
3.05.0
√
社区服务
Rcx
居家养老服务站
300-600
可结合文化活动站设置,可靠近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服务半径宜500米。老城区建筑面积不少于200m2。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2)市政公用设施

>1000 ≤2500
≤400
>2500 5000
≤1000
>5000 —
居住区、村镇和学校、影剧院、体育馆等
重要公共建筑(最外侧建筑物外墙) 45
50
70
90
110
130
150
工业区(最外侧建、构筑物外墙)
27
30
民用建筑
40
45
其他 建筑
耐火 等级
一、二级 三级
18
20
22
25
铁路 (中心线)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11年版)
市政公用设施与工程管线综合
4、市政公用设施与工程管线综合
4.1 给水 4.2 排水 4.3 燃气 4.4 公共交通 4.5 加油(气)站、充电站 4.6 电力、电信、邮政 4.7 环境卫生 4.8 工程管线综合
4.1 给水
4.1.1 城市给水应集中供水,严格控制工业和公 共设施自备水源。非居民生活用水尽量不采用地下 水。有条件的地区宜采用分质供水。市政、园林绿 化、河道景观等用水宜利用再生水或者雨水。
40
1.5倍杆高
4.3 燃气
4.3.8 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应选在供应区域的中心附近,靠 近道路,供应半径1000米,供应范围5000~10000户。瓶装 供应站的瓶库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不小于表4.3.8 的规定。
表4.3.8 瓶装供应站的瓶库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米)
名称 容积
2011年版
其他河道
取水口上游1000米至下游500米, 及其两岸背水坡堤脚外 100米范围内的水域和 陆域
一级保护区以外上溯2000米、下 延500米范围内的水域 和陆域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面推进无锡市绿色建筑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锡政办发[2013]281号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面推进无锡市绿色建筑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锡政办发[2013]281号](https://img.taocdn.com/s3/m/a230c25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a.png)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面推进无锡市绿色建筑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正文:----------------------------------------------------------------------------------------------------------------------------------------------------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面推进无锡市绿色建筑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锡政办发〔2013〕281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关于全面推进无锡市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3年12月5日关于全面推进无锡市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转变城乡建设模式,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加强建筑节能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3〕10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四个无锡”为目标,以新型城镇化发展为契机,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人们工作生活环境舒适性为重点,加快转变城乡建设发展模式,从政策法规、管理体制、标准规范、规划设计、技术推广、建设运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行动,把我市建设成全国绿色建筑示范市。
二、基本原则(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各级政府把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
同时,大力整合各方力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逐步实现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由政府引导向市场需求拉动转变。
(二)突出重点,兼顾全面。
以新建重点项目推广绿色建筑为主,带动一般项目由建筑节能为主向绿色建筑转变;以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示范区为重点,逐步向全市范围推广,凸显规模应用效应;以城镇绿色建筑发展为重点,带动城乡绿色建筑全面发展:以新建绿色建筑为重点,促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

XX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目录1 总则 (5)1.1目的和依据 (5)1.2适用范围 (5)1.3配置原则 (5)1.4强制性要求 (5)1.5相关法规 (6)2设施分类、标准体系和设置要求 (6)2.1设施分类 (6)2.2标准体系 (6)2.3设置要求 (6)3设置标准及规划导则 (9)3.1教育设施 (9)3.2医疗卫生设施 (12)3.3文化娱乐设施 (15)3.4体育设施 (18)3.5商业金融服务设施 (21)3.6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设施 (23)3.7社会福利与保障设施 (26)3.8交通设施 (30)3.9市政公用设施 (38)附录用词说明及参考文献 (42)1 总则1.1目的和依据为满足居民日益提高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增进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宜居幸福的创新型国际城市,根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国家、省、市相关法规、规范和标准,参考国内先进城市的相关经验,结合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城市总体规划目标,对《青岛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试行)》(2010年5月发布施行)进行修订,形成《青岛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2017版试行稿)》(以下简称《标准及导则》)。
1.2适用范围适用于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
城市公共设施和新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应符合《标准及导则》的有关要求。
市域范围内的其他区(市)可参照本《标准及导则》执行。
1.3配置原则适用范围内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与相关规划,应贯彻规模合理、均衡布局、集约节约用地、复合利用空间的原则。
1.4强制性要求涉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强制性内容,在城市规划实施时须优先安排并与其它建设工程同步予以落实;当公共服务设施无独立占地要求时,其建筑面积应作为强制性要求予以落实。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城市综合体项目扶持政策的补充意见-锡政办发[2011]24号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城市综合体项目扶持政策的补充意见-锡政办发[2011]24号](https://img.taocdn.com/s3/m/d1440076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3.png)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城市综合体项目扶持政策的补充意见正文:----------------------------------------------------------------------------------------------------------------------------------------------------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城市综合体项目扶持政策的补充意见(锡政办发〔2011〕24号)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根据市政府第28次常务会议精神,为进一步加快推进综合体项目建设,促进有效投入,完善城市功能,活跃区域市场,助推城市转型升级,结合两年来《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的意见》(锡政办发〔2008〕368号)的执行情况,对扶持政策作适当调整和完善,提出如下补充意见。
一、界定城市综合体的内涵城市综合体集商业、办公、居住、酒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休闲和交通等多种城市生活元素于一体,不仅具有较大的建筑体量,更具有多功能集聚和多业态融合的特征。
综合体项目应当是由同一实施主体在同一地块或相邻地块上实施开发建设,所有地块上的建筑统一规划、整体建设、互联互通。
根据层次定位和功能特色的不同,城市综合体主要分为都市生活型、城市功能型、商务商贸型、交通枢纽型等4种类型。
二、综合体项目分级管理机制为适应城市综合体的建设发展,按照层次规模、辐射范围、服务能力、经营业态的不同,实行市、区两级综合体项目的分级管理。
市级城市综合体具有层次定位高、综合服务能力强、商业辐射半径大的特点,总建筑面积一般应达到20万平方米以上、总投资10亿元以上,商业建筑面积不低于12万平方米,投资商持有的商业物业面积比例达到50%以上。
区级城市综合体一般均为区域商业、高档商务、综合服务中心,特色鲜明,总建筑面积超过12万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以上,集中式商业建筑面积不低于8万平方米,投资商持有的商业物业面积比例达到50%以上。
无锡市市区停车场(库)建设和管理办法-无锡市人民政府令第92号

无锡市市区停车场(库)建设和管理办法正文:---------------------------------------------------------------------------------------------------------------------------------------------------- 无锡市人民政府令(第92号)《无锡市市区停车场(库)建设和管理办法》已于2007年9月20日经市政府第6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
市长毛小平二○○七年九月二十八日无锡市市区停车场(库)建设和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停车场(库)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规范停车秩序,保障城市道路交通协调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市区范围内停车场(库)的规划、建设、使用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停车场(库)是指供各种机动车停放的露天或者室内场所。
第四条停车场(库)的规划、建设、管理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科学使用以及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第五条市建设局是本市停车场(库)建设和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
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各自管理权限,具体负责本辖区范围内停车场(库)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发展和改革、公安、规划、市政公用、交通、房管、城管、国土、物价、财政、工商、人防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有关停车场(库)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六条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库),其具体优惠政策,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鼓励企事业单位将内部或者配建的专用停车场(库)对外开放,实行有偿使用。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七条公共停车场(库)专项规划由市规划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发展需要,会同市建设、公安、交通等部门组织编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规划部门应当按照不同区域的交通需求和交通空间,在停车矛盾突出的区域和公共交通与社会车辆换乘的地区,规划建设停车场(库),方便市民停车和换乘。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无障碍设施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无障碍设施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7.24•【字号】锡政办发[2008]198号•【施行日期】2008.07.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无障碍设施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锡政办发〔2008〕198号)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为进一步推进全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争创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城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以及建设部等四部委《关于开展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工作的通知》(建标〔2007〕261)要求,现就加强我市城市无障碍设施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工作通知如下:一、进一步提高对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建设无障碍设施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我市争创全省“两个率先”先导区、示范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也是造福后代、方便残疾人和老年人、服务全社会的爱心工程。
近年来,我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得到了各级、各单位和社会各界的重视。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市兴建和改建了一大批无障碍设施,特别是缘石坡道、盲道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无障碍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为残疾人的出行和活动提供了方便。
但是,对照《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工作标准》,与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的要求相比,我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还有不足。
为确保实现争创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的目标,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作为城市建设和改造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力争取得明显突破,率先进入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行列。
二、明确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总体要求与工作目标无锡是国家建设部、民政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已确定的全国100个无障碍城市创建城市之一。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09年无锡市市区经营性用地出让计划的通知-锡政办发[2009]29号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09年无锡市市区经营性用地出让计划的通知-锡政办发[2009]29号](https://img.taocdn.com/s3/m/cfd8dacd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3.png)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09年无锡市市区经营性用地出让计划的通知正文:----------------------------------------------------------------------------------------------------------------------------------------------------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09年无锡市市区经营性用地出让计划的通知(锡政办发〔2009〕29号)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2009年无锡市市区经营性用地出让计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二月三日2009年无锡市市区经营性用地出让计划为进一步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维护我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运行,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无锡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结合我市土地市场供需情况和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现编制我市2009年市区经营性用地出让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拉动内需、确保增长”的工作主线,以维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为主要目标,统筹兼顾各经济主体利益,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力做好经营性用地保障工作,全面提升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水平。
(二)编制原则2009年的出让计划编制坚持以下四个原则:1.适度从紧,控制总量。
2008年房地产市场发展平稳,第二季度以来房地产投资增幅明显回落,土地市场竞争减弱,市场需求更加理性,所以,2009年的经营性用地供应总量不宜过大。
2.突出重点,合理布局。
土地供应的布局既是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导向,也是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的客观要求。
2009年计划出让的地块既要适应城市建设的需要,也要体现城市功能的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睦邻中心
老城区 1ha 其他 2ha
4%配建
3-5 万人 1000 户以上
2000 户
6000 >5000m2 500
500
办公服务用房面积不少于 5000 m2,其中行政事务受理中
心和社区服务中心各不少于 1000 m2
5.0∼10.0
每处绿地≥5000 m2,服务半径宜 500 米。老城区每处最
小规模可降低至 1000 m2,服务半径宜 300 平米。
1.0∼1.5 √
每处公园≥20000 m2,服务半径宜 1000 米。老城区每处
最小规模可降低至 5000 m2,服务半径宜 500 平米
5.0∼10.0
综 Rcz 基层社区服务中心
合
居民委员会 1000 m2;文化活动站 400-600 m2;社区卫生 2000- 7000-
服务站 300 m2;居家养老服务站 300-600 m2;健身点与 1.0∼1.5 √ 2500 10000
政 管 理 C11 街道办事处
G12 基层社区绿地 绿 地
G11 街道社区公园
3000 - 应与住宅有一定间隔;应配置停车场地;宜设在运输车
5000 辆易于进出的独立地段。
3.0∼5.0
300 - 600
可结合文化活动站设置,可靠近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
服务半径宜 500 米。老城区建筑面积不少于 200 m2。
1.0∼1.5 √
按 4 床/千人配建。新区≥200 床位,每床建筑面积≥40
m2 ;老城区≥100 床位,每床建筑面积≥30 m2。服务半 5.0∼10.0 径宜 1000 米。
1000 >500 m2
办公服务用房面积不少于 500 m2;服务内容较少的居委 1.0∼1.5
√
规模可适当降低。0.25 m2/户
建筑面 用地面
积
积
(m2/处) (m2/处)
表 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划设计标准
配置规定
服务规 模(万人
/处)
分级配置
基层 街道 社区 社区
设置内容
Rcj0 托儿所
Rcj0 幼儿园
Rcj1 小学 教 育
Rcj2 初中
Rcj3 九年一贯制学校
医 Rcy 社区卫生服务站 疗 卫 生 C5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8 班。安置房为主的地区,55 生/千人。有条件考虑 1.8∼3.6
小班化教育的地区,35 座/班。服务半径不宜大于 1000
米。
30 生/千人;用地面积 22-34m2/座,每班 50 座,宜 30-48
班。安置房为主的地区,25 生/千人;服务半径不宜大于 5.0∼8.0 1500 米。
小学 60 生/千人,初中 30 生/千人;小学每班 45 座,初
5.0∼10.0 3-5
Rct 健身点
100- 130
可结合或靠近基层社区绿地设置;可与文化活动站结合 1.0∼1.5 √
设置。服务半径宜 500 米;老城区规模可按 70%折减
文 C41 街道体育中心
化 体 育 Rct 文化活动站
100 400
400 - 600
可结合或靠近街道社区公园、街道文化活动中心设置。 室外活动场地面积≥1.5ha,室内建筑面积≥5000 m2。服 务半径宜 1000 米;老城区规模可按 70%折减。
分类 街道社区 基层社区
无锡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划设计标准
表 1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分级与行政规划管理一览表
人口规模
行政管理
规划管理
5—10 万左右
街道
规划编制单元
1—1.5 万
居委
街坊
服务半径(米) 1000 500
类 代码
别
项目名称
千人指标 建筑 用地面 面积 积 (m2) (m2)
一般规模
基层社区绿地结合设置,用地 5000-7500 m2
物业管理设施
按居住区建筑面积的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计算
用地面积 15 m2/座,建筑面积 9.5 m2/人
√
√
√
全科诊疗室、治疗室、预防保健室、健康 宣教室、药房
临床科室用房、医技(公共服务)科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房、预防保健科室用房、后勤保障用房、
行政用房及公共配套设施用房 新 建 住 宅 项 目 <1000 户 , 配 文 体 用 房 150-200 m2,每增加 300 人,增加 20-40 m2; 室外文化体育活动场地 100-200 m2,每增 加 300 人增加 20-40 m2。
√
书报阅览、书画、文娱、健身、音乐欣赏、 茶座等主要供青少年和老年人活动 小型图书馆、科普知识宣传与教育;影视 厅、舞厅、游艺厅、球类、棋类活动室; √ 科技活动及青少年和老年人学习活动场地 和用房等。 √ 六室:餐饮室、休息室、阅览室、文娱室、 康体室、谈心室等功能室。
√
办事大厅、会议室、党员活动室、办公室、 图书室、文化教育活动室、老年活动室、 警务站等。 √ 行政事务受理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
中每班 50 座;用地面积小学 18-25m2/座,初中 20-33 m2/
座;宜 36 班以上。
1 万人左右设置一处;建筑面积≥100 m2;可与基层社区
1.0∼1.5
中心合设;设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不再设置卫生服务站。
√
0.3-0.5
服务半径宜 500 米。
5 万人左右设置一处;配 30-50 个床位;设于交通便捷、 服务距离适中的地段。服务半径宜 1000 米;服务半径过 大的街道社区可考虑设分中心。
420-450
1200- 1560
660- 1020 1680- 2490
300
3000
30 生/千人;用地面积 14-15 m2/座;每班 30 座,宜 12 1.0∼1.5 √
班以上,按 3 的倍数班配建。服务半径不宜大于 500 米。
60 生/千人;用地面积 20-26m2/座,每班 45 座,宜 24
5.0∼10.0
建筑面积不少于 200 m2。服务半径宜 500 米。
1.0∼1.5 √
C36 街道文化活动中心
4000 - 6000
建筑面积不少于 2000 m2。服务半径宜 1000 米。
5.0∼10.0
商 C26 菜场
业 社 Rcx 居家养老服务站 区 服
C9s 养老院 务
行 Rcx 居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