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公共设施配套标准
温州市市区建设项目容积率指标计算规定

温州市市区建设项目容积率指标计算规定第一条温州市市区建设工程应根据《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规定计算建筑面积。
符合下列情形的,按照本规定计算相应的容积率指标。
第二条在符合规划建筑密度控制的前提下,配建的立体停车楼不计入容积率指标。
非住宅功能建筑利用地面以上的架空部分作为停车不计入容积率指标。
第三条纯住宅建筑底层架空层作为住户公共活动空间并满足下列条件的,不计入容积率指标:(一)该建筑单体底层不再安排居住用房;(二)仅有柱和剪力墙落地,无其他围护隔断;(三)架空空间至少两面开敞,每面围合长度不超过该面长度的1/2,视为开敞;(四)开敞架空面积不少于该建筑基底面积的1/3,或不少于200平方米。
住宅底层架空连廊作为住户公共交通空间的不计入容积率指标。
第四条教育、文化、体育、医疗、社会福利和养老等公共设施的底层架空作为公共空间使用的,不计入容积率指标。
第五条商业和办公等建筑为城市提供永久性的公共开放空间,同一平面单个无实体分隔空间水平投影面积不小于400平方米,满足下列条件的,该部分的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指标:(一)无偿为社会公众使用;(二)直接沿道路设置且无任何阻隔设施;(三)与自身使用功能无直接关联;(四)配备相应的公共活动设施。
第六条住宅(包括宿舍)建筑层高达到3.6米的,按1.5倍计算容积率指标,超出该高度部分以每1.2米为单位累进增加0.5倍计算容积率指标。
即层高大于3.6米小于4.8米的,按该部分套内建筑面积的1.5倍计入容积率指标;层高大于等于4.8米小于6米的,按该部分套内建筑面积的2倍计入容积率指标,以此类推。
住宅底层提供给住户公共活动的室内空间及住宅楼主入口门厅、物业用房、配电房等配套设备用房按其实际建筑面积计入容积率指标。
套内建筑面积大于144平方米的跃层住宅,允许每户一个起居室(厅)在户内通高。
通高部分满足下列条件可按照其实际建筑面积计入容积率指标;不满足下列条件的,按照本条第一款计算容积率指标。
【最新精选】温州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规定

温州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的征收管理,促进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是在我市市区行政管辖范围内建设的项目,不论以何种投资渠道、何种开发形式,均应按本规定缴纳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第三条、根据不同地域,市区城市配套费分三类标准收取一类地区范围包括1、翠微大道以东、瓯江以南、茅竹岭以西、瓯海大道以北区域2、灵昆大道以东、瓯海大道以南、永强大道以西、镇标路以北区域3、瓯海中心区规划范围二类地区范围包括1、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建成区范围内除一类地区以外的区域2、藤桥镇建设规划范围及特色工业园区规划范围三类地区范围为温州市区行政管辖范围内除一、二类地区以外的区域单位:元/平方米注:1、金融用房营业大厅为商业,其余为办公2、建筑底层架空车库归入仓库类3、工业项目中居住功能面积按住宅标准,其余按厂房及仓库标准第四条、下列项目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1、军事用房(不含营业性用房)2、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学用房及配套设施3、给水、排水、电力、燃气、邮政、电讯、广播、电视设施4、建设项目中政府财政投资部分(由市财政核准)5、拆、扩建工程中的原拆除建筑面积(房产证或由市拆迁办核准)6、水库等重点工程移民项目7、政府开发项目中的安置房8、由房开建设,产权归政府的代建项目如居委会、幼儿园、公厕等9、城市内外交通设施10、环境卫生、消防、防洪设施11、党政群团、公检法机关办公用房及附属设施12、敬老院、孤儿院、社会福利院13、临时施工用房第五条、下列项目减半征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1、市政府批准建设的经济适用房2、城市规划建成区范围内的农村经济适用房和由镇、街道牵头建设的农村公寓式联建房3、山区脱贫移民建设项目4、医院的医疗用房及配套设施项目5、事业单位的办公用房6、除施工用房外的临时建筑第六条、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按施工图建筑面积计收。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合理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对于城市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进行探讨,以期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首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应当充分考虑人口密度和分布情况。
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应当更加密集,以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而在人口较为分散的地区,则可以适当减少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密度,以避免资源浪费。
在制定配置标准时,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整体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分布情况,以及未来的人口增长趋势,从而科学合理地确定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
其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还应当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
城市中存在着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群体,他们对于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也各不相同。
因此,在制定配置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差异,确保公共服务设施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比如,在学校周边需要配置更多的文化娱乐设施,而在老年人聚集的社区则需要配置更多的医疗保健设施,以此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另外,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还应当考虑到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口规模、产业结构、交通状况等都会发生变化,这就需要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调整性。
在制定标准时,需要考虑到城市未来的发展规划,预留一定的调整空间,以便随着城市的发展变化而及时调整配置标准,确保公共服务设施能够与城市发展保持同步。
最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的制定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应当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在制定标准时,需要考虑到设施的合理布局、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等因素,确保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能够符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综上所述,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人口密度和分布情况、不同人群的需求、城市发展规划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温州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

温州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温州市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温州市城市容貌标准(通告版)

温州市城市容貌标准目录1 总则 (1)2 术语 (2)3 城市道路 (4)3. 1 路面养护 (4)3.2 桥梁、隧道 (4)3.3 公路、铁路、轨道 (5)3.4 路桥名牌 (5)3.5 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护栏等附属设施 (5)3.6 停车场所、洗车场所 (5)3.7 机动车辆 (6)4 建(构)筑物 (7)4.1 居住小区 (7)4.2 建筑单体 (7)4.3 临街商铺 (7)4.4 建筑外墙面 (7)4.5 屋顶 (8)4.6 防盗窗、阳台、外走廊、门窗 (8)4.7 空调架、空调外机 (8)4.8 油烟排放口 (8)4.9 遮阳(雨)蓬、遮阳(雨)伞 (9)4.10围墙(不含工地围墙) (9)5 公共设施 (10)5.1 供电、供气、供排水、邮政、通讯设施设备 (10)5.2 公交车场站、出租车站、轨道站、加油加气站 (10)5.3 公共厕所 (11)5.4 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设施 (11)5.5 环卫工作、生活场所 (12)5.6 治安岗亭(交通、停车场及小区)与健身休闲设施 (12)5.7 其它要求 (12)6 园林绿化 (13)6.1规划设计 (13)6.2养护管理 (13)7 城市照明 (15)8 户外广告设施、户外标识 (16)9 城市雕塑 (17)10 城市水域 (18)11 公共场所 (19)12 建设工地 (20)1 总则1. 1 为规范城市容貌管理,序化、洁化、绿化、美化、亮化城市市容环境,建设现代化的生态文明城市和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依据《城市容貌标准》(GB50449-2008)、《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09年1月1日起施行)以及城市道路、建(构)筑物、公共设施、园林绿化、广告招牌、灯光照明、城市水域、公共场所、建筑工地、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有关标准、规范的原则要求,制定本标准。
1. 2 本标准适用于温州市城市建成区及其他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区域。
温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4-9
三类工业用地
M3
对环境有严重影响和污染的工业用地
28
4-10
仓储用地
W
仓储企业的库房、堆场和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设施用地
29
第2.3条:保护用地、控制用地是为保障城市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与必须留设的公共保留地,包括为城市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公用性基础设施用地,为城市历史文化所必需的公共性保护用地,保障城市生态环境的公益性绿化用地。对保护用地必须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
行政、党派和团体机构等
22
社会停车场(库)
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公共停车场和停车库
23
对外交通设施
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管道运输等对外交通运输线路、站场及附属设施
24
市政公用设施
加油站、给水、排水、供电、燃气、邮政、通讯、消防、环境卫生、城市交通等设施
25
一类工厂
对环境无影响的工厂
26
二类工厂
对环境有一定影响的工厂
○
○
○
√
√
√
○
8
小型商业服务设施
△
○
○
○
○
○
○
○
○
○
○
○
√
√
√
√
○
○
○
○
9
小型文化体育设施
○
○
○
○
○
○
√
√
○
○
√
√
√
√
○
○
○
10
小型卫生设施
○
○
○
○
○
○
○
√
○
√
√
○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通则的通知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通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温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4.15•【字号】温政办〔2015〕30 号•【施行日期】2015.04.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通则的通知温政办〔2015〕30 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温州市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通则》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4月15日温州市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通则为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管理,规范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实施管理,健全控规实施管理机制,保障规划有效实施,制定本通则。
本通则适用于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出具地块规划条件之前,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地块控制条件的深化完善。
同时,城市重点区域(详见附图)应整体统筹考虑区域特色与亮点,运用城市设计等技术手段专题论证。
一、指标控制类1.用地性质。
控规用地兼容性要求可依据本通则的《土地使用兼容性规定表》(详见附表)执行。
2.地块边界和面积。
在城市道路、自然山体或水体围合的范围内,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地块进行细分或合并。
在地块细分或合并时,可增加区间道路;如取消区间道路或增加城市支路,需进行专题论证后确定。
因地块权属边界与规划用地边界不一致或因道路、河道、各类工程管线规划实施等因素,可对地块边界进行局部修正。
3.容积率。
3.1道路与交通设施或公用设施用地(上盖物业等综合开发地块除外)的容积率可根据相关专项规划或行业标准进行深化完善,具体包括交通场站用地、交通枢纽用地、供应设施用地、环境设施用地和安全设施用地。
3.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容积率可根据相关专项规划,国家、省、市等相关规范和规定要求进行深化完善,具体包括行政办公、文化设施、教育科研、体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文物古迹等用地。
温州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机场用地
民用及军民合用的机场及其附属设施的用地,包括飞行区和航站区等用地,不包括净空控制范围用地
S
道路广场用地
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道路、高架路、地面轨道交通、广场、停车场等用地
S1
道路用地
高架路、地面轨道交通、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用地,包括其交叉路口和道路绿地。不包括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等内部的道路用地
C5
医疗卫生用地
医疗、保健、卫生、防疫、康复和急救设施等用地
C51
医院用地
综合医院和各类专科医院等用地,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精神病院、肿瘤医院和传染病医院等
C52
卫生防疫用地
卫生防疫站、专科防治所、检验中心、急救中心和血库等用地
C53
休疗养用地
休养所和疗养院等用地,不包括以居住为主的各类休养所用地,该类用地应归入居住用地(R)
以库房建筑为主的储存一般货物的普通仓库用地
W2
危险品仓库用地
存放易燃、易爆和剧毒等危险品的专用仓库
W3
堆场用地
露天堆放货物为主的仓库用地
T
对外交通设施用地
铁路、公路、管道运输、港口和机场等城市对外交通运输设施及其附属设施的用地
T1
铁路用地
铁路站场、线路及其附属设施的用地
T2
公路用地
高速公路和其它各级公路、长途客运站及其附属设施的用地。不包括村镇公路用地,该用地应归入水域和其它用地(E)
新闻出版用地
各种通讯社、报社和出版社等用地
C32
文化艺术团体用地
各种文艺团体等行业及其附属设施的用地
C33
广播电视用地
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转播台和差转台等设施及其附属设施的用地
温州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

温州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温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2.08.11•【字号】温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8号•【施行日期】2022.10.01•【效力等级】其他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管理正文温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8号《温州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已由温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22年7月29日经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
温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2年8月11日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温州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的决定(2022年7月29日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对温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温州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进行了审议,现决定予以批准,由温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施行。
温州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2022年6月16日温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22年7月29日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和建设第三章养护和维修第四章城镇道路管理第五章城镇排水设施管理第六章城镇照明设施管理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市政设施管理,保障市政设施安全、有序、高效运行,服务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城镇开发边界内市政设施的规划、建设、使用、养护、维修等活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市政设施,包括:(一)城镇道路,是指城镇供公众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道路、桥梁及其附属设施;(二)城镇排水设施,是指接纳、输送、处理城镇污水、废水、雨水的排水沟(管)、雨水口、泵站、检查井、排放口、雨水调蓄池、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厂等设施及其附属设备;(三)城镇照明设施,是指用于城镇照明的照明器具以及配电、监控、节能等系统的设备和附属设施。
温州市城市社区暨规划管理单元公共服务设施公配第9稿-2019

温州市城市社区暨规划管理单元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规定(试行)温州市规划局2011.4.6温州市城市社区暨规划管理单元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规定(试行)1 总则1.1 (目的)为建立完备、安全、便捷、高效、舒适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体系,全面提升温州规划建设水平和生活环境质量,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以及其它相关法律和法规规定,制定本规定。
1.2 (依据)以国家、省、市和部门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为依据,吸取有关公共设施配套规划、建设的成熟经验,参照同类城市技术标准与准则,并结合温州市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1.3 (适用范围和应用)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市区行政区域内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编制规划特别是编制规划管理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依据本规定提出的标准和布局形式安排各类公共服务设施。
进行具体的建设管理时,应按编制的规划和本规定控制预留用地,保证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
各县(市)可参照执行。
1.4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时投入使用。
1.5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除符合本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省和本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以及其他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6 本规定由温州市规划局负责解释。
2 城市社区公共设施的分级和分类2.1 城市社区公共设施的分级2.1.1 城市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分为街道社区级和基层社区级两个级别。
2.1.2街道社区一般指以城市干道或自然地理边界围合的以居住功能为主的片区,在考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时一般对应于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范围、一个或几个城市居住区或规划管理单元范围,人口规模为5-10万人左右。
2.1.2 基层社区一般指由城市支路以上道路或自然地理边界围合,在考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时一般对应于居民委员会区划范围、居住小区或规划管理单元小区范围,人口规模约1万人。
温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18年修正)

温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18年修正) 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温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8.08.15•【字号】•【施行日期】2018.09.01•【效力等级】其他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环境保护正文温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15年12月24日温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2015年12月30日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根据2018年6月27日温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并经2018年7月27日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温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温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第三章市容管理第四章环境卫生管理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创造整洁、优美、文明的城市环境,根据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建成区、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街道)建成区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布的其他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区域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活动。
第三条市容环境卫生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原则,实行科学化、规范化、便民化管理。
第四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市容环境卫生工作的领导,将市容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市容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市容环境卫生公共服务能力,保障市容环境卫生事业所需经费。
第五条市、县(市、区)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按照本条例的规定负责本辖区内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发展和改革、公安、财政、国土资源、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市场监管、卫生、环境保护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相关工作。
温州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

温州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一、总体标准温州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应遵循以人为本、服务市民的原则,以满足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
设施建设应注重功能性、实用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同时应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二、设施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应考虑人口分布、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等多种因素,以实现均衡布局和方便市民为原则。
设施的分布应避免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确保服务覆盖面和服务质量的均衡。
三、设施规模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模应根据服务半径、服务人口数量、服务需求等因素确定。
设施规模应合理配置,既不过度建设,也不过于紧缺,以提高设施的使用效率和节约资源。
四、服务质量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质量是衡量设施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准。
设施应提供高效、优质、人性化的服务,以满足市民的需求。
同时,设施应注重服务流程的优化和服务态度的改善,提高市民的满意度。
五、设施设备公共服务设施的设备配置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更新,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设备应具备节能环保的功能,以降低运行成本。
六、环保与节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注重环保和节能,遵循绿色发展理念。
设施应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同时,设施应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处理和回收利用系统,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七、建设管理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确保建设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建设过程中应加强质量监控和安全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同时,建设方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监管和评估工作,及时整改问题。
八、运营维护公共服务设施的运营维护是保障设施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
设施应建立完善的运营维护制度,定期对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
同时,运营方应加强对设施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温州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

温州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基本情况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的城市。
作为浙江省的经济中心之一,温州市的城市发展水平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在过去几年里,温州市政府大力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不断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和城市形象。
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在温州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日益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中之重。
目前,温州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教育、医疗、交通、文化等方面。
学校、医院、公交站、公园、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已经初具规模,方便市民的生活。
在建设标准方面,温州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标准,以确保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在学校建设方面,温州市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计划,要求所有学校建筑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配备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和设备。
在医疗设施建设方面,温州市采取“一镇一中心”的模式,建设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提供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三、建设标准的重要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城市发展至关重要。
建设标准可以规范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行为,确保建设项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提高建设质量。
建设标准可以提升公共服务设施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使其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
建设标准还可以为城市的管理和运营提供依据,保障公共服务设施的长期稳定运行。
在温州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施设计标准: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应当符合国家建筑设计规范和相关技术标准,保证其安全、舒适、实用。
2. 设施选址标准:公共服务设施的选址应当科学合理,便利市民出行和使用,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3. 设施建设标准: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当符合国家建设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品质。
4. 设施管理标准:公共服务设施的管理应当遵循相关管理规定,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五、建设标准的实施和推动为进一步推动温州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市民各方共同努力。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能够有效地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提高城市的整体功能和形象。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应当充分考虑人口密度和居住区域的特点。
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需要配置更多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公园、体育场馆、文化活动中心等,以满足市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而居住区域则需要更多的便民设施,如便利店、药店、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等,方便居民日常生活。
通过科学的人口普查和居住区域规划,可以确定不同区域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使之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其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应当考虑城市发展规划和未来需求。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数量和居住区域会发生变化,因此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也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调整性。
在城市规划中,应当预留一定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
同时,也需要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对现有的公共服务设施进行调整和改善,以保证其能够满足市民的需求。
另外,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还应当注重公平和公正。
城市的不同区域和不同居民群体,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有所差异,因此在配置标准时需要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求差异,避免资源的不均衡分配。
同时,也需要注重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支持,加大对特殊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力度,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总之,科学合理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充分考虑人口密度和居住区域特点、城市发展规划和未来需求、公平公正等因素,建立起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体系,才能更好地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提高城市的整体功能和形象,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的制定和执行,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宜居性和便利性。
因此,本文将围绕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展开讨论,旨在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应当充分考虑人口密度和分布情况。
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应当更加密集,以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
而在人口稀少的郊区或乡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可以相对稀疏一些,但也要保证基本的服务覆盖范围。
因此,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应当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
其次,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还应当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
比如,针对老年人和儿童群体,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应当更加注重便利性和安全性,例如增加无障碍设施、设置儿童游乐场所等。
而对于青少年和青壮年群体,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可以更多考虑到休闲娱乐和健身锻炼等方面的需求。
因此,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应当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差异。
此外,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还应当与城市规划和建设相互配合。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和空间利用,使其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既方便居民使用,又能美化城市环境。
同时,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还应当与城市交通、环境卫生等相关设施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善的城市公共设施网络。
综上所述,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充分考虑到人口密度、不同人群的需求以及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协调配合。
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才能更好地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便利性。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的研究和执行,为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温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温州市区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

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温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温州市区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温州市财政局•【公布日期】2018.03.15•【字号】温综法发〔2018〕25号•【施行日期】2018.03.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关于印发《温州市区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温综法发〔2018〕25号鹿城、龙湾、瓯海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财政局:为贯彻实施《市对区市政基础设施管养经费补助基数方案》(温政办〔2016〕119号)要求,加强市区市政基础设施维养监督考核,现将修订后的《温州市区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工作考核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温州市财政局2018年3月15日温州市区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工作考核办法为全面落实《市对区市政基础设施管养经费补助基数方案》(温政办〔2016〕119号),进一步规范市区市政基础设施日常养护管理,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养护质量,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对象与原则考核对象为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含各自范围内的封闭区域)。
考核工作应坚持“完善机制、注重实效、差异管理、奖优罚劣”原则,考核结果作为市对区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基数补助的主要依据。
二、考核内容、程序和标准实行分类考核、分别计分形式,考核内容包括:市政道路设施日常管养、市政道路清扫保洁、园林绿化设施养护、生活垃圾转运。
考核程序和标准见各分类考核办法(附后)。
三、考核时间考核每月实施,每季度汇总一次,由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组织。
考核工作应在考核季度次月15日前完成并通报考核结果。
四、考核等次各项考核采取100分制计分法,以90分为达标分基准,90分及以上为考核达标,低于90分为考核不达标。
五、考核结果运用及奖励办法市对区市政基础设施管养经费补助基数根据市区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工作考核结果予以拨付。
温州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

温州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温州市是中国浙江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中国首批的经济特区之一。
作为一个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的城市,温州市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一直积极投入,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
本文将介绍温州市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方面的一些情况和措施。
一、市政府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重视温州市政府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非常重视,一方面,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和政策,明确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另一方面,市政府也投入了大量财力和人力,确保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范围非常广泛,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交通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地铁、公交站等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2. 文化设施建设包括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剧院等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3. 教育设施建设包括学校、幼儿园、培训中心等教育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4. 医疗设施建设包括医院、诊所、卫生站等医疗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5. 娱乐设施建设包括体育馆、游乐园、游泳池等娱乐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6. 公共娱乐设施建设包括广场、公园、游乐场等公共娱乐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标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标准是确保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质量和安全的保证。
温州市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标准非常严格,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建设规划的合理性建设规划要符合城市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要求,制定合理的建设方案,确保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布局和使用。
2. 建设的工程质量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材料、施工工艺等要符合要求,确保公共服务设施的安全和耐久。
3. 设施的功能性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实际需求,确保设施的功能性和便利性。
4. 设施的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要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确保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5. 设施的环保性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问题,尽量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确保设施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市城市社区暨规划管理单元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规定(试行)
(征求意见稿)
温州市规划局
温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0.11.7
温州市城市社区暨规划管理单元公共服务设施
基本配套规定(试行)
1 总则
1.1 (目的)为建立完备、安全、便捷、高效、舒适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体系,全面提升温州规划建设水平和生活环境质量,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以及其它相关法律和法规规定,制定本规定。
1.2 (依据)以国家、省、市和部门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为依据,吸取有关公共设施配套规划、建设的成熟经验,参照同类城市技术标准与准则,并结合温州市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1.3 (适用范围和应用)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市区行政区域内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编制规划特别是编制规划管理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依据本规定提出的标准和布局形式安排各类公共服务设施。
进行具体的建设管理时,应按编制的规划和本规定控制预留用地,保证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
各县(市)可参照执行。
1.4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时投入使用。
1.5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除符合本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省和本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以及其他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6 本规定由温州市规划局负责解释。
2 城市社区公共设施的分级和分类
2.1 城市社区公共设施的分级
2.1.1 城市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分为街道社区级和基层社区级两个级别。
2.1.2街道社区一般指以城市干道或自然地理边界围合的以居住功能为主的片区,在考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时一般对应于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范围、一个或几个城市居住区或规划管理单元范围,人口规模为5-10万人左右。
2.1.2 基层社区一般指由城市支路以上道路或自然地理边界围合,在考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时一般对应于居民委员会区划范围、居住小区或规划管理单元小区范围,人口规模约1万人。
2.2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及控制要求
2.2.1 城市社区公共设施按照使用功能分为八种:(1)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设施;(2)教育设施;(3)医疗卫生设施;(4)文化娱乐设施;(5)体育设施;(6)社会福利与保障设施;(7)市政公用设施;(8)商业金融服务设施;(9)公共绿地。
2.2.2 根据各类设施基本服务属性的不同,公共服务设施分为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和经营性公共服务设施两类。
公益性公共设施指涉及城市整体生活水平和公共利益,是城市规划对土地使用发挥公共干预核心作用的公共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和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市政公用等设施。
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要保持严格刚性管理。
经营性公共设施主要指由市场配置调节,提供生活、生产和旅游等活动服务的公共设施,包括商业服务、金融、经营性文体设施等设施。
经营性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可保持一定的弹性和灵活度,以应对当前市场逐步完善和用地功能混合布局的发展趋势。
3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要求
3.1 布局原则
3.1.1(集中布局原则)公共设施可采取集中、分散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局方式,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各层次功能和服务方式类似的公共设施(如商业金融服务设施、文化娱乐设施、体育设施、行政管理、社区服务、社会福利设施、绿地等)宜相对集中布局,以利于形成公共中心。
功能相对独立或有特殊布局要求的公共设施(如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派出所等)可相邻设置或独立设置。
3.1.2(集约利用原则)下一层次的公共设施可与部分上一层次的同类型公共设施结合设置。
使用性质相近或可兼容的公共设施可组合设置形成功能复合体。
3.1.3(近远期结合原则)公共设施应长远考虑,留有发展余地,根据发展需求分期实施,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规划预留用地或分期实施的地块,近期可按实施条件设置临时绿地等。
3.1.4 (资源共享原则)城市各级、各部门相关公共设施应统筹配置,合理布局,资源共享。
3.2 街道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要求
街道社区中心应设置在区位适中、交通便捷、人流相对集中的地方,结合交通枢纽站点、或结合主要生活性道路设置。
应集中布局,形成中心用地,公共设施以综合体的形式集中布置形成,用地规模控制在3-5公顷,其中公共设施用地2-4公顷、绿地1-2公顷。
街道社区级公共设施以服务半径1000-1500米内的3-10万左右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为居民提供较为综合、全面的日常生活服务项目。
与街道社区公共绿地共同形成边界明晰的街道社区中心,保证实现居民在步行7-10分钟、自行车3-5分钟以内可达。
其内容和规模应按照表1的规定设置。
根据街道社区及周边具体情况可适当增加或调整部分公共设施内容。
3.3基层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要求
基层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宜在交通便利的中心地段集中设置基层社区级公共设施(除少数独立设置的设施外),与基层社区公共绿地共同形成基层社区中心,形成中心用地。
用地规模控制在6000~7000平方米。
其中公共设施用地约2000~3000平方米,公共绿地用地约4000平方米。
为服务半径200-250米范围内的约1万名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实现居民步行3-4分钟可达。
其内容和规模应按照表2的规定设置。
根据基层社区及周边具体情况可适当增加或调整部分公共设施内容。
附录A 备注
1、城市级公共服务设施: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分为城市级和城市社区级;城市级公共服务设施分为市级和片区级两级。
市级公共服务设施是指已全市或更大区域为服务对象的公共服务设施。
片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是指功能相对完整、由自然地理边界或交通干线等分割形成的、人口规模一般为20-50万人左右的城市分区或功能型片区。
本规定只针对城市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
市级、片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的要求,与城市的规划功能定位、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需求相适应,以市和区为单位,在符合相关标准的条件下,合理布局、分级配置、统筹安排。
2、规划管理单元及其与城市社区的关系:
为实现统一的规划管理平台,从城市用地功能合理配置的角度出发,以自然的河道、路网、铁路为基础,参考行政街道界线、社区界线、交通小区界线,在充分考虑单元划分稳定性的基础上,将温州市规划区域范围划分为若干规划管理单元。
规划管理单元又划分为若干小区。
规划管理单元一般是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单位,有利于实现统一的管理平台,最终实现“一张图”管理。
规划管理单元也有利于体现社区规划和阳光规划,引导规划的公众参与。
由于当前规划管理单元和规划管理单元小区的划分与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的行政界线划分不具有不一致,可以通过规划管理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引导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的区划调整,已更好地服务城市社区管理。
附录B 本规定用词说明
执行本规定条文时,对于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执行中区别对待。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
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