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品课件之八年级历史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35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35张PPT)


脑 筋
红军长征途中除了敌人的围追堵 截外,还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恶劣的自然条件,如终年积 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
还缺少粮食给养。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八 年级上 册第17课 中国 工农红 军长征 课件(共 35张PPT)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八 年级上 册第17课 中国 工农红 军长征 课件(共 35张PPT)

冈 山
瑞金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八 年级上 册第17课 中国 工农红 军长征 课件(共 35张PPT)
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红军的壮大,成了蒋介石的心腹大患, 不顾国难,却积极围剿红军。毛泽东、周 恩来、朱德的正确指挥,红军前四次反 “围剿”取得胜利。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八 年级上 册第17课 中国 工农红 军长征 课件(共 35张PPT)
折 点
由胜利走向 胜利,建立 新中国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八 年级上 册第17课 中国 工农红 军长征 课件(共 35张PPT)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八 年级上 册第17课 中国 工农红 军长征 课件(共 35张PPT)
第四篇章
四、历史丰碑----胜利篇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八 年级上 册第17课 中国 工农红 军长征 课件(共 35张PPT)
材料三 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指挥 红军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发动的四次“围剿”。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八 年级上 册第17课 中国 工农红 军长征 课件(共 35张PPT)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八 年级上 册第17课 中国 工农红 军长征 课件(共 35张PPT)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八 年级上 册第17课 中国 工农红 军长征 课件(共 35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28张PPT)

二、力挽狂澜万里行——长征过程
1.寻访团一的任务:搜集长征故事,课前寻访团成员熟读故事,课堂上给同学们来讲 一讲。 2.寻访团二的任务:搜集长征故事,课前寻访团成员分角色表演长征途中发生的感人 故事,课堂上给同学们现场演一演。 3.寻访团三的任务:搜集长征歌曲,课前寻访团成员学唱歌曲,课堂上给同学们现场 唱一唱。 4.寻访团四的任务:搜集长征诗歌,课前寻访团成员背诵诗歌,课堂上给同学们现场 诵一诵。
2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分钟强化,
挑战自我
三、历经艰险终会师——长征胜利
是什么支撑着红军克服艰难险阻走完两万五千里创造这 一人类奇迹的?
小组探讨: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你认为“长征精神”
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它包含哪些内涵?
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 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纠正了—— 2.肯定了—— 3.取消了——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呢?
会前:
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第五次反“围 剿”和长征初期军事上的失利。
会后: 毛泽东、周恩来负责指挥,中国革命
开始走上胜利的道路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 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 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 标志。
你能想象出红军战 士在长征途中会遭遇哪 些困难?
红军纵横12个省份、攻占700多座县城,跨越了近100条江河,征 服了约40座名山险峰,其中包括20余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皑皑雪山,穿 过了被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
红军长征途中,进行了300余次战斗,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 ,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在打大决战上,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 18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在总长约25000华里的路上,只休息了44天,平 均走365华里才休息一次,日平均行军71华里。一支大军要在一个地球上 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

八年级历史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新课标人教版)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引导学生探究红军长征及取得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重点遵义会议,长征精神。

难点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教师:材料一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二反映长征的图片。

教师:作为新中国的儿女,我们都应该了解二万五千里长征,因为这是一部倾注了红军战士对祖国对人民无限热爱的历史,没有这段历史,就没有新中国的今天。

一、兵临城下突围败——长征原因教师:从1930年12月到1933年1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先后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围剿”。

中央革命根据地,地处江西南部、福建西部,根据地面积约五万平方千米,是当时最大的一块革命根据地。

教师:材料一时间国民党兵力红军兵力比例次0万多4万多约2.5∶1第二次0万3万多约7∶1第三次0万3万多约10∶1第四次0多万7万多约4∶1材料二前四次反“围剿”是根据毛泽东指定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大步进退,灵活出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教师:根据材料一提供的数据,并结合材料二,你认为中央红军能取得反“围剿”的胜利吗?请说明理由。

学生:前四次反“围剿”是根据毛泽东的避敌主力、击其虚弱、大步进退、寻机歼敌的作战的方法,采用游击战和运动战,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取得了胜利。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25张PPT)
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 革命转危为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工 农红军 长征(共25张PPT )
热血铸就中华魂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25张PPT)
革命种子播四方
材料研读: P84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他向全世界 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 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 们的道路。 ……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 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知识小结
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经过:
中 1934.10瑞 渡过湘江 渡过乌江 遵义会议

金出发
工 农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过雪山、草地

陕北会师 1935年10月 (吴起镇)
长 征
会宁会师 1936年10月
意义: P84
长征精神
长征感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工 农红军 长征(共25张PPT )
遵义会议旧址
P82 内容:
①集中全力纠正博古 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 “左”的错误。 ②肯定了 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 常委 。③取消了博古、李 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意义: ①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
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②在危急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 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③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川军 黔军
三大主力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滇军
1936年10月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优质课教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优质课教案_1

第16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主要讲述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即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中国工农红军历经千难万险经受住了种种考验,最终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

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新民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所以本课在教材中占有重要位置。

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长征的原因、经过、胜利的意义;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难点: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电视剧《长征》第一集片头视频教师: 1934年,有一群共产党人为了改变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带领着一支队伍穿越千难万险、用血肉之躯走出了一条光辉之路,走向一个崭新的中国,这支队伍名叫中国工农红军,这条光辉之路名叫长征。

七十多年后的今天,当长征已如往事般渐行渐远,而长征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却历久弥新。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长征,去寻找那一段令人难忘的岁月。

(设计意图:《长征》第一集片头是诗与画的完美结合,展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激发学生情感,导入本课)(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教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以后,共产党人在全国建立了10多个革命根据地,其中最大的一块是中央革命根据地,随着革命根据地的壮大,国民党反动派惊恐不安。

从1930年开始,蒋介石就调集重兵连续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

展示:国名党五次“围剿”示意图教师:红军前四次能粉碎敌人“围剿”的原因是什么?第五次反“围剿”的结果怎样?学生: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正确的战略战术。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优质课获奖教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优质课获奖教案_1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长征的路线及长征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遵义会议的召开及其伟大意义;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取得胜利的原因。

学影视和音乐作品,让学生感知历史,形成概念,认识时代特征。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革命先烈们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勇于献身、追求崇高理想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遵义会议、长征的经过、长征精神2、难点:长征的原因、遵义会议。

三、教学方法:讲解法、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聆听红色歌曲,感受革命情怀,播放音乐视频《十送红军》片段。

问题:这首歌曲歌颂的是谁?反映的又是一段怎样的历史?(红军长征)由此引出“长征”的历史概念。

(二)探究与学习:《一》感知红军长征之“迫”——红军长征的开始(“被迫”和“急迫”)探究一:红军为什么要进行“战略大转移”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81—82页内容,探究红军进行战略转移的原因,2、教师展示资料:展示图片:《农村革命根据地图》,让学生感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形势(强调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革命根据地)。

《农村革命根据地图》展示材料一:中国工农红军前四次反“围剿”情况简表展示材料二:中国工农红军前五次反“围剿”情况简表根据图示和材料,师生共同探究分析红军为什么要“战略转移”?3、展示图片:《红军长征行军图》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出发↓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损失惨重)(“急迫”)↓遵义会议(1935年1月)《二》感悟长征之“转”——红军长征之——遵义会议1、师:“转”有转变的意思,此时的红军到底是由先前的危转为安,还是由危转为败?结合地图,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湘江之战后的形势和内部存在的两种主张(一种是以博古为首的,坚持要到湘西去,为什么到湘西?另一种是毛泽东,主张到贵州去),由此引出遵义会议。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49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49张PPT)优秀课件

红军抵达陕北吴起镇
甘肃会宁会师楼
1936.10 会宁
005 1935.10吴起镇
1934.10 瑞金
红军长征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1、敌人的围追堵截 2、恶劣的自然条件, 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 3、缺少粮食给养、缺医少药。 4、内部矛盾斗争。
1934年,开始长征
金色的鱼钩
——毛泽东
如何理解这段话?(如何认识长征?)
1、宣言书:
象征了红军决不放弃、不畏艰难,坚 定的革命信念。
2、宣传队:
一路上,向广大人名群众宣传了共产党 的思想。
3、播种机:
宣传革命思想,使得群众成为革 命的 种子。


















辈 红军过草红地军穿的过草鞋草 地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到达陕北的红4方面军一部
朱 德 、 周 恩 来 、 秦 邦 宪
长 征 到 达 陕 北 后 的 毛 泽


到达陕北的红2方面军一部
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 粉碎了……, • 保存了……, • 使中国革命……。 • 红军长征播下……, • 铸就了……, • 打开了……新局面。
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 英雄好汉;长征是宣传队,它向全中国人民宣 传了红军的主张;长征是播种机,它把革命的 火种撒遍了沿途的十一个省。长征结束,新的 革命形势就开始了。
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胜利
第 五 次
1933年10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 新人教版
导入2(歌曲式导入)播放歌曲《长征》。提出问题:这首歌曲描写的是中国革命史上哪一重要历史事件?把以前知道的关于长征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你想了解长征的经过吗?让我们来学习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板块一 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红军为什么进行长征?
(2)红军长征途中哪一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的内容是什么?有何重大意义?
板书
设计
当堂
达标
1.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今年(2017)是红军长征胜利(D)
A.51周年B.61周年C.71周年D.81周年
2.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A)
A.四渡赤水B.强渡大渡河C.飞夺泸定桥D.翻雪山、过草地
答案:(1)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遵义会议;内容: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意义: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板块三 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阅读材料:
材料 “事实、数字和一路上千山万水的名称,都不足以说明红军长征的历史性意义,它们更不能描绘出参加长征的部队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以及他们所遭受的苦难。”
——美国著名女记者史沫特莱








小组合作:(1)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教材通过详细的叙述,让学生了解长征路上的艰辛,以及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表现出的坚定信念、英勇斗争的精神。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长征的历史。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长征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更多地关注长征的艰苦卓绝和英雄事迹,而对于长征的战略意义和对中国革命历程的影响可能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长征,使其对长征有更全面的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长征的原因、过程和意义,掌握长征途中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和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精神的认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长征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2.教学难点:长征途中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和主要内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长征相关视频、音乐等,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长征相关视频、音乐、图片等素材。

3.课堂讨论分组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长征相关视频、音乐等素材,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教师简要介绍长征的背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按照时间顺序,呈现长征的过程,重点介绍长征途中的重要历史事件。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长征的艰辛和英雄事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22张PPT)

二、长征的转折 ------遵义会议
时间: 1935年1月
地点:
遵义
内容:
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错误,取消了博 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 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
意义: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 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我党历史上的生死攸关的转 折点。
• 重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背景、意 义和遵义会议
• 难点: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
一、长征的开始---第五次反 “围剿”的失败
二、长征的转折---遵义会议
三、长征的胜利---三军会师
一、长征的开始
次序 国民党 中央 红军 军队 红军 指挥者
战略 战术
结果
第一次 10万多 3万多
第二次 20万 3万多 第三次 30万 3万多 第四次 50万 7万多
毛 泽 东
朱德 周恩来
制定和执行了符合
根据地特点的战略
战术:如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集中兵力 各个击破,在运动中
胜利
消灭敌人等.
第五次 100万 8万多
博古 李德
制定了”左倾”战略
战术:如全面出击, 失败 同敌人打阵地战等
想一想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是:
主观上: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冒险主义。 客观上:敌人的力量过于强大。
• 包围圈,最后全军覆没,陈树湘也因为腹 部被手榴弹炸伤而被俘。他被抬在担架上 连夜送去报功,路上,抬担架的士兵突然 觉得脚下一滑,旁边的人打着火把一看, 在场的人都惊得目瞪口呆:年仅28岁、黄 埔二期毕业的陈树湘竟然用手把自己的肠 子拽出绞肠而死。 董振堂如果活到解放, 至少是开国元勋,因为他当时已经是军团 长,和林彪、彭德怀平起平坐,可惜他在 西路军的战役中壮烈牺牲。 长征路上的一 天,陈慧清突然要生孩子了。早不生晚不 生,偏偏在一场激烈的突围战刚一打响时 要生了,而且是难产。当时陈慧清疼得满 地打滚,身边没有一个医护人员,只有几 个红军小战士。仅仅1公里以外,董振堂正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优质课教案_3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优质课教案_3
学齐声诵读本段的文本内容
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自述,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长征中的感人故事
学生在小组讨论后,回答三大主力会师的有关问题,并阐述出长征的意义和原因,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订正,必要的进行说明和解释
课堂小结
作 业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长征的原因、胜利的时间、标志、意义,遵义会议的时间、内容、意义,希望同学们,课下发扬长征的艰苦奋斗精神,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㈡讲解新知
1.展示多媒体(出示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提出问题:
⑴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影响下,又出现哪些革命根据地?
⑵其中最大的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⑶中华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在哪里?
教师口述: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使蒋介石反动政府极为恐慌和震惊,从而1930年10月起,先后派重兵进行围剿,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小节《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遵义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教师总结归纳:回答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并进一步说明遵义会议的意义,即这次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二小节《过雪山草地》
1.教师讲解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克服艰难险阻,取得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引出第二节的学习。
1.84页的课后活动。
2.每人写一篇长征中的感人小故事。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长征的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1.遵义会议的 内容: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意义:中共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过雪山草地:四渡赤水河 声东击西
巧渡金沙江 跳出敌人包围圈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14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14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14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14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14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14张PPT)
• 有一支军队,在一年时间里, 一共爬过了18条山脉,其中 5条终年冰雪覆盖;渡过了 24条河流;经过了11个省份; 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了10 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平 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支大 军,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 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 可说是近乎奇迹。
• ——美国著名记者斯诺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14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14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14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14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14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14张PPT)
部编教材(2017)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 册》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14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14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14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14张PPT)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20张PPT)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20张PPT)
0
目标4:阅读教材说出长征结束的标志;探讨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重点)
0 0 0
1
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过雪山草地 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2
3
0
0
0
0
任务一
【自学质疑】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 疑惑点记录反馈老师。
0
0
0
0
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任务二
播放课件素材—视频:遵义会议的召开
2
0 0 0
0
红军长征历时两年,行程两万五千里,经过了江西、福建,广东、 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等地。在长征的 过程中,红军表现出了无畏、无私、乐观等精神,正是有了这些精神, 红军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最终取得长征的胜利。 红军的这些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 各样的困难,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像红军一样以无畏、无私、 乐现等精神去面对,想办法去克服它们。
1935年10月 毛泽东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0
0
0
0
小组探讨: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1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 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 安;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0
长征初期进军路线
请同学根据 教材长征路 线示意图讲 述红军初期 进军的路线 的经过。
强渡乌江
0
遵义会议
瑞金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新人教版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红军长征的路线及长征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遵义会议的召开及其伟大意义;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取得胜利的原因过程与方法以长征路线为线索,加深对长征艰苦过程的了解;利用文学影视作品的感染力,让学生感知历史,形成历史概念,认识时代特征。

通过分析遵义会议的作用及影响,形成对历史史实的正确理解与判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先烈们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勇于献身、追求崇高理想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加深对长征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感情教学重点:遵义会议教学难点:长征的经过和长征精神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地球上的红飘带》)这是坐落在甘肃会宁的长征纪念雕塑,雕塑的名称是《地球上的红飘带》。

在红军长征的漫漫征途中,矗立着一个又一个这样的纪念碑。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回顾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瞻仰革命的丰碑,感受伟大的长征精神!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1.教师讲解: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陷入及其危险的境地。

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2.多媒体链接:多媒体链接歌曲——《突破封锁线》3.教师讲解: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敌人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

红军拼死冲杀,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但八万多人只剩下三万多人。

4.出示图片:展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5.出示材料:正是在这危急关头,毛主席挽救了红军。

他力主放弃合二、六军团的企图,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争取主动,打了几个胜仗,使部队得以稍事休整。

他的主张得到大部分同志的赞同,于是,部队在十二月占领湖南西南边境之通道城后,立即向贵州前进,一举攻克了黎平。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优质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优质教学课件
①四渡赤水 ②遵义会议召开
③渡过乌江 ④强渡大渡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

D.③②①④
4.“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
无限任飞扬。”这首诗是朱德为纪念遵义会议而作。“群龙得首”
是指遵义会议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C )
A.博古
B.陈独秀 C.毛泽东
D.邓小平
张闻天
王稼祥
朱德
二.过雪山草地
过雪山
走草地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的意义是什
么?

打乱了敌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追剿计划。

巧渡金沙江的意义是

什么?

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五苦

















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1.会师陕甘
陕北吴起镇

东 、 朱 德 、 周 恩 来 、 秦 邦
长 征 到 达 陕 北 后 的 毛 泽
D.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课后思考
学了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研讨
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有什么样 的感悟?与同学相互交流讨论。
作业1: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 作业2:完成对应的练习题。
名人名言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 梯。”同学们,书海浩瀚无边,而我们 的时间十分有限,今后我们应该多读书, 读好书,与好书相伴。
5. 毛泽东于1935年10月著诗《七律·长征》:“……更喜岷山千
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中表达了红军哪一次胜利会师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1.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

2.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引导学生探究红军长征及取得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重点遵义会议,长征精神。

难点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教师:(播放《长征》,展示材料及图片) 材料一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二反映长征的图片。

教师:作为新中国的儿女,我们都应该了解二万五千里长征,因为这是一部倾注了红军战士对祖国对人民无限热爱的历史,没有这段历史,就没有新中国的今天。

一、兵临城下突围败――长征原因教师:从1930年12月到1933年1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先后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围剿”。

中央革命根据地,地处江西南部、福建西部,根据地面积约五万平方千米,是当时最大的一块革命根据地。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一时间国民党兵力红军兵力比例第一次 (1930.11-1931.1) 10万多 4万多约2.5∶1 第二次 (1931.3-1931.5) 20万 3万多约7∶1 第三次 (1931.7-1931.9) 30万 3万多约10∶1 第四次 (1933.2-1933.3) 30多万 7万多约4∶1 材料二前四次反“围剿”是根据毛泽东指定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大步进退,灵活出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一提供的数据,并结合材料二,你认为中央红军能取得反“围剿”的胜利吗?请说明理由。

学生:(讨论)前四次反“围剿”是根据毛泽东的避敌主力、击其虚弱、大步进退、寻机歼敌的作战的方法,采用游击战和运动战,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取得了胜利。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御敌于国
门之外”“不让敌人侵占寸土”。

――博古、李德教师:(说明)“御敌于国门之外”是要求红军在根据地之外战胜敌人。

教师:博古、
李德等人不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导致红军损失惨重。

经过广昌一战,红军又伤亡五千六百多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北大门被打开了。

之后,敌军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内部进攻,直指中华苏维埃政府首都瑞金。

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硬拼硬打、不计成本的作战方法(冒险主义错误),结果一败涂地。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不得不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长征。

二、力挽狂澜万里行――长征过程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标记长征开始的时间、出发地等基础知识) 教师:(展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 教师:请大家结合地图,讲述长征前期的军事行动。

学生:1934年10月,长征开始后,博古、李德等人又犯了逃跑主义错误。

一路上敌人的围追堵截,红军虽然经过英勇奋战,冲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但伤亡过半,只剩下三万多人了。

而此时的蒋介石已判明红军的意图是到湘西会师,因此在通往湘西的路上设置重兵。

在危急关头,毛泽东提出了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的主张,得到多数人的支持。

1935年1月,红军强渡
乌江,占领遵义,把敌人远远地抛在了湘西。

教师:中国历史上的
又一次伟大会议就在这里召开了。

(展示视频《遵义会议》) 学生:(根据视频,结合教材识记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和意义) 教师:会议解决了党中央领导人的什么错误?毛泽东的地位有何变化?学生:(讨论,回答)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教师:你怎样理解“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
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学生:(从会前和会后进行对比分析,讨论) 会前:由于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初期军事上的失利。

会后: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中国
革命开始走上胜利的道路。

教师:这次会议是在没有共产国际代表
指导的情况下,由中共自己召开的。

对此,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是什么?学生:(讨论)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有能力解决自身的问题,我
们应该相信党、热爱党。

教师:(展示示意图) 教师:1935年遵义
会议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处理党内分歧,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
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革命从此一步步走向胜利,最终建立新中国。

遵义会议是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教师:遵义会议以后,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红军又有哪些重要的军事行动,克服了哪些困难?(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标记重要知识) 教师:根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哪位同学来讲述遵义会议后红军的军事行动?学生: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进入甘肃。

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识记长征胜利结束的概况) 学生: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一红军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它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伯材料二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

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

――毛泽东教师:结合上述材料,分析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学生:(讨论、分析)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教师:红军长征途中,除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外,还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学生:恶劣的自然环境,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疾病,还缺少粮食给养等。

教师:艰苦卓绝的长征路,数不清的险山恶水,你感受到什么精神?学生:以苦为乐、不畏艰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艰苦奋斗、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师:红军战士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凭着坚强的毅力,英勇善战,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最终实现了长征的胜利结束。

教师:长征是一种精神,是一部史诗,它不仅影响了中国的
命运,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今天我们学习长征,就是要缅怀革命先辈的不朽功勋,发扬长征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重温了长征的历史,我们知道了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

我们感悟了长征精神,它那传奇式的献身精神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

长征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朝着未来前进。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过程损失惨重遵义会议:生死攸关过雪山草地胜利:三大主力会宁会师
优品课件,意犹未尽,知识共享,共创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