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版)
六、实施建议——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历史(word文档)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1(一)教学与评价建议历史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
要实现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教师须确立新的认知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从知识本位转变为素养本位,努力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
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等聚焦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全面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科学制订教学目标历史教师要准确把握历史学科的性质及其功能,深刻领会历史课程的本质和教育价值,全面认识历史学习对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完整把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具体表现,要认识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对某一方面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尤其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以问题解决的水平程度作为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避免将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机械地分离;二是所制订的教学目标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通过教学能够达成;三是教学目标要有可检测性,能够衡量出学生通过学习所表现出来的进步程度。
例如,必修课程中“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这一学习专题的教学,对于“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的学习内容,如果在教学目标中设定为“通过了解秦汉大一统的史实,形成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就显得过于简单、空泛,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指向也不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不强。
此外,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完成。
因此,对这一教学内容的目标可设计为:“能够运用秦朝疆域图和西汉疆域图,明确秦汉疆域的四至;在梳理和概括秦始皇巩固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胡㊀勤㊀㊀一㊁以语文核心素养支撑课程结构新课标明确了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㊁思维发展与提升㊁审美鉴赏与创造㊁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核心要素.新课标不是按照单一标准抽象的逻辑方式来定义核心素养,而是以开放包容的宏观思维来确定的.新课标采用了传统的融通法,贴近当下社会,避开了语文本质㊁属性之类的概念之争,为语文核心素养注入了新的内涵,以支撑宏大的语文课程结构.二㊁以学习任务群构建语文课程内容新课标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设计了 语文学习任务群 .从学习内容看,增加了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当代文化参与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语言积累㊁梳理与探究 四个学习任务.过去虽然在必修中有这些方面的教学内容,但没有单独列出,学习的目标和方法很模糊,随意性很大.这次单列出来,对师生来说是个新的挑战.语文学习任务群构建的语文课程,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以语言思维发展为基础,保留了原有的文体教学,整合了整本书阅读㊁跨媒介学习和文化探究等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语文素养.三㊁在言语活动中展开语文教学新课标提出了 语文活动 这个概念,课标专家组认为,语文活动是基于言语活动的转化.言语活动是人的思维活动㊁情感活动与言语交流的统一,言语活动必然受其自身的文化背景㊁个体经验和具体的㊁特定的活动情境的影响,所以它必然是个性化行为. 语文活动 这个概念突出了新课标对语文学习性质的认知,将引导教材编写和教学设计围绕语文学习活动展开.观察各学科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以往的语文学科是最忽视活动设计的,新课标实施后有望改变这一现状.摘自«语文建设»(京),2018.4.13~17«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徐㊀蓝㊀㊀一㊁确立新的认知观㊁教学观和评价观教师必须确立新的认知观㊁教学观和评价观,从知识本位转变为素养本位,努力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教师要全面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具体表现,认识到核心素养五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既要注重对某一核心素养的培养,更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二㊁将教㊁学㊁评㊁考各个环节聚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师要有意识地将 教 学 评考 一体化,即将教学目标㊁教学内容㊁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聚焦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合理整合教学内容,确定关键问题和重点难点.通过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活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㊀㊀㊀专题文摘95㊀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学习㊁学会自我拓展知识㊁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三㊁以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重心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能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新情境,如 学习情境 生活情境 社会情境 学术情境 等.通过多维度创设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把问题解决好,为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创造条件.四㊁开展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活动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认真考虑如何构建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方式.所谓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史料阐释历史,更重要的是,要设计以史料研习为基础的探究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搜集㊁整理㊁辨析㊁运用史料解释历史.五㊁根据学业质量水平评价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度教师要全面深刻地学习㊁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准确把握学业质量不同水平所描述的学生核心素养的表现特征,依据学业质量水平的细化评价目标指导教学与评价.摘自«人民教育»(京),2018.8.44~52«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季㊀浏㊀㊀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是新课标的核心精神和关键要求,是未来深㊀㊀㊀化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也是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教学的主线,有助于落实 立德树人 的根本任务和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身育人功能,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㊁体魄强健㊁全面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是落实 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领课程目标㊁教学内容㊁学业质量㊁教学方式和学习评价,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的每一个方面和环节都要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来设计和实施.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育教学,把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好了,就是落实了 立德树人 的根本任务,就能体现出高质量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要特别重视每堂课中复杂情境的创设㊁结构化知识和技能的学练㊁运动负荷的保证㊁多种体能的练习等关键要求.因此,要改革传统的军事课㊁纪律课㊁说教课㊁单一技术课㊁安全课等体育课堂教学形态,摒弃每堂体育课采用碎片化知识和技能的教法,改造无运动负荷㊁无战术㊁无比赛的 三无体育课 .未来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学习并深刻理解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地贯彻和落实.唯有如此,体育与健康课程才会充满希望㊁充满生机㊁充满活力,体育与健康教育领域存在的三大难题 学生喜欢体育活动却不喜欢体育课㊁学生上了12年的体育课却一项运动也未掌握㊁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30多年持续下降,才有望得到解决.摘自«体育科学»(京),2018.2.3~2096㊀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8年第6期。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学科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语言实践中通过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语言经验,具备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研究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研究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研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
数学思维是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
主要包括:从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和结构,并且用数学符号或者数学术语予以表征。
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逻辑规则推出一个命题的思维过程。
主要包括两类: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由归纳、类比;一类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是演绎。
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
主要包括:在实际情境中从数学的视角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构建模型,求解结论验证结果并改进模型,最终解决实际问题。
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利用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主要包括:借助空间认识事物的位置关系、形态变化与运动规律;利用图形描述、分析数学问题;建立形与数的联系;构建数学问题的直观模型,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数学运算是指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主要包括: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方法,设计运算程序,求得运算结果等。
2017 历史课程标准
2017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旨在指导和规范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该标准提出了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等方面的要求,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依据。
该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
展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坚持立德树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历史事实,注重历史证据,倡导科学精神,传承人类文明;关注人类命运,理解世界历史进程,拓宽国际视野,增强全球意识等。
该标准还提出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等五个方面。
这些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应该发展和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此外,该标准还规定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目标,并详细阐述了课程
结构、课程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内容为高中历史教师提供了具体的教学指导和教学要求,有助于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总之,2017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依据和规范性文件,对于推进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2017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以下是2017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部分内容供参考:
与2003年版课标相比,新课标从原来的“三维目标”发展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必修课程由专题史变为了通史,按时间排序分为中国史和世界史。
史实的选择也有所增别,具体变化如下:
- 中国古代史:
- 融合选修部分内容,增加了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中华文明的起源、私有制等。
-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动更加具体化,战国时期的变法由选修变必修。
- 增加“了解老子的学说”,对“庄子”的了解。
- 增加汉朝开疆拓土、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
解读07 学业质量——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历史解读
2017年版课程标准增加了学业质量要求部分(下附学业质量水平等级原文),明确了学生完成本学科学习内容后,学科核心素养应达到的等级水平,提出了学业质量标准。
学业质量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状况的综合衡量,明确了新的质量观,改变过去单纯看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
学业质量标准把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要求,因材施教,更加关注育人目标的有效落实,同时学业质量要求的提出,也为阶段性评价、学习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命题提供了重要依据,促进教、学、考有机衔接,形成了育人的合力。
学科核心素养指向的是,要培养学生哪些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学业质量标准解决的是这些核心素养我们培养到了什么程度。
所以这两项内容密切相关,凝练出学科核心素养之后,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学业质量标准,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什么是学业质量(Learning quality)标准是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以教育质量观为基础所规定和设计的学生课程学习活动所应该达到的发展状态和发展水平。
是指学生在不同的课程领域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身心发展程度和状态,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过程在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变化程度和发展状态。
也就是说,学业质量指向的是学生通过课程或学科的学习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这种变化涉及量和质两个方面的变化。
量——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学了多少;质——学生在学习中学得好不好。
是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教育的发展功能和水平。
学业质量标准是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制定的。
学业质量标准划分原则(1)将每个核心素养划分为4个水平,水平1为最低等级,水平4为最高等级,在划分时,进行纵向与横向的通盘考虑。
◆从纵向看,每个核心素养自身的第1—第4层次,具有连续性和递进性。
每高一级水平的表现涵盖前一级的表现。
◆从横向看,五个核心素养的每一个层次,处于同样的水平上;在五个核心素养的同一水平之间建立逻辑关系,形成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等级。
水平2是合格等级。
2017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word版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一)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1.唯物史观唯物史现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
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
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2.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3.史料实证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
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4.历史解释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高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解读(北师大)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朱汉国(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基础教育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和历史教育。
)1、如何认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
“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等,都要始终贯穿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任务。
”。
那么,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认识和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所谓学科核心素养,它是指学生在接受某一学科教育过程中,以学科知识技能为基础,整合了情感、态度或价值观在内的,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能够满足特定现实需求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不是简单的知识或技能,而是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与能力,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
可以说,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该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
在这里有三个关键词非常重要: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这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内涵的三个重要要素,是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目标。
这三个维度目标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华东师大崔元漷教授曾举驾驶素养为例来说明。
上驾校绝不是背一点驾驶知识,必须学会驾驶。
但一个合格的驾驶员必须具备一定的驾驶素养,其驾驶素养包含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三个目标。
驾驶员的关键能力是安全驾驶;必备品格是礼貌行车;价值观念是尊重生命。
每个学科所养成的核心素养内容虽有所不同,但这三个维度是一致的。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课程的总目标,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历史课程学习中的具体体现。
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做了明确界定:“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初高中历史衔接学案
初高衔接——高中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一:概念解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分解为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1)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
我们认识历史、解释历史,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唯物史观作为核心素养之一,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包括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辨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主要作用等,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新版课程标准在此实际上从两个层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认识层面,通过历史课程学习,要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二是运用层面上的要求,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就认识层面,应了解唯物史观哪些理论与方法呢?唯物史观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揭示了社会结构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唯物史观既重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的反作用。
唯物史观还论述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唯物史观还强调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这样的思想认识,是以往的历史学家和哲学家所未曾达到的,使人们认识历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历史学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注意了解以下观点和方法: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四,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法;第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六,人类社会形态经历了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唯物史观浅谈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唯物史观浅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历史学习逐渐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1.国际背景。
(1)政治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随着政治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全球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史学领域内,则是不同国家的史学观点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相互影响,彼此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于中国史学来说,吸收国际史学的优秀成果和先进理念势在必然。
(2)社会信息化趋势加强。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信息传播正在以空前的速度在传递,这就使史学研究能在第一时间吸收和借鉴到比较前沿的学术思想。
(3)对外开放的扩大。
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加强,思想文化的碰撞也在所难免。
沟通与交流,与他人合作也成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和能力。
另外如何看待外来文化,特别是起到历史导向的史学,需要我们有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所以,传统的史学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
2.国内背景。
(1)终身学习成为时代要求。
这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不仅需要知识,更不需要不断更新的知识和不断更新的理念,社会日新月异,思维也要不断进步。
(2)责任担当。
新时代的中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社会的栋梁。
爱国是必备的品质,必须具有家国情怀和担当意识。
所谓的立德树人,就是说,只有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爱国的思想和能够解决时代难题的能力。
(3)社会参与。
学以致用,脱离社会的学习是无用的,每时每刻,我们都要有解决社会难题的思想准备并为此努力。
哪些不关心现实,不懂得国情的人,是对社会无用的人。
二、确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依据1.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和专业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彰显学科育人价值——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彰显学科育人价值——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蔡权【摘要】为了建立核心素养和历史课程教学与评价的内在联系,充分挖掘历史课程对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的学科育人价值.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凝练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系统阐述了学生在学习历史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课程标准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课程内容,制定学业质量标准,并提出了教学和评价等方面的实施建议.【期刊名称】《新课程研究(上旬)》【年(卷),期】2018(000)004【总页数】3页(P24-26)【关键词】历史课程标准;特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者】蔡权【作者单位】南通大学附属中学江苏南通2260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33.51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历史新课标”)最具标志性的变革是突出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历史新课标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阐述成为表达课程目标的新模式,整合课程内容的新依据,划分学业质量水平的新标准,成为主导历史新课程实施的引擎。
一、凝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教育目标学科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
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学科教学的价值所在,历史教学的价值在于学生经过历史学习得以拓宽历史认识视野,提升历史思维能力、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涵养人文素养。
所以,只有抓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才能全面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基于此,历史新课标在充分挖掘历史学科本质和历史教育对落实“立德树人”,发展学生素养的独特价值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历史课程目标为“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
”并对五大核心素养的内容进行具体阐述。
显然,历史课程标准意在通过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来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历史学科的具体化,是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正确价值取向、优秀品格与基本能力,是经过历史学习所形成的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最新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及其培养
摘要:新修订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正式提出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并明确指出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
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教师面临的新挑战。
本文基于新修订的历史课程标准,就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和提高高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两个方面进行叙述与分析。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措施201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于高中历史课程而言,要坚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这一理念,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始终贯穿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任务,使其有利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使高中历史课程的育人价值得以充分的体现。
一、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概述国家教育部在2018年正式提出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新理念。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逐渐形成成熟的世界观,最终促进个人能力水平的提高。
新修订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总结概括出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其中,唯物史观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起着理论保证的作用,是从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角度对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和观念给出指导。
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高中生应正确了解并认识唯物史观,以唯物史观作为指导思想,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和探究,这样才能从广度上和深度上更好地掌握历史。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本质的体现,设身处地地将学习的历史知识放到这个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和空间中,以此具体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学生应该认识到,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特定的历史环境,只有对其了解和掌握,才能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和比较。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版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7核心素养版讨论稿)(一)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1.唯物史观唯物史现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
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
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2.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3.史料实证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
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4.历史解释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历史高考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历史高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
通过诸素养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
可以说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前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03年版》中的三维目标将被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所更新。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同时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
各学科明确学生完成本学科学习任务后,学科核心素养应该达到的水平,各水平的关键表现构成评价学业质量的标准。
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的,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更加强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教师和学生把握教与学的深度和广度,为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命题提供重要依据,促进教、学、考有机衔接,形成育人合力。
2020年的高考已没有颁发考试说明,由此可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对高考备考的重要性。
这些要求实际上在近年高考试题中体现明显。
随着新修订课标的推行和课程研究的发展,历史学科素养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渐趋融合,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逐渐被认同。
在这种形势下,高考适当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必然。
2020年高考命题中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体现不少。
一、唯物史观文综历史试题全国Ⅰ卷26题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
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
这说明宋代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文综历史试题全国Ⅰ卷30.1949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只强调和资本家斗争,而不强调联合愿意和我们合作的资本家……这是一种实际上立即消灭资产阶级的倾向”“和党的方针政策是在根本上相违反的”。
新修订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核心素养版)解读《课程知识结构的变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课程知识结构的变化与教师专业发展——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新解经过广大专家多年的努力,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终于2018年揭开神秘的面纱。
该标准(2017年版)既具有国际视野,又具有中国特色,尤其是对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阐释,颇有精到之处,对此,方家们已有诸多的评价与高论,笔者不再做过多的阐述。
然而,通过对课程标准的仔细分析与阅读,笔者发现,新课标给广大中学教师提出了很多新课题,本文试从课程知识结构的角度,提一些肤浅想法,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课程标准在“教学与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历史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
要实现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教师须确立新的认知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从知识本位转化为素养本位,努力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
”然而,知识结构不清,谈何知识本位——素养本位更是无从说起;学科内涵不明,如何开展教学与评价——聚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因此,要真正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教师更需要通过自身的专业发展,提升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新课标知识结构之调整课程标准中提到:“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等,都要始终贯彻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任务。
在结构的设计上,要在体现基础性的同时,构建多视角、多类型、多层次的课程体系。
”纵观课程标准全文,在知识结构的选择与建构上,确实体现了立足基础、视角多样、类型丰富、层次分明的特点,值得我们在教学与备课中多加关注。
(一)立足基础——时序意识的完善中学历史学习必须立足基础,这已是学科教学的共识,但要在实际操作中真正做到这一点却颇为不易。
其中作为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许多教师与学生都未能厘清一个基本的概念: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到底要包括哪些内容?一些教师认为学科的基础知识就是一些基本概念,只要把概念阐释清楚,学生的基础就是巩固的;一些学生则认为只要背熟教材中提到的历史事件与结论,基础就扎实了,成绩就突出了。
2017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2017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并于2018年3月1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性质:明确高中历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2. 课程理念: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强调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强化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3. 学科核心素养:确立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强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程目标:明确了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学习应达到的学业目标和核心素养水平,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建议。
5. 课程结构:对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编排,将必修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两部分,同时对选修课程的设置进行了规范。
6. 课程内容:对必修课程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增加了反映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实施建议:提出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和教师培训建议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为教师和教材编写者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总的来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也对教师和教材编写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7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2、凝练学科核心素养
为建立核心素养与课程的内在联系,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对于落实立德 树人根本任务,对于学生成长和终身发展的独特贡献,各学科基于学科本质 凝练出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新修订的课程标准还围绕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重组 课程内容,制定内容标准,指导教学设计,提出考试评价和教材编写建议。
5、吸收新成果,确保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与时俱进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坚持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课程内容中充分呈现。把培养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融入课程之中,努力呈现 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发展新成就。同时,吸收了课程标准研究领域的新 思想,以及十余年来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
(二)基本理念
1、以立德树人为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
历史课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教育理念,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 钋,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使历史教育 成为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 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使学生 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国家的命运和世界的发展,形成现代公民应具有的历 史素养和国家历史认同,得到全面、持续的发展,是历史课程所坚持的价值 追求。
4、坚持问题导向
现行课程面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形势、新要求,有不少需要破 解的问题。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坚持统筹规划、协同推进的原则,钋对各 学段课程之间统整不足、各项改革之间协同性不强、课程实施的保障条件不 配套等问题,进一步完善、调整了课程结构和内容,努力实现普通高中教 育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积极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 革与评价考试、高校招生、教师配备、资源条件和经费保障等相关改革的配 套。在标准中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精选教学内容,充实学业质量标准等, 对教学实施、评价考试提出具体建议。强化各学段纵向有效衔接和相关学科 横向协调配合。增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适宜性和可操作性,力求标准“管
三、课程结构——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历史(word文档)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1(一)设计依据设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结构的主要依据是: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相关要求。
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要符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规定,并考虑到与初中、大学相关专业的衔接,依据学生发展的多元需求、学分结构、课程内容选择原则等,既要为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共同基础,又要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专业发展。
2.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将历史课程结构的构建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课程类型及其布局有利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使高中历史课程的育人价值得以更加充分的体现。
3.历史学科发展的前沿成果。
注意吸收历史研究的新成果,使课程内容体现出历史学科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精选基本的、重要的、典型的史事,并为学生提供认识历史的多个角度,注重引导学生对历史的探究。
4.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国际历史教育的优秀成果。
在充分吸取近年来历史课程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注意解决新问题,使课程结构的设计更有利于改革的不断深化,顺应国际历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
(二)结构1.课程的类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采用通史与专题史相结合的方式。
必修课程采取通史方式,旨在让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发展大势;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采取专题史方式,旨在让学生从多角度进一步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
这样的结构,既有利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使高中历史课程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有所区别和衔接。
历史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升学需求而选择修习的课程,设《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与传播》三个模块。
各模块由若干学习专题构成,在各专题下的具体内容依照时序进行表述,呈现中外历史多方面的重要内容,引领学生从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等不同视角深入认识历史。
学#科网。
2017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版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一)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1 .唯物史观唯物史现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
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
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2 .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3 .史料实证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
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4 .历史解释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关系 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生产力决定了经济基础,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什 么程度,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 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它包括阶级关系(基础关系)、 维护这种关系的国家机器、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政治法律制度、组 织和设施等。
农耕社会的基本特点: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物资短缺,强制平衡。
超时间 超空间 单因素 制度决定论 总之,宏大叙事,
简单全称。 根源:机械思维。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4.社会形态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发展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内容,揭示了社会发展的 本质和规律,是一种科学的社会发展观。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 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 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 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历 史
情的理解而进行的解释,是基本能力 和主要指标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建 构 正 确 的 历 史 认 识
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形成的情感态度价 值观,是历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家国情怀
历史学科五个核心素养的结构关系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事实判断 考实性认识
成因判断 抽象性认识
价值判断 价值性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7核心素养版讨论稿)(一)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1.唯物史观唯物史现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
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
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2.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3.史料实证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
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4.历史解释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
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
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5.家国情怀家国情环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
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二)课程目标1.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2.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
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3.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
4.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评析和价值判断;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
5.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具有家国情怀,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内容标准必修课程1、中外历史纲要1.1早期中华文明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特点;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了解早期国家的特征;知道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在历史研究中的不同作用。
1.2春秋战国的政治社会变动与“华夏”观念的形成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动和经济发展,理解战国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和“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通过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迁徙与交融的史实,认识“华夏”观念的形成。
1.3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通过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独尊儒术”等举措,认识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
1.4三国至唐前期的民族交融与文化创新通过把握三国至唐前期分合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制度创新及中外交流的历史意义,以及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新成就。
1.5唐后期至两宋的政治、社会变革通过唐后期和五代十国的社会动荡,理解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举措;了解唐后期至两宋时期的重要改革,以及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1.6辽、西夏、金、元的统治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通过辽、西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7明清时期中国版图的奠定与社会变动通过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通过认识明清时期的世界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了解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重要变化及所面临的危机。
1.8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及意义;认识l[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1.9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成立对中国结束帝制、走向民主共和的意义;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通过民国初年社会经济、思想观念、生活习俗的变化,认识其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1.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认识“五四”爱国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
1.11中华民族的杭日战争了解日本的侵华罪行;通过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意义,认识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抵柱,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理解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1.12人民解放战争通过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分析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的原因,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1.1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1.1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认识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成就及经验教训;了解和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1.15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及意义;通过了解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历史地位。
1.16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通过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
1.17中古世界的多元面貌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封建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的多元面貌。
1.18大航海时代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大航海时代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1.19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1.20改变世界面貌的工业革命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1.2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
1.22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1.23改变国际秋序的两次世界大战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1.24 20世纪下半期世界的新变化通过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通过了解冷战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1.25当代世界的发展特点和主要趋势通过了解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发展特点,以及出现的全球性问题,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
选修I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1政治体制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以及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
1.2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以及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
1.3法律与教化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了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和基本特征,知道宗教伦理在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了解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