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专题四 第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第1课 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 课件(共16张PPT)
• 【课标要求】 •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 【学习模块】 • 模块1:自主预习 • 模块2:互动课堂 • 模块3:图文探究 • 模块4:成功体验 • 模块5:课后拓展
原因 确立 实施 意义
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初步-《共同纲领》→正式-《54宪法》
5个自治区:蒙、新、桂、宁、藏 当家作主、统一团结、发展进步
说明: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当家作主,管理民族事务
回族
模块2 互动课堂
5.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提示]
• 《共同纲领》在总纲第一条中就确立了国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
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
政。"
•
《五四宪法》的总纲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
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
民主国家"。因此,从实质上来看,五四宪法中规
116个,包括5个自治区、31个自治州、80个自治县。 总面积约6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60%以上;总人 口为1.2亿,其中各少数民族人口为0.5亿多。
模块3 图文探究
• (3)材料三体现 了新中国的什么政 治制度?请正确填 图。
• [提示]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 蒙、新、桂、宁、 藏。
模块4 成功体验
《共同纲领》:代行人大
54政协二届一次:统一战线
56“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18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3、成就: 五个自治区的建立
4、意义:
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 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和社会进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
宁夏回族 自治区1958
我国的五个 省级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 治区1958
新中国的政治建构 思考:这三种制度有 什么共同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宪民法当》家作主
内容:决定——首都、国旗、国歌、国名
人民 团体
各民主 党派 无党派 中国 人士
各民族 共产党 人民
海外 华侨
解放军 各地区
国旗和国徽
聂耳
田汉
第一届政协决定以 《义勇军进行曲》为 代国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时间:1949年9月21日 地点:北平
内容: 决定——首都、国旗、国歌、国名 通过——《共同纲领》(临时宪法\施政 纲领)(规定国家性质、政权性质) 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持自己。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做的事情,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去的地方,无论有多难,有多远。
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新中国成立的背景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10.1,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主权地位 政权性质 为新中国建设奠定基石 ④中国历史进入 新纪元
二、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条件: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为全国
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最简单的恰恰是最难的。拿梦想去拼,我怎么能输。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会努力站在万人中央成为别人的光。行为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不曾扬帆,何以至远方。人生充满苦痛,我们有幸来过。如果骄傲没有被现实的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么会明白要多努力才能走到远方。所有的 豪言都收起来,所有的呐喊都咽下去。十年后所有难过都是下酒菜。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 停止一日努力。失败时郁郁寡欢,这是懦夫的表现。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越努力,越幸运。每一个不起舞的早晨,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死鱼随 波逐流,活鱼逆流而上。墙高万丈,挡的只是不来的人,要来,千军万马也是挡不住的既然选择远方,就注定风雨兼程。漫漫长路,荆棘丛生,待我用双手踏 平。不要忘记最初那颗不倒的心。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 源泉。感恩生命,感谢她给予我们一个聪明的大脑。思考疑难的问题,生命的意义;赞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记住精彩的瞬间,激动的时刻,温馨的情景, 甜蜜的镜头。感恩生命赋予我们特有的灵性。善待自己,幸福无比,善待别人,快乐无比,善待生命,健康无比。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 的开始。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骄傲是胜利下的蛋,孵出来的却是 失败。没有一个朋友比得上健康,没有一个敌人比得上病魔,与其为病痛暗自流泪,不如运动健身为生命添彩。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缺什么也别缺 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乐不能不要;什么 都可以忘掉,健身不能忘掉。选对事业可以成就一生,选对朋友可以智能一生,选对环境可以快乐一生,选对伴侣可以幸福一生,选对生活方式可以健康一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 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事业和成就,甚至一生。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 消耗身体。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 费。在这个尘世上,虽然有不少寒冷,不少黑暗,但只要人与人之间多些信任,多些关爱,那么,就会增加许多阳光。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 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 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什么叫幼稚。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今天做别人不 愿做的事,明天就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到了一定年龄,便要学会寡言,每一句话都要有用,有重量。喜怒不形于色,大事淡然,有自己的底线。趁着年轻, 不怕多吃一些苦。这些逆境与磨练,才会让你真正学会谦恭。不然,你那自以为是的聪明和藐视一切的优越感,迟早会毁了你。无论现在的你处于什么状态, 是时候对自己说: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长在高山上的鲜 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闪地扑向礁 石。人都是矛盾的,渴望被理解,又害怕被看穿。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第1课 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 课件(共16张PPT)
四次会议:七届二中全会、 新政协(一届政协)、 一届人大、 二届政协
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 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 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 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 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 可以获悉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初步建立:
1、1949年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确立和发展:
继续存在:
2、1954年二届政协召开
新的阶段:
3、“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的提出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区域 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 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汉族
内蒙古自治区
宁 夏 回 族 自 治 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大杂 居
小聚 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
宁夏回族 自治区1958
我国的五个 省级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 区1958
总结
一次典礼:开国大典
二个法律:《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三大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专题四第1课
主 政新 治中 建国 设的
民
1、新中国的成立(前提) 2、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三大制度)
一、新中国的成立(前提) 为新中国政治建设奠定基石
、 1 历史条件
①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②政治上:国民政府已被推翻 ③思想上: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2、过程
①筹划——新政协会议的召开 ②成立——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第1课《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优秀教学案例
(一)情景创设
1.以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为切入点,通过展示相关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和激动。
2.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者,从而引导学生站在历史人物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同理心。
3.通过模拟政治协商会议、人民代表大会等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政治建设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取得的成就和不足,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历史辩证思维。
4.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客观分析历史的态度,学会从人性的角度理解和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
5.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建设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既能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又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成为具有历史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奠定基础。
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建设的基本情况。
2.强调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提醒学生注意相关概念和制度的内涵。
3.结合现实,让学生认识到政治建设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的短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运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分享观点,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历史: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件(人民版必修1)高一
(4)意义: 开创了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 度(基本政治制度) (1)初步建立:1949年人民政协会议 (2) 1949年——1954年代行人大职权 1954年后性质: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 主要职能: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3)1956年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全新阶段: 中共对民主党派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的方针
1949——1956 1956——1966 1966——1976 1978——今 过渡时期 (新民主主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文革”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
社会主义)
七届二中全会
时间地点:
1949年3月,河北西柏坡村
内容:
工作中心:
基本政策:
总任务:
意义:
解决了由新民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问题
政治制度 性质 意义 中国共产党 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 领导的多党 政党 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 材料一 合作和政治 制度 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 协商制度 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材料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 人民代表 国家 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 大会制度 制度 民主与法制的基础,为社会 主义民主和法制奠定了基础 充分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 民族区域 民族 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 则,少数民族实现了当家做 制度 自治制度 主,保证了祖国统一和各民 族的团结发展 材料 实质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汉族
宁 夏 回 族 自 治 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大杂 居 小聚 居
原因:
统一多民族国家
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
1、1949年《共同纲领》确立
人民版历史必修专题四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件(共35张PPT)(共35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树苗如果因为怕痛而拒绝修剪,那就永远不会成材。生活的激流已经涌现到万丈峭壁,只要再前进一步,就会变成壮丽的瀑布。生命很残酷,用悲伤让你了解 什么叫幸福,用噪音教会你如何欣赏寂静,用弯路提醒你前方还有坦途。山涧的泉水经过一路曲折,才唱出一支美妙的歌通过云端的道路,只亲吻攀登者的足 迹。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充满光明。骄傲,是断了引线的风筝,稍纵即逝;自卑,是剪了双翼的飞鸟,难上青天。这两者都是成才的大向你的美好 的希冀和追求撒开网吧,九百九十九次落空了,还有一千次呢。只有创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拼搏,才是充实的生活。激流勇进者方能领略江河源头的奇 观胜景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有一个人任何时候都不会背弃你,这个人就是你自己。谁不虚伪,谁不善变,谁都不是谁的谁。又何必把一些人, 一些事看的那么重要。有一种女人像贝壳一样,外面很硬,内在其实很软。心里有一颗美丽的珍珠,却从来不轻易让人看见。人生没有绝对的公平,而是相对 公平。在一个天平上,你得到越多,势必要承受更多,每一个看似低的起点,都是通往更高峰的必经之路。你要学会捂上自己的耳朵,不去听那些熙熙攘攘的 声音;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苦逼的人,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你自己。时间会告诉你一切真相。有些事情,要等到你渐渐清醒了,才明白它是个错误;有些东 西,要等到你真正放下了,才知道它的沉重。时间并不会真的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它只是把原来怎么也想不通的问题,变得不再重要了。 生活不是让你用来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 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统 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 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 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 做主的权利。
高一历史人民版《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件
建立
① 1949 年《共同纲领》规定:民族平等; 法律 依据 民族区域自治; ②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并作为我国的 基本政治制度 概况:五个民族自治区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与祖国统一
第 1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新中国的历史分期及政治建设概况
1949年—1956年 过渡时期(初步建立)
(新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
1956年—1966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966年—1976年 文革时期(曲折、严重破坏)
1978年—至今 改革开放新时期(快速发展)
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
三大 制度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形成过程 (1)自下而上建立各级地方人大 (2)1954.9第一届全国人大在北京召开,标志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建立 2.主要成果:1954年宪法颁布 (1)内容:规定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国家性质:人民民主国家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特点: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3)性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4)意义: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开创了人民 民主的全新阶段
新中国成立——
开国大典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10.1
1.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内容:
A.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 B.任命——周恩来——政务院总理+外交部长 C.政府施政方针——共同纲领
2、举行开国大典——标志新中国的成立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高中历史 专题4 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精美课件 人民版必修1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基础导学
知识梳理 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七届二中全会 (1)背景: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1)背景: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筹建 新中国 背景 成为一个重大而迫切的问题。 成为一个重大而迫切的问题。 (2)召开: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 (2)召开:1949年 召开 召开。 省平山县 西柏坡 召开。
(3)此后, (3)此后,全国有条件建立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逐 此后 步成立了民族区域自治机构,到1958年,内蒙古 步成立了民族区域自治机构, 1958年 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 宁夏回族自治区先后成立。1965年 宁夏回族自治区先后成立。1965年,西藏自治区 成立。 成立。 3.意义: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实现了少数民族自 意义: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 的愿望, 己当家作主 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 团结, 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 社会进步 。
二、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 1.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确立 (1)背景:1953年 (1)背景: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作出了召开全国 背景 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同年, 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同年,地方人民大会逐级 召开, 召开,为全国人大的成立奠定了法律基础和组织 基础。 基础。 (2)召开:1954年 (2)召开: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 召开 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 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以根本大法的形式, 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 其根本的政治制度, 其根本的政治制度,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 义务, 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 社会主义 过渡的方向和途 原则。 径。宪法体现了 人民民主 原则和社会主义 原则。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第1课《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教学设计
4.结合具体案例,如“三反五反”运动、土地改革等,阐述政治建设在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3.提醒学生关注现实政治生活,认识到政治建设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4.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提高历史学科素养。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检验学生对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的掌握程度,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和课堂笔记,整理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历史意义。(字数不少于300字,要求条理清晰、观点明确。)
a.简述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
b.分析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的历史意义。
c.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的认识。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和成功经验。
2.强调政治建设在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
4.观看一部关于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的纪录片,如《重生》,并撰写观后感(不少于500字),谈谈你对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的认识和理解。
5.结合现实政治生活,思考我国当前政治建设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撰写一篇短文(不少于500字),提出你的建议和看法。
作业提交时间:一周后。
注意事项:
1.请同学们认真对待作业,按照要求完成,确保质量。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第一节《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说课稿
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第一节《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我将从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馈、效果预测等几个板块来说。
第一板块——课标要求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第二板块——教材分析《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这一课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中的第1课。
本专题内容涉及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主线之一是现代中国政治建设,其基本线索既包含了政治建设的起点和基本内容,也包含了政治建设的曲折、转折及其新的探索与成就。
主线之二是祖国统一,即“一国两制”理论的创设及其实践。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这三大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也是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第三板块——学情分析本堂课的知识在初中二年级下期第一、三、十三课中曾经接触过。
但在四川省已有的中考体制下进行开卷考试,初中学生掌握情况并不乐观。
在前面第三专题第三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学习为本课做了一些铺垫。
然而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一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明显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急剧转化,因此本课学习要在掌握课标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课堂容量,拓宽历史视野,激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的知识比较枯燥无味,因此需要教师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更加有趣的学习。
第四板块——教学目标(一)、主要目标(1)能记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概况,能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能记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能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 专题四 第1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共101张PPT)
——毛泽东《中央人民的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词》
第1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当着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 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四 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现在是站立起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 是无限光明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制度的创立
第1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场(北京)
第1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台 大会开幕仪式,主席台左起:董必武、周恩来、李济深、刘少奇、毛泽 东、朱德、宋庆龄、张澜、林伯渠。
第1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第1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代 表们以举手表决方式通过议案。
第1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主席:毛泽东 副主席:朱德 刘少奇 秘书长:林伯渠 人民革命军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政务院总理:周恩来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沈钧儒 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罗荣桓 宋庆龄 李济深 张澜 高岗
本报讯: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今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会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代表齐集天安门,参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北京各机关团体工人 学生市民数十万人将参加盛典。据悉,大会典礼程序如下: 大会程序 一、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宣布开会。 二、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就位,副主席就位,委员就位。 三、奏义勇军进行曲。 四、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央人民政府成 立,并升国旗(同时鸣礼炮,礼炮毕,奏义勇军进行曲)。 五、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六、阅兵(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检阅,2、中国人民 解放军总司令下达阅兵命令,3、进行分列式)。 七、游行。 ——《人民日报》1949年10月1日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四第一节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说课(共30张PPT)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25-30分钟)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3、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949年10 月1日数十 万群众共庆 中华人民共 和国建国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观察上图,说说:数十万群众为什么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 国?新中国政权与旧中国历史上曾有过的国家政权有着哪些本质 的差异?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 理解,了解它成立的重大意义。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25-30分钟)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2、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问题探究二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以上所学内容,探究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与人民政协有何区别和联系?
区别 .性质 人民政协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不是国家 机构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权力机关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25-30分钟)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4、民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宁夏回族 自治区195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
广西壮 族自治 区 1958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一、新中国的成立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1949年北平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毛主席和代表合影原版 平津战役胜利 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 照片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25-30分钟)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2、开国大典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看完视频,同学们如果1949年10月1日你参加了 开国大典,是数十万群众中间的一员,请你谈谈参加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可以点燃学生学习激情。 盛典的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荀况 谁不向前看,谁就会面临许多困难。 学会合作,合作是一种深刻后的美丽,因为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够激起美丽的浪花。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歌德 认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 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友谊的最大努力并不是向一个朋友展示我们的缺陷,而是使他看到自己的缺陷。 明天的希望会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不要试图交到一个完美的朋友,也不要交到很多朋友。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张孝祥 林宥嘉《拥有》:快乐时你不必分心想起我,难过时一定记得联络我。让我分享你的苦,带走你的优愁,我只求这样把你拥有。 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