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农村党支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农村党支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全部基础,是党在农村的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和传播者,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它发挥着中央组织和地方组织所不能替代的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带领群众的作用,它直接与群众生活、工作、学习、战斗在一起,群众的愿望、要求、情绪、意见等,农村党支部和广大党员最了解,党的各项任务要依靠农村党支部去发动和组织群众来完成。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体制的变革,农村支部也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使一些党支部的工作无法进行,有些党支部几乎处于瘫痪状态。因此,想通过调查提几点建议:调查后存在的问题有:

1、部分党员党性观念淡化,自我意识膨胀;

2、党员年龄普遍老化,文化程度偏低,观念陈旧,发挥作用不够。

3、农民入党积极性不高;

4、党员流动性大,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5、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不适应目前新形势的要求。

一、现就出现的这些问题分析如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它的建立和推行,一方面适应了农业生产特点和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又给农村党支部的建设带来了一系列新情况和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是:

(一)部分党员党性观念淡化,自我意识膨胀

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使农民和农村党员的商品意识、自我意识大为增强,外出经商、打工成为时尚,这给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相当的难度,据调查有30%的党员经常在外打工,不良风气和腐败现象有所滋长,出现了对党的前途信心不足,党性观念淡化的离心倾向。出现了“包产到了户,不要党支部”的错误认识。

(二)党员年龄普遍老化,文化程度偏低,观念陈旧,作用发挥不够

由于历史和现实双重因素,目前农村党员队伍中绝大多数为过去历次政治运动中发展的党员,观念陈旧,年龄趋于老化,文化程度偏低,据调查东街党支部村党

员68%是老年人,年轻人数只占到党员的10%,而且50%的党员是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大部分没有担任村干部,除了种自己的责任田,为家庭搞一些副业收入外,不知如何发挥党员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他们受“以粮为纲”农业生产方针影响较深,多数只会种田干农活,不会搞别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后只知道种好自己的几亩责任田,不饿肚子有饭吃,大都没有学到农村实用技术和务工经商等本领,黄土地捆住了他们的手脚,大山遮住了他们的眼睛,小农经济意识根深蒂固,缺乏市场经济观念和意识,缺乏技术,无资金,怕冒风险,致富又没有门路,常为自个生活困扰,无力带领群众致富,发挥不了党员先锋作用。

(三)农民入党积极性不高,导致农村党员队伍比例偏小,支部班子后继乏人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农村多数干部不是忙于自己家里的责任田,就是忙于做生意,搞劳务,很少与群众接触。不少地方的农村党支部长期不开展活动,有的比较偏辟的地方的支部几乎处于瘫痪状态。不研究组织发展工作,甚至压抑年青农民特别是比自己有能力的人入党,怕丢了自己的“位子”。加之群众看不到干部和党员的作用,觉得“各种各的责任田,管他党员不党员”,现在的招工、征兵什么的,又不讲政治条件,不入党照样当农民,还不被管束,还免得群众议论说闲话。特别是由于党内腐败现象的滋长蔓延,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威望,群众有了看法,自然不愿向党组织靠扰。

(四)党员流动性大,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从切身利益上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劳动效率。加之人多地少的特定条件,按人口平均承包土地的农家,每户有一个主体劳动力,一至二个辅助劳动力就可以干完全部的农活,而且农忙时间过后,劳动力大部分时间闲着。这些长年和季节性的剩余劳动力,受市场经济开放性和求利性原则的支配,出门务工经商做生意,形成了出外打工的庞大队伍。据调查八里的几个支部中,90%的男性公民经常在外打工。越来越多的党员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对于这些流动党员,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管理办法。已建立的制度,由于落实困难和落实不力,多数做了样子。党员外出不请假,不登记,回来不汇报在外期间不过组织生活,连党费也不能及时缴纳。长期脱离组织,成了“没娘的孩子”无人管,也够不着管,久而久之,就与党组织的关系疏远了,感情淡化了,享受不享受党员权利、尽不尽党员义务,对他们来说成为无所谓的事情,他们似乎仅仅是个名义党员而已,更不知如何发挥党员的作用。

(五)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不适应当前新形势的要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但集体没有了统一经营的家业,使党支部失去了牵制党员的“笼头”。旧的方法不适应,新的办法又没在或难于奏效。面对新的情况,不知怎样开展工作,开会活动连人都叫不来,连“三会一课”和一年一度的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也难以进行,似乎党务工作和党员活动成了令人生厌的事情。加之支部和村委会一样,多忙于应付乡镇党委、政府布置的中心工作。如“催粮要款,刮宫引产,还要搞烤烟生产”等行政事务。挨家挨户的“摇门栓子”要钱,搞计划生育罚款,抬家具、背粮食,与党员和群众在切身利益上发生了矛盾冲突,产生了对立情绪,干部工作得不到群众甚至党员的理解和支持,辛辛苦苦工作,不仅个人家庭生活和经济收入受影响,甚至连一年公有的一点工资报酬也难以兑现,还要受人气,落瞒怨,时常遭受不明事理群众的无理纠缠以至报复。因此使干部产生了畏难情绪和后顾之忧,对工作搞应付差事,要么干脆放下担子不干,致使支部工作处于软弱焕散或瘫痪状态。

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最根本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抓好农村党支部建设。农村党支部建设,必须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断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农村党支部真正建设成为团结和带领群众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致富奔小康的坚强堡垒。

(一)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减轻群众负担,增强党支部凝聚力和吸引力

近年来,全国不断涌现的先进村经验证明了只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农民才能有共同富裕的可靠依托,农村党支部才能有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因此,必须教育广大农民群众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树立共同富裕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宏伟目标。充分认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其次,要从实际出发,选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好路子,按照三条途径,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一是先要清理财务,把集体的财物管好用好,使其增值,出现干部工资不向群众摊派。二是立足本地资源,培植主导产业,实现各种统筹款不向群众摊派。三是要学习先进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先进经验,选择好经营方式,搞好经营管理,实现群众从集体经济,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巩固农村党支部的地位,增强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