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学(寄生虫)

合集下载

病原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病原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病原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浙江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第一章测试1.机会致病寄生虫是指()。

A:偶然寄生于人体的寄生虫B: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致病的寄生虫C:短暂寄生于人体的寄生虫D:偶然致病的自由生活寄生虫答案:B2.转续宿主是指寄生虫的()。

A:无性增殖阶段的宿主B:非正常宿主C:有性生殖阶段的宿主D:动物宿主答案:B3.在无人工干预情况下,绝大多数的寄生虫感染者会成为()。

A:带虫者B:患者C:死亡D:健康者答案:A4.下列属于宠物源性寄生虫的是()。

A:广州管圆线虫B:刚地弓形虫C:结膜吸吮线虫D:棘颚口线虫答案:BC5.寄生虫对宿主的机械性损伤有()。

A:占位性病变B:钻孔移行C:压迫组织D:堵塞管道答案:ABCD6.血吸虫在水牛体内可同时进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A:对 B:错答案:B7.生活史中具有中间宿主的寄生虫称为土源性寄生虫。

()A:错 B:对答案:A8.带虫免疫的特点是感染与免疫同时存在。

()A:对 B:错答案:A9.一般情况下,寄生虫病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是病原学检测方法。

()A:错 B:对答案:B10.寄生虫病的传染源包括患者、带虫者和转续宿主。

()A:错 B:对答案:A第二章测试1.蛔虫最常用的诊断方法是()。

A:棉签拭子法B:透明胶带法C:饱和盐水浮聚法D:粪便直接涂片法答案:D2.人蛔虫的致病阶段是()A:仅成虫B:幼虫和成虫C:虫卵和幼虫D:虫卵和成虫答案:B3.蠕形住肠线虫的感染阶段是()。

A:杆状蚴B:感染期虫卵C:丝状蚴D:微丝蚴答案:B4.钩虫感染最严重的致病结果是()A:消化功能紊乱B:贫血C:腹泻D:异嗜症答案:B5.幼虫期能引起肺部损害的寄生虫有()。

A:似蚓蛔线虫B:蠕形住肠线虫C:美洲钩虫D:十二指肠钩虫答案:ACD6.属于土源性线虫的有()A:蛲虫B:蛔虫C:钩虫D:丝虫答案:ABC7.钩虫成虫的主要寄生部位是小肠。

()A:对 B:错答案:A8.蛲虫最常见的致病作用是引起腹泻。

病原生物学(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病原生物学(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病原生物学(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病原生物学(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是研究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及其感染、传播和控制的学科。

该课程包括对它们的基本特性、生长环境、传播途径、致病机理及检测等方面的学习。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 掌握病原生物学中寄生虫学和寄生虫检验方面的基本知识 - 了解寄生虫侵入人体和致病的机理 - 掌握寄生虫检验的方法与技巧 - 熟悉常见的寄生虫危害、传播和预防控制策略 - 培养对病原生物学研究的兴趣和动力课程内容第一章病原学概论1.病原生物学的发展与现状2.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形态结构3.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第二章寄生虫学概论1.寄生虫的分类与特征2.寄生虫侵入人体和致病的机制3.寄生虫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第三章常见寄生虫学1.原虫2.绦虫3.吸虫4.圆线虫和钩虫5.蛔虫和鞭虫6.寄生虫的分类、形态、寄生方式、传染源、传播途径和危害第四章寄生虫检验方法1.寄生虫检验的原则2.寄生虫检验的常用方法3.寄生虫检验方法的评价第五章寄生虫病的预防与控制1.寄生虫病的危害与流行病学特征2.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及预防小技巧3.寄生虫病防治的技术与方法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方法主要以理论授课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为主,对于理论授课,采用PPT的方式进行讲解,辅以丰富的案例和实例;对于实践操作,采用实验与诊断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实践操作的能力培养。

课程考核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和开放性实验报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考核方式以占比较大的闭卷考试为主,实验报告占比较小,旨在评估学生理论掌握程度和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考核的学生将颁发结业证书。

参考书目1.《病原生物学与防治技术基础》(赵荣福,杨占秋,陈逸龙,谢志宇编著)2.《人兽共患病控制(附DVD光盘)》(王惠东,薛迎新,周婉洪等编著)3.《寄生虫病学》(邵汝梁,周红梅,陈振东编著) 4.《病原生物学》(刘毅,杨海彬编著)以上参考书目只是供学生参考,不限于这些书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自行选择相关书籍。

寄生虫名词解释

寄生虫名词解释

伴随免疫:活成虫可使宿主产生获得性免疫,这种免疫对体内原有成虫没影响,但对再感染的童虫有一定抵抗力。

包囊:肠腔内的滋养体随宿主肠内容物下移过程中,虫体分泌囊壁,形成包囊,包囊也是某些原虫的感染阶段。

薄壁卵囊:占20%,仅有一层单位膜,其子孢子逸出后直接侵入宿主肠上皮细胞,继续无性繁殖,造成宿主自身体内重复感染。

保虫宿主(储蓄宿主):某些人体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脊椎动物为保虫宿主。

变态:昆虫在发育过程中,由卵至成虫期,它经历从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到生态习性、行为和本能上的一系列变化,这一过程的总和称为变态。

不完全变态:某些昆虫生活史分为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

若虫体小,其形态、生活习性与成虫很相似,仅生殖器官未发育成熟,如虱、臭虫等。

成节:为绦虫链体中部的节片,其内生殖器官已发育成熟。

虫媒传播型:原虫完成生活史需在吸血昆虫体内发育至感染阶段,再接种人体,如疟原虫。

带虫免疫:人体感染寄生虫后,不能完全消除体内的寄生虫,但对同种的再感染有一定的免疫力,这种免疫状态称带虫免疫。

一旦体内寄生虫被完全清除后,这种免疫力也随之消失。

如血吸虫,疟原虫。

带虫者:有些人虽然体内有寄生虫寄生,但无临床症状,而用常规的实验诊断方法却可检出,并可成为传染的来源。

带虫者是否出现症状与感染的虫数、人体的免疫状态和营养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

如许多蛔虫感染者表现为带虫状态。

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钩虫寄生于人体可造成患者长期慢性失血,铁和蛋白质不断损耗而导致贫血。

由于缺铁,血红蛋白的合成速度比细胞新生速度慢,则使红细胞体积变小,着色浅,故而将此种贫血称为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

地方性斑疹伤寒:病原为莫氏立克次体,通过人被叮咬或蚤粪污染受损皮肤而获感染。

复发:疟疾初发后红内期原虫已被消灭,在未经虫媒传播感染的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潜隐期,又重新出现原虫血症及疟疾发作,称疟疾的复发。

病原生物学概述

病原生物学概述

病原生物学概述病原生物学是研究致病微生物及其感染机制的学科。

它对于预防、治疗和控制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病原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分类、感染机制以及相关研究方法进行探讨。

一、概念介绍病原生物学是研究引起疾病的微生物的学科。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导致的,而病原生物学通过研究病原微生物及其感染机制来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传播规律,为防控传染病提供理论依据。

二、病原微生物的分类病原微生物可以分为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四类。

1. 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微生物,其形态多样,包括球菌、杆菌、弧菌、螺旋菌等。

细菌引起的疾病有破伤风、肺炎、霍乱等。

2. 病毒是一类非细胞型的微生物,必须寄生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

病毒引起的疾病有流感、艾滋病、乙型肝炎等。

3. 真菌是一类真核细胞的微生物,包括酵母菌和菌丝菌等。

真菌引起的疾病有念珠菌病、白色念珠菌病等。

4. 寄生虫是一类寄生在宿主体内的生物,包括原生动物和蠕虫等。

寄生虫引起的疾病有疟疾、血吸虫病、蛔虫病等。

三、病原微生物感染机制病原微生物引起疾病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入侵、繁殖和损害三个步骤。

1. 入侵:病原微生物通过不同途径进入宿主体内,如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损伤等。

入侵途径的不同也决定了感染的部位和方式。

2. 繁殖: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进行繁殖,通过分裂、增殖等方式增加数量。

繁殖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感染的程度和严重性。

3. 损害:病原微生物通过产生毒素、破坏宿主细胞等方式对宿主组织和器官造成损害。

损害程度的不同决定了疾病的轻重程度。

四、病原生物学研究方法病原生物学的研究需要掌握一系列实验技术和方法,以下列举几种常用的方法。

1. 培养技术: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培养病原微生物来观察其形态、生长特性和生理代谢等。

常用的培养基有富营养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等。

2. 遗传学方法:通过研究病原微生物的遗传物质,如DNA和RNA,可以了解其遗传特性和变异情况。

包括PCR、基因克隆、序列分析等。

常见寄生虫 疟原虫(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件)

常见寄生虫 疟原虫(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件)

疟原虫
三、致病
裂殖子 原虫代谢产物 红细胞碎片 残余和变性血红蛋白
巨噬细胞
产生内源性致热原 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调节失去平衡,引起发热
疟原虫 三、致病
3、疟疾再燃与复发 • 再燃:疟疾初发停止后,经过数周或数月后 患者在无重新感染的情况下,体内残留的少量 红内期疟原虫重新大量繁殖,又引起疟疾发作。 • 再燃与宿主抵抗力和特异性免疫力的下降及疟原虫的抗原变异 有关。
三、致病
疟原虫
疟疾免疫
1、先天性免疫:与宿主的种类和遗传特性有关
2、获得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 带虫免疫:人类受疟原虫感染后,多能产生一定的 免疫力,能抵抗同种疟原虫的再感染,但同时血液 内又有低水平的原虫血症,称为带虫免疫。
四、诊断
疟原虫
1、病原学检查 从患者外周血中查见红内期疟原虫为确诊 疟疾的依据。检查方法为厚、薄血膜检查法。 2、免疫学诊断 常用方法有间接血凝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 验等。多用于疟疾流行病学调查、检测及筛选输血对象。
疟原虫
疟原虫
二、生活史
红细胞外期
雌性按蚊 叮人 含子孢子
子孢子 进入肝脏
体积增长
摄取营养
核分裂
滋养体
吞噬细胞 吞噬
进入红细胞
肝细胞破裂 裂殖体 含裂殖子
疟原虫
二、生活史
子孢子
• 速发型(TS)
• 迟发型(BS):在肝细胞内处于休眠期,称为休眠子 ,是引起疟疾复发的原因
• 间日、卵形:有
• 恶性、三日:无
三、致病
疟原虫
1、潜伏期:由疟原虫侵入人体到出现疟疾发
作的间隔时间。
• 间日:11-25d
恶性:7-27d

病原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重点考点总结

病原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重点考点总结

病原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 考点重点总结寄生虫生活史(life cycle):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宿主转换的整个过程。

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终宿主(definitive host):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保虫宿主(储蓄宿主,reservoir host):某些人体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脊椎动物为保虫宿主。

转续宿主(transport host):某些寄生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长期保持幼虫状态,待有机会进入正常宿主体内,仍可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转续宿主。

异位寄生(ectopic parasitism):寄生虫在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引起异位损害。

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指一些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体内,不能发育为成虫,这些幼虫在体内长期移行,造成宿主组织损伤。

土源性蠕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或幼虫在外界发育为感染阶段,直接感染入人,亦称直接发育型。

生物源性蠕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中间宿主,其幼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感染阶段,再感染人,亦称间接发育型。

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型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细菌L型:细菌的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胞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者,称细菌细胞壁缺陷型或细菌L型.荚膜:荚膜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绕一层粘液性物质,为多糖或蛋白质的多聚体,用理化方法去除后并不影响菌细胞的生命活动.凡粘液性物质牢固地狱细胞壁结合,厚度≥0.2μm,边界明显者为荚膜.质粒: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为闭合环状的双链DNA,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的某些遗传性状,可独立复制,不是细菌生长必不可少的,失去质粒的细菌仍然能正常生活.芽胞:芽胞是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菌毛:菌毛是某些细菌表面存在着的一种直的、比鞭毛更细、更短的丝状物.与细菌的运动无关.由菌毛蛋白组成,具有抗原性.毒血症:致病菌侵入机体后,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并均不进行血循环,其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循环,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菌血症:菌血症是致病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其中生长繁殖,只是通过血循环,并且无明显中毒症状.败血症:败血症是致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中毒症状.正常菌群:正常人体的体表和外界相同的腔道黏膜中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量,对人体无害而有益的微生物群,称正常菌群。

病原生物的名词解释

病原生物的名词解释

病原生物的名词解释病原生物是指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病原生物能感染人体并引起各种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下面我将对病原生物的几类常见类型进行详细解释。

1. 细菌:细菌是一类原核微生物,它们通常是单细胞的有机体,可以自由生活也可以寄生在其他生物体上。

细菌可以引起多种感染病,比如肺炎、结核病、炭疽病、沙门菌病等。

细菌可以通过直接接触、飞沫传播、性传播、食物和水传播等途径进入人体,并通过释放毒素或直接破坏机体组织导致疾病。

2. 病毒: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型微生物,它们依赖于寄生在生物细胞内进行复制。

病毒可以引起多种感染病,如流感、麻疹、艾滋病、登革热等。

病毒可以通过接触、飞沫传播、血液传播等途径进入人体细胞,并通过复制破坏细胞或直接攻击免疫系统导致疾病。

3. 真菌:真菌是一类寄生在其他生物或无生命物体上的真核微生物,它们通常是多细胞的有机体。

真菌可以引起多种感染病,如念珠菌病、真菌性皮肤感染等。

真菌通过接触、空气传播、食物和水传播等途径进入人体,并通过侵犯组织、刺激免疫反应导致疾病。

4. 寄生虫:寄生虫是一类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的多细胞生物,它们可以是原生动物、线虫、节肢动物等。

寄生虫可以引起多种寄生虫病,如疟疾、血吸虫病、肠道寄生虫等。

寄生虫依靠宿主生活、繁殖和营养,通过摄取宿主的组织或释放毒素导致宿主器官功能紊乱并引起疾病。

病原生物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如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血液传播、食物和水传播等。

为了防止病原生物的传播和感染,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患病的人或动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接种疫苗、正确食品处理和饮用安全水等。

此外,及早发现和治疗感染疾病,也是防止病原生物传播和控制疾病的重要措施。

病原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是永恒的,只有我们保持警惕和加强防范,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第九章 人体寄生虫概述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第九章  人体寄生虫概述

(一)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
1.夺取营养寄生虫以人体的消化或半消化物质 、组织液、血液等为食,对人造成损害,引起疾病 。如钩虫咬附在肠壁上,以血液为食,使人体长期 慢性失血,引起贫血等。 2.机械性损伤寄生虫在侵入宿主或在宿主体 内移行、寄生时,可对局部造成机械性损伤、压迫 或阻塞等。 3.毒性作用寄生虫的代谢产物、分泌物或虫 体死亡后的分解产物,对人体都有毒性及致敏作用 。 某些寄生虫在正常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 官内寄生的现象,称为异位寄生。可造成更加严重 的损害。
(二)流行因素 流行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生物因素和社 会因素,其中社会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1.自然因素 包括温度、降水量、地 理环境、光照等。 2.生物因素 生物种群的存在与分布 对寄生虫病的流行有重要影响。 3.社会因素 包括社会体制、经济发 展、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生产方式、生活 习惯和行为方式等。
四、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治原则
(一)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寄生虫病在一个地区造成流行,除受一定 因素的影响外,还需要具有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 指寄生虫感染的人或动物,包 括寄生虫患者、带虫者和保虫宿主。 2.传播途径 指寄生虫感染阶段侵入机体 的过程。寄生虫通过一定的方式侵入人体,称 为传播方式。寄生虫常见的传播的传播途径和 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 (1)经口感染: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 ,如蛔虫等。 (2)经皮肤黏膜感染:寄生虫感染阶 段经皮肤黏膜侵入人体。如钩虫、血吸虫等 。
(3)保虫宿主:又称储存宿主。指作为 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受寄生虫感染的其他脊 椎动物,称为保虫宿主。如肝吸虫成虫寄生于 人、猫、犬科动物体内,幼虫先后寄生于淡水 螺、淡水鱼、虾体内,人是其终宿主,淡水螺 、淡水鱼和虾分别是其第一中间宿主和第二中 间宿主,猫和狗是其保虫宿主。 (4)转续宿主:有的寄生虫幼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为 转续宿主。

人体寄生虫学习题集及答案

人体寄生虫学习题集及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习题集—判断题1.病毒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2.寄生虫是类营寄生生活的细胞无脊椎低等动物和单细胞的原生生物。

3.肠道致病菌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

4.高压蒸气灭菌可破坏热原质。

5.世代交替是指寄生虫生活史既有无性生殖,又有有性生殖,两者交替进行,如疟原虫和绦虫。

6.细菌外毒素能选择性地作用于各不同组织、引起特有的病理变化。

7.寄生虫在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异位寄生,如血吸虫寄生在肝、肠等部位。

8.干扰素诱导产生的抗病毒蛋白不只作用于病毒,对宿主细胞的蛋白质合成也有影响。

9.细菌的基因组是指细菌染色体和染色体以外遗传物质所带基因的总称。

10.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由双股RNA组成。

11.毒性噬菌体增殖过程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成熟与释放。

12.人的肠道内是微生物生长最多的地方,其中需氧菌占正常菌群的95%以上。

13.各种化学消毒剂浓度越高,杀菌效果就越好。

14.物理和化学的消毒或灭菌方法都是使微生物的核酸及蛋白质变性,因此两者作用机制相同。

15.耐热核酸酶实验是鉴别致病性葡萄球菌的指标。

16.志贺菌致病因子包括菌毛、内毒素和外毒素。

17.霍乱病人愈后,肠腔中的SIgA是阻断肠毒素与小肠上皮细胞受体结合。

18.结核杆菌诱导机体同时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和迟发型超敏反应,是因为引起保护性免疫应答和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物质为同一抗原。

19.白喉棒状杆菌的主要致病物质为白喉外毒素,其编码基因存在于β-棒状杆菌噬菌体内。

20.目已知细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破伤风痉挛毒素。

21.无芽胞厌氧菌感染的特征是炎症分泌物直接涂片可见到细菌,但常规培养无菌生长。

22.布鲁氏菌的致病物质包括内毒素,透明质酸酶,荚膜。

23.各种类型的鼠疫都是带菌鼠蚤叮咬人传播。

24.放线菌在组织中形成的菌落称为硫磺颗粒。

25.诺卡菌广泛分布于土壤中的一群厌氧性放线菌。

26.梅毒螺旋体可经胎盘传播引起胎儿畸形。

病原生物学包括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

病原生物学包括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

医学微生物学与人体寄生虫学的关系
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引起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 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人体寄生虫学主要研究与人体共生的寄生虫,如蠕 虫、原虫、节肢动物等。
两门学科在某些方面存在交叉,例如某些寄生虫病 和感染性疾病可能由相同的病原微生物引起,需要 两门学科的共同研究。
02
医学微生物学
跨国界的传染病传播
全球化进程加速了病原微生物的跨国传播,需要国际社会加强合 作,共同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危机。
疫苗研发与分发
针对新兴传染病,国际合作加速疫苗的研发和分发,提高全球疫苗 接种率。
公共卫生基础设施
加强发展中国家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全球疾病 预防和控制能力。
THANK YOU
节肢动物学
节肢动物学概述
节肢动物主要包括昆虫和 蛛形纲动物。它们在人体 内寄生,引起各种疾病。
蝇蛆病
由蝇类幼虫引起,主要 症状为皮肤红肿、疼痛
和瘙痒。
虱病
由虱类引起,主要症状 为皮肤瘙痒、红肿和疼
痛。
恙螨病
由恙螨幼虫引起,主要 症状为皮肤红肿、疼痛
和瘙痒。
04
病原生物学的应用
诊断与治疗
诊断
病原生物学在诊断中的应用主要涉及对感染性疾病的识别、鉴定 和分类。通过对病原体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和抗原抗体检测等 手段,可以确定感染的病原体种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细菌学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描述细菌的基本形态,如球形、杆形和螺旋形等, 以及细菌的结构特征,如细胞壁、细胞膜、核区和 质粒等。
细菌的生理与生化
介绍细菌的代谢途径、能量产生方式、对环境的适 应性以及与人类疾病的关系等。
细菌的致病性

病原微生物-寄生虫PPT课件

病原微生物-寄生虫PPT课件

药治疗
抗生素治疗
针对由细菌引起的感染, 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 治疗,如青霉素、头孢
菌素等。
抗真菌治疗
对于真菌感染,使用抗 真菌药物如氟康唑、伊 曲康唑等进行抑制和清
除。
抗病毒治疗
针对病毒感染,使用抗 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 利巴韦林等进行抑制和
清除。
抗寄生虫治疗
对于寄生虫感染,使用 抗寄生虫药物如吡喹酮、 阿苯达唑等进行清除。
新型诊断技术的研发
分子诊断技术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病原微生物 和寄生虫的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分子, 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生物传感器技术
将生物识别元件与信号处理系统结合, 实现对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快速、 准确检测。
免疫诊断技术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通过检测血 清、尿液等体液中的特异性抗体或抗 原,对疾病进行快速诊断。
经济影响
疾病给患者带来痛苦,也给社会带来 巨大的经济负担,如医疗费用、劳动 力损失等。
02 常见病原微生物-寄生虫 疾病
疟疾
总结词
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详细描述
疟疾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寒战、出汗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预防疟疾的 主要措施是防止蚊子叮咬和使用防蚊用品。
弓形虫病
卫生环境管理
加强对食品、水源、公共场所等的卫生管理 ,防止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污染。
研发新型药物和疫苗
要点一
药物研发
加大投入,加快新型药物和疫苗的研发进程,提高疾病的 治疗效果和预防效果。
要点二
疫苗接种
推广疫苗接种,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降低病原微生物和 寄生虫疾病的发病率。
04 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疾病 的治疗

人体寄生虫学总论

人体寄生虫学总论
2、兼性寄生虫 (facultative parasite)
可以过自由生活,但如有机会 侵入宿主体内也可以过寄生生活。 如粪类圆线虫
(二)寄生虫的类别
3、体内寄生虫 ( endoparasite )
寄生于宿主体内器官或组织细胞 内的寄生虫。 4、体外寄生虫 ( ectoparasite ) 刺吸血液时与宿主体表接触,吸 血后便离开,也称暂时性寄生虫,如 蚊、蚤
蚊 叮 咬 所 致 严 重 过 敏
(二)宿主对寄生虫的抵抗
(见寄生虫感染的免疫) 见寄生虫感染的免疫)
(三)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果
1、全部清除寄生虫,并具有 、全部清除寄生虫, 寄生虫 抵御再感染能力。 罕见) 抵御再感染能力。(罕见) 2、部分清除寄生虫,并具有部 、部分清除寄生虫, 寄生虫 分抵御再感染能力。 多数) 分抵御再感染能力。(多数) 3、不能有效控制寄生虫,寄 、不能有效控制寄生虫, 生虫发育并大量繁殖。 生虫发育并大量繁殖。 寄生虫病
了解) (二)寄生关系的演化 (了解)
1、形态变化
绦虫成虫
蛔虫

吸槽
钩齿
吸盘
口吸盘
腹吸盘
了解) (二)寄生关系的演化 (了解)
1、形态变化 2、生理功能与代谢方式的改变
蛔虫雌性生殖系统
了解) (二)寄生关系的演化 (了解)
1、形态变化 2、生理功能与代谢方式的改变 3、侵袭力的变化
阿米巴肝脓肿
人体寄生虫学 Human parasitology
病原生物学系 刘光英 E-mail:Lgying1@
第一篇 总 论
Introduction to parasitology
熟悉常见的寄生虫
蛔虫
蚊Leabharlann 蝇蛆毛囊蠕形螨第一章 引 言

寄生虫名词解释

寄生虫名词解释

寄生虫名词解释1.病原生物学:是研究人类疾病生物性病因或病原体生物学的科学,是一门基础医学课程。

其主要内容是研究各类病原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与宿主及外界因素的相互关系、致病因子及其作用、致病机制、实验室诊断方法、所致疾病的传播和流行特点,以及预防和控制的原则。

2.人体寄生虫学:是一门研究与医学有关的寄生虫及其与宿主关系的科学。

主要研究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态规律,着重研究寄生虫与人体及外界因素的相互关系,并从病原学和病原种群动力学角度,揭示寄生虫病发病机制及流行规律,以达到控制、消灭与预防寄生虫病的目的。

作为病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寄生虫学是预防医学及临床医学的一门基础课程。

3.共生:凡是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的生物学现象称为共生。

4.共栖:指两种生物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这种共生现象称为共栖。

5.互利共生:指两种生物一起生活,双方相互依赖和受益,这种共生现象称为互利共生。

6.寄生:指两种生物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这种共生现象称为寄生。

7.寄生虫:一些低等动物失去在外界环境中过自由生活的能力,暂时或永久地生活在其它生物的体表或体内,以获得营养,并给后一生物带来损害,这些低等动物称为寄生虫。

8.专性寄生虫:生活史中有一个阶段或整个生活史期过寄生生活的称为专性寄生虫。

9.兼性寄生虫:可以过自由生活,但如有机会侵入宿主体内也可过寄生生活者称兼性寄生虫。

10.偶然性寄生虫:因偶然机会侵入非正常宿主体内寄生的寄生虫称偶然性寄生虫。

11.长期性寄生虫和暂时性寄生虫:成虫必须过寄生生活者称长期寄生虫;只在取食时侵袭宿主,取食后即离去者称暂时性寄生虫。

12.机会致病性寄生虫:某些寄生虫在健康的人体内寄生时,通常不表现明显致病性,但当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时,则可出现异常增殖且致病力明显增强,引起人体急性感染或严重发作,甚至死亡。

这类寄生虫称为机会致病性寄生虫。

13.宿主: 被寄生虫寄生并受到损害的生物称宿主。

病原生物的名词解释

病原生物的名词解释

病原生物的名词解释病原生物是指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或其他生物体。

它们可以通过侵入和繁殖来感染人体或其他生物体,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病原生物主要包括病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

本文将对这些病原生物进行解释。

一、病菌:病菌是指附着在人体或其他生物体上,并引起感染或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

其中最常见的是细菌,它们可以通过空气、水、食物、接触等途径传播。

常见的病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菌等。

感染细菌引起的疾病,如肺炎、肠道感染等,可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

二、病毒:病毒是一种微小的生物体,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生存和繁殖。

病毒通过感染宿主细胞,将其感染后产生的复制体释放到周围环境中。

感染病毒引起的疾病种类繁多,包括感冒、流感、艾滋病等。

病毒性疾病通常通过疫苗接种和抗病毒药物治疗来防治。

三、寄生虫:寄生虫是一类依赖于寄生宿主生活并从中获取营养的生物体。

它们可以通过摄入虫卵或接触感染源来感染宿主。

寄生虫引起的疾病主要分为两类:原虫和蠕虫。

原虫包括疟原虫、阿米巴原虫等,可以引发疟疾、阿米巴病等。

而蠕虫包括钩虫、蛔虫等,可引起钩虫病、蛔虫病等。

四、真菌:真菌是一类多细胞生物,常见的包括霉菌和酵母菌。

真菌常存在于土壤、植物和动物等环境中,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或接触感染寄主。

真菌感染人体时,常引发真菌感染性疾病,如白色念珠菌病、指甲白癜风等。

真菌性疾病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抗真菌药物。

病原生物通过感染宿主并繁殖,进而引发各种疾病。

它们具有不同的传播途径和生活习性,需要针对不同病原生物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科学研究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不断提高对病原生物的认识和治疗手段,为人类健康提供了保障。

在控制疾病的过程中,除了对病原生物的认识外,还需重视个人的个人卫生和疫苗接种。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受污染的食物和水源、加强身体锻炼和提高免疫力,都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

此外,疫苗接种也是预防某些疾病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病原生物是引起疾病的生物体,包括病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

人体寄生虫学 (3)

人体寄生虫学 (3)

共同生活 symb主(host)


寄生虫--寄生关系的两种生物中受益的 一方,可寄居体内或体表,并获取营养、 造成损害,多指营寄生生活的多细胞的 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 宿主--寄生关系的两种生物中受害的一 方,为寄生虫提供居住场所和营养物质。

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有些寄生幼虫侵入非 正常宿主(人或动物)后,不能发育为成虫,这些 幼虫在体内长期移行造成局部或全身性的病变。 异位寄生(ectopic parasitism)是某些寄生虫在 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可引起异 位损害,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如血吸虫虫卵主 要沉积在肝、肠,但也可出现在肺、脑、皮肤等部 位。
寄生虫的分类

专性寄生虫(obligatory parasite)、 兼性~ (facultative ~ )、偶然~(accidental ~ )、体 内~(endoparasite)、体外~ (ectoparasite)、长 期~(permanent ~)、暂时性~(temporary ~ ) 机会致病寄生虫(opportunistic parasite):常处于 隐性感染状态,但当宿主免疫功能受累或缺陷时,可 出现异常增殖且致病力增强,导致宿主急性发作,甚 至死亡。如弓形虫、隐孢子虫等。

唇足纲(Class Chilopoda)

蜈蚣(百脚)centipede
倍足纲(Diplopoda)
马陆(千足虫)millipede
寄生虫病的危害性
UNDP/World bank/TDR倡议十大热带病:疟疾 (malaria)、血吸虫病(shistosomaiasis)、丝虫病 (filariasis,包括淋巴丝虫病和盘尾丝虫病)、利什 曼病(leishmaniasis)、锥虫病(trypanosomiasis, 包括非洲锥虫病和美洲锥虫病)、麻风(leprosy)、 结核和登革热 。

病原生物学

病原生物学

肥达试验(Widal test)用已知伤寒沙门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副伤寒沙门菌H抗原的诊断菌液测定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辅助诊断伤寒、副伤寒的试管凝集试验。

辅助诊断肠热症。

判定:伤寒O凝集效价≧1:80,伤寒H≧1:160,副伤寒H≧1: 80。

诊:O抗体:IgM,出现早消失快;H抗体:IgG,出现晚持续长。

OH均高,肠热症;OH均低,无肠热症;O高H不高,感染早期/交叉反应;O不高H高,预防接种/非特异性回忆反abortive infection顿挫感染:宿主细胞不能为病毒提供复制所需的全部物质,因此病毒复制受阻,不能合成完整病毒,或者虽然合成但是不能组装释放。

antigen drift抗原性漂移:病毒基因发生了点突变,变异幅度小,不产生新亚型,引起小规模流行,属于量变。

antigen shift抗原性转变:病毒表面抗原结构发生变异,变异幅度大,形成新亚种,引起爆发性大流行,属质变bacteremia菌血症:致病菌由局部侵入血液,但未在血液中大量繁殖,而是一过性通过血循环到达体内其他适宜部位繁殖致病bacteriolysis cycle溶菌周期:从噬菌体吸附开始至宿主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的过程。

bacterium biofilm细菌生物被膜:细菌附着在有生命或无生命的材料表面后,利用细菌的胞外多糖作为基质彼此吸附共同组成的呈膜状的细菌群体。

是细菌抵抗不利环境,以利于生存的一种黏附定植式群体生存方式。

意义:A、抵抗机体及药物对细菌清除和杀灭作用;B、快速传递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C、与慢性难治性感染及医院内感染相关,是医源性感染重要病因。

bacterium group maladjusted菌群失调:机体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机体免疫力低下,使正常菌群中各菌比例失调而引起。

卡介苗(Becilli Calmette Guerin,BCG):将有毒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于含甘油、胆汁、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13年230次传代而获得减毒活菌株。

病原生物学

病原生物学

病原生物学是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一门基础课程,包括医学微生物学及人体寄生虫学。

医学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内容包括细菌学、病毒学以及真菌学。

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和免疫机制,以及特异性诊断、防治措施,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和与之有关的免疫损伤等疾病。

人体寄生虫学包括常见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流行和防治等,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寄生虫及其与宿主关系的科学。

主要研究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态规律,着重研究寄生虫与人体及外界因素的相互关系并从病原和病原种群动力学角度,揭示寄生虫病发病机制及流行规律,以达到控制、消灭与预防寄生虫病的目的。

《病原生物学》是一部由景涛所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类专著。

其中对各种与医学相关的病原生物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系统阐述了其生物学性状、传播与流行规律、临床检验方法、防治原则等内容。

目录第一篇总论第一章基本概念第一节病原生物及病原生物学的定义和范畴/1第二节病原生物与机体的关系/4一、共生/4二、寄生物与宿主/4三、生长与繁殖形式/5第三节病原生物疾病的发展与现状/6第二章病原生物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第一节病原生物对宿主的作用/9第二节机体对病原体的作用/10一、天然免疫/10二、获得性免疫/13三、病原生物逃避免疫防御的机制/14第三章病原生物的传播与流行第一节病原生物性疾病流行的基本环节/16一、传染源/16二、传播途径/16三、易感者与易感人群/17第二节病原生物性疾病流行的因素/17一、自然因素/17二、生物因素/17三、社会因素/17第三节病原生物性疾病流行的特点/18一、地方性/18二、季节性/18三、自然疫源性/18第四章病原生物性疾病的诊断与控制第一节病原生物感染的诊断/19一、标本采集/19二、病原学诊断/19三、生化试验/20四、血清学诊断/20五、分子生物学检测/20六、生物芯片技术/21第二节病原生物性疾病的控制/21一、消灭传染源/21二、切断传播途径/22三、保护易感人群/22第五章生物安全第一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24一、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术语/24二、病原微生物分类/25三、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防护分级及设备要求/25四、个人防护装备/26五、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26六、安全工作行为/26第二节消毒与灭菌/26一、常用术语/27二、物理消毒灭菌法/27三、化学消毒灭菌法/29第二篇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第六章细菌学概论第一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33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33二、细菌的结构/36第二节细菌的生理/46一、细菌的理化性状/46二、细菌的新陈代谢/47三、细菌的生长繁殖/51四、细菌的人工培养/53五、细菌的分类和命名/55第三节细菌的遗传与变异/56一、细菌的变异现象/56二、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57三、细菌基因型变异的机制/61四、微生物基因组计划/68五、细菌遗传变异的实际意义/68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机体的抗菌免疫/69一、医学微生态学/69二、细菌的致病性/72三、机体的抗菌免疫/78四、细菌感染的发生与发展/79五、医院感染/81第五节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与防治/83一、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83二、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预防/85三、细菌感染的治疗/86第六节细菌耐药性/87一、细菌耐药的遗传特征/88二、细菌耐药产生的生化机制/89三、细菌耐药性的检测/91四、细菌耐药性的控制策略/91第七章球菌·第一节葡萄球菌属/93第二节链球菌属/97第三节肺炎链球菌/101第四节奈瑟菌属/:103一、脑膜炎奈瑟菌/103二、淋病奈瑟茵/i05第八章肠道杆菌第一节埃希菌属/:107第二节志贺菌属/:110第三节沙门菌属/112第四节其他菌属/:115一、克雷伯茵属/115二、变形杆菌属/if6第九章螺形菌第一节弧菌属/117一、霍乱弧菌/117二、副溶血性弧菌/120第二节螺杆菌属/121幽门螺杆菌/121第三节弯曲菌属/122空肠弯曲菌/122第十章厌氧性细菌第一节厌氧芽孢梭菌属/124一、破伤风梭菌/124二、产气荚膜梭菌/126三、肉毒梭菌/128四、艰难梭菌/129第二节无芽孢厌氧菌/129第十一章动物源性细菌第一节布鲁菌属/132第二节耶尔森菌属/134一、鼠疫耶尔森菌/134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137三、假结核耶尔森菌/138第三节芽孢杆菌属/138一、炭疽芽孢杆菌/138二、蜡样芽孢杆菌/141第十二章棒状杆菌属第一节白喉棒状杆菌/143 第二节其他棒状杆菌/146 第十三章分枝杆菌属第一节结核分枝杆菌/147 第二节麻风分枝杆菌/152 第三节非结核分枝杆菌/153 第十四章其他致病性细菌第一节假单胞菌属/154铜绿假单胞菌/154第二节嗜血杆菌属/155流感嗜血杆菌/155第三节鲍特菌属/156百日咳鲍特菌/157第四节加特纳菌属/158阴道加特纳菌/158第十五章放线菌第一节放线菌属/160第二节诺卡菌属/162第十六章支原体第一节概述/164第二节主要病原性支原体/166 一、肺炎支原体/166……第十七章立克次体第十八章衣原体第十九章螺旋体第三篇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第四篇非细胞型微生物第五篇医学原虫学第六篇医学蠕虫学第七篇医学节肢动物附录1 虫媒传播病原体附录2 经血液传播病原体附录3 垂直传播病原体附录4 性传播病原体索引参考文献。

病原生物学寄生虫总结

病原生物学寄生虫总结

寄生虫总论共栖:两种生物在一起共同生活,一方受益,而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

互利共生:两种生活在一起的生物均获得益处。

寄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一方受害。

寄生虫的生活史:指寄生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及其所需的条件。

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中间宿主: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保虫宿主:即储存宿主,寄生虫既可以寄生于人也可以寄生于脊椎动物,在一定条件脊椎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可传给人。

转续宿主: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在这类宿主体内不能继续发育,长期处于幼虫状态,当有机会进入正常宿主体内时,才可以发育为成虫。

带虫免疫:属适应性免疫,某些血液内寄生原虫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使体内寄生虫增殖减慢,虫体数量降低维持在低密度水平,导致临床痊愈,对再感染也具有一定抵抗力,但宿主体内寄生虫未被完全清除。

伴随免疫:属适应性免疫,某些蠕虫感染后,体内的活成虫使宿主产生获得性免疫力,对再感染时侵入的幼虫具有一定的抵抗力,但这种免疫力对体内的成虫不发生影响。

超敏反应实例:①Ⅰ型超敏反应:钩蚴性皮炎、包生绦虫囊壁破裂所致过敏性休克②Ⅱ超敏反应:黑热病——贫血③Ⅲ超敏反应:疟疾——肾小球肾炎④Ⅳ超敏反应: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线虫一、形态1.成虫:多呈圆柱形,体不分节。

雌雄异体。

(1)体壁﹕自外向内由角质层(保护层)、皮质层(分泌形成角质层)及纵肌层(控制虫体运动)组成。

体壁与消化道之间的腔隙无上皮细胞,故称为原体腔或假体腔。

(2)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与腺体。

线虫的消化管由口孔、口腔、咽管、中肠、直肠和肛门组成。

(3)生殖系统﹕雄虫为单管型。

尾端多有1个或1对角质的交合刺。

雌虫多为2套生殖系统,称为双管型。

其中鞭虫雌虫为单管型。

(4)神经系统:咽部神经环是神经系统中枢。

(5)排泄系统:分为管型和腺型。

2.卵(1)线虫卵无卵盖,一般为椭圆形,卵壳多为淡黄色,棕黄色或无色。

有的线虫卵在排出体外时含有一个为分裂的卵细胞,如蛔虫卵;有的卵细胞正在分裂中,形成桑葚胚,如钩虫;有的已经发育成蝌蚪期胚胎,如蛲虫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学五年制《医学寄生虫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医学寄生虫学属于病原生物学的范畴,是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一门基础课程,又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

本课程主要学习和研究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寄生虫病流行规律和防治原则。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预防、控制和消灭寄生虫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基本学习内容和教学要求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内容有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总论,学习总论内容着重掌握寄生虫学的基本概念,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及其结果,寄生虫病的特点和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第二、三部分为医学原虫和医学蠕虫,学习时要将各种寄生虫生长发育的特点与寄生虫病的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相关内容紧密联系,以掌握寄生虫病的致病机理和特点、实验室诊断方法、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第四部分为医学节肢动物,主要掌握医学节肢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对人体致病和传播疾病的关系,以及主要防治原则。

在本课程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寄生虫虫种的外文学名和寄生虫学专用外文词语
按要求程度不同,将学习内容分为三级:第一级为“掌握”,要求对所学内容理解、熟记,并能脱离书本进行简明扼要的口头与书面叙述;第二级为“熟悉”,要求对所学内容理解并记住内容提要;第三级为“了解”,要求对所学内容理解。

三、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安排,本课程要求学生较全面地掌握人体寄生虫上述各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要求注重人体寄生虫与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相关的理论和实践,为进一步学校其他各门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基础课程打下基础。

此外,在学习方法上要求注意运用总论的指导作用,使纷繁的个论内容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提高学习效果,做的真正融会贯通,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建议教材
郭晓奎、潘卫庆主编《病原生物学----医学寄生虫学》(第2版,科学出版社,2012)
五、参考书目
詹希美主编《人体寄生虫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Markell EK, John DT, Krotoski WA. Medical Parasitology , 9th ed
六、主要参考网址
/G2S/Template/View.aspx?action=view&courseType=0&course Id=5566
七、本大纲的编写基础和适用对象及考核方法
本大纲是在各相关学科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依据人民卫生出版社统编五年制规
划教材内容以及根据郭晓奎主编的《病原微生物学-医学寄生虫学》第二版教材的
程序,并参考国外近年相关原版教材进行编写,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使用。

考核考试方式:学期总成绩由平时(20%)+期末理论考试(80%)组成。

平时
成绩包括提问(5%),实验考试(15%)。

八、学时分配
医学寄生虫学总学时42,理论课26学时,实验课16学时,每学时40分钟,
具体分配如下(按上课内容先后顺序):
医学寄生虫学
第一章总论
[目的要求]
掌握: 1.寄生虫与宿主的生物学类别。

2寄生虫病特点。

3.寄生虫生活史与致病及临床症状、诊断、传播和防治的关系。

4.世界和我国重要寄生虫病种类。

熟悉: 1. 演化中的寄生现象,寄生虫和宿主间相互关系。

2.宿主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

3.寄生虫病病原学诊断与免疫学诊断基本概念及其应用原则。

了解:1.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2.寄生虫病的现状及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线虫
[目的要求]
掌握:1.蛔虫、钩虫、蛲虫、鞭虫的成虫和虫卵的形态。

2.六种常见线虫在人体内发育过程、寄生特点、及其致病性。

3.常见线虫感染的病原诊断方法。

熟悉:1.丝虫微丝蚴和旋毛虫幼虫囊包的基本形态。

2.两种微丝蚴的形态鉴别。

了解:.常见线虫的分布、流行和防治原则。

第三章吸虫
[目的要求]
掌握:1.并殖吸虫、血吸虫、肝吸虫和姜片虫成虫和虫卵的形态特点。

2.肺吸虫、血吸虫、肝吸虫和姜片虫的生活史特点
3.肺吸虫、血吸虫、肝吸虫和姜片虫的致病特点
熟悉. 肺吸虫、血吸虫、肝吸虫和姜片虫临床诊断及病原诊断。

了解:四种吸虫的流行特点、影响流行的因素和防治原则。

第四章绦虫
[目的要求]
掌握:1.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的成虫、头节、链体(幼节、成节、孕节)、囊尾蚴及虫卵的形态特征,两种带绦虫感染的病原检查。

2.棘球蚴的形态特征和包虫病的病原检查。

熟悉:1.两种带绦虫的生活史特点和致病作用。

2.细粒棘球绦虫的生活史特点和致病作用。

3.裂头蚴的形态特征及其致病特点。

了解:1.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流行特点和影响流行的因素。

2.包虫病的流行特点和流行因素。

3.多房棘球绦虫泡球蚴的形态持征及其致病作用。

4.裂头蚴的形态特征及其致病特点。

第六章医学原虫概论
[目的要求]
掌握:医学原虫生活史的基本类型
熟悉:医学原虫的致病特点
了解:医学原虫的基本形态和分类与医学的关系
第七章叶足虫
[目的要求]
掌握:1.溶组织内阿米巴和结肠内阿米巴的滋养体和包囊形态.
2.溶组织内阿米巴生活史、致病和临床症状。

熟悉:1.溶组织内阿米巴病原诊断和防治原则。

2.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的致病作用。

了解:溶组织内阿米巴流行现状及影响流行的主要因素。

第八章鞭毛虫
[目的要求]
掌握: 1.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形态,生活史、致病特点。

2.杜氏利什曼原虫病原诊断。

熟悉: 1.贾第虫滋养体和包囊、阴道毛滴虫滋养体形态,致病特征。

2.三种鞭毛虫防治原则和病原诊断。

了解: 杜氏利什曼原虫和贾第虫阴道毛滴虫流行现状、特点和影响的流行因素。

第九章孢子虫
[目的要求]
掌握: 1. 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特点、红内期虫体和配子体的形态、致病作用和免疫。

2. 弓形虫速殖子(假包囊)、包囊和卵囊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和传播。

熟悉: 1.疟原虫的病原检查方法。

2.弓形虫的病原检查和免疫诊断方法的应用。

3.隐孢子虫卵囊形态和检测方法。

了解: 1.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在形态和生活史方面与间日疟原虫的区别。

2.疟原虫的分布、流行特点、影响流行的因素和防治。

3.弓形虫、隐孢子虫致病条件和流行特点。

第十章纤毛虫(自学)
第十一章概论
第十二章蛛形纲:蜱螨
第十三章昆虫纲:蚊蝇
[目的要求]
掌握:1.医学节肢动物与其传病、致病的有关结构和习性。

2.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性
3.疥螨、蠕形螨的形态、寄生部位和病原检查。

熟悉:1.医学昆虫和蜱螨的主要区别和发育。

2.蚊、蝇、蚤、虱和白蛉对人体的危害性,三属蚊的鉴别。

3.蜱螨对人体的危害性
了解:1.医学节肢动物的分类及特点。

2.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原则和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