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天然产物化学(课时分配)

天然产物化学(课时分配)

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第一章绪论 (2学时)1.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内容2.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3.天然产物化学与药物开发4.天然产物化学的发展动向。

重点和难点: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的主要途径,天然产物化学的发展动向。

教法建议:适当补充一些新材料,突出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前沿及其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18学时)第一节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预试方法1.1.试管预试法2.圆形滤纸预试法。

第二节活性有效成分的提取1.1.常用溶剂的特点2.各种提取方法:溶剂法、超临界萃取法、超声波提取法3.影响提取的因素第三节分离与精制1.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a 结晶及重结晶法b溶剂分离法:2.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

a 两相溶剂萃取法b纸色谱(PPC)c分配柱色谱d薄层色谱法3.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a物质的吸附规律b极性及其强弱判断c吸附柱色谱法用于物质的分离d聚酰胺吸附色谱法e大孔吸附树脂:4.根据物质分子大小进行分离a凝胶过滤法b膜过滤法c透析法:5.根据物质解离程度不同进行分离——离子交换法第四节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1.化合物纯度鉴定2.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3.结构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重点和难点: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方法,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方法。

教法建议:采用比较法,介绍各类提取及分离方法,并结合实验加深理解。

思考题:1.天然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有哪些?其各自的使用范围及其优缺点是什么?2.分离有效化学成分常用的色谱方法有哪些?他们分别适用于哪些类别化合物的分离?各自最常用的洗脱剂及洗脱顺序是什么?3.化合物在进行结构鉴定前应注意什么问题?进行结构鉴定常用哪些方法?这些方法可以解决结构式中的什么问题?第三章糖和苷(4学时)一、糖的构型、构像二、糖及糖苷的命名、分类三、多糖的分离及结构测定四、多糖的生理作用重点和难点:糖、苷的结构和构象,裂解方法及其裂解规律。

《天然产物化学》课堂教学方案

《天然产物化学》课堂教学方案
四、思考与讨论
HepG-2细胞的用途。
课外
训练
细胞原代培养方法?
课外
学习
资源
HepG-2细胞培养方法
/p-149635863307.html
课后
小结
本次实验首先回顾上次基础性实验的重要概念,然后以PPT+板书教授为主,在PPT课件中穿插HepG-2细胞复苏/传代操作视频,使学生在学习细胞复苏/传代及保存方法的同时,通过视频,更加直接的去认识和掌握细胞复苏/传代/保存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模范演示操作,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HepG-2细胞复苏/传代/保存方法。
金属器械的清洗包装和消毒
清洗:使用后放入含洗涤剂的水中,反复刷洗,自来水反复冲洗干净,晾干,用75%酒精擦拭,自来水反复冲洗,最后用三蒸水浸洗3次,晾干或50℃烘干备用;
包装:用牛皮纸包装后放入铝饭盒内;
消毒:高温湿热灭菌(高压灭菌锅--121℃,20-30min)和高温干热消毒(电热干烤箱160℃,90-120min)均可。
制方法是什么?
细胞培养用耗材的清洗、消毒和灭菌:你认为在细胞培养用品的清
洗、包装和消毒过程中,哪些步骤比较关键?
课外
训练
HepG-2细胞培养需要溶液及耗材的准备
课外学习
资源
[1]细胞工程实验,张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细胞工程实验教程,王蒂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课后
小结
本次实验以板书讲授为主,配合视频播放法,首先让同学们了解细胞培养用溶液及耗材的准备方法;其次对学生提出要求,做完本次试验后,要掌握细胞培养概念、细胞培养用溶液及耗材的准备方法;最后在学生实际进行实验时,对每组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及演示操作。使学生做完本次试验后,了解并掌握细胞培养用溶液及耗材的准备方法。

《天然产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天然产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天然产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教学安排及方式总学时44 学时,讲课44 学时,实验____________ 学时。

学时分配表: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C-)基本内容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对象是天然产物,天然产物在地球上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很多具有重要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

天然产物化学以研究天然产物的分类、结构、提取分离、性质及应用为主要内容。

天然产物化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来源于陆生植物和动物的十三大类天然有机化合物(维生素,糖,核酸,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菇类化合物,笛体化合物,生物碱,脂肪酸与脂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昔类化合物,香豆素,芳香族酸酚类化合物,昆虫激素与信息素),尤其是具有生物活性和重要应用价值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合成、生物合成途径、性质及应用等。

天然产物化学是应用化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也是化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该课程对于培养化学类专业学生从化学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天然产物的分类、分布与结构类型,掌握天然产物的分离提取、结构鉴定的一般方法,熟悉各类天然产物,特别是重要的天然产物的合成、性质及应用,并对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有一定认识。

(二)课程内容第一章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教学重点和难点:各种提取与净化分离方法原理、适用对象。

第一节提取方法1.1.1蒸憾法1.1.2萃取法第二节净化分离方法1.2.1吸附法1.2.2沉淀法1.2.3重结晶法1.2.4色层层析法1.2.5磺化与皂化法第二章维生素教学重点和难点:维生素的理化特性与生理代谢特点。

第一节脂溶性维生素2.1.1维生素A与胡萝卜素2.1.2维生素D与维生素E第二节水溶性维生素2.2.1维生素B1与B22.2.2维生素B5与B62.2.3维生素C第三章笛族化合物教学重点和难点:各类笛族化合物的基本理化性质。

第一节密族化合物的结构与理化性质3.1.1笛族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3.1.2笛族化合物的理化特性与构象第二节各类笛族化合物3.2.1常见植物笛醇3.2.2笛族皂貳3.2.3笛族生物碱3.2.4备族激素第四章生物碱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不同种类的生物碱的化学性质,根据生物碱的种类和性质进行分离和纯化。

天然产物化学课件全套pdf

天然产物化学课件全套pdf

天然产物化学课件全套PDF天然产物化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中有机化合物的来源、结构、性质、提取、分离、鉴定和应用的科学。

本课件全套PDF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天然产物化学知识,使读者能够深入理解天然产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第一部分:引言天然产物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提取、分离、鉴定和应用。

自然界中存在着丰富的有机化合物,其中许多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因此,天然产物化学在药物研发、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第二部分:天然产物的来源和分类1. 来源天然产物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植物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天然产物来源,其中包括了草本植物、灌木、树木等。

动物来源的天然产物包括海洋生物、昆虫、哺乳动物等。

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等。

2. 分类天然产物可以根据其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进行分类。

化学结构分类包括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生物碱、酚类等。

生物活性分类包括抗生素、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等。

第三部分:天然产物的提取和分离1. 提取提取是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基础步骤,目的是从天然原料中提取出目标化合物。

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溶剂提取、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等。

2. 分离分离是将提取液中的目标化合物与其他杂质分离开来的过程。

常用的分离方法包括柱层析、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

第四部分:天然产物的鉴定鉴定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分析和生物活性测试的过程。

常用的鉴定方法包括质谱、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

第五部分:天然产物的应用天然产物在药物研发、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许多抗生素、抗肿瘤药物、抗炎药物都是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得到的。

此外,天然产物还可以用于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等方面。

第六部分: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和广泛。

未来,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将更加注重于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

同时,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也将为天然产物化学研究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天然产物化学及实验》教学大纲

《天然产物化学及实验》教学大纲

《天然产物化学及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天然产物化学及实验英文名称:课程性质:素质拓展课课程属性:独立设课适用专业:化学本科(生化制药专科)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开设学期:七(五)先修课程:有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二、课程简介《天然产物化学及实验》课程是以植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和鉴定为主要学习内容。

该课程是专为我院化学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拓展课,也是我院化学制药专科学生的专业必修课。

因此课程形式以实验教学为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植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的理论和技能,为将来从事天然药物的生产和研究打下基础。

三、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植物中有效成分种类、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纯化的理论和方法,初步掌握植物中有效成提取分离纯化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巩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将来从事天然药物的生产和研究打下基础。

学习本门课程的要求:1.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科学的态度和科学作风进行实验2.掌握实验技能,学会实验方法。

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态度认真,实事求是,学风严谨的科技工作人员的良好素质。

4.通过讲授实验原理和实际操作实验过程,使学生学习、掌握植物有效成分提取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同时进一步加强植物有效成分提取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

5.着重培养学生掌握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及鉴定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平时考核(实验操作、预习报告、实验报告、纪律、卫生等)占总成绩的70%,期末考试(实验操作或笔试)占总成绩的30%。

五、实验项目、学时分配情况六、实验内容实验一、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和鉴定目的要求:1、掌握从黄柏中提取小檗碱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盐析、重结晶及减压过滤等操作。

3、掌握生物碱化学鉴别方法。

4、重结晶等固体提纯方法,学习产品性质鉴定。

实验内容:1、用碱液通过渗漉法提取黄柏中小檗碱;2、用盐析法、调节提取溶液pH值获得盐酸小檗碱粗品;3、重结晶法纯化盐酸小檗碱;4、小檗碱的理化性质试验和鉴别。

海洋天然产物化学及试验课程教学大纲

海洋天然产物化学及试验课程教学大纲

海洋天然产物化学及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74120410课程中文名称:海洋天然产物化学及实验课程英文名称:Narine Natural Product Chemistry & Experiments学分:3.0 周学时:2.0-2.0面向对象:预修要求: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一、课程介绍(一)中文简介海洋天然产物化学是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因此本课程采用天然产物化学的理论框架,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天然产物化学的主要概念、海洋天然产物化学的发展过程和特点。

(2)海洋天然产物的生物来源,包括海洋动物、海洋植物及海洋微生物。

(3)常用的海洋天然产物获取方法及结构鉴定手段。

(4)海洋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和人工合成。

(5)海洋天然产物活性测试方法及应用领域介绍。

课程将采用理论授课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二)英文简介Marine natural product chemistry is an important subfield of natural product chemistry. The course includes major contents of: 1) Introduction of natural product chemistry, history and feature of marine natural product chemistry. 2) Bio-resource of marine natural products includes marine plants, marine animals and marine microorganism. 3) The methods and technologies of isolation and 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 of natural products. 4) Structural reorganization, total synthesis and biosynthesis of marine natural products. 5) Biological activity assay and application area of marine natural products.1.学习目标及可测量结果2.1 学习目标海洋天然产物的发现和利用是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领域包括药物、食品、环境、材料等。

天然产物化学课程设计

天然产物化学课程设计

天然产物化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天然产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在生活中的应用;2. 掌握常见天然产物的化学结构、性质及提取方法;3. 了解天然产物化学在药物研发、食品添加剂和化妆品等领域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天然产物的性质及用途;2. 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和鉴定;3. 培养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天然产物化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天然产物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天然产物化学的学科特点,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的结合。

课程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增强对天然产物化学的价值认识。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天然产物化学概述- 定义、分类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常见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进展2. 天然产物的化学结构及性质- 糖类、蛋白质、脂类等基本化学成分的结构与性质- 天然色素、香料、生物碱等特色成分的化学性质3. 天然产物的提取与分离- 常用提取方法(如溶剂萃取、超声波提取等)- 常用分离技术(如柱层析、薄层色谱等)4. 天然产物在药物研发、食品添加剂和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 药物研发中的天然产物筛选及作用机制-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作用及安全性评价- 化妆品中天然产物的功效及发展趋势5. 实践教学环节-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天然产物化学的基本知识,为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天然产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天然产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天然产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天然产物化学总学时数:32实验或上机学时:0先修课及后续课: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物仪器分析,生物制药工艺学一、说明部分1.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2.教学目的及意义《天然产物化学》是一门运用现代化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其目的是探索安全高效的天然产物及衍生物的新化合物。

并根据已阐明结构的成分,按植物的亲缘关系在生物界探寻同类成分,以扩大药用资源,发掘新的有效成分,研究有效成分在植物体中随生长季节的变化规律,提高中药质量的方法。

为开发和创制新药奠定基础。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包括:要求掌握各类天然产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理活性成分和药效成分)的结构类型,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鉴定和生物合成途径等。

要求学生了解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结构测定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以及寻找中药有效成分的途径。

4.教学重点、难点要求学生掌握的教学重点:天然药物中的主要类型成分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精制及结构鉴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难点: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和波谱解析。

5.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中以课堂讲授、作业、撰写综述等作为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

其中,课堂讲授教学方法及手段主要包括:课堂教学中的观看相关影像资料,提问、回答和总结。

6.教材和主要参考书(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等。

)[1] 吴立军. 天然药物化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教材)[2] 徐任生. 天然产物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 陆蕴如. 中药化学北京:学苑出版社1995[4] 孙文基. 天然药物成分提取分离与制备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7.其他二、正文部分第一章总论一、教学要求了解天然产物化学的概念、研究范围、研究目的与任务。

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史及其与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关系。

了解ORD 谱的应用范围及八区律使用方法。

熟悉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范围,课程的学习重点;各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天然产物化学课程复习提纲

天然产物化学课程复习提纲

第六章 萜类化合物及精油
目的要求:要求掌握萜类的定义、生源的异戊二烯定则、单 萜和倍半萜及二萜的重要化合物及挥发油的有关知识 内容: 1.萜的定义和分类方法,萜类化合物的生源的异戊二烯定则 2.重要的单萜化合物(薄荷醇、龙脑、樟脑、芍药苷和卓酚酮类) 3.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定义、结构特点、分类及主要性质 4. 掌握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定义、特性、鉴别反应。 6.挥发油的定义、通性、化学组成、提取方法(水蒸气蒸馏法)、 分离方法(化学法、分馏法、超临界萃取法和层析法)、生 理活性。 7.熟悉挥发油的气相色谱鉴定方法 8.了解单萜类、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分布、分类及生物途径,挥发 油的分布、生物活性和实例
第四章 苯丙素类化合物
目的要求:要求掌握香豆素和木脂素的结构类型、化学性质 内容:概述:掌握苯丙素的定义和类型,了解其生物合成途径 1.苯丙酸的定义、结构类型,存在状态、性质 2.香豆素的定义、基本母核的结构特征和类型 3.香豆素的内酯性质和碱水解反应(香豆素与碱作用及其对结构 变化的影响)、吡喃环的碱降解反应、酸的反应和氧化反应 4.了解香豆素的提取分离方法和生理活性,一般介绍香豆素的结 构研究实例
第九章 生物碱类化合物
目的要求:要求掌握生物碱的定义、分类、理化性 质(溶解度、检识反应、碱性、C-N键的裂解反 应)、提取分离方法和波谱鉴定 内容: 1.生物碱的定义和存在形式及主要结构类型。 2.生物碱的形态、颜色和旋光性及生物碱和生物碱盐 的溶解性及其应用,生物碱沉淀反应 3.生物碱的碱性,碱性强弱与生物碱分子结构的关系 及其在提取分离中的应用,生物碱C-N键的裂解反 应机理 4.总生物碱的提取方法(溶剂法、离子交换法、沉淀 法)和生物碱初步分离原理及方法,生物碱单体分 离的一般方法和原理,生物碱的生理活性。 5.生物碱的结构鉴定方法。

天然产物化学教案(第一章-总论)

天然产物化学教案(第一章-总论)

天然产物化学教案(第一章-总论)天然产物化学教案授课对象2002级生物工程学院授课人林治华授课单位制药工程系授课时间 2003~2004二学期天然产物化学教案重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制药工程系天然产物化学为药学专业的专业课,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学校的安排,课堂讲课36学时。

天然产物化学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

总论主要阐述了研究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常用的各种色谱分离方法和各种结构鉴定方法。

各论是本课程的重点,在讨论了糖和苷的一般性质和结构研究法基础上,将所有的天然产物按照其结构母核分为苯丙素类、蒽醌类、黄酮类、萜类和挥发油、三萜及其苷类、甾体及其苷类、生物碱等七个部分,详细论述了它们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并结合生物活性及应用介绍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化合物。

现将每章节教学的目的要求、教学时数、教学重点和难点、思考题等方面的内容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了解天然产物化学的发展及其重要性。

2.掌握研究天然产物的方法:(1)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2)掌握色谱技术中洗脱剂选择的原则;(3)熟悉天然产物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及主要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部分)重点、难点、疑难解析一、天然产物化学的含义及研究内容天然产物是包括了存在于陆生动植物、海洋生物和微生物体内各类物质成分,甚至还可以包括人与动物体内许多内源性成分(包括天然药物、天然树脂、天然精油、天然高分子、天然香精、天然色素等等)。

天然产物是由各种化学成分所组成的复杂体系。

如在陆生植物体内的主要成分就有:生物碱、萜类、甾体、苷类、黄酮类、蒽醌类、糖类、蛋白质、脂类等等。

不同的天然产物在其组成和含量等方面具有生命体的一般特征,某一相同的化学成分可能分布于各种不同的天然产物中,同时,不同来源的天然产物,所含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也存在很大的不同。

有效成分(active compound)(1)在药理和生物学角度来看是指有生物活性的物质,这种物质在化学上能用分子式和结构式来表示,并具有一定的物理常数;(2)在食品领域中,有效成分的范畴可扩展到除生物活性成分、功效成分之外,如:营养成分、天然食品添加剂成分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产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教学安排及方式总学时44 学时,讲课44 学时,实验学时。

学时分配表: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一)基本内容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对象是天然产物,天然产物在地球上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很多具有重要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

天然产物化学以研究天然产物的分类、结构、提取分离、性质及应用为主要内容。

天然产物化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来源于陆生植物和动物的十三大类天然有机化合物(维生素,糖,核酸,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萜类化合物,甾体化合物,生物碱,脂肪酸与脂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苷类化合物,香豆素,芳香族酸酚类化合物,昆虫激素与信息素),尤其是具有生物活性和重要应用价值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合成、生物合成途径、性质及应用等。

天然产物化学是应用化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也是化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该课程对于培养化学类专业学生从化学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天然产物的分类、分布与结构类型,掌握天然产物的分离提取、结构鉴定的一般方法,熟悉各类天然产物,特别是重要的天然产物的合成、性质及应用,并对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有一定认识。

(二)课程内容第一章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教学重点和难点:各种提取与净化分离方法原理、适用对象。

第一节提取方法1.1.1 蒸馏法1.1.2 萃取法第二节净化分离方法1.2.1 吸附法1.2.2 沉淀法1.2.3 重结晶法1.2.4 色层层析法1.2.5 磺化与皂化法第二章维生素教学重点和难点:维生素的理化特性与生理代谢特点。

第一节脂溶性维生素2.1.1 维生素A与胡萝卜素2.1.2 维生素D与维生素E第二节水溶性维生素2.2.1 维生素B1与B22.2.2 维生素B5与B62.2.3 维生素C第三章甾族化合物教学重点和难点:各类甾族化合物的基本理化性质。

第一节甾族化合物的结构与理化性质3.1.1 甾族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3.1.2 甾族化合物的理化特性与构象第二节各类甾族化合物3.2.1 常见植物甾醇3.2.2 甾族皂甙3.2.3 甾族生物碱3.2.4 甾族激素第四章生物碱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不同种类的生物碱的化学性质,根据生物碱的种类和性质进行分离和纯化。

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生物碱的性质与鉴别4.2.1 生物碱的性质4.2.2 生物碱的鉴别第三节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4.3.1 生物碱的提取:稀醇(60%~80%)提取,酸水提取,氯仿、二氯甲烷、苯等与水不相溶的溶剂提取。

4.3.2 生物碱的分离纯化:分步结晶,制备衍生物,利用不同的酸碱度进行分离,分馏,色谱法。

第四节生物碱的分类4.4.1 异喹啉类生物碱:异喹啉类生物碱,苄基异喹啉(benzyl isoquinoline)类生物碱,双苄基异喹啉类(bisbenzyl isoquinoline)生物碱,阿扑芬(aporphine)类生物碱,原小檗碱(protoberberine)类生物碱,普罗托品(protopine)类生物碱,吐根(emetine)类生物碱,α-萘菲啶(α-naphthaphenanthridiane)类生物碱,吗啡(Morphine)类生物碱;几种异喹啉类生物碱提取与分离性质与结构。

4.4.2 喹啉类生物碱:金鸡纳生物碱,喜树碱及其类似物。

4.4.3 喹唑类生物碱4.4.4 吡咯烷类生物碱:最简单的吡咯烷生物碱,双稠吡咯烷类生物碱,吲哚里西定类生物碱,莨菪(làngdàng)烷类生物碱,百部生物碱。

4.4.5 喹喏里西定类生物碱4.4.6 二萜生物碱――乌头碱生物碱4.4.7 吲哚生物碱:蛇根草类生物碱,长春花生物碱。

第五章萜类化合物教学重点和难点:萜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萜类化合物的性质和提取分离方法。

第一节单萜类化合物5.1.1 单萜类化合物的提取:挥发性油的组成,挥发性油的通性,精油的提取方法。

5.1.2 精油的初步分离:酸、酚性物质的分离,酮、醛类精油的分离,醇的分离,碱性成分的分离。

5.1.3 精油的分离和纯化:直接结晶法,真空精镏法,层析分离法,结构改造。

5.1.4 应用实例:月桂油中萜烯成分的分离5.1.5 薄荷醇及其类似物:理化性质,制备,薄荷醇的旋光异构体的拆分,薄荷醇的结构及其证明,薄荷醇的类似物。

5.1.6 香茅醛5.1.7 精油的成分分析与含量测定第二节倍半萜类化合物5.2.1 倍半萜的化学类型及结构:烷烃类,倍半萜内酯,由胡萝卜烃经氧化降解或从海洋生物中分离。

5.2.2 倍半萜的生理作用:植物生长发育的控制物质,昆虫保幼激素,昆虫性引诱剂及昆虫驱避物质,抗菌素类和细菌代谢产物,细胞毒倍半萜内酯,驱虫杀虫作用,神经系统作用。

5.2.3 一般性质与提取分离:系统分离法,倍半萜内酯的分离,实例:圆叶泽兰中的抗肿瘤成分的分离。

5.2.4 倍半萜的立体化学:十元环的构象5.2.5 倍半萜的化学反应:硒脱氢,氢化,水解与内酯再环合,重排转化,cope重排,牻牛儿二烯系统的跨环重排5.2.6 倍半萜的光谱解析:紫外和红外光谱,倍半萜的质谱,倍半萜的1H-NMR,倍半萜的13C-NMR。

5.2.7 倍半萜类香料:金合欢烯,金合欢醇桉叶醇。

第三节二萜类化合物5.3.1 穿心莲二萜的成分分离5.3.2 穿心莲二萜的结构研究第六章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教学重点和难点:氨基酸的化学性质,肽的序列测定,蛋白质和肽的分离纯化方法。

第一节氨基酸6.1.1 氨基酸的分类:蛋白质组分氨基酸,非蛋白组分氨基酸。

6.1.2 氨基酸的生理活性6.1.3 氨基酸的物理学性质和光谱学特征:物理性质,氨基酸的旋光性,氨基酸的光谱学特征。

6.1.4 氨基酸的化学性质:氨基酸的酸、碱性质,氨基酸的化学反应,包括异硫氰酸苯酯反应(Edman反应),丹磺酰绿反应,与CO2的反应,希夫碱形成反应,半胱氨酸和碘乙酸发生反应,2,4-二硝基氟苯反应(DNFB),茚三酮反应,吲哚醌反应,邻苯二甲醛反应等等。

6.1.5 氨基酸的制备、分离和分析方法:氨基酸的制备,分离方法,分析方法。

第二节肽6.2.1 肽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6.2.2 肽的生理活性:酪蛋白磷肽,高F值低聚肽,大豆多肽,谷胱甘肽(GSH,Glutathione),降血压肽,存在于人体和动物体内的活性肽等。

6.2.3 活性肽的合成方法6.2.4 多肽的纯化6.2.5 多肽的序列分析:手工序列测定技术,自动序列分析。

第三节蛋白质6.3.1 蛋白质的分类:简单蛋白质,结合蛋白质6.3.2 蛋白质的结构6.3.3 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几种特殊的蛋白质的生理活性。

6.3.4 蛋白质的制备:蛋白质的粗分离,蛋白质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蛋白质的结晶,提纯过程中的定量方法,蛋白质的纯度标准,分子量的测定。

6.3.5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的测定: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分析,末端氨基酸的测定,肽键的专一性水解和肽片断的分离纯化,肽的序列测定。

6.3.6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第七章糖教学重点和难点:糖链的降解途径,糖的结构研究,包括糖链中单糖的排列顺序、糖链的立体结构的判定。

第一节糖的分类及功能7.1.1 单糖:常见的单糖,支链糖,去氧糖,氨基糖或糖胺,糖醇,糖醛酸。

7.1.2 低聚糖:双糖,三糖、四糖等低聚糖。

7.1.3 多糖:支持组织的多糖,营养性多糖,其它功能的多糖如透明质酸。

7.1.4 糖的功能第二节糖的谱学性质7.2.1 红外光谱7.2.2 质谱7.2.3 13C-核磁共振7.2.4 旋光性质:Hudson等旋光规则第三节糖链的降解7.3.1 酸催化水解7.3.2 酶催化水解7.3.3 其它降解方法:酸催化甲醇解反应,酸催化硫醇解反应,乙酰解反应,碱催化水解和β-消除反应,亚硝酸脱氨降解反应,邻二醇氧化降解反应第四节糖链的结构7.4.1 组成聚糖的单糖的种类和分子比例7.4.2 单糖间的连接位置:聚糖甲基化7.4.3 单糖在糖链中的排列顺序7.4.4 苷键的立体构型:酶水解法,旋光度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谱法。

7.4.5 多糖的分子大小7.4.6 研究实例:黄芪多糖的结构研究第八章核酸教学重点和难点:核酸的性质,核酸的制备以及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第一节核苷酸8.1.1 核苷酸的结构8.1.2 核苷酸的性质:紫外吸收,核苷酸的互变异构,碱基、核苷及核苷酸的解离。

8.1.3 核苷酸类物质的制备与应用第二节DNA8.2.1 DNA的碱基组成8.2.2 DNA的结构8.2.3 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结构8.2.4 DNA的化学合成第三节RNA8.3.1 RNA的类型8.3.2 RNA的碱基组成8.3.3 RNA的结构第四节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质8.4.1 DNA分子的大小8.4.2 核酸的粘度8.4.3 核酸的沉降特性8.4.4 核酸的紫外吸收8.4.5 核酸的酸碱性质8.4.6 核酸的变性、复性、杂交第五节核酸与蛋白质的复合体8.5.1 病毒8.5.2 染色体第六节核酸酶类8.6.1 核酸水解酶的分类8.6.2 核糖核酸酶类8.6.3 脱氧核糖核酸酶8.6.4 非专一性核酸酶类第七节核酸的分离与含量测定8.7.1 核酸的分离8.7.2 核酸含量的化学测定法第八节核酸的生物学功能第九章脂肪酸与磷脂教学重点和难点:脂肪酸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磷脂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脂肪酸结构、性质在脂肪酸提取和纯化中的应用,磷脂结构与行旨在磷脂提取和纯化中的应用。

第一节脂肪酸9.1.1 脂肪酸的结构和性质9.1.2 脂肪酸的提取分离方法9.1.3脂肪酸的用途第二节磷脂9.2.1 磷脂的结构和性质9.2.2 磷脂的提取分离方法与制备工艺9.2.3 磷脂的用途第十章黄酮类化合物教学重点和难点: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黄酮类化合物的用途,大豆异黄酮的结构和性质,大豆异黄酮的用途,大豆异黄酮的提取方法。

第一节黄酮类化合物10.1.1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10.1.2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10.1.3 黄酮类化合物的用途第二节大豆异黄酮10.2.1 大豆异黄酮的结构与性质10.2.2 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分离方法10.2.3 大豆异黄酮的用途第十一章苷类化合物第一节氰苷类化合物11.1.1 氰苷类的结构类型11.1.2 氰苷类的性质11.1.3 氰苷类化合物鉴定反应11.1.4 氰苷类化合物分离和纯化第二节强心苷11.2.1 强心苷的结构11.2.2 强心苷的性质11.2.3 强心苷的检测11.2.4 强心苷的提取与分离11.2.5 毛花洋地黄毒苷第三节皂苷第十二章香豆素第一节香豆素的结构类型第二节香豆素的分离方法12.2.1 香豆素的提取12.2.2 香豆素成分的分离第三节香豆素的波谱学特征12.3.1 紫外光谱12.3.2 红外光谱12.3.3 核磁共振谱12.3.4 质谱第四节香豆素的化学反应第五节香豆素的合成方法第十三章芳香族酸酚类化合物第一节结构类型13.1.1 苯及苯酚类衍生物13.1.2 苯环二元酚类13.1.3 间苯三酚类13.1.4 萘环衍生物13.1.5 连苯三酚类13.1.6 二苯烯类及其有关化合物13.1.7 蒽菲类衍生物13.1.8 地衣酚类13.1.9 大麻酚类13.1.10 七元环类13.1.11 其它复杂类型第二节生理作用概述第三节结构测定方法第十四章昆虫激素与信息素第一节蜕皮素14.1.1 蜕皮激素的结构14.1.2 植物蜕皮素14.1.3 抗蜕皮激素14.1.4 蜕皮激素的生物合成、代谢及转化14.1.5 分离实例第二节保幼激素第三节昆虫信息素14.3.1 分离与结构测定14.3.2 光学纯度测定法14.3.3 信息素活性与光学活性的关系14.3.4 昆虫信息素的合成第十五章天然化合物的生物合成第一节概述15.1.1 初级和次级代谢15.1.2 生物合成的研究内容和意义15.1.3 次级代谢中的一些重要反应第二节生物合成研究的基本方法15.2.1 研究方法概述15.2.2 同位素标记方法15.2.3 酶和变种方法第三节基本生源途径15.3.1 多酮途径15.3.2 莽草酸途径15.3.3 甲瓦龙酸途径第四节13C NMR在生物合成研究中的应用第五节生物碱的生物合成15.5.1 异喹啉生物碱15.5.2 石蒜科生物碱15.5.3 吲哚生物碱第六节黄酮体和香豆素的生物合成第七节萜类和甾体的生物合成第八节含氮的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第九节生物合成研究的应用15.9.1 前体追加生物合成法15.9.2 植物细胞培养的生物转化15.9.3 酶促生物合成15.9.4 细菌培养和遗传工程专题报告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挑战和机遇本专题报告主要介绍国内外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现状,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