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告别“雅尔塔”》精品课件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5年,戈尔巴 乔夫担任新一代 苏共中央总书记。
经济上:
加速发展战略
苏联食品短缺,人 们排长队购买食品。
政治上:
直接导致 苏联解体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思想界混乱
“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过渡
苏共领导地位及 中央政府的控制 力被弱化
苏东剧变
阅读课文相关内容,结合课后搜集 的材料,说一说苏联解体的进程。
• 4.1991年12月 俄罗斯 、乌克兰 和 • 白俄罗斯 等11个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签 署了 《阿拉木图宣言》 ,正式宣告结成独 立国家联合体,苏联解体。 • 5.为了力图阻止联盟的解体,部分党和国 家领导人作了最后一次努力,发动 了 八一九事件 。 苏联解体 标志着以美苏两极对峙为 • 6. 主要支撑的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1.小明曾经于1992年给在他远莫斯科工作的爸爸写过一封信,那
么他当时写在收信人地址一栏中的国名应该是(
A 、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 C、俄罗斯 国 B、 沙皇俄国
C
)
D、 苏维埃俄
2. 在互联网上搜索引擎上输入关键词,能快速的找到想要查找的
“1991年12月解体”三个关键词,能找到最贴切的国家是
内容,如输入“一战中诞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西方国家对苏联长期实行“和平 演变”战略。
2006年10月新华网专稿:香港《亚洲 周刊》12月24日一期发表文章,认为 苏联解体、归于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抱 残守缺,理想主义和教条主义,不思 进取没有与时俱进。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体制成为 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
历史属于过去,我们必须展望未来,从苏联解体的 教训我们思考着,前进着. 这一环节是属于我们 自己的.请留下我们从苏联解体的历史巨变中所 吸取的经验教训:
学习方法提示
1.为什么改革? ——背景 2.如何改革? ——措施 3.效果如何? ——影响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斯大林模式
小修小补
斯大林
赫鲁晓夫
经济结构进一步畸形, 经济基础日趋衰弱,难以支 撑沉重的军事负担,使得综 合国力逐渐衰退,社会矛盾 不断积聚。
改革结果
1964年10月,勃列 日涅夫担任苏共中央第 一书记。
A
D
材料一:读下列图片
屹立的柏林墙
倒塌的柏林墙
材料二: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国本情况 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照搬苏联的一套 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 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 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 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 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的 “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 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问题时的发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穿越时空,透过历史,我们依稀还能看到在 欧洲东方矗立着一个巨人的身影;然而, “天有不测风云”一夜之间,这个曾经伟岸 的巨人倒下了。这个超级大国的轰然解体, 留给世人的不仅仅是震惊,更有深深的思考。
苏联至俄罗斯的历届领导人: 列宁 (1917年12-1922年4月) 斯大林 (1922年4月-1953年3月) 马林科夫 (1953年3月-1955年2月) 赫鲁晓夫 (1953年9月-1964年10月) 勃列日涅夫(1964年10月-1982-11月) 安德罗波夫(1982年11月-1984年2月) 契尔年科 (1984年2月-1985年5月) 戈尔巴乔夫(1985年5月-1991年12月) 叶利钦 (1991年12月-2000年1月) 普京 (2000年1月-2008年5月) 梅德韦杰夫( 2008年5月-2012年)
阅读上述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⑴柏林墙从修建到拆除反映了怎样的国际格局的变化趋 势?(1分)
变化指世界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⑵根据材料二分析东欧剧变的实质。(1分)
实质:社会主义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⑶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多极化格局中,我们该怎样 应对?(3分)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国力;建设社会主义 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 利用有利 的国际局势,抓住机遇,全力发展;抵制和反对 西方势力的渗透,维护国家安全与独立。
苏联解体对世界局 势产生了哪些影响?
“冷战”结束,两大军事集 团对峙为基本特征的国际格局 发生了根本变化,两极格局被 打破,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出 现。
中国如何面对这种多极化的世界格 局?(P101) • 1、中国首先要搞好稳定,发展经济, 提高综合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 2、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事务 中发挥重大作用并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恐 怖主义等。
要始终坚持经济建设的首要地位,维 护社会的安定,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 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坚持 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抵制西方 的“和平演变”等。
苏联的解体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社 会动荡不安;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 种思潮泛滥;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 的乘机抬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剧激 化,西方势力的影响。但戈尔巴乔夫的错误 路线、方针、政策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西方国家的长期和平演变战略是外部原因。
1、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的基本史 实。 2、比较雅尔塔体系下的世界格局的不同,引 起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思考。 3、结合政治学科和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 比较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进一步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 初步锻炼学科综合能力。
1
1.1985年,面对苏联长期积累的矛盾,苏 共中央总书记 戈尔巴乔夫 着手进行全面 的改革,提出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战略”。 2.在政治改革领域中戈尔巴乔夫主张由 “ ”向“ ”过度,弱 一党政治 多党政治 化了苏共的领导地位和中央政府的控制能 《苏维尔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力。 3.1991年,苏联政府公布了 , 准备将原来的联盟变成一个松散的联邦。
苏联解体的原因。
直接原因: 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方针和政策 根本原因: 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与联
邦制国家结构的矛盾和传统制与社 深层次原因:会生产力的矛盾。 政治上的理想主义和专制主义, 经济体制上的教条主义,民族关 系上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对外 关系上的意识形态化和霸权主义。
外部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造成混乱局面
部分加盟共和国独立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1991年) “八一九事件”(1991、8、19—21) 叶利钦掌权 苏联解体, 独联体成立(1991年12月)
1991年12月25日 19时32分,克里姆林 宫上空印有镰刀和斧 头图案的苏联国旗降 下,俄罗斯白蓝红三 色旗升上了旗杆。苏 联正式解体了。
B
(
C 、匈牙利
)
B、前苏联 D、罗马尼亚
A 、 捷克斯洛伐克
3.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 相继发生危机,社会动荡,风云骤起,最终苏联 解体,东欧巨变,其实质是( ) A 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B 国家名称发生变化 C 文化观念发生变化 D 两极格局发生变化 4.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制度发生变化,其解体 的直接原因是( ) A 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弊端 B各加盟共和国的离心 C 西方的“和平演变” D 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