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 肥沃的土壤 2教案 苏教版
苏教版科学三下《肥沃的土壤》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三下《肥沃的土壤》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肥沃的土壤》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的一个教学内容。
本节课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土壤的构成,掌握土壤的肥沃程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土壤资源。
教材内容丰富,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对周围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土壤的微观结构以及土壤肥沃程度的判断标准等知识,学生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土壤的构成,知道土壤肥沃程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学会判断土壤的肥沃程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的兴趣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土壤的构成,掌握土壤肥沃程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教学难点:理解土壤肥沃程度的判断标准,学会判断土壤的肥沃程度。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土壤的奥秘。
2.利用实验现象,直观地展示土壤的构成和肥沃程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利用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个有趣的故事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探究土壤的构成:让学生观察不同的土壤样本,引导学生发现土壤的秘密。
3.实验展示: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土壤的肥沃程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4.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验现象,讨论如何判断土壤的肥沃程度。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土壤的重要性,呼吁学生保护土壤资源。
6.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主题和重点内容。
三年级科学下册肥沃的土壤教案苏教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肥沃的土壤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土壤的组成,知道土壤中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学会使用工具进行土壤样本的采集和观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土壤的性质和成分。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土壤的组成和作用,土壤样本的采集和观察。
教学难点:土壤中不同成分的识别和作用,实验操作的技巧。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材、实验器材、土壤样本、工具等。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土壤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注意地面上的土壤。
2. 提问:你们对土壤有什么了解?土壤是由什么组成的?二、探究土壤的组成(15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每组提供一份土壤样本。
2. 学生使用工具进行土壤样本的采集和观察。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土壤样本,注意土壤的颜色、质地和气味。
三、了解土壤中的成分及其作用(15分钟)1. 教师介绍土壤中的主要成分,包括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
2.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各成分的作用和重要性。
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土壤的重要性,以及保护土壤的意义。
2. 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土壤,提出具体的建议。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延伸:学生可以进行土壤样本的采集和观察,进一步了解土壤的性质和成分。
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对于实验操作,要引导学生注意安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方面,要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六、探索土壤的多样性(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不同地点的土壤样本。
2. 学生采集土壤样本,注意观察土壤的颜色、质地和气味的变化。
3. 学生将采集到的土壤样本带回教室,进行观察和比较。
三年级科学下册肥沃的土壤教案苏教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肥沃的土壤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土壤的组成和特点。
2. 学习土壤的肥沃程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过程与方法:1. 观察和描述不同土壤的外观特征。
2. 通过实验探究土壤的组成和肥沃程度。
3. 运用科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土壤资源的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土壤的组成和特点。
2. 土壤的肥沃程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实验探究土壤的组成和肥沃程度。
2. 运用科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不同类型的土壤样本。
2. 准备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注意土壤的外观和分布。
2. 提问:你们对土壤有什么了解?土壤是由什么组成的?二、探究土壤的组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土壤样本,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外观特征。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土壤的组成。
3.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总结土壤的组成。
三、探究土壤的肥沃程度(10分钟)1. 教师介绍土壤的肥沃程度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土壤的肥沃程度。
3.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总结土壤的肥沃程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课堂内容。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行土壤改良实验,探究如何提高土壤的肥沃程度。
2. 学生可以进行土壤污染调查,了解土壤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应,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土壤的种类与特点1. 教学目标:了解土壤的分类及各种土壤的特点。
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土壤。
2. 教学过程:教师展示各种土壤样本,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外观特征。
三年级科学下册肥沃的土壤教案苏教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肥沃的土壤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知道土壤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2)了解土壤的肥沃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3)学会用简单的工具进行土壤观察和分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了解土壤的组成和肥沃程度。
(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探究土壤肥沃程度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土壤资源的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认识土壤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土壤,思考土壤是什么?有什么特点?2. 教学活动:(1)介绍土壤的组成,如岩石、有机物、水分、空气等。
(2)讲解土壤的肥沃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土壤观察,用工具挖掘土壤,观察土壤的组成。
三、第2课时:探究土壤肥沃程度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土壤的肥沃程度。
2. 教学活动:(1)介绍判断土壤肥沃程度的方法,如观察土壤颜色、质地、植物生长情况等。
(2)讲解实验: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植物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四、第3课时:保护土壤资源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土壤资源的重要性以及目前面临的问题。
2. 教学活动:(1)讲解保护土壤资源的方法,如合理施肥、防止水土流失等。
(2)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保护土壤资源。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制定保护土壤资源的行动计划。
五、第4课时:土壤与植物生长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 教学活动:(1)讲解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介绍不同土壤类型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土壤微生物观察实验。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实践活动和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土壤认识、土壤肥沃程度探究、保护土壤资源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六、第5课时:土壤的多样性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地区的土壤是否一样。
苏教版科学三下《肥沃的土壤教案 (2)
5、教师小结形成过程。
6、你们想亲自看看表土层的形成过程吗?
7、我们可以怎么做?
8、解释:腐殖质
9、讨论肥料袋的制作方法。
10、有同学想把动物放在里面,估计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11、你们想用什么动物?为什么?
12、应该如何观察?
回顾和解释提制作肥料袋的要求:能长期观察并记录。
激发兴趣
明确研究内容
引导发现土壤有肥沃和不肥沃的差异
亲手实验,了解腐殖质的形成过程,建立腐殖质的概念。
认识蚯蚓对土壤的改良作用。
养成长期观察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3肥沃的土壤Leabharlann 腐殖质蚯蚓对土壤有改良作用。
课堂反思
2、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能够认识到蚯蚓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能够制作肥料带,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
能够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用图画或文字的方法记录下来
教学难点
能够制作肥料带,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
能够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用图画或文字的方法记录下来
教学准备
小铲、塑料袋、吸管、土壤、果皮、蔬菜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一、集中话题
植物喜欢在什么样的土壤中生长知道吗?
什么是肥沃的土壤呢?今天一起来研究
板书课题
二、探索和调查
1、通过观察不同地方的土壤,你会发现什么?
2、枯死的植物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3、引导猜测:动植物对土壤肥力是否产生影响?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4、肥沃的表土层的形成过程是什么样的呢?
课题
3肥沃的土壤
教学目标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3肥沃的土壤
让小组长汇报,最后大家讨论评比,选出最好的小组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上奠定了土壤的概念,认识到土壤里面有些什么,在本课,他们认识了土壤成分及类型,并开展一系列对比性研究,进而鉴别家乡的类型。
(1)观察:每一种土壤的颜色,听:摇动一下杯子,每一种土壤的声音听上去像什么?触摸:土壤摸 上去感觉像什么?哪一种的感觉最硬或最光滑?握一握:哪种可握成团,哪种不能?闻:每一种土壤闻上去像什么?
(2)分组实验(注意土壤多少、倒入的水量、倒入的速度)
①把三种土壤放入三只相同的漏斗,用好纱布。
②倒入相同的水。
教学难点
连续五个星期观察腐殖质的形成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学生用:一块有明显落叶的土地、一堆土、蚯吲、吸管、小铲子、塑料袋、一张黑纸、胶带、报纸、抹布、记录纸、放大镜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预习交流展示
请大家展示一下课前自己从不同的地方收集不同的土壤,用多种办法研究这几个地方的土壤有什么不同?说出你们的采土地点及研究方法。
教学课题:1.3肥沃的土壤
教学课时
1课时
主备老师
教学时间
第二周
教学目标
1.知道动植物的遗体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
2.认识到蚯蚓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3.什么是腐殖质。
4.坚持长期观察,有持久性。
5.到土壤和动植物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土壤中的腐殖质的形成过程以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3《肥沃的土壤》说课稿2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3《肥沃的土壤》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肥沃的土壤》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围绕土壤的组成、特点以及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壤的基本构成,知道土壤中的各种成分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对于周围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认知。
但学生对土壤的认识还比较片面,对于土壤的组成、特点以及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土壤的奥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土壤的基本构成,知道土壤中的各种成分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土壤的组成和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土壤的基本构成,土壤中的各种成分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2.教学难点:土壤中各种成分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保护土壤资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中的土壤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土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土壤的基本构成,引导学生了解土壤的多样性。
3.观察与思考:让学生观察土壤样本,引导学生发现土壤的秘密。
4.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土壤中的各种成分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5.讨论交流: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土壤中各种成分的相互作用。
6.知识拓展:介绍土壤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7.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8.作业布置:布置探究性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土壤的奥秘。
三科学下册肥沃土壤教案苏教
三科学下册肥沃土壤教案苏教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土壤的概念,知道土壤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2. 掌握肥沃土壤的特点,了解土壤肥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土壤的组成和性质。
2. 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土壤取样和观察。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珍惜和保护土壤资源。
2.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土壤的概念,土壤的组成,肥沃土壤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土壤肥力的评价,土壤保护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教材、教具(如土壤样本、显微镜等)。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学生准备:1. 预习教材相关内容。
2. 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土壤,激发学生对土壤的好奇心。
2. 教学土壤的概念和组成:讲解土壤的定义,介绍土壤由哪些物质组成,如岩石、有机物、水分、空气等。
3. 探究土壤的性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土壤样本的颜色、质地、结构等,记录实验结果。
4. 学习肥沃土壤的特点:5. 土壤保护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评价土壤肥力,讨论保护土壤的方法和措施。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土壤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土壤保护。
7. 布置作业:结合课堂所学,让学生完成有关土壤的练习题,巩固知识点。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操作和讨论,评价学生对土壤概念、组成、肥沃土壤特点的掌握程度。
观察学生在实验和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其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引导学生关注土壤质量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了解我国土壤资源的现状和保护政策。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土壤调查,了解身边土壤的性质和肥力状况。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方法的优缺点,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九、教学计划:本节课计划用45分钟完成,主要包括soil的概念和组成(10分钟),soil的性质和肥沃土壤的特点(15分钟),土壤保护讨论(10分钟),总结与反思(5分钟)。
三科学下册肥沃土壤教案苏教
三科学下册肥沃土壤教案苏教第一章:认识土壤教学目标:1. 了解土壤的定义和组成;2. 掌握土壤的基本功能和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1. 土壤的定义和组成:介绍土壤的定义,解释土壤由哪些组成部分构成;2. 土壤的功能:讲解土壤的基本功能,如支撑植物生长、保持水源、调节气候等;3. 土壤的重要性:强调土壤对农业、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作用。
教学活动:1. 观察土壤样本:让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土壤样本,引导学生关注土壤的外观特征;2. 土壤实验: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了解土壤的组成和性质;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土壤的功能和重要性,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评估方式:1. 观察土壤样本的记录;2. 实验报告;3. 小组讨论的参与和表现。
第二章:土壤肥力的概念教学目标:1. 理解土壤肥力的含义和重要性;2. 掌握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土壤肥力的定义:解释土壤肥力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土壤肥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2. 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介绍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如有机质、养分、水分、质地等;3. 土壤肥力的测定:讲解如何测定土壤肥力,以及测定结果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
教学活动:1. 土壤肥力实验:进行简单的土壤肥力实验,让学生了解土壤肥力的测定方法;2. 小组讨论:讨论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评估方式:1. 实验操作的准确性;2. 实验报告的质量;3. 小组讨论的参与和表现。
第三章:有机质的的作用教学目标:1. 了解有机质的概念和来源;2. 掌握有机质在土壤中的作用;3. 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有机质的定义和来源:解释有机质的概念,介绍有机质的来源;2. 有机质在土壤中的作用:讲解有机质在土壤中的作用,如提供养分、改善土壤结构等;3. 有机质的测定:讲解如何测定土壤中的有机质,以及测定结果对土壤管理的指导意义。
教学活动:1. 有机质实验:进行有机质含量的测定实验,让学生了解有机质的测定方法;2. 小组讨论:讨论有机质的作用及其对土壤质量的影响;评估方式:1. 实验操作的准确性;2. 实验报告的质量;3. 小组讨论的参与和表现。
苏教实验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肥沃的土壤》表格式教案
三、学生描述自己所看到的。
四、寻找土壤中的烂树叶,根据落叶的变化推测落叶在土壤里是怎样变化的。
五、讨论:腐烂的动植物遗体在土壤里变成了什么?
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
实
验
操
作
指导学生制作肥料袋,讲解具体的步骤,给学生发塑料袋。教学来自图实验操
作
延
伸
与
拓
展
为蚯蚓安一个家。引导学生讨论蚯蚓的家需要什么。
观察蚯蚓在土壤中的生活,记录土壤和蚯蚓发生的变化
培养学生的爱心、耐心。
评
价
反
思
对本教案的意见或建议
课题
肥沃的土壤
重难点
1、死的动物如何变成土壤的一部分,腐殖质是由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变的。
2、蚯蚓在改良土壤方面的作用。
3、建立腐殖质的概念。
教材分析
1、观察不同地方的土层,探究烂树叶和土壤颜色之间的关系。2、制作和观察肥料袋探究动物的生活会对土壤的肥力产生什么影响。
教学目标
1、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
2、知道死了的动植物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
3、知道在成肥的过程中蚯蚓的作用。
4、建立腐殖质的概念。
5、对学生进行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教学意图
教师
学生
组织教学
教师检查学生材料准备的情况。
学生检查自带材料。
为实验作好准备。
讲
授
新
课
一、教师举例讲述:不同地方的土壤有时么不同。
巡视、指导。
一、学生到资源角领取土壤。
二、学生将土壤和他们带来的一些植物装进塑料袋。
苏教小学科学三下《1.3.肥沃的土壤》教案 (2)
3、肥沃的土壤教学资源开发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1单元《土壤与生命》中的第3课。
本课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讨论,知道死了的动植物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腐殖质是由腐烂的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由此建立腐殖质的概念。
同时,知道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蚯蚓的作用,确立土壤和生命密切相关的意识。
让学生亲历成肥的全过程,又是培养学生恒心和毅力的大好时机,从而达到“坚持长期持久观察,在科学学习中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关爱生命”的目标。
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土壤的常见成分,知道了土壤里能生长植物,土壤里有一些其他杂物,蚯蚓生长在土壤里等等。
土壤里面能够长出各种各样的植物,在孩子的眼里,是土壤里的肥料使植物从泥土里长出来的。
因此,探究土壤里的重要组成物质——腐殖质,就成为本课的重要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本着“以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根本”的理念,以“解放孩子”为目标来引导学生学习本课,“解放孩子的眼睛”,让孩子多看一看——发现问题;“解放孩子的大脑”,让孩子多想一想——讨论猜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孩子多做一做——实验验证;“解放孩子的嘴巴”,让孩子多说一说——得出结论。
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里,教师都以灵活的、综合的策略进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新,激发学生学习的创,使课堂教学充满快活,实现鲜活,展现灵活。
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土壤的重要组成物质是腐殖质,腐殖质是由腐烂的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知道一些动物的生活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建立腐殖质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带领学生体验探索土壤的整个过程,体验科学的研究从问题出发——观察研究过程——解决问题;●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能够制作肥料袋;●能够用图画或文字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坚持长期观察,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探究态度;●使学生意识到土壤和生命密切相关,愿意亲近土壤,关爱生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谈话:关于土壤,大家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2.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确定本课的研究内容。
三科学下册肥沃土壤教案苏教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土壤的组成和作用;(2)掌握肥沃土壤的特点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学会探究实验的方法,培养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了解土壤的组成;(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肥沃土壤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土壤的组成和作用;2. 肥沃土壤的特点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 探究实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难点:1. 土壤中各种成分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2. 探究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掌握土壤的组成、作用及肥沃土壤的特点;(2)熟悉探究实验的设计与操作方法;(3)准备相关教学道具、实验器材。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2)准备好实验器材;(3)分组合作,讨论实验方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2)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肥沃土壤。
2. 知识讲解:(1)讲解土壤的组成和作用;(2)讲解肥沃土壤的特点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探究实验:(1)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案,提出假设;(2)学生动手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假设。
4. 总结提升:(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2)强调肥沃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五、课后作业:1. 完成实验报告;2. 查阅资料,了解不同作物对土壤的要求;六、教学内容: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强调肥沃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 学习土壤的肥力评价方法和提高土壤肥力的措施。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2)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土壤的肥力评价和提高土壤肥力的措施。
苏教版科学三下《肥沃的土壤》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三下《肥沃的土壤》教学设计课题: 1.3 肥沃的土壤(第一课时)一、活动目标:1、过程与方法:能够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用图画或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2、科学知识:知道死了的动植物遗体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能够认识到蚯蚓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知道什么是腐殖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二、活动准备:不同颜色的土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放大镜、一份土壤研究记录表、一根木棒、一张白纸、铲子等课时安排:2 课时三、教学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拿出一盆长期生长在贫瘠土壤里的花让学生观察后,问这是什么原因?学生:交流、汇报并说出各种原因,其中有的学生说出了是土壤没有养分的原因。
教师:就势的导出课题,对就是土壤没有养分的原因,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肥沃的土壤。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1、活动一:让学生观察不同颜色的土样及落叶下土壤的特点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不同颜色的土样及落叶下土壤是什么颜色的?各有什么不同?学生户外活动,仔细观察。
捡一些叶子,用塑料袋装好带回班级2、活动二:了解肥沃的表层土的形成过程(1)组织学生观察含有落叶的土样讨论并交流:干落叶是什么颜色?湿落叶是什么颜色?落叶在土壤里是怎么变化的?落叶最终变成了什么?土壤的颜色可能与什么原因有关?小组读图、讨论,汇报交流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看法。
总结: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植物尸体。
(2)组织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含有落叶的土样讨论并交流:土壤里还有什么?学生回答有各种各样的虫子及虫子的尸体。
那么表层土的养分来自哪里呢?总结: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物尸体。
(3)指导学生读书了解了解肥沃的表层土的形成过程(4)深刻理解的腐殖质的作用。
教师拿出两盆吊蓝花:一盆长得好,一盆长得坏,让学生看到在富含腐殖质的土壤里长初的植物茁壮且呈绿色,而在贫瘠土壤里长出的植物则细弱柔软且枯黄。
(三)拓展延伸:(1)思考:腐殖质的作用这么大,你怎样用本课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给土壤增加肥力呢?学生讨论回答。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肥沃的土壤》教案
肥沃的土壤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制作肥料袋,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
2、能够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用图画或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科学知识1、知道死了的动植物遗体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
2、能够认识到蚯蚓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3、知道什么是腐殖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坚持长期观察,有持久性。
2、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二、教学准备:一块有明显落叶的土地、一堆土、蚯吲、一壶经过处理的水、每个学生带一些植物、吸管、小铲子、塑料袋、一张黑纸、胶带、报纸、抹布、记录纸、放大镜等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猜一猜,落叶会变成什么?2、今天我们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二)自主学习1、观察有落叶的土地(1)学生分组户外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落叶下有什么?土壤是什么颜色的?(2)从土里捡出一些烂叶子,用塑料袋装好带到班上。
2、自主研究(1)把烂叶子按腐烂程度排队。
(2)交流:你认为落叶在土壤里是怎么变化的?落叶最终变成了什么?土壤的颜色可能与什么原因有关?3、制作肥料袋(1)为了能证明落叶在土壤里变成了什么,我们将做一个小实验,这个小实验将要花费你们一段时间,希望你们能长期坚持下去。
(2)讲解制作肥料袋的方法。
(同桌两人为一组对比)①把土壤用塑料袋装好,往土壤里放入一些植物,搅拌。
②往塑料袋里加上一些水,同桌两人一人放蚯蚓,一人不放。
③在自己的肥料袋上贴上标签,将肥料袋放在不被干扰的角落里,用黑纸盖上。
(3)学生制作肥料袋,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做好后自己做好清理工作。
4、观察肥料袋(1)每周观察一次,记录下肥料袋的变化。
(2)比较有蚯蚓的和没蚯蚓的两个肥料袋有什么相似与不同?5、管理肥料袋(1)定期翻动肥料袋,并作好记录,一定要有坚持性。
(2)对比有蚯蚓的袋和没蚯蚓的袋里的肥料的变化,作好记录。
(三)总结巩固概述课文,提醒学生坚持观察记录。
(3)学生制作肥料袋,教师巡回指导。
肥沃的土壤教案
肥沃的土壤教案【篇一:肥沃的土壤教案】1、知道什么是腐殖质,知道腐殖质的多少影响土壤的肥力2、知道一些小动物和微生物在成肥过程中的作用3、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过程与方法:遵照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引导学生认识腐殖质及其产生的原因,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土壤。
情感价值:通过对土壤的进一步了解,认识土壤对人、植物和动物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地去保护土壤。
教学重点:腐殖质的形成过程以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教学难点:较长的实验过程能否坚持观察教学方法:以讲解、图片及实验为主要手段,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本质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提问:课本8页第一幅图中,为什么上黑下浅?2、学生讨论3、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侦探柯南,查一查土壤里能长出各种各样植物的原因。
二、学习新课,研究土壤(一)探索土壤肥沃的秘密1、学生观察、比较表层土和下层土学生观察提前准备好的两种土壤,比较它们的不同,从而得出结论(土壤的颜色与腐殖质的多少有关)2、讲解: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它们被称为腐殖质。
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
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由于动植物生活、生长、生存的主要区域是在地表的表层土上,死后的遗体也腐烂在表层土中,所以腐殖质主要集中在表层土中。
表层土壤中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很丰富,下层土能提供的养分就少多了,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岩石逐渐增多,岩床位于土壤和碎石之下的最底层。
(二)并不是所有的土壤都肥沃1、观察课本9页下面的三幅图片并阅读图左的文字学生阅读图片及文字,了解到并不是所有的地方的土壤都一样,知道由于地理天气或人类活动的原因,导致土壤有肥沃的,也有贫瘠的2、右边的图是人类改造贫瘠土壤的一些方法(三)了解土壤中生活的小动物1、观察课本11页上图2、讲解:教师讲解这幅图片中蚯蚓在做什么,及制作方法、养殖方法三、巩固—做一个肥料袋1、谈话:枯死的植物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们愿意亲手做个实验来验证一下吗?学生观察肥料袋的制作图及步骤,讨论如何设计实验。
三科学下册肥沃土壤教案苏教
三科学下册肥沃土壤教案苏教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土壤的基本构成和作用;(2)掌握肥沃土壤的特点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学会探究土壤肥力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培养学生对土壤的探究能力;(2)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节约用地的观念;(3)培养学生关注农业、农村发展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土壤的基本构成和作用;2. 肥沃土壤的特点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 探究土壤肥力的方法。
难点:1. 土壤肥力的判断与提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掌握土壤的相关知识;(2)准备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3)设计教学活动及教学评价。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2)准备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3)小组合作,讨论实验方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土壤的多样性;(2)引导学生关注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 探究土壤的基本构成和作用:(1)学生汇报预习成果;(2)教师讲解土壤的组成;(3)学生实验观察土壤的成分。
3. 学习肥沃土壤的特点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教师讲解肥沃土壤的特点;(2)学生通过实验或观察,分析肥沃土壤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4. 探究土壤肥力的方法:(1)学生小组讨论实验方案;(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3)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土壤肥力的判断方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1)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2)评价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3)评价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沟通协作能力。
2. 同伴评价:(1)评价同伴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2)评价同伴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3)评价同伴在小组合作中的沟通协作能力。
3. 教师评价:(1)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2)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3)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沟通协作能力;(4)评价学生对土壤知识的掌握程度。
【苏教版】2019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配套教学设计《1.3.肥沃的土壤》word教案 (2)
3、肥沃的土壤教学资源开发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1单元《土壤与生命》中的第3课。
本课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讨论,知道死了的动植物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腐殖质是由腐烂的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由此建立腐殖质的概念。
同时,知道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蚯蚓的作用,确立土壤和生命密切相关的意识。
让学生亲历成肥的全过程,又是培养学生恒心和毅力的大好时机,从而达到“坚持长期持久观察,在科学学习中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关爱生命”的目标。
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土壤的常见成分,知道了土壤里能生长植物,土壤里有一些其他杂物,蚯蚓生长在土壤里等等。
土壤里面能够长出各种各样的植物,在孩子的眼里,是土壤里的肥料使植物从泥土里长出来的。
因此,探究土壤里的重要组成物质——腐殖质,就成为本课的重要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本着“以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根本”的理念,以“解放孩子”为目标来引导学生学习本课,“解放孩子的眼睛”,让孩子多看一看——发现问题;“解放孩子的大脑”,让孩子多想一想——讨论猜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孩子多做一做——实验验证;“解放孩子的嘴巴”,让孩子多说一说——得出结论。
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里,教师都以灵活的、综合的策略进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新,激发学生学习的创,使课堂教学充满快活,实现鲜活,展现灵活。
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土壤的重要组成物质是腐殖质,腐殖质是由腐烂的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知道一些动物的生活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建立腐殖质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带领学生体验探索土壤的整个过程,体验科学的研究从问题出发——观察研究过程——解决问题;●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能够制作肥料袋;●能够用图画或文字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坚持长期观察,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探究态度;●使学生意识到土壤和生命密切相关,愿意亲近土壤,关爱生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谈话:关于土壤,大家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2.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确定本课的研究内容。
三年级科学下册肥沃的土壤教案苏教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肥沃的土壤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土壤的组成和肥沃土壤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土壤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性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土壤资源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土壤的组成和肥沃土壤的特点。
2. 探究土壤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性质。
教学难点:1. 土壤中各种成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2. 实验操作的技巧和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土壤样本、放大镜、实验工具、教学课件。
2. 教学环境:实验室或教室。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提问:你们知道植物生长需要什么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植物生长需要水、阳光、空气和土壤。
3.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土壤,特别是肥沃土壤的特点。
二、探究土壤的组成(10分钟)1. 教师展示几种不同的土壤样本,引导学生观察其外观特征。
2. 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土壤样本,注意土壤的颜色、质地和结构。
3. 教师讲解土壤的组成,包括无机物、有机物和生物成分。
三、实验:土壤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15分钟)1. 教师演示如何进行土壤实验,包括取样、称重、筛选等步骤。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分析土壤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性质。
四、数据分析(10分钟)1.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土壤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肥沃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有利于植物生长。
五、保护土壤资源(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土壤资源的珍贵性和保护意义。
2. 学生提出保护土壤资源的措施,如合理施肥、减少农药使用等。
3. 教师总结,强调保护土壤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了土壤的组成和肥沃土壤的特点。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土壤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
肥饶的土壤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土壤的严重组成物质是腐殖质,腐殖质是由衰弱的动植物遗体变成的;
2.知道一些动物的生活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谈话:关于土壤,大家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2.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确定本课的研究内容。
3.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侦探柯南,查一查土壤里能长出各种各样植物的原因。
(二)探索土壤
室外活动:带领学生采集土层。
1.讨论:我们将去干什么?要注意些什么?
2.活动:分发工具,和学生一起到室外(花圃、菜地)采集土层带回教室。
室内活动。
1.探索枯死的植物变成了什么?
(1)观察采集到的土层,你发现了什么?
(2)大家有什么想法?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3)让我们一起再去“考察”一下其他地方的土层吧。
2.探索动物生活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1)谈话:在有的小组同学挖到的土层中,我们还发现了一种小动物。
这种动物身体细长、很软,它没有眼睛,在泥土里生活,下雨的时候会爬出地面,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
(2)教师出示昆虫饲养盒,里面是自己几个星期前培育的有蚯蚓开垦痕迹的土壤。
△学生观察,并说说看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像这样颜色发黑、滋润肥饶、蚯蚓喜欢生活的土,我们称之为含有腐殖质的腐殖土。
什么是腐殖质呢?
△学生读一读课本第11页左下角的一段话。
(3)讨论:有人说蚯蚓是“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这是为什么呢?
(4)小结:蚯蚓在土壤里不仅可以松土,还可以制造肥料,使其生活的环境更肥饶,利于植物的生长。
所以,蚯蚓是益虫,我们要保护蚯蚓。
3.做肥料袋。
(1)谈话:枯死的植物到底到哪里去了?蚯蚓对土壤有什么影响?你们愿意亲手做个实验来验证一下吗?
(2)讨论如何设计实验。
(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教师启发对比实验的做法)
(3)学生动手制作肥料袋。
△同桌为一对比小组,依据讨论结果做肥料袋。
△教师巡视,合适地给以必要的指导。
(4)整理桌面,算帐桌上残留物,填写观察和制作记录。
(5)教师提示:
(三)延伸活动:管理肥料袋
谈话:我们从现在开始,每天都要介入这个实验的管理、观察和记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面临哪些困难?应该怎样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