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位置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物体的位置概念,学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具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位置的经验,他们对物体的位置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可能还不能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和操作,逐步掌握位置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位置的基本概念,学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位置的基本概念,学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2.难点: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和体验位置的概念。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3.操作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小动物图片、卡片等,用于教学演示。

2.学具准备:准备一些小动物图片、卡片等,让学生动手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一个故事,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有一天,小猴子和熊猫宝宝一起玩捉迷藏,他们想知道对方躲在哪里。

于是,他们开始学习如何描述对方的位置。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位置的概念。

如:上、下、左、右、前、后等。

同时,教师可以举例说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位置概念。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进行实际操作。

例如:让学生拿一张小动物的图片,按照教师给出的指令,把图片放在相应的位置。

如:把小兔子放在左边,把小鸟放在右边等。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一. 教材分析《认位置》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物体的位置,包括前后、上下、左右等相对位置的概念。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物体的位置有一定的认识,比如他们知道物体放在桌子上、地上或者柜子上等。

但是,他们对位置的描述还比较模糊,不够准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和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前后、上下、左右等位置的概念,并能准确地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准确地使用前后、上下、左右等词汇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位置的概念。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与同伴交流、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引发学生对物体位置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基本概念:介绍前后、上下、左右等位置的概念,并用实物或图片进行展示。

3.情境操作:设置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实际操作,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4.游戏活动: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位置的概念。

5.互动交流:鼓励学生与同伴交流、讨论,分享彼此的思考和体验。

6.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2024年新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4认位置-课件

2024年新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4认位置-课件



易错提醒
易错提醒
下 上
易错提醒
错解分析:
下 上
小猴在熊猫的哪面,就是问 熊猫的哪面是小猴。
大象在熊猫的哪面,就是问 熊猫的哪面是大象。
学以致用
请在苹果的上面画“☆”,下面画“△”,左面画“○”, 后面画“□”。




找准位置,看好对应图形,填写在正确的方框内。
学以致用
在的面 在的面 在 的面 在 的面
情境导入
左右关系 图上有些什么?找到练习本和 数学书,谁在谁的左边,谁在 谁的右边?
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左边 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边
探究新知
左右关系
看图说说,谁在谁的左边,谁 在谁的右边?
小明 小刚
小花 小红
用左和右说明位置关系时,要 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反过来 谁在谁的右边;或者谁的右面 是谁,谁的左面是谁。
探究新知
1. 做游戏。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 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 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2. 说一说你座位的前、后、左、右各是谁。
典题精讲
红花的左边有几朵花?右边呢?
左边
右边
左边5朵
右边3朵
典题精讲


的前面画 ★ ,后面画 ▲ ,
上面画 ● ,下面画 ■ 。


前★


▲后



贴近教学 服务师生 方便老师
义务教育教科书苏教版
一年级 数学 上册
第四单元 认位置 认位置
学习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利用生活经验认识左右、上下、前后 等方位,以及物体间的简单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用左 右、上下和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主动参与思考、描述方位的活动,在观察、描述的过 程中,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 认位置丨苏教版教材 (13张PPT)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 认位置丨苏教版教材 (13张PPT)

认位置
上下 在 的上面。 在 的下面。 红旗的下面是黑板。
前后 小明在 小刚 的前面。 小刚在小明 的后面。 小刚的前面是小明。
前后 小红在 小芳 的前面。 小芳在小红 的后面。 小红的后面是小芳。
左右 在 的左面。 在 的右面。
左右 小明Leabharlann 小红 的左面。 小红在小明 的右面。 小明在小红的左面。

3.当湖风温暖地沿着苇荡穿行的日子 ,芦花 开始出 穗,男 人们开 始下湖 忙活。 这时候 的女人 也忙碌 起来, 她们像 莲花一 样开放 在近湖 和堰塘 里,一 个个小 小的木 桶,一 根根细 长的竹 篙,让 女人们 融入到 一片诗 意之中 。

4.在我的水乡,采菱一般是女人的专 利,说 笑之间 ,她们 的纤纤 十指飞 快地摘 着水面 上的菱 角,熟 练得就 像在做 纳鞋底 一样的 针线活 ,不一 会儿. 木桶就 满了, 女人们 将木桶 划到岸 边,麻 利地用 筐篓装 好,然 后舀干 木桶里 的水, 又轻盈 地划进 菱花丛 中。
5.


1.织网是女人的活计,树阴下,那些 穿花似 的巧手 忽上忽 下,令 人眼花 缭乱。 一级一 级的石 板台阶 ,一个 一个的 水埠头 ,女人 的嬉闹 声里, 常常掺 杂着汉 子粗粗 的嗓门 ,泥土 一样朴 实。

2.间或有水鸟扑楞楞地从岸边的芦苇 丛中飞 出,引 起一串 更响亮 的笑声 。当此 起彼伏 的棒槌 声渐渐 停息下 来,女 人们会 就着河 水洗发 ,会将 清清的 水面当 作妆镜 ,欣赏 一番自 己的容 颜,一 朵红云 会腾上 脸来。

5.一趟趟下来,岸边的菱角成了小山 ,女人 的衣服 开始湿 透,会 显出好 看的曲 线。偶 尔有汉 子心疼 婆娘, 也划着 木桶采 菱,他 们笨拙 的姿势 往往引 来女人 的笑声 ,有时 木桶翻 了,男 人和菱 角一起 滑落到 水里, 这时候 ,女人 的笑声 会更加 恣意。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认位置(上下、前后)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认位置(上下、前后)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认位置(上下、前后)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上下、前后等位置词语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相对位置;2.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上下、前后等位置词语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空间认知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地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教学内容1. 上下位置1.引导学生探讨上下位置的概念,如天空在地上的上方,地面在天空的下方。

2.引导学生分析照片和图画中的物体位置,并使用上下位置词语进行表述。

2. 前后位置1.引导学生探讨前后位置的概念,如校门在学校前面,校门背后是学校后面。

2.引导学生分析照片和图画中的物体位置,并使用前后位置词语进行表述。

3. 综合应用1.对学生进行实际场景练习,如围绕教室、校园场地、小区等进行认位置练习。

2.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如何正确使用上下、前后等位置词语进行描述。

教学方法1. 情境模拟法通过让学生进入各种情境中,使学生感知和掌握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2. 图形分析法通过让学生分析照片和图画中的物体位置,帮助学生理解和使用上下、前后等位置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过程1. 探究上下位置1.老师先向学生讲解上下位置的概念,如天空在地上的上方,地面在天空的下方。

2.老师展示一个有物体的图片,鼓励学生用上下位置词语进行描述。

3.学生根据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利用上下位置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

2. 探究前后位置1.老师先向学生讲解前后位置的概念,如校门在学校前面,校门背后是学校后面。

2.进一步向学生解释被动句和主动句的区别。

举例:“小明在教室前面”和“教室在小明后面”的区别。

3.老师展示一个有物体的图片,鼓励学生用前后位置词语进行描述。

4.学生根据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利用前后位置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

3. 综合应用1.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实际场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认位置练习。

2.学生回归课堂,老师结合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拨和批评,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认位置优秀教学案例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位置优秀教学案例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提出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如“哪个动物在最前面?”“哪个动物在最后面?”等,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欲望。
2.分层次提问: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思考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引导学生自主提问: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提问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分组讨论和合作完成任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位置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此外,我还设计了一些富有挑战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理解位置的概念,包括上、下、左、右、前、后等基本方位。
(二)讲授新知
1.基本方位的讲解: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身体动作,向学生介绍上、下、左、右、前、后等基本方位。例如,教师可以举起右手,说:“我的右手向上,这就是上面的位置。”
2.实例演示:教师展示一些实际物体,如书本、铅笔等,让学生指出它们在教室中的位置。通过这个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基本方位。
(三)学生小组讨论
3.问题导向: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欲望。分层次提问和引导学生自主提问,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思考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丰富的图片、动画等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不同位置的物体,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位置的概念。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生活情境为导入,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和理解位置的概念。首先,我设计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在教室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并邀请朋友一起坐。通过这个游戏,学生能够初步感受到位置的重要性。接着,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些动物图片,并引导学生用数数的方法来确定每个动物的位置。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数数和位置的关系。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认位置》知识点讲义+典型例题【含答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认位置》知识点讲义+典型例题【含答案】

知识点回顾一、主要内容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会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及相互关系,引导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例如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苹果的上面是鸡蛋,鸡蛋在苹果的上面。

2、辨别左右方位(1)利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明确判断左右的基本方法,例如:发言举右手,写字、抛物时通常也是用右手。

(2)设计活动: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手,右边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逐步掌握知识。

3、当涉及物体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时,只要求学生把自己作为判断的主体,通过观察辨认位置关系(1)左右关系,只要求学生以自己的左右手为标准说明相关情境中的物体哪个在哪个的左边,哪个在哪个的右边,不要求学生说明相关情境中人或动物的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

(2)前后关系,只要求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说明自己的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不要求学生说明具体情境中两个物体的前后关系。

如桌上放了一个台灯和一个笔筒,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不宜用前后来表达。

二、基础题1.画一画2.想一想,连一连三、易错题1.家在哪里,连一连优选精练一.选择题(共5小题)1.如图中,小兰的后面是( )A.小强B.小东C.小丽2.我们上下楼梯都要靠( )走。

A.两边都可以走B.右边C.左边3.从左边数,猴子坐在的第( )节车厢里。

A.第2节B.第3节C.第4节4.我用( )手拿。

A.左B.右C.无法判断5.观察图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鸭子的上面B.的下面有鸭子和小鱼C.大鸭子的右边有2只小鸭D.小鱼在的下面二.填空题(共10小题)6.看一看,填一填。

(1)小华排在最 面,小强排在最 面。

(2)小丽从前数和从后数都是第 。

7.我会排队。

前面有 只小动物,后面有 只小动物。

排第 ,排第 。

后面有 只小动物。

8.在横线上填“上”、“下”。

(1)小鸟在小猴的 面。

(2)小兔在小猴的 面。

(3)小鸟在小兔的 面。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认位置(上下、前后)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认位置(上下、前后)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认位置(上下、前后)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上下、前后等基本位置关系。

2. 能够正确识别各种大小方向的物品,并通过语言表述出它们的位置关系。

教学重点:1. 上下、前后等基本位置关系的理解与识别。

2. 通过语言表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语言表述出物体的位置关系,并描述正确的方向。

教学过程:Step1:导入1. 班务处理2. 独立观察当教师进入教室时,要求学生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站在教室中央,不许移动,用手指指向上、下、前、后,并表述出它们的位置关系。

3. 热身(画图)教师带领学生画出上下、前后等基本位置图形,并复习上课所学内容。

Step2:讲授1. 学生对上下、前后等基本位置关系的理解与识别。

教师通过干、净、高、短、厚、薄等形容词,指导学生理解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例如:苹果在桌子上面,矮的学生站在高的学生身后等。

2. 学生通过语言表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通过上课所学的基本位置关系和形容词,教师与学生一起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关系。

Step3:练习1. 观察练习教师利用课本中的图片,进行观察练习,要求学生识别上下、前后等基本位置关系,并用语言描述出它们的位置关系。

2. 学生合作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在桌子上或地下放置不同大小的物品,要求学生识别上下、前后等基本位置关系,并通过语言表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Step4: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目标及重点,并请学生一起回答总结问题。

如:在学了本节课的内容后,我们应该知道什么?在使用上下、前后等基本位置关系时,我们应注意什么?Step5: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找出家中某个物品,并通过语言表述出它的上下、前后等基本位置关系。

教学反思:1. 教师在上课前,应将教案制定好,确保课堂上的流程能够顺畅进行。

2.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指导,以保证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上下、前后等基本位置关系。

3. 对于学生在掌握上下、前后等基本位置关系上的不足之处,教师应耐心地给予指导,让学生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提高掌握技能的能力。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4认位置课件苏教版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4认位置课件苏教版
小明 在 小红 的左面。 小红 在 小明 的右面。
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 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 对的前后位置也会产生变化。
谁能说一说坐在自己左面的小朋友是谁?坐在自 己右面的小朋友是谁?
我的左边是( ); 我的右边是( )。
( )在我的左边; ( )在我的右边。
图上的这四个小朋友,有的坐在前面,有的坐在后面。
能用一句话描述一下你 们的位置吗?
.圈出正确的答案。

的( 上 下 )面。

的( 上 下 )面。
在 的左边
的右边是
在 的左边,

的右边。
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比较:在
的前面画 ,后面画 ▲ ,上
面画 ● ,下面画 ■ 。
● ●




位置在高处的物体为上,低处的物体为下。
板书设计
认位置
情景引入
视察我们的教室, 你能看到些什么?
电风扇、电灯在 教室的什么位置?黑 板上面有什么? 低头往下看,你能看 到些什么?
大家举手看一看?(让学生在座位上举手) 提问:大家举的是哪只手?没有举起来的这只 手是——手? 左手
谁来说说怎样区分左、右手?
要发言请举右手。
图中的小朋友在 干什么?
另一只手是左手。
认识前后
小__明_____在__小__刚___的前面。 小__刚___在___小__明__的后面。
一般是面对的方向就 是前,背对的方向就 是后。
认左右
小朋友们上课坐得多整齐啊!你能 用我们刚才学习的左和右来说说他们 的位置关系吗?
小明
小红
小红
小明
用“左右”说说这四个 小朋友的位置。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位置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位置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位置的认识教案位置的认识是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在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中,位置的认识被列为其中一个重点难点,需要教师和家长们耐心、细致地教导孩子们。

本文将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介绍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中位置的认识教案,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掌握教学方法和步骤。

一、教学目标1.能用“上、下、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2.能在各种情境下正确识别物体的相对位置;3.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

二、教学内容1.认识图形的方向;2.学习图形的相对位置。

三、教学过程1.导入让孩子们观察身边的物体,并询问他们物体的位置关系,如“你身边的桌子在你的哪个方向?左边还是右边?”2.授课(1)认识图形的方向:让孩子们观察图形的方向,如箭头、圆等,引导他们用“上、下、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2)学习图形的相对位置:让孩子们观察两个以上的图形,引导他们用“上下左右”等词语描述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

3.练习(1)观察图形并说出它们的位置关系。

(2)模仿老师角色演示物体的位置关系。

(3)完成相关练习册习题。

4.拓展引导孩子们观察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关系,如“树在地面下面,天空上面”。

五、教学反思教学位置的认识需要通过教师引导和孩子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要引导孩子们观察物体并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它们的位置关系,帮助孩子们认识和记忆位置概念。

2.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演示角色模仿”、“实物操纵”等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3.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孩子的思考习惯,引导孩子们自主探索,及时发现和纠正孩子们的错误。

4.在教学结束后,应该进行总结和评价,及时纠正错误,并鼓励孩子们积极探索新知识。

位置的认识教学是孩子们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和家长们应该共同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孩子们在实践中掌握位置的认识技能。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共1课时)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共1课时)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共1课时)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上、下、左、右、前、后等位置概念,培养学生对物体位置的感知和描述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物体位置有一定的认识,但往往缺乏系统的表述和判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位置概念,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上、下、左、右、前、后等位置概念,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位置的感知和描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上、下、左、右、前、后等位置概念。

2.难点: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感知位置概念。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交流互动法:引导学生相互描述位置,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小物品,如玩具、卡片等,用于表示不同的位置。

2.教学场地:准备一个宽敞的教学场地,便于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小动物们要开聚会了,请同学们帮它们找找位置”,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5分钟)教师利用教具,如玩具、卡片等,呈现上、下、左、右、前、后等位置概念,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位置的差异。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请同学们按照指定的方向,找到自己的位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趣味游戏,如:“抓手指”、“找朋友”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位置概念。

最新一年级数学苏教版认位置教案(优秀5篇)

最新一年级数学苏教版认位置教案(优秀5篇)

最新一年级数学苏教版认位置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最新一年级数学苏教版认位置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位置》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位置》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位置》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数字在数轴上的位置,能够正确读出数轴上的数字。

2.能够指出给定数字在数轴上的位置,包括左侧和右侧的位置。

二、教学准备
1.黑板、白板
2.标尺、尺子
3.数轴模型
4.数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1. 课前预习
在上课前,老师应要求学生带来10张小数(小数点后最多有1位),并且告诉学生这次课程的主题是“认位置”。

2. 导入活动
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条数轴,然后请一名学生上来,让他/她站在数轴上的一个位置上。

再请其他学生猜这个学生站在哪个位置。

3. 案例探究
请学生把自己带来的10张数字卡片抽出一张,然后请他/她把这个数字放到数轴上的相应位置,并告诉大家这个数字的位置。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这些数字在数轴上的位置,让学生理解数轴的含义。

4. 基础训练
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一些数字,然后请学生上来读出这些数字在数轴上的位置。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适当调整数字的难度。

5. 拓展练习
请学生互相出题,让其他学生读出这些题目数字在数轴上的位置。

四、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课程,学生能够理解数轴的含义,知道数字在数轴上的位置,并能够正确读出数轴上的数字。

老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提问方式和练习,加深学生对数轴和数字位置的理解。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4《认位置》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4《认位置》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4《认位置》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位置》是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等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

这一内容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直观性和实践性,通过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空间观念尚在形成中,对于物体的位置关系理解不够深入。

但他们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导和实际操作,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位置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位置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物体位置的相对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位置关系,通过游戏和合作交流,提高学生描述位置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小动物的图片,如小鸟、小鱼、小狗等,用于表示不同的物体。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用于画图表示物体位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小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位置关系。

如小鸟在小鱼的上面,小狗在小鱼的左边等。

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物体位置的表示方法,如用前、后、左、右、上、下等词语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同时,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用这些词语来描述自己和其他同学的位置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际操作。

每组选择一张小动物的图片,用笔在白纸上画出该动物的位置。

完成后,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描述一下其他小组动物的位置关系。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上、下、左、右、前、后等基本方位词,并能够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方位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方位的感性经验,他们对上、下、左、右、前、后等基本方位词有所了解。

但他们在准确运用方位词描述物体位置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方位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辨别上、下、左、右、前、后等基本方位词,并能够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辨别基本方位词,并能够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

2.难点:学生能够准确地运用基本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方位词。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和巩固方位词。

3.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卡片、小动物图片、实物等。

2.学具:学生准备一些小动物图片,用于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物体的位置。

例如,展示一幅教室的画面,让学生说出黑板、桌子的位置。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上、下、左、右、前、后等基本方位词,并通过实物或卡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和理解这些方位词。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巩固对基本方位词的认识。

例如,教师让学生拿一张小动物图片,按照教师给出的方位词,将图片放置在相应的位置。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位置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兴趣浓厚,观察力强。

但由于年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来吸引他们。

此外,学生的空间观念各不相同,有的可能已经具备一定的空间观念,有的则可能较为薄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掌握前后、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合作、交流的良好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位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位置概念。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图片、实物等。

2.学具:学生自带玩具或其他物品。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组图片,图片中包含不同位置的物体,如前后、上下、左右等。

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位置关系。

例如,学生可以说:“小猫在桌子下面”,“小狗在门旁边”。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讲解前后、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的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拿起一个玩具,放在桌子上,然后问学生:“这个玩具在哪里?”学生回答:“在桌子上。

”教师再问:“它在桌子的前面还是后面?”学生回答:“在前面。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位置概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认位置 认位置(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认位置 认位置(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认位置认位置(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上下、前后、左右等基本的空间位置关系。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位置词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内容1. 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

2. 位置的相对性。

3. 位置词汇的运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掌握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

2. 理解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难点1. 位置的相对性的理解和运用。

2. 位置词汇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位置关系图。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不同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

2. 新课导入:讲解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

3. 活动一: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描述自己的位置关系。

4. 活动二:让学生进行位置关系的游戏,巩固知识。

5. 总结: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今天学习的内容。

板书设计1. 认位置2. 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

3. 位置的相对性。

4. 位置词汇的运用。

作业设计1. 练习题: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实践题:观察家里的物品,描述它们的位置关系。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位置的相对性,并能正确运用位置词汇。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帮助他们建立空间观念。

同时,通过游戏和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课后,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教学活动的安排和实施,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1. 导入- 情境创设: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如教室内的物品摆放,来引入“位置”的概念。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认位置(上下、前后)-苏教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认位置(上下、前后)-苏教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认位置(上下、前后)-苏教版教学目标:1.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上下、前后等位置关系。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上下”、“前后”等位置关系是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培养学生观察力和记忆力,同时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一、教学重点1.让学生能够正确识别上下、前后等位置关系的算数问题。

2.通过教学所展示的具体物品,帮助学生了解上下、前后等位置关系的概念。

二、教学难点1.让学生能够正确应用上下、前后等位置关系的算数问题。

2.通过具体操作,让学生真正掌握上下、前后等位置关系的技能。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基本的位置概念,帮助学生掌握课堂内容;2.游戏法: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位置关系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引出教学主题,让学生探讨物品在空间内的位置关系;2.展示图片、模型等物品,引导学生去观察和思考;2. 正文环节2.1. 认位置1.使用卡片、小玩具等具体物品,让学生认识上下、前后等位置关系;2.锻炼观察和记忆能力,加深对位置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2. 游戏环节1.运用“位置对对碰”等游戏方式,加深对位置概念的理解;2.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对位置概念形成更深刻的认识。

3. 结束环节1.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2.展示学生在本节课所学到的成果。

教学参考资料1.《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各类具体物品:卡片、小玩具、盆栽等。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已经成功掌握了上下、前后等位置关系的基本概念,并进行了具体的操作和游戏,增强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学生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产生了兴趣和热情,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的辨别,以及用语言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位置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空间观念还在形成中,他们对于位置的认知主要依赖于直观的物体和实际操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教具和学具,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位置的概念。

同时,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同,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描述物体位置。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辨别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并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辨别物体的位置,并用语言描述。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语言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位置的概念。

2.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小物品,如玩具、书本等,用于表示不同的位置。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用于记录和描述物体位置。

3.教学环境:教室座位排列以方形或长方形为主,便于学生观察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导入新课:“什么东西,眼睛看不见,用手摸得着?”让学生猜测,引出位置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图片,如教室、家庭场景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物体的位置。

同时,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展示物体在不同位置的变换。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如“找朋友”游戏,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找到指定位置的朋友。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4《认位置》教案 (1)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4《认位置》教案 (1)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4《认位置》教案 (1)一. 教材分析《认位置》是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物体位置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本节课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位置的表示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空间想象力正处于发展阶段,对于物体的位置概念较为模糊。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感知物体位置的相对性,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物体位置的相对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学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物体位置的相对性。

2.难点: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知物体位置的相对性。

2.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物体位置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小动物玩具,代表不同位置的标记。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动物玩具,代表自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一个小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有一天,小猴子和熊宝宝一起玩耍,他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游戏,就是猜对方手中的小动物玩具在哪里。

他们玩得非常开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描述物体的位置。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知物体位置的相对性。

例如:将小动物玩具放在桌子上,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玩具的位置。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描述物体位置时,需要确定一个观察点,以谁为标准来判断其他物体的位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互相描述对方手中的小动物玩具的位置。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描述错误,并给予鼓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位置
学习目标:
❖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前后、左 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左 右等词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 2、 在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间 的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 空间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上下前后左右。 教学难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
1、做游戏。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 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 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2、说一说你座位的前、后、左、右各是谁。
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红花的左边有几朵花?右边呢?
看谁提得妙! 看谁说得好! 看谁说得多!
动物运动会
在 和 的前面画 ★ ,后面画 ▲ ,上面画 ● ,下面画 ■ 。
● ●


▲Hale Waihona Puke ★■■看谁提得妙! 看谁说得好! 看谁说得多!
小朋友们, 你们今天学会了什么?
认位置 上、下、前、后 左、右(左右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