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复习学案
语文复习赤壁赋复习学案
语文复习赤壁赋复习学案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复习学案课题:《必修一》《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主备人:李峰郭丽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能力层次均为B级。
分别要求做到“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能力也为B 级。
1.抓关键词句(关键、特殊句式),增加积累,掌握好文言实词意义的推断技巧。
洞悉得分点。
掌握实词:既,望,如,属,冯,危,足,食,白,始,宴,穷,斫,缘,披,趣,向,志,是掌握虚词:以,之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句独立完成学案,反思总结规律,提升解题能力。
(一)自己回读课文并加以疏通课文,全文背诵默写。
(二)完成知识点的。
然后与同学交流。
A、【重点实词】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山川相缪举酒属客举匏樽以相属自余为僇人梦亦同趣徘徊于斗牛之间 A古义:今义:B古义:今义:白露横江古义:今义:凌万顷之茫然古义:今义: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今义:漫漫而游古义:今义:(时间、地方)长而无边的样子以为但凡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古义:今义:总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古义:今义:接着,表承接颓然就醉古义:今义:形容败兴的样子游于是乎始古义: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前一事,后一事是由前一事引起的(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2)下江陵(3)顺流而东也(4)舞幽壑之潜蛟(5)泣孤舟之嫠妇(6)正襟危坐(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9)侣鱼虾而友麋鹿(10)渺沧海之一粟(11)不知东方之既白(12)日与其徒上高山(13)穷回溪(14)卧而梦(15)始指异之(16)穷山之高而止(17)箕踞而遨(18)萦青绕白既: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进学解》不既信,不倍言,义者有取焉。
《太史公自序》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烛之武退秦师》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返也《屈原列传》既而将诉于舅姑《柳毅传》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六国论》既来之,那么安之。
2025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学案27 《赤壁赋》《登泰山记》
2.语句翻译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译文:当__他___夺__取__荆__州__,__攻__占__江__陵__,__顺__着__长__江__东__下__的__时__候__,__战__船__首__尾__相__接__ 长__达__千___里__,__旌__旗__遮__蔽__天__空__,__他__面__对__大__江__斟__酒__,__横__执__长__矛__吟__诗__,__本__来__是__一__ 代__的__英__雄__,__可__如__今__又__在___哪__里__呢__?__(得__分__点__:__“__方__”__,__当__;__“__下__”__,__名__词__作__ 动__词__,___攻__占__;__“__东__”__,__名__词__作__动__词__,__向__东__进__发__;__“__固__一__世__之__雄__也__”__,__判__ 断__句__,__“__固__”__,__本__来__;__“__而__今__安__在__哉__”__,__宾__语__前__置__句__)_________________
活 动 二 重点巩固
1.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苏轼用“_舳__舻__千__里___,_旌__旗__蔽__空___”两句概括了曹操 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的军容之盛。 (2)《登泰山记》中,姚鼐登上山巅,俯瞰泰安城,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 所得的画面是“_望__晚__日__照__城__郭__,_汶__水__、__徂__徕__如__画_,而__半__山__居__雾__若__带__然__”。 (3)姚鼐《登泰山记》中,写山顶雪景的句子是“_苍__山__负__雪__,明__烛__天__南__”。
《赤壁赋》高三复习导学案
《赤壁赋》高三复习导学案教师寄语: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
一、学习目标: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及文言现象。
2.总结苏轼思想及创作。
3.全文背诵。
学习重点: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及文言现象。
2.总结苏轼思想及创作。
学习难点:定语后置句和谓语前置句。
二、学法指导:1、讨论探究法2、总结深入法。
三,前置作业:(一)课下复习,总结《赤壁赋》文言知识。
一词多义:歌: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倚歌而和之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月出于东山之上指出下列句子是什么文言句式:1.而今安在哉?2.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3.而又何羡乎?4.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5.凌万顷之茫然。
6.渺渺兮予怀。
指出下列句子的活用现象: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2.侣鱼虾而友麋鹿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二)思考总结《赤壁赋》的心理历程。
四、学习步骤:1.导入2.小组交流前置性作业。
3.小组展示前置性作业:4.你认为当初的月夜泛舟真有这么一番主客问答吗?对这场人生观讨论的意义当如何认识?对你有什么启示?5.自测自评:古诗文阅读(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文,完成26——30题钴鉧潭西小丘记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有得钻鉧潭。
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问其价,曰:"止四百。
"余怜而售之。
李深源、元克已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嘉木立,美竹露。
奇石显。
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鱼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
16.1《赤壁赋》复习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赤壁赋》复习学案一、易错字挖空:壬()之秋,七月()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客,()明月之诗,歌()()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一()之所(),()万()之茫然。
浩浩乎如()虚御风,而不知其所();飘飘乎如()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而歌之。
歌曰:“桂()兮兰(),击空明兮()()光。
()()兮()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者,()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如(),如()如(),余音()(),不绝如()。
舞()()之()(),()孤舟之()妇。
苏子()然,正()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乌()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者乎?()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千里,()旗()空,()酒()江,横()()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吾与子()()于江()之上,()鱼虾而友()鹿,()一叶之扁舟,举()()以相()。
寄()()于天地,()()海之一()。
()吾生之()(),()长江之无穷。
()飞仙以()游,()明月而()终。
知不可乎()得,()()响于悲()。
”苏子曰:“客亦知()水与月()?()者如(),而未尝往也;()()者如(),而()莫消()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不能以一();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也,而又何()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非吾之所有,虽一()而莫取。
()江上之()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之而成(),取之无(),用之不(),是造物者之无()()也,而吾与子之所共()。
”客()而笑,洗()更()。
()核()尽,杯盘狼()。
相与枕()乎舟中,不知东方之()白。
二、名句默写填空⑴《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气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赤壁赋复习教案
赤壁赋复习教案教案标题:《赤壁赋》复习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复习《赤壁赋》,使学生了解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教学内容:1. 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介绍。
2. 《赤壁赋》的作者、创作背景和文学价值。
3. 《赤壁赋》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4. 《赤壁赋》的赏析和文学鉴赏。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赤壁赋》的基本内容,提问:- 《赤壁赋》是谁写的?- 《赤壁赋》描写了哪场历史战役?- 《赤壁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二步:历史背景介绍(10分钟)通过简要的讲解和多媒体资料展示,向学生介绍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包括:- 赤壁之战的时间和地点。
- 参战双方及其主要将领。
- 赤壁之战的背景和原因。
第三步:作者和创作背景介绍(10分钟)向学生介绍《赤壁赋》的作者苏轼,以及他创作《赤壁赋》的背景,包括:- 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 苏轼在写《赤壁赋》时的心境和创作目的。
第四步:《赤壁赋》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15分钟)详细解读《赤壁赋》的主要内容,包括:- 描述赤壁之战的场景和氛围。
- 描绘人物形象和心理活动。
- 表达作者对于友情、忠诚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赤壁赋》的艺术特色,如运用对比手法、形象生动的描写等。
第五步:赏析和文学鉴赏(15分钟)引导学生对《赤壁赋》进行赏析和文学鉴赏,包括:- 分析《赤壁赋》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 欣赏《赤壁赋》的艺术价值和文学魅力。
- 讨论《赤壁赋》对于后世文学和艺术的影响。
第六步:总结与拓展(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拓展问题:- 你对《赤壁赋》有什么新的认识和感悟?- 你认为《赤壁赋》对于现代文学和艺术有何启示?教学资源:1. 《赤壁赋》的文本材料。
2. 多媒体资料,如图片、视频等,展示赤壁之战的历史画面和相关文物。
3. 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
高三语文:赤壁赋附答案
★结合例句,梳理虚词“者”的用法。
(一)1、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3、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二)4、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5、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三)6、言之,貌若甚戚者
(四)7、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8、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二)名句默写:
1.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
,,,。
2.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
3.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
4.写客人箫声之悲伤幽怨的句子:,,,。
5.用侧面衬托的手法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
6.以月①放在一个词或短语的后边,起提顿作用,不译 ②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称上文所说的人、事、物,译为“的人”“的事”“的东西”“的想法”“的做法”③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气助词作用,不译 ④放在数词之后,可译为“个”“样”之类 ⑤助词,定语后置标志
(二)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三)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四)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五)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六)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七)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拓展·提升】
3.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4.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5.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8、霜露既降,木叶尽脱9、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探究·归纳】
赤壁赋复习学案第一课时(附答案)
赤壁赋复习学案第一课时(附答案)篇一:28《赤壁赋》导学案第一课时日照实验高中2022级高一语文导学案赤壁赋〔第一课时〕【【学案序号】28 【编写人】李克军【审核人】潘洋、王修波使用时间:2022.11.18姓名学习目标:1.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熟读、背诵课文。
2.积累重要实词“属、安、既、藉、举、望、适、逝〞的意义,实词“渔樵、舞、泣、侣、友〞的活用类型,辨析积累文言虚词“乎、于、所〞的意义和用法。
3.了解文中作者情感的变化,体悟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参照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
2.朗读课文,翻译文章前两段。
一、课前语段积累二、阅读课文注释①,了解勾画作者及与课文题目有关的信息〔回忆初中学过的苏轼的诗文〕三、初读课文1.请同学参照注释和工具书,默读课文一遍,标划读不准音的字。
2.依据《伴你学》“根底积累〞第1题,了解学生对难读字的认读情况,并让学生把自己把握不准的字的注音写在课文相应处。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两遍。
四、翻译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方法与要求:抄写课文一句,参考课下注释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翻译一句,字字落实。
翻译不出的地方〔有难度,自己解决不了处〕作出标记。
不得参照课文译文抄写】〔如果翻译完成,可同桌交流翻译的译文〕1〔本页不够用可用反面〕五、课下作业:如果课上没有翻译完全文,课下完成,并朗读课文五遍。
理解、背诵《伴你学》“诗词赏读〞《於潜僧绿筠轩》。
2篇二:赤壁赋导学案学生版第一课时12篇三:赤壁赋导学案第一课时1234关于导学案的说明导学案是教师站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对教材进行二度创作而编写的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文本,是教师为学生做的每节课的学习。
导学案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内容和训练稳固、课后反思。
导学案设计要坚持问题化原那么,要从教学内容中提炼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去看书,去思考,去动笔。
从而到达引导学生学习的目的。
《赤壁赋》一轮复习学案(附答案)
《赤壁赋》一轮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准确背诵并默写全文,掌握重点句子的理解性默写。
2.自主梳理并掌握本文重点文言知识:文化常识/一词多义,如“危、望、属、如、固、适、乎”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等。
3.准确翻译重点句子。
4.拓展训练,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5.挖掘写作素材,理解并应用。
【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检查第一、二段的背诵默写。
(一)易错字落实、强化:(二)情境默写:1、《赤壁赋》中苏轼“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的语句是“______ ,_______ ”。
2、苏轼《赤壁赋》中从听者感受的角度侧面写出乐声凄婉动人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__ 。
3、苏轼在«赤壁赋»中极尽对音乐的描写,其中“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两句更将无形的音乐具化成有形的动态。
4、苏轼《赤壁赋》中,主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扣舷而歌,以美人比君王,委婉表达希望再得重用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 ,________ 。
”5、《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两句,写出诗人任凭一叶扁舟随意飘荡,在辽阔的江面上自由来去。
6、苏轼《赤壁赋》中,以“________ ,_______ ”两句形容箫声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给人以美的享受。
7、《逍遥游》中用“泠然善也”来评价列子乘风远行时的状态,苏轼的《赤壁赋》则借此典故,用“___________ ,_______ ”的想象来表现小船在宽广湖面上自如漂流的感受。
8、化用是古代诗文的常用手法。
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 ,_________ ”两句说与客人同饮时吟咏诗文,化用了《诗经·陈风·月出》这首诗。
9、苏轼《赤壁赋》交代游赏时间、人物、方式和地点的句子分别是: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
赤壁赋 复习课学案苏轼
《赤壁赋》复习学案一、课文重点字词(斜体字)挖空训练。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过了望日之后,指农历十六日),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起)。
举酒属(劝人饮酒)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一会儿),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任)一苇之所如(往),凌(越过)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通凭,乘)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超然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划船工具,形似桨)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悠远的样子)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同声相应,唱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像轻柔的细丝线延绵不断)。
舞(使……起舞)幽壑之潜蛟,泣(使……哭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容色改变,感伤的样子),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曲调为什么这样悲伤呢)”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向西)望夏口,东(向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缭,盘绕),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当)其破(夺取)荆州,下(攻占)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本来)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可如今在哪里呢)况吾与子渔樵(名词作动词捕鱼打柴)于江渚之上,侣(以……为侣)鱼虾而友(以……为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
哀吾生之须臾(短暂),羡长江之无穷。
挟(携带,偕同)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屡次,多次)得,托(寄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那)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到底,终究)莫消长也。
盖将自(从)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竟然,连……都)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假如)非吾之所有,虽(即使)一毫而莫取。
《赤壁赋》复习教案(精选12篇)
《赤壁赋》复习教案(精选12篇)《赤壁赋》复习教案(精选12篇)《赤壁赋》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号称“唐宋八大家”的苏轼在被贬谪黄州时所作的一篇散文,本文所反映的更多是作者在贬官不得志时那种想要超脱凡尘的思想。
下面是《赤壁赋》复习教案,供大家参考!《赤壁赋》复习教案篇1复习目标:1、背诵并默写课文;2、梳理本文的文言知识;重点掌握虚词“之”、“而”的用法,特殊句式。
教学过程:一、课前延伸1、填写苏轼的名句(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念奴娇》)(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风波》)(3)、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和子由渑池怀旧》)(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5)、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后赤壁赋》)(6)、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留侯论》)2、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壬戌..之秋(rn )( xū)歌窈窕..之章(yǎo )(tiǎo )扣舷.而歌之(xián )苏子愀.然( qiǎo) 舳舻..千里( zhú)( lú )酾.酒临江(shī )举匏.尊以相属(páo )挟.飞仙以遨游(xi)二、教学重点1、高考真题(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09年山东)(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0年安徽)(3)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11年重庆)(4)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12年山东)2默写《赤壁赋》第二自然段。
3、译句。
(1)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译:我的思绪十分悠远,遥望美人,天各一方。
(美人指宋神宗,表达希望受到皇帝重用)(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译:何况我和您在江中捕鱼,在沙洲上打柴,和鱼虾作伴,与麋鹿交友。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译:如果从变化的一面去看,那么天地万物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存留;从不变的一面看,那么事物和我们都是无穷无尽的,还羡慕什么呢!4、之(1).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赤壁赋》复习教案(整理精校版)
《赤壁赋》复习教案(整理精校版)《赤壁赋》复习教案必修教案0405 08:22::关注文本一、引导学生复习课文1.师生共读课文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二、检查学生复习情况解决学案一、古文化常识: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诗文书画皆精,写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三篇关于赤壁的诗文。
2、望:农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二、通假字:1、举酒属客:属通嘱,劝酒2、山川相缪缪通缭,萦绕三、古今异义:1、望:古——农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今——希望、渴望2、如:古——往,去今——如同、像3、是:古——代词,这今——判断词4、美人:古——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作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容貌漂亮的女子5、斗牛:古——星宿名今——一种体育活动或游戏四、一词多义:1、而:①表转折例:虽一毫而莫取②表承接例: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③表修饰例:客喜而笑2、下:①名词,下面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②动词,攻占例:下江陵3、方:①名词,地方例:望美人兮天一方②副词,正当例:方其破荆州4、然:①仿声词词尾,……的样子例:其声呜呜然②代词,这样例:何为其然也5、乎:①介词,相当“于”例:郁乎苍苍②语气助词例:困于周郎者乎6、之:①助词“的”例: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②代词,大自然例:取之无禁,用之不竭③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例:不知东方之既白7、如:①介词,像例:浩浩乎如凭虚御风②动词,往例:纵一苇之所如8、望:①农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例:七月既望② 动词,眺望,远望例:望美人兮天一方五、词类活用:1、羽化而登仙:羽——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一样2、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歌3、桂棹兮兰桨:桂、兰——名作状,用桂树,用木兰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泣——使动用法,使……起舞,使……哭泣5、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6、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7、下江陵:下——名作动,占领、攻下8、顺流而东也:东——名作动,向东进发9、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10、侣鱼虾而友糜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11、哀吾生之须臾:哀——为动用法,为……悲哀12、肴核既尽:尽——形作动,吃尽13、不知东方之既白:白——形作动,显出白色六、特殊句式: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于赤壁之下游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月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凌茫然之万顷4、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谓语前置)予怀兮渺渺5、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为何其然也6、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判断句)7、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判断句、被动句)8、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9、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而今在安哉?10、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状语后置)况吾与子于江渚之上渔樵1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状语后置)于天地寄蜉蝣12、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状语后置)于悲风托遗响13、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而又羡何乎14、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15、相与枕藉乎舟中(状语后置)乎舟中相与枕藉七、重点翻译句: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译:(洞箫乐声)使深谷的蛟龙感动得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
赤壁赋复习学案
《赤壁赋》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文章背诵及名句默写。
2、掌握课文中所出现的文言知识,如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
3、体会作者历经磨难仍豁达乐观的精神情怀。
【课型】复习课【复习重难点】重点:1、文章背诵及名句默写。
2、掌握课文中所出现的文言知识,如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
难点:3、体会作者历经磨难仍豁达乐观的精神情怀。
【知识积累】一、给加横线的字注音:壬戌窈窕万顷船棹追溯袅袅嫠妇愀然舳舻酾酒渔樵匏樽旌旗宝藏枕藉狼藉慰藉麋鹿扁舟蜉蝣沧海一粟冯虚御风暴虎冯河横槊赋诗山川相缪二、解释下列加横线词的意义:(1)七月既望(2)举酒属客(3)纵一苇之所如(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5)正襟危坐(6)余音袅袅,不绝如缕(7)固一世之雄也(8)曾不能以一瞬(9)而吾与子之所共适(10)酾酒临江(11)山川相缪(12)相与枕藉乎舟中三、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4)侣鱼虾而友麋鹿(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四、一词多义:(1)于:(2)其: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而不知其所止月出于东山之上方其破荆州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其可怪也欤(《师说》)(3)而:(4)之:吾尝终日而思(《劝学》)壬戌之秋羽化而登仙凌万顷之茫然侣鱼虾而友麋鹿倚歌而和之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不知东方之既白(5)如:(6)然:纵一苇之所如其声呜呜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何为其然也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凌万顷之茫然(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4)而今安在哉(5)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六、翻译下列句子:(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4)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6)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7)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赤壁赋》教案(通用11篇)
《赤壁赋》教案(通用11篇)《赤壁赋》优秀教案篇1一、复习目标: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根本篇目中消失的通假字的含义。
3、把握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
4、理解文言特别句式。
二、重点:文言学问复习三、难点:体会心情的变化,理解对人生的态度。
四、复习步骤:1、导入由课前歌曲《赤壁赋》导入本课。
2、回忆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爽豪健,善用夸大比方,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见神似。
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3、重温作背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的牺牲品。
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
在这里年近半百的他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3、朗读观赏,检查背诵4、分组复习一组找出多义字并为重点字注音,二组找出通假字和词类活用,三组找出文言句式和分析课文构造,四组找出本文的线索和分析苏轼对人生的态度。
5、分组展现争论结果。
6、本课小结本文是一篇千古传诵的文赋,以美丽的文笔描述了主客泛舟江上,欣赏赤壁美景,饮酒放歌及探讨人生态度的生动场面,文中的抒情、写景、说理挥洒自如,自然融合。
7、课后练习8、课堂赠言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他认为苏轼在黄州这段炼狱般的经受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成熟是一种光明而不刺眼的光芒,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沉着,一种最终停顿向四周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睬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冷淡,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赤壁赋复习学案
于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 牛之间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1.介词,在 2.介词,从,在 3.介词,被
4.托遗响于悲风
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4.介词,在
5.介词,对于
6.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7.故燕王欲结于君
6.介词,向
7.介词,和跟同
8.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苏轼《赤壁赋》) (09高考山东卷)
4.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 ——— —— ——
翻译 1.何为其然也 译:为什么箫声这么悲凉啊? 2.而今安在哉? 译:可是如今又在哪里呢? 规律总结: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在疑问句中,如果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大都置于动 词或介词前。 例句:大王来何操? 何以知之?
疑问代词“谁”“孰”“何”“奚”“安”等作宾 语时,一般要置于动词或介词前。
• 11、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 取用它们没有人禁止,享用它们没有竭尽,这是大 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和你可以共同享用它们。
名句默写 寄蜉__ (fú) 蝣(y__ óu)__ 于天地 1、___ ___ ___ _,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 (13高考山东卷) 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_ _ __ __ __ ____ , 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12年高考 山东卷) 3、纵一苇之所如,_ 凌万顷之茫然 _ _ _ _ _ _ _ _。
二.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而
1.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2.倚歌而和之 2.连词,表修饰
1.连词,表转折,却
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赤壁赋》复习学案(教师版)
《赤壁赋》复习学案(教师版)一文学文化常识1.望:农历每月十五。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朔:农历每月第一天。
2.美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3.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4.洞箫:管乐器的一种。
5.匏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
6.蜉蝣: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
7.苏轼、苏洵、苏辙,均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8.赋始于战国,盛行于汉。
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文体。
它主要有三个特点:(1)句式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2)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3)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陈手法。
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9.壬戌之秋——“壬戌”是古代采用天干地支的方式进行纪年的方法,就是把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作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代号。
天干(10个)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地支(12个)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
60年为一个循环,故有“六十甲子”的说法。
二、课文挖空练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农历十六)【望:十五。
朔,月初一。
晦,月末】,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起)。
举酒属(劝酒)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不一会儿),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任凭)一苇之所如(往),凌(越过)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通“凭”,乘)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离开人世超然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形似桨的划船工具)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悠远的样子)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唱和)之。
高中语文《赤壁赋》复习课 教师版
《赤壁赋》学历案(复习课)学习目标1、掌握文言基础知识。
2、掌握《赤壁赋》中的理解性默写。
教学过程课前学习·请完成下面的挖洞练习。
(指向复习目标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倚歌而和.( )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注音:)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复习学案
是
,
。
(13) 《 赤 壁 赋 》 中 把 人 生 与 长 江 相 对 照 的 句 子
是
,
。
(14《) 赤壁赋》用
,
两
句写出客人希望与仙人相交、与月亮同在。
(15) 《 赤 壁 赋 》 中 列 举 江 水 、 月 亮 说 明 去 留 、 增 减 的 辩 证 关 系
的
,
;
,
。
(16) “ 清 风 明 月 不 用 一 钱 买 ” , 《 赤 壁 赋 》
赤壁赋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七月既.望.: (2)少.焉.: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4)击空.明.兮溯.流.光.: (5)渺.渺.兮予怀: (6)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7)泣孤舟之嫠.妇.: (8)苏子愀.然.: (9)舳.舻.千里: (10)酾.酒.临江: (11)横.槊.赋诗: (12)举匏.尊.以相属: (13)寄蜉.蝣.于天地: (14)渺.沧.海.之一粟: (15)哀吾生之须.臾.: (16)知不可乎骤.得: (17)托遗.响.于悲.风.: (18)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19)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20)相.与.枕.藉.乎舟中: (21)不知东方之既.白.: 2.写出下列通假字及意义
《赤壁赋》复习学案
《赤壁赋》复习学案一、复习目标:1、归纳总结文言重点知识,如“属”“如”等实词;“之”“然”等虚词及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2、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二、作者介绍: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眉山(四川)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成员。
他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三、朗读全文,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举酒属(zhǔ)客歌窈窕..(yǎotiǎo)之章少.(shǎo)焉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冯.(píng)虚御风扣舷.(xián)而歌桂棹.(zhào)兮兰桨溯.(sù)流光幽壑.(hè)嫠.(lí)妇苏子愀.(qiǎo)然山川相缪(liáo)舳舻..(zhúlú)千里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江渚.(zhǔ)一叶之扁.(piān)舟举匏.(páo)樽而相属.(zhǔ)寄蜉蝣..(fúyóu)于天地曾不能以一瞬.(shùn)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肴.核.(yáohé)既尽杯盘狼籍(jí)相与(yǔ)枕藉(jiè)四、复习第一、二段(一)、朗读第一、二段,解释加下划线的字。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 )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 )焉,月出于( )东山之上,徘徊于( )斗牛之间。
白露( )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
浩浩乎如( )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赋》复习学案(高三语文)【语段诵读】肩膀(2010年7月7日晚下水)提灯女神”南丁格尔,穿越滚滚硝烟探视伤员,用肩膀担起生命的重量;美国国父华盛顿,两次应招为国又两次功成身退,用肩膀扛起北美的希望;建筑丰碑梁思成,为北京旧城奔走呼号,用肩膀扛起保护古文化遗产的重任。
肩膀是一个人生命价值的承载,更是社会责任的担当。
我们应该用自己并不厚实的肩膀,扛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勇往前行,实现生命的价值,更应扛起对国家、民族的责任,使其富强鼎盛,永远屹立于世界不败之林。
用肩膀扛起造福苍生的重任,需要有一颗爱民之心和满腔报国之热血。
__________________乌台诗案后,赤壁诗人苏轼便开始了他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贬谪漂泊的生涯。
然而他却执着地挂念着天下苍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用自己仕途失意的肩膀毅然扛起关注民生的重任,疏浚运河,修筑苏堤,设立公立医院安乐坊,开仓赈济灾民。
朝廷待他不好,但他从来待百姓不薄,他把民生抗在肩膀上,竹杖芒鞋,一蓑烟雨,又何妨只要心存爱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首向来萧瑟处,自会既无风雨又无晴。
东坡身遭坎坷泥泞,心却装着民计民生,用肩膀扛起造福一方的重任,终成就豁达伟岸的一生。
苏东坡正是心存爱民之心,身怀报国之志,毅然用肩膀扛起了造福苍生的重任,才从失意中解脱,成就豁达傲岸的一生。
生命因问而精彩(06年四川卷"问”)夕阳西下,看衰草连天,游子问:家在何处大漠荒原,看黄沙飞舞,浪者问:路在何方浪花滔滔,看大江东去,诗人问:我在哪里问”是生活中、生命中最常出现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问天问地,问古问今,生命因问而精彩。
浊浪滔天,苏轼矗立在岸边,飞舞的浪打湿了他的衣襟,但迷茫的雾始终遮盖不了他的双眸,固执地向远方睥睨。
就在这偏僻山地、穷山恶水里,沉沦而终了一生吗在这山岭相隔的地方,不思进取、哀怨慨叹吗不,不能这样放任,不能这样蹉跎。
苏子不断叩问自己,然后奋起抗争,于是才有休将白发唱黄鸡”的豪放;才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志向;才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
东坡的心灵时而像大海一样汹涌,时而像湖泊一样宁静。
东坡的叩问,问出了对待挫折时的不屑,对待深沦时的崛起,对待苦难时的恬静。
独上高楼(04年重庆卷“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苏东坡是拣尽寒枝终不肯栖的寒鸦么是举杯邀明月的饮者么是穿越了十年生死痛苦一场的痴汉么在那个“群星荟萃”的时代,人们对苏轼的期望本是韬光养晦,游戏笔墨罢了,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你的光芒刺痛了那些习惯于黑夜的眼睛,你注定要承受官场和文坛一齐泼来的污水。
而我只看见你青青的竹枝,脚上的芒鞋,被雨淋湿的脊背,你的笑容从容洒脱,你的眼中只有秋风绿水泛清波。
苏轼坚守着自我,从而达到让后世永远仰望的高度。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并能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熟练背诵。
2、能把握文中表现的情感并初步提炼其作文素材。
【温故知新】:文言知识回顾1、重点实词七月既望举酒属客一苇之所如_凌万顷之茫然冯虚御风倚歌而和之余音袅袅苏子愀然正襟危坐山川相缪酾酒临江2、重要虚词之:壬戌之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倚歌而和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哀吾生之须臾惟江上之清风耳得之而为声不知东方之既白之:(一)代词1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輮使之然也。
(《劝学》)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2指示代词,表近指。
可译为”这"。
士大夫之族(《师说》)均之二策。
(《廉蔺》)(二)助词1结构助词,用在定中之间,可译为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3结构助词。
主和语之间表取独。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4音节助词。
起凑足音节的作用。
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3、古今异义望美人兮天一方白露横江4、词类活用歌窈窕之章乌鹊南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渔樵于江渚之上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西望夏口,东望武昌侣鱼虾而友麋鹿不知东方之既白5、特殊句式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渺渺兮予怀何为其然也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而今安在哉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相与枕藉乎舟中【梳理巩固】1、把握文章的感情变化可先从寻找表达喜怒哀乐等情感变化的词语入手,请找出相应的词语。
此项在课上完成)2、在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的基础上,灵活地高效地梳理并强化背诵。
一段二段三段四段【拓展提高】文学天才苏轼命运多舛,45 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一住 4 年。
其间苏轼多次游览赤壁矶,并以此为题材,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
请从如下进行比较。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1、这两篇章都是写赤壁,都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但景物有所不同,各有何特点2、两文都在赤壁联想到古战场上的英雄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到了羽扇纶巾的周瑜,而《赤壁赋》中则写到了横槊赋诗的曹操,但两文却在借古抒情上有所不同,有何不同【素材集锦】通知:苏轼可以说是一富含文化底蕴的人物素材,我们可以本着一材多用,多元解读的原则,对其素材进行系统的整理,同时我们学过他大量的诗词作品,我们可以将词句与他的人生相结合,归类整合,如若在作文中合理地引用化用,自然会文采斐然,光彩熠熠。
下面是我们在整合上的尝试:四川眉山走出的苏轼凭着他的才华横溢逐渐成为北宋文坛的领袖,他又深受皇太后的恩宠一度权倾朝野光鲜照人,只因他太出色太响亮了,把四周的笔墨都比得十分寒伧,也就引起了小人们的嫉恨围攻。
“乌台诗案” 苏轼被捕入狱,受尽凌辱,酷刑棒打,几致死地。
之后,一再遭贬,宦海沉浮,人生坎坷。
但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热爱着生活,乐观着人生……对于自己的漂泊生涯苏总结到:“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和子由渑池怀旧》对于自己的功业人生苏总结到:“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题金山画像》他有时感受到的是孤独:“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卜算子》他也曾向往着归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临江仙》他也曾对生活寄予美好的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水调歌头》他在隐逸生活中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鹧鸪天》他在困境中显得乐观积极:“一。
”《浣溪沙》他在坎坷面前是那么的豁达旷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风波》东坡面对赤壁,联想到“羽扇纶巾,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的周郎,联想到“舳胪千里,旌旗蔽空,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一世之雄曹孟德,不禁长叹:“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__________ 。
人生如梦, __________________ 。
”“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他以乐观豁达的胸襟,对儒释道精神兼收并蓄,以旷远洒脱的情怀,圆满地回答了困扰了人们千百年的问题,找到出路,得到解脱。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片段练习】请以“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2004年全国卷作文)为话题,运用苏轼的素材,写一个紧扣话题的材料片段。
(250字以上)要求:在下面前两段的基础上续写三个段落三段:1分论点段2围绕观点叙述材料段3小结段直面挫折淡化痛苦(10年7月1日下水)耻遭生理残害的挫折,司马迁淡化痛苦,忍辱负重,铸成重于泰山的绝唱人生;遭受十九年流落异乡的挫折,苏武淡化痛苦,终用不屈的脊梁架起汉匈和平的长桥;遭遇失却双腿的挫折,史铁生淡化痛苦,用坚强的双手,推着轮椅走向了一条春暖花开的道路;漫漫人生,难免会遭遇挫折坎坷,心生痛苦失意。
当我们遭遇人生的种种挫折时,不能无限地放大痛苦,而应以乐观坦然勇敢的心态直面挫折,淡化痛苦,方能实现价值,绽放光辉。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同样如此,才能屹立不倒,永远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