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效用论utility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效用理论

注意:
该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P1/P2
X2
I/P2
I/P1
X1
预算线的变动
A、收入的变动:
X2
收入增加右移, 收入减少左移。
X1
B、价格的变动
a)价格同比例下降,右移; b)价格同比例上升,左移;
c)P2不变,P1下降:
QX2
与QX1轴的交点右移;
P2不变,P1上升:
X2
ΔX2
ΔX1
X1
商品边际替代率公式
以MRS 代表商 品的边际替代率, 则商品1对商品2 X 2 MRS12 的边际替代率的 X 1 公式为:
MRS12 X 2 X 1
X 2 dX 2 MRS12 lim X10 X1 dX1
所以,某点的边际替代率也是无差异曲线上 该点的斜率。 可以证明: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 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近,代表的效用水平 越小,离远点越远,代表的效用水平越大。
3.4.3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商品边际替代率的含义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商品边际替代率的含义
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 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 的消费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 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在消费者收入水 平和商品价格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 费者如何决策才能获得最大的满足程 度。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价格之比
P 1 MRS P2
12
消费者均衡的几何表示
X2 A C
P
E I3
I1 B
经济学基础第三章效用理论

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的表达式
TU (Q) MU lim Q 0 Q
边际分析是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之一。
边际量=
因变量的变化量
自变量的变化量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关系(微分-积分关系)
《炸鸡翅膀》的故事
炸鸡翅膀(块) 0 1 2 3 4 5 6 7 8 总效用 0 6 11 15 18 20 21 21 20 6 5 4 3 2 1 0 -1 边际效用
MU X MU Y PX PY
当花费在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所得到 的边际效用正好等于花费在其他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 后一单位货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相等时。
需求曲线推导过程
基数效用论运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建立在该规 律上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基础推导 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揭示了需求曲线向下方倾斜的原因,而且曲线上 每一点都满足了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的商 品的价格——需求量组合
逻辑推理的结果。
介绍货币的边际效用
三.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 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到最大的效用。
基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条件
内容: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水平固定,市场上 各种商品的价格是已知的。消费者应使自己所购 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 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 p1X1+p2X2+…+pnXn=I 限制条件 MU1 MU 2 MUn ...... P P2 Pn 1 消费者应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自己花费在 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的边际效用相等, 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从而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无差异曲线的一般分析 (等效用曲线)
定义:给消费者相同效用满足的所有商品组合所 连接成的曲线或多维曲面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chapter3-效用理论.ppt

X1
28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Y • 边际替代率递减是 边际效用递减在无 差异分析中的具体 表现。
X 在水平距离相同时, 垂直距离越来越短。
29
•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维持效用 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 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 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C.保持不变
D.以上均不正确
12、边际替代率MRSXY递减时,MUx和MUy必定( )
A.递增
B.递减
C. MUx递减,MUy递增 D. MUx递增,MUy递减
36
(二)预算线 Budget Line
1、含义 又称为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或价格线。 它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 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 数量的各种组合。 2、表达式 以I表示消费者的既定收入,两种商品分别为X1和X2,
眼镜架
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状。 2 平行于横轴时边际替代
率MRS12=0
1
垂直于横轴时边际替代 率MRS12= ∞
0
小练习:P96-3
U1 U2
1 2 3 4 眼镜片 完全互补品
32
• 练习 1、在商品空间存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是因为消费者收入
水平时高时低。 2、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 A.消费者收入 B.所购商品的价格 C.消费者偏好 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3、消费者的偏好保持不变时,消费者的()也保持不变。 A.均衡点 B.满足 C.所喜爱的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 D.购买商品数量 4、如果无差异曲线相交,那么( ) A.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的假设不成立 B.偏好一定违反了完备性的假设 C.偏好一定违反了传递性的假设 D.以上说法都正确
西方经济学效用论

消费者 偏好的 的三个 基本假 定
第一,完全性。可以明确比较和排列不同商品 组合。要么A<B;要么 A=B;要么 A>B。
第二,可传递性。如果A>B, B>C,那么, A>C。
第三,非饱和性。对每一种商品的消费都没有 达到饱和点。对任何商品,总认为多比少好。
西方经济学第3章 19
二、无差异曲线 indifference curves
西方经济学第3章 1
对效用的理解——《最好吃的东西》
免子和猫争论,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免子说,“世界上萝 卜最好吃。萝卜又甜又脆又解渴,我一想起萝卜就要流口水。”
猫不同意,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鼠。老鼠的肉非常 嫩,嚼起来又酥又松,味道美极了!”
免子和猫争论不休、相持不下,跑去请猴子评理。 猴子听了,不由得大笑起来:“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连这点
说明物以稀为贵。
西方经济学第3章 4
二、两种效用理论
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 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可 以计量并加总求和。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序数效用(ordinal utility): 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 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效用只能用序数(第 一,第二,第三,……)来表示。 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西方经济学微观效用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

替代效应不变化效用水平 收入效应变化效用水平
宏微观经济学
假设X商品旳价格
下降,Y商品价格
不变,则对X商品
旳需求量增长,
其中,X 1X 3为替 代效应,X 3X 2为 收入效应
宏微观经济学
正常商品旳价格效应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X1X2=X1X3+X3X2
正常商品旳替代效应同价格 成反方向变化,收入效应同价格成反方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变动的百分比 收入支出变动的百分比
宏微观经济学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 • 30%下列
30%-40% 40%-50% 50%-60% 60%以上
生活水平 最富裕 富裕
小康水平 勉强度日 绝对贫困
宏微观经济学
历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旳恩格尔系数
年份
1957 1964 1981 1990 1997
宏微观经济学
消费
当工资增长时
工资
劳动力供 给曲线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闲暇小时
劳动供给小时数
a.对提升工资旳反应是享有更少旳闲暇
工资水平比较低时,其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宏微观经济学
消费
工资
劳动力供 给曲线
替代效应
闲暇小时
收入效应
劳动供给小时数
b.对提升工资旳反应是享有更多旳闲暇
工资水平比较高时,其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概念: 公式:
MRS xy
Y X
宏微观经济学
MRS递减规律
原因: MRS
递减
总效用不变 边际效用递减
公式: X • MU x Y • MU y
Y MU x X MU y
MRSxy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西方经济学PPT课件

• 价格下降的总效应
– 正常品
• 总效应(+)=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 劣等品
• 总效应(+)=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 吉芬商品
• 总效应(−)=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
32
2 序 数 效 正常品的替代效应 用y 论
正常品的收入效应
y
O X1X2
x
O
其他支出占比上升。 27
2
序
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
数y
效
ICC
用
论
O I
X1X2 X3
x
EC
I3 I2 I1
O
X1 X2 X3
x
28
七、价格变动与消费需求 – 价格—消费线
• 商品X的价格变动,引起预算线转动,与无 差异曲线簇相切,切点的轨迹形成价格—消 费线。
– 需求曲线
• 描述消费者需求量和所消费的商品的价格之 间的关系。
Y
用 论 A Y价格下降
4
3 2 Y价格上升
1
B
O1 2
4
X
21
2
序
数
效 X、Y商品价格同比例变动后的预算线 Y
用
论6
5A
4
X、Y价格同比例下降,预算线外移
3
2
1
B
O1 2 3 4
X
22
2
序
数
效 收入变化后的预算线 用Y
论 6A
5
4
收入增加,预算线向外平移
3 收入减少,预算线向内平移
2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 效用理论,即消费者理论

10 1
用为 107 效用单位
消费者获得了最大的效
需求曲线的推导
• 基数效用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建立在该 规律上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 基础推导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 商品的需求价格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 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 格。 • 基数效用理论认为,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 于商品得边际效用。
一、效用的概念
•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 商品时所感受的满足程度。 • 效用在经济学中被用来表示从消费中所得到的主观上的享受、用处或 满足。是商品有用性的主观量度。 • 一个消费者想要一单位商品A的心情甚于要另一单位商品B,原因在于 商品A比B有更多的效用。 • a)它是人们需要的一切商品所共有的一种特性。 • b)效用是主观的,不是客观的。 • c)在伦理上,这个概念是中性的。 • d)效用以U表示,效用单位是Marshall所确定,称为Util。
MU P2
...
MU Pn
费在各种 且等于货币
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的 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 的边际效用。
商品组合,使得自己花 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P1 X 1 P 2 X MU P1 MU P1 MU P1
1 1 1
2
I
2
MU P2
MU P1
1
MU P2
2
,
1
第三章:效用理论,即消费者理论
第一节:效用理论概述 第二节:无差异曲线 第三节:预算线 第四节:消费者均衡 第五节: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 的影响 第六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第七节:从单个消费者需求到市场需求 曲线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中英互译)

1.经济学:研究资源如何最佳配置使人类需要得到最大满足的一门社会科学。
Economics: A social science that studies how resources are best allocated to maximize the satisfaction of human needs.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家假设条件:⑴“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
⑵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商业双方都知道对方的信息,也都知道对方知道的信息。
(双方可以替代为多方)3.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Demand: The quantity of the good that consumers are willing and able to buy at all possible price levels in a given period.4.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Demand function: represents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quantity demanded of a good and the various factors that affect that quantity demanded.5.需求定律: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值。
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Law of demand: The demand curve has a distinctive feature that it slopes down to the right,i.e., it has a negative slope. They both indicate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ice of a commodity and thequantity demanded that moves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6.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效用论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 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总和(总满足程度)。
总效用函数为:TU=f(Q)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 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增加的满足程 度)。
边际效用函数为:MU=TU/ Q. 当商品的增加量趋于无穷小, 即Q.0时有:MU= dTU/ dQ
0
第三章 效用论
MU1 MU2
P1
P2
经济学意义?
20
I=8元, P1=1元, P2=1元,求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购买组合
Q
12 34 5 6 7 8
MU1 11 10 9 8 7 6 5 4 MU2 19 17 15 13 12 10 8 6
注意:对于某一给定的收入,目标是总效用最大。
第三章 效用论
1
0
0
12
34567
Q
MU
P Q MU
QP
第三章 效用论
27
基数效用论运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假定和消 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推导出单个消费者
的需求曲线。
P
需求曲线上的点符合消
费者均衡原则,是消费 者效用最大化的点;
P0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P1
表示商品的需求量随价
格的上升而下降,这是
际效 用从10到0,下一次,第一个馒头的边际效用又恢复
到 旧。 d:边际效用是决定产品价格的主观标准,产品的需求
价 格,不取决于总效用,而取决于边际效用,消费量少, 边际效用大,价格高,反之则低。所谓“稀为贵”。
第三章 效用论
18
3、消费者均衡
问题: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既定的、有限的货币收入分 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效用?
西方经济学效用论

政府可以通过了解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和预算约束来制定更 加合理的政策,以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社会福利的最大 化。
02
效用最大化原理
消费者行为与效用最大化
01
02
03
边际效用递减
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随 着消费数量的增加,单位 商品的效用逐渐减少。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 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 ,反映了消费者从消费中 获得的额外效用。
展望
随着经济学的不断发展,效用论将与其他经 济学理论更加融合,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更 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论支持。同时,效用论的 研究方法也将不断创新和完善,为经济学的 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THANKS
感谢观看
由于市场信息不完全、外部性等因 素的影响,市场均衡状态可能无法 实现,需要政府干预来纠正市场失 灵。
03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的定义与性质
边际效用
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个单位 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
边际效用的性质
边际效用具有非负性、递减性和边际 性。
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与表现
无差异曲线与等边际效用线的比较与联系
01 比较
02
无差异曲线关注的是效用水平相同的商品组合,而等
边际效用线关注的是总效用相同的商品组合。
03
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而等边际效用线是平行于横
轴的直线。
无差异曲线与等边际效用线的比较与联系
01
联系
02
03
04
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所有 点的总效用相等。
效用性质
效用具有主观性、客观性、可度量性 和边际递减性。
效用论的发展历程
早期效用论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分析及论述题

一:基本概念1,效用utility:是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
它是一种主观评价,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是一种自我比较,满足程度高,则效用大,反之效用就小。
虽然效用是一种主观上的使用价值,但大量人群的主观使用价值,其统计结果具有客观性。
2, 供给法则(Law of Supply):对绝大多数商品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一般说来,市场价格越高,卖方愿意为市场提供较多的产品数量:即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大;价格越低,供给量越小。
供给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动,这就是供给法则。
反映在图形上,二者的关系是一条左上方倾斜的曲线。
3,.货币的含义货币:在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付中,或在偿还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形式:现金、支票存款、信用卡或借记卡上的存款、定期存款、国库券、商业票据、股票、债券等。
4,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5,通货膨胀指一定时期内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
含义:①是物价总水平的上升,不是指一种或几种商品价格的上升。
②是价格水平持续一定时期的上升,不是指价格水平的一时上升。
6,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人们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在下降。
原因解释:生理或心理上的原因,如吃山珍海味与吃青菜豆腐物品用途上的原因,如英汉大词典7,需求法则:需求量与需求价格成反向变动关系,就是需求法则。
在一般情况下,当市场价格上升时,需求的数量会下降;而当市场价格下降时,需求的数量会增加。
8,生产函数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某一组合与其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称为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
9,失业者:正值工作年龄而没有工作,但在现行工资率下愿意工作的人。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_第三章_效用论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二、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二 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基数是指1,2,3,……,是可以加总求和的; 序数是 指第一、第二、第三,……,表示顺序或等级,序数 是不能加总求和的。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
三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1 边际替代率
维持效用水平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消费数量所放 弃另一种商品消费数量。
X2 2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X1商 品所要放弃X2商品消费数量 是递减的。
·a ·b ·c ·d ·e
原因:
o
X1拥有量较少时,偏爱程度源自;拥有量较多时,偏爱程度较低。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
一 关于偏好的假定
消费者偏好
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只能根据偏好程度排列出顺序。 即消费者能对可能消费的商品进行先后排列。
理性 消费 者的 三大 基本 偏好
第一,完全性。 可以明确比较和排列不同商品组合。 要么A<B;要么A=B;要么A>B。
第二,可传递性。 如果A>B, B>C,那么A>C。
离原点越近代表的满足程度越低,效用越低; 否则越高。因为高位的无差异曲线的商品组合量大。
[资料] 边沁和功利主义
[资料] 不同偏好品的效用曲面
同时消费厌恶品和嗜好 品,效用不变——厌恶 品使效用减少而嗜好品 使效用增加。
两种商品都增加可以保 持效用水平不变,于是 出现了向右上方倾斜的 无差异曲线,曲线斜率 为正值。
[案例] 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
《列子·黄帝》: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 之意, 狙亦得公之心。 损其家口, 充狙之欲。 俄而匮 焉, 将限其食。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效用论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效用论1.效用:指商品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
即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2.基数效用:把效用用基数1,2,3……等来度量,并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比较运算。
基数效用不仅可以表示出组合A的效用是大于还是小于组合B,还可以表示出组合A比组合B效用大/小多少。
3.序数效用:把效用按偏好大小从低到高排列,并标号。
这样可以表示出组合A比组合B效用大还是小,但并不能知道大/小多少。
序数效用论有三大假设:偏好的完全性,偏好的可传递性,偏好的非饱和性。
4.边际量:一单位的自变量的变化,所引起的因变量变化的量。
5.总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购买一定量商品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效用的总和。
用字母TU 表示。
6.边际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用字母MU表示,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7.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不变时,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8.消费者均衡: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自己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即MRS12=P1/P29.商品的需求价格: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对一定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付出的价格。
10.保留价格:消费者为每一单位的商品所愿付出的最高价格。
11.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量的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量和实际支付的总量的差额。
用字母CS表示。
12.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曲线。
无差异曲线有3大特征:1)假定效用函数连续:两条无差异曲线间还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且位置距原点越远的效用越大。
2)无相交: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相交。
3)凸向原点。
13.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某商品的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公式:MRS12=-dX2/dX1 。
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
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 第3章

2、收入不变,两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 (1)相对价格不变( Px/Py不变) ①如果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上升,其价格 比Px/Py不变,消费者购买力下降,约束线向 左下方平移 ②如果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下降,其价格 比Px/Py不变,消费者购买力上升,约束线向 右上方平移
(2)相对价格变化(Px/Py变化)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在上一章中我们论述了供给与需求如 何决定价格,但并没有说明需求与供给是 如何决定的。需求产生于消费,消费是消 费者(居民户)所进行的,生产是由生产 者(厂商)所进行的。本章消费者行为理 论和下一章生产理论正是要分别说明消费 者的行为决定和生产者的行为决定,从而 进一步阐明需求与供给。
(二)欲望的性质
1、层次性
表现为欲望的轻、重、缓、急之分。
2、无限性 层次性决定了欲望的无限性。
3、递减性(某一欲望)
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消费者的某种欲望 是有限的。一个人在某一时间内对某一物品 有较强的消费欲望,但此种欲望会随着对该 物品的连续消费而逐渐实现,从而递减,一 旦达到饱和,这种欲望就会消失。
无论消费者购买多大数量的某种商品, 任何一个商品单位都按最后单位的边际 效用决定的价格来进行支付。 综上所述,除最后购买的商品单位的意 愿价格等于市场价格外,其他购买单位 的意愿价格都高于市场价格,存在一个 价格差额,这个差额就构成了消费者剩 余。
4 3 2
A
消费者剩余
C
1 2 3 4 D
1
U2 U1
0
完全替代品
完全互补品
二、消费者约束线(消费者可能线)
(一)消费约束线的定义
人们消费总要受到预算和商品价格的约
西方经济学03第三章效用论

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状态源自在有限的收入约束下,消费者通 过选择商品的数量,使得所获得
的效用达到最大化。
条件
消费者均衡的实现需要满足两个条 件,一是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二 是商品的价格与边际效用相乘的积 相等。
应用
消费者均衡理论是研究消费者行为 的重要工具,对于市场分析和政策 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序数效用论认为,市场 价格的变化会影响消费 者的购买行为和消费选 择,进而影响市场供求 关系。
无差异曲线
01
02
03
04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具有相 同效用水平的商品或服务组合 点的曲线。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具有相 同效用水平的商品或服务组合 点的曲线。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具有相 同效用水平的商品或服务组合 点的曲线。
序数效用论认为,市场 价格的变化会影响消费 者的购买行为和消费选 择,进而影响市场供求 关系。
序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
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 是消费者的主观感受, 无法进行客观度量,只 能通过排序来比较。
序数效用论强调消费者 偏好的差异性,认为不 同消费者对同一商品或 服务的效用评价不同。
序数效用论认为,消费 者在选择商品或服务时 ,会根据自己的偏好进 行取舍,以达到效用的 最大化。
80%
期望效用理论
期望效用理论是现代效用理论的 代表,它考虑了消费者的风险偏 好和不确定性因素,将风险和不 确定性纳入效用函数的计算中。
02
基数效用论
02
基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
效用是可以计量的
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可以计 量和加总的,通过具体的数字 来衡量不同商品的效用大小。
效用具有可加性
期望效用函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效用的理解——《傻子地主》
从前,某地闹起了水灾,洪水吞没了土地和房屋。人们纷纷爬上了 山顶和大树,想要逃脱这场灾难。
在一棵大树上,地主和长工聚集到一起。地主紧紧地抱着一盒金子 , 警惕地注视着长工的一举一动,害怕长工会趁机把金子抢走。长工 则提着一篮玉米面饼,呆呆地看着滔滔大水。除了这篮面饼,长工 已一无所有了。 几天过去了,四处仍旧是白茫茫一片。长工饿了就吃几口饼,地主 饿了却只有看着金子发呆。地主舍不得用金子去换饼,长工也不愿 白白地把饼送给地主。 又几天过去了,大水悄悄退走了。长工高兴地爬到树下,地主却静 静地躺着,永远留在大树上了。
Q MU MU P’
Q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3章 7
5.边际效用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边际效用递减:随着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人们从该商 品连续增加的每个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满足程度逐渐下降。 解释: 生理原因:兴奋度递减。 心理原因:人性。 物品本身用途多样性:经济合理性原则
一、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
1.效用U: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
消费者需求某种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满足。
完全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 满足程度高,效用大; 满足程度低,效用小。
效用 萨缪尔森提出:幸福= ——— 欲望
使幸福增加的有效 方法是: (1)欲望不变 而提高效用; (2)清心寡欲
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就是用货币的效用去交换商品
的效用。
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通常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
因为:一般情况下,单位商品的价格只占消费者总货币
收入量中的很小部分,支出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的变化非 常小,可以略去不计。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3章 9
7.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假设前提 消费者偏好既定 消费者收入既定 商品价格既定
边际效用MU (Marginal
TU f (Q)
TU (Q) MU Q
TU (Q) dTU (Q) MU lim Q 0 Q dQ
面包的消费量从一个增加
Utility):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所 增加的满足程度。
例:消费量 边际效用MU 总效用TU 0 0 0 1 30 30 2 20 50 3 10 60 4 0 60 5 -10 50
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消费品用
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位的消 费品用在次要的用途上。
只生一个好? 婚姻——为什么离婚?
MU P’
Q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3章 8
6.货币的边际效用
货币如同商品一样,也具有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货币也适用。 随着货币的不断增加,货币边际效用递减。
“富人的 钱不值钱, 穷人的时 间不值 钱”。
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 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 二,第三,……)来表示。 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3章 5
3.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
总效用TU (Total Utility):从商品消
费中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说明效用特点(3):物以稀为贵——效用与其实际价值
无关。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3章 4
2.两种效用理论
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
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可以计 量并加总求和。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序数效用(ordinal utility):
简单的——两种商品均衡条件
到两个, 满足程度从5个效用单位 增加到8个, 即增加了3个效用单位;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3章 6
4.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的关系
当MU > 0, TU↑ ; 当MU < 0, TU↓ ;
TU
P TU
当MU = 0, TU最高点,总 效应达到最大 。 处于↑ 、↓的拐点 总效用以固定增加时,边 际效用不变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3章 1
对效用的理解——《最好吃的东西》
免子和猫争论,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免子说,“世界上萝
卜最好吃。萝卜又甜又脆又解渴,我一想起萝卜就要流口水。”
猫不同意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鼠。老鼠的肉非常
嫩,嚼起来又酥又松,味道美极了!”
免子和猫争论不休、相持不下,跑去请猴子评理。
猴子听了,不由得大笑起来:“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连这点
儿常识都不懂!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是桃子!桃子不 但美味可口,而且长得漂亮。我每天做梦都梦见吃桃子。”
免子和猫听了,全都直摇头。那么,世界上到底什么东西最好
吃?
说明效用特点(1):效用完全是个人的心理感觉。 不同的偏好决定了对同一种商品效用大小的不同评价。
效用最大化原则:
消费者均衡的基本情况: (1)把全部收入用完。 (2)每一元钱都花在刀口:每一元 钱用在不同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
收入既定, 消费者购买各种商品,应使花费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
的效用相等。
或者:消费者应使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
比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3章 10
说明效用特点(2):效用因时因地而异。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3章 3
对效用的理解——《钻石和木碗》
一个穷人家徒四壁,只得头顶着一只旧木碗四处流浪。 一天,穷人上一只渔船去帮工。不幸的是,渔船在航行中遇到了特 大风浪,船上的人几乎都淹死了,穷人幸免遇难。 穷人被海水冲到一个小岛上,岛上的酋长看见穷人头顶的木碗,感 到非常新奇,便用一大口袋最好的珍珠宝石换走了木碗,派人把穷 人送回了家。 一个富翁听到了穷人的奇遇,心中暗想,一只木碗都能换回这么多 宝贝,如果我送去很多可口的食物,该换回多少宝贝!”于是,富 翁装了满满一船山珍海味和美酒,找到了穷人去过的小岛。 酋长接受了富人送来的礼物,品尝之后赞不绝口,声称要送给他最 珍贵的东西。富人心中暗自得意。一抬头,富人猛然看见酋长双手 捧着的“珍贵礼物”,不由得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