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实验基本技术解读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实验基础技能

生物化学实验基础技能

生物化学实验基础技能生物化学实验是一个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技术。

它是通过对生物分子和化学反应的研究来了解生命的基本过程。

为了正确地进行生物化学实验,需要具备一些基本技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生物化学实验的基础技能。

1. 实验室安全生物化学实验室中存在许多潜在的危险,因此实验室安全至关重要。

在进行任何实验之前,必须熟悉实验室安全规定。

首先,必须穿戴实验室安全装备,包括实验室鞋、实验室外套,戴上手套和护目镜等。

其次,在实验前需要清洗实验设备并确保干净。

最后,必须知道急救方法以及如何处理意外事故。

2. 实验计量实验计量是生物化学实验的重要部分。

需要使用准确的量杯和称量器来测量和称量化学试剂和样品。

在使用任何仪器或设备之前,请确保熟悉其操作方法,并遵循使用说明书。

在进行实验时,还应注意样品和试剂的保存和标记。

标记应包括试剂名称、浓度、保存日期和其他相关信息。

这有助于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关键因素。

其中的一个关键方面是对结果进行验证。

对于质量控制,需要进行正负对照实验。

此外,还需要确保实验从起始点到终点的每个步骤都被准确地记录下来。

4. 实验技巧生物化学实验需要许多实验技巧。

其中一个重要技能是试剂的混合和加热。

在混合试剂时,需要缓慢地将试剂添加到反应体系中,并确保充分混合。

当需要加热反应体系时,应在试管中加入恰当的混合液和反应形式,并将试管放在加热架上。

另一个常见的实验技巧是使用吸管。

吸管用于转移液体,但在使用时,必须小心,以避免在试剂瓶中留下杂质。

5.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步骤。

当实验结果被记录下来时,他们必须被精确计算,而没有失误。

此外,在实验结束后,需要仔细地分析结果,并解释每个结果。

6. 结论和讨论在数据分析之后,必须撰写结论和讨论。

结论应该简要总结实验结果,确保正确报告所得到的结果。

讨论应该深入讨论实验结果和结论,并提出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法。

2019生物技术生物化学实验讲义18页

2019生物技术生物化学实验讲义18页

2019⽣物技术⽣物化学实验讲义18页实验⼀糖的呈⾊反应和还原糖的检验⼀、实验⽬的1.学习鉴定糖类及区分酮糖和醛糖的⽅法。

2.了解鉴定还原糖的⽅法及其原理。

⼆、实验原理糖经浓⽆机酸处理,脱⽔产⽣糠醛或糠醛衍⽣物。

戊糖形成糠醛,⼰糖则形成羟甲基糠醛。

这些糠醛和糖醛衍⽣物在浓⽆机酸作⽤下,能与酚类化合物缩合⽣成有⾊物质。

与⼀元酚如α⼀萘酚作⽤,形成三芳⾹环甲基有⾊物质。

与多元酚如间苯⼆酚作⽤,则形成氧杂蒽有⾊物质,反应式如下:通常使⽤的⽆机酸为硫酸。

如⽤盐酸,则必须加热。

常⽤的酚类为α⼀萘酚、甲基苯⼆酚、间苯⼆酚和间苯三酚等,有时也⽤芳⾹胺、胆酸、某些吲哚衍⽣物和⼀些嘧啶类化合物等。

有⼈认为,⽤浓硫酸作为脱⽔剂时,形成有颜⾊的产物与酚核的磺化有关,见如下反应式;(⼀)糖的呈⾊反应1.Molish反应(α~萘酚反应)本实验是鉴定糖类最常⽤的颜⾊反应。

糖在浓酸作⽤下形成的糠醛及其衍⽣物与α⼀萘酚作⽤,形成红紫⾊复合物。

在糖溶液与浓硫酸两液⾯间出现紫环,因此⼜称紫环反应。

⾃由存在和结合存在的糖均呈阳性反应。

此外,各种糠醛衍⽣物、葡萄糖醛酸、丙酮、甲酸、乳酸等皆呈颜⾊近似的阳性反应。

因此,阴性反应证明没有糖类物质的存在;⽽阳性反应,则说明有糖存在的可能性,需要进⼀步通过其他糖的定性试验才能确定有糖的存在。

2.蒽酮反应糖经浓酸⽔解,脱⽔⽣成的糠醛及其衍⽣物与蒽酮(10⼀酮⼀9,10⼀⼆氢蒽)反应⽣成蓝⼀绿⾊复合物。

3. Seliwanoff反应(间苯⼆酚反应)该反应是鉴定酮糖的特殊反应。

在酸作⽤下,⼰酮糖脱⽔⽣成羟甲基糠醛。

后者与间苯⼆酚结合⽣成鲜红⾊的化合物,反应迅速,仅需20—30s。

在同样条件下,醛糖形成羟甲基糠醛较慢。

只有糖浓度较⾼时或需要较长时间的煮沸,才给出微弱的阳性反应。

蔗糖被盐酸⽔解⽣成的果糖也能给出阳性反应。

4.Bial反应(甲基间苯⼆酚反应)戊糖与浓盐酸加热形成糠醛,在有Fe3+存在下,它与甲基间苯⼆酚(地⾐酚)缩合,形成深蓝⾊的沉淀物。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生物化学是一门研究生物分子及其功能的学科,与其他化学学科相比,它的特点是针对生命体系进行研究。

因此,对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的需求比较高。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一、蛋白质电泳蛋白质电泳是一种常见的分离和检测蛋白质的技术,也可以用来鉴定DNA或RNA中所含的蛋白质。

在此技术中,蛋白质通过电荷、分子量或结构等因素分离,在凝胶上形成带状条纹。

根据这些条纹的位置和形态,可以确定样品中蛋白质的数量和品种。

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RT-PCR是一种用于检测RNA的技术,首先将RNA转录成cDNA,然后进行PCR扩增。

由于RNA不易稳定,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RNA的提取和保存,避免样品受到污染。

该技术用于检测病毒等疾病的诊断、基因的表达以及基因突变等多个方面。

三、糖转运实验糖转运实验是一种用于研究细胞膜上的糖转运体的实验。

在糖转运实验中,研究人员可以使用放射性标记的糖分子,测量它们在不同时间内对于细胞膜上的糖转运体的吸收情况。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研究不同的糖转运体的种类和功能,进而研究其在人体内的应用和药物的研发。

四、质谱分析质谱分析是一种利用质谱仪对样品分子进行鉴定和定量的技术。

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研究和新药研发。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样品的制备和保存,并使用合适的离子化方法和背景校正方法,以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

五、蛋白质晶体学蛋白质晶体学是研究蛋白质晶体结构的一种技术。

在这个实验中,研究人员将蛋白质结晶,然后使用X射线或中子衍射等方法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

该技术广泛用于药物研发和疾病治疗研究。

综上所述,生物化学实验技术是研究生命体系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这些技术在药物研发、疾病治疗、基因转录等多个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和研究价值。

最后,前景看好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在未来必将得到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应用。

生物化学的实验技术有哪些

生物化学的实验技术有哪些

生物化学的实验技术有哪些生物化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的学科,实验技术在生物化学的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一、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对光的吸收特性来定量分析物质浓度的方法。

在生物化学中,常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酶等生物大分子的浓度。

例如,通过测量蛋白质在 280nm 处的吸光度,可以估算蛋白质的浓度。

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快速,且灵敏度较高。

二、电泳技术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在生物化学中,常用的电泳技术有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琼脂糖凝胶电泳常用于分离和分析 DNA 片段,根据 DNA 片段的大小不同,在凝胶中移动的速度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则常用于分离蛋白质,能够分辨分子量差异较小的蛋白质。

三、层析技术层析技术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从而实现分离的方法。

常见的层析技术有凝胶过滤层析、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等。

凝胶过滤层析根据分子大小进行分离,大分子先流出,小分子后流出。

离子交换层析基于分子所带电荷的不同来分离物质。

亲和层析则利用生物分子之间的特异性亲和力进行分离,具有很高的选择性。

四、离心技术离心是利用离心机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不同密度、大小的颗粒分离的技术。

在生物化学实验中,常用于分离细胞器、细胞组分、蛋白质复合物等。

差速离心通过逐渐提高离心速度,分步沉淀不同大小的颗粒。

密度梯度离心则是在离心管中形成密度梯度,使不同密度的颗粒在相应的密度区带中沉降,从而实现分离。

五、PCR 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技术是一种用于扩增特定 DNA 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通过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和适温延伸的循环过程,使 DNA 片段呈指数级扩增。

PCR 技术在基因诊断、基因克隆、基因突变检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六、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ELISA 是一种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进行检测的技术。

常见的生物化学实验方法

常见的生物化学实验方法

常见的生物化学实验方法生物化学实验是研究生物分子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药物开发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生物化学实验方法。

一、色谱技术色谱技术是一种分离和分析物质的方法,根据分子的化学性质和大小差异,将混合物分离成各个组分。

常见的色谱技术包括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LC)和薄层色谱(TLC)等。

在生物化学实验中,色谱技术常用于对生物样品中的分子进行纯化和分析。

例如,气相色谱可用于分析氨基酸和脂肪酸等小分子化合物,液相色谱则可以用于分离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生物大分子。

二、电泳技术电泳技术是利用电场作用下物质的电荷和大小差异,将混合物分离成各个组分的方法。

常见的电泳技术包括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凝胶过滤电泳等。

在生物化学实验中,电泳技术常用于分离和检测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例如,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用于分离和测定蛋白质分子量,SDS-PAGE则可以用于检测蛋白质的纯度。

三、质谱技术质谱技术是利用质量分析仪器对物质的质量和结构进行分析的方法。

常见的质谱技术包括质谱仪、飞行时间质谱(TOF-MS)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等。

在生物化学实验中,质谱技术常用于鉴定和定量生物分子。

例如,利用质谱仪可以对蛋白质进行鉴定,通过测定样品中蛋白质的质量和碎片离子的质量谱图,确定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四、核酸杂交技术核酸杂交技术是利用互补的DNA或RNA序列进行结合,从而检测目标序列的方法。

常见的核酸杂交技术包括Southern blot、Northernblot和in situ hybridization等。

在生物化学实验中,核酸杂交技术常用于检测和定量特定DNA或RNA序列的存在。

例如,Southern blot可用于检测DNA片段在基因组中的分布和拷贝数,Northern blot则可用于检测特定mRNA的表达水平。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生物化学实验技术是一门研究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学科,主要运用化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来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结构、功能和转化过程。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和其应用。

1. 蛋白质电泳蛋白质电泳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用于分离和定量分析蛋白质混合物。

常见的蛋白质电泳方法包括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二维凝胶电泳。

SDS-PAGE通过蛋白质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结合,并在电场中沿凝胶分离,根据蛋白质的分子量进行定量分析。

二维凝胶电泳则结合了分子量和等电点的信息,实现更高分辨率的分离。

2. DNA测序技术DNA测序技术是生物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手段,用于确定DNA序列。

目前常用的DNA测序技术包括链终止法(Sanger测序)和高通量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链终止法通过使用缺少3'-OH基团的硫酸二酯链终止剂和核酸聚酶合成短链DNA,并借助电泳分离完成测序。

高通量测序则通过将DNA分子串联成DNA文库,并应用测序仪进行高通量测序,从而大大提高测序效率和准确性。

3.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ELISA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化学免疫学实验技术,用于检测目标蛋白质的存在和浓度。

ELISA基于酶与底物的反应产生可检测信号的原理,可以通过颜色变化或发光信号来定量分析蛋白质。

ELISA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临床诊断和药物筛选等领域。

4. 质谱分析技术质谱分析技术是一种能够确定化合物分子量和结构的重要手段。

生物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质谱分析技术包括质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等。

质谱分析技术在药物研发、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5. 核磁共振技术核磁共振(NMR)技术是一种用于研究物质结构和动力学的强大工具。

生物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核磁共振技术包括核磁共振波谱(NMR spectroscopy)和核磁共振成像(NMR imaging)。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是现代生命科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生物学研究的深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也不断更新和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步骤介绍一些常见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并探讨它们在研究中的意义。

一、DNA/RNA提取技术DNA/RNA提取技术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中最基础的实验之一。

主要用于分离和纯化DNA或RNA分子,从而进行下一步的生物学或分子生物学研究。

常用的提取方法有酚/氯仿浸提法、离心柱法等。

其中,酚/氯仿浸提法是最传统的技术,通过一系列的浸提、离心、洗涤和溶解步骤,最终得到DNA或RNA样品。

离心柱法则是一种更快捷、更方便的方法,通过离心柱的吸附剂将DNA或RNA样品捕捉下来,避免了复杂的萃取过程。

二、PCR技术PCR技术是当前分子生物学中最重要的实验技术之一。

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用于体外扩增DNA序列的方法。

PCR技术不仅可以扩增任意DNA序列,而且还可以扩增极少量的模板DNA,是分子生物学诸多实验中不可或缺的步骤之一。

PCR技术的原理是:在加入模板DNA、引物、聚合酶和缓冲液的情况下,通过温度的周期性变化,使反应液的DNA序列不断的复制出来,形成大量的DNA片段。

这些片段可以用于多种研究,如序列分析、基因突变分析等。

三、蛋白质电泳分离技术蛋白质电泳分离技术是分析蛋白质的工具之一。

该技术是利用蛋白胶的特性,将蛋白质分子进行分离。

它主要分为两种:SDS-PAGE和Native PAGE。

其中,SDS-PAGE是将蛋白质分子加入SDS缓冲液(浓度达到2%),使蛋白质负电荷,从而使蛋白质按照分子量大小进行迁移。

Native PAGE则是使用非变性缓冲液,不改变蛋白质的构象状态。

与SDS-PAGE不同的是,Native PAGE是按照蛋白质的电荷和形状特性进行分离的。

四、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蛋白质表达、定量和亚细胞定位的方法。

现代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现代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现代生物化学实验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物化学领域的发展,现代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应用。

这些实验技术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还可以应用于医学、农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一、蛋白质纯化技术蛋白质是生物体中最重要的分子之一,它在生物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蛋白质纯化技术可以从复杂的生物样品中分离纯化出目标蛋白质,以便进行深入的研究。

常见的蛋白质纯化技术包括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亲和层析等。

这些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实验室规模的研究,也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是一种用于扩增DNA片段的重要技术。

它可以通过复制DNA序列来产生大量的目标DNA片段,从而实现对DNA的分析和研究。

PCR技术在基因工程、犯罪侦查、疾病诊断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三、蛋白质组学技术蛋白质组学是研究生物体内所有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蛋白质组学技术包括二维凝胶电泳、质谱分析等。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对蛋白质样品进行分离、鉴定和定量,从而揭示蛋白质在生物过程中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四、基因测序技术基因测序技术是指对DNA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的技术。

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和快速地获取DNA序列信息。

常见的基因测序技术包括链终止法、Sanger测序、高通量测序等。

这些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基因组学的进步,也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基因信息。

五、蛋白质结晶技术蛋白质结晶是蛋白质结构研究的重要步骤,通过结晶可以获取蛋白质的高分辨率结构信息。

蛋白质结晶技术包括溶液结晶、薄膜结晶、冷冻结晶等。

这些技术的发展不仅为药物设计和疾病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为生物化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手段。

六、代谢组学技术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体内代谢产物的组成和变化的学科。

代谢组学技术包括质谱分析、核磁共振技术等。

通过对代谢产物的分析,可以了解生物体内代谢产物的种类和浓度变化,从而揭示生物体内代谢过程的变化和调控机制。

00 生物化学实验--常用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及原理-离心技术

00 生物化学实验--常用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及原理-离心技术

离心技术一、离心技术的基本原理离心技术是实验室常采用的技术,主要是利用离心力将悬浮液中的悬浮微粒快速沉降,借以分离比重不同的各种物质成分的方法。

被分离液体中的可沉淀微粒,在重力和浮力相互作用下所受到的下沉力有如下的关系式:F =重力-浮力=VPg -Vδg =Vg (p -δ)式中,F ——下沉力;V ——微粒体积;P ——微粒密度;δ——介质密度;g ——重力加速度。

当P >δ时,微粒下沉;P 与δ差值越大,微粒下沉速度越快。

因此,加大离心机转速可加快离心微粒的沉降速度。

二、制备性离心技术的基本原理制备离心技术是以分离、纯化、制备某一生物分子、亚细胞粒子、细胞器和细胞为目的的离心技术。

根据原理不同,制备性离心技术可分为差速离心技术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两大类。

差速离心技术是指根据悬浮液中颗粒的不均一性,不同颗粒有着不同的沉降速度,通常颗粒大的沉降速度快。

为了将各不均一的颗粒组分分开,可以选用不同的离心速度,即可由低速到高速分阶段进行离心,或采用高速与低速交替反复离心,这样可使沉降速度不同的颗粒在不同的离心速度和不同的离心时间下分批沉降析出,同时得到所需要的成分。

密度梯度离心技术是指事先在离心管中放入不同密度的离心介质,离心管从上至下,介质密度由低到高,形成一个具有密度梯度的离心介质。

介质的最大密度需小于样品中最小颗粒的密度,这样就保证了样品中所有颗粒沉降速度大于零。

加样品于密度梯度离心介质上,在离心过程中,颗粒或向下沉降、或向上浮起,沿梯度移动,直至与它密度相等的位置形成区带。

处于等密度处的颗粒,由于溶于密度梯度介质中而没有重量,不再沉浮。

不同颗粒的有效分离取决于颗粒的浮力密度差,密度差越大分离效果越好。

区带的形状、位置均不受离心时间的影响。

三、离心机的分类(一)根据转速分类1 .常速离心机指转速少于 5 000r/min 的离心机,主要用于一般液体中可沉淀颗粒的分离,或者制备一般的组织匀浆。

2 .高速离心机指转速在 5 000 ~ 25 000r/min 之间的离心机,主要用于细胞器的分离和生物大分子的制备。

蛋白质纯化技术生物化学实验的基础

蛋白质纯化技术生物化学实验的基础

蛋白质纯化技术生物化学实验的基础在生物化学领域,蛋白质纯化技术是研究和应用蛋白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蛋白质纯化技术,我们可以从复杂的混合物中分离出特定的蛋白质,以便研究其结构、功能以及参与的生物化学过程。

本文将讨论蛋白质纯化技术在生物化学实验中的基础知识以及常用的纯化方法。

一、蛋白质纯化技术的重要性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功能分子之一,几乎参与了生命的所有过程。

然而,生物体内的蛋白质数量非常庞大,而且往往与其他生物分子紧密相连。

为了研究特定的蛋白质,我们需要将其从复杂的混合物中纯化出来,以便进行后续的研究和分析。

蛋白质纯化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使我们获得高纯度的蛋白质样品,从而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蛋白质的纯化方法1. 分离和富集在进行蛋白质纯化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将蛋白质与其他细胞组分分离开来。

这一步通常包括细胞破碎技术和细胞裂解液的制备。

一旦蛋白质被分离出来,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富集方法来进一步提高其纯度,如差凝法、离心法和溶剂萃取法等。

2. 色谱技术色谱技术是蛋白质纯化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色谱技术基于蛋白质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亲和性和相互作用力,从而实现对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

常见的色谱技术包括凝胶过滤色谱、亲和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和透析色谱等。

3. 电泳技术电泳技术是另一种常用的蛋白质纯化方法。

电泳技术基于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迁移差异,通过电泳分离和富集蛋白质。

凝胶电泳是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包括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SDS-PAGE电泳。

4. 其他方法除了色谱和电泳技术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常用的蛋白质纯化方法,如过滤、沉淀、冻融、冷冻干燥和超滤等。

这些方法通常用于特定的纯化需求,可以与其他方法相结合以达到更高的纯度。

三、蛋白质纯化技术的应用蛋白质纯化技术在生物化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获得具有高纯度和活性的蛋白质样品,从而进行各种进一步的功能和结构研究。

此外,蛋白质纯化技术还在生物药物的研发和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一、玻璃仪器的使用及清洁(一)玻璃仪器的洗涤及干燥1、一般仪器:烧杯、试管、离心管等普通玻璃仪器,可直接用毛刷蘸餐洗净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冲洗,直至容器内不挂水珠即可。

最后用少量蒸馏水冲洗内壁2-3次,倒置晾干即可。

2、容量分析仪器:容量瓶、滴定管及吸管等容量仪器,用后用自来水多次冲洗,如能清洁(壁不挂水珠),再用蒸馏水少量冲洗2~3次晾干即可备用。

若仍不干净附有油污等,则须于干后放入铬酸洗液内浸泡数小时,然后倒净(或捞出)洗液,用自来水充分冲洗至水不显黄色后再冲几次,最后用少量蒸馏水冲洗2~3次晾干备用。

在做酶学实验时,对仪器的清洁要求更高,因如有极微量的污物(如重金属离子)即可导致整个实验失败。

因此,必要时仪器经上述方法洗涤后,还需用稀盐酸或稀硝酸洗涤,以除去铬及其它金属离子,然后再用自来水、蒸馏水冲洗。

生化实验室常用的洗液有以下几种:(1)铬酸洗液:为最常用的洗液,由重铬酸钾、粗硫酸及水配制而成,去污力强,清洗效果好。

其配制方法有多种,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常用的配方如下表。

重铬酸钾(g)100 60 100水(ml)750 300 200粗硫酸(ml)250 460 800清洁性能较弱较强(常用)最强配制方法为:先将重铬酸钾溶于水,再慢慢加入浓硫酸。

因配制过程产生大量热,容器需放入冷水中,边加硫酸边搅动混合。

由于产热量很大,使用玻璃容器有破裂的危险,所以最好用耐高温的陶瓷或耐酸的搪瓷容器。

洗液可多次反复使用,如效力变弱,可加入少量重铬酸钾及浓硫酸继续使用,但如果变为绿色,则不宜再用。

(2)10%尿素液:为蛋白质良好溶剂,帮适用于洗涤盛血的容器。

(3)草酸盐液:用于清洗过锰酸钾的痕迹。

(4)硝酸液:用1:1的硝酸水溶液,用于清洗CO2测定器及微量滴定管。

(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液:5~10%的EDTA-Na2液可用于洗涤器皿内无机盐类。

玻璃仪器的干燥方法可根据不同仪器的种类而定。

生物化学实验内容(一)

生物化学实验内容(一)

生物化学实验内容(一)引言概述:生物化学实验是在生物化学领域中进行的实验研究,主要涉及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生物代谢、生物反应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介绍生物化学实验的一些基本内容。

正文:一、生物分子结构1. 研究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多糖)的结构与功能。

2. 分析生物分子的化学组成、序列和空间结构。

3. 制备和纯化生物分子样品,如蛋白质表达与纯化。

4.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基因工程)对生物分子进行改造。

5. 测定生物分子在生物系统中的定位和互作关系。

二、生物代谢1. 研究生物的能量转换过程,如糖酵解、脂肪酸代谢等。

2. 测定生物体内代谢产物的生成量及速率。

3. 研究酶的活性、底物特异性及反应机制。

4. 探索代谢途径的调控机制,如信号转导通路等。

5. 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代谢途径和产物的动力学变化。

三、生物反应1. 研究生物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

2. 研究酶促反应的速率与底物浓度、酶浓度等之间的关系。

3. 利用酶反应测定生物样品中特定分子的含量。

4. 研究药物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

5. 测定酶的抑制剂和激活剂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

四、生物分析技术1. 应用色谱技术对生物化学分子进行分离与分析。

2. 应用质谱技术鉴定和定量生物分子。

3. 应用光谱技术探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4. 应用电泳技术测定生物分子的大小、电荷和形态。

5. 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检测生物分子的存在和浓度。

五、生物化学实验安全与伦理1. 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保证实验人员的安全。

2. 尊重生物材料的来源和使用权益,遵守伦理规范。

3. 危险试剂的储存、处理和废物处理。

4. 生物实验的风险评估与危害控制。

5.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实验对象和环境安全与健康。

总结:生物化学实验内容涵盖了生物分子结构、生物代谢、生物反应、生物分析技术以及实验安全与伦理等方面的研究。

这些实验内容不仅促进了对生物化学领域的深入理解,还为疾病治疗、药物研发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生物化学实验技术是现代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利用各种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科研人员可以深入探索生物体内的分子机制,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包括蛋白质表达与纯化、核酸提取与分析、酶活性检测等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技术。

一、蛋白质表达与纯化在生物化学研究中,蛋白质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蛋白质表达与纯化技术是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基础。

常用的表达系统包括原核表达系统和真核表达系统。

原核表达系统如大肠杆菌表达系统,适用于表达小分子量的蛋白质;而真核表达系统如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则适用于表达复杂的蛋白质。

在蛋白质表达后,需要进行蛋白质纯化,常用的纯化方法包括亲和层析、离心超滤、离子交换层析等。

二、核酸提取与分析核酸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也是生物体内的重要分子之一。

核酸提取与分析技术是研究生物学和遗传学的重要手段。

核酸提取方法有多种,如酚氯仿法、硅胶柱法、磁珠法等。

核酸分析方法包括凝胶电泳、PCR、酶切等。

通过核酸提取与分析技术,科研人员可以研究DNA序列、RNA表达等重要生物学问题。

三、酶活性检测酶是一类在生物体内发挥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酶活性检测是评价酶的功能和活性的重要方法。

常见的酶活性检测方法包括光谱法、比色法、荧光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酶的活性,研究酶的底物特异性、酶促反应动力学等问题。

总结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在现代生物学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蛋白质表达与纯化、核酸提取与分析、酶活性检测等技术,科研人员可以深入研究生物体内的分子机制,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

希望本文介绍的几种常见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对读者有所帮助,激发读者对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的兴趣,进一步探索生物学的奥秘。

生物化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

生物化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

生物化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系统中生化过程及其调控的一门学科。

在生物化学领域,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的选择对于科学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生物化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

一、色谱法色谱法是生物化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分离和分析技术,其原理是利用样品的化学性质差异通过色谱柱将其分离。

1. 气相色谱法:适用于挥发性或可热分解的物质的分离和分析,常用于分析气体或液体样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2. 液相色谱法:适用于研究不挥发或热不稳定的物质,常用于分析生物体内的有机物、无机物及大分子化合物等。

二、电泳法电泳法是一种将带电物质根据其电荷、分子量或带电状态的不同进行分离的方法。

1. 纸上电泳法:适用于分离和分析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氨基酸和核苷酸等。

2. 凝胶电泳法:包括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等,适用于分离和分析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核酸等。

三、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样品中的化合物的离子质量谱来研究其分子结构和组成的方法。

1. 质谱仪:通过样品分子的电离和分析质谱仪中的离子质量谱图,可以确定样品的分子量和结构。

2. 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技术:结合毛细管电泳和质谱仪的优点,可以同时进行分离和分析,适用于复杂样品的分析。

四、核磁共振法核磁共振法通过测量核自旋在磁场中的共振吸收,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1. 核磁共振波谱仪:通过测量样品中核自旋的共振吸收峰,可以确定样品的结构和成分。

2.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将核磁共振波谱仪的原理应用于医学影像学,可以生成人体内部组织和器官的图像。

五、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标记法是利用同位素的特性来追踪和研究生物化学过程的一种方法。

1.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通过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到分子中,可以追踪其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转运过程。

2. 稳定同位素标记法:利用稳定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含量相对稳定的特点,研究生物体内元素的代谢过程。

以上介绍的是生物化学研究中常用的几种方法和技术,每种方法和技术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第二章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基本技术与管理

第二章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基本技术与管理

第二章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根本技术与管理实验室的根本技术与管理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工作的重要根底。

本章所涉及的实验室根本技术与管理主要是应用于临床生物化学检测的分析技术与质量管理,目的在于加强根底,提高生物化学检验的质量。

对于实验室的其他根本知识,根本技术以及实验室的管理方法,可参阅其他相关教材。

第一节常用临床生物化学分析技术临床生物化学分析技术很多,常用的主要有光谱分析技术、电泳技术、离心技术、层析技术、电化学分析技术等。

一、光谱分析技术利用各种化学物质所具有的发射、吸收或散射光谱谱系的特征,来确定其性质、结构或含量的技术,称为光谱分析技术。

根据光谱谱系的特征不同,可把光谱分析技术分为发射光谱分析、吸收光谱分析和散射光谱分析三大类。

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中,光谱分析是一类十分重要的技术,应用极为广泛。

分光光度法(spectrophotometry)I. 光谱分析法(photometry)1. 定义:根据物质吸收、发射或散射辐射能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方法。

2. 光的根本性质:高速传播的电磁辐射;具有波动性( =c/v)和微粒性(E=h v);短波能量大,长波能量小3. 物质对光吸收的根本原理:能量转移----当光辐射通过某种物质时,组成该物质的分子与光子发生“碰撞〞,光子的能量就转移至分子、原子上,使它们由基态(低能态)跃迁到激发态(高能态),这种跃迁称为激发。

选择吸收----组成物质的分子仅吸收与其内能变化(基态与激发态能量差)相对应的波长或频率的光,所得到的光谱称为吸收光谱。

能量释放----处于较高能态的分子(激发态分子)不稳定,当其返回基态时,以热或发射光谱的形式将能量释放出来。

所发射出的相应光谱,称分子发射光谱。

4. 分类(1) 吸收光谱分析法:根据溶液能吸收由光源发出的某些 波长的光后所形成的特征光谱来鉴定该物质的性质和含量的方法。

(2) 发射光谱分析法:根据物质受到热能或电能等的激发后所发射出的特征光谱来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生物化学实验室技术

生物化学实验室技术

生物化学实验室技术生物化学实验室是进行生物化学研究和相关实验的重要场所。

本文将介绍生物化学实验室的一些常用技术和方法,包括常用设备、实验操作以及实验室管理等方面。

一、常用设备1. 分光光度计:用于测定物质的吸光度,常用于酶活性、蛋白质含量的测量等实验中。

2. 离心机:用于分离液体中的固体颗粒或液体成分,常用于离心沉淀、血液分离等实验中。

3. 冷冻离心机:用于对样品进行低温离心或冷冻保存,常用于蛋白质结晶、细胞培养等实验中。

4. 超速离心机:用于高速离心,常用于DNA提取、细胞碎化等实验中。

5. 水浴锅:用于恒温加热,常用于酶反应、DNA扩增等实验中。

6. 水质检测仪:用于测定水样中的各项理化指标,常用于培养基配置、实时监测等实验中。

7. 厌氧箱:用于提供无氧环境,常用于微生物培养、酶还原实验等。

二、实验操作1. 样品制备:根据实验需求,进行样品的收集、预处理、提取等操作,确保实验所使用的样品质量可靠。

2. 试剂配置:根据实验需求,准确称取试剂,配置所需的缓冲液、培养基等,注意保持实验室的洁净和消毒操作。

3. 光度测定: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物质的吸光度,根据所得数据进行曲线绘制和计算分析。

4. 蛋白质分离:使用凝胶电泳技术对蛋白质进行分离,根据所得结果进行蛋白质的定量和分析。

5. DNA/RNA提取:使用离心和酶解等技术,从细胞或组织中提取DNA/RNA,常用于遗传学研究等实验。

6. 酶反应:通过加入底物和酶来观察酶的催化作用,常用于酶动力学研究和酶抑制剂筛选等实验。

7. 细胞培养:使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和繁殖不同类型的细胞,常用于生物药物研发和细胞生物学研究。

三、实验室管理1. 实验室安全: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佩戴个人防护用品,避免接触危险试剂和高温设备。

2. 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实验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3. 资源管理:正确使用和管理实验室资源,包括试剂、耗材、设备等,避免浪费和过期。

生物化学实验结果解读

生物化学实验结果解读

生物化学实验结果解读在生物化学领域,实验结果的准确解读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理解,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进一步推进科学研究的进程。

本文将针对生物化学实验结果的解读进行论述,并提供一些常见的解释模式。

实验设计与方法在开始解读实验结果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实验设计和方法,以保证对结果的理解是准确的。

实验设计包括控制组与实验组的设置、取样的方式以及实验条件的设定。

在方法上,要确保实验步骤的准确性和再现性。

结果解读方法1. 数据分析与统计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是解读实验结果的常用手段之一。

通过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和方差等指标,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进而判断实验结果的显著性。

常用的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等。

2. 图表解读由于实验结果通常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因此对图表的解读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要注意观察图表中的趋势和变化,以及各个数据点之间的关系。

通过图表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的结果是否符合预期,并检验实验假设的有效性。

3. 结果解释解读实验结果时,需要将其与已有的理论或知识进行对比和解释。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及背景知识,我们可以找到合适的解释模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实验,以确认解释的准确性。

常见的实验结果解释模式1. 结果符合预期当实验结果与我们的假设或预期一致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实验结果支持了我们的假设。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结果的原因和机制,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2. 结果与预期不符当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时,这可能意味着实验设计有缺陷,或者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研究假设。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重新评估实验方法,并进行修正或改进。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释,以找出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3. 结果存在差异有时,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结果存在差异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实验参数的变化、实验条件的差异或样本之间的个体差异等原因造成的。

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及基本技术—生化检验的标本

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及基本技术—生化检验的标本
查,第3管用于常规检查。如疑为恶性肿瘤,再采集1管进行脱落细胞学 检查。
标本采集量:
二、浆膜腔积液标本
人体胸膜腔、腹膜腔和心包膜腔统称为浆膜腔,正常情况下,浆 膜腔内仅含有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如胸膜腔液<20ml,腹膜腔液 <50ml,心包膜腔液约为10~30ml。
浆膜发生病变时,浆膜腔内有大量的液体潴留而形成浆膜腔积液, 因部位不同,浆膜腔积液可分为胸膜腔积液、腹膜腔积液和心包膜腔 积液。根据产生的原因及性质不同,浆膜腔积液可分为漏出液和渗出 液。检测浆膜腔积液的某些化学成分如蛋白质、葡萄糖、酶及肿瘤标 志物等,有助于了解浆膜腔积液的性质和病因
二、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
1.普通采血法(传统的静脉穿刺采血法)
l 5度一30度角
器材准备
选择静脉
采血
二、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
2.真空采血法(负压采血法)
优点:1、在完全封闭状态下采血,避免血液外溢,有利保存。 2、标准真空采血管采用国际通用的头盖和标签颜色显示采血管内添加剂种类和试
验用途。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盛血试管
目在不同的年龄段制定相应的参考范围。
性别:男女性别不同,体内性激素水平、与肌肉代谢相关的分析
项目具有性别差异性,需要针对不同的性别制定相应的参考范围。
运动:一般需在安静状态下采集标本,因为剧烈的肌肉运动可以
明显加快体内的新陈代谢,使血液中许多成份含量发生变化而影响许多 检验项目的测定结果。
一、生理因素的影响
二、尿液标本的类型
1
晨尿
2
随机尿
3
计时尿
二、尿液标本的类型
1.晨尿
指清晨起床后、未进早餐和做运动之前第一次排出 的尿液,住院患者最适宜采集晨尿标本。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生物化学实验技术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成分、代谢和分子机制的重要手段。

它包括了一系列实验技术和方法,用于分离、提取、纯化和分析生物体内的化学组分,以及研究生物化学反应和代谢途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一、柱层析法柱层析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实验的分离和纯化方法。

它通过将混合物溶液在柱子中通过填充有吸附剂的柱子,利用不同成分在吸附剂上的亲和力不同而实现分离。

柱层析法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柱子和吸附剂,如离子交换柱、凝胶过滤柱和逆相柱等。

二、电泳法电泳法是依据生物分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速率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常见的电泳方法包括凝胶电泳和毛细管电泳。

凝胶电泳通过在凝胶中进行分离,根据分子的大小和电荷差异进行分离;毛细管电泳则通过在毛细管中进行分离,具有分离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

电泳法广泛应用于核酸和蛋白质的分离和定量分析。

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蛋白质和抗原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它基于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利用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检测目标物质的存在。

ELISA可以用于检测病原体、生物标志物等,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特点。

四、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分子的质量和荷质比的测定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分子的结构鉴定和定量分析。

质谱法通过将样品中的分子离子化,并通过质谱仪测定离子质量/荷质比,从而获得分析样品的结构信息。

质谱法常用于蛋白质和代谢产物的鉴定和研究。

五、核磁共振(NMR)核磁共振是一种主要用于研究化合物结构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无创性分析手段。

核磁共振通过样品中核的磁共振现象,结合外加磁场和射频脉冲的作用,获得相关的谱图。

核磁共振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合物和生物分子的结构鉴定、分析和代谢研究。

综上所述,生物化学实验技术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成分和代谢过程的重要方法。

柱层析法、电泳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质谱法和核磁共振等技术在实验中被广泛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载体:使亲和物固相化的水不溶性化合物。 如:纤维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琼脂糖凝胶、 聚苯乙烯、乙烯、多孔玻璃。
5 凝胶过滤
▪ 原理:被分离物质因分子大小不同,在凝胶 中向下移动的速度不同。
▪ 物质进入凝胶柱之后有两种运动方式:垂直 向下移动和无定向的扩散运动。大分子物质 直径大无法进入凝胶颗粒内,只能分布于颗 粒间隙中向下移动快,而小分子物质可扩散 到凝胶颗粒内,因此向下移动慢。
2.聚丙烯酰胺凝胶的聚合 ▪ 单体:丙稀酰胺(Acr) ▪ 交联剂:甲叉双丙稀酰胺交联剂(Bis)
O
CH2=CH-C-NH2
▪ 催化剂 聚合形成的三维网状结构。
O
O
CH2=CH-C-NH -CH2-NH-C-CH=CH2
▪ 催化剂
(1)过硫酸铵-TEMED系统 ▪ 碱性条件下催化作用 ▪ 温度与聚合快慢成正比
▪ 缓冲液成分及pH的不连续性 ▪ 电位梯度的不连续性
缓冲 液
浓缩胶 样品
分离胶
四个不连续性造成样品浓缩效 应原理包括:
▪ 凝胶层的不连续性: 样品进入浓缩胶有一个堆积 浓缩效应(缓冲液pH8.3)
蛋白质从“-”极向“+” 极移动,从浓缩胶进入分离 胶,速度变慢,堆积浓缩。
缓冲 液 样品 浓缩胶
分离胶
▪ 常用的惰性基质:人工合成树脂(单体:苯乙烯、 交联剂:二乙烯苯)
▪ 阳离子交换剂:磺酸甲基、羧甲基、磷酸基 ▪ 阴离子交换剂:二乙基胺乙基、三乙基胺乙基 ▪ 可交换离子:阳离子:Na+、H+
阴离子:Cl-、OH-
示意图(交换树脂表面)
示意图(离子交换过程)
电离基团(磺酸根)
可交换离子(钠离子) 交换离子 不交换离子
第二节 分光光度法
一、基本原理
当一束白光通过一杯有颜色的溶液时,具有一定波长的 光线选择性的被溶液所吸收。不同物质由于其分子结构 不同,对不同波长光线的吸收能力不同,因此每种物质 都具有其特异的吸收光谱。吸收光谱的测定可以用来鉴 定各种不同的物质。
分光光度法常被用来测定溶液中存在的光吸收物质的浓 度。其理论依据是郎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
四个不连续性造成样品浓缩效 应原理包括:
▪ 凝胶层的不连续性: 样品进入浓缩胶有一个堆积 浓缩效应(缓冲液pH8.3)
蛋白质从“-”极向“+” 极移动,从浓缩胶进入分离 胶,速度变慢,堆积浓缩。
缓冲 液 样品 浓缩胶
分离胶
四个不连续性造成样品浓缩效 应原理包括:
▪ 凝胶层的不连续性: 样品进入浓缩胶有一个堆积 浓缩效应(缓冲液pH8.3)
v
d/t
=
e
V/l
dl =
Vt
2.影响电泳速度的因素
(1) 电场强度 ▪ 泳动速度与电场强度成正比 ▪ 常压电泳(100—500V). 2—10V/cm,几小时或
几天;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 高压电泳(500—1000V). 20—200V/cm,几分
钟;氨基酸、小肽、核苷酸等小分子物质; (2)溶液的pH值 ▪ pH距待分离物质的pI越远,泳动速度越大; (3)溶液离子强度 ▪ 离子强度越小,电动势越大,泳动速度越快。 (4)电渗现象:在电场中,液体对于固体支持物的
▪ A.凝胶层的不连续性
浓缩胶T=2.8% C=20%;分离胶T=7% C=2.5%
▪ B.缓冲液成分的不连续性:
凝胶缓冲液Tris-HCl,含Cl-,电极缓冲液TrisGly,Gly-
▪ C.pH的不连续性:
浓缩胶pH6.7,分离胶pH8.9,电极缓冲液pH8.3
▪ D.电位梯度的不连续性
(2)盘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三种效应
F=Mω2r或者 F=V.D.ω2r
二、离心技术的应用
1.沉降速度离心 是指在离心管内液体密度均一情况下进行的离心。 2.梯度离心 是待分离的物质在具有密度梯度的介质中进行的离心。 梯度离心可分为两种,即密度梯度离心(又称沉降速度离心、速度 区带离心或差速区带离心)和平衡密度梯度离心(等密度梯度离心 和沉降平衡离心)。
凝胶过滤
固体 液体 分子大小
常用的层析原理
1.分配层析——纸层析
▪ 原理: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溶解度不 同,在终点时达到一种平衡,其比值为一 个常数,即分配系数(α)。
▪ α = 固定相内溶质的浓度
流动相内溶质的浓度
固定相:滤纸上吸附的水 流动相:有机溶剂(酚)
纸层析
▪ 纸层析是最简单的液一液相分配层析。 ▪ 滤纸是纸层析的支持物。当支持物被水饱和时,
离子,蛋白质样品被夹在中间。
缓冲 液 样品 浓缩胶
分离胶
缓冲液成分及pH的不连续性导致蛋白质样品浓 缩效应示意图
▪ 快离子 ▪ 慢离子 ▪ 蛋白质
样品
电位梯度的不连续性
▪ E:每厘米的电压降 E=I(电流强度)/ (电导率)
▪ E与电泳速度成正比
▪ 电泳开始后,由于快离子 泳动率最大,在快离子后 面形成一个离子浓度低的 低电导区,产生较高的电 位梯度,使蛋白质和慢离 子加速移动,蛋白质样品 被进一步浓缩。
相对移动。
四、几种常见电泳的比较
类型
优点
纸电泳
设备操作简单
醋酸纤维薄膜电 设备操作简单,样

品用量少
缺点 分辨率差,电渗
现象
分辨率差
琼脂糖凝胶电泳 快速,分辨率高 电渗现象严重
聚丙烯酰胺凝胶 电泳
可调节凝胶孔径, 样品用量少分辨率 高,无电渗现象
高浓度凝胶难剥 离
五、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原理
1.原理 具有电泳和分子筛的双重作用
A=KCL
二、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原理
三、几种常用的国产分光光度计
(一)721型分光光度计
(二)UV-754型分光光度计
第三节 层析技术
原理
是一种物理的分离方法,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 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使各组分以不同程度 分布在两相中,其中一相为固定相,另一相流 过此相称作流动相,并使各组分以不同速度移 动,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淀粉凝胶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琼脂糖凝胶电泳 纸电泳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薄层电泳
三、电泳技术基本原理
1.基本原理
不同的带电颗粒在同一电场中泳动速度,主要 与其所带净电荷量,分子量及分子形状有关。
pH> pI 分子带负电 pI分子带正电荷,在电场中向负极移动;
泳动率 u=
蛋白质从“-”极向“+” 极移动,从浓缩胶进入分离 胶,速度变慢,堆积浓缩。
缓冲 液
浓缩胶
分离胶
四个不连续性造成样品浓缩效 应原理包括:
▪ 凝胶层的不连续性: 样品进入浓缩胶有一个堆积 浓缩效应(缓冲液pH8.3)
蛋白质从“-”极向“+” 极移动,从浓缩胶进入分离 胶,速度变慢,堆积浓缩。
缓冲 液
电位梯度的不连续性
▪ E:每厘米的电压降 E=I(电流强度)/ (电导率)
▪ E与电泳速度成正比
▪ 电泳开始后,由于快离子 泳动率最大,在快离子后 面形成一个离子浓度低的 低电导区,产生较高的电 位梯度,使蛋白质和慢离 子加速移动,蛋白质样品 被进一步浓缩。
四个不连续性造成样品浓缩效应 原理包括:
生物化学实验基本技术
第一节 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制备技术
一、盐析(Salting –out)技术
定义:蛋白质在高浓度盐的溶液中,随着盐浓度的逐渐增加, 由于蛋白质水化膜被破坏、溶解度下降而从溶液中沉 淀出来。各种蛋白质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可利用不同 浓度的盐溶液来沉淀分离各种蛋白质。
影响因素: 1.盐的种类 2.盐的浓度 3.pH值 4.温度 5.蛋白质浓度
大部分水分子被滤纸的纤维素牢牢吸附,因此, 纸及其饱和水为层析的固定相,与固定相不相 混溶的有机溶剂为层析的流动相。 ▪ 对某些特定化合物,在特定的展层系统,一定 的温度条件下,Rf是个常数。
2 离子交换层析
▪ 原理:将能与周围介质进行离子交换的不稳定离子 固定于惰性基质上,从而分离介质中的组分。
▪ 在不同条件 下,占主要地位的作用力可能不同,也 可能几种力同时起作用
▪ 吸附剂:氧化铝、活性炭、硅胶;纤维素、淀粉、聚 酰胺;滑石、陶土、粘土。
吸附剂 易吸附分子 不易吸附分子
吸附层析示意图
4 亲和层析
▪ 原理:利用分子间具有专一亲和力而设计的 层析技术。
▪ 专一亲和力分子对:酶与底物、特异性抗原 与抗体、DNA和RNA、激素和其受体
▪ 凝胶物质:马铃薯淀粉凝胶、琼脂、琼脂糖 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葡聚糖凝胶。
第四节 电泳技术
一、定义: 在溶液中,带电粒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
向相反电极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二、电泳技术分类
是否用支持物
用支持物区带电泳
不用支持物电泳
凝胶支持物区带电泳
非凝胶支持物电泳 显微电泳 等电聚焦电泳 等速电泳
▪ 凝胶强度的选择
先用7.5%的标准凝胶或4%--10%的凝胶梯度测试
4.缓冲系统的选择
▪ pH、离子种类和离子强度 酸性蛋白质 高pH 碱性蛋白质 低pH
▪ 连续和不连续系统 电泳槽中的缓冲系统和pH 与凝胶相同 电泳槽中的缓冲系统和pH 与凝胶相同,分辨率高
(1)盘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四个不连续 性
示意图
B物质
水分子
A物质
3 吸附层析
▪ 原理:当气体或液体中某组分的分子在运动中碰到一 个固体表面时,分子会贴在固体表面上并停留一定时 间然后才离开,此为吸附现象。
▪ 吸附现象形成的原因:吸附作用可能由几种作用力形 成,包括被吸附物与吸附剂之间相反电荷基团与基团 之间的静电引力(形成离子键)、氢键及范德华引力等。
▪ 分离胶的孔径小,各分 子由于大小和形状不同, 所受阻力不同,表现出 不同的 泳动速度,即分 子筛作用。分子量小, 形状为球形的泳动速度 最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