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水系规划滨水区城市设计导则
城市河涌景观设计方法及实例
4.1 水文化
4.1.1总体设计
总平面图 沿河功能分区 拆改建范围及面积 沿河风貌分区 公共空间设计 交通设计
4.1.2 分区设计
节点一 滨水现代城 节点二 新岭南水乡 节点三 滨水景观社区 节点四 创意水乡社区
4.1.3 设计元素指引
建筑设计 植物种植 滨水步道
4.2 水安全
南特色的骑楼商业街,由游船码头、步行桥以及 排。与金洲山、金洲村池塘结合设计的生态文化 岸延伸至内陆,激活村落与建筑群,并将人气从
业区
水岸标志建筑
骑楼街
2
3
1
交通节点处设计——剖面示意 节点1——步行天桥
水现代城与新岭南水乡的连接处,城市快速交通干道 路上方有轨道交通的高架桥穿过.
设计了一座步行天桥联系两个地段,保持滨水步行 。鉴于此处交通体系复杂,常水位高,整改代价大, 蕉门河的水上游线。
种态度
开发模式
KEY WORDS:低冲击开发&水 利同步
将低冲击开发的理念贯穿到“蕉 门河——金洲涌水系”城市开发过程 中,充分利用现状良好的自然条件, 打造出具有“生态之美”的岭南水乡。 在建设开发同时水利设计同步进行, 确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到最小。
生活方式
KEY WORDS: TOD&局部循 环&小尺度街区
国际化/包容
KEY WORDS:差异性生活& 高端品质追求
南沙是面对港澳的新门户,将建
门河。河 水的水泵 持完整形
2段
03段
河道宽度约30M,水岸可达性高.水质情况较好,大部分为 驳岸,污染程度低,自然植被丰富。
亦存在较
及景观
发。
02段 植被。
--市--城区水系专项规划
南通市通州城区水系专项规划南通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二○一三年十一月目录1 总论 01.1 规划目的意义 01.2 规划指导思想 01.3 规划原则 01.4 规划依据 01.5 规划范围 (1)1.6 规划基准和水平年 (1)1.7 城市水系规划的技术工作程序 (1)1.8 规划主要成果 (2)2 城市水系规划区域概况 (3)2.1 自然条件 (3)2.2 经济社会发展 (3)2.3 污染源分析 (3)2.4 水污染防治 (4)2.5 河道水环境质量状况 (4)2.6 已有控制性详规 (4)3 城市水系现状及分析 (12)3.1 现状水系 (12)3.2 水系历史演变 (12)3.3 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系布局的要求 (12)3.4 水系存在问题分析 (13)4 城市水系布局和水面规划 (14)4.1 城市水系布局 (14)4.2 城市水面规划 (21)5 城市河道生态水量的控制和保障 (22)5.1 河道生态水量确定方法 (22)5.2 河道生态水量计算 (22)5.3 河道生态水量保障措施 (22)6 城市河道水质控制和工程措施 (23)6.1 河道水污染与水质现状 (23)6.2 河道功能划分与水质目标 (23)6.3 改善河道水质的水系整治方案 (24)6.4 河道生态修复方案 (25)7 城市水景观与水文化 (26)7.1 城市水景观 (26)7.2 城市水文化 (29)8 城市河道生态型护岸 (32)8.1 堤防护岸现状 (32)8.2 生态型护岸规划方案 (32)8.3 典型护岸工程分析 (33)9 城市水系管理 (35)9.1 水系管理范围划定 (35)9.2 水系管理内容 (37)9.3 水系管理法规 (37)10 城市水系规划工程建设意见 (38)10.1 水系规划工程系统 (38)10.2 规划工程投资 (38)10.3 近期工程建设计划 (40)11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分析 (42)11.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42)11.2 宏观效益分析 (43)1 总论1.1 规划目的意义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原通州市并入南通市成为通州区,南通市城市空间结构因此有了较大调整,由片区组团城市向T型城市转型,明确了通州区作为未来南通市的次中心。
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
佛⼭市城市⽔系规划佛⼭市城市⽔系规划公⽰内容2008-10-17佛⼭市城市⽔系规划?公⽰内容⼀、总则规划⽬的:为规范保护和利⽤城市⽔系的⾏为,确保城市⽔系综合功能持续⾼效的发挥,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佛⼭市城市总体规划,制定本规划。
⽔系分类:将⽔系按形态特征分为外江、湖库、内河涌,其中芦苞涌、西南涌、佛⼭⽔道属于⼀端受控的分洪河道。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佛⼭市⾏政辖区的范围,⾯积3848.49平⽅公⾥。
重点针对西江北江⽔系的外江、中型以上⽔库和部分流经2+5组团的主⼲内河涌。
对于其他内河涌、⼩型⽔库、湿地和泉⽔等⽔体只提出保护和利⽤的原则性建议,具体规划要求在下层次规划中明确。
规划依据:1. 《中华⼈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 《中华⼈民共和国⽔法》(1988)3. 《中华⼈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4. 《中华⼈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5. 《中华⼈民共和国⽔污染防治法》(1996)6. 《中华⼈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7.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8.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2006)9. 《航道管理条例》(1987)10. 《河道管理条例》(1988)11. 《⼴东省防洪(潮)标准和治涝标准》(1997)12. 《⼴东省饮⽤⽔源⽔质保护条例》(2007)13. 《⼴东省航道管理条例》(1995)14. 《⼴东省⽔利⼯程管理条例》(2000)15. 《⼴东省河道堤防管理条例》(1996)16. 《⼴东省湿地保护条例》(2006)17. 《佛⼭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6)1-118. 《佛⼭市围内主⼲河涌管理暂⾏规定》19. 《城市⽔系规划规范(征求意见稿)》20. 《饮⽤⽔⽔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21. 《饮⽤⽔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规划⽬标:按照城市发展总体⽬标,尊重⽔系⾃然条件,维持⽔系健康⽣命,正确处理⽔系保护与综合利⽤的关系,体现城市规划对⽔系功能的引导和控制,实现社会、环境与经济并重的综合效益。
关于城市水系规划的探讨
关于城市水系规划的探讨詹群芳【摘要】城市洪涝灾害、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已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城市水系规划旨在水系利用与保护、涉水工程协调,有针对性地解决城市建设中面临的水问题,不同城市的水系规划存在较大差别,而在规划内容上有向全面、复合型水系统规划发展的趋势。
本文主要对城市的水系规划进行了探讨分析。
【期刊名称】《四川水泥》【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1页(P96-96)【关键词】城市;水系规划【作者】詹群芳【作者单位】黄石市方兴规划咨询中心,湖北省黄石市 43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7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对水域及滨水空间的利用,城市水系在平面形态、水文水质条件等方面不断发生改变。
过度与不合理的开发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正在逐步影响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
城市水系作为重要的利用与保护对象,对应的规划成为总体规划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另外有些城市也在编制城市水系专项规划,以进一步指导建设,这些城市水系规划体现出不同的特点。
1、城市总体规划中水系规划的主要内容是结合城市规划目标,从水资源、生态环境、景观格局、城市安全等角度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城市水系的战略定位与建设要求;结合城市规模与用地规划,划定城市蓝线和滨水地区的绿线,使城市用地布局规划更加科学合理。
受规划深度要求、基础资料等因素的制约,该层次的水系规划一般不对具体水利工程设施进行准确定位,而重在与城市用地布局相结合,在近年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孝感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水系规划着重分析临空经济区内蓄滞洪区等级调整的可行性,以防洪安全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前提,由蓄洪水位决定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边界。
蓄滞洪区等级调整前后老城区与临空经济区将形成“一城一区”与“双城双心”两种不同的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可见水系规划对于规划期内城市的发展方向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
2、由规划部门与其他部门编制的水系专项规划,其主要内容是建立城市水系保护的目标,完善水系布局,确定水体功能,协调各项涉水工程之间的关系,提出具体的规划措施与要求。
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订版)正文
1 总则1.1 为科学编制城市规划,严格城市规划管理,实现城市规划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为依据,参照省内其它城市同类规定,并结合佛山市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3 在佛山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城市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应按本规定执行。
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村庄和集镇,经批准可暂按国家、广东省有关村镇的相关规定执行。
1.4 本规定未涉及的内容,应符合国家、广东省现行法律、法规、规范和佛山市有关规定的要求。
12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城市规划编制体系2.1 佛山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规划内容和深度按《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广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等规定执行。
规划编制应采用佛山市统一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图2-1 佛山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总体规划的编制2.2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前,可根据需要先组织编制城市概念规划。
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为15~20年;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为3~5年。
依据近期建设规划,可编制年度的规划实施方案,作为城市用地年度供应计划的依据。
2.3 “2+5组团”可依据已经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组团总体规划,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配置做出进一步的安排。
详细规划的编制2.4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根据已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的需要,制订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计划。
城市新区、旧城改造区、特定区域、近期建设区以及备用土地、拟出让土地等城市建设重要控制区域,应当优先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其中城市重点地区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前应先开展相关规划研究。
2.5 修建性详细规划应以控制性详细规划所确定的各项控制要求和规划条件为依据进行编制。
各级人民政府应组织编制重要街区、重点景观区、广场、公园、重要交通枢纽用地、城镇主要出入口、公共设施用地以及其他重要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滨水空间评价体系及开敞度研究研究(0630)
滨⽔空间评价体系及开敞度研究研究(0630)滨⽔空间开敞率和滨⽔区评价体系研究⼀、滨⽔空间开敞率相关概念解析(⼀)《武汉城市设计与管理技术要素库》开敞率:城市边界内的⾮建筑⽤地与城市⽤地界⾯的⽐值。
(⼆)《城市公共滨⽔地区空间性控制指标体系》滨⽔公共岸线⽤地⽐例:直接临⽔或临滨⽔道路⼀侧的公共岸线⽤地(公园、⼴场或公共服务设施⽤地,不包括城市道路部分)的⾯宽与统计的岸线长度(不包括城市道路部分)的⽐值。
“公共岸线⽤地⽐率”计算⽰意以开发建设较成熟的珠江前航道滨⽔空间为例,按照管理单元不同的主导属性,从商务办公区、⽂化娱乐区到综合发展区、居住区,公共岸线⽤地⽐率从⾼到低逐渐转变。
珠江前航道滨⽔地区公共岸线⽤地⽐率统计以商业办公、⽂化娱乐等功能为主导的滨⽔公共中⼼,P 值建议应在30%以上,以维护该区段滨⽔空间的公共性本质,并保证滨⽔活动的积聚程度。
对于功能较为复合的滨⽔综合区,P 值建议在20%-30%之间,实现⼀定的岸线公共性,同时平衡市场开发效应的需求。
市场主导的滨⽔居住地区,建议P 值应在10%-20%之间取值,避免滨⽔空间向私⼈社区异化以及滨⽔活动过于单⼀。
P 值的控制与引导除了数值上的要求外,还应考虑两种公共岸线PC/PG(PC-—公共岸线的绿地、⼴场部分;PG--公共岸线的公共设施部分)的配⽐。
不同数值的公共岸线⽤地⽐率的空间特征(三)《“三线⼀路”保护规划》环湖开敞空间:指湖泊周边除建筑实体以外存在的开敞空间体,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城市⼴场、单位附属绿地、室外体育场地等,是保护湖泊⽣态和景观的重要屏障,也是⼈与社会、⾃然交流的重要场所。
环湖开敞空间平均控制宽度:指湖泊周边开敞空间⾯积与湖泊蓝线长度的⽐值,是反映湖泊公共开敞空间控制宽度的重要指标。
环湖开敞空间⾯积⽐:指环湖开敞空间⾯积与湖泊⽔⾯⾯积的⽐值,该指标是反映湖泊开敞空间程度的⼀个重要指标。
环湖开敞空间岸线率:指湖泊外围城市车⾏环湖路上能观看到⽔⾯的城市道路长度与外围城市车⾏环湖路总长度的⽐值,是反映湖泊公共开敞空间量度及滨湖周边建设围合程度的重要指标。
《城市与水 滨水城市空间规划设计》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序 “安流须轨”乃人与天调 之要
第一章 引言
1.1 每个城 市都有自己 的母亲河— —伟大...
1.2 关于城 市的母亲河
第二章 中国历史上的城市水 系建设与那些伟...
01
2.1 隋 唐长安的 水系建设
02
2.2 后 周东京水 系治理及 城市规划 历史概...
03
2.3 北 宋汴京的 水系建设 与城市生 活
第三章 中国当代城市
04 滨水地区面临的问题 与...
05
第四章 城市滨水规划 设计案例解析
本书内容系统化讲解了城市与城市中的水系,滨水的处理,如何利用城市水系达到海绵城市设想。图书共分 为四个板块,引言部分对城市和水的关系进行了概述,水体在城市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二章主要论述了中 国历史上的城市水系建设内容,列举了唐宋元明清对城市水系建设的历程,并以西湖为例进行详述。第三章分析 了当下城市水系建设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并给出了解决原则,第四章以案例的形式对解决方法和解决原则进行 详细解析,对中国当下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参考意义。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城市与水 滨水城 市空间规划设计》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水系
城市
历史
水
挑战 概述
内容
中国 问题
建设
原则
西湖
滨水
例 滨水区 案例
唐山
解决
环城
目录
01 序 “安流须轨”乃人 与天调之要
02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中国历史上的
03 城市水系建设与那些 伟...
04
2.4 南 宋杭州西 湖的பைடு நூலகம்系
05
城市滨水地区水系工程规划研究
预排 到 的最低水 位 ; () 2 常水 位 : 排水 区可 以正 常排 水 时的 内水 位 值, 此水位 排水 区排水 顺 畅 ; ( ) 高 水 位 : 水 区非 正 常 情 况 下 的水 位 3最 排
值, 此时雨 水 管 网呈 淹没 出流状 态 , 水 能力 有 所 排
降低 ; ( ) 水位 : 4涝 排水 区非 正 常 情 况 下 的水 位 , 此 时城 区排 水管 网排水 能力 极低 , 区开始渍 水 . 城 最低 水位 、 常水 位根 据 规划 区 场地 竖 向设计 、
确定 .
() 1 最低 水位 : 降雨 发生前 排 水 区 内水 位 可 以
图 l 江 门市 滨 江 新 区水 系平 面 规 划 图
Fg 1 Wa r yt l nn i i gA e , a g e i i. t s m p n igi Bn a ra J n m n Ct es e a n jn i y
体 目标提供 有利的保 障. 系水体规划需要 充分考虑 土地利 用 、 水 场地 竖 向、 市景观 、 城 防洪排涝 、 污染防治等 水
方 面之 间的 关 系 , 合 协 调 规 划 水 系平 面 、 系竖 向 、 系运 行 、 污 染 防 治 措 施 等 , 能 达 到 滨 水 地 区 的 水 系 综 水 水 水 才
作者简介 :邵高峰(9 0一) 男 , 18 , 工程师. - i gs2 0 @ 13 ci Ema :fh0 2 6 o l n
第 4期
邵 高 峰 : 市滨水 地 区水系工 程规 划研 究 城
6 3
区防洪 ( ) 准 和排 涝 标 准 按 照 《 东 省 防 洪 潮 标 广 ( ) 准和 治涝标 准》 定执 行. 沙河 防洪 标准 潮 标 规 天
城市设计导则技术标
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导则城市规划技术标二O一四年九月二十日一、规划编制的技术思路城市设计导则规划思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确定总体风格及分区风貌城市总体风格是由每个分区的特征所组成的,人们对城市的印象是对各分区印象的综合。
构成分区的城市意象要素越一致,城市的总体风格就越明显。
但局部的反差,也会起到反衬作用,使城市的总体风格更为突出。
关键是确定其中的“度”。
城市设计导则的目的在于从总体上明确一个主导的旋律,在保持各功能区各自的特征的同时,取得城市总体意象的和谐。
要确定六盘水市的总体风格:优雅宁静还是喧闹繁华?外界对六盘水市的印象是什么?本市市民对城市的描述?他们对哪些城市特征感到自豪?城市的自我意象是什么?要有简洁的文字描述这些特征。
随后的具体城市设计原则,都要围绕塑造城市总体风格服务。
在此基础上,对六盘水市各个不同特征区域进行划分,进而对每个特征区的特征进行描述,如老城区与新城区,居民区与行政区,商业区与工业区……不同的街区最好要有明确、清晰的边界,其特征应为多数市民所公认,当地居民应对这些特征感到自豪,确定各区的风格与主题。
通过对现状的调查分析,找出目前六盘水市总体城市意象的特征和优缺点。
针对现状在考察六盘水市传统城市风貌和广泛征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六盘水市的城市意象的总体风格。
该风格应能反映六盘水市的传统,并具有同其他城市不同的鲜明特征。
在这一总体城市特征下,确定城市不同地区的风格:老市区/新市区/行政区/风景区/工业区/保护区/……等的风格和主题。
使城市各区在统一的风貌下,具有同其内容和历史相照应的独特个性。
不同街区的人口、边界、广场和公共中心和建筑风格的识别性,对城市有重大影响的区域如市政中心、中心商务区等要给予特别重视。
确定六盘水市的文化主题:文化主题可以通过城市设计表达在路名、城市家具、城雕、广告等城市各个角落。
城市的文脉:六盘水市历史上的布局理念,对现有地形、地貌、水系的空间解释〔风水〕。
佛山水系规划滨水区城市设计导则
第一章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总则1.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008)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4.《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SL201-97)5.《防洪标准》(GB50201-94)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7.《广东省防洪(潮)标准和治涝标准》8.《广东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9.《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0.《佛山市围内主干河涌管理暂行规定》1.2目标1.2.1充分兼顾水体、驳岸和滨水空间三个层面的功能协调,使三层面的功能配置相得益彰,形成完善合理的水系空间体系。
1.2.2体现生态优先的理念,尊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充分结合城市的水文、地质、地貌、气候、生态特征,因地制宜,确保水系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1.2.3体现地方特色,充分考虑城市空间景观形象的展现和塑造,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滨水空间景观。
1.3原则1.3.1生态保护优先原则城市中的河流与其它自然水体,是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所不可缺少的元素。
在城市设计中首先必须遵循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原则,充分发挥河流对城市环境的生态功效。
1)保护现有河网,适当恢复被覆盖的河流,在满足防洪、排涝的基础上实现河网水体的互通性,减少盲端式河涌,并与城市绿网形成整体连续的生态廊道。
全市域范围内宜保证10%水面率,重点区域河网密度宜更高。
2)采用有效方式保证水质与水量,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3)保持多类型的复合生境,维持滨水地区植物生境与动物栖息地的质量,尤其是关注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4)采用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小的建设方式,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破坏;5)加强生态系统的循环与再生功能,加强雨水的收集循环再用;6)保护水面斑块,建立人造湿地。
通过科学的设计和改造,结合环境工程技术,综合利用不同湿地单元的净化功能,形成具有高效净化功能和适应性的人造湿地。
1.3.2人性化设计原则滨水区是城市重要的公共开敞空间,应得到充分利用,以满足市民丰富多样的使用需求。
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
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公示内容2008-10-17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公示内容一、总则规划目的:为规范保护和利用城市水系的行为,确保城市水系综合功能持续高效的发挥,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制定本规划。
水系分类:将水系按形态特征分为外江、湖库、内河涌,其中芦苞涌、西南涌、佛山水道属于一端受控的分洪河道。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佛山市行政辖区的范围,面积3848.49平方公里。
重点针对西江北江水系的外江、中型以上水库和部分流经2+5组团的主干内河涌。
对于其他内河涌、小型水库、湿地和泉水等水体只提出保护和利用的原则性建议,具体规划要求在下层次规划中明确。
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4.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7.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8.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2006)9. 《航道管理条例》(1987)10. 《河道管理条例》(1988)11. 《广东省防洪(潮)标准和治涝标准》(1997)12. 《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2007)13. 《广东省航道管理条例》(1995)14. 《广东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2000)15. 《广东省河道堤防管理条例》(1996)16. 《广东省湿地保护条例》(2006)17. 《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6)1-118. 《佛山市围内主干河涌管理暂行规定》19. 《城市水系规划规范(征求意见稿)》20.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21. 《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规划目标:按照城市发展总体目标,尊重水系自然条件,维持水系健康生命,正确处理水系保护与综合利用的关系,体现城市规划对水系功能的引导和控制,实现社会、环境与经济并重的综合效益。
浅谈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的方法
第11卷第12期中国水运V ol.12N o.112011年12月Chi na W at er Trans port D ecem ber 2011收稿日期:2011-10-15作者简介:朱河(1990-)男,河南信阳人,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艺术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
林莆程()男,福建人,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设计。
基金项目:年文化部文化艺术科研项目“设计艺术伦理学研究”〔立项号D 6〕浅谈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的方法朱河,林莆程(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摘要:在城市水系的整治规划中,滨水区景观设计对改善城市环境的品质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成为城市的一个重要景观。
本文从滨水区景观设计的亲水性特征、滨水区驳岸的设计、滨水区的生态性设计三个方面研究滨水区的景观设计方法。
使滨水区景观设计充分发挥出其美学价值和城市的景观特质,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的时代里,滨水区景观设计在城市中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方法中图分类号:TU 984.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973(2011)12-0263-03近年来,开发滨水地区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热点。
在众多的滨海、滨江、滨湖、滨河的城市中,随着城市经济基础的逐渐雄厚,对旧滨水带的改造或者开发新的滨水城区都成为了可能。
滨水区是水陆之间的交界带,涉及了水利的、城市规划的、旅游的、景观的、生态的、人文历史的等多学科的范围,是个多学科交叉的工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设计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牵引到的城市河道驳岸景观、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地域文化、城市空间肌理等多方面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现代城市环境景观设计中,对水的利用与设计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滨水区景观设计不是一个单一性质的规划设计,而是一个综合性的设计,如果只注重功能性,就不足以成为优秀的城市景观。
城市水系规划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 431—2008 ──────────────────────────────────城市水系规划导则Guidelines for urban river and lake systems planning2008—11—10发布 2009—02—10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2008年第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城市水系规划导则》(SL 431—2008)标准为水利行业标准,现予以公布。
二○○八年十一月十日前言根据水利部2007年标准修订计划安排和《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l—2002)的要求,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共l0章18节100条及3个附录,主要对城市水系规划中的城市水系布局、城市水面、城市河湖生态水量、城市河湖水质、城市水景观和水文化、城市水系管理、规划工程实施方案等方面作了规定。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本标准主编单位:河海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超王沛芳侯俊吴宝海张松贺石玉波田琦陈莹练湘津刘玉年姜永生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刘宁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窦以松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3)3 基本资料 (4)4 城市水系 (6)4.1 一般规定 (6)4.2 城市水系分类 (6)4.3 城市河湖等级 (7)4.4 城市水系布局 (7)5 城市水面 (11)5.1 一般规定 (11)5.2 城市适宜水面面积率 (11)5.3 城市水面修复与补偿 (12)6 城市河湖生态水量 (13)6.1 城市河湖生态水量计算方法 (13)6.2 城市河湖生态水量工程 (14)7 城市河湖水质 (15)7.1 一般规定 (15)7.2 城市河湖水功能区划分及水质目标 (15)7.3 城市河湖水质改善的水系整治工程 (15)8 城市水景观和水文化 (18)8.1 一般规定 (18)8.2 城市水景观功能划分 (18)8.3 城市水景观规划 (19)8.4 城市水文化建设 (20)9 城市水系管理 (21)10 规划工程实施方案 (22)10.1 一般规定 (22)10.2 城市河湖生态护岸 (23)附录A 城市水系规划编制提纲及成果要求 (25)附录B 城市水系现状调查成果汇总表 (28)附录C 城市分区及其适宜水面面积率 (29)标准用词说明 (33)条文说明 (34)1 总则1.0.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利部关于加强城市水利工作的若干意见》有关城市水系整治和管理的要求,为促进城市水系综合功能的有效发挥,保障城市防洪、供水、水生态和水环境安全,实现人水和谐、环境优美,支撑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城市水系规划规范
国家标准《城市水系规划规范》征求意见稿第12稿二零零五年一月目录1. 总则 (1)2. 一般规定 (2)2.1 分类2.2 基础资料与现状分析2.3 任务3. 综合利用规划 (4)3.1 水体功能确定3.2 岸线分配和利用3.3 滨水区控制3.4 水系改造4.保护规划 (7)4.1 三线界定4.2 形态保护4.3 水质保护5. 基础工程规划 (10)5.1 水源工程5.2 防洪排涝工程5.3 水运及路桥工程6. 术语 (13)1 总则1.0.1(编制目的)为科学合理地编制城市水系规划,规范利用和保护城市水系的行为,确保城市水系综合功能持续高效的发挥,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特制订本规范。
1.0.2(规范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及以城市水系为主要规划对象的专业规划。
1.0.3(规划对象)城市水系规划的对象主要为城市规划区内的各种地表水体,但不包括仅用于工业企业内部生产过程的人工水体,不同的城市可根据其水系资源条件确定需要纳入城市水系规划的最小水体规模。
对于新编或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其水系规划的范围应在充分考虑水系的区域关系之后,根据各城市水系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一个适宜的规划范围。
1.0.4(基本原则)城市水系规划必须符合城市发展总体目标,尊重水系自然条件,正确处理水系保护与综合利用的关系,体现城市规划对水系功能的引导和控制,实现社会、环境与经济并重的综合效益。
并应符合下列基本原则:1. 城市水系规划布局,应充分协调城市与水系的关系,处理好与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城市绿化景观系统、城市环境保护系统以及城市市政工程系统的关系。
2. 城市水系规划必须充分兼顾水体、岸线和滨水空间三个层面的功能协调,使三层面的功能配置相得益彰,形成完善合理的水系空间体系。
3. 城市水系规划必须体现生态优先的理念。
尊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充分结合城市的水文、地质、地貌、气候、生态特征,因地制宜,确保水系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城市蓝线规划编制思路探讨——以佛山市为例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城市蓝线规划编制思路探讨——以佛山市为例李蔚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河流水系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城市防洪排涝水利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国家出台《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各地纷纷编制蓝线规划。
本文以《佛山市城市蓝线划定规划》为例,分析蓝线建设和管控的现状困境及其成因,探讨城市蓝线规划的编制思路转变,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融入区域生态全局,谋求城市治理综合效益,追求生态、经济、社会、人文等多元目标,并实现部门协同、信息化管理。
关键词:蓝线规划,可持续发展,信息化,佛山市1.背景1.1上层要求:严格城市规划蓝线管理的依据和基础2006年国家层面出台《城市蓝线管理办法》,明确各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城市蓝线管理工作;明确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应当确定城市蓝线,并明确城市蓝线保护和控制的要求。
此外,国务院于2015年4月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明确提出“积极保护生态空间。
严格城市规划蓝线管理,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应保留一定比例的水域面积。
新建项目一律不得违规占用水域。
严格水域岸线用途管制,土地开发利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留足河道、湖泊和滨海地带的管理和保护范围,非法挤占的应限期退出。
(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环境保护部、水利部、海洋局等参与)”。
1.2发展趋势:从背水而立到面水而生。
过去的管理中,水体常常作为划分行政边界的自然地物,这一管理惯性难免造成城市建设和管理“以水为界,背水而立”。
滨水地区作为建设用地的边界,无序开发、肆意侵占,严重破坏滨水生态环境。
近年,生态导向、以人为本等可持续发展观念,正渐渐影响城市的建设和管理。
人们逐渐意识到水系不一定是分界线,也可以是两岸联结的纽带,国内外众多成功的案例也印证,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协调滨水地区建设、挖掘水系沿线历史人文资源,有利于激活滨水地区,提升城市的生态品质,体现人文关怀,让城市更具活力和魅力,城市发展由此转向“面水而生”。
滨水城市特色规划建设浅析——以坪山河流域规划为例
资源பைடு நூலகம் 环境
滨 水城 市特 色规 划 建设浅 析
田长 远
以坪 山河流域规划 为例
( 中 国城 市规 划 设 计 研 究 院 深 圳 分 院 , 广 东 深圳 5 1 8 0 0 0 )
摘 要: 文 章 阐述 了水 系对 滨水 城 市规 划 建设 的 重要 性 , 研 究 了滨水 城 市特 色规 划建 设 的设 计 理念 , 分析 了国 内外 相 关滨 水城 市 规 划建 设 的案 例 , 提 出了坪 山河流 域城 市建 设 的规 划 思路 。 关 键词 : 滨 水城 市 ; 水系; 坪 山河
展, 进 行资 源重 构 , 建 1滨水城 市特色规划 建设 十 理念 在我国, 很多传统的城市都是依山傍水而建 , 人们认为依山傍水风 设理 想社 区 中心 的空 水极佳 之地 。如今 , 滨水城 市的建设 已经成为一种 世界化 的现象 。 从 马 间模式 。 为此 , 坪 山河 来西亚 K C C H I N G市 的“ 开 发海岸” 到日 本“ 复 兴大阪 ” , 或者 从英 国伦 敦 流域 规划 主要 遵循 以 “ 再造 牛津港 ” 到美 国旧金山 “ 渔人码 头” , 无 论是发展 中国家还是 发达 国 下思 路 :以塑 造城 市 家, 无一例外都将滨水城市的建设列为重头。其核心建设理念就是: 用 滨水气质——建立坪 滨水之便, 升城市品位, 促经济发展, 造全新风貌。 另一方面 , 今天的城市 山河 开 放 空 间体 系 、 对周边水系的依赖也越来越强烈 ,城市与水系的关系问题也越来越突 营造滨水 生 活方 式为 出, 因此, 滨水城市的规划建设实际再次成为重点。通过总结, 可将滨水 舭 0 目标 。主要 内容 是 以坪 山河 为城 市肌 城 市特色规 划建设 十 理念概括 为以下几点 : 理, 自下而上 进行城 市空 间重构 , 通 过城市 特色 的营造 , 体现城 市价 值 。 1 . 1水 系功 能完整原则 随 着城 市化步伐 的不断加 快 ,滨水 城市规 划建设 对水利 建设提 出 规划重点 内容有 : 水体治理、 绿色生态城市构建 、 公共服务体系建立 、 城 了新 的要求 , 在满 足传统 水系抗 旱 、 防洪 、 排 涝 的功 能 的基础上 , 应满 足 市文脉延续 、 特色城市 景观塑造 、 城市 价值营造 等方面 。 对坪 山河流域 水体 治理 , 主要完 成生态 环境 的恢复 , 重 点是恢 复河 改善城 市周边 水域环 境和优化 水域生 态系统 的 目标 ,使滨水 城市更 加 道自 然 形态 , 构 建生态 、 自然 的滨 水地 区意象 。改变 目 前 坪 山河两 岸工 环保 , 周边 环境更加生 态 , 市 民生活更 加舒适 。 程设 计思路 , 结合 两岸 的公 园 、 湿地, 将 人工 化驳 岸转 变 为具 有野 趣 的 1 - 2水 系生态丰 富原则 水 系生态 的建设对滨水 城市可 持续发展 起着 重要 的支撑作 用。在 自然生态 岸线 。 绿 色生态 城 市构建 首先 建立 “ 滨水 生态 安全 格局 ” , 确保 最 大 限度 滨水 城市规划 建设 中应注 意人工环境 与 自然环 境的协调 。 首先, 应该保 持滨水水系的自然格局的完整性。 其次, 对滨水水域的设计应该尽量采 地共享坪山河滨水资源。然后根据滨水地区生态敏感 Ⅱ 定城市“ 滨水 用 合理 的 自然化设 计方式 , 按 照生态 学理论 进行 布局 。最后 , 在滨 水护 生态 界限” , 即“ 滨水核心 区 、 滨 水缓 冲区和城市建 设区” 。 在防洪工 程 、 市 场地 环境建 设 中融 入低 冲击 开发理 念 , 尤其 是需要 规划 必要 的 岸方面, 应采用非可视化护岸方式, 放弃单纯的钢筋混凝土护岸结构。 政管 网、 城 市空 间 , 将 防洪 与水资源 利用统筹 考虑 , 建设低 冲击生 态示 范 区。采 1 . 3水系环境优 化原则 引导城市低碳生活方式, 并在社区内 方面, 应该大力控制水系污染, 从源头防范污染水系的发生, 禁 用低碳城市的理念优化城市结构 , 满足各功能区相互之间的可达 l 生, 构筑慢行社会生活体 止一切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水体, 从根本上优化水系环境 。另一方面, 建设慢行系统 , 在滨水城市规划建设中应尽量将城市内部水系与外部水系想连结 , 使 系 , 共 建低碳 理想社 区 , 共享低 碳宜居 生活 。 公共 服务 体系 的主要 目标 是构建 具有 滨水气 质 的公 共服 务体 系 。 死水变 活水 , 为城市水 系营造—个 流动的循环 体 。 建立城市 一 地 区— 社 区三级服 务系统 , 强 化城市 基本结 构单元 — 社 区的建 1 4 水 系文化延续原 则 构建理想 城市社会 的空 间组织 模式 , 强调社 区的地域 、 社会、 服务 、 交 在滨水城市建设规划设计中, 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是在滨水 设 , 认 同感等 特 l 生的建 立 , 以及居住 、 工作、 休闲 、 购物等 多功能 的综 合平 城市 建设 中应发掘滨 水 区资源 , 保护特 有文化 遗产 , 延续 城市 文 明。二 往 、 要合 理 布局城市 交通 , 让人 们充 分感 受到 水域 的存 在 , 建 设 近水 、 亲水 衡 。 城 市文 脉 的延 续 主要针对 坪 山河周边 深 圳客 家建 筑 的聚集 地 区 , 的环 境 。 沿线 分布有三 十多处客 家建筑 , 是坪 山历史文化遗 产廊道 。深入挖掘 客 2案例 分析 家文 化 内涵 , 结合客 家建筑 的保护性 利用 , 创 造有凝 聚力 和认 同感 的城 2 . 1国 内外滨水 城市建设动 态 带动城 市文化 发展 。 如图 2 所示 为坪 山河流域 客家历史 建 国 内外滨 水 城市 规划 建设 中对水 系 的规 划设 计进 行 着不 同的实 市 文化场所 , 践。国外优秀案例有: 英国的伯明翰市在城市更新和建设中以运河作为 筑 分布示意 图。 特色城市 景观 塑造结合 坪 山河 流域 的景观特 征 , 建立 “ 一横两纵 主 目 标, 充分利用运河提纲的资源 , 合理布局城市建设。欧洲的莱茵河流 三类 景观风 貌区 、 四大公共 服务空 间核心 、 四大绿 化核 心” 的滨 水 域通过对 滨水城 市 的治 理优化 了当地水 系建 设 ,为市 民提纲 了 良好 的 轴 线 、 串联各 生活环境 。加拿 大 的多伦 多滨水 城市合 理调整 工业化 流程与水 系 的建 城 市意 向。构建坪 山河 滨水空 间景观和南北 核心 区景观主轴线 , 形成 坪 山河流 域树状景 观轴线体 系 。 设, 充分 利用水 系实现 了城市多元化 价值 。在 国内 , 享有 ‘ 桂 林 山水 甲天 类 景观 区和公 共开放 空间核心 , 城市价值营造城市价值体现的核心内容为滨水地区的土地潜力挖 下” 美誉的桂林, 通过“ 环城水系改造两江四湖工程” 建设, 合理规划水系 原则为 : 城 市滨水核 心地区 , 即水 面 、 公 园系统 , 需政 府收 回进 行公共 与城 市建设 , 不但 促进 了城市环 境 、 经济 、 社会 的发 展 , 而 且展 现 了地 方 掘 , 包括 水面 、 滨水空 间 、 城 市公 园、 城 市各级服务 中心 、 公共 特色。 在沈阳, 通过多年的努力 , 沈阳市实现了“ 春有水, 夏可游 , 秋可观 , 服务空 间塑造 , 城市开发地段 , 是城市经营价值直接体现 , 结合现状特征, 加大 冬可戏” 的目标, 建成了城市良好的生态骨架。天津通过修复水系工程 , 场所等; 力度进行整合, 充分体现城市景观建设的附加值 , 整合后土地可以用于 恢复了天津的生态系统 , 使天津成为“ 北方水都” 日 。 拍卖、 拆迁安置等 , 功能以居住 、 商业 、 办公、 商务 、 公寓 、 酒店为主 I 要 河流 3结 束语 “ 水为无 物之源 ” , 在 城市建设 中水 系关系 到市 民生活 的各个 方面 , 之一 , 自 西 向东贯穿 坪山新 区。 此 很多城 市水 系遭 到破 坏 , 失去原 有 的 自然 水 系 次坪 山河流 域规划 范 围主要为 坪 但 随着 城市 的建设扩 张 , 当城 市发 展到今 天 , 需要重 新重视 水系对 人 、 城 市 的重 要性 , 水是 山河 流域核 心地 区 ,包 括坪 山河 生态 , 重新构建 滨水城市 的 自然生态 特色 。 干 流 和南 部 支流 流 经 的 区域 , 面 城市 的灵魂 , 参考文献 积 约为 2 0 平方公 里 , 图1 为坪山 『 1 1 周萍, 宋师珍 , 周永旭 . 佳 木斯 市滨水城 市建设 水 系规 划框 架构想叨. 黑 河 流域规划 范 围图。 坪山河流域规划发展 目标中 龙 江科技信 息 , 2 0 1 1 ( 9 ) . 2 1 张向 东. 水 系规 划在城 市建设 中的作 用和地 位叨. 水 利水 电技 术 , 2 0 0 7 明确提到建设生态示范区,合理 『
滨水空间城市设计导则
3、滨水空间
3.1 滨水河岸开放性及绿化
1)滨水河岸保持对外开放性,并且尽量增加滨河亲水 空间,增加游人亲水的机会。 2)滨水河岸增加活动空间,应设计林荫步行道,建议 设置遮荫的树木。 3)在部分地区很多建筑紧靠河岸边建设,改造难度比 较大,为了进一步改善沿岸的景观状况,建议增加垂 直的绿化。 4)河道两岸应保留原有绿化,同时增加人的参与性, 改造为休闲绿地,而不是仅仅供观赏的绿地。
3.4 滨水区水岸线形式
1)人工岸线:岸线形式尽量曲线、多变化,避 免直线、形式单一的滨水泊岸。
2)自然岸线:岸线形式尽量保留原有岸线,根 据自然形成的岸线形状进行调整改造。
岸线过于笔直单一,不提倡
岸线曲折有变化,提倡
3.5 滨水区的设施配置
滨水地区建议增加观水景的场所,并结 合滨水岸线,增设餐饮、商业等娱乐休闲设 施。
公共建筑形态设计指引
1、建筑高度
1.3 单体建筑高度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关系
新建单体建筑高度与体量应与基地周边环境相协调, 避免出现高度过高,体量过大,在城市环境中突兀失调, 影响城市整体风貌。
单体建筑过高,体量过大, 突兀失调,不提倡
33滨水空间的可达性34滨水区水岸线形式35滨水区的设施配置3滨水空间驳岸直接与水面接触人难以接近不提倡驳岸护坡与亲水平台结合设计引导人参与亲水活动提倡驳岸护坡与条形驳岸结合设计提倡采用自然堆石绿化等形式结合自然驳岸设计引导人的亲水娱乐性提倡条形驳岸局部设计放大作为停留区增加亲水性提倡公共开放空间设计指引11建筑群体轮廓线与城市风貌的协调沿街公共建筑底层裙楼的高度避免采用过高尺度或大面积实墙给行人造成压抑感
3.2 滨水空间的景观设计
1)景观设计应符合高、中、低相结合的原则,“低” 为亲水,“中”为正常地面标高,“高”为可登高远 望的地标,应考虑两岸的相互对景关系以及各种视角 的景观效果。 2)滨水空间沿岸应建设公共绿地,真正成为城市的公 共空间。 3)对于侵占滨水绿地的住区有条件必须加以改造。 水岸空间被绿化隔离, 不易亲近,不提倡
城市水系规范
1 总则1.0.1 为促进城市水系及滨水空间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规范城市水系规划的编制,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水系专项规划及以城市水系为主要规划对象的相关专业规划。
1.0.3 城市水系规划的对象为城市规划区内构成城市水系的各类地表水体及其岸线和滨水地带。
1.0.4 城市水系规划应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尊重水系自然条件,切实保护城市水系及其空间环境。
1.0.5 城市水系规划期限宜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致,对水系安全和永续利用等重要内容还应有长远谋划。
1.0.6 城市水系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以及有关的流域规划和区域规划。
2 术语2.0.1 城市水系 urban water system城市规划区内各种水体构成脉络相通系统的总称。
2.0.2 岸线 shoreline指水体与陆地交接地带的总称。
有季节性涨落变化或者潮汐现象的水体,其岸线一般是指最高水位线与常水位线之间的范围。
2.0.3 生态性岸线 shoreline for ecology指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而保留的自然岸线。
2.0.4 生产性岸线 shoreline for production指工程设施和工业生产使用的岸线。
2.0.5 生活性岸线 shoreline for activity指提供城市游憩、居住、商业、文化等日常活动的岸线。
2.0.6 滨水区 waterfront在空间上与水体有紧密联系的城市建设用地的总称。
2.0.7 水域控制线 controlling line for waters水域的边界界限。
2.0.8 滨水绿化控制线 controlling line for waterfront greening水域控制线外滨水绿化区域的界限。
2.0.9 滨水建筑控制线 controlling line for waterfront architecture滨水绿化控制线外滨水建筑区域界限,是保证滨水城市环境景观的共享性与异质性的控制区域。
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解读)
18
建筑退让道路红线 5.24 建筑退让道路红线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5.24的规定。
5.27
建筑物的围墙、基础、台阶、管线、阳台和附属设施,不得逾越道路
规划红线;围墙中心线后退道路红线应不少于2米;在规定的后退道路规划 红线的距离内,雨蓬、阳台、招牌、灯饰等可外挑,但其离室外地面的净空 高度不得小于3米。
19
建筑退让轨道交通控制线 5.32 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分为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和城市轨道交通特 别保护区。 (1)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是指:地下车站与隧道结构外边线外侧50 米内;地面和高架车站以及线路轨道结构外边线外侧30米内;出入口、通 风亭、车辆段、控制中心、变电站、集中供冷站等建(构)筑物结构外边 线外侧10米内;城市轨道交通过江隧道两侧各100米范围内;已经批准的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线路或已经批准的建设规划线路,线路两侧60米 范围内的区域。软土、砂土、溶洞、高含水率等地质条件特殊的地段,其 范围可根据地质情况扩大。 (2)城市轨道交通特别保护区是指地铁地下工程(车站、隧道等)结构 边线外侧面5米内;高架车站及高架线路工程结构水平投影外侧3米内;地 面车站及地面线路路堤或路堑边线外侧面3米内;以及车辆段内建(构) 筑物结构边线外侧3米范围内的区域。 建筑退让河涌、河道 5.34 当建筑临河布置时,建筑红线由规划部门划定 , 建筑退让河涌、河道 堤脚线距离不宜小于5米,且不得超出城市蓝线控制范围,并应满足水利部 门的规定。
5.2 建筑间距计算按照附录三第5款,建筑高度确定按照附录三第7款,建筑 间距图示见附录四。 建筑间距的其他规定 5.16 临时建筑工程的建筑间距控制要求应按照本规定执行。 5.17 对于超高层建筑和其他特殊情况的开发建设项目,若按上述要求难以 确定或满足建筑间距控制要求时,在满足退让用地红线距离不少于自身高度 应退间距一半的基础上,可通过采用日照分析软件进行日照分析,提交专项 日照分析报告,在满足日照标准等强制性条文要求的前提下,确定实际的退 缩间距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山水系规划滨水区城市设计导则佛山市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第一章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总则1.1 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019)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4. 《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SL201-97)5. 《防洪标准》(GB50201-94)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7. 《广东省防洪(潮)标准和治涝标准》8. 《广东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9. 《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0. 《佛山市围内主干河涌管理暂行规定》1.2 目标1.2.1 充分兼顾水体、驳岸和滨水空间三个层面的功能协调,使三层面的功能配臵相得益彰,形成完善合理的水系空间体系。
1.2.2 体现生态优先的理念,尊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充分结合城市的水文、地质、地貌、气候、生态特征,因地制宜,确保水系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1.2.3 体现地方特色,充分考虑城市空间景观形象的展现和塑造,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滨水空间景观。
1.3 原则1.3.1 生态保护优先原则城市中的河流与其它自然水体,是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所不可缺少的元素。
在城市设计中首先必须遵循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原则,充分发挥河流对城市环境的生态功效。
佛山市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1) 保护现有河网,适当恢复被覆盖的河流,在满足防洪、排涝的基础上实现河网水体的互通性,减少盲端式河涌,并与城市绿网形成整体连续的生态廊道。
全市域范围内宜保证10%水面率,重点区域河网密度宜更高。
2) 采用有效方式保证水质与水量,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3) 保持多类型的复合生境,维持滨水地区植物生境与动物栖息地的质量,尤其是关注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4) 采用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小的建设方式,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破坏;5) 加强生态系统的循环与再生功能,加强雨水的收集循环再用;6) 保护水面斑块,建立人造湿地。
通过科学的设计和改造,结合环境工程技术,综合利用不同湿地单元的净化功能,形成具有高效净化功能和适应性的人造湿地。
1.3.2 人性化设计原则滨水区是城市重要的公共开敞空间,应得到充分利用,以满足市民丰富多样的使用需求。
1) 保证城市滨水区的“公共性”,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随意侵占河岸空间;市区内的河流应至少在河道的一侧设立安全、连续的沿河步行系统;2) 满足市民亲水性需求,保证通向河边的道路有足够的密度,尤其是对于市区内的重要河流,宜保持间隔300米左右设与河流垂直的道路,并增强道路的引导性;保证足够的视线通廊使人们在城市中容易看到水体;3) 宜控制平行并紧贴河流的机动车道宽度,以保证车速不会过快,方便前往水边的行人穿越,且与河流的宽度不会形成太大的悬殊;4) 合理的组织水上公共交通和游览,可在适当的河段恢复轮渡。
1.3.3 景观多样性设计原则1) 沿河展开的城市界面,在一定范围内应有连贯性,同时有一定的高低变化,防止长距离内过于单调统一。
2) 保护滨水的传统聚落、历史建筑,深入挖掘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将其整合到城市设计中,充分展示具有岭南传统水乡特色的人文景观。
佛山市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3) 充分利用桥梁、沿河绿带、滨水广场、河流拐弯或交汇处等重要节点空间,创造形式优美的,具有地标意义的公共空间。
1.4 对象及分类1.4.1 在佛山市域内进行与河流及其滨水区相关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时应遵循本设计指引。
1.4.2 本指引主要是对佛山市内的内河涌及指定的外江河段制定的详细规划设计指引。
其它河段与水体可参考本指引的规定。
1.4.3 根据河流的流经地带的规划功能和宽度,把本城市设计指引所针对的河流进行分类,如表1-1。
对不同类型的河段,应采取各自不同的对策和设计方法,以加强指引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表1-1:滨水区分类江“官棠——高明河口”,北江“老鸦洲——南沙洲”,西江“河清船闸——甘竹岛”,雅瑶水道/水口水道“大冲——广州珠江西桥”,佛山水道,顺德水道“西樵——南庄”,吉利涌,平洲水道,其设计指引均宜参照内河涌城市段的设计指引进行规划设计;其它河段可视具体情况,参考各分类指引进行设计。
佛山市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1.4.4 在对《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划定的水系重点区域及节点进行滨水区设计时,参考第三章《佛山市水系重点区域滨水区城市设计指引》。
1.5 术语1.5.1 “河涌”:根据《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佛山市内的河流分为“外江”与“内河涌”两大类。
根据《佛山市主干内河涌综合整治规划》中的统计所得,本指引将重点针对内河涌中的245条主干内河涌、492条支干河涌、和2065条支涌的滨水地区给予相应的城市设计指引。
1.5.2 “滨水区”:一般是指水域与陆域相接的具有一定范围的区域,其特点是水与陆地共同构成环境的主导因素。
本指引主要针对从内河流边缘起,至沿河的第一条城市道路(不包括河堤路)范围内的陆域空间,给予较详尽的城市设计指引和要求,其它地表水体可以此为参考。
1.5.3 “水系重点区域”主要包括:“2+5”组团新的毗邻外江的中心区、重要湿地、基塘农业和生态农业区域、重要水库、流经组团和镇区中心的生活性主干内河涌和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河段六大类型。
佛山市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1.4.4 在对《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划定的水系重点区域及节点进行滨水区设计时,参考第三章《佛山市水系重点区域滨水区城市设计指引》。
1.5术语 1.5.1“河涌”:根据《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佛山市内的河流分为“外江”与“内河涌”两大类。
根据《佛山市主干内河涌综合整治规划》中的统计所得,本指引将重点针对内河涌中的245条主干内河涌、492条支干河涌、和2065条支涌的滨水地区给予相应的城市设计指引。
1.5.2“滨水区”:一般是指水域与陆域相接的具有一定范围的区域,其特点是水与陆地共同构成环境的主导因素。
本指引主要针对从内河流边缘起,至沿河的第一条城市道路(不包括河堤路)范围内的陆域空间,给予较详尽的城市设计指引和要求,其它地表水体可以此为参考。
1.5.3“水系重点区域”主要包括:“2+5”组团新的毗邻外江的中心区、重要湿地、基塘农业和生态农业区域、重要水库、流经组团和镇区中心的生活性主干内河涌和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河段六大类型。
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第二章2.1滨水区规划范围划分沿水的陆域空间一般可以分为三部分,由水体向外依次为河岸区、滨水绿带区,以及建设区。
滨水区域城市设计细则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2.2城镇段滨水区城市设计细则 2.2.1 河岸区表2-1:城镇段河岸区设计要素分类索引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2.2.2 滨水绿带区表2-2:城镇段滨水绿带区设计要素分类索引用能提供能树荫遮阳的高大乔木;优先采用色彩鲜艳或带有香气的植物;不应选择带刺或有毒植物。
注3:宜选择吸附粉尘或净化性能较强的植物。
2.2.3 建设区表2-3:城镇段建设区设计要素分类索引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2.3乡村段滨水区城市设计细则 2.3.1 河岸区表2-4:乡村段河岸区设计要素分类索引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注5:在坡肩种植藤本植物或枝条下垂的灌木,以覆盖生硬的石壁;植物的生长不应对驳岸及其它水工构筑物的安全产生不良影响。
2.3.2 滨水绿带区表2-5:乡村段滨水绿带区设计要素分类索引注7:间距可适当加大,灯具数量及照度减少;除旅游景点外,可只设臵一般道路照明。
注8:植物的种类、色彩、结构宜富于变化,高低、疏密结合,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并与河流的形态产生对比;人活动密集区域应优先选用能提供树阴遮阳的高大乔木;优先采用色彩鲜艳或带有香气的植物;不应选择带刺或有毒植物。
2.3.3 建设区表2-6:乡村段建设区设计要素分类索引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2.4郊野段滨水区城市设计细则 2.4.1 河岸区表2-7:郊野段河岸区设计要素分类索引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注10:以原生植被为主,尽可能减少人工干预。
2.4.1 滨水绿带区表2-8:郊野段滨水绿带区设计要素分类索引2.4.2 建设区除规划允许外,禁止建设任何项目。
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附录表2-9:驳岸形式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表2-10:驳岸材料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表2-11:水工建筑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表2-12:安全设施设计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表2-13:铺装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表2-14:景观设施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表2-15:照明设计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表2-16:建筑退让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表2-17:建筑高度控制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除参考本表H:L的数值外,还可按建筑外墙到对岸建筑外墙的总宽度与建筑高度H等于1~2,校核建筑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