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创”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分析了当前“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现状,并从提高兼职比例、创新培养模式,健全培训体系、扩展实践和培训基地以及健全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对策。
标签: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双师型”教师;建设研究
一、引言
创新创业是国家发展之根、民族振兴之魂。国务院于2015 年5月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建设,聘请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以加快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教育部于2015年12月提出,各高校自2016年起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为更好地贯彻实施这一战略,高职教师应紧跟行业发展,深度融合课堂和企业、行业,以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由此可见,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关键。
二、“双师型”教师内涵
学界对于“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研究颇多,不同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该概念进行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双证书说”。该观点认为“双师”是指教师持有“双证”,即取得讲师及以上职称证书,并且取得工程系列中级及以上行业技术职务证书或高级及以上等级职业资格证书。
2、“双能力说”。该观点是指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能力,又要具备实践操作的能力,既可胜任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又可示范并指导学生实践专业技能训练。
3、“双来源说”。是指“双师型”教师队伍是由专职教师和来自社会和企业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技术能手、学术专家、工程师等组成,能从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等能方面全面培养学生,获得更高的教学效果。
4、“双素质说”。该观点将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和某一专业领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的高校教师归为“双师型”教师。
综上,“双师型”教师不但要求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良好的教学能力,
而且还应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是综合型教师。一支优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应有学校专任教师与来自社会、企业的兼职教师组成。
三、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现状
(一)“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结构不合理
“双师型”教师比例低,结构不合理,来源单一。目前,高职学校教师来自行业企业、工厂或政府机构占比很小,来自毕业生的教师占到80%甚至90%以上,他们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任教,虽然理论教学能力较强,但是知识结构单一,缺乏把理论知识与职业技术相结合的实践机会,缺少企业生产经验,实践操作能力欠缺,信息更新慢,跟不上企业日新月异的技术、工艺的变化,难以满足实践课程学以及学生创新创业指导的需要。
(二)“双师型”教师培养缺乏系统化,难以提高实践能力
“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尚未建立、完善,没有根据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做好科学、合理的长期培养计划。培训内容设计简单,流于形式,培训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技能培训安排得少,培训地点多安排在会议室、大礼堂,即便下企业、工厂,也是走马观花,难以掌握企业实践的精髓。“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贯穿于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相关的培养、培训伴随着教师职业生涯的各个阶段,缺乏系统化的培养,难以有效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三)“双师型” 教师培养机制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不健全,学校对教师到企业实践重视程度不够,在薪酬方面、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评先、提升待遇、科研课题等面没有向“双师型”教师倾斜,难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造成部分教师缺乏动力。在兼职教师方面,具有竞争性的薪酬和待遇,使得兼职教师难以全身心投入实践教学工作,流失率高。
(四)缺少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企业参与的热情不足
在“双师型”教师培养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制度保证和政策激励,没有建立起校企合作培养以及企业专家、能工巧匠引进的长效激励机制,企业参与“双师型”教师培养难以获得相应的利益,致使企业参与的热情不足,不愿意投入过多的精力来参与,无法吸引其投身职业教育事业,难以做到“高水平、高质量、深度融合”。同时,校企合作的诸多项目也未能顺利开展,教师也就难以获得更多的进入企业进行在职培训机会,限制了“双师型”教师培养和发展的空间、途径。
(五)缺乏政策支持和保障,制约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目前我国还未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和保障体系,没有出台“双师型”教师进行认定的统一标准,在职称评定时仍然“一刀切”,存在着重
科研轻实践,教师的专业技能价值得不到应有的体现,难以激发专业教师潜心钻研和提高实践技能水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培养经费上并未给与足够的支持,对企业兼职人员的薪酬和管理体制机制缺少,导致行业企业专家、工程师、技师、能工巧匠也不可能长期到学校任教,影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四、“双创”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对策
(一)提高兼職比例,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拓宽教师引进渠道,严格选聘,专兼结合,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一方面从社会企业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工程师、技术骨干任专职或者兼职教师,另一方面聘请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为兼职教师,对于出类拔萃的能工巧匠可以相应降低学历门槛要求,进一步拓宽人才引进通道,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二)创新培养模式,健全培训体系
创新培养模式,健全培训体系,拓宽培养渠道,多措并举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整体性、系统性及复合型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特点。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教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系统设计培训计划,通过校本培训、校企联动培养、教师个人自我发展等多种模式,采取讲座培训、国内外高校访学、企业顶岗实践、专业实训基地培训等多种形式,从职教理论、专业理论、教学实践以及职业实践等方面,开展教学能力、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技能等多种模块的学习培训,有效提高“双师型”师资队伍质量。
(三)扩展实践和培训基地,有效提高实践技能
搭建各种平台,扩展实践和培训基地,组建职教集团平台,整合学校和企业各种社会资源,开展校企联动式“双师”型教师培养,充分发挥行业与企业的优势,建立教师实践基地,教师深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科研实践、企业员工培训、企业管理,提高实践能力,了解掌握行企业业最新发展动态和前沿知识。
(四)健全保障机制,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保驾护航
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管理:一是完善“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机制;二是建立“双师”型教师职称评聘标准;三是制定聘用社会、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聘用制度;四是制定“双师型”教师培训体系以及管理规定;五是完善“双师”型教师实践技能考核的标准;六是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机制。完善激励机制,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制定教师系列职称与其他系列职称相互认可转评的制度;二是建立能够吸引社会和企业优秀人才、具有竞争力的“双师”型教师薪酬管理体系;三是政府出台政策鼓励企业与高校开展联动式师资培养,确保企业的利益;四是政府各级部门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双师”教师型培训;五是落实引进人员的编制,确保“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顺利实施。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