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教案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学设计 教案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学设计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8544dd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38.png)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四课希腊城邦与亚历山大帝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一课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内容,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公元前8世纪开始,古希腊建立了城邦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斯巴达和雅典。
雅典通过一系列改革,建立了奴隶制民主政治。
到伯里克利统治时期,雅典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达到鼎盛。
亚历山大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历史影响。
1.知识结构古希腊文明:希腊城邦一城一邦、独立自主小国寡民、公民主权.雅典的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时期扩大公民参政机会希腊城邦和完善民主运行机制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亚历山大帝国(开启希腊化时代).公元前336一前323年欧洲→亚洲一→非洲一→亚洲希腊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亚历山大帝国侵略性、残酷性东西方文化大交汇2.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本课包括三部分内容:希腊城邦、雅典的民主政治和亚历山大帝国。
希腊以海洋为依托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了古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特点,这一特点又成为雅典民主政治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
公元前8世纪开始,古希腊形成了数以百计的城邦,其中最重要的是雅典和斯巴达。
在城邦发展过程中,雅典建立了民主政治。
在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高峰,雅典城邦也迎来了它的全盛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实现了高度繁荣。
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希腊北部的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很有胆略,善于用兵,妄图统治整个世界,把希腊文化传播到各地。
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起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亚历山大东征开启了一个东西方文化大交汇的希腊化时代,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情分析从认知水平上看,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学习历史事件需要掌握的基本要素,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读图能力,但语言表达能力还很欠缺。
从已有的知识水平上看,学生通过对九年级上册内容的学习,已经能够清楚的认识。
本课内容涉及了解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展;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知道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积极作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4b8b8a804d2b160a4ec03d.png)
出示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古希腊最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城邦:雅
典和斯巴达,教师简单介绍斯巴达,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阅读教材和听讲
解对斯巴达有所了解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出示伯利克里的图片及相关材料,带学生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 形成及确立。 结合情景故事“帕卡迪的民主生活”与图片文字等资料,带学 生一步步走进雅典的民主政治,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先进性与 局限性。
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 走进雅典,随着帕卡 迪感受民主政治
1/2
【问题探究】
出示雅典公民与非公民的比例示意图,结合材料,请学生结合 阅读材料
材料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回答问题
在师生共同梳理出雅典民主政治特点的基础上带学生分析雅
典民主政治的先进性与局限性。以教师讲授解释为主。
(三)、亚历山大帝国
阅读教材
课题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执教人
执教班级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古希腊的地理范围和地形特点,理解其以及对爱琴文 明发展的影响;理解希腊城邦特点; 掌握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及内容; 理解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文化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斯巴达和雅典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通过分析亚历山大东侵的后果,培养学生用唯物主义评价 历史事件的能力,并正确评价伯利克里、亚历山大。
情感态度与 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希腊文明对人类政治制度的一大贡献。 价值观 古代交往两种方式:和平交流和战争。
雅典民主政治;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雅典民主制利弊得失的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法;研习资料,探究问题,启发式教学法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2022 年我国将举办冬季奥运会,这使北京成为第一个既举办 回答问题
最新人教版九上历史-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案】
![最新人教版九上历史-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454356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88.png)
第4课《希腊城邦和压力山大帝国》教案一、新课标标准知道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希腊城邦,以及亚历山大帝国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作用。
二、内容分析古希腊独特的自然条件对古希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生产了重要影响。
沿海、多山、多岛屿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利于古希腊众多城邦的形成,城邦的狭小使公民能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
在众多的希腊城邦中,雅典建立的民主政治最为典型。
雅典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时期发展到高峰。
亚历山大通过东征建立起横跨欧、亚、非三州的大帝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三、教学目标时空观念、唯物史观:知道古代希腊的两个文明中心发源地,了解希腊城邦的一些史实。
历史解释、史料实证:了解雅典民主政治与伯里克利主政时代的基本情况,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了解亚历山大东征的基本概况,分析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正确认识古代世界主要战争的两面性作用;提升对于世界文明多样性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
北京也创造历史,成为第一个举办过夏奥会又将举办冬奥会的城市。
”——电讯2015年7月31日奥林比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
【设计意图】:向学生介绍奥林匹克运动员起源于古希腊,然后提出问题“古希腊在哪里?具有怎样的文明特征?”由此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并强化学生联系历史与现实的意识。
(二)讲授新课1.希腊城邦(1)教师活动出示“古代希腊示意图”的示意图,了解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学生活动范围:大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岛等地区。
特点:环海、多山、多岛屿,平原面积小,耕地有限。
【设计意图】希腊以海洋为依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古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特点,这一特点又成为雅典民主政治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
(3)教师活动城邦特点:小国寡民、独立自主(5)教师活动使学生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演进历程:(6)学生活动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学设计 教案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学设计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ace61d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c.png)
讲授新课有,不能占有土地。
5.雅典城邦位于希腊中部。
经历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6.伯里克利扩大了,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
代表各地的10个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
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还建立了。
但是,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没有任何政治权力。
7.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边陲的成为军事强国。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率领3.5万大军,进攻波斯帝国。
波斯国王亲率10万大军,在叙利亚的迎战。
亚历山大出奇制胜。
8.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其版图西起,东到,北抵中亚,南达,地跨欧、亚、非三洲。
这个帝国被称为,亚历山大被称为。
9.亚历山大东征具有,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但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
一、希腊城邦1.古代希腊的自然环境史料古代希腊地图。
教师:阅读教材P16,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希腊的地理范围和特征。
学生:地理范围:古代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它的地理范围大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岛等地区。
特征:环海、多岛屿多山,地势崎岖不平,仅有小块的平原。
又为难越的关山所阻隔。
耕地不足,土壤贫瘠,淡水资源匮乏,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气候温和,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
三、亚历山大帝国1.图片展示:亚历山大东征路线图2.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地图,归纳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及帝国的建立过程。
提示:进攻波斯帝国——南下攻占地中海东岸——进入埃及——转入两河流域——再度与波斯大军会战。
3.教师提问:(1)从帝国的疆域来看,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哪些文明?(2)这些文明同属于亚历山大帝国管辖,有什么好处?提示:(1)希腊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以及从两河流域文明派生出来的犹太文明、波斯文明等;(2)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被打通。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0953d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06.png)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是九年级上册历史课程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古希腊的城邦制度以及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衰。
教材通过丰富的史料和图表,帮助学生了解古希腊城邦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以及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和影响。
教材内容紧凑,知识点丰富,旨在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和对历史发展的整体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古希腊的地理、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他们对古希腊的制度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衰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加深他们对古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希腊城邦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掌握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过程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古希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古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经济特点和文化成就;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过程及其影响。
2.难点: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衰原因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古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特点和文化成就。
2.史料分析法:分析有关古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史料,引导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3.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2.辅助材料:相关古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史料、图片、视频等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设备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简要介绍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和城邦制度,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5分钟)讲解古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经济特点和文化成就,重点介绍雅典和斯巴达两个城邦。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ce01ea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8a.png)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希腊的发展史,了解希腊城邦制度的基本特点和所代表的政治文化成果。
2. 了解亚历山大帝国的基本历史背景和亚历山大帝的政治军事才能。
3. 反思希腊城邦制度与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之间的异同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希腊城邦的制度特点及亚历山大帝国的历史演变。
2. 难点:理解希腊城邦制度与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之间的异同点。
三、教学过程安排: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希腊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了解在地理环境下希腊的文化和城邦制度的发展。
2. 提出问题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城邦和王朝之间不同的统治方式。
3. 希腊城邦1)讲解希腊城邦制度的发展,介绍主要的城邦及其政治文化。
2)分小组讨论,加深了解城邦制度及其在希腊文化中的重要性。
4. 亚历山大帝国1)介绍亚历山大帝的生平和事业,了解亚历山大从希腊统一到亚洲的过程。
2)模拟亚历山大军队与波斯军队的战争,展现亚历山大的政治和军事才能。
5. 比较分析1)分小组思考比较希腊城邦的制度和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之间的异同点。
2)讲解小组的比较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政治制度,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
6. 总结反思通过对课堂内容的总结,让学生了解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并且思考与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之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四、板书设计: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一、希腊城邦1. 希腊城邦的制度2. 主要城邦及其政治文化二、亚历山大帝国1. 亚历山大帝的生平和事业2. 亚历山大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三、希腊城邦制度与中国古代封建制度的比较五、教学反思:本节课让学生了解希腊城邦制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并且思考与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之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兴趣,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精品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精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a61cad3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6e.png)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四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教材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希腊城邦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则讲述了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起、发展和衰落。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希腊城邦的特点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基本史实。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古希腊的地理位置、公元前5世纪雅典政治等史实。
但学生对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特点以及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起、发展、衰落等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希腊城邦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掌握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起、发展和衰落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希腊城邦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起、发展和衰落过程。
2.难点: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特点以及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起、发展、衰落等知识点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4.图片展示:运用图片、地图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教材内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3.图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片、地图等。
4.视频: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短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地图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回顾古希腊的地理位置,进而引出本课主题。
2.呈现(10分钟)讲解希腊城邦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起、发展和衰落过程。
2024年秋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2024年秋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https://img.taocdn.com/s3/m/3b092a10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2c.png)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一、课标要求:知道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希腊城邦,亚历山大帝国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作用。
二、素养目标1.时空观念:了解古希腊的地理范围以及时间;亚历山大东征以及希腊化时代。
2.史料实证:史料教学,感知文明多样性;3.历史解释:理解希腊城邦特点;掌握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及内容;理解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文化的影响;4.唯物史观:比较斯巴达和雅典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通过分析亚历山大东侵的后果,培养学生用唯物主义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并正确评价伯利克里、亚历山大;5.家国情怀:古希腊出现了近现代几乎所有的政体形式,这也是希腊文明对人类政治制度的一大贡献。
三、重难点1.重点: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文化的影响。
2.难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及其特点;雅典民主制利弊得失的评价。
四、导入地图导入,柏拉图名言。
五、新课(一)希腊地理环境1.展示古代希腊地图,强调马其顿在希腊的北边,马其顿、希腊都是欧洲的,波斯帝国是亚洲的国家,雅典和斯巴达都是希腊的城邦,爱琴海和地中海的位置。
2.请同学在课本中找到城邦的含义和特点,并画起来。
说明“小国”指的是领土面积小,“寡民”指的是人口少。
3.展示古希腊的地形图,请同学结合课本,从海陆位置、地形等角度归纳古希腊地理环境的特点,环海、多山、多岛屿等特征在课本上找出,接着展示材料,提问古希腊地理环境与城邦形成具有怎样的关系。
4.带领同学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推导古希腊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生活背景:希腊文明源流1.以时间轴的形式梳理希腊文明的发展历程,指出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合称为爱琴文明。
迈锡尼文明中断后,希腊进入了荷马时代,公元前8世纪,希腊进入城邦时代。
口头提问希腊有哪些有名的城邦?(雅典、斯巴达)2.播放视频,说明斯巴达是希腊最大的城邦,崇尚武力,斯巴达人的奴隶数量比斯巴达人多很多,所以他们要通过军事手段镇压起义。
3.展示雅典帕特农神庙的照片,说明这是雅典的标志性建筑,供奉的是雅典娜女神,再展示出雅典娜女神像并做简单介绍。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b9c7554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4.png)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这一课主要介绍了古希腊的历史。
教材从希腊城邦的兴起入手,阐述了希腊城邦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然后介绍了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历程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基本情况,理解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等文明,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
但学生对古希腊的了解相对较少,对于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认识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希腊城邦的兴起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掌握希腊城邦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以及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历程和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希腊城邦的兴起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
2.难点:希腊城邦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以及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历程和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探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历史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4.对比分析: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对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进行对比分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熟悉教材,了解教学内容,准备相关的历史案例和图片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古希腊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古希腊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独特的文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历史教案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历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96aa1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fe.png)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及其对城邦制度的影响;(2)掌握希腊城邦的基本特点,如雅典、斯巴达等;(3)了解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历程,及其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分析,认识古希腊的地理位置和城邦分布;(2)运用比较法,分析不同城邦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3)采用时间线方式,梳理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历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希腊文明的兴趣和尊重;(2)认识亚历山大大帝的历史贡献,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古希腊城邦的基本特点;(2)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历程及其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
2. 教学难点:(1)古希腊民主制度的运作原理;(2)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动机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资料;2. 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3. 网络或图书资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简要介绍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引导学生关注城邦制度;(2)展示希腊城邦分布图,引导学生了解城邦间的相对位置。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古希腊城邦的基本特点;(2)分组讨论,比较雅典、斯巴达等城邦的政治、经济、文化差异。
3. 课堂讲解:(1)讲解古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如民主、寡头政治等;(2)分析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历程,阐述其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
4. 案例分析:(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希腊城邦,如雅典,详细分析其政治、经济、文化特点;(2)以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为例,探讨其动机、过程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5. 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思考古希腊城邦制度的优缺点;(2)探讨亚历山大大帝的历史地位及其对世界历史的贡献。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古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大帝的历史意义;(2)布置课后作业,如查找有关古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大帝的资料,准备下节课分享。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267c7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4.png)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是九年级上册的历史课程,主要讲述了古希腊的城邦制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衰。
教材通过丰富的史料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古希腊城邦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以及亚历山大的军事征服和帝国的繁荣。
教材还介绍了希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旨在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古代文明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古希腊城邦制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相关史实较为复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记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古希腊的城邦制度,认识希腊城邦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了解亚历山大的军事征服和帝国繁荣,认识希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历史、探究历史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古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亚历山大的军事征服和帝国繁荣的原因及其意义。
3.希腊文明与其他古代文明的联系与区别。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古希腊城邦制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相关史实。
2.案例分析法:分析希腊城邦的代表性案例,如雅典、斯巴达等。
3.比较法:比较希腊城邦与其他古代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4.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希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辅助资料。
3.课堂讨论的问题和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回顾古希腊文明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古希腊的城邦制度,包括城邦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重点介绍雅典和斯巴达两个城邦的案例。
3.操练(10分钟)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亚历山大的军事征服和帝国繁荣。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案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94df97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8.png)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古希腊的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教材通过讲述希腊城邦的兴起、发展以及亚历山大的东征,使学生了解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化,认识希腊城邦的特点和亚历山大的贡献。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古希腊历史和亚历山大帝国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
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充满好奇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希腊城邦的兴起、发展及其特点,掌握亚历山大的东征过程和成就,认识希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多样文化,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希腊城邦的兴起、发展及其特点2.亚历山大的东征过程和成就3.希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史料等,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增强学习体验。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2.图片、地图、史料等辅助教学材料3.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地图等展示古希腊的地理位置和城邦分布,引导学生关注希腊历史。
2.呈现(10分钟)讲述希腊城邦的兴起、发展及其特点,重点介绍雅典和斯巴达两个城邦。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亚历山大的东征过程和成就。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希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教师选取重点知识点进行讲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衰对现代国家的启示。
202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4《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案新人教版
![202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4《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2377b1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dd.png)
八、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及课堂管理等方面的得失。首先,我意识到在课堂导入环节,通过讲述亚历山大的故事或播放相关视频,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在讲解知识点时,我发现自己对某些细节的讲解不够深入,导致学生对一些概念的理解不够透彻。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详细地讲解重要知识点,并举例说明,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实验器材:
- 若涉及课堂活动,如模拟雅典民主会议,准备相应的投票器材、标识牌等,以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 准备白板、马克笔等教学工具,用于记录学生的讨论成果和思维导图。
4. 教室布置:
- 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室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讲台区、小组讨论区、展示区等。
- 讲台区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投影仪、电脑等,方便展示解答:雅典民主政治对现代政治制度提供了以下启示:
1. 公民参与:雅典民主政治鼓励公民参与政治决策,这启示现代政治制度应重视公民的参与和民主选举。
2. 法律平等:雅典民主政治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启示现代政治制度应保障公民的法律权利和平等机会。
3. 制度建设:雅典民主政治通过制度建设来保障民主,这启示现代政治制度应建立健全的法律和制度来维护民主。
4. 民族精神:通过学习古希腊文明,激发学生对民族自强、勇于探索的精神认同,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5. 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三、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学生在前两年的历史学习中,对世界古代史的发展有了基本了解,掌握了早期文明如古埃及、两河流域的基本知识。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对希腊文明的地理环境、城邦制度有一定认识,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初步形成有所了解。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ee6ec27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72.png)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四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教材首先介绍了希腊城邦的兴起和衰落,然后讲述了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和扩张。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希腊城邦的特点,以及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起和衰落过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和古希腊文明的发展。
他们对希腊城邦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和扩张过程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讲解亚历山大帝国的相关内容,并通过地图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过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希腊城邦的兴起和衰落,以及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和扩张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阅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希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希腊城邦的兴起和衰落,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和扩张过程。
2.难点: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过程以及希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希腊城邦的兴起和衰落,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和扩张过程。
2.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展示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过程。
3.图片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风貌。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四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2.地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地图。
3.图片: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相关图片。
4.课件:制作课件,辅助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和文明发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讲解希腊城邦的兴起和衰落,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和扩张过程。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过程,以及希腊城邦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阅读教材,结合地图和图片,了解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相关信息。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378ece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45.png)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了古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相关史实。
教材内容包括: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希腊城邦的兴起、希腊城邦的特点、雅典和斯巴达的政治、亚历山大的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亚历山大帝国的衰亡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基本情况,认识希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的文明,对古代文明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古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具体情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直观地了解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城邦的分布,同时,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希腊城邦的特点和雅典、斯巴达的政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希腊城邦的兴起、希腊城邦的特点、雅典和斯巴达的政治、亚历山大的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亚历山大帝国的衰亡等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直观地了解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城邦的分布,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希腊城邦的特点和雅典、斯巴达的政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希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希腊城邦的兴起、希腊城邦的特点、雅典和斯巴达的政治、亚历山大的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亚历山大帝国的衰亡等史实。
2.教学难点:希腊城邦的特点、雅典和斯巴达的政治、亚历山大的东征和帝国的建立等。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对比教学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直观地了解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城邦的分布,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希腊城邦的特点和雅典、斯巴达的政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地图等。
2.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了解古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希腊的美丽风光图片,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f1eb54a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11.png)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是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教材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古希腊的城邦制度以及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衰。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讲述希腊城邦的特点、雅典和斯巴达的争霸、亚历山大的东征等,使学生了解古希腊历史的发展脉络。
教材插图生动,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历史事件。
此外,教材还设置了“思考点”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文明有一定的了解。
但古希腊历史较为复杂,城邦制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发展过程需要仔细梳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关注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理解古希腊历史的特点。
此外,学生应通过本课学习,提高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希腊的城邦制度,掌握雅典和斯巴达的争霸过程,认识亚历山大的东征及其对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希腊历史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古希腊的城邦制度,雅典和斯巴达的争霸,亚历山大的东征。
2.难点:城邦制度的内涵,亚历山大的东征对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古希腊城邦制度、雅典和斯巴达的争霸、亚历山大的东征等历史事件。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历史事件的基本情况。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析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城邦,分析城邦制度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PPT课件。
3.资料:关于古希腊城邦、雅典和斯巴达争霸、亚历山大东征的相关资料。
4.视频:关于古希腊历史的相关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古希腊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希腊城邦的地理位置。
提问:“你们知道古希腊有哪些著名的城邦吗?”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8d5ac4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8.png)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这一课主要介绍了古希腊的历史,包括希腊城邦的兴起、发展和衰落,以及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和发展。
教材通过生动的叙述和丰富的插图,帮助学生了解古希腊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人物,使学生对古希腊文明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这一课时,已经学习过一些古埃及、巴比伦等古代文明的历史,对古代历史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化特点与这些古代文明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和理解。
同时,学生可能对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和发展有一定的兴趣,可以借此机会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学习热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希腊城邦的兴起、发展和衰落,理解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和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古希腊文明的重要性和对后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希腊城邦的兴起、发展和衰落,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和发展。
2.难点:对古希腊政治的理解和评价,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和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历史。
2.合作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相关问题。
3.史料实证:引导学生利用史料进行实证,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4.历史解释: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解释,培养学生的歷史解释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教科书。
2.资料:准备与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相关的史料和图片。
3.投影仪:准备投影仪和投影屏幕,用于展示史料和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古代文明历史,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与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相关的史料和图片,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古希腊的历史。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0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0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000c75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1e.png)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希腊的地理位置,早期文明的代表,了解希腊城邦的特点,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扩张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分析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正确认识古代世界主要战争的两面性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学习通过网络或工具书,检索关键词搜集历史信息的方法。
初步学习根据图例,观察地图,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
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的方法。
古代交往两种方式:和平交流和战争。
亚历山大东征也是一种东西方交流的一种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雅典民主政治,政权的组织形式;难点:伯利克里改革的实质,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前面三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大河流域的文明,政治上都是君主专政。
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文明,即海洋文明--------古代希腊,他们与四大文明古国相比较有哪些特点?(二)、讲授新课:一希腊城邦:1、地理位置: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及西西里岛等地区。
希腊半岛是古代希腊的主体。
2、特点:山地多、岛屿多、平原面积小、耕地少,一方面山地多、交通不便,影响希腊的统一,另一方面,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合发展对外贸易。
3、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古希腊文明最早产生于哪里?主要有哪些文明?爱琴海地区。
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克里特岛克里特文明遗址迈锡尼文明遗址:4、古希腊城邦:“城邦”的含义:面积狭小,人口不多,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组成的小国。
5、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这主要与什么有关?“小国寡民”。
小的城邦不过几千人,最大城邦斯巴达领土不过8400平方千米。
与地理位置有关,希腊多山,不利于统一。
出现时间:公元前8世纪:6、希腊居民分类:公民和非公民。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e0a9187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5.png)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的历史课程。
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希腊城邦的兴起和发展,包括雅典和斯巴达两个城邦的兴衰;二是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和发展。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希腊城邦的特点和亚历山大帝国的辉煌,认识希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等文明古国的基本情况。
对于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学生可能具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对于希腊城邦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以及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过程和影响,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把握历史发展的主线。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希腊城邦的兴起和发展,掌握雅典和斯巴达两个城邦的兴衰过程;了解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和发展,认识希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希腊城邦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过程和影响。
3.希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素材,为学生营造直观的学习氛围。
2.案例教学法:以雅典和斯巴达为例,分析希腊城邦的兴衰原因。
3.讨论教学法:学生就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过程和影响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比较教学法:引导学生比较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异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素材。
3.讨论话题和问题清单。
4.板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地图等素材,引导学生回顾前期所学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介绍希腊城邦的兴起和发展,重点讲解雅典和斯巴达两个城邦的兴衰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古希腊城邦、雅典的民主政治、亚历山大东征、亚历山大帝国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改革,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得到高度发展,从而理解改革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历史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难点:是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全面辩证地认识,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三、教学过方法:多媒体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海洋文明的刚性条件:一是社会必须是开放性的;二是必须是文明古国;三是各种文明可以相互转换;四是扩张是温和的人性化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殖民主义扩张和帝国主义的占领;五是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艺术方面有系统的成果以及与海洋有关的神话、海洋远航的手段等。
本来中国可以具备海洋文明国家的条件,但海洋文明不连续。
所以古希腊最具代表性。
希腊早期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后来文明中心转移到希腊半岛,出现了迈锡尼文明、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合称“爱琴文明”,爱琴文明之后经历了荷马时代和城邦时期。
(二)、讲授新课:
一、希腊城邦:
1、古希腊的地理环境
古希腊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半岛南部以及西西里岛等地区。
2、希腊自然环境
希腊半岛是古代希腊的主体,地理环境呈现环海、多山、多岛屿的特点,平原面积很小,耕地十分有限。
一方面,多山不便于各地区间的联系,影响了希腊的统一;另一方面,希腊海岸线曲折,岛屿密布,适宜航海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3、希腊文明
希腊早期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
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文明各国后来被攻占,迈锡尼文明中断,希腊进入相对落后的荷马时代。
克里特文明
迈锡尼古城
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岛产生奴隶制城邦。
约公元前1700年,克里特文明进入最繁荣的时期。
克里特文明的标志就是王宫的出现,其中以位于北部的克诺索斯王宫最为宏大,迷宫遗址是在1900年发现的。
王宫建筑是王权强大的象征,大量宫殿的出现说明当时在该岛已出现了众多的奴隶制小王国,并以克诺索斯为中心逐渐实现了统一。
米诺斯的城市由石子铺成的路连接。
道路有排水系统,上层社会享受粘土制成的下水道设施。
据考古发现,克里特文明在火山爆发中消亡。
迈锡尼文明主要在希腊半岛。
它继承和发展了克里特文明。
卫城是迈锡尼建筑最突出的成就之一,它不仅具有城堡的作用,而且是一个城邦的中心,狮子门就是这座城堡的大门。
迈锡尼文明在外族的入侵中消亡。
4、希腊城邦:
时间:公元前8世纪
含义: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
特点:小国寡民
城邦面积小,人口不多,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
斯巴达8400平方千米,只有今北京市面积的一半;雅典的面积只及北京市的1/7。
普通城邦一般方圆不过数十里,居民不过万余人。
——朱龙华《世界历史》
公元前750到公元前700年间,众多城邦涌现于希腊世界,如满天星斗般闪现文明的光辉。
小的城邦公民甚至不过几百人。
最大的城邦斯巴达,领土也只有8400平方千米。
5、希腊城邦的居民:
公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参军打仗是义务。
非公民:外邦人:是自由人,但没有政治权利,不能占有土地。
奴隶: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和自由。
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公民可以享有很多权利,同时,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
非公民
包括外邦人和奴隶。
外邦人没有政治权利,不能占有土地。
奴隶没有任何权利和自由。
公民与非公民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二者界限分明,非公民转化为公民,极为困难。
相关史事: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1、背景:
雅典城邦位于希腊中部。
经历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经济发达,国势强盛,一度成为200多个城邦的盟主。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同时,他是希腊文化的积极倡导者,他把雅典变成“全希腊的学校”。
2、伯里克利改革
内容:
(1)、扩大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
(2)、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
这些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抽签产生。
(3)、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4)、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
3、意义:
积极性:开世界民主政治的先河,在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政治制度,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政治遗产。
局限性: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三、亚历山大帝国:
1、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起
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边陲的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
马其顿的入侵,使希腊城邦时代终结。
(1)、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3.5万大军,进攻波斯帝国。
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10万大军,在叙利亚是伊苏斯平原迎战。
亚历山大出奇制胜,率军直捣大流士所在的中军。
大流士惊慌失措,临阵脱逃,他的母亲、妻子都被亚历山大俘获。
(2)、亚历山大南下,攻占地中海东岸地区。
(3)、随后,兵不血刃进入埃及
(4)、公元前331年,进入两河流域,与波斯大军再度会战取胜。
他以五六万精锐之师取胜。
一年后波斯帝国灭亡。
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
这个帝国被称为“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被称为“亚历山大大帝”。
2、影响:
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但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大量工商业者随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亚历山大建造在帝国境内建造了几十个新城,这些城市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三)、课堂小结
古代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奴隶制得到高度发展,从而理解改革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通过对亚历山大东征、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认识战争与文化交融的关系。
(四)、课堂练习
1、从希腊半岛兴起,征服了波斯帝国,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的亚历山大帝国的前身是( C )A.马其顿B.雅典C.斯巴达D.阿拉伯
2.他是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袖人物之一,曾经统一了战乱不断的希腊诸邦,并征服了埃及、波斯和许多其他王国,足迹远达印度。
在他统治下,诞生了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新文明。
他的传奇故事多次被搬上银幕,他是( )
A.伯里克利B.屋大维C.亚历山大D.穆罕默德
3.马克思说:”希腊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在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是(A)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陪审法庭
D、议会
4、“亚历山大的东征,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了。
”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 D )
A.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C.促使东西方文化被湮灭D.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五)、板书设计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一、希腊城邦:
1、古希腊的地理环境
2、希腊自然环境
3、希腊文明
4、希腊城邦:
5、希腊城邦的居民: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1、背景:
2、伯里克利改革
3、意义
三、亚历山大帝国:
1、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起
2、影响: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