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用机场管理条例》的思考
我国机场管理模式中的公共基础性体现
我国机场管理模式中的公共基础性体现摘要:《民用机场管理条例》明确了我国民用机场的公共基础性,本文分析了我国机场管理模式不同类别中体现出民用机场的公共基础性特征。
关键词:机场管理;模式;公共基础性中图分类号:f120.32009年7月1日,我国第一部民用机场建设管理法规《民用机场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开始实施。
《条例》对机场的公共基础设施性质作了明确规定:民用机场是公共基础设施。
此种定位进一步强调了机场的公益性特征,这就与以往我国机场运营管理中注重收益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悖性。
故此,本文着重研究民用机场明确为公共基础设施以后,我国机场管理模式中如何体现其公共基础性,使机场能够真正成为公共基础设施而服务于社会。
一、公共基础设施内涵及特征公共基础设施是指那些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的,能够直接或者间接提高产出水平或者生产效率的经济项目。
公共基础设施是指为公众设置的,公众都可以共享,不允许某个人独占或排他的一些基础性设施。
如:医疗机构、教育机构、道路桥梁等。
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6把公共基础设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经济公共基础设施,即永久性的工程构筑、设备、设施和它们所提供的为居民所用和用于经济生产的服务,包括电力、管道煤气、电信、供水、环境卫生设施、排污系统、固体垃圾的收集与处理系统等公用事业,大坝、灌渠、道路等公共工程,以及铁路、城市交通、水运、海港、机场等其他交通部门;一类是社会公共基础设施,通常包括文教、医疗保健设施等。
公共基础设施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的重中之重。
公共基础设施的公共品(public goods)性质,以及突出的公益性、非排他性、使用边际成本低、投资规模大与使用寿命长等特征,决定了政府应在投资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
这一主导作用在传统体制下的表现形式是,政府承担着投资者、建设者与运营管理者角色。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体制转型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一体制在对公共基础设施的强劲需求面前越发显得捉襟见肘、入不敷出。
一建《民航管理与实务》真题模拟测试卷二(35道带答案解析)
一建民航管理与实务第 1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机场仅一条跑道,其磁方向角度为134°~314°。
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则该跑道主降端标志号码为( )。
A. 13B. 14C. 31D. 32【正确答案】:C第 2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民用机场飞行区指标Ⅰ是按( )确定的。
A.跑道长度B.基准飞行场地长度C.跑道长度加上净空道与停止道二者中的最长度D.跑道长度加上净空道长度与停止道长度二者之和的长度【正确答案】:B第 3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按照《民用机场总体规划规范》的规定,航站区包括:旅客航站楼、()和停车等地面交通组织设施。
A.滑行道系统B.塔台及空管设施C.站坪D.进出机场的地面交通系统【正确答案】:C第 4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根据《民用机场管理条例》的规定:在运输机场开放使用的情况下,确需在飞行区及与飞行区临近的航站区内进行施工的,应当取得( )的批准。
A.机场当局B.机场所在地地区民航管理局C.机场所在地的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D.国家民航局【正确答案】:B第 5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在机场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 )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施工计划等相关的技术资料。
A.建设单位B.主管部门C.承包单位D.设计单位【正确答案】:C第 6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水准测量是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水准尺,来测定地面两点间的()。
A.距离B.水平角C.高差D.坡度【正确答案】:C第 7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为了保证稳定土基础混合料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应在( )调控含水量。
A.摊铺作业面上B.运输车辆上C.中心搅拌站内D.料场内【正确答案】:C第 8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飞行区土石方挖方区的施工顺序是:( )。
A.清除腐质土、挖运土、平整、压实B.挖运土、清除腐质土、平整、压实C.平整、压实、挖运土、清除腐质土D.挖运土、压实、平整、清除腐质土【正确答案】:A第 9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雷达天线的馈线进入机房处应设置( ),以防感应雷进入。
民航局解读《民用机场管理条例》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民航局解读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安全责任多方共担民航局解读《民用机场管理条例》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民用机场管理条例》是近年来国务院颁布的有关民航方面的唯一一部法规。
在6月30日召开的全国机场工作会上,民航局副局长杨国庆作了题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民用机场管理条例>为契机,促进我国民用机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报告,该报告实际上就是对此《条例》的一次解读。
该《条例》首次在总则中明确了机场的公共基础设施定位,对机场今后的建设、运营、管理、改革、发展等方面至关重要。
杨国庆在报告中从民航各级政府管理部门、机场以及其他相关单位,也包括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职责的角度,和大家共同学习理解了《民用机场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
安全:多家单位共同承担责任安全工作是民航的重中之重。
《条例》对机场安全管理的责任、驻场单位在场内安全运营责任、政府部门安全监管责任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条例》不仅明确了机场管理机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规定,保证运输机场持续符合安全运营要求,还特别强调要保持“持续安全”并在罚则中明确:机场不符合安全运营要求又拒不改正或者经改正仍不符合安全运营要求的,将限制机场的使用;情节严重的,吊销机场使用许可证。
《条例》第二十八条明确了机场管理机构在机场安全管理方面的具体职责。
《条例》还赋予了机场对安全运营的统一协调管理职责,因此,机场不但要抓好自身的安全工作,还要对包括航空公司在内的各驻场单位在机场内的安全运营实施统一协调管理。
如果驻场单位在机场出现安全问题,机场也要负相应的责任。
与此同时,《条例》也明确规定:航空运输企业及其他驻场单位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共同保障运输机场的安全运营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机场安全监管方面,《条例》主要遵循了《安全生产法》的精神。
《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民用航空管理部门、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运输机场安全运营工作的领导,督促机场管理机构依法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协调、解决运输机场安全运营中的问题。
解读《民用机场专用设备管理规定》(CCAR-137CA-R5)
解读《民用机场专用设备管理规定》(CCAR-137CA-R5)文章属性•【公布机关】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布日期】2024.08.28•【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解读《民用机场专用设备管理规定》(CCAR-137CA-R5)日前,交通运输部通过2024年第10号令,印发公布了《民用机场专用设备管理规定》(CCAR-137CA-R5)(以下简称《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民用机场专用设备(以下简称“机场设备”)的制造、检验、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完善机场设备管理制度体系,强化机场设备的安全适用要求。
《管理规定》发布的背景是什么?《管理规定》在内容编制过程上有哪些考虑?《管理规定》的发布会对行业带来哪些影响?现就上述问题为广大读者进行解读。
问:《管理规定》的发布基于什么样的背景?答:2009年,国务院发布《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将机场设备由原先的使用许可管理,调整为第三方合格性检验的模式,明确机场设备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并经民航局认定的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民用机场;设备目录由民航局制定并公布。
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发布,明确机场设备具有特种设备的属性,并由民航局依照该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对其生产、经营、使用、检验、检测等实施监督管理。
两部上位法确立了机场设备管理的总体思路。
近年来,随着民航业的稳步发展,机场设备制造业规模持续扩大,行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出现,对机场设备行业适应新形势、新趋势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持续提升机场运行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强化机场设备全链条管理,民航局组织修订了《管理规定》。
问:《管理规定》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管理规定》正文共有十一章,九十四个条款。
正文的十一个章节分别是总则、制造商、经营单位、检验机构、检验、进口机场设备、通告、使用管理、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
第一章总则,明确了《管理规定》的制定依据、适用范围、管理主体及其职责等。
上海市民用机场地区管理条例文档2篇
Word格式 I A4打印 I 内容可修改上海市民用机场地区管理条例文档2篇Shanghai civil airport area management regulations 编订:JinTai College上海市民用机场地区管理条例文档2篇前言:条例是国家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并发布的,针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内的某些具体事项而作出的,比较全面系统、具有长期执行效力的法规性公文。
本文档根据条例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上海市民用机场地区管理条例全文文档2、篇章2:民用机场的布局原则文档民用机场是保障民航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民用机场的建设将对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广泛的影响。
下文是上海市民用机场地区管理条例,欢迎阅读!篇章1:上海市民用机场地区管理条例全文文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民用机场地区的管理,促进民用机场地区的建设和发展,保障民用机场的安全运营,维护驻场单位、旅客和货主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管辖的民用机场地区(以下简称机场地区)及其相关的机场规划控制、净空保护、电磁环境保护、噪声影响等管理活动。
民用航空的行业管理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的机场地区,包括浦东国际机场地区和虹桥国际机场地区。
机场地区的范围包括根据依法批准的城市规划确定的在机场围场河、围墙、围栏等机场围界设施以内的区域,以及机场围界设施以外的城市航站楼区域和市人民政府确定的虹桥国际机场交通配套区域。
本条例所称的驻场单位,是指机场地区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
民用机场建设管理规定(3篇)
民用机场建设管理规定是指对民用机场的建设和管理进行规定的文件或规章制度。
这些规定一般由国家民航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民航管理部门制定,包括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1. 建设规划:规定民用机场的规划和建设要求,包括选址、用地、总体规划等。
2. 设施建设:规定民用机场的跑道、停机坪、航站楼、航空交通管制设施等的建设要求。
3. 安全管理:规定民用机场的航空安全管理的要求,包括安全设施配置、突发事件处理等。
4. 运行管理:规定民用机场的运行管理要求,包括航班计划、飞行员资质、空中交通管制等。
5. 经营管理:规定民用机场的经营管理要求,包括航空公司经营、航空货运等。
6. 维护管理:规定民用机场的设施设备维护和保养的要求。
7. 收费管理:规定民用机场的收费标准和收费方式。
8. 监督管理:规定民用机场的监督管理机制和责任分工。
以上是一般民用机场建设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具体的规定会因国家、地区和机场规模等不同而有所差异。
民用机场建设管理规定(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民用机场建设监督管理,规范建设程序,保证工程质量和机场运行安全,维护建设市场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民用机场管理条例》《____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民用机场(包括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及相关空管工程的规划与建设。
民用机场分为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
第三条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负责全国民用机场及相关空管工程规划与建设的监督管理,民航地区管理局负责所辖地区民用机场及相关空管工程规划与建设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民用机场的规划与建设应当符合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
民用机场及相关空管工程的建设应当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建设法规和技术标准,履行建设程序。
运输机场工程建设程序一般包括:新建机场选址、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项目核准)、总体规划、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建设实施、验收及竣工财务决算等。
2023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民航机场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及答案
2023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民航机场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及答案1. 【单选题】某机场跑道磁方位角为48°/228°,当地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则该跑道主降端的跑道号码标志为()。
A. 04B. 05C.(江南博哥) 22D. 23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2023版课本P007。
为了缩短起飞滑跑距离和着陆滑跑距离,飞机应逆风起飞和着陆。
跑道号码标志(即跑道方位识别号码),由两位数字组成。
将跑道着陆方向的磁方向角度除以10,而后四舍五入,即得到这个两位数;同时,将该数字以规定的大尺寸置于跑道着陆端,作为飞行人员和调度人员确定起降方向的标记。
2. 【单选题】依照《运输机场总体规划规范》的规定,机场按()分为超大型、大型、中型、小型机场。
A. 年旅客吞吐量B. 航站楼面积C. 机场建设投资D. 机场航线数量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2023版课本P003。
依照《运输机场总体规划规范》MH/T 5002-2020的规定,机场按规划年旅客吞吐量规模分为超大型机场、大型机场、中型机场、小型机场。
3. 【单选题】关于飞行区指标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A. 根据飞行区指标可以推出助航灯光类型B. 根据飞行区指标可以推出机场规模重要程度C. 根据飞行区指标可以推出飞行区内配置的设施D. 根据飞行区指标可以推出机场可起降的机型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2023版课本P009。
各种机型需要的飞行区指标。
4. 【单选题】关于民用机场净空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净空保护区以外的设施不需要考虑障碍灯设置B. 正在使用的航站导航台电磁环境保护区内可以挖土,但不能采石C. 禁止在依法划定的民用机场范围内饲养牲畜D. 禁止在依法划定的净空保护区内升放无人机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2023版课本P316。
《民用机场管理条例》规定5)放飞影响飞行安全的鸟类,升放无人驾驶的自由气球、系留气球和其他升空物体。
5. 【单选题】机场水泥混凝土面层,严禁使用的粗集料是()。
民用机场建设法规标准体系(2018年2月)
民用机场建设法规标准体系(2018年2月)一、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56号主席令)二、行政法规1、《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53号)2、《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4、《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93号)5、《关于军民合用机场使用管理的若干暂行规定》(国发〔1985〕143号)6、《关于建设机场和合用机场审批程序的若干规定》(国办发[1985]49号)三、规章1、《民用机场建设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47号,CCAR-158-R1)2、《民航专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CCAR-165)四、民航局规范性文件1、《通用机场分类管理办法》(民航发〔2017〕46号)2、《关于实施<通用机场分类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民航发〔2018〕18 号)五、行业标准及机场司规范性文件1、《民用机场选址报告编制内容及深度要求》(AP-129-CA-02)2、《民用运输机场场址审查办法》(AP-158-CA-2014-01-R1)3、《民用机场总体规划编制内容及深度要求》(AP-129-CA-01-R1)4、《民用运输机场总体规划审查暂行办法》(AP-158-CA-2013-02)5、《民用机场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内容及深度要求》(MH 5016-2001)6、《民航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暂行办法》(AP-158-CA-2013-03)7、《民航建设工程概算编制办法》(AP-129-CA-2008-01)8、《民航建设工程设计变更及概算调整管理办法》(AP-129-CA-2008-02)9、《民用机场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内容及深度要求》(MH 5022-2005)10、《民航专业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及备案管理办法》(AP-158-CA-2017-01);《<民航专业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及备案管理办法>个别条款解释说明》(民航质监字[2018]1号)11、《民航建设工程行业验收暂行办法》(AP-158-CA-2013-04)。
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公司企业文化体系
战略观:
统领全局,科学发展
战略规划是统领全局的工作,我们的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安全观:
系统持续,人本唯实
安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以系统的方式、方法实现持续安全。
我们充分尊重一线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强调安全工作中 “人”的至关重 要性。
坚持 “安全
第一、"预防为主 ”的方针不动摇,不断探索、实践符合自身实际的安全理 念和安全措施。
“共赢”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我们要与国家、社会、客户、员工、 合作伙伴以及各种利益相关者建立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创共享、 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四)企业精神:
艰苦奋斗,踏实宽厚
企业精神是全体员工的群体意志、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回答了 “我们做事 要具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
我们具有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目前的现实和今后的 发展,要求我们必须长期保持这一优良传统。越是艰苦,越是要敢于奋斗、善 于奋斗,在不断的奋斗中,克服一切艰难险阻,让内蒙古民航机场事业不断取 得更大的进步。
四、经营管理理念:
成人达己,竞合共生
经营管理理念是在文化主旨、核心理念指引下形成的,是企业在某一方面 工作上的具体理念。
成人达己是在普遍联系观点、矛盾观点指引下形成的科学经营管理理念。 “人”与“己”这对看似矛盾的事物,必须相互依赖、共同扶持才能共同生长。成人 达己,即助您腾飞、促我发展。
民用机场与出入境管理法律制度
民用机场与出入境管理法律制度民用机场与出入境管理是一个与国家安全和国际贸易息息相关的重要领域。
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和人员流动的增加,民用机场与出入境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
本文将对民用机场与出入境管理的法律制度进行探讨。
一、民用机场管理法律制度1. 民用航空法《民用航空法》是中国国家对民用航空领域的核心法律。
该法律规定了民用航空基本原则、管理机构、航空器的所有权、登记和管理、机组人员的训练和资格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该法律规定了民用航空事故的调查和处理程序,并制定了相应的刑事和行政责任。
2. 民用机场法《民用机场法》是中国国家对民用机场的管理法律。
该法律规定了民用机场的建设、管理和使用标准,以及机场的所有权、经营权和使用权的转移和转让、航空器的登记、航空器起降的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该法律还规定了民用机场的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制度。
3. 民用机场安全管理条例《民用机场安全管理条例》是对《民用机场法》的细化和完善。
该条例规定了机场安全管理的责任分工和管理机构,机场安全管理的基本制度,机场安全生产和防火防爆管理,以及机场重大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制订和执行。
4. 民用机场商业经营管理规定《民用机场商业经营管理规定》是规范民用机场商业经营行为的重要法律。
该规定规定了民用机场商业经营的主体权利和义务,公共机场的发展和管理,机场经营权的交易和转移,以及机场商业经营的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二、出入境管理法律制度1. 出入境管理法《出入境管理法》是中国对出入境旅游和贸易的管理法律。
该法律规定了对外出入境人员的管理,出入境旅游和贸易的规定和程序,以及出入境证件的办理和持有人的义务和责任。
此外,该法律还规定了出入境证件的保管、使用和作废的规定,以及出入境人员的违法行为的惩罚和罚款。
2. 入境外国人管理法《入境外国人管理法》是对外国人进入中国的管理法律。
该法律规定了外国人进入中国的条件和程序,以及在中国的居留条件、程序和居留时间制度。
民用机场建设管理规定(三篇)
民用机场建设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民用机场的建设管理,促进民航业健康发展,保障国家经济和国民经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民用机场的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民用机场建设应遵循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民用机场建设应符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考虑环保、安全、效益等方面的因素。
第五条民用机场的建设和管理应当实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
第二章机场规划第六条民用机场的规划应当符合国家和区域发展规划,科学确定机场的位置、规模和功能。
第七条民用机场规划应当兼顾城市发展和机场功能需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第八条民用机场的规划应当具备较好的交通条件,方便旅客和货物的流动。
第九条民用机场规划应当根据市场需求和机场功能合理设置航站楼、跑道、停机坪等设施。
第十条民用机场周边区域的规划应当与机场规划相衔接,开发合理的配套服务设施。
第三章机场建设第十一条民用机场建设应当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并确保土地规划、设计和施工等工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十二条民用机场建设应当按照国家的建设标准进行,确保机场设施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第十三条民用机场应当配备完善的设施设备,包括航站楼、跑道、停机坪、航空器停放区、航空器修理维护库、空中交通管制塔台等。
第十四条民用机场建设应当注重环保,保护机场周边的生态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十五条民用机场建设应当注重安全防护,设立安全保卫设施和设备,确保机场的安全运行。
第四章机场管理第十六条民用机场管理应当依法进行,确保机场正常运营和服务。
第十七条民用机场管理应当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确保机场的安全、顺畅和高效。
第十八条民用机场管理应当注重安全防范,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应急预案,保障机场安全。
第十九条民用机场管理应当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旅客和货物的安全和便利。
中国民用航空局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
中国民用航空局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布日期】2021.12.24•【文号】•【施行日期】2021.12.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中国民用航空局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为深入贯彻落实《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精神,深入推进民航法治建设,结合民航系统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牢法治体系建设总抓手,坚持法治政府、法治行业一体建设,把法治建设放在民航事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民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行业治理的法治化、智慧化水平,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为推动“十四五”时期民航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二)主要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民航法治建设正确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满足人民美好航空出行需求;坚持问题导向,紧盯行业改革发展急需的法治建设薄弱环节,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行业治理现代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坚持改革创新,继续探索民航特色法治建设模式和路径,充分发挥数字化对民航法治建设全过程的驱动、赋能作用;坚持统筹推进,实现法治政府、法治行业一体建设,推动法治建设、深化改革协同发展,行业法治、涉外法治相互促进,加强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江苏省民用航空条例》解读
《江苏省民用航空条例》解读1月18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全票通过了《江苏省民用航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条例依据相关上位法,紧密结合我省民航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对运输机场的规划与建设、管理与服务、安全环境保护以及通用航空、民用航空的保障与促进等事项作了具体规定。
条例的立法背景如何?规定了哪些具体举措?对我省的民航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为此,本刊特别约请省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王晨曦、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赵建阳为你详细解读。
问:作为经济发展大省,江苏的民航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这部条例的出台,对我省的民航发展有何积极意义?王晨曦:自“十一五”以来,我省积极推动民用机场建设,机场保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但是我省民航发展仍然存在着运量规模小、运力增长缓慢、国际航线严重不足、国内航线密度不够,以及通用航空发展滞后等问题。
从发展水平来看,目前全省GDP总量已占全国的10.4%,而旅客吞吐总量仅占全国的3.4%,作为外贸大省,每年通过航空运输进出口的商品价值超过1000亿美元,占全省外贸总值的30%以上,但95%以上只能依托上海机场等口岸。
航空运输发展速度和规模与我省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江苏经济大省、开放大省的地位不相适应。
此外,运输机场的安全环境保护以及管理、运营服务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机场净空控制区内建筑物、树木等飞行障碍物突破机场净空限,运输机场的运营服务不够规范,航班延误得不到妥善处置等等,制约了我省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
相信这部条例的出台,对于进一步明确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职责,科学规范布局各类民用机场,保障运输机场的安全,提升运输机场的管理与服务水平等方面将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促进我省民航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问:民用航空的很多管理权限在国家层面,比如空中管制、航班航线等等,作为一部地方性法规,如何厘清国家和地方的管理权限?赵建阳:是的,我国民航一直是以国家民航主管部门为主的统一管理模式,但是随着国家大部制改革的推进,已明确将民航纳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并赋予地方一定管理职责。
分析国内民航机场安检管理模式的思考刘燕
分析国内民航机场安检管理模式的思考刘燕发布时间:2021-08-23T03:40:58.167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13期作者:刘燕[导读]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日益面向国际,中国已进入国际舞台,中国民航的应变能力已成为国际民航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蒙古自治区民航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摘要:机场安检是民航安全监管的重要一步,具有防止恐怖和安全事件的独特地位。
近年来,中国民航监管力度加大,工作力度加大,加上民航内部机场面临的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中国民航机场管制工作的发展,也给中国民航安全领域带来了诸多挑战。
关键词:国内民航;机场安检;管理模式引言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日益面向国际,中国已进入国际舞台,中国民航的应变能力已成为国际民航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民用飞机越来越普及,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国内机场的安全检查更加严格,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面临严峻挑战。
民航安全技术检查是民航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经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批准的专门检查组。
为确保航空安全,对民用飞机上普通旅客和外国旅客及货物以及民用飞机上货物和邮件的安全进行公开的技术检查,应当依法进行强制性和技术性检查,防止劫机、轰炸或其他危及航空安全的行动,保护国家和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1民航机场安检管理模式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大陆的航空安全工作首先由民航公安部负责,随后武装警察部队成立了武警检查站,承担民航安全工作。
到了90年代,民航安检工作由武装警察移交给民航总局全面负责执行安全检查,并在各民航机场设立了安全检查点。
2002年,中国民航机场集中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机场检查工作已转变为企业管理体制。
同时,民航安全检查是由民航局在行政一级监督,而在组织和财务层面则由当地机场公司或集团管理,客观上体现了目前中国大陆机场安全"多方面管理"的模式。
机场运营管理作业
机场运营管理作业作业11. 如何理解我国机场公共基础设施的定位?2022年7月1日《民用机场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条例首次正式明确了民用机场的公共基础设施定位,要求各级政府采取必要的措施,鼓励、支持民用机场的发展。
民用机场是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交通、市政公用设施以及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一样,其公共基础设施的性质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机场作为公共基础设施有其必须性。
国家有建立满足人们衣食住行设施的义务,作为远距离出行首选交通工具的配套设施机场,国家必须把机场归为公共基础设施。
其次,机场具有正外部性,能够促进当地社会的和谐,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再其次,机场运行涉及社会公共安全。
所以说,机场的以上特点都与公众利益相关联,是社会公共性明显的地区基础设施。
从机场特征来看,机场是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国家或行业整体目标及服务社会公众为出发点的,其重要的特点是提供公共产品,不是简单地以企业盈利为目的;机场的管理具有明显的公共管理性质。
机场的公共管理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机场问题中的责任共负,以社会公共的福祉和公共利益为目标。
机场的公共性定位进一步明确了政府投资建设机场的责任与义务,机场发展将会从各级政府获得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机场的公共性定位将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监督管理责任,促使机场健康发展;机场的公共性定位突出了机场管理机构的社会性服务职能,这为解决机场管理机构的性质问题提供了思考的依据,同时也必将带来机场业务经营方式的重大变革;对机场管理机构的职责定位,解决了困扰机场管理机构多年的应不应该行使机场区域管理职能和如何行使这一职能的问题。
综合以上,机场作为公共基础设施的定位一方面有利于更好地为人民出行服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机场在运营管理中受到政府的帮助。
2. 查阅文献,分析我国机场的分类,以及不同类型机场的概念。
按用途分为民用机场和军用机场。
民航机场安全检查活动属性的再认识
民航机场安全检查活动属性的再认识(一)再认识的必要性1、强化机场安全检查活动的权威性目前,人们还带着对传统行政执法判断标准的认识观察公共管理活动,这在一定程度导致旅客看到“社会主体”的执掌公共安全管理权参与公共场所管理时,产生一种天然的排斥。
以民航为例,近些年来,民航快速发展,尤其随着“民航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民航旅客群体呈现几何式增长,据统计,2019年春运民航运输旅客7300万人次,同比增长12%,增速是近五年最高。
然而,民航旅客群体素质参差不齐,并且服务要求意识高但遵守规则意识却又很弱,近些年来大闹安检现场等扰乱事件不断增多,在这一背景下,正确认识和解读目前关于机场安全检查活动的属性,有助于强化机场作为社会主体在协同治理过程中的权威性。
2、加强民航运输机场公共安全管理公共安全管理本质上就是秩序维护,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在众多公共活动的参与者中找出“谁是最危险的人”,也就是破坏者,常用办法就是安全检查,此举攸关公众人身财产权益,而公众也更加敏感,容易滋生纠纷,并成为社会热点。
而民用航空旅客运输特点突出,总书记指出:“航空运输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国家战略,要站在国家安全、国家战略的基点上系统地研究民航的航空运输安全工作J做好民航安保就是要在民航旅客中识别“谁是最危险的人”,最近推行的“黑名单”、“红名单”、“白名单”本质上都是在逐步缩小可疑人员的范围,实现对可疑人员的精准定位。
那么,厘清机场安全检查活动的属性,可从根本上强化地面防的最后一道防线的公共安全管理职责。
正如河南省在讨论制定《民航运输机场管理条例》时,与会者指出“民用机场是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还是对安全要求比较高的特殊区域,可授予机场管理机构相应的行政处罚权。
”如何认识机场的重要性,缘何赋予其权力,前述讨论可谓一语中的。
3、理顺机场与其他主体的关系,摆正机场的职责定位经过多角度观察,机场虽为企业却具有公共安全管理权,这也是公众疑虑的的症结,也是一些人否认机场作为执法主体地位的重要原因,那么,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结合现有法律规定,理顺机场与旅客、航空公司之间的关系,恰当选择旅客与机场争议相关救济机制,未来民航行政管理改革中如何强化安全检查的独立性,这些问题的回答都需要从理论上对其进行合理正当的解释。
民用机场管理条例
民用机场管理条例
佚名
【期刊名称】《内蒙古政报》
【年(卷),期】2009(000)006
【摘要】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民用机场的建设与管理,积极、稳步推进民用机场发展,保障民用机场安全和有序运营,维护有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制定本条例。
【总页数】5页(P8-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6.3
【相关文献】
1.民用机场管理条例
2.民用机场管理条例
3.关于《民用机场管理条例》中通用机场条款的思考
4.民用机场净空保护职责划分研究
——以《民用机场管理条例》修订为视角5.民用机场电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
——基于《民用机场管理条例》的修订和实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民航局机场司关于征求《关于运输机场航空地面服务业务运营秩序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民航局机场司关于征求《关于运输机场航空地面服务业务运营秩序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
的通知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民用航空局
•【公布日期】2023.12.08
•【分类】征求意见稿
正文
关于征求《关于运输机场航空地面服务业务运营秩序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为进一步规范运输机场航空地面服务业务运营管理工作,维护机场安全运营秩序,根据《民用机场管理条例》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我司会同计划司、运输司共同研究起草了《关于运输机场航空地面服务业务运营秩序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现按程序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相关意见和建议请于2023年12月23日前反馈至邮箱****************。
联系人:张凤,64091854;郑睿竹,64092804。
附件:关于运输机场航空地面服务业务运营秩序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民航局机场司
2023年12月8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已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虽然条例的作用难以在短时间内发挥,但其对行业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引起了行业内外的广泛思考。
从当前的讨论来看,争论的焦点主要在条例的第三条和第三十八条。
即关于机场的公共基础设施定位,与机场转型和特许经营权实施问题。
在此,笔者也试着提出自己的看法。
《民用机场管理条例》第三条:“民用机场是公共基础设施。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鼓励、支持民用机场发展,提高民用机场的管理水平。
”关键就在于这个公共基础设施的定位。
所谓基础设施,是指具有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特征的、服务于社会生产流通和人民生活的各种硬件与服务的总称。
因此,根据这一定义,机场条例的颁布至少会引起我们在以下四个方面的思考:
一是关于机场建设规划的思考。
作为公共基础设施,其建设的前提就是需要满足公共需要,除了那些关系国计民生与维护国家安全需要之外,其建设与规划程序应以公共需要与公共选择为基础,即相同区域,或邻近区域机场的数量与质量将是规划考虑的重点。
那么,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一些“关关停停”的机场,以及一些处在数个机场包围之中,方圆300公里左右的军民合用机场、或是规划申请中的机场,是否有建设或开航的必要,是否从满足公共需要的角度出发、是否遵循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共选择程序,就值得我们深思了。
二是关于机场建设投资模式与服务收费水平的思考。
由于基础设施处于相关产业的“上游部门”,具有建设投资的先行性,以及使用成本的“牛鞭”效应(其使用成本的波动会引发产业链上下游相关服
务成本的较大波动),决定了其建设投资管理应以政府部门为主导。
目前,我国的基础设施投资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即:(1)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2)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4)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5)B OT投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
显然,这在很大程度上为机场的建设投资拓宽了融资渠道,也为机场的建设投资提供更多的创新空间。
但是,作为具有自然垄断性基础设施,其投资的收益性,即未来机场投入使用的收费水平也必然会受到政府从产业链成本角度思考的管制。
三是关于机场管理机构属性与职责的思考。
机场作为公共基础设施,具有准公共物品的特性,即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
这就要求机场管理机构只能是以“教练+裁判”的引导、监督管理身份出现,其主要的职责在于机场服务的准入与退出机制的建设,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服务环境。
然而,在我国机场服务管理的长期实践中,机场管理模式可谓是千差万别,现行存在的诸如“集团管理公司”、“管理局”、“管理办公室”,是否就是条例中所指的机场管理机构,显然值得我们思考。
笔者以为,要成为条例中的机场管理机构,至少要满足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合法拥有机场资源的使用权;二是不直接或间接(通过关联企业)经营机场相关业务。
四是对机场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考。
机场管理条例在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机场范围内的零售、餐饮、航空地面服务等经营性业
务采取有偿转让经营权的方式经营的,机场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的规定与取得经营权的企业签订协议,明确服务标准、收费水平、安全规范和责任等事项”。
“对于采取有偿转让经营权的方式经营的业务,机场管理机构及其关联企业不得参与经营”。
这应该是对机场作为基础设施定位的一种延伸,公共基础设施,主张的社会价值最大化,而不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价值最大化,其经营模式的创新应以国际民航组织主张的“最佳商业做法”与“服务水平协议”为基础。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我国机场管理实践中,对这两个主张的坚持还处于赴阶段,无疑会对行业管理部门与机场管理机构提出较大的挑战。
当然,机场管理条例的颁布与实施,对我国机场业,乃至整个民航业来说,的确是个不小的进步。
但是,要真正实现条例实施的最终目标,还需要政府管理部门、行业管理部门,以及民航事业单位的共同努力,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不断完善民航业服务与管理环境,促进我国民航业的健康、快速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