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医内科学呕吐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课件呕吐
2.饮食不节 饮食过量,暴饮暴食,多食生冷、醇酒辛辣、
甘肥及不洁之食物,皆可伤胃滞脾,引起食滞 不化,胃气不降,上逆而为呕吐。 3.情志失调
恼怒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胃气上逆; 忧思伤脾,脾失健运,食停难化,胃失和降,均 可发生呕吐。亦可因脾胃素虚,运化无力,水 谷易于停留,偶因气恼,食随气逆 致呕吐。
2.脾胃阳虚证 饮食稍多即吐,时作时止,面色晄白,倦怠乏力,喜
暖恶寒,四肢不温,口干而不欲饮,大便溏薄,舌质淡, 脉濡弱。
证机概要:脾胃虚寒,失于温煦,运化失职。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代表方:理中汤加减。该方具有健脾和胃,甘温降 逆之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而吐,症见面色晄白,倦怠 乏力,四肢不温等症。 常用药:人参、白术健脾和胃;干姜、甘草甘温和 中。 方歌:理中汤主温中阳,人参白术甘草姜。
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
4.肝气犯胃证 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胀痛,舌质红,苔薄腻,脉
弦。 证机概要:肝气不疏,横逆犯胃,胃失和降。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代表方:四七汤加减。该方具有理气宽中,和胃,降
逆止呕之功效,适用于因肝气郁结,气逆犯胃的呕吐。 常用药:苏叶、厚朴理气宽中;半夏、生姜、茯苓、
【病因病机】 呕吐病因是多方面的,外感六淫、内伤饮
食、情志不调、禀赋不足均可影响于胃,使胃 失和降,胃气上逆,发生呕吐。 一、病因 1.外邪犯胃
感受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 或秽浊之气,侵犯胃腑,胃失和降之常,水谷随 逆气上出,发生呕吐。由于季节的不同,感受 的病邪亦会不同,但一般以受寒者居多。
【辨证要点】 应首辨虚实。如《景岳全书・呕吐》指
出:“呕吐一证,最当详辨虚实。”实证多由 感受外邪、饮食停滞所致,发病较急,病程较 短,呕吐量多,呕吐物多有酸臭味。虚证多属 内伤,有气虚、阴虚之别,呕吐物不多,常伴有 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脉弱无力等症。
中医内科学课件25呕吐
注意保暖
避免胃部受到寒冷的刺激,以免引起呕吐。
3
适当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功能, 预防呕吐。
精神调摄
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预防呕 吐。
放松身心
通过冥想、瑜伽等方法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有 助于预防呕吐。
积极心态
保持积极的心态,避免消极情绪对身体的负面影 响,有助于预防呕吐。
04
呕吐的现代医学认识
呕吐的生理机制
生理性呕吐
生理性呕吐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 制,通过呕吐将有害物质排出体外, 保持身体健康。
病理性呕吐
病理性呕吐是由各种疾病引起的症状 ,可能是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 病、代谢性疾病等。
呕吐的病理机制
01
02
03
消化系统疾病
如胃炎、肝炎、胆囊炎等, 会引起呕吐症状。
推拿治疗
手法
摩腹、捏脊、推背等。
作用
调和气血,调理脾胃,舒缓少量多餐,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生活调理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注意 保暖。
02
呕吐的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呕吐的主要方法 之一,根据患者病情和证候的不同, 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对于饮食停滞所致呕吐,多采用消食 化滞、和胃降逆的方剂,如保和丸等。
03
响身体健康。
05
呕吐的案例分析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张某,男性,35岁,因反复呕吐一月余就诊。患者自述 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伴有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曾自行 服用胃药,但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患者李某,女性,62岁,因呕吐、腹痛就诊。患者自述呕吐 物多为宿食,伴有腹胀、腹泻等症状。曾接受抗生素治疗, 但症状反复发作。
避免胃部受到寒冷的刺激,以免引起呕吐。
3
适当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功能, 预防呕吐。
精神调摄
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预防呕 吐。
放松身心
通过冥想、瑜伽等方法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有 助于预防呕吐。
积极心态
保持积极的心态,避免消极情绪对身体的负面影 响,有助于预防呕吐。
04
呕吐的现代医学认识
呕吐的生理机制
生理性呕吐
生理性呕吐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 制,通过呕吐将有害物质排出体外, 保持身体健康。
病理性呕吐
病理性呕吐是由各种疾病引起的症状 ,可能是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 病、代谢性疾病等。
呕吐的病理机制
01
02
03
消化系统疾病
如胃炎、肝炎、胆囊炎等, 会引起呕吐症状。
推拿治疗
手法
摩腹、捏脊、推背等。
作用
调和气血,调理脾胃,舒缓少量多餐,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生活调理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注意 保暖。
02
呕吐的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呕吐的主要方法 之一,根据患者病情和证候的不同, 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对于饮食停滞所致呕吐,多采用消食 化滞、和胃降逆的方剂,如保和丸等。
03
响身体健康。
05
呕吐的案例分析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张某,男性,35岁,因反复呕吐一月余就诊。患者自述 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伴有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曾自行 服用胃药,但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患者李某,女性,62岁,因呕吐、腹痛就诊。患者自述呕吐 物多为宿食,伴有腹胀、腹泻等症状。曾接受抗生素治疗, 但症状反复发作。
中医内科学呕吐ppt课件
❖ 2.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
❖ 3.饮食方面:脾胃素虚患者,饮食不宜过多 ,勿食生冷瓜果等,禁服寒凉药物;若胃中有 热者,忌食肥甘厚腻、辛辣香燥、醇酒等物品 ,禁服温燥药物,戒烟。
❖ 4.对呕吐不止的病人,卧床休息,密切观察 病情变化。服药时,选择刺激性气味小的。服 药方法,应少量频服为佳。根据病人情况,以
2.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 3.注意饮食的调理。对呕吐不止的病人,应 46 卧床休息。
病案分析
张某,女性,63岁。 主诉:呕吐反复发作四年,加重三天。 现病史:四年来一直脾胃虚弱,面色苍白,饮
食稍多即反胃吐食,时作时止,大便溏薄。经常用 生姜煎汤治之,稍有缓解。三天前因饮食不当,过 食生冷之品,当晚半夜突然发生呕吐,呕吐宿谷及 清水。刻诊:呕吐清水不止,口干不欲饮,喜暖恶 寒,大便溏薄。面色晄白,倦怠乏力,四肢不温, 舌质淡,脉濡弱。
邪实者,治宜祛邪为主,解表、消食、化痰、 解郁等法。
正虚者,治宜扶正为主,温阳、益气、养阴 等法。
虚实兼夹者当审其标本缓急主次而治之。
26
止呕要药
橘皮 生姜 半夏 代赭石
27
(三)证治分类
实证 1.外邪犯胃(呕吐+表证)
主证:突然呕吐,胸脘满闷;
兼证:头身疼痛,发热恶寒;
舌脉:舌苔白腻,脉濡缓。
要求写出病名、证型、病机、治法、方药
45
诊断: 病名:呕吐 证型:外邪犯胃证(实证)
治法: 疏邪解表,化浊和中 处方: 藿香正气散 加减
君:藿香12g 臣:半夏曲9g 陈皮6g 白术9g 茯苓9g 佐:大腹皮9g 厚朴6g 紫苏9g 白芷9g 苦桔梗6g 生姜9g大枣4枚 使:炙甘草6g
3剂水煎服 医嘱: 1.起居有节,生活有节,避免风寒暑 湿秽浊之邪的入侵。
❖ 3.饮食方面:脾胃素虚患者,饮食不宜过多 ,勿食生冷瓜果等,禁服寒凉药物;若胃中有 热者,忌食肥甘厚腻、辛辣香燥、醇酒等物品 ,禁服温燥药物,戒烟。
❖ 4.对呕吐不止的病人,卧床休息,密切观察 病情变化。服药时,选择刺激性气味小的。服 药方法,应少量频服为佳。根据病人情况,以
2.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 3.注意饮食的调理。对呕吐不止的病人,应 46 卧床休息。
病案分析
张某,女性,63岁。 主诉:呕吐反复发作四年,加重三天。 现病史:四年来一直脾胃虚弱,面色苍白,饮
食稍多即反胃吐食,时作时止,大便溏薄。经常用 生姜煎汤治之,稍有缓解。三天前因饮食不当,过 食生冷之品,当晚半夜突然发生呕吐,呕吐宿谷及 清水。刻诊:呕吐清水不止,口干不欲饮,喜暖恶 寒,大便溏薄。面色晄白,倦怠乏力,四肢不温, 舌质淡,脉濡弱。
邪实者,治宜祛邪为主,解表、消食、化痰、 解郁等法。
正虚者,治宜扶正为主,温阳、益气、养阴 等法。
虚实兼夹者当审其标本缓急主次而治之。
26
止呕要药
橘皮 生姜 半夏 代赭石
27
(三)证治分类
实证 1.外邪犯胃(呕吐+表证)
主证:突然呕吐,胸脘满闷;
兼证:头身疼痛,发热恶寒;
舌脉:舌苔白腻,脉濡缓。
要求写出病名、证型、病机、治法、方药
45
诊断: 病名:呕吐 证型:外邪犯胃证(实证)
治法: 疏邪解表,化浊和中 处方: 藿香正气散 加减
君:藿香12g 臣:半夏曲9g 陈皮6g 白术9g 茯苓9g 佐:大腹皮9g 厚朴6g 紫苏9g 白芷9g 苦桔梗6g 生姜9g大枣4枚 使:炙甘草6g
3剂水煎服 医嘱: 1.起居有节,生活有节,避免风寒暑 湿秽浊之邪的入侵。
北京大学中医内科学课件25呕吐
呕吐常有诱因,如闻及特除殊 气味,饮食不节,情志不遂,以及 寒暖失宜等因素,皆可诱发呕吐, 或使呕吐加重。
本病常伴有脘腹满闷不舒,厌 食泛酸、嘈杂等,呕吐多偶然发生, 但也有反复发作者。
其证候特征尚由于寒、热、虚、 实之异,而有不同的表现。
17.10.2020
中医内科学
三、病因病机
• 胃居中焦,主受纳腐熟水谷, 其气以降为顺。
“厥阴司天,风淫所胜,…,食则呕”; “少阴之胜,…炎署至,…呕逆”; “燥淫所胜,…民病喜呕,呕有苦”;
“太阴之复,湿变乃举,体重中满, 食引不化,阴气上厥,…呕而密默, 唾吐清液”。
阐述了外感六淫皆可引起呕吐。
17.10.2020
中医内科学
另外,呕吐与饮食停滞有关,以 及对肝、胆、脾在呕吐发生中的作 用等都有论述,奠定了本病的理论 基础。
17.10.2020
中医内科学
本 病 ---- 以 呕 吐 为 主 要 临 床 见证,但往往兼有胃痛、痞满、 腹痛等胃肠症状,
反之呕吐之症亦常出现在其 他脾胃肠病证中,辩证时应分清 主次。
17.10.2020
中医内科学
呕吐是---常见症状,出现于急 性胃炎、心因性呕吐、胃粘膜脱 垂症、喷门痉挛、幽门痉挛、幽 门梗阻、十儿指肠壅积症、肠梗 阻、肝炎、胰腺炎、胆囊炎、尿 毒症、颅脑疾病以及一些急性传 染病等,
• 仲景对呕吐的脉因论治阐发甚详, 创立了许多至今行之有效的方剂
• 呕吐是机体排除胃中有害物质的反应。
17.10.2020
中医内科学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 “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 自愈”。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 酒 疸,心中热,欲吐者,吐之愈。”
中医内科学课件脾胃病证-3呕吐(2024版)
呕吐与呃逆
相同点 不同点
呕吐 病位:胃部病变 病机:胃气上逆
呃逆
特 征 : 有 特征:喉间呃呃连声,声 声有物 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
病机:膈间不利,胃气上 逆动膈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实呕与虚呕
实证呕吐,多因外邪、饮食、七情因素, 病邪犯胃所致,发病急骤,病程较短,呕吐量 多,呕吐物多酸腐臭秽,或伴有表证,脉实有 力。虚证呕吐脾胃虚寒、胃阴不足而成,起病 缓慢,病程较长呕而无力,时作时止,吐物不 多,酸臭不甚常伴有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脉 弱无力。
2、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呕吐的脉证治疗 阐述详尽,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方剂,如小半夏汤、大半夏汤 、生姜半夏汤、吴茱萸汤、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等,并且 认识到呕吐有时是人体排出胃中有害物质的保护性反应。治 疗不应止呕,当因势利导,驱邪外出。如《金匮要略·呕吐 哕下利病脉证渤篇说:“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 愈。”
及不洁之食物,皆可伤胃滞脾,每易引起食滞不化, 胃气不降,上逆而为呕吐。 • 3.情志失调 • 恼怒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胃气上逆;忧思 伤脾,脾失健运,食停难化,胃失和降,均可发生呕 吐。亦可因脾胃素虚,运化无力,水谷易于停留,偶 因气恼,食随气逆,导致呕吐。 • 4.病后体虚 • 脾胃素虚,或病后虚弱,劳倦过度,耗伤中气,胃 虚不能盛受水谷,脾虚不能化生精微,食滞胃中,上 逆成呕。
脾胃病证
第三节 呕吐
概述 呕吐:胃失和降,气逆于上, 胃内容物经食道、口腔吐出的一种病 证。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 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
源流
1、呕吐的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并对其发生的原因 论述甚详。如《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厥逆 上出,故痛而呕也。”《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呕吐 酸,……皆属于热。”“少阳之胜,热客于胃,呕酸善饥。 ”“燥湿所胜,民病喜呕,呕有苦。”说明外感六淫之邪, 均可引起呕吐,且因感邪之异,而有呕酸、呕苦之别。
中医内科学之呕吐护理课件
中医内科学之呕吐护理课件
• 中医内科学概述 • 呕吐的中医病因病机 • 呕吐的中医护理原则 • 呕吐的中医护理方法 • 呕吐的预防与保健
01 中医内科学概述
中医内科的特点和优势
整体观念
预防为主
中医内科学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 内部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相互联 系、相互影响,治疗时需综合考虑。
中医内科学注重预防,提倡“治未病 ”,通过调理身体、增强体质来预防 疾病的发生。
中药外敷
将中药研磨成粉,用醋、酒等调制成 糊状,敷于神阙穴、中脘穴等穴位, 以温中散寒、止呕止痛。
针灸护理
针刺护理
通过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位,以调和气血、止呕降 逆。
艾灸护理
用艾条对准上述穴位进行温和灸,以温通经络、散寒止痛。
推拿护理
腹部推拿
以手掌按摩腹部,顺时针方向轻揉,促进胃肠道蠕动,缓解呕吐症状。
食物。
注意保暖
避免腹部受凉,尤其是在季节 交替时,注意增减衣物。
Hale Waihona Puke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学会调节 情绪,减轻压力。
积极治疗原发病
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 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
议。
保健方法
合理运动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 强体质,促进胃肠蠕动
。
腹部按摩
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 部,缓解胃肠不适。
感受风寒、暑湿、热邪等 外邪,导致胃失和降,气 逆于上。
饮食不节
暴饮暴食、过食生冷、油 腻食物等,损伤脾胃,导 致胃失和降。
情志失调
情绪波动、精神压力等导 致肝气犯胃,胃气上逆。
呕吐的病机
胃失和降
呕吐的主要病机为胃失和 降,导致胃气上逆。
• 中医内科学概述 • 呕吐的中医病因病机 • 呕吐的中医护理原则 • 呕吐的中医护理方法 • 呕吐的预防与保健
01 中医内科学概述
中医内科的特点和优势
整体观念
预防为主
中医内科学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 内部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相互联 系、相互影响,治疗时需综合考虑。
中医内科学注重预防,提倡“治未病 ”,通过调理身体、增强体质来预防 疾病的发生。
中药外敷
将中药研磨成粉,用醋、酒等调制成 糊状,敷于神阙穴、中脘穴等穴位, 以温中散寒、止呕止痛。
针灸护理
针刺护理
通过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位,以调和气血、止呕降 逆。
艾灸护理
用艾条对准上述穴位进行温和灸,以温通经络、散寒止痛。
推拿护理
腹部推拿
以手掌按摩腹部,顺时针方向轻揉,促进胃肠道蠕动,缓解呕吐症状。
食物。
注意保暖
避免腹部受凉,尤其是在季节 交替时,注意增减衣物。
Hale Waihona Puke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学会调节 情绪,减轻压力。
积极治疗原发病
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 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
议。
保健方法
合理运动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 强体质,促进胃肠蠕动
。
腹部按摩
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 部,缓解胃肠不适。
感受风寒、暑湿、热邪等 外邪,导致胃失和降,气 逆于上。
饮食不节
暴饮暴食、过食生冷、油 腻食物等,损伤脾胃,导 致胃失和降。
情志失调
情绪波动、精神压力等导 致肝气犯胃,胃气上逆。
呕吐的病机
胃失和降
呕吐的主要病机为胃失和 降,导致胃气上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25
中医内科学
2.饮食不节
• 暴饮暴食,温凉失宜,过食肥甘、 醇酒辛辣,误食不洁之物,
致伤胃滞脾,食滞内停,胃
失和降,胃气上逆,发生呕吐。
2020/12/25
中医内科学
《重订严氏济生方·呕吐论治》:
“饮食失节,温凉失调,或喜
餐腥脍乳酪,或贪食生冷肥腻,
露卧湿处,当风取凉,动扰于胃,
如: 外邪可以伤脾,气滞可以 食停,脾虚可以成饮。
所以临证当辨证求因。
2020/12/25
中医内科学
• 呕吐的病机无外乎虚实两大类:
实者,由外感、饮食、痰饮 和郁气等邪气犯胃,致胃失和降, 气逆而发;
虚者,由气虚、阳虚、阴虚 等正气不足,使胃失温养、濡润, 胃虚不降所致。
2020/12/25
中医内科学
初病多实,呕吐日久,损伤 脾胃,中气不足,由实转虚;
或脾胃素虚,复为饮食所伤, 或成痰生饮,因虚致实,出现虚 实夹杂的复杂病机。
2020/12/25
中医内科学
• 但无论邪气犯胃,或脾胃虚弱,
发生呕吐的基本病机为胃失和
呕吐常有诱因,如闻及特除殊 气味,饮食不节,情志不遂,以及 寒暖失宜等因素,皆可诱发呕吐, 或使呕吐加重。
本病常伴有脘腹满闷不舒,厌 食泛酸、嘈杂等,呕吐多偶然发生, 但也有反复发作者。
其证候特征尚由于寒、热、虚、 实之异,而有不同的表现。
2020/12/25
中医内科学
三、病因病机
• 胃居中焦,主受纳腐熟水谷, 其气以降为顺。
胃即病矣,则脾气停滞,清浊不
分,中焦为之痞塞,遂成呕吐之
患焉。” 2020/12/25
中医内科学
另外,饮食所伤,脾胃运化失常, 水谷不化生精微,反成痰饮,停积 胃中,当饮邪上逆之时,发生呕吐。
《证因脉治·呕吐》:“痰饮呕
吐之因,脾气不足,不能运化水谷,
停痰留饮,积于中脘,得热则上炎
而呕吐,遇寒则凝塞而呕吐矣。”
以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时,
可参考本节辩证论治。 2020/12/25
中医内科学
二、证候特征
呕吐临床症候特征不尽一致:
或干呕,或无声而呕吐或声高 而呕吐,甚或呕吐如喷;
或食后即吐,或良久复出,或 不食干呕;
或呕吐新入之食,或呕吐不化 之宿食,或呕吐涎沫;
呕吐之物或多或少。 2020/12/25
中医内科学
2020/12/25
中医内科学
• 或热病伤阴,或久呕不愈, 以致胃阴不足,胃失濡养, 不得润降,而成呕吐。
《证治汇补·呕吐》:
“阴虚成呕,不独胃家为病, 所谓无阴则呕也。”
2020/12/25
中医内科学
呕吐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外 感六淫,内伤饮食,情志不调, 脏腑虚弱均可致呕。
常相互影响,间杂致病。
2020/12/25
中医内科学
3.情志失调 • 郁怒伤肝,肝失调达,横逆犯胃,
胃失和降。
《景岳全书·呕吐》: “气逆作呕者,多因郁怒致动肝
气,胃受肝邪,所以作呕。”
2020/12/25
中医内科学
• 或忧思伤脾,脾失健运,食 停难化,胃失和降,亦可致 呕。
• 另外,脾胃素弱,水谷易于
停留,偶因恼怒,食随气逆,
呕吐是内科常见病证,多属
脾胃肠病证。
2020/12/25
中医内科学
源流:
《内经》对呕吐的病因论述颇详。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胃肠, 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
《素问·六原正纪大论》:“火郁之 发,…疡痱呕逆”。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呕吐酸,
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2020/12/25
中医内科学
病因病机
1.外邪犯胃
感受风寒暑热燥火六淫之邪,或秽 浊之气,邪犯胃腑,气机不利,胃 失和降,水谷随逆气上出,发生呕 吐。
《古今医统大全·呕吐哕》:“无
病之人卒然而呕吐,定是邪客胃府,
在长夏暑邪所干,在秋冬风寒所
犯。”
2020/12/25
中医内科学
由于感邪不同,正气之盛 衰,体质之差异,胃气之强 弱,故外邪所致之呕吐,常 因性质不同而表现各异,但 以寒邪之病居多。
• 仲景对呕吐的脉因论治阐发甚详, 创立了许多至今行之有效的方剂
• 呕吐是机体排除胃中有害物质的反应。
2020/12/25
中医内科学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 “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 尽自愈”。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 “ 酒疸,心中热,欲吐者,吐之 愈。”
呕吐不可止呕,邪去呕吐自止。
而致呕吐。
2020/12/25
中医内科学
4.脾胃虚弱
• 脾胃素虚、病后体虚、劳倦过度,
致耗伤中气,胃虚不能盛受水谷,
脾虚不能化生精微,停积胃中, 上逆成呕。
2020/12/25
中医内科学
《古今医统大全·呕吐哕》: “久病吐者,胃气虚不纳谷也”。
• 若脾阳不振,不能腐、熟水谷, 以致寒浊内生,气逆而呕;
呕吐
2020/12/25
中医内科学
一、概述 呕吐: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 内容物经食道、口腔吐出的一种病证。
有物有声谓之呕 有物无声谓之吐 无物有声谓之干呕。
2020/12/25
中医内科学
呕与吐常同时发生,很难截然 分开,故病称之呕吐。
干呕与两者虽有区别,但在 辩证论治上大致相同,所以合写 在一起。
“厥阴司天,风淫所胜,…,食则呕喜呕,呕有苦”;
“太阴之复,湿变乃举,体重中满, 食引不化,阴气上厥,…呕而密默, 唾吐清液”。
阐述了外感六淫皆可引起呕吐。
2020/12/25
中医内科学
另外,呕吐与饮食停滞有关,以 及对肝、胆、脾在呕吐发生中的作 用等都有论述,奠定了本病的理论 基础。
• 外邪、饮食、情志、脏腑失和, 干于胃府,导致胃失和降,均 可发生呕吐。
2020/12/25
中医内科学
病位-胃,脏腑,尚与肝脾有关。
胃气之和降,有赖于脾气的升清 运化,以及肝气的疏泄调达。
若脾失健运,则胃失和降,升降 失职,肝失疏泄,则气机逆乱, 胃失和降,均可致呕。
2020/12/25
中医内科学
2020/12/25
中医内科学
本病----以呕吐为主要临床 见证,但往往兼有胃痛、痞满、 腹痛等胃肠症状,
反之呕吐之症亦常出现在其 他脾胃肠病证中,辩证时应分清 主次。
2020/12/25
中医内科学
呕吐是---常见症状,出现于急 性胃炎、心因性呕吐、胃粘膜脱 垂症、喷门痉挛、幽门痉挛、幽 门梗阻、十儿指肠壅积症、肠梗 阻、肝炎、胰腺炎、胆囊炎、尿 毒症、颅脑疾病以及一些急性传 染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