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合集下载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细胞学说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石,它阐述了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所有生命活动都是由细胞来完成的。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细胞的组成、结构、功能以及细胞的遗传物质和遗传信息传递等方面。

它的意义在于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现象的规律,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方向,也为医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细胞学说的第一个重要内容是细胞的组成。

根据细胞学说,所有生物体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它们通过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来完成生命活动。

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基本组成部分,其中细胞膜起到包裹和保护细胞的作用,细胞质包含了许多细胞器,细胞核则存储了细胞的遗传信息。

细胞学说的第二个主要内容是细胞的结构。

细胞具有多种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器和细胞骨架等。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膜,它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细胞器是细胞内的功能区域,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它们协同工作,完成细胞的代谢和物质转运等功能。

细胞骨架是由微丝、微管和中间丝等蛋白质组成的纤维网络,它们赋予细胞形态和机械稳定性。

细胞学说的第三个重要内容是细胞的功能。

细胞具有多种功能,包括物质转运、能量代谢、生物合成和细胞分裂等。

细胞膜上的通道和载体蛋白质能够实现物质的主动和被动转运,维持细胞内外物质的平衡。

细胞通过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等途径进行能量代谢,产生ATP供细胞活动使用。

细胞通过蛋白质合成、脂质合成和核酸合成等过程进行生物物质的合成和更新。

细胞分裂是细胞增殖和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等过程实现。

细胞学说的第四个主要内容是细胞的遗传物质和遗传信息传递。

根据细胞学说,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它位于细胞核中,并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

DNA通过复制和转录等过程进行遗传信息的复制和传递。

遗传信息通过基因的表达,控制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功能发挥。

细胞学说还揭示了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机制,如DNA的双螺旋结构、DNA复制的半保存性和转录的过程等。

细胞学说小结

细胞学说小结

细胞学说小结细胞学说也称为细胞论或细胞学说,它是生物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提出了“生命起源于细胞”的观点。

细胞学说是细胞生物学的基础,对于人们了解生命的本质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细胞学说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7世纪,著名的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和荷兰科学家安东尼·范·李文虎克分别发现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他们通过使用简单的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组织的细胞结构,为细胞学说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细胞学说的核心观点是:所有生物都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所有生物的基础单元。

首先,细胞是所有生物的基本单位。

所有的生命现象都是由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所驱动和调控的,细胞是生物发育和增殖的基本单位。

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细胞作为一个完整的单位,具有自己的结构和功能。

其次,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内存在着各种细胞器,如细胞核、线粒体、高尔基体等,这些细胞器协同工作,完成各种生物学过程,如DNA复制、蛋白质合成等。

细胞内的细胞质还可以进行运动、形变、分裂等。

细胞学说的重要性在于它为生物学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观点和框架,促进了生物学的发展和进步。

细胞学说的提出导致了现代生物学的出现,推动了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的研究,对于人们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生物分类和系统发育、疾病的发生和治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细胞学说并不是终极的,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人们对于生物的认识不断深入,也出现了一些未解决的问题。

比如,病毒不具备细胞结构,它们可以在细胞内进行代谢,但自身不是细胞,因此病毒是否也属于生物仍然存在争议。

总之,细胞学说是一项伟大的科学成就,它改变了人们对生命的理解和认知,为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细胞的研究将会越来越深入,从而进一步揭示生命的奥秘。

细胞学说的意义

细胞学说的意义

细胞学说的意义细胞学说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石,它是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为我们理解生命的本质和进化的原理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细胞学说的提出和发展不仅在生物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医学、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等领域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细胞学说的提出揭示了一种基本的生命单位:细胞。

细胞是构成所有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它们在生物体内起着各种不同的作用。

细胞学说的发展和完善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从而进一步认识和研究生命的本质。

通过对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研究,我们能够了解不同类型的细胞是如何相互协作来维持生物体的正常功能。

其次,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进化原理。

根据细胞学说,所有现存的生物都起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并通过细胞分裂和遗传的方式不断演化和进化。

通过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特征,我们能够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和机制,从而深入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细胞学说的意义还体现在医学领域。

细胞学说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通过观察和分析异常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医生可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同时,细胞学说也为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等先进的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此外,细胞学说对于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细胞学说的指导下,科学家们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细胞进行改造和调控,从而生产出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和生物制品。

这项技术在医药、农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细胞学说的意义还可以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考虑。

通过对细胞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生命系统以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这对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有助于我们找到合适的途径和方法来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

总之,细胞学说的意义不仅在于揭示生命的本质和进化原理,而且在医学、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等应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实际价值。

它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基础,也为人类解决现实问题和推动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0年初升高生物衔接专题0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解析版)

2020年初升高生物衔接专题0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解析版)

专题0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知识精讲(一)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1、细胞学说的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1)从人体的解剖和观察入手——从器官到组织➢1543年,比利时的维萨里发表的《人体构造》➢法国的比夏指出器官由组织构成(2)显微观察资料的积累——认识细胞➢1665年,英国的罗伯特.虎克发现并命名“细胞”➢荷兰的列文.虎克自制显微镜观察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3)科学观察和归纳概括的结合一形成理论➢1839年,施旺发表了研究报告《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4)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二)细胞学说建立的意义1、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2、细胞学说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

3、细胞学说中关于细胞是生命活动基本单位的观点,为后来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

4、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后来生确立埋下了伏笔典例剖析【例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B.细胞是一个有机体C.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D.揭示细胞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答案】B【解析】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A错误,B正确。

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不是细胞学说的内容,C错误。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错误。

【例2】细胞学说是自然科学史上一座丰碑,下面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认为不同的细胞是有区别的B.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C.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生命的结束意味着整体生命的结束【答案】C【解析】细胞学说没有揭示细胞之间的差异性,所以不认为不同的细胞是有区别的,A错误;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B错误;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C正确;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细胞生命的结束不意味着整体生命的结束,D错误。

细胞生物学简答题

细胞生物学简答题

问答题细胞学说的内容以及意义。

内容:○1除病毒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2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3所有细胞都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形成○4所有细胞具有相同的化学组成○5细胞含有遗传信息(DNA),在分裂时遗传信息传递给子细胞○6细胞内存在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代谢过程○7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组成,多细胞生物由多个细胞组成○8生物体的活性依赖于所有组成生物体细胞活性的综合。

意义:细胞学说论证了整个生物界在结构上的统一性,以及在进化上的共同起源。

这一学说的建立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并为辩证唯物论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学依据。

恩格斯曾把细胞学说誉为19 世纪最重大的发现之一。

现代生物学三大基石之一。

3.透射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的基本区别?①照明源不同:光镜的照明源是可见光,电镜的照明源是电子束;由于电子束的波长远短于光波波长,因而电镜的放大率及分辨率显著高于光镜。

②透镜不同:光镜为玻璃透镜;电镜为电磁透镜。

③分辨率及有效放大本领不同:光镜的分辨率为0.2μm左右,放大倍数为1000倍;电镜的分辨率可达0.2nm,放大倍数106倍。

④真空要求不同:光镜不要求真空;电镜要求真空。

⑤成像原理不同:光镜是利用样品对光的吸收形成明暗反差和颜色变化成像;而电镜则是利用样品对电子的散射和透射形成明暗反差成像。

⑥生物样品制备技术不同:光镜样品制片技术较简单,通常有组织切片、细胞涂片、组强压片和细胞滴片等;而电镜样品的制备较复杂,技术难度和费用都较高,在取材、固定、脱水和包埋等环节上需要特殊的试剂和操作,还需要制备超薄切片。

4.生物膜的主要化学组成有哪些?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主要成分有膜脂、膜蛋白和膜糖三大类。

特点:○1蛋白质不是伸展的片层,而是以折叠球形镶嵌在脂双层中,蛋白质与膜的结合程度取决于膜蛋白中氨基酸的性质○2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不再是封闭的板块结构,膜蛋白和膜脂均可侧向移动;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蛋白质有的镶嵌在膜的内或外表面,有的嵌入或横跨脂双分子层。

细胞学说的地位和意义-

细胞学说的地位和意义-

细胞学说的地位和意义1839年,施来登和施旺取得一致意见,共同认为地球上生存的一切飞禽走兽,花草树木,鸟鱼虫藻,只要是生物,它总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共同结构单位。

它有共同的特点:新陈代谢和传宗接代的功能。

正是有了它,生物才能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细胞学说的详尽内容,便融汇在他俩的专著《关于动物和植物在构造和生长相适应的显微研究》中。

1838-1839年,施莱登和施旺分别发表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基本认识的专著。

他们两人取得完全一致的看法,创立了细胞学说,即一切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学说一经确立,马上显示出其生命力,大大促进了生物学的发展,十几年里迅速被推广,并日臻完善。

细胞学说的提出对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恩格斯说:“有了这个发现,有机的有生命的自然产物--比较解剖学、生理学和胚胎学才获得了巩固的基础。

”细胞学说与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孟德尔的遗传学被称为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而实际上可以说细胞学说又是后两者的“基石”。

细胞学说在哲学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使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具有细胞结构这个共同的标准特征而统一起来。

同时有力地证明了生物彼此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为生物进化理论奠定了基础。

恩格斯认为细胞学说的建立是最令人信服地检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性。

他把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列为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

此后,在细胞学说的基础上,人们对生物界进行了更深人的研究,发现了细胞的全能性,即任何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

根据这一理论,人们发展了组织培养、克隆技术等高科技的生物技术。

在自然界生命的专有权并不仅仅属于动物,而且还属于植物,植物显然不属于医学领域研究范畴的。

从表面上看,动物与植物是完全不同的,但是科学家通过对许多动、植物进行的大量观察,形成了动、植物由细胞组成的概念,导致了1840年前后细胞学说的创立。

细胞学说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从细胞水平提供了有机界统-的证据,证明了植物和动物有着细胞这-共同的起源。

第1章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第1章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1.判断下列事实或证据是否支持细胞是生 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2))草人履体虫发是育单离细不胞开生细物胞,的能分进裂行和运分动化和。分(√裂。)(√) ((34))离用体手的抓叶握绿物体体在需一要定一的系条列件神下经能细释胞放和氧肌气肉。细(胞X的)协调配合。 ( √)
2. 下列叙述与细胞学说不相符的是( C )
了理论概括,形成了作为生物学重要基础的

一、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1.建立者:施莱登 、施旺 2.主要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 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 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补充:魏尔肖断言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
细胞学说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都由细胞组成 2.细胞是相对独立的单位 3.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细胞是生命系统的基础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 圈
细胞是生命活动 的基本单位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1.从器官到组织 2.认识细胞 3.形成理论 4.修正理论
细胞学说的意义
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 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物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 生命活动。例如:缩手反射。 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各种生理活动,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 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都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动物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期末生物学论述题

期末生物学论述题

【论述题】第三章1.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细胞学说的含义是什么?请叙述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生物学发展的意义。

答:细胞学说的内容:(1)所以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以细胞都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化学组成和代谢活性,生物体总的活性可以看成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相关细胞的相互作用和集体活动的总和。

(3)新细胞只能由原来的细胞经分裂而产生;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细胞学说的意义:(1)细胞学说的建立,使生物世界(动、植物)有机结构多样性统一,从哲学推断走向自然科学论证。

(2)细胞学说为进化论奠定了生物科学基础。

细胞学说被公认为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之一。

2.论述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溶酶体的结构功能及相互关系。

答:内质网是细胞质中以膜为基础形成的囊状、泡状和管状结构,与核膜、高尔基体和溶酶体等在发生和功能上相互联系,构成了细胞质内膜系统。

根据内质网上是否具有核糖体,可分为光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两,光面内质网通常为小囊和分支管状,无核糖体附着,是脂类合成和代谢的重要场所,他还可以将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和脂类运输到高尔基体上。

粗面内质网上附有颗粒状的核糖体,通常为平行排列的扁平囊状。

核糖体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因此粗面内质网是核糖体与内质网共同组成的复合机能结构,并可与核膜相连,在蛋白质合成与运输方面起着重要的协同作用。

光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是相同的,因此管腔中的蛋白质和脂类能够相遇而产生脂蛋白。

管腔中的各种分泌物质都逐步被运送到光面内质网,然后内质网膜围裹这些物质,从内置网上断开形成小泡,移向高尔基体,有高尔基体加工和排放。

高尔基体是一些聚集的扁的小囊和小泡,它是内质网合成产物和细胞分泌物的加工和包装场所,最后形成分泌泡将分泌物排出细胞外。

这涉及到部分膜结构从内质网上脱离后,形成转运泡,他们并入高尔基体的形成面(又称顺面),即面向内质网的一面;高尔基体面向细胞膜的一面称为反面,他可以不断向薄膜产生而后派送分泌小泡或转运泡。

细胞生物学笔记重点

细胞生物学笔记重点

细胞学说是谁提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何意义?细胞学说是由施旺和施莱登两人共同提出,并由系列的学者进行修正的学说。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每个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有所助益;新的细胞可以通过已存在的细胞繁殖产生。

细胞学说的生物学意义(1)细胞学说对细胞及其功能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

细胞学说的建立掀起了对多种细胞进行广泛的观察与描述的高潮,各种细胞器和细胞分裂活动相继被发现,构成了细胞学的经典时期。

(2)细胞学说提出了生物同一性的细胞学基础,因而大大推进了人类对整个自然界的认识,有力地促进了自然科学和哲学的进步。

简述所有细胞具有的共性1.相似的化学组成:各种细胞构成元素都是C、H、0、N、P、S等几种,这些化学元素形成的氨基酸、核苷酸、脂质和糖类,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构件。

2.脂一蛋白体系的生物膜:所有的细胞表面均有主要由磷脂双分子与镶嵌蛋白质构成的细胞质膜,细胞质膜使细胞与周围环境保持相对独立性,形成相对稳定的细胞内环境,并通过细胞质膜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信号传递。

生物膜也是细胞能量转换的基地;3.相同的遗传装置:所有的细胞都以DNA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以RNA作为转录物指导蛋白质合成,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都是核糖体,几乎所有的细胞都使用一套相同的遗传密码;4.一分为二的分裂方式:所有的细胞都以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分裂,遗传物质再分裂前复制加倍,在分裂时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内,这是生命繁衍的基础与保证。

举例说明电子显微镜技术与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结合在现代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超薄切片技术(固定包埋切片染色):一般用于细胞超微结构观察负染色技术:观察亚细胞结构,甚至病毒,具有一定的背景清除效果冷冻蚀刻技术:形成断面,便于观察胞质中的细胞骨架纤维及其结合蛋白电镜三维重构技术:前提是能形成蛋白质行射晶体易构建三维结构扫描电镜技术:通常在观察前镀一层金膜,立体感强但局限于观察物体表面研究细胞内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动态变化的实验技术1荧光漂白恢复技术荧光漂白恢复技术是指利用亲脂性或亲水性的荧光分子,如荧光素、绿色荧光蛋白等与蛋白质或脂质偶联,用于检测所标记分子在活体细胞表面或其细胞内的运动及其迁移速率的技术。

普通植物学复习思考题

普通植物学复习思考题
8.说明实验中观察过的花生(或蚕豆)幼根(代表双子叶植物)与鸢尾根(代表单子叶植物)的构造的异同。
9.画简图表示根的初生构造。
10.形成层细胞的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有何不同?各有何意义?
11.说明根的次生构造的形成过程。哪些属于次生构造?
12.有人说刚萌发出的根其内部为初生构造,当其老化后就必然为次生构造了,对吗?为什么?
4.以画图方式说明单、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叶的解剖结构。
子植物叶(松叶)有哪四种树脂道类型?各自的特点如何?
6.旱生植物是怎样适应干旱生境的?
7.简述或画图说明夹竹桃叶的旱生构造特点。
8.什么是多浆植物,有何适应意义?
9.什么是异形叶性,有哪两种类型,举例说明。
10.举例说明叶的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6.以地钱和葫芦藓为例说明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其原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它们只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7.说明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的主要区别,说明蕨类植物在那些方面比苔藓植物进化。
8.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其原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包括哪些类群(纲)?
9.种子的形成在植物界的进化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5.说明气孔的结构及其气孔开启-关闭的机理。
6.输导组织在植物体内如何分布?导管和筛管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何不同?
7.简述机诫组织和分泌组织的主要类型和功能。
8.说明管胞、纤维、导管之间结构和功能的区别和联系。
9.被子植物木质部和韧皮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它们的基本组成有什么异同点?
10.维管束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各有什么特点?说明各种类型的维管束各自主要存在于哪一类植物或哪一类器官中?
种子部分
1.说明种子的结构、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为什么说种子内的胚是新一代植物雏体?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复习提纲课件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复习提纲课件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2、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一切动植物、相对独立、分裂 意义:动植物统一性 3、为什么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单细胞、多细胞、病毒 4、系统和生命系统的联系和区别 ①生物个体的结构层次有哪些? 动物、植物、单细胞生物。病毒? ②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都有哪些? 5、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异同点。
7、如何测定O2吸收量?如何测定CO2释放量? 8、储存种子应采取低氧、低温、干燥的环境。储存蔬 菜水果应采取低氧、零上低温、一定湿度的环境。
9、松土、定期排水、透气的创可贴、酿酒中都采用了 哪些细胞呼吸的原理?
纸层析法分离色素
1、实验原理:提取色素和分离色素分别采用什么试剂? 原理分别是什么?
2、实验过程:①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的作用。 ②用什么对研磨液进行过滤? ③如何画滤液细线? ④层析液为什么不能没过滤液细线?
光合作用的原理
1、根据光合作用的概念写出方程式(概念式)。 2、画出光合作用图解,并说明场所。 3、光反应中的两个物质变化、暗反应中的三个物质变化。 4、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能量转换(两步)。 5、光合作用中氧元素的转移、碳元素转移途径。研究方法。 6、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的方程式(计算式)。 7、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①夜间能否进行暗反应?②若 增加光照强度使光合速率增加,光反应和暗反应如何变化?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没有细胞核的细胞是真核细胞吗?举例说明。 2、细胞核的结构包括哪4部分? 3、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哪些? 4、核孔和核仁的功能。所有生物核糖体的合成都与 核仁有关吗?
5、核孔允许小分子自由通过,对大分子具有选择性。 6、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关系。两者的存在时期。 7、细胞核的功能。 8、模型大致分为哪三种? 9、伞藻核移植实验是对照实验吗?该实验的目的是 什么?

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

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

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主要内容:1. 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单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不可描述成“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因为病毒等生物并不具有细胞结构)2.所有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基本相似3.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4. 生物的疾病是因为其细胞机能失常。

5.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6. 生物体是通过细胞的活动来反映其功能的。

7.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他自己的生命,又对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8. 新的细胞可以由老的细胞产生。

重要意义:细胞学说论证了整个生物界在结构上的统一性,以及在进化上的共同起源。

这一学说的建立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并为辩证唯物论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学依据。

恩格斯曾把细胞学说誉为19 世纪最重大的发现之一。

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为19 世纪细胞的研究指出了方向。

然而,他们虽然正确地指出新的细胞可以由老的细胞产生,却提出了一个错误的概念即新细胞在老细胞的核中产生,由非细胞物质产生新细胞,并通过老细胞崩解而完成。

由于这两位科学家的权威,使得这种错误观点统治了许多年。

许多研究者的观察表明,细胞的产生只能通过由原先存在的细胞经过分裂的方式来完成,1858 年德国病理学魏尔肖(Rudolf Ludwig Karl Virchow) 概括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Omnis cellula e cellula) 的著名论断,这不仅在更深的层次上揭示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本质,而且通常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甚至有人认为直至于此细胞学说才全部完成。

尽管细胞学说的某些部分已成为历史的陈迹,然而其中心思想仍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生物学的发展,任何生物学的重要问题都必须从细胞中寻求最后的解答。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1、真核细胞具有由染色体、核仁、核液、双层核膜等构成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无核膜、核仁,故无真正的细胞核,仅有由核酸集中组成的拟核。

马克思

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时代,人类自然科学产生了巨大的进步,以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新成就,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发展的辩证性,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石。

1、细胞学说主要内容是:细胞是动、植物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这样,就论证了整个生物界在结构上的统一性,细胞把生物界的所有物种都联系起来了,生物彼此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这是对生物进化论的一个巨大的支持。

细胞学说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为辩证唯物论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学依据,恩格斯对此评价很高,把细胞学说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2、生物进化论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和生物进化论的奠基者达尔文,在其巨著《物种起源》中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

该学说的要点是群体中的个体具有性状差异,这些个体对其所处的环境具有不同的适应性;由于空间和食物有限,个体间存在生存竞争,结果,具有有利性状的个体得以生存并通过繁殖传递给后代,具有不利性状的个体会逐渐被淘汰(达尔文把自然界这种留优汰劣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由于自然选择的长期作用,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同一物种就可能出现性状分歧和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3、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一块重要理论基石。

能量守恒的意义首要的是建立物质运动变化过程中的某种物理量间的等量关系。

对此,我们无需知道物质间实际的相互作用过程,也无需知道物质运动变化过程中的能量间的转化途径,只要建立和物质运动状态相对应的能量与物理量间的关系,就可以对物质运动变化过程中得初状态和终状态间建立一种等量关系,这样便于对物质运动变化过程的量求解。

在马克思主义历史上,有关自然科学的问题往往给人们提供一种唯心主义和空想主义的诱人的选择。

好几十年以来,从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中摘录出来并以小册子形式发表的那本《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

高二生物课件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及其意义分解

高二生物课件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及其意义分解
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植物细胞
胡克和他的显微镜
胡克用显微镜观察软木塞的切片, 发现软木片是由许多小室组成的, 并将小室命名为cell(细胞)
1674年,荷兰布商列文虎克自制了高倍显微镜(300倍左右) 观察到池塘水滴中的原生动物、人类和哺乳类动物的精子。
建立过程3.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
1838年,施莱登指出细胞是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
1804年施莱登出生在德国的一个医生家庭里。年轻时他是一名律师。1833年, 施莱登开始研究自然科学,1835年他进入柏林大学学习,受老师指点开始了 对植物细胞学的研究。
当一次偶然的机会施莱登和施旺一起用餐时,这位著名的植物学家向施旺 指出,细胞核在植物细胞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使得他灵感大发, 等到用餐结束后,施旺立刻着手证明动物细胞中细胞核的存在。
细胞生长大的原因:
1. 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 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细胞表面积与体积 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 细胞核中的DNA是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 增加的,如果细胞太大,细胞核的“负担” 就会过重。
“所有的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植物 各种功能的基础”
1839年,施旺发表《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
“所有动物也是由细胞组成的”
施旺:“现在我们已经推倒了分隔动植物的巨大障碍。”
建立过程4. 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
1858年,德国医生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所有的细胞都必定来自别的活细胞”
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
不同的细胞,大小的差别很大(微米um)
最小——细菌类的支原体的细胞,直径为100nm 最大——鸵鸟蛋的卵黄
人体的淋巴细胞, 仅6 μm ;血小板 仅4 μm 人体内最大的是成熟的 卵细胞0.1mm

细胞学说——精选推荐

细胞学说——精选推荐

细胞学说它是由德国⽣是关于细胞是动物和植物结构和⽣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学说。

它是由德国⽣细胞学说是关于细胞是动物和植物结构和⽣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学说。

细胞学说物学家施来登和施旺在1838年和1839年提出的。

在18世纪的德国,⾃然哲学⾮常盛⾏。

这个体系的内容之⼀是描述他们认为是组成有机世界多样性的典型单位。

歌德认为叶⼦是各种不同植物的典型单位结构,⽽奥肯则主张脊椎节是⼀般动物原型结构的基本单位。

奥肯还进⼀步认为有机体由粘液囊泡或活的单位所组成,并在它们暂时所属的有机体死亡后继续⽣存着,形成另⼀个⽣物的⼀部分。

在19世纪早期,这样⼀种观点相当流⾏,并且同对动植物结构的显微镜观察结合在⼀起,导致了细胞学说的发展。

在17世纪初虎克,曾⽤显微镜看到了植物细胞,但是并没有被认为是植物世界的独⽴的、活的结构单位。

在19世纪初期,植物解剖的研究复活了,德国植物学家特雷维拉努斯和冯·莫尔认识到细胞是植物的结构单位。

19世纪20年代,意⼤利的亚⽶齐和其他⼈制成了改进的消⾊差显微镜,使⼈们得以观察到有机细胞的详细情况。

⼀个伦敦医⽣布朗于1831年观察到植物细胞⼀般具有⼀个核,不过他对⾃⼰的发现并不怎样重视。

捷克⼈浦肯野⽤显微镜观察了⼀个母鸡卵中的胚核,并指出动物的组织,在胚胎中是由紧密裹在⼀起的细胞质块所组成,这些细胞质块与植物的组织很类似。

这些观察导致耶拿⼤学的植物学教授施莱登于1838年宣布,细胞是⼀切植物结构的基本的活的单位和⼀切植物借以发展的根本实体的学说。

卢万⼤学的解剖学教授施旺于1839年把细胞说扩⼤到动物界。

19世纪40年代许多研究者纠正了他们其中的⼀些错误观点,特别是植物学家冯·莫尔,耐格⾥和霍夫迈斯特以及动物学家克⾥克尔、莱迪希和雷马克,他们证明新细胞是靠分裂形成的,细胞核先在母细胞内分裂为⼆,然后是母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

细胞学说论证了整个⽣物界在结构上的统⼀性,以及在进化上的共同起源。

人类对细胞的认识

人类对细胞的认识
↓ 列文虎克:观察到原生生物、细菌、红细胞、精子
2.细胞学说 (1)创立者:徳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 。
(2)主要内容 ①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 构成的。 ②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 的基本单位。 ③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 而来。 (3)意义:在细胞 这个结构基础上统一了复杂的生物界。
[合作探讨] 探讨1:我们从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有何领悟?
探讨4:我们日常所吃的蘑菇和木耳属于植物吗? 提示:不属于。它们属于真菌。
[思维升华]
生物的五界及代表生物

原核生物界:细菌、蓝藻等

原生生物界(大部分):原生动物、单
单细胞生物细胞藻类等
五 界

真菌界(一部分):酵母菌、部分霉 菌等 植物界:藓类、蕨类、各种树木花卉
提示:(1)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 (2)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3)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相结合。 (4)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探讨2:19 世纪建立的细胞学说,它的内容是否阐明了所有生物都以细胞为基 本单位?
提示:不是,它阐明的是动植物都以细胞为单位。
【解析】 病毒和朊病毒都是具有生命的生物,但二者都不具细胞结构,必须 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完成其生命活动,说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答案】 B
2.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①霉菌 ②酵母菌 ③蓝藻 ④大肠杆菌 ⑤乳酸杆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解析】 蓝藻、大肠杆菌、乳酸杆菌都没有细胞核,都属于原核生物;霉菌、 酵母菌都有真正的细胞核,都属于真核生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答案】 D

细胞学说对生物学发展的意义

细胞学说对生物学发展的意义

细胞学说对生物学发展的意义引言细胞学说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石,它对于生物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生物体都由细胞组成,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学说的提出和发展为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方法,推动了生物学的进步。

本文将从细胞学说对生物学研究方法、生物进化理论以及医学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细胞学说对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影响细胞学说的提出使得生物学研究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即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学说将生物学研究从整体转向了细胞层面,使得科学家们可以通过观察和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来揭示生命的奥秘。

细胞学说的发展也催生了许多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创新和发展。

例如,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使科学家们能够观察和研究细胞的微观结构。

通过显微镜的使用,科学家们发现了细胞的各种细节结构,如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等。

这些发现为细胞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细胞分离和培养技术的发展也使得科学家们能够研究单个细胞的特性和功能。

通过细胞分离和培养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将细胞分离出来并进行各种实验,研究细胞的生理、代谢和遗传等方面的特性。

这些研究方法的发展为细胞学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和手段。

二、细胞学说对生物进化理论的贡献细胞学说对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根据细胞学说,所有生物体都由细胞组成,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这一观点与进化论的核心思想相吻合,即所有生物都有共同的起源。

细胞学说为进化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证据,即生物体的多样性是由细胞的遗传物质DNA所决定的。

通过对不同生物体细胞的比较研究,科学家们发现细胞内的遗传物质DNA具有相似的结构和功能,这表明不同生物体之间存在共同的遗传信息,支持了进化论的观点。

细胞学说还为生物进化的机制提供了解释。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发育和进化是通过细胞的分裂和遗传信息的传递实现的。

这一观点为生物进化的机制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即通过基因的变异和选择,个体和物种可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并不断进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
意义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施旺和施莱登提出的最初的细胞学说的内容包括:
1.一切动物和植物,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2.新细胞可以在已存在细胞的作用下产生。

后世的科学家如魏尔肖等对其进行了补充和修正后,形成了现代的细胞学说:
1.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2.所有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基本相似;
3.3.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
4.4.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5.5.生物体是通过细胞的活动来反映其功能的。

6.6.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是人类对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胞层面的标志,极大的促进了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